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

2012-05-18 5页 doc 38KB 1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4012

暂无简介

举报
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原因剖析与防治对策 袁  纪    哈立宁 [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    宁夏银川市检察院侦查监督处] 内容提要:网络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作为当代青少年,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了大量资源和信息,开阔了视野。但也有一些人经不住网络的诱惑,上网成瘾。其原因主要有网络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学校教育因素以及管理层面的因素。防治的要旨是提高防范意识,改善教育方法;加强网络立法,抑制网络糟粕。 关 键 词:青少年  网瘾成因  防治  网络立法 毫无疑问,网络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
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原因剖析与防治对策 袁  纪    哈立宁 [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    宁夏银川市检察院侦查监督处] 内容提要:网络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作为当代青少年,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了大量资源和信息,开阔了视野。但也有一些人经不住网络的诱惑,上网成瘾。其原因主要有网络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学校教育因素以及管理层面的因素。防治的要旨是提高防范意识,改善教育方法;加强网络立法,抑制网络糟粕。 关 键 词:青少年  网瘾成因  防治  网络立法 毫无疑问,网络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开始步入网络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生活因之受到影响,整个世界也因它的出现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网络已成为现时代的宠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这个世界带来超时空的数字化光环的同时,也夹带有污泥浊水与沉渣,有的专家将它称之为“电子海洛因”。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一旦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其求知的心智和原本善良的情感很容易被网络虚拟世界所吞噬,有的甚至还在网络的各种诱惑下,走上犯罪道路,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和自由。然而,一桩桩血泪案例,一声声警世长钟,对青少年“网虫”们来说,是那样苍白无力。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逐年增加已成为一个全世界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各国专家学者都在探讨其原因,找寻治理之方法。笔者不是专家,但对这一课题也很感兴趣。在拜读了专家们的高见后,颇受启发,遂生参与探讨之意,拟借此文以抒管见,不当或错误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匡正。     一、原因剖析     客观说来,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笔者以为,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网络本身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以及教育和管理层面的因素。     其一、网络本身的因素     如同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网络亦有其两重性。网络的出现,诚然为人类的沟通与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新东西。如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交流等等,但与此同时,它亦有许多负面的东西。研究表明,青少年长时间沉溺于网络,不仅对青少年的生理是一种摧残,对心理亦有重大的负面影响。     这种认识是理性的,也是客观的。然而,对我们分析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原因而言,笔者认为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人的行为是个体意识的外化,而非理性的外化,通常具有理性思维的人不会沦为“网虫”。据华中师大陶宏开教授分析,沉迷于上网的孩子 通常是以下三类:其一是兴趣和爱好很单一,或是没有其它兴趣和爱好的孩子,其二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其三是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参见李子园《网络与青少年犯罪》,http://www.tzsy.cn)为什么他们会沉迷于上网?这与网络本身大有关联。网络是用现代高端的科技手段将各种五花八门的资讯汇聚起来的一个载体,是现实世界的虚拟,是一个没有城门的“不夜之城”。它具有无政府主义、资源丰富、超时空、方便快捷等特点。网络世界里没有地理的界线,没有人世间的距离,能给每个上网者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空,在这个虚幻的时空里,他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可以在属于自己的这个世界里自由翱翔;可以找到了一个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可以体会到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享受到的乐趣;可以获得虚拟奖励,得到自我肯定,从而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抑。网络世界具有的丰富信息,齐备的功能,能满足人们的种种好奇心以及各种各样的需要和欲望。有人称其是一个全球性的博物馆,一个无比神奇的游艺宫,一个发表自己见解的论坛,一个结交朋友的场所。同时,所有的网络游戏在编程的过程中都充分研究了心理学和催眠学,也就是说网络游戏玩家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被洗脑,被催眠。网络本身的这些特点,对具有好奇心,特别是有感失落于现实的青少年来说,无疑具有巨大诱惑。因而,他们一旦置身其中,便可能会越陷越深,欲罢不能,进而沉迷之。     其二、青少年自身的因素     网络本身因素只是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客观性因素之一,此因素的存在并不会直接导致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原因很简单,人是自由意识的主体,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反应。那么,青少年为何会沉迷于网络呢?笔者认为,这与青少年自身因素有关。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发育急速进行和趋于完成,性成熟所产生的性差别明确化和性本能膨胀,而且其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意志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表现为:第二性征出现,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情感强烈而细腻,渴望友谊和交流,自制力相对较弱。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他们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其各种需要就难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这种矛盾的情形,极易使青少年的心境处于压抑状态。人在现实处境与构想之间出现偏差的时候,总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求别的补偿途径,而网络以它特有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给人们展示出了一种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这无疑为青少年提供了发泄和实现自身需求的平台。网络游戏可以使他们找到自我、实现自我,网上聊天给了他们倾诉的空间和对象。当他们在这个神奇的虚拟世界里第一次获得快乐与满足时,便会希望重复获得。由于他们相对较弱的自制力,这种重复行为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当达到失控的程度时,他们就成了“网虫”。     其三、教育方面的因素     网络本身与青少年自身因素的存在,会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成为可能。但不是必然,只要学校、家庭及时正确引导,让青少年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自我控制,完全可以避免形成“网瘾”。遗憾的是,学校、家庭对此未有足够的认识。     先说家庭教育.中国的父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传统。为此,他们总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们的要求。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成为不可获缺的东西。为让孩子紧跟时代发展要求,了解网络基础知识、掌握上网的基本方法,家境较好的家庭大都主动给孩子配备了电脑,较差的则采取给孩子零钱让其去网吧上网的方法,以满足其需要。至于孩子上网干什么,则由于家长对网络知识的缺乏,以及无暇顾及等主客观原因,往往都没有加以过问。事实上,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多挤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方法,学会正确地对待事物,形成良好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为青少年以后独立自主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父母对孩子的不闻不问行为,容易使他们产生错觉,认为是默许。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便迷失于网络当中了。     再来谈一下学校教育。尽管现时代的教育模式已多样化,但学校教育依然是当今教育的主流。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现状,学校教育脱离不了干系。从学校教育理念来看,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就提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20年后的今天,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在许多学校,存在的依然是应试教育。不负重荷的学生容易滋生厌学情绪和心理压力,而教师由于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对学生的心理的变化未予以足够关注,学生在学校找不到缓解内心的孤独地方,遂把目光转移到虚幻的世界中去;从计算机教育现状来看,尽管各中校对电脑和网络知识都很重视,都开设了专门课程。但很少有学校对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进行专门教授。而青少年的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差,一旦浏览非法、色情、暴力网站后,很容易被腐蚀,继而沉迷之。从高校网络教育现状来看,全国多数高校虽已建立了校园网,有的还铺设了宽带网,开设了电子阅览室,为学生上网提供了便利.但由于缺乏安全预防教育,疏于引导和管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致使电子阅览室完全变相,成了名副其实的聊天室、玩游戏和看黄色片的好去处。这种变相纵容最终导致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     其四、管理层面的因素     学法律的人都知道,对特定的人而言,特定环境的不作为也会造成社会危害。既然网络本身、青少年自身、学校教育都存有“软肋”,即网络运行环境存有问题,那么掌管公权力的管理者则应积极作为,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协同抑制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笔者考察网吧营运管理的现况,发觉无论是网吧的管理体制还是管理方式,都相对滞后于形势发展需要。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多头管理、难司其职”的现象,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各管一段”,表面谁都在管,实际谁都管不好。这种职能部门各自为阵的管理体制,致使网吧管理漏洞百出,为违规网吧和无证经营的“黑网吧”提供了生存的空隙。在管理方式上,往往以专项治理为主,这种在一段时间内由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联手对网吧进行大规模整治的办法,在短时间内诚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随着专项治理的结束,随之而来的是网吧违规活动的普遍回潮。     事实证明,对网吧的整治,单凭专项治理难以收效,而应加强日常监管。一些专家认为,最有效且最低廉的管理手段是从源头对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有关电信运营商进行严格要求,按照国家规定,对证照不全的网吧一律不许提供接入服务,并于每天0—8时对所有网吧停止网络接入服务。同时网络的安全监控软件也要在网吧里安装,一旦有浏览色情和非法网站,便自动地掐断。笔者认为此观点缺乏可操作性,难以推行。本人主张公权力的管理机关应对受利益的躯使,不惜违反规定,专门在学校周围设立网吧,吸引在校生上网或者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经营者,以及为了留住上网的孩子,提供吃住,通宵经营,帮助孩子逃避学校管理和家长追查的经营者,采取特别监督和管理,扫除违规网吧和无证经营的“黑网吧”,坚决杜绝执法工作的表面化,空洞化,使不法分子无机可乘,为青少年提供优质上网的场所。     二、防治对策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如何治理青少年的网瘾问题,各国都有自己的招数。美国和韩国把防治的重头放在教育上,印度则重拳打击提供色情网站的网吧,限制和防止未成年人接近色情资料;德国依靠运用技术手段,严防青少年受到不良网络内容的侵害;日本着力加强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网络免疫力。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依据上文之分析,笔者认为,基于“凡上帝有一所庙宇地方,魔鬼也会有一座礼拜堂”的事实,对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防治,家庭、学校亦应对青少年上网的行为加强防范意识,改善教育方法,同时权力机关要加强网络立法,整治网络环境。     其一、加强防范意识,改善教育方法。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是家庭和学校防范和教育的失败。在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已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青少年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开阔视野,掌握大量的需求信息,帮助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促进学业发展和个性培养;但同时网络也是一个信息的堆积场,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往往同时并存。青少年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之际,倘若不以甄别、选择的态度对待滚滚而来的信息快餐,而一味地接受,可能对其思维方式、人格发展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对此,家长和学校应予以高度重视,对其上网应提出必要的约束条件。对他们实行公开上网、限时上网,并有目的培养其监控能力和良好的上网习惯。     为把网瘾从源头上杜绝,家庭和学校应把功夫花在网络外,解决青少年学习中的压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困惑,鼓励他们多与人交往,但在交往中要选择交往对象,同时要给其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把压抑的情绪通过正常的人际交流宣泄出来,让其体验到现实人际交往的成功,从而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同时,要根据其心理特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对已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家庭和学校应对其采取灵活的教育策略,在予以充分理解和了解的基础上实施教育.家庭和学校应把孩子沉迷于网络的行为后果告诉他,信任而平等地与其沟通交流。在其认识到沉溺网络对自己造成的巨大危害后,再去谈如何戒除其网瘾的问题。要么采取直入主题的方式,与其协商,共同制定戒除网瘾的行动;要么采取曲线救瘾的策略,先在荒地上种上庄稼,然后再清除杂草。切忌采取过激行为,不问青红皂白地打骂,这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青少年皆有逆反心理,你压得越重,他反弹得越快。     其二、加强网络立法,抑制网络糟粕。     辨证地看,网络的积极意义确实大于其负面的消极意义。从心理角度而言,网络拓宽了青少年学习有关心理知识的渠道;在控制自我情绪方面,网络为青少年情绪宣泄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与空间;在自我激励方面,网络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性;在认知他人的情绪方面,网络为青少年感觉别人的感受、双向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在人际关系的管理方面,网络缩短了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本身充斥有许多对青少年极具诱惑的暴力,色情等内容,使得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作用日渐凸现。     可见,网络在为我们带来信息开放的同时,又向人们警示:倘若置网络糟粕的泛滥而不顾,必将造成对青少年健康构成危害;但若因噎废食,禁止青少年上网,亦会对精华的流通构成人为地阻滞。如何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理论界认为有必要采取设计一种网络本身。但笔者以为,制度的明确和稳定,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尤为显得紧迫而重要。我国目前理论界对之呼声很高,但至今仍未有一部统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因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的立法进程,使网络营运做到有法可依,是防治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根本途径。     但要指出的是,立法诚然是约束网络糟粕泛滥的有效方法,但它不是万能的。当上网者与网吧经营者的利益趋于一致时,他们会联合规避政府的监管,绕开法律的束缚。因此,对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防治,还应重视社会力量的作用,管理者应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共同防治。 【参考文献】 ①刁生富:《论网瘾的成因与对策》,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 (6)。 ②谢延明:《关于网络成瘾对人的心理影响的研究》,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 (5)。 ③朱美燕、朱凌云:《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载《中国青年研究》,2002 (6)。 ④李三波:《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预防》,载《职教论坛》,2002 (4)。 ⑤龙 菲:《迷失于网络的青少年——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浅探》,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 (1) ⑥王 冲:《网瘾症的基本问题探析》,载《教育科学》2004 (4)。 ⑦匡促联:《青年网络生活的道德支撑》,载《当代青年研究》,2002 (4)。 ⑧彭文波、徐陶:《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分析》,载《当代青年研究》,2002 (4)。   责任编辑: 海悠 来源:   相关文档
/
本文档为【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