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1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2012-05-13 5页 pdf 136KB 17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1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孟秋菊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社科系,四川 达州 635000) 【摘 要】我国已经迈上人均 GDP1000美元的台阶,各国经验表明,进入这一阶段后,能否实现比较平 衡的发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是经济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拉 大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增强,因此研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对于探寻拉动经济增长的途径具 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基尼系数和收入结构两大视角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接着 从生产能力过剩、三农问题、西...
1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孟秋菊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社科系,四川 达州 635000) 【摘 要】我国已经迈上人均 GDP1000美元的台阶,各国经验表明,进入这一阶段后,能否实现比较平 衡的发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是经济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拉 大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增强,因此研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对于探寻拉动经济增长的途径具 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基尼系数和收入结构两大视角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接着 从生产能力过剩、三农问题、西部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关键词】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现状;原因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4886(2005)01 - 0093 - 04 理论和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过程 中总会发生收入差距拉大之势,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收入 差距的适当拉大会带动经济的增长;而越过了这个条件, 或者收入差距过于拉大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增长。这时,若 能遏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趋势,并缩小收入差距,则经济 增长速度能继续保持;若不能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甚至 继续扩大,则经济增长的速度不仅无法维持,而且还会发 生衰退。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对经济增长的负 效应增强,因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大 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 扩大问题”。所以,研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 对于探寻拉动经济增长的途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总体上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 提高,但收入差距也呈不断扩大之势,本文将从基尼系数 和收入结构两大视角来分析。 (一)从基尼系数看,我国基尼系数越来越大,显示居 民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 经济学家通常用基尼系数指标来测量某一国家、某一 地区或某一群体内部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基尼系数是 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出来的反映收 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如图 横轴 OP表示各级人口的百分比,纵轴 OI表示收入的 百分比,OY为正方形 OI0YP0 的 45度对角线,在这条线上 的任何一点都表示,人口的百分比与其收入的百分比绝对 相等,称为绝对平等线。OP0Y曲线表示不到 1%的人口的 收入占总收入的 100%,其余所有人口的收入为 0,故收入 分配绝对不平等,称为绝对不平等线。曲线 a则是反映实 际收入分配情况的洛伦茨曲线,其介于绝对平等线与绝对 不平等线两线之间,洛伦茨曲线与 OY越近,收入分配就 越平等;洛伦茨曲线与 OP0Y曲线越近,收入越不平等。如 果将收入改为财产,洛伦茨曲线反映的即是财产分配的平 均程度。假设洛伦茨曲线 a与绝对平等线 OY之间的面积 为 A,洛伦茨曲线 a与绝对不平等线 OP0Y之间的面积为 B,则基尼系数 = A /(A + B)。当 A等于零时,基尼系数为 零,表示收入分配处于绝对平均状态;当 B等于零时,基尼 系数为 1,表明收入分配处于绝对不平等状态,实际的基 尼系数是在 0与 1之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越平均。 39 ![收稿日期]2004—08—31,2004—09—26修回。 [作者简介]孟秋菊(1970—),女,四川邻水人,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系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理论与经 济伦理。 第 15卷第 1期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 01月 Vol .15 No.1 Journal of Daxia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Jan.2005 按国际惯用,基尼系数小于 0.2表示分配绝对平 均;0.2—0.3表示分配比较平均;0.3—0.4表示分配基本 合理;0.4—0.5表示分配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分配差距 悬殊,出现了两极分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 1978年为 0.185,1990年为 0.23,1995年为 0.28,2000年为 0.39。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 1978年为 0.212,1990年 为 0.31,2000年为 0.35。2000年 6月,我国城乡居民的综 合基尼系数达到 0.40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 0.4 警戒线。 这说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改变了过去收入平均主义的 分配格局,收入差距呈逐渐拉大之势。而且,在估计我国 收入差距时还必须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即不断增加的非 法、非正常收入对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越来越大, 若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那么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会比按 正常收入估计的值更大。 (二)从收入结构看,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扩大 之势 1、居民总体收入差距拉大。2000年我国 40%以上的 社会财富集中在 1%以上的人手中,就是说,1300多万的 高收入者掌握了全国 40%以上的社会财富。据世界银行 2001年发展称,中国居民 20%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与人均收入相差 8.6倍。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 5000万 左右,城镇下岗职工 3000万左右,失业人员 1700万左右, 他们构成了我国收入中的弱势群体,收入水平很低,消费 不起更是制约他们消费的一大因素。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农 民人均货币收入只相当于 1990年城镇居民的水平,整整 落后十年。从改革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轨迹看,1979— 1990年,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9.9%,高 于城镇居民的增长 5.9%的水平,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从 1991年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平均增长 4.5%,低 于城镇居民增长 6.8%的水平,城乡差距开始扩大。尤其 是从 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滑,1997 年为 4.6%,1998 年为 4.3%,1999 年为 3.8%,2000 年为 1.9%,而同期城镇居民增幅基本保持在 7%左右,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更加悬殊。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为 7703元,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 2476元,前者是后者 的 3.11倍。如果再考虑城镇居民事实上存在的隐性收入 因素,则城乡差距至少在 5:1。按国际一般的情况,当经济 发展水平在人均 GDP为 800—1000美元阶段,其他国家城 镇居民收入大体上是农村居民的 1.7倍,而我国这一比例 远高于其他国家,且呈不断增大之势。由于缺乏足够的货 币收入,农民的消费很难上去,更难赶上城镇居民消费的 增长,从总体上看,2000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 于 1985年城镇居民的水平。 3、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在改革以前,我国在 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就存在显著的经济差距。就总体而 言,东部沿海地区和一部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 均收入均高于西部地区。为了缩小地区差距,中央政府在 20世纪 50年代到 70年代之间实行了转移财政支付、平衡 收入差距的政策,并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量投资,但这 并没有显著缩小东西部地区在经济效率方面的差距。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居民的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但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 最慢,因而出现了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在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差距扩大非常明显。1980年中、西部 人均 GDP按各省区加权平均计算相当于东部的 65%和 53%。到 2002年,它们占东部的比例分别降到了 49%和 39%。由于转移支付的作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地区差别 相对小些,但相对差距扩大的趋势也很明显。1980年中、 西部人均收入各自相当于东部的 78%和 70%,到 2002年, 它们占东部的比例分别降到了 62%和 54%。东西部收入 差距扩大的趋势,更集中地表现在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 扩大。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看,1980年西部相当于东部的 85%,2002年下降到 71%,下降了 14个百分点;而从农村 居民收入差距看,在同一时期西部与东部之比由 70%下降 到 46%,下降了 24个百分点。 收入差距的适当拉大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动经济的增 长,但收入差距过于拉大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当前,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增强,刚刚 过去的通货紧缩已显示出了它的弊端。因此,采取, 适当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而 要采取措施,就必须找到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只有 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复杂的,这里,我仅 仅根据上面分析的现状,从收入结构这一层面来分析。主 要有: (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过剩,企业经 济效益低下,这是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收入低下的主要原 因 生产能力过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实际产出低于 潜在产出。我国生产能力过剩表现在宏观上潜在产出水 平明显提高,而实际产出水平大大低于潜在产出水平。 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是造成生产能力过剩的根源。当 前的生产能力过剩是以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的结 果。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市场 经济必然存在“失灵”,加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没有 同步跟上,使得各地区、各行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这已 !" 2005年第 1期 孟秋菊: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顽症,也是我国企业经济效 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根本原因。 在“本位利益”驱使下,在经济结构中,少数工业部门出现 生产能力过剩是不可避免的,它只是局部性的影响,而不 会导致全局性的通货紧缩。但是,几乎所有工业部门都出 现重复建设,生产能力过剩,则表明宏观层面的问题。令 人记忆犹新的是,1992年以后全国上下发动了前所未有的 新一轮经济过热:投资过热、开发区过热、房地产过热,造 成空前的虚假性经济繁荣(又称泡沫经济),结果市场价格 体系突然扭曲,人为地引起各类价格指数特别是工业生产 资料价格指数突发性地大幅度上涨,这给各种投资者和厂 商造成了一种“价格虚幻”,以为可以不通过技术创新、现 代管理、降低成本等途径而通过“价格暴涨”就可以轻易获 取暴利,于是大量投资建厂,而一些工业生产资料的供应 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资本、劳动力等资源无力支撑以及需 求所限,就不能形成有效的投资需求,阻碍货币正常运转, 导致相关产业生产放慢,实际产出水平下降,出现生产能 力过剩,造成大量闲置资产。 生产能力过剩必然劳致供给过剩,导致商品价格下 跌,导致企业减产,导致大量职工下岗,进而导致这一部分 人收入锐减。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公报,1998年全国 在职职工中,国有单位比上年减少 1027.3万人,集体单位 减少 470.43万人,两者合计减少约 1500万人,加上其他企 业的下岗职工,超过 3000万人。庞大的下岗职工由于没 有生活来源,收入明显减少。尽管近几年政府、社会以及 个人都采取了种种措施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但到 2003年下岗失业人员仍有 1400万人,2004 年还有新增劳 动力 1000万,这两千多万人的就业压力非常之大。 (二)农业弱、农村穷、农民负担重,是导致农民收入低 下的基本原因 “农业弱”,不仅反映在农业的基础弱,至今仍没有完 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更表现在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持 续减缓,对农民增收的贡献逐步减弱上。1978年以来的 7 年间,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开放农 产品自由市场等推动下,我国农业生产出现“超常规”增 长,年增长率达到 6.5%,1986年以后的 10年间,随着改革 效应的递减,农业生产增长速度回落到 4.2%,1996 年以 后,受市场约束强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增长速度 进一步回落到 3.5%。生产的减速,加上市场供求环境变 化,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产品难卖,势必带来农民务农收入 的相应减速。 “农村穷”,集中反映在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 相对城市而言太差。目前多数农村地区交通、通讯、能源、 商业、医疗和文化体育设施依然落后,既影响了农村经济 的发展,更谈不上农民急需的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 件。和农业生产一样,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以乡镇企 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发展也出现了持续减速趋势,农村经济 发展明显趋缓。据统计显示,1994年以前 10年间,乡镇企 业的年增长率曾高达对 20—30%,而 1995年以来,其年均 增长率回落到 10%左右,农村非农业发展的显著减缓,势 必带来农民经商务工收入的相应减缓。 农民负担过重,是长期影响农民收入的一个“痼疾”。 过去在旧体制下,更多表现为国家以工农产品的“剪刀差” 形式从农民手上强制获取一部分积累基金,用于发展工业 生产和城市经济。有研究表明,1978年以前,国家通过价 格“剪刀差”累计从农民手中取走高达 6000 多亿元的收 入。改革以来,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剪刀差”问题逐 步弱化,但农业负担并没有因此而降低,相反,除了各种农 业税赋外,各种收费、摊派等负担接踵而至,且名目繁多, 随意性大。目前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和维持、基础设施建 设、文化教育开支、计划生育、城镇建设等费用大多数需要 由农民来负担,成为农民头上的巨大的经济压力。有数据 表明,每年农民负担除去四、五百亿农业税外,还得承担高 达上千亿元的各种税外负担,不少地方农民负担占农民收 入的比例超过国家的 5%的限额,中西部地区尤其是 农业生产区更是高达 7%,农民感到苦不堪负。为了减轻 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国家在进行农业税费改 革的试点,从改革的成效看,确实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 但有关专家认为,农业税仍然偏高,因为城镇居民每月 800 元,全年 9600元才纳税,而农民一年的收入只有 2366元, 也要纳税,这很不公平。 (三)基础薄弱、环境恶劣、改革滞后,是导致西部居民 收入低下的重要原因 由于历史原因,由于地理位置差、气候较恶劣等自然 原因,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 展缓慢,人们生活水平较低,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明显的 差距。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由于政策差异和改革滞 后,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 大体说来,影响地区差距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科技、劳 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的流动和配置状况,变革 (主要是市场化进程)和政策取向在各地区间的差异等。 在过去 20年的经济改革时期,由于东部地区享受到 了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外资优惠政策,市场导向的 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民间资本大量流向东部,加速了东部地 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也扩大了地区差距。在整个 20 世纪 90年代,外资的 85%以上都集中在东部地区,直到 2000年 也没改变。这是导致地区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 另外,我国经济改革期间,经济增长显著加快,最主要 的推动力就是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 的改革。但是市场化的进程在各地差别仍然很大。根据 !" 孟秋菊: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2005年第 1期 国民经济研究所市场化指数课题组使用 25项客观指标进 行度量的结果,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远远超过中部 和西部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2000年的市场化指数 (记分区间 0—10分),按东中西 3个地区分组平均,分别 为 7.16、5.47、4.71。这反映出绝大部分东部省份不仅经 济发展程度比较高,而且在市场化进程中走在中西部前 面。中西部省份市场化程度与东部差距较大的方面主要 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这大大影响 了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劳动力资源 转化为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本。这是导致 地区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关键因素。 根据以上的分析,要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 题,就应重点解决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能力过 剩,导致大量下岗职工问题;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解 决西部大开发问题等。 参考文献: [1]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重视解决收入差距 扩大问题[J].人民日报,2003 - 12 - 25. [2]王小鲁,樊 纲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 素[J].经济研究,2004,(1). [3]邱晓华 .必须切实解决农民“买不起”问题[J].中国 国情国力,2002,(1). [4]梁小民 .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5]胡鞍钢 .中国挑战通货紧缩[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2001. [责任编辑 郑亚平] A Tentative Study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ident Income Gap in PRC and Its Reason MENG Oiu - ju (Department of SociaI Sciences,Daxian Teachers CoIIege,Dazhou Sichuan 635000,China) Abstract:AIthough GDP of PRC has stepped onto average 1000 US ,other countries’experience shows that,after this stage,whether to keep baIance in deveIopment and settIe down kinds of sociaI contradictions is pivotaI for persistent and stabIe deveIopment of sociaI economy. At the present days,the Iager resident income gap enhances the negative effect of economicaI increase. Therefore researches into its situation and reason have great reaIistic significance to expIore the approach to drive economicaI increase. This paper first anaIyzes its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Gini coefficient and income structure,and then points out its reason from the aspects of overproduction and three agricuIturaI issues and western issues. Key words:income gap;Gini coefficient;present situation;reason 69 2005年第 1期 孟秋菊: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作者: 孟秋菊 作者单位: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系,四川,达州,635000 刊名: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DAXIA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005,15(1)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5条) 1.胡鞍钢 中国挑战通货紧缩 2001 2.梁小民 西方经济学 2001 3.邱晓华 必须切实解决农民买不起问题[期刊论文]-中国国情国力 2002(01) 4.王小鲁;樊纲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2004(01) 5.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重视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2003 引证文献(1条) 1.冯凤玲.胡树华 城镇居民收入对汽车消费市场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07(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xsfgdzkxxxb200501029.aspx
/
本文档为【1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