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无意识的意识本性

2012-05-13 5页 pdf 200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39823

暂无简介

举报
无意识的意识本性 无意识的意识本性 王天林 (河南大学 图书馆 ,开封 475001) 摘 要 :就精神分析的无意识而言 ,无意识实际上是由意识创建而来的。不是无意识派生了 意识 ,而是意识派生了无意识。无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变体 ,它恰恰体现了意识的塑造能力和它自 身的可塑性。弗洛伊德在《意识与什么是无意识》中对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问题做了集中的论述。 该文借助对这篇论文的全面解析进行阐述。 关键词 :无意识 ;潜意识 ;弗洛伊德 ;意识 中图分类号 :B84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5184 (20...
无意识的意识本性
无意识的意识本性 王天林 (河南大学 图书馆 ,开封 475001) 摘 要 :就精神分析的无意识而言 ,无意识实际上是由意识创建而来的。不是无意识派生了 意识 ,而是意识派生了无意识。无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变体 ,它恰恰体现了意识的塑造能力和它自 身的可塑性。弗洛伊德在《意识与什么是无意识》中对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问题做了集中的论述。 该文借助对这篇论文的全面解析进行阐述。 关键词 :无意识 ;潜意识 ;弗洛伊德 ;意识 中图分类号 :B84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5184 (2008) 02 - 0011 - 05 1  引言 认知心理学从实证的视角 ,研究内隐学习和内隐 记忆等等 ,已经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把内隐学习 看成是一种无意识学习 ,把对内隐学习的研究 ,看成 是一种对无意识的研究 ,这是许多学者所共识的。 认知心理学对无意识的研究是有目共睹的 ;它 开创性地、卓有成效地研究了无意识的已知的领域 和更新的领域。它不仅涉及和涵盖了精神分析的无 意识 (例如 Reber 对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 ,而且还 涉及和涵盖了无意识的更多的种类。正是由于认知 心理学的这种进展 ,才使人们真正开始揭示和认清 无意识的不同种类。 精神分析的无意识或许只是无意识的较狭义的 一个单一的种类。因此 ,用认知无意识去涵盖精神 分析的无意识和其它种类的无意识是可能的。但是 用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去涵盖所有种类的无意识却可 能是错误的。(弗洛伊德的本我模型中 ,也试图包含 其它种类的无意识。但那只是一种十分模糊的勾 勒。) 关于无意识的分类问题 ,关于各种无意识的特 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相互交叉、转化 等等 ,目前还尚不明确。或者说 ,目前才刚刚开始对 不同的无意识进行初步的分类。就这种初步的或粗 略的分类而言 ,文章以下的论述所着重涉及的是精 神分析的无意识。 2  精神分析概念中的意识和无意识 就精神分析的无意识以及它和意识之间的关系 而言 ,精神分析的久负盛名的和基本的观点 ,在弗洛 伊德的《意识与什么是无意识》一文中 ,得到了最深 刻、权威的论述。 “精神分析学不能把心理的主体置于意识中 ,但 是必须把意识看作心理的一种性质 , ⋯⋯”[1 ] 。 这句话涉及到了“主体”这个概念的使用。就这 个概念的使用而言 ,例如“活的木头 ,是树的主体”,这 是可以理解的。或者也可以类似地说 :“意识是人的 心理的主体。”但是弗洛伊德则给出了完全相反的判 断 :意识不是人的心理的主体。用弗洛伊德的原话来 说就是 :“不能把心理的主体置于意识中 , ⋯⋯”。 弗洛伊德在这里强调的是无意识的重要性 :无 意识才是人的心理的更加主体的成分。换句话说 , 弗洛伊德在贬低意识的重要性 ,认为意识仅仅是心 理的一种属性。这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对意识的本质 进行贬低的最基本的论断。 相同的观点和类似的论断 ,也见于弗洛伊德的 其他文章中。例如他在《超越唯乐原则》中说道 :“意 识或许不是心理过程最普遍的属性 ,而仅仅是这些 过程的一个特殊功能。用原心理学的语言来表达就 是 :意识是那个被称作 Cs. (意识) 的特殊系统所具 有的功能”[2 ] 。 “意识不是心理过程的一种普遍属性”。“意识 属于一个特殊系统”。而且意识仅仅是人的心理的 一种功能 ,或者说意识是人的诸多心理功能中的一 种。意识并不比人的各种心理功能 ,例如记忆 ,无意 识压抑 ,焦虑 ,唯乐原则等等 ,更加重要或更加本质 ; 它仅仅是这些功能中的一种。 为了意识并不像以往认为的那么重要 ,弗 洛伊德开始引入“无意识”这一概念。接下来 ,弗洛 伊德是按照以下的思路对无意识进行阐述的。 意识是基于知觉的。意识状态实际上是特别短 暂的。这正如平常所说的“意识流”。一种意识状 态虽然短暂 ,但它却能重新产生和恢复。因此就各 种可能产生的意识而言 ,可以说它们是“潜伏着的”。 亦即它们任何时候都能从“潜伏”变成意识。这种 “潜伏”,可以用“无意识”(前意识) 这个词来描述。 但这种无意识 ,仅仅是描述性的 ,它区别于真正的无 意识。 第 28 卷 总第 106 期 心理学探新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2008 年 第 2 期 和这种描述性的无意识完全不同 ,动力的无意 识 ,在它还没有变成意识的时候 ,在它还“潜伏”着的 时候 ,它就“能够在心理生活中产生普通观念所产生 的一切结果 ,”[1 ] 起到普遍观念所起到的一切作用。 虽然它“潜伏”着 ,虽然它不是意识 ,但是它却是一种 “非常之强有力的心理过程或观念”。 另外 ,这种动力的无意识 ,之所以不能转变成意 识 ,是因为它们被压抑着。然而在精神分析的技术中 , 已经可以消除这种压抑 ,使这种无意识转变成为意识。 “这样 ,我们从压抑的理论中获得了无意识概 念。对于我们来说 ,被压抑的东西是无意识的原 型。”———应该说这是对精神分析所研究的无意识的 一种最好的形容或定义。因此 ,与其说精神分析的 无意识是一种动力的无意识 ,倒不如说它是一种压 抑的无意识。 上面所说的描述性的无意识 ,弗洛伊德称之为 前意识。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 ,这种前意识 ,相当于 头脑中存储和记忆的知识、概念等等 ,因此它是最没 有自身动力能力的。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动力的 无意识 ,才是那种最包含动力和能量的心理组成。 当然 ,其它的心理组成 ,例如意识 ,其它种类的无意 识乃至认知无意识等等 ,也并不是不包含动力。因 此 ,弗洛伊德强调自己所研究的无意识属于“动力的 无意识”,实际上主要是为了和前意识这一毫无动力 的“无意识”进行区别而已。 3  自我概念的引入 仅仅把意识、前意识和压抑的无意识 (动力无意 识)这三个概念划分清楚是不够的 ,“从实践角度来 讲也是不够的。”因为在实践中 ,一个人 ,或者说他的 自我 ,在进入一个心理过程时 ,他常常会将自己的意 识和无意识同时参与进去。意识和无意识常常交织 在一起 :一个心理事件 ,既是意识的 ,又夹杂有无意 识的成分。或者它表面上是意识的 ,但它的核心是 无意识的。用弗洛伊德的表达方式 ,那就是自我虽 然是基于意识的 ,但是自我也是无意识的 ,即自我不 仅具备意识的能力 ,而且也具备无意识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 ,正是为了同时兼容意识和无意 识的这种联合行为 ,弗洛伊德才运用了自我这个概 念。在这里 ,弗洛伊德给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当中的 关于自我的一个更进一步的 :“每个个人都有一 个心理过程的连贯组织 ;我们称之为他的自我。” 弗洛伊德之所以强调自我是一个连贯组织 ,正 是为了强调 ,在一个心理过程中 ,操纵这个心理过程 的心理组织本身应该是一个有机的同一体 ,它不应 该被分割 ;而且它的行为本身也是一个连贯的、同一 的过程 ;它是无法分割的。亦即不能把它的意识的 方面和无意识的方面分隔开来。 4  无意识在自我中的重要性 弗洛伊德又用两个例子 ,从压抑行为和压抑的 外在表现 :抗拒行为 ,这一特殊类型的无意识的分析 当中 ,进一步强调和阐明了无意识在自我中的存在 及其重要性。 在这里 ,笔者把压抑和抗拒 ,看成是同一种本质 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所谓同一种本质 ,就是压抑和 抗拒都是使某一观念 (无意识)受到制约而使之不能 见诸于意识的那种力量。这正如弗洛伊德所说 :“我 们把观念在成为意识之前所处的状态称为压抑。在 分析工作中 ,我们坚持把实行压抑和保持压抑的力 理解为抗拒。”另外 ,弗洛伊德还说 :“抗拒现象 ,是在 那最初造成压抑的心灵的同一个较高层次和系统上 产生出来的”[3 ] 。毋庸置疑 ,自我首先被为是基 于意识的。而且压抑也首先被看作是基于意识的 , 即压抑最初是意识 ———对某种观念的压抑。 但是后来又有了变化 :关于自我的压抑行为 ,弗 洛伊德的第一个例子是 :“它即使在入睡的时候也对 梦进行稽查。”[1 ] ———一个人的自我 ,虽然他已经入 睡 ,但是它的压抑作用 (梦的稽查作用) 仍然没有停 息。由于自我已经入梦 ,所以它对梦的稽查作用不 应该是在清醒的意识的操纵下进行的。因此这种稽 查作用应该说是无意识的 ,并且也是自动化的 (不需 要清醒意志的努力) 。 第二个例子 ,弗洛伊德说 :“我们在分析中发 现”,有关病人的压抑 ,或者它的外在表现 :抗拒 ;“他 从不舒服的感觉中猜测那个抗拒现在还在他身上起 作用 ,他仍不知道抗拒是什么或者如何来描绘它。” 由此看来 ,病人的这种抗拒 ———就它们的内容 本身不能被描绘 ,不能被意识到这一点来说 ,“它们 的行为像被压抑一样。”但是它并“不像前意识那样 是潜伏的 ,”因为它事实上不变成意识也照样在活动 ———意识完全能够知觉到它“不变成意识也照样在 活动”的那种力量 ,那种病人无法自我控制的魔界般 的力量 ;只不过意识知觉不到这种活动和力量的具 体内容本身。 一般的无意识 ,它的力量、行为和作用 ,都是在 不知不觉中开展的。它的行为和作用都是当事人本 身知觉不到的。这说明它的确是潜伏的。但是病人 的抗拒这种无意识则不同 ,它的力量、行为和作用 , 除了它的内容之外 ,都能够让意识或者让当事者本 人知觉到。 因此 ,基于抗拒的这种“可知觉性”或“非潜伏 性”,可以十分确凿地断定 :病人事实上明显地知觉 到了无意识的存在 ,知觉到了无意识在自我 (行为) 中的存在。因此 ,弗洛伊德很有理由地认为 ,自我 (自我的行为)能够很明显地显露出它的动力核心 , 21 心理学探新 2008 年 有时候果然是无意识的。 ———“压抑 ⋯⋯是从这个自我发生的”。无意识 “抗拒是来自他的自我并且属于这个自我”。———因 此 ,“就自我这个词的适当含义而言 ,它也可以是无 意识的 , ⋯⋯”[4 ] 。 参考弗洛伊德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那就是 :“如果 用一种系统性或动力学的术语来代替纯描述的术语 , 我们就可以说患者的抗拒产生于他的自我”[5] 。 (抗拒和压抑不仅是自我中的一种无意识 ,而且 它实际上也构成自我本身。) 此外 ,弗洛伊德也还很有理由地认为 ,人的心理 之“‘处于无意识中’这个特征对于我们开始丧失了 意义”[1 ] 。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是否处于自我知觉之 中 ,对于开始出现无法界定的状态 ———抗拒这种行 为 ,是被当事人知觉到了呢 ,还是它的具体内容本 身 ,被当事人知觉不到 ? 自我是意识的 ,因为一个人是在用意识去主导 他的行为。自我也是无意识的 ,因为一个人也可能 用无意识 (无法自控地) 去主导他的行为。因此 ,自 我既可以是意识的又可以是无意识的。或者说自我 中既有意识的动力力量又有无意识的动力力量。对 于后者 ,对于自我中的无意识的力量 ,自我是不由自 主的 ,是无法用意识去自由控制的。而且对于后者 , 它的一个明显的例证 ,就在于病人的所谓抗拒。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没有病人的抗拒这种明显 的例证 ,一个人就不能用无意识去行为了吗 ? 事实 上 ,一个一般的无意识 ,尽管它是完全潜伏的 ,尽管 它的作用丝毫也不被当事人知觉到 ,但是毫无疑问 , 这个一般的无意识 ,同样能够主导一个人的行为。 只不过对这种主导作用不能够明确地观察到或知觉 到而已。 有了病人抗拒的例证 ,就能够明确地观察到无 意识对自我的主导作用。没有病人抗拒的例证 ,无 意识仍然对自我的行为起到主导作用或者起到一定 程度的主导作用 ;仍然应该得出结论说 :自我的行 为 ,是意识和无意识的联合作用。自我的行为是由 意识和无意识共同主导的。同样 ,没有病人抗拒的 例证 ,仍然应该得出弗洛伊德的结论说 :“压抑和抗 拒是从这个自我发生的。”“就自我这个词的适当含 义而言 ,它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5  对抗拒的更进一步的研究 弗洛伊德把抗拒这种无意识看得比一般的无意 识更加重要。而且医师和病人也常常在和这种无意 识打交道。弗洛伊德说 :我们不应当“从意识和无意 识的冲突中追溯神经症的根源 ,”而应当“用现实清 晰的自我与由自我分裂出来的被压抑的部分之间的 对立来取代这个冲突。”“现实清晰的自我”指的就是 自我中的意识。“由自我分裂出来的被压抑的部 分”,指的就是自我中的无意识 (抗拒) 。 另外 ,弗洛伊德还说 :“我们认识了无意识与被 压抑的东西并不一致 ;所有被压抑的东西都是无意 识的 ,这仍然是正确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无意识都是 被压抑的。”在这段话里 ,“不被压抑的无意识”指的 是抗拒这种自我中的无意识。被压抑的无意识指的 则是一般的无意识。 在这里 ,抗拒这种自我中的无意识 ,被弗洛伊德 描述为不被压抑的无意识。而在上一段 ,它则被描 述为“由自我分裂出来的被压抑的”无意识。当然 , 如前所述 ,抗拒这种无意识 ,具有被压抑的一面 ,也 具有不被压抑的一面。 再按照弗洛伊德在《超越唯乐原则》中第 19 页 的描述来理解[2 ] ,这种自我中的无意识 :它是不被压 抑的 ,因为它实际上是用来压抑其它无意识的 ;或者 说就它的行动本身来说它是不受压抑的 ———它自主 地以自我的身份行动着。它却又是无意识 ,因为意 识和自我的确不知道它的内容 ,也的确无以控制它。 事实上 ,它是以压抑其它无意识为本性、为原型 的 ;但它又不是意识 ,不是意识对其它无意识的压 抑。———它最初当然是意识 ,而且它最初也是自我 对其它无意识的压抑 ———但是后来逐渐变得自动 化 ,变得无意识化了。亦即它的自动化、无意识化实 际上是通过逐渐的培养才最终建立起来的。 总而言之 ,这种自我中的特殊的无意识———无意 识压抑 ,不仅像是被压抑的 ,不仅它们本身不被意识 到 ,而且“需要经过特殊的工作 (精神分析工作)才能” 把它们挖掘成意识。但是 ,当它们还未被挖掘出来 , 还貌似潜伏着的时候 ,它们却能不受压抑地 ,非潜伏 地让病人知道自己在受制于它 ,亦即它“产生了一些 强大的影响”[1 ] 。———这种无意识 ,按照弗洛伊德的 理解 ,似乎有被假设为另一个种类之无意识的必要。 6  精神分析基于以上论据的结论 以上就是弗洛伊德为人们介绍的无意识。它在 自我中占据了一个不可分割的 ,很重要的地盘。更 严重地说 ,在某些情况中 ,“自我的绝大部分也是无 意识的 ,尤其是被描述成核心的那部分”[2 ] 。 当然 ,弗洛伊德所创建的自我的概念 ,应该说是 基本正确的。因为意识与无意识的确是经常交织在 一起、同时起作用的。而且就自我中所包含的 ,对自 我能够起到明显的 (或者不明显的 ,即一般的无意 识)主导作用的意识和无意识而言 ,无意识也的确占 据了一个相当大的地盘。更重要的 ,自我在面对和 处理许多情结时 ,它的大部分或者说起核心作用的 部分 ,也的确是无意识的。 弗洛伊德就是顺着这样的思路 ,得出了上面一 31第 2 期 王天林  无意识的意识本性 开始时他提出的那个结论 :意识是次要的 ,无意识是 主要的 ;在人的心理组成中 ,意识并不比无意识更加 本质。再重复弗洛伊德的原话 ,那就是 :“精神分析 学不能把心理的主体置于意识中 ,但是必须把意识 看作心理的一种性质 , ⋯⋯。” 7  与精神分析相反的观点 很明显 ,当弗洛伊德终于在自我中发现了无意识 的重要性并得出了他的结论的时候 ,他却忘记了事情 的“最初状况”。那就是自我最初是基于意识的。无 意识是由最初的意识创建而来的。压抑最初也是属 于意识的压抑 ,后来才变成了“自动化”的压抑或无意 识压抑。梦的稽查作用也是一种无意识压抑。 因此 ,人的无意识是以人的意识能力为本质的 , 而且人的无意识机能或组织 ,也是基于人的意识和 意识能力才得以创建出来的。因此 ,尽管自我中既 包含意识又包含无意识 ,而且无意识常常显得更重 要或者更“庞大”,但是却不能本末倒置地把无意识 看成本质的东西。 “自我最初是基于意识的”。 这正如弗洛伊德给自我所下的各种定义 :“自我 代表可以称作理性和常识的东西 , ⋯⋯”[6 ] 。“我们 称呼出自知觉系统 ,并由前意识开始的统一体为‘自 我’⋯⋯”[7 ] 。 “无意识是由最初的意识创建而来的。”———这 至少来说 ,是笔者的观点。也可以说无意识是最初 的意识的一种压抑状态。 有关这个观点 ,弗洛伊德也是在许多地方都明 确地论述过。例如弗洛伊德曾经说 :“潜意识幻想或 者总是属于潜意识并且形成于潜意识 ,或者 ,更常见 的 ,它们曾经一度是意识层面的幻想 ,白日梦 ,且已 经被有目的地遗忘而为潜抑作用驱入潜意识界 中”[8 ] 。(文章中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是同义词。) 第一句 ,“潜意识幻想或者总是属于潜意识并且 形成于潜意识 ,”即是说潜意识不是来自于人的对意 识的潜抑 ,而是它压根就是潜意识。这种潜意识超出 了精神分析潜意识的范围 ,属于其它种类的潜意识。 第二句中的潜意识应该是弗洛伊德主要予以探 讨的那种潜意识。或者说这种潜意识应该属于那种 被压抑的潜意识。关于这种潜意识 ,根据弗洛伊德 的这段话 ,可以十分明确地了解到 : ———它是更常见 的 ,而且它是人的对曾经是意识层面的某种东西的 一种潜抑作用所造成的。 因此 ,关于潜意识在意识中的产生 ,可以这样来 理解 :人的一种欲望或冲动 ,或者伴随了较清晰的观 念 ,或者仅仅伴随了它的视觉思维而没有使它获得较 清晰的认知和语言的抽象。但是它后来被自省地意 识到是一种不正当的东西 ,于是就被压抑了。亦即它 最初属于意识层面的东西 ,后来才被意识自身限制在 知觉和意识之外 ,不准许它暴露或明确地运作起来。 于是它就变成了潜意识。 在这里 ,它 ———作为一种意识或观念 ———被压 抑或被限制 ,也是被意识本身所压抑和限制。也就 是说 ,压抑本身也是 ,或最初也是意识自身的行为。 被压抑的东西是意识 ,压抑本身也是意识行为 ——— 这就充分而深刻地说明了潜意识根源于意识 ,并以 意识为其本性的道理。 另一方面 ,压抑最初是属于意识的压抑 ,到后来 它有可能被训练、培养成自动化的或潜意识化的压 抑。———即上面所提到的那种十分重要的无意识压 抑 (无意识抗拒) 。 总而言之 ,人的一种欲望或冲动 ,不管它伴随了 较清晰的观念 ,还是它没有伴随较清晰的观念 ,它基 本上属于一种潜意识。只要它有被压抑的必要 ,就 一定说明它被意识到了 ,就一定说明它不是一种真 正纯粹的潜意识 ,就一定说明它被意识判决为不正 当的东西了。否则 ,一个纯粹的潜意识 ,一个真正还 没有被人知觉到它的存在和影响的东西 ,是没有理 由受到压抑的。因此 ,受到压抑而成为潜意识的东 西 ,一开始一定是一种意识 ,一开始一定是一种多多 少少被意识到了的某种东西。被压抑的潜意识 ,它 的前身只能是意识。 8  两种不同观点的更多的论据 弗洛伊德并不总是持有以上的正确观点。事实 上 ,他主要持有的是与此相反的观点。即潜意识不 是由它的前身 ———意识转变或压抑而成的。相反 , 意识是由压根就存在的潜意识产生的。“每一心理 历程 ⋯⋯先存在于潜意识的状态之内 ,然后发展而 变成意识的状态 , ⋯⋯”。“每一单独的历程都先属 于潜意识的心灵系统 ;然后在某种条件之下 ,由这个 系统更进而为意识的系统”[9 ] 。 很明显 ,对于这种提法或观点 ,弗洛伊德并没有 什么很详尽的理由和论据。相反地 ,对于这种提法 或观点的相反的观点 ,亦即笔者所持的观点 ,弗洛伊 德反倒拥有大量的理由和论据。 弗洛伊德常常说 ,潜意识或病人的病因 ,产生于 他对某种早期经历的压抑。那么很明显 ,这些早期 经历 ,它的许多内涵都应该是被意识注意到的 ,或者 说是被意识多多少少领悟到的。也就是说 ,这种早 期经历决不是一种纯粹的潜意识经历 ,它应该基本 上属于一种意识的经历。因此 ,被压抑的潜意识的 前身 ,就应该是这种经历过的意识。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介绍的两个强迫 性神经症的病例 ,很明显地显示了这一观点。就第 一个病例 ,弗洛伊德说 :“其症状的解释是病人一刹 41 心理学探新 2008 年 那间发见的 ,未经分析者的指导和干涉 ⋯⋯”[10 ] ,即 “有一天 , ⋯⋯她忽然知道了强迫性的意义 ⋯⋯”。 于是病人叙述了十年前的一件往事。通过十年前的 这件往事 ,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 ,这件往事的来龙去 脉的大部分都是意识的 ,而且这种“来龙去脉”对病 因的引起也是一目了然的。只有整个过程的那个一 目了然的最终寓意 ———对病因的引起 ,只被病人模 糊地意识到。而且正是因为她对这种一目了然的最 终寓意缺乏清晰的领悟 ,她才能够比较容易地把它 压抑下去 ;她也才确实对它们有所意识 ,能够认为很 有某种必要把它们压抑下去。也可以说 ,她根本就 不愿意对它产生顿悟 ,根本就耻于了解它 ,而且她根 本就乐于把它压抑为潜意识。 总而言之 ,就这个病理而言 ,它的被压抑的潜意 识的前身 ,的确应该是意识 ,而决不应该是毫无觉 察 ,毫无领悟 ,毫无意识。 第二个病例也是这样。在第二个病例中弗洛伊德 揭示了病状的一个重要方面 ,即病人睡前的一系列的 准备仪式 ,解释了这些仪式的潜意识内涵。“钟表的滴 滴声可比作性欲激动时阴核的兴奋。这个感觉确曾有 几次使她从梦中惊醒 ;她因为怕阴核的勃起 ,所以每夜 将一切钟表尽行移开。”这第二个病例中的某些潜意 识 ,一开始都更加是一种清晰的意识。只不过这种清 晰的意识 ,到后来被压抑得丝毫也不知其踪影了。 再例如关于另一个仪式 ,其潜意识的前身 :意识 的清晰程度 ,也是非常明显的。“在尚未有此仪式的 多年以前 ,她曾用一种更直接的方法 ,以达到这个目 的。她假装胆小 ,或利用惊惧的倾向 ,好使她的卧房 和父母的卧房之间的门开着。这个办法仍然是现有 的仪式之一 ;因此 ,她可以窃听其父母的举动 ;此事 曾是她失眠数月。” 9  其它相关的方面和最终的结论 除了以上的观点之外 ,除了潜意识产生于意识 这一观点之外 ,其它的方面 ,例如就梦的稽查作用来 说 ,它应该属于一种无意识压抑或自动化压抑。因 此 ,它的前身仍然是意识 (意识的压抑) 。 关于超我这种潜意识。在弗洛伊德看来 ,超我也 属于潜意识的范畴 ,然而超我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却 是明白无误地经由意识而逐渐塑造和培养起来的。 弗洛伊德说 :“在漫长的童年时期 ,正在成长的儿童要 依赖父母生活 ,这样 ,在他的‘自我’中 ,父母的影响就 成了一种‘沉淀物’,并以此作为中介使父母影响得以 延续 ,我们把它称之为‘超我’, ⋯⋯”[11] 。 因此 ,超我作为一种潜意识的心理组成 ,它也是 在意识中 ,在漫长的童年时期 ,逐渐铸造而成的。 总而言之 ,是意识产生了潜意识 ,而绝不是潜意 识产生了意识。意识是潜意识的本质和根源 ,而绝 不是相反 :潜意识是意识的本质和根源。潜意识是 人的心理的主体 ,同样 ,意识也是人的心理的主体。 不仅如此 ,意识是人的心理的一种普遍的属性或根 本的属性 ,它绝不仅仅是人的心理的一种属性。另 一方面 ,潜意识是意识对意识的一种压抑 ,因此这种 潜意识 ,它体现了意识对其自身的塑造能力 ,也体现 了意识自身的可塑性。它体现出意识在适应和应对 客观事物时 ,能够完全地超脱自己 ,使自己成为一种 异己 ;更体现出潜意识本身仅仅是意识的能动本性 的一种发展、结果和新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 意识与什么是无意识. 见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 选.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160 - 165. 2  3  5 弗洛伊德. 超越唯乐原则. 见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 选.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24 ,18 ,19. 4  6  7  弗洛伊德. 自我与本我. 见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 选.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166 ,173 ,171. 8  弗洛伊德. 少女杜拉的故事. 文光荣译. 中国民间文艺出 版社 ,1986. 134. 9  10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 高觉敷译. 商务印书馆 , 1984. 232 - 233 ,207 ,205 ,210. 11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纲要. 见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新编. 程小平等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0. 195. Unconscious in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 Wang Tianlin (Henan University Library , Kaifeng 475001) Abstract : In respect of psychoanalytic unconscious , unconscious is actually derived from conscious. Consciousness can never be derived from unconscious for the former is the root of the latter. Unconscious is an anamorphosis of consciousness , which proves the remolding ability of con2 sciousness and the plasticity of itself . In his dissertation on the consciousness and what is unconscious , Sigmund Freud made a concentrated ef2 for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Freud’s argument , the essay tells more on the subject. Key words :unconscious ;Freud ;consciousness 51第 2 期 王天林  无意识的意识本性
/
本文档为【无意识的意识本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