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

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

2012-05-13 21页 pdf 1MB 1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8111

暂无简介

举报
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 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 新石器时代遗址 2010年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科左中旗文物管理所 哈民忙哈遗址位于内蒙古科左中旗舍 伯吐镇东南约 20公里,西南距通辽市 30公 里。这里南望西辽河,北靠新开河, 处在大兴 安岭东南边缘、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 的腹地;属平原地貌,具有波状起伏和草甸、 沙坨、湖沼散布等特点,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 倾斜, 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示范基地之一; 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遗址地理坐 标为东经 122b121989c, 北纬 43b581909c, 海 拔 180米 (图一)。遗...
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
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 新石器时代遗址 2010年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科左中旗文物管理所 哈民忙哈遗址位于内蒙古科左中旗舍 伯吐镇东南约 20公里,西南距通辽市 30公 里。这里南望西辽河,北靠新开河, 处在大兴 安岭东南边缘、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 的腹地;属平原地貌,具有波状起伏和草甸、 沙坨、湖沼散布等特点,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 倾斜, 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示范基地之一; 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遗址地理坐 标为东经 122b121989c, 北纬 43b581909c, 海 拔 180米 (图一)。遗址现存范围南北长约 900、东西宽约 200米, 平面呈不规则椭圆 形,总面积约 18万平方米。除边缘地带局部 遭到破坏, 整个遗址保存情况尚好。 2010年 5~ 9月, 为配合通辽至霍林河 的铁路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通 辽市科左中旗文物管理所对铁路沿线进行 文物调查, 期间得到报告, 附近的哈民忙哈 遗址遭盗掘破坏,遂派专业人员前往进行抢 救性发掘。遗址处在一片相对低洼平坦的林 网带北边, 哈民忙哈 ( /忙哈0蒙古语意为沙 坨)沙坨的南坡下。遗址的北部风蚀暴露后, 遭到大面积盗掘, 破坏十分严重, 盗掘坑穴 达数千个之多,地散落的陶器碎片、石器、 蚌壳残片、人骨等俯拾皆是。经上报国家文 图一 遗址位置示意图 考古 2012年第 3期 o调查与发掘 第 3 期 # 3(总 195) # 关键词: 内蒙古 科左中旗 哈民忙哈遗址 史前聚落 KEYWORDS: Inner M ongolia H orqin Left M iddle Banner Ham inm angha S ite Prehisto ric Sett lements ABSTRACT: Haminm angha Sit e, w hich is locat ed 20 km to the southeast of Xebert Tow n, Horqin Left M iddle Banner, Inner Mongolia, is a la rge-scale prehisto ric set tlement dated 5500- 5000 BP and cover ing an area about 18 ha. In May through Septem ber 2010, Inner Mongolian Inst it ut e o 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conduct ed rescue excavation to t his sit e and uncovered 1300 sq m in t otal, fr om w hich 14 house foundat ions, 28 ash pits and t hree t ombs w ere found and over 350 pieces of art ifact s in- cluding po tte ries, stone implements and ar tifacts made of bone, horn and shell w ere unear thed. The pure cultural cont ents, t he r ich remains and artifacts and t he clear cult ural characte rist ics o f t his site show that it be longs to a new archaeo logical culture. 图二 发掘区位置示意图 图三 A 地点探方和遗迹总平面图 物局批复后,转入大面积正式发掘。 整个遗址掩埋在 017~ 114米厚的风积 沙层之下, 地表南北略低,中间略高,表面起 伏不大。考虑到遗址的保护和连续发掘的需 要, 我们在遗址中心设坐标原点, 将整个遗 址分为Ñ、Ò、Ó、Ô四个区。本次发掘仅限 于遗址北部边缘遭盗掘严重的区域, 分为 A、B两个发掘地点 (图二)。A地点位于Ò 区内, 开 5米@ 5米的探方 16个, 均为正方 向, 揭露面积为 400平方米 (图三; 图版壹, 1) ; B地点在 A 地点东侧, 位于Ñ区和Ò区 内, 开 5米@ 5米的探方 35个, 均为正方 向, 揭露面积近 900平方米 (图四; 图版壹, 2)。A、B 两个发掘点总发掘面积为 1300平 方米, 共清理房址 14座、灰坑 28座、墓葬 3 座, 出土陶、石、骨、角、蚌器等各类遗物近 350余件。现将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简报如 下。 一、地层堆积 发掘区内的地层堆积一般分为三层, 第 1层为风积沙土, 第 2、3层为文化堆积。由 于遗址遭风蚀较为严重, 局部已不见第 2层 堆积。此外,为了保护遗迹原貌和了解开口 于第 2层下的遗迹的平面布局, 遗址的第 3 层未进行清理, 只在 B 地点的局部做了解 剖, 以了解其堆积厚度和包含物情况。第 3 层以下即为生土。在 B地 点发现两组遗迹间的打 破关系, 分别是 H23打 破 F 11、H 26打破 F13。 A 地点位于遗址区 现存地表的低洼处, 风蚀 较为严重, 第 1层为较厚 的风积沙土层, 其下即为 整个遗址划分的第 3 层。风积层又可以分出多 个亚层, 可见经过多次的 风沙堆积而成, 在偏下部 的亚层内发现有少量遗 物, 应为扰动原始文化堆 积层所致。已发现的遗迹 皆开口于第 1层下, 现存 深度都较浅, 应遭到较严 重剥蚀。 Ò T 020062北 壁剖面的地层堆积状况 较为典型(图五)。 # 4(总 196) # 考 古 图四 B地点探方和遗迹总平面图 图六 Ñ T 006065北壁地层剖面图 11黄色风积沙土 21 灰褐色沙土 31黄褐色沙土 图五 Ò T 020062北壁地层剖面图 11 黄色风积沙土 21黄褐色沙土 第 1层:黄色风积沙土,土质较疏松,厚 018~ 1125米。F1开口于此层下。 第 2层:黄褐色沙土,土质致密。未对此 层进行清理。 B地点的保持状况相对较好, 地势东、 西高,中间低,地表由北向南倾斜。从发掘情 况看,除中部未见第 2层堆积外,第 1~ 3层 堆积基本上遍布整个发掘区。发掘区中部第 1层堆积相对较厚, 东部第 2层堆积相对较 厚。已发现的遗迹开口于第 1层或第 2层 下。 Ñ T 006065北壁剖面的地层堆积状况 较为典型(图六)。 第 1层:黄色风积沙土,土质较疏松,厚 012~ 013米。 第 2层: 灰褐色沙土, 土质较致密, 厚 012~ 014米, 包含有较多的动物骨骼和少 量陶片。F11开口于此层下。 第 3层: 黄褐色沙土, 土质致密, 厚 0135~ 0145米, 包含有少量陶片及动物骨 骼。 第 3层以下的生土可分为两层,上层为 黑褐色的古土壤, 厚约 0105~ 011米; 下层 为黄白色沙土。 通过所发现遗迹、遗物的特征来看, A、 B 两个地点文化遗存的性质相同, 年代相 当。下面将这两个地点的遗存合并加以介 绍。 二、遗 迹 本次发掘共发现房址 14座、灰坑 28 座、墓葬 3座。 (一)房址 房址皆为半地穴式, 有门道和灶。居室 平面多近方形,穴壁较直。门道多呈长方形, 门向集中在 130~ 145度之间。灶位于居室 中南部,平面多呈圆形,斜壁, 平底。多数房 址发现有柱洞。除 F13外,房内堆积皆为一 层, 遗物集中发现于居住面上 (图版贰, 1、 2)。 第 3 期 # 5(总 197) # 图七 F 2平、剖面图 11 蚌壳 21石饼 31骨锥 41 鹿角 51 骨匕 61石器 71 石杵 81 陶棒 9、101 石磨盘 111 陶饼 121石片 13~ 18、22~ 251 陶筒形罐 191陶壶 20、211 陶钵 F2 凸字形半地穴式房屋, 方向 130 度。主体位于 A 地点 Ò T 021064内,开口于 第 1层下, 打破第 2层。北半部多处被现代 盗坑打破, 西北壁西侧部分坍塌。 居室平面近圆角方形, 面阔 414~ 418、 进深 419、穴壁存高 0128~ 0136米。居住面 上有一层踩踏面,厚 0102~ 0103米,表面平 整光滑,呈灰白色,质地坚硬, 系长期使用所 致。穴壁斜直, 表面光滑,呈褐红色,似经过 火烤,壁面厚约 0102米。门道位于东南壁中 部外侧, 近长方形, 门口处圆弧, 长 118、宽 018、深 0128~ 0134米;直壁, 近居住面处略 下斜,底面较平。灶位于居室中南部,正对门 道, 平面近圆形, 斜壁, 平底, 口径 0184、底 径 0172、深 0114米; 灶底有厚约 0102米的 烧结面,呈红褐色,质地坚硬。共发现柱洞 2 个,皆为壁柱。D1位于西北角,直壁,直径约 0106、距居住面深约 0118米; D2位于西北 壁中部, 直壁, 直径约 0108、距居住面深约 012米。 房内堆积 (编号 F2 ¹ ) 为黑色土, 土质 较硬且细密,厚约 0135米,包含较多遗物。 遗物主要分布在居住面的西南角、近门道处 和灶周围, 以残陶器和石器为主, 也有少量 骨器、蚌器。灶内堆积为灰白色灰烬。盗坑内 填灰黄色花土, 土质疏松, 包含有较多被扰 动的遗物(图七)。 F11 凸字形半地穴式房屋, 方向 147 度。位于 B 地点 Ñ T 006065和 Ñ T 006066 内,开口于第 2层下,打破第 3层和生土;门 道被H 23打破。 居室平面近圆角方形, 面阔 3、进深 2186、穴壁存高 0136~ 015米。居住面西北 部及门道附近保留有踩踏面 , 厚 0102~ 0104米, 表面平整光滑, 呈灰白色, 质地坚 硬,系长期使用所致。穴壁斜直,未见加工痕 迹。门道位于东南壁中部外侧,近长方形,长 114、宽 019~ 1116、深 014~ 015米, 直壁, 底面较平。灶位于居室中部,正对门道, 平面 近圆形, 斜壁, 平底, 口径 0156、底径 0138、 深 012米; 灶底有厚 约 0102~ 0104 米的 烧结面, 呈红褐色, 质地坚硬。共发现柱 洞 3个, D1位于居住 面西南角, 直壁, 直 径约 0115、距居住面 深约 012米; D2位于 居住面东侧中部, 直 壁, 直径约 0118、距 居 住 面 深 约 0116 米; D3位于居住面 东北角, 直壁, 直径 约 0114、距居住面深 约 012米。 房内堆积 (编号 F11 ¹ ) 为灰褐色土, 土质较疏松, 包含有 较多陶片和动物骨 # 6(总 198) # 考 古 图八 F11平、剖面图 11陶筒形罐 2、12、14、181蚌刀 3、161 石饼 4、71 陶器 5、81 角料 61彩陶片 9、10、151 骨匕 111蚌器 131陶饼 171 骨锥 191石片 第 3 期 # 7(总 199) # 骼。遗物多散布于居住面上, 东半部相对较 集中,以骨器、蚌器和陶器为主,也有少量石 器。灶内堆积为灰白色灰烬。在居住面中北 部发现一具仰身折肢的人骨, 应为居室葬, 编号 M 3(图八)。 F13 凸字形半地穴式房屋, 方向 134 度。主体位于 B 地点 Ñ T 009065内,开口于 第 2层下, 打破第 3层和生土; 居室西北角 被H26打破。 居室平面近圆角方形, 面阔 315、进深 3165、穴壁存高 015米。居住面西半部保留 有踩踏面, 厚约 0104米, 表面平整光滑, 呈 灰白色,质地坚硬,局部有烧烤痕迹。穴壁斜 直, 表面光滑, 呈褐红色, 质地较硬, 可与居 住面连为一体, 局部有火烧痕迹, 壁面厚约 0102米。门道位于东南壁中部外侧,近长方 形, 门口处圆弧, 长 211、宽 0158~ 0178、深 0124~ 015米; 直壁, 斜坡状底, 其下铺有厚 0105 ~ 012 米的垫 土, 呈黑色, 土质较 硬。灶位于居室中南 部, 正对门道, 平面 近圆形, 斜壁, 平底, 口径 016、底径 015、 残深 012米; 灶底有 厚约 0103~ 0105米 的烧结面 , 呈红褐 色, 土质坚硬。共发 现柱洞 12个, 其中 内柱 6 个、外柱 5 个、壁柱 1个; 均为 直壁 , 圜底 , 直径 0108~ 0111、距居住 面深约 012 ~ 0125 米。 房内堆积可分 为两层, 上层 (编号 F13 ¹ ) 为黑灰色土, 土质较疏松 , 厚约 012~ 014米, 包含较多陶片和动物骨骼; 下 层 (编号 F13 º ) 为黑色土, 土质疏松, 厚约 0118~ 0126米。遗物主要分布在居住面的 西部, 以石器和陶器为主。灶内堆积为灰白 色灰烬(图九;图版贰, 3)。 (二)灰坑 灰坑发现的数量最多, 散布于房址周 围。绝大多数为直壁圆形坑, 其次为斜壁圆 形坑和椭圆形坑, 其他形制的灰坑发现较 少,皆为平底。开口于第 1层下的灰坑, 平面 皆为椭圆形。开口于第 2层下的灰坑, 平面 多为圆形。 H20 位于 B 地点 Ñ T 005065东南 部,开口于第 1层下, 打破第 2层。平面近椭 圆形, 斜壁, 平底, 坑口直径 017~ 0192、底 径 0155~ 0177、深 012米。坑内堆积为灰褐 色土, 土质较疏松, 包含少量陶片和动物骨 骼、蚌壳等。在清理时,坑口附近发现动物骨 图九 F 13平、剖面图 1~ 3、6、9、10、12、211陶筒形罐 4、141 兽角 5、131陶壶 7、17、181 石器 8、19、241 蚌器 111陶小罐 15、30、311石磨盘 161 玉料 201兽骨 221 陶泥料 23、25~ 271石饼 281 骨器 291角锥 32、331 石杵 341石磨棒 351陶棒 361 石片 图一 o H20平、剖面图 图一一 H22平、剖面图 # 8(总 200) # 考 古 骼和陶片等遗 物。陶器可辨认 的器形有筒形 罐、钵、壶等(图 一 o )。 H22 位 于 B 地点的 Ñ T 006064东部, 开口于第 2 层 下 , 打破第 3 层。平面近似 圆形, 直壁, 平 底,坑口直径为 0155、深 0125 米。坑内堆积为 灰褐色土, 土质 较疏松,包含少 量陶片和动物 骨骼、蚌壳等 (图一一)。 H27 主体位于 B 地点 Ñ T 008066东 南部, 开口于第 2层下,打破第 3层。平面近 图一二 H27平、剖面图 长方形, 斜壁, 平底, 坑口长 1、宽 016、深 0115米。坑内堆积为灰褐色土, 土质较疏 松, 包含较多动物骨骼和少量陶片, 动物骨 骼集中发现于坑口处(图一二)。 (三)墓葬 共发现 3座。 M1 位于 A 地点 Ò T 022063内。已 被盗掘, 仅存头骨残片, 墓圹及随葬品的情 况不详。 M2 主体位于 B 地点 Ñ T 001065西 南部,开口于第 2层下,打破第 3层。土坑竖 穴墓, 平面近圆角梯形, 直壁, 平底, 方向 245度, 墓口长 1135、宽 016~ 0178、深 013 米。填土呈黑灰色,土质疏松。未见葬具。墓 内埋葬一具人骨, 为女性, 20岁左右; 仰身 折肢葬,骨骼保存尚好,上肢置于体侧, 下肢 屈折, 双膝位于胸前, 似为有意捆缚后入 葬。未见随葬品,仅在人骨额头左侧发现一 片蚌壳(图一三; 图版贰, 4)。 M 3 主体位于 B 地点 Ñ T 006066东 南部。发现于 F11居住面上, 未见墓圹, 也 无葬具痕迹,应为居室葬, 头向 232度。仅见 一具未成年人骨, 葬式与 M2相同, 但骨骼 经过扰动, 右侧股骨的股骨头在胸前, 肱骨 也不在原来的位置, 推测死者在埋葬之前可 能被肢解或后经扰动。人骨周围的居住面上 散布着大量动物骨骼和陶器残片 (参见图 八)。 三、遗 物 A、B 两地点共发现各类遗物 350余 件。其中包括陶器 140余件,石器 160余件, 骨、角器 20余件,蚌器 30余件。 (一)陶器 以容器为主, 其中包括少量陶 棒、陶饼及彩陶片等。 陶器的主要器形有筒形罐、 壶、钵、盆等, 多成组出现。绝大多 数为砂质陶, 还有少量的泥质陶和 夹砂陶。砂质陶的胎质细腻, 约有 三分之一胎内掺有细碎的蚌片, 属 砂质夹蚌陶。砂质陶的火候高低不 均, 多数陶质较为坚硬, 陶色以黄 褐色和红褐色为主。火候较高者, 陶胎皆呈黄褐色或红褐色, 有的胎 心烧成灰色。火候较低者, 仅器表 呈黄褐色或红褐色 , 胎心多呈褐 色, 或陶胎皆为褐色。砂质陶的器 物皆为泥圈套接而成, 手制痕迹明 显, 个别应经过慢轮修整。器表多图一三 M 2平、剖面图 11蚌壳 第 3 期 # 9(总 201) # 图一四 陶器纹饰拓本 1~ 4、6、16、18、191滚压窝纹( Ñ T 003065¹ 标本、Ñ T 004064º 标本、F 2标本、F 11标本、Ñ T 006064º 标本、F 7 标本、H21标本、Ñ T 004064º 标本) 5、8、10、14、15、201之字纹 ( Ñ T 004064º 标本、F 11标本、Ñ T 009065º 标本、Ñ T 006065º 标本、F 2标本、F2标本) 71刻划纹 (F 4¹ B 3) 91 篦齿纹( H 21B 5) 11~ 13、171 斜方格纹( Ñ C标本、Ñ T 007066º 标本、Ñ T 004065º 标本、F13标本) 素面磨光或饰滚压窝纹和拍印斜方格纹,极 个别的饰有斜向的刻划纹 (图一四, 7) 和竖 压横排之字纹。滚压窝纹应为质地较粗糙的 麻绳缠绕于棒状工具上斜向交错滚压而成, 纹痕多密集而规整。由于施纹时所用麻绳的 粗细不同, 形成的纹痕大小及粗细不等 (图 一四, 1、3、4、16)。方格纹应为陶拍成组拍印 而成, 方格较小,密集而规整, 皆呈斜向分布 (图一四, 12、13、17)。由于砂质陶器在施纹 后普遍经过抹修,有的窝纹和方格纹模糊不 # 10(总 202) # 考 古 清,近似麻点状(图一四, 2、6、11、18、19)。泥 质陶和夹砂陶的数量较少, 皆为残片, 陶质 坚硬。泥质陶多呈红色, 夹砂陶多呈黄褐 色。有的泥质陶可见明显的快轮修整痕迹。 泥质陶和夹砂陶多饰有竖压横排的之字纹 或篦齿纹。之字纹系压印而成,两端支点窝 较为明显, 有的弧度较大,有的弧度较小(图 一四, 5、8、10、14、15、20)。篦齿纹亦是压印 而成, 齿纹排列细密, 压印方式应与之字纹 相似(图一四, 9)。此外, 泥质红陶还见有少 量彩陶片, 多为横向条形黑彩。 筒形罐 敞口, 圆唇, 斜壁, 深腹, 小平 底。器身多见明显的手制痕迹。按器表有无 纹饰,可分二型。 A 型: 20余件。内、外壁均素面磨光。 F2B14,砂质夹蚌黄褐陶。器表有三对孔。 口径 29、底径 1118、高 3515厘米 (图一五, 1; 图版叁, 1)。F2B 16, 砂质黄褐陶。口径 23、底径 916、高 34厘米(图一五, 2)。F11B 1, 砂质黄褐陶。器表可见两个孔。口径 2219、底径 9、高 2612厘米 (图一五, 3)。 F12B 8, 砂质黄褐陶, 手制痕迹明显。器表 可见一对孔。口径 2512、底径 10、高 3311厘 米(图一五, 4)。F13B 10,砂质黄褐陶。口沿 外局部用泥条加厚并抹平,腹部有对称的两 组圆饼状乳丁, 每组并排两个, 器表有三对 孔。口径 2815、底径 1014、高 3418厘米(图 一五, 5)。 B型: 20余件。器表多通体饰滚压窝纹 或拍印斜方格纹, 内壁抹光。F 2B18, 砂质 黄褐陶。器表的滚压窝纹经抹拭, 呈不规整 麻点状。口径 18、底径 8、高 1816厘米(图一 五, 8)。F7B4, 砂质夹蚌黄褐陶。器表的滚 压窝纹经抹拭, 纹痕十分规整,似麻点状。器 表可见两个孔。口径 2814、底径 1018、高 3119厘米 (图一五, 7)。F7B 12, 砂质黄褐 陶。器表拍印斜方格纹,纹痕十分规整。器表 有两个孔。口径 1919、底径 812、高 2515厘 米(图一五, 6; 图版叁, 4)。F12B 5, 砂质黄 褐陶。器表的滚压窝纹经抹拭,纹痕规整,似 麻点状。口径 2318、底径 918、高 2916厘米 (图一五, 10)。F13B 1,砂质夹蚌红褐陶。器 表的滚压窝纹经抹拭, 呈不规整的麻点状, 口沿及近底处素面抹光。腹部有对称的两个 竖桥形耳, 耳面抹光。器表有三个孔。口径 2416、底径 1015、高 3815厘米(图一五, 20; 图版叁, 5)。F13B 3,砂质黄褐陶。器表的滚 压窝纹经抹拭, 呈不规整的麻点状, 近底处 素面抹光。口径 1616、底径 612、高 1717厘 米(图一五, 11)。F13B 9,砂质黄褐陶。器表 拍印斜方格纹, 纹痕清晰规整。器表有三个 孔。口径 2212、底径 812、高 2812厘米(图一 五, 12)。 壶 小直口微侈, 圆唇外凸, 矮领, 溜 肩,鼓腹斜收,平底。按大小和形制差别,可 分二型。 A型: 10余件。形体较大,腹部有对称的 两个竖桥形耳。器耳以上饰滚压窝纹或拍印 斜方格纹,下腹部磨光。Ñ T 004067 º B 1,砂 质黄褐陶。上腹饰滚压窝纹,纹痕零乱。口径 7、残高 6厘米(图一五, 19)。F6B 5,砂质黄褐 陶。上腹及耳部的滚压窝纹经抹拭, 纹痕规 整,似麻点状。器表有五个孔。口径 914、腹径 2518、残高 3116厘米(图一五, 13)。F8B 4, 砂质黄褐陶。上腹隐约可见拍印斜方格纹。口 径 918、腹径 30、底径 1312、高 4512厘米(图 一五, 14;图版叁, 2)。F9B 2,砂质黄褐陶。上 腹及耳部的滚压窝纹经抹拭,纹痕规整,似麻 点状。口径 915、腹径 2912、残高 2618厘米 (图一五, 16)。F7B 11,砂质黄褐陶。上腹及 耳部的滚压窝纹经抹拭, 纹痕规整, 似麻点 状。器表有一对孔。腹径 2414、底径 12、残高 3414厘米(图一五, 9)。 B型: 5件。形体较小, 肩部有对称的两 个桥形小耳。器表多素面磨光。F2B19,砂质 黄褐陶。口径 414、腹径 1612、底径 718、高 1917厘米(图一五, 18;图版叁, 3)。F7B13, 砂质黄褐陶。口径 3、腹径 912、底径 611、残 第 3 期 # 11(总 203) # # 12(总 204) # 考 古 高1016厘米(图一五, 17)。F 13B 5, 砂质黄 褐陶。口径 211、腹径 712、底径 217、高 6厘 米(图一五, 15)。 斜口器 7件。仅发现口部残片, 口沿 图一五 出土陶器 1~ 51A 型筒形罐( F 2B 14、F 2B 16、F 11B 1、F12B 8、F13B 10) 6~ 8、10~ 12、201B 型筒形罐 (F 7B 12、F7B 4、 F2B 18、F12B 5、F13B 3、F13B 9、F 13B 1) 9、13、14、16、191A 型壶 ( F 7B 11、F 6B 5、F8B 4、F9B 2、Ñ T 004067º B 1) 15、17、181B型壶( F13B 5、F7B 13、F2B 19) ( 8、111 约 1/ 5, 9、14、161约 1/ 12, 15、171 约 1/ 3, 18、191 约 1/ 6,余约 1/ 10) 第 3 期 # 13(总 205) # 图一六 出土陶器 1、21 斜口器 ( Ñ CB 19、Ñ T 004064º B 8) 3~ 51 盆 ( Ñ T 007066º B 3、Ñ T 008066º B 1、F12B 3) 6~ 81 钵 ( F 12B 14、Ñ CB 18、F 6B 4) 91圈足器( H 19B 2) 101盆口沿( H 21B 5) 111带流盆( H 21B 2) 12、221 彩陶 片( Ñ CB 22、F11B 6) 13、14、161陶饼( F 11¹ B 3、Ñ T 008065º B 5、F 11¹ B 17) 15、171 陶棒(H 14B 1、H15B 1) 18、19、23~ 251 不知名器 (H 22B 3、F 10B 3、H14B 3、F 11B 7、F5B 5) 201陶管 ( F 11¹ B 10) 211 罐口沿 ( Ñ T 006066º B 1) ( 1、21 约 1/ 9, 31约 2/ 7, 4~ 81 约 1/ 7, 10、121 约 1/ 2, 111约 1/ 4, 201 约 1/ 3,余约 2/ 5) 前端多经加厚处理。Ñ T 004064 º B 8, 砂质 夹蚌黄褐陶。敞口,圆唇, 斜壁。内、外壁均素 面磨光。残高 1814厘米(图一六, 2)。IC B 19,砂质夹蚌红褐陶。敞口,圆唇。器表的滚 压窝纹经抹拭, 纹痕规整,似麻点状;内壁抹 光。残高 1512厘米(图一六, 1)。 盆 4件。敞口,圆唇,斜壁,平底。器表 通体施纹, 内壁抹光。Ñ T 007066 º B 3,砂 质黄褐陶。器表的滚压窝纹经抹拭,纹痕十 分规整,似麻点状。口径 1211、底径 518、高 1018厘米 (图一六, 3)。 Ñ T 008066 º B 1, 砂质红褐陶。器表的滚压窝纹经抹拭, 纹痕 清晰, 似麻点状。口径 24、底径 1112、高 1218厘米 (图一六, 4)。F12B3, 砂质黄褐 陶。器表的滚压窝纹经抹拭, 纹痕较规整,似 麻点状。器身有一对孔。口径 2412、底径 10、 高 1513厘米(图一六, 5)。 钵 10余件。敞口,圆唇,斜壁略弧,浅 腹,平底。器表有纹饰,沿下多抹拭明显,可 见明显的慢轮修整痕迹。 Ñ C B 18, 砂质黄 褐陶。器表的滚压窝纹经抹拭,纹痕规整,似 麻点状;沿下抹光。口径 2818、底径 916、高 818厘米(图一六, 7; 图版叁, 6)。F6B 4,砂 质黄褐陶。器表的滚压窝纹经抹拭,似麻点 状。口径 25、底径 7、高 8厘米(图一六, 8)。 F12B 14, 砂质红褐陶。器表隐约可见滚压 窝纹。口径 20、底径 616、高 516厘米(图一 六, 6)。 带流盆 2件。皆为口部残片。H21B 2,砂质夹蚌黄褐陶。敞口,圆唇,近口部有一 流。内、外壁抹光,器表隐约可见滚压窝纹。 残高 5厘米(图一六, 11)。 圈足器 1件 ( H19 B 2)。砂质黑褐 陶。残存圈足。器表隐约可见竖压横排之字 纹, 内壁抹光。圈足径 612、残高 216厘米 (图一六, 9)。 罐口沿 1件( Ñ T 006066 º B 1)。泥 质红陶。圆唇, 沿面内斜, 小口,鼓腹。外壁磨 光, 有密集的竖压横排之字纹, 仅支点窝痕 迹明显,近似篦齿状。口径 7、残高 312厘米 (图一六, 21)。 盆口沿 1件 ( H21 B 5)。泥质灰黑 陶。敞口,圆唇外凸,斜壁。沿下饰成排密集 的篦齿纹。口径 16、残高 4厘米 (图一六, 10)。 彩陶片 4件。皆为泥质红陶。表面似 施有红色陶衣, 黑彩。Ñ C B22,泥质红陶, 胎质较疏松。表面饰黑彩横条纹。残长 412、 残宽 415、壁厚 017厘米 (图一六, 12)。 F 11B6, 泥质红陶, 胎质较硬。器表饰黑彩 粗横条纹, 内壁饰密集的黑彩细横条纹。壁 厚 017厘米(图一六, 22)。 陶棒 16件。多近圆柱状,其他形制的 较少。H14B1,砂质黄褐陶。近圆柱状, 两端 残。表面有斑驳的竖向刮痕。直径 118~ 215、残长 815厘米 (图一六, 15)。H15B 1, 砂质黄褐陶。整体近圆柱状,一端为平头,一 端为圆面。表面素面抹光。直径 214、长 514 厘米(图一六, 17)。 不知名器 10件。其中 6件皆残, 应近 梯形体, 底部宽, 顶部窄, 推测可能为陶支 脚。H14B 3,砂质黄褐陶。残存底部一角,底 面近圆角长方形, 直壁微斜。器表素面磨 光。残长 615、宽 8、残高 512厘米(图一六, 23)。H22B 3,砂质红褐陶。残存顶部一角, 顶部为平面,呈长方形,斜直壁。器表素面磨 光。残高 316、残宽 518、残厚 218厘米(图一 六, 18)。F11B 7,砂质黄褐陶。残存顶部一 段,可见一圆形穿孔。器表素面磨光。残长 815、残宽 8、厚 3~ 512厘米 (图一六, 24)。 另外 4件体近圆锥状。F5B 5, 砂质黄褐 陶。平底,顶部有一未穿透的圆孔。表面有两 组对称的竖向划纹, 每组两道; 圆孔处有一 道凹槽。底径 517、高 418厘米 (图一六, 25)。F10B 3,砂质褐陶。顶部有一圆纽,平 底。底部饰有划纹,且中间有一未透圆孔。底 径 512、高 415厘米(图一六, 19)。 陶饼 11件。圆饼状,多用陶片改制而 # 14(总 206) # 考 古 成。F11¹ B 3,砂质红褐陶。陶片改制成形, 边缘打磨修整, 表面可见经抹拭的滚压窝 点, 纹痕规整, 近麻点状。直径 312、厚 111 厘米(图一六, 13)。F11 ¹ B 17,泥质红陶。 彩陶片改制成形,边缘磨制光滑。双面施黑 彩, 正面为密集横条纹, 背面为稀疏弧线纹 和条纹的组合纹饰。直径 518、厚 016厘米 (图一六, 16)。 Ñ T 008065 º B5, 泥质黄褐 陶。陶片改制而成, 边缘经打磨,中间有一未 透钻孔。素面。直径 414、厚 015厘米(图一 六, 14)。 陶管 1件 ( F11 ¹ B 10)。砂质黄褐 陶。近圆柱状, 一端大一端小。器表素面磨 光。高 311、直径 114、孔径 016厘米 (图一 六, 20)。 (二)石器 除两件饰件外, 其余皆为工具。工具多 残缺, 个别器形已无法辨识。制法以打制、琢 制和磨制为主, 压制者较少。器类主要有磨 盘、磨棒、斧、杵、镞、石饼等。 磨盘 29件。未见完整器,从残存部分 看, 多琢磨而成, 近扁平长方体, 棱角分明, 图一七 出土石器 11 磨盘( Ñ T 004066¹ B 2) 21耜( Ñ T 007066º B 1) 3、4、91杵 (F 7B 1、F 13B 33、F 9B 1) 51 不知名器( Ñ T 006064º B 7) 6、111 镞( F 12¹ B 3、F 6B 6) 7、15、171 石饼( F 12B 4、F 1B 5、F7B 17) 8、101 斧( F 3盗B 1、Ò T 001065º B 6) 12、131磨棒( F 12B 16、F 7B 14) 14、161饰件( F 5盗B 4、F11¹ B 22) ( 2~ 4、12、131约 1/ 6, 6、11、14、161 约 4/ 5,余约 2/ 5) 第 3 期 # 15(总 207) # 形制规整。Ñ T 004066 ¹ B 2,褐色。研磨面 内凹, 有明显的研磨痕迹。残长 915、残宽 714、厚 218~ 416厘米(图一七, 1)。 磨棒 27件。琢磨成器,形制规整,多 呈长条状, 研磨面外凸。部分石磨棒一侧面 内凹, 应为石磨盘改制而成。F7B 14, 褐 色。两端斜直, 直背,研磨面较平, 有明显的 研磨痕迹。长 1915、高 418、厚 315厘米(图 一七, 13)。F12B 16,褐色。两端斜弧,直背, 研磨面较平, 有明显的研磨痕迹。长 2012、 高 318、厚 313厘米(图一七, 12)。 耜 1件( Ñ T 007066 º B 1)。青色。打 制成形, 表面局部磨光。平面近梯形, 体扁 平, 横截面呈梭形, 柄端较小成面, 两壁斜 直,弧刃。长 2318、宽 315~ 914、厚 315厘米 (图一七, 2)。 杵 9件。其中 6件形体较大,琢磨而 成, 整体呈柱状, 皆一端头大, 一端头小。 F7B1, 黑褐色。形制规整, 横截面近椭圆 形, 两端皆有明显的使用磨痕。长 2512、最 宽 717、厚 615厘米(图一七, 3)。F13B 33, 黑褐色。形制规整, 横截面近椭圆形,近柄端 出肩,两端制成圆头,头端略有破损,可见明 显的使用磨痕。长 1816、最宽 618、厚 512厘 米(图一七, 4)。另外 3件形体较小。F9B 1, 黑褐色。琢制成形, 表面经简单磨制,形制规 整。整体近圆柱状, 两端成面, 一端大一端 小。长 918、厚 218~ 4厘米(图一七, 9)。 斧 6件。形制规整,打制成形,磨制成 器。平面近梯形,纵截面呈楔形。F3盗 B 1, 褐色。两侧边较直且成面, 直刃,柄端残。残 长 11、宽 514、最厚 215厘米(图一七, 8)。Ò T 001065 º B 6, 青灰色。直边, 弧刃, 柄端 残,横截面近梭形。残长 6、宽 318、厚 116厘 米(图一七, 10)。 石饼 42件。形制规整,多打制成形, 表面局部可见磨痕, 个别经通体磨光。体扁 平, 平面多近圆形, 亦有少量呈椭圆形。 F1B5, 黑褐色。打制成形。平面近圆形。直 径 6~ 612、厚 218厘米(图一七, 15)。F7B 17,褐色。琢制成形, 磨制成器。平面近圆形, 横截面近长方形。直径 812~ 818、厚 314厘 米(图一七, 17)。F12B4,褐色。打制成形, 边缘经简单磨制。平面近椭圆形, 一边较平 成面。直径 6~ 713、厚 218厘米 (图一七, 7)。 镞 3件。F 6B 6,半透明,通体压制而 成。体扁平,近等腰三角形,尖刃部用交互法 修理, 薄锐锋利, 凹底, 有两翼。长 216、宽 113、厚 012厘米 (图一七, 11)。F12 ¹ B 3, 青色。体扁平, 平面近等腰三角形, 仅边缘用 交互法修理,薄锐锋利,底微平,一端有翼。 长 215、宽 115、厚 012厘米(图一七, 6)。 不知名器 1件( Ñ T 006064 º B 7)。 青色。打磨成形,体扁平, 平面近长方形,一 端磨制成面, 一端为弧刃, 刃缘交错打制的 疤痕明显。长 613、宽 4、厚 018厘米 (图一 七, 5)。 饰件 2件。F5盗B 4, 灰色。通体磨 制。体扁平, 近圆环形, 边缘薄锐, 残存一 半。近边缘有两个对向钻孔, 一侧边缘刻有 凹槽。残径 319、最厚 013厘米 (图一七, 14)。F11 ¹ B 22,白色。通体磨制。体扁平, 微弧, 平面近圆形,残存四分之一。器身可见 对称的两个双向钻孔。厚 012厘米(图一七, 16)。 (三)骨、角器 遗址中发现了较多动物骨骼, 多出自灰 坑和地层中,个别房址(如 F11)也有较多的 分布。但骨、角器的数量并不多,以骨匕和骨 锥为主,其他器类发现较少。 骨匕 8件。长条状,体扁平。H21B7, 兽骨纵剖后磨制而成。弧刃,柄端打制成面, 一侧表面有数道横向使用痕迹。长 1011、宽 116、厚 016厘米(图一八, 1)。F11B9, 兽骨 纵剖后磨制而成。弧刃,柄端残。残长 7、宽 2、厚 015厘米(图一八, 9)。 骨锥 5件。多呈圆柱状,尖部锐利,柄 # 16(总 208) # 考 古 图一八 出土遗物 1、91骨匕( H 21B 7、F 11B 9) 2、31 骨锥( F11¹ B 1、F10B 2) 4、71 蚌刀( F11B 14、12) 51角锥( F 13B 29) 61不知名骨器 (F 13B 28) 81 骨料( F11¹ B 12) 101 角料( F 11B 5) 11、121 不知名蚌器( H 23B 3、F11¹ B 8) ( 11、121 约 2/ 3,余约 3/ 5) 端多保留关节头。F10B 2,长条状,体扁平, 柄端残。残长 816、宽 018、厚 015厘米(图一 八, 3)。F11¹ B 1,柄端保留关节头。长 10、 宽 018厘米(图一八, 2)。 不知名骨器 1件( F13B 28)。形制规 整,尖部圆钝。尖部烧成黑色。长 314、厚 016 厘米(图一八, 6)。 骨料 1件( F11¹ B 12)。用动物骨管 磨制而成, 残存一段。两端面经磨制,一端有 一横向刻槽, 并残留一穿孔。残宽 215、高 413厘米(图一八, 8)。 角锥 1件( F13B 29)。用动物角烧骨 制成, 残存尖部, 呈锥状。残长 318、厚 1厘 米(图一八, 5)。 角料 2件。F11B 5,用动物角磨制而 成。将角截断,断面经磨制修理。长 1015厘 米(图一八, 10)。 (四)蚌器 遗址中出土较多蚌壳,但辨识出的蚌器 并不多, 种类较单一, 只有刀和另一类不明 用途的工具。 刀 10件。用蚌壳加工而成, 边缘多经 过修理。顶端有一对或一个圆形穿孔。 F 11B12, 边缘经磨制修理, 顶端有对称的 两个圆形穿孔,一端残。残长 816、宽 315、厚 014厘米(图一八, 7)。F11B 14,边缘经磨制 修理, 顶端有一圆形穿孔, 一端残。残长 1213、宽 313、厚 015厘米(图一八, 4)。 不知名蚌器 18件。用蚌壳加工而成, 形制均相同。后端磨制成弧刃, 刃缘不锋 第 3 期 # 17(总 209) # 利。H23B 3, 长 414、厚 013厘米 (图一八, 11)。F11 ¹ B8, 长 417、厚 013厘米 (图一 八, 12)。 四、结 语 本次发掘的哈民忙哈遗址是一处文化 性质较为单纯的史前聚落。遗迹以房址和灰 坑为主,少见墓葬。房址在平面布局上, 似有 东北 ) 西南向成排分布的特点, A 发掘点可 划分为两排, B 发掘点可划分为五排。房址 皆为凸字形半地穴式, 居室呈圆角方形, 有 长方形门道和室内灶, 门向集中在 130~ 145度。居住面上普遍散布着较多遗物。灰 坑散布于房址周围, 平面形状主要为圆形或 椭圆形,直壁或斜壁,平底。所见墓葬为土坑 竖穴墓或居室葬, 墓圹较短, 葬式为单人仰 身折肢葬, 人骨下肢弯折程度较甚, 很少见 到随葬品。遗址的出土遗物以陶、石器为主, 有少量的骨、角、蚌器。陶器以砂质陶(包括 砂质夹蚌陶) 为主, 包括素面和饰有滚压窝 纹或拍印斜方格纹的筒形罐、壶、盆、钵、斜 口器等,以及陶棒和不知名工具等。泥质陶 和夹砂陶的数量较少, 多为残片, 表面饰有 之字纹、篦齿纹和条形黑彩等。石器基本上 属于工具, 虽多已残缺, 但可以辨识出磨盘、 磨棒、杵、石饼等主要器类。骨、角、蚌器的数 量不多,以骨锥、骨匕、蚌刀和不知名蚌质工 具等为主。 哈民忙哈遗址出土遗存的最显著特征, 就是表面饰有滚压窝纹或拍印斜方格纹的 砂质陶(包括砂质夹蚌陶)陶器群。此类遗存 最初就是因为陶器表面的特殊纹饰而被辨 识出来, 当时将滚压窝纹称作 / 糙面麻点 纹0, 并依此显著特征认为这类遗存是一种 新的考古遗存, 同时指出该遗存 /为认识一 种新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线索0 [ 1 ]。之后,在 吉林白城洮北地区的双塔遗址发现了随葬 有/麻点纹0筒形罐、兽面纹玉佩和玉环的 4 座墓葬 [2 ], 皆为偏短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 单人仰身屈肢葬, 头向西北, 其墓葬形制及 葬俗与哈民忙哈遗址所见墓葬相同。双塔遗 址的发掘者依据随葬的红山文化风格玉器 和层位关系,推断其年代相当于红山文化时 期;同时考虑到麻点纹为主的陶器纹饰风格 和墓葬形制、葬俗与红山文化的区别, 将此 类遗存暂称为/双塔二期遗存0 [3 ]。 哈民忙哈遗址的发掘,使我们首次了解 到该类遗存房址和灰坑的情况,并发现完整 的陶器形制, 以及陶、石、骨、蚌器的组合关 系。哈民忙哈遗址房址的形制、墓葬的形制 和葬俗, 都有别于周邻已知的诸考古学文 化。滚压窝纹和拍印斜方格纹的陶器装饰风 格更是独树一帜。陶器以敞口深腹筒形罐、 小口有肩双耳壶、敞口浅腹钵、盆、斜口器等 为基本组合, 同类器物的形制规范统一, 组 合特征明确。石磨盘、石磨棒、石饼、石杵、骨 锥、骨匕、蚌刀、不知名蚌质工具等, 构成基 本的生产工具组合。由此可见,哈民忙哈遗 址的发现, 进一步说明这类遗存是一种新的 考古遗存, 也丰富了这类遗存的内涵, 使我 们对此类遗存的文化面貌有了更加清晰和 全面的认识。鉴于哈民忙哈遗址的文化内涵 单纯, 首次发现这类遗存的原生堆积, 遗迹 及遗物丰富, 遗存特征明显, 建议将这类遗 存命名为/哈民忙哈文化0。 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 A 型陶壶, 形态 颇似红山文化偏晚阶段的高领双耳有肩深腹 罐 [4]。所见的少量之字纹,其风格与红山文化 晚期的城子山遗址 T 3 º 出土的之字纹 [5 ]相 近。彩陶片在陶质和纹饰风格上更是同于红 山文化。红山文化晚期阶段的年代一般认为 是在距今 5500~ 5000年, 与中原地区的半 坡四期文化相当 [6 ]。同时,该遗址出土的深腹 筒形罐和斜口器, 其形态近似于左家山遗址 第三期文化的同类器。左家山遗址第三期文 化的H17所出炭化骨头, 碳十四测年的结果 为距今 4870? 180年(树轮校正值) [7]。由此, 可初步推断哈民忙哈遗址的年代约为距今 # 18(总 210) # 考 古 第 3 期 # 19(总 211) # 5500~ 5000年, 相当于中原仰韶文化晚期 阶段。 哈民忙哈遗址的发掘,是继扎鲁特旗南 宝力皋吐遗址之后, 科尔沁地区的又一重要 考古发现。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 有三 点重要的学术意义。第一, 丰富了对 /麻点 纹0 一类遗存的认识, 将其确认为一种新的 考古学文化,即/哈民忙哈文化0。第二, 哈民 忙哈遗址保存状况较好, 通过对它的发掘有 助于我们认清该文化的聚落形态及社会组 织关系等问。因此,了解该遗址的分布范 围和布局结构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田野工作 的重点。第三, 以哈民忙哈遗址为代表的/哈 民忙哈文化0, 在年代上应早于处在新石器 时代晚期的/南宝力皋吐类型0 [ 8], 由此可初 步搭建起科尔沁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年 代序列,为进一步了解科尔沁地区史前考古 学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参考。南 宝力皋吐遗址和哈民忙哈遗址的相继发现, 将大大推进科尔沁及其周邻地区史前时期 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工作。 附记: 本次发掘的领队为吉平, 参加发 掘的人员有江岩、李树国、吴相宝、陈宝音、 包曙光、宋贵华、孙文刚、温景山、白格日乐 图、吴景林、孙新民等。参加室内资料整理的 有吉平、郑钧夫、夏月胜、江岩、孙文刚, 人骨 鉴定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魏东完 成, 本文所用插图由黄家全绘制, 照片由吉 平、李树国拍摄。 执笔者 吉 平 郑钧夫 胡春佰 注 释 [ 1 ] 朱永刚、郑钧夫: 5通榆县三处史前遗址调查 与遗存分类6,见5边疆考古研究6第七辑, 科学 出版社, 2008年。 [ 2 ] 王立新: 5双塔遗址6,见5田野考古集萃 ) ) ) 吉 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6, 文物出版社, 2008年。 [ 3 ] 王立新、宋德辉、夏宏宇: 5吉林洮南四海泡渔 场家属区遗址的复查与初步认识6, 见5边疆考 古研究6第八辑,科学出版社, 2009年。 [ 4 ] 巴林右旗博物馆: 5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 址调查6, 5考古61987年第 6期。 [ 5 ] 李恭笃: 5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 掘报告6, 5考古61986年第 6期。 [ 6 ] a. 杨虎: 5关于红山文化的几个问题6, 见 5庆 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集6, 文物出版社, 1989年。 b. 张星德: 5红山文化分期初探6, 5考古61991 年第 8期。 c. 朱延平: 5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 横6,见5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6, 海洋 出版社, 1991年。 [ 7 ] 吉林大学考古教研室: 5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 代遗址6, 5考古学报61989年第 2期。 [ 8 ]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扎鲁特旗文物管理所: 5内蒙古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新石器时代墓地 C地点发掘简报6, 5考古62011年第 11期。 (责任编辑 杨 晖) Archaeology 本期要览 2012年第 3期 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 2010年发掘简报 2010年 5~ 9月, 内蒙古文物 考古研究所对哈民忙哈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揭露面积 1300平方米, 共清理房址 14座、 灰坑 28座、墓葬 3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等遗物 350余件。该遗址文化内涵单 纯,遗迹及遗物较丰富,文化特征明显,属于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陕西淳化县枣树沟脑遗址先周时期遗存 2006年 4~ 7月,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 究中心等单位对枣树沟脑遗址进行了发掘, 发现大量先周时期的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 出 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该遗址的文化内涵丰富,特征明显, 为研究先周文化提供 了一批新资料; 对于探索古/豳地0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湖北黄冈市对面墩东汉墓地发掘简报 2002年 11月至 2003年 1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等单位在对面墩墓地发掘了三座东汉晚期的砖室墓。M1为带双耳室的前、后双室墓, 规模 较大, 墓室结构基本完整; M 2为带侧室和排水沟的横前堂双后室墓; M 3为带耳室的单室 墓。三座墓共出土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金器、玉器等各类遗物 161件(套)。 庙底沟时代与 /早期中国0 仰韶文化东庄 ) 庙底沟类型时期,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考古学文 化首次交融联系形成以中原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 这个文化共同体所处的新时代即为庙底 沟时代。总体来看, 庙底沟时代是在公元前 4000年前后仰韶文化东庄 ) 庙底沟类型对外强 力扩张影响下形成的,其到来标志着/早期中国文化圈0或文化上/早期中国0的形成。 岭南战国秦汉墓的 /架棺0 葬俗 在部分岭南战国秦汉墓葬中, 随葬器物的空间分布和保存 状态显示出/架棺0的迹象。结合广州汉墓中/架棺0和/架举棺室0的实例, 以及部分岭南战国 秦汉墓葬中墓底柱洞和凹槽的发现情况, 推测 /架棺0 葬俗在战国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越人 墓葬中使用较为普遍。/架棺/的方式较为复杂,此葬俗的文化含义也值得深入研究。
/
本文档为【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