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从文本语言到人的精神构建_巴金_小狗包弟_之广义修辞解读

从文本语言到人的精神构建_巴金_小狗包弟_之广义修辞解读

2012-05-13 2页 pdf 89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7519

暂无简介

举报
从文本语言到人的精神构建_巴金_小狗包弟_之广义修辞解读 2009 年 12 月 第 6 卷 第 12 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Dec.2009 Vol.6 No.12 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是巴金五集散文巨著《随想录》中 的一篇,收在《随想录》第二集《探索集》中,像读者熟知的《怀 念萧珊》一样,也是《随想录》中较感人的作品之一 ,因此于 2006 年编入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 文》 第一册。 这...
从文本语言到人的精神构建_巴金_小狗包弟_之广义修辞解读
2009 年 12 月 第 6 卷 第 12 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Dec.2009 Vol.6 No.12 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是巴金五集散文巨著《随想录》中 的一篇,收在《随想录》第二集《探索集》中,像读者熟知的《怀 念萧珊》一样,也是《随想录》中较感人的作品之一 ,因此于 2006 年编入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 文》 第一册。 这篇散文如果仅仅从语句的修辞技巧的角度分 析,只能算一篇普通之作,它的价值显然在于超越语言的精神 构建层面。 因此谭学纯说它“不是巴金晚年最好的作品,却是 最值得分析的文本之一”。 [1] 作品中“包弟”的修辞原型是一条干净、乖巧、忠诚、特别 是会作揖讨人喜欢的哈叭狗, 这些属性特征与平常的宠物狗 并无两样,但是不幸的是它生活在文革期间,且生活在当时属 于斗争对象的巴金先生家里, 所以最终没能在主人家里平安 生存,而是万般无奈地被送进医院供解剖实验之用。原本讨人 喜欢、谙通人性的小狗,与冷冰冰、阴森森的生物实验对象划 上了等号,如同原本从事精神活动、应该被尊重的人与从事体 力劳动、 甚至被批判打斗划上了等号, 这正是那个时代的悲 剧。人心失衡,殃及小狗。小狗“包弟”的悲剧命运,不啻是那个 黑白颠倒、人人自危的时代的缩影。 “包弟”的命运,便是那个 时代许多人的命运,被解剖的不仅是“包弟”,还有“我”以及那 个时代的许多人,“我再往下想不光是小狗包弟, 连我自己也 在受解剖”,“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对“包弟”的怀念,便 是对那个时代与之有着相似相同命运的人的怀念。因此,作品 实现了“包弟”修辞原型的跨越,驱动了读者(即接受者)对作 品中“狗的命运”至“人的命运”的联想、扩散,从而使文本带上 了更为广阔的生命关怀意味。 显然,《小狗包弟》是一篇烙着鲜明时代印记的散文作品, 包含着作者对一段非常历史的记忆、忏悔与反思。从修辞学层 面进行解读,不能忽视修辞学广义层面的若干要素,要兼顾文 本内部和文本外围,既要抓住语言,更要抓住语言所构建的精 神世界。 一、时间语境———烙着时代印记的创伤和真诚的忏悔 谢冕在《推荐<小狗包弟>》中认为这篇文章“文字十分平 实,内容却震撼人心”,他说“《小狗包弟》是一篇真诚忏悔自己 的文字。巴金先生通过小狗包弟的命运,讲述一个残酷的时代 以及这个时代中心灵苦难的经历。他摒弃了一切华丽的词语, 用极朴素也极简洁的文字,讲述自己内心的隐痛,从而产生一 种直逼人心的强烈的效果。真诚是不用装饰的,文章的力量来 自郑重地为一个时代反思。 ”[2]的确,《小狗包弟》描写了小狗 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 从一个侧面反映 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 性扭曲的状况, 它的可贵之处在于表现了一种勇于解剖自己 的勇气和真诚。文革已经时过境迁,作者本可以在这个事件的 描述中更多地展示一种受害者的姿态, 可以把事件的原因更 多地归结于特殊的时代, 但是作者却选择了拿起时间的手术 刀,真实甚至接近无情地解剖自己,通过解剖自己进而解剖一 个时代。 在此过程中,巴金先生始终坚持“讲真话”的原则,他 在《随想录·探索集》中说“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 去。 ” [3]因此,读《小狗包弟》不能不看到,《随想录》的发表在 80 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坛引发了一场历史回顾与反思的热潮, “说真话”成了全社会率行与唤吁的人格品质。 对文革创伤的反思,对人性的深入思考,构成“伤痕文学” 的核心问题,当然,反思不是目的,呼唤人性的回归才是目的。 巴金先生的真诚忏悔,恰恰显示出反思历史、呼唤人性回归的 力量。 正如作者在《探索集·后记》所希望的“我们每个人都有 责任不允许再发生那样的浩劫”[4],正因为这样,作者的忏悔有 着深刻的精神意义。 小狗包弟的命运,可以让读者读出整个时代的悲哀,在非 常的年代里,动物的命运往往也是人的命运的折射,因此,在 特殊的时间语境中,巴金的记忆,成为民族的记忆。 反观 2006 年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虐猫事件”,同样是动物的不幸 遭遇,但是该事件带给社会的思考,更多地停留在心理层面, 是特殊的、局部的,因而不具有整个时代的代表性。 二、谁在言说———作者的角色在场产生的隐形效应 《小狗包弟》的作者是巴金,这是一篇以第一人称“我”(即 巴金)写的回忆性散文,在中国只要读过初中的人都知道,“鲁 郭茅,巴老曹”———巴金,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是 20 世纪的 文学大师之一。 阅读巴金的散文, 了解巴金在文革期间的故 事,对广大阅读者来说都是更有兴趣、更可接受的,因为相对 从文本语言到人的精神构建 ———巴金《小狗包弟》之广义修辞解读 张金发 (漳州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巴金的《小狗包弟》是一篇烙着鲜明时代印记的散文作品。 如果仅仅从单纯的语言修辞技巧层面来考察 《小狗包弟》,它并非精彩之作,但是如果从人的精神构建的层面来看,它则是成功的。 因此,文本的解读是多维的,要 兼顾文本内部和文本外围,要抓住语言,更要抓住语言所构建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巴金 《小狗包弟》 文本语言;精神构建 88· · 于其他普通表达者而言,巴金的表达,无疑是更具时代性的表 达,巴金的记忆、忏悔与反思,无疑更具一个时代的典型意义。 同样一句话,出自普通人和出自名人名作,其接受效应是不一 样的。 就《小狗包弟》而言,阅读者对《小狗包弟》的接受,首先 是对巴金的接受,对《小狗包弟》的解读,首先是对巴金的解 读,作品中“我”的记忆即巴金的记忆,“包弟”的故事即巴金的 “包弟”的故事,因此,《小狗包弟》的阅读接受效应,与作者巴 金的角色在场密切相关。 但是,如果一个阅读者能自觉摆脱《小狗包弟》作者的角 色在场的干预,以完全冷静、客观的态度分析该作品,或者让 一个新读者在隐藏作品作者的情形下阅读, 也许他就会认为 《小狗包弟》就修辞技巧层面而言属于“普通”之作。简要地说, 《小狗包弟》在叙述结构上属最常见的直叙,没有多少情节波 折;在修辞手段上,全文更多地立足于对事件的客观叙述,没 有过多描写的成分,例如写“包弟”的最可爱之处“它会进来作 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写“包弟”令人感动的忠 诚,“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 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 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我想起来还很感动”,这样的小狗,实属 平常;再写“我”的忏悔,“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 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 想不光是小狗包弟, 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 不能保护一条小 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 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以及“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 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 是不会有终结的, 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 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 这绝不是容易的事。 那么我今后的 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这些语句 都是对自己心理的直接剖析, 是最直白的表述方式,“文学的 感知方式没有很好地体现,思想的追问也没有很好地完成。 ” 其中的某一些忏悔,的确是“多少有些失之肤浅的呼喊。 ”[5] 当然,这与巴金在《随想录》中追求“无技巧”的境界有关。 巴金在《探索集·探索之三》一文中指出“几十年来我所追求的 也就是:更明白、更朴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6] 在《探索集·后 记》中,巴金更是多次强调了这一观点,他说“我不是用文学技 巧,只是用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真实感情打动读者,鼓舞他们前 进。 ” 又说 “我写作的最高境界、 我的理想决不是完美的技 巧”, 而是“要掏出自己燃烧的心,要讲心里的话。 ”[7]也许我们 可以认为巴金先生在再次直面文革那段惨痛历史时因了情绪 的惨淡而选择了平淡的叙述模式, 在深沉的情感结构中放弃 了修辞技巧,因为质朴而更显真实。 但造成的客观事实是,如 果缺乏了“作者巴金”的角色在场,文本解读效果则大打折扣。 有一位读者认为巴金在开头描述的那一只没有留下名字的小 狗“可能会比‘包弟’更令读者感动”[8],这不无道理。 三、谁在接受———修辞“场”中接受者的经验认同对修辞 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接受者的不同的生活、文化等个人经验,必然对修辞接受 的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如果把文本中表达者于接受者共同存 在的方式称为“修辞场”,那么《小狗包弟》修辞“场”中因接受 者的差异而产生的修辞效果差异无疑是明显的。 经历过文革 事件与未经历过的人,在解读《小狗包弟》时的修辞感受必定 不同,读过巴金《再忆萧珊》等相关作品与没读过的人,对于 “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 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深深 弯着身子,或者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 玩”等语句中的情感理解必定不同。 读过《再忆萧珊》的人,对 无端地跟着巴金受罪的萧珊有着更感性的认识, 因而对作者 的平实叙述语句背后的深沉情感必定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修辞活动的深层机制,是表达者和接受者主体经验世界 对接。当接受者走近表达者时,实际上是接受者走近了表达者 的经验世界,当接受者偏离了表达者的经验世界时,修辞接受 的错位就可能发生。”[9]能让接受者走近表达者的经验世界的, 不仅仅有表达者与接受者经验世界的客观对接, 还有表达者 所选择的表达内容与表达形式让接受者的心理认同。 因此,从表达者的角度来看,修辞场中表达者所表达的内 容是重要的,其表达方式也是重要的,好的内容与形式以及二 者的完美结合当然更容易让人产生心理认同感, 更愿意去深 入探寻表达者的主体经验世界。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仅仅从 语言文字层面显然是无法准确、完整地把握文本内容的,语言 文字的确是了解文本的必经的路径, 但是绝对不是路径的全 部。进一步说,单纯地分析《小狗包弟》的语言修辞是没有意义 的,文本的解读,必然兼顾文本的内部与外围,有时候文本的 外围因素比文本的语言文字层面更有价值。 文本解读的接受机制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有现实的指导意 义。 不排除有一部分经历了文革的人在阅读《小狗包弟》时有 深沉的修辞接受,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终 会老去, 新一代的接受者面对曾经的烙着鲜明时代印记的文 本, 有可能因主体经验世界的错位而选择放弃对文本的细致 解读。所以当代中学语文教师在解读《小狗包弟》的过程中,必 须注意自己的教学对象是没有文革直接经验的学生, 注意在 文本解读过程中补足相关背景内容, 尽可能实现接受者与表 达者的经验世界的对接,避免语文教学陷入语句分析、结构层 次分析的简单层面,从而建立“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人的精 神建构”的立体分析框架。 四、结论 首先,文本的解读途径并不是单一的,如果仅仅从单纯的 语言修辞技巧的层面来考察《小狗包弟》,它并非精彩之作,但 是如果从人的精神构建的层面来看,它则是成功的。 因此,对 一个文本的考察,不能局限于语言层面,文本语言与人的精神 构建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其次,从巴金《小狗包弟》一文可 以读出, 不尽完美乃是人以及由人构成的社会的 “常态”,因 此,不管什么样的解读路径,甚至于发现其中的不足,都不会 影响一位文学大师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而只会让他显得更加真实。 参考文献: [1][5] 谭学纯.巴金《小狗包弟》:关键词修辞义素分析和文本解读——— 兼谈文学修辞研究方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39(5):16,22. [2] 谢冕.推荐《小狗包弟》[J].语文建设,2004,(1):39. [3][4][6][7] 巴金.随想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7):206,238,159,237. [8] 周红阳.对忠诚的感动和怀念———散文《小狗包弟》的另一种读法 [J].中学语文,2006,(11):35-36. [9] 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407. 89· ·
/
本文档为【从文本语言到人的精神构建_巴金_小狗包弟_之广义修辞解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