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该不该上哈佛

2012-05-18 39页 doc 127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4012

暂无简介

举报
该不该上哈佛“该不该上哈佛?” - 成长中的烦恼(1) 10-08-04 20:06  发表于:《韶韶教育》 分类:未分类 在美国,经常有“该不该上哈佛?”的讨论,确实每年有~20%的学生被哈佛大学录取了,但没有去哈佛上学,而是去了其它大学。这不是上不起哈佛大学,因为,哈佛大学对家庭收入6万美元以下的,实行学、吃、住全免的政策;家庭收入6-18万美元的也是按比例减免。(哈佛大学没有奖学金,只有助学金。即你家庭经济需要学校资助才给你。而不是你学业优秀给你,因为哈佛认为她招收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业都很优秀。中国国内所说的拿到全奖,是不正确的...
该不该上哈佛
“该不该上哈佛?” - 成长中的烦恼(1) 10-08-04 20:06  发表于:《韶韶教育》 分类:未分类 在美国,经常有“该不该上哈佛?”的讨论,确实每年有~20%的学生被哈佛大学录取了,但没有去哈佛上学,而是去了其它大学。这不是上不起哈佛大学,因为,哈佛大学对家庭收入6万美元以下的,实行学、吃、住全免的政策;家庭收入6-18万美元的也是按比例减免。(哈佛大学没有奖学金,只有助学金。即你家庭经济需要学校资助才给你。而不是你学业优秀给你,因为哈佛认为她招收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业都很优秀。中国国内所说的拿到全奖,是不正确的。那不是“全奖”,而是“全助”;因为中国学生家庭收入大多是6万美元以下,因此,得到全额助学金。)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学生放弃了到哈佛大学上学的机会呢?原因多种多样,因人而异。   其中一个原因是相当一部分的美国人认为哈佛大学是一个“贵族学校”,那里有太多的高官、名门、富豪子弟,担心自己的孩子去了不适应。   2009年5月12日,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发表了一篇为“哈佛的缺点”(“TheHarvardDisadvantage”)的报道,其内容主要是报道一些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在刚到哈佛时的不适。   对此,我们想与大家分享我们的一些所见所闻及想法。   我们的老大现在在哈佛上学。当时,有三所学校,哈佛,耶鲁,斯坦福录取,比较了一下,哈佛给的助学金最多(但相差不大。斯坦福在信中注明,若他们的助学金与其它学校有差别,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不过,经济因素在去哈佛的决定里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一是这些大学的招生政策是录取你了,就会让你上得起(他们算出来的助学金还是较合理的);二是国内的亲友,特别是爷爷,都说上哈佛(当然,最后决定时我们也是经过调查研究的。现在孩子主修的“政府学”,哈佛是全美第一)。   孩子要去上大学了,我们想对衣着的要求与在高中就不同了,因为在大学里还是经常会有机会参加一些正式的社交活动的。因此,我们与孩子去商场给孩子买了两套正装,许多件较好的衬衫等。衣服一穿,果然像“小大人”了,看得老妈老爸乐在心里。后来孩子告诉我们,刚开学时哈佛的法学院举行迎新PARTY,孩子一去,见到好多大名鼎鼎的人士,一个个衣着也是很正式的。   在哈佛,来自名门或富有家庭的学生当然较之一般公立大学为多,但大多数学生是来自于像我们这样的中产阶层。到了学校,孩子也有很多好朋友。其中一个就来自于一个单亲家庭(爸爸很多年前去世了,妈妈独自一人把孩子养大),家庭经济相对拮据,但那孩子乐观豁达。去年夏天,在住家(旧金山)附近的一家餐馆打工。在学校里,这孩子对社会(政治)活动很感兴趣,因此,在哈佛大学的政治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的组里打工。这位研究员在竞选策略研究与实践方面颇有名气(给许多政治人物,如希拉里的总统竞选,肯尼迪参议员的竞选担任主要的策划人),在当前的政治活动中很活跃;因此,也让这学生见识了很多人。我孩子也时不时被拉去凑热闹见名人。那孩子可没有什么经济上的“自卑”感。   其实,顶尖大学在这方面是有很缜密慎重的考虑的。大学的按需提供助学金的制度设计(没有奖学金)就是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基本体面的生活条件。而院舍制度:所有的新生都住在哈佛园,吃在一个食堂;2-4年级的学生分别在12个院舍吃住;饭菜是统一的,饭钱已包括在学杂费里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国内上大学时,同学们碗里饭菜的不同);更是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增加他们的交往与集体归属感。这两个制度的实施确实较好地消除了同学们家庭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   除了吃与住,衣着是一个问题。不过若你确实有困难,你会得到帮助的。比如,BOSTON的冬天很冷,你需要大衣吧,若没有,会给你帮助的。当然,像波士顿环球报“哈佛的缺陷”报道中提到的JimCrossen需要一件礼服(或正装)参加合唱团的演出,但家庭经济困难,这确实是让年轻学生有点困惑难以开口的事*。(不过,资助办公室的人员聊天时提到过,有学生问,他爸计划买一艘游艇,因此下一年家庭经济会较紧张,学校能否提高一点助学金?)当然,打工赚钱是最可行的。有时候,可能是不时之需。突然出来的开销对大多数的孩子来说,自己的银行卡里就有,那么没问题;若银行卡里不够,可以打电话回家,也没问题。但像Jim,他不能向他的父母要钱,他也可能不想让他人知道他的困境,这确实让人烦恼!   不过,这仅仅是成长中的烦恼。不管你来自于什么样的家庭,每个孩子都会有困惑烦恼的事。Jim的礼服烦恼已成为过去,但他会有新的烦恼,我们的孩子也一样。重要的问题是:面临类似的窘境如何面对?更广而推之的问题是:面临比我们强势(比我们富有,比我们能干,比我们聪明,比我们漂亮,等)的人/环境时,我们如何应对?这是我们要同孩子交流的内容。   *其实,哈佛合唱团有这样专门的资助经费,但二十岁上下的大孩子有时也难于开口啊。   转载于:智陈博士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229a310100kd97.html “该不该上哈佛?”-  成长中的烦恼(2) (2010-08-11 00:00:39) 国学校的“助学金”与“奖学金”制度与 美国顶尖私立大学的“双盲”录取与资助政策 在美国,许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上大学时往往遇到一个“烦人”的选择,即是选择“助学金”(顶尖大学)还是“奖学金”(一般大学)。这里我们首先介绍美国大学的“助学金”与“奖学金”制度。 先简要的说一下:“奖学金”是指你学业(或其他方面,如体育、艺术等等)优秀,给你资金以资助你的学习。在英语里对应于“Merit Based Scholarships”(直译为中文:基于优秀的学习金)。 “助学金” 是指你经济困难,给你资金以资助你的学习。在英语里对应于“Need Based Scholarships” (直译为中文:基于需要的学习金)。 英语中Scholarships,中文词典翻译成:奖学金,是不恰当的。其实在这里,应该翻译成:学习资金,或简称为:学金。它可以是“奖学金”也可以是“助学金”,需要加定语后才能知道。 美国的学校(或其他机构)发给学生的学习资金主要就分这两类。 哈佛、耶鲁等美国顶尖私立大学就只有“助学金”,而没有“奖学金”。而美国的一般公立大学则只有“奖学金”,而没有“助学金”。有些学校是既有“助学金”,又有“奖学金”。美国的一些私立高中(或其他一些学校)也是这样。 [“奖学金”与“助学金”的区别还有:“奖学金”是可以写在简历上的,那是荣誉;但“助学金” 是不写在简历上的,你总不能认为 “我家经济困难,我得了全部助学金”值得写在简历上。] 美国顶尖私立大学的“双盲” 录取与资助政策: 以哈佛为例,哈佛有两个办公室对新生很重要:招生办公室 与经济资助办公室。因为顶尖大学的费用很高,哈佛一年的费用都在5万美元(2007年:学费~3.5万美元,吃住~1.2万美元,其他~0.3 万美元)左右,对大多数美国家庭来说是一笔大钱,很难付得起。因此,哈佛等学校为招揽优秀的学生,采取所谓的“盲录取”政策。即录取由招生办公室来做,录取的老师不知道你的家庭经济情况,只考虑学生是否优秀,择优录取。 录取后,你可以与经济资助办公室联系,申请经济资助。而这时,经济资助办公室又不知道你的学习情况(但是他们知道你是一个好学生,否则,不会被录取),他们只是考虑你的家庭经济情况以及你的经济需要。学生家庭要提供详细的家庭经济情况(在美国,家庭的税表是最重要的经济情况证明),然后,该办公室会算出一个合理的资助金额。学校保证会让你上得起大学,这就是“按需资助”的原则。哈佛大学的经济资助是:对家庭收入6万美元以下的,实行学、吃、住全免的政策(哈佛实行统一吃住的制度);家庭收入6-18万美元的也是按比例减免。 大家可以看到,对于这些不拿国家一分公款办学的私立大学,要做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有时候,中国的新闻报道说,中国某某被哈佛等录取了,并且拿到了全奖(学金)。其实,那不是“全奖”,而是全部“助学金”,即“全助”;因为中国学生家庭收入大多是6万美元以下,因此,得到全额助学金(即学、吃、住全免)。这也显示了哈佛对国际学生的慷概资助。(哈佛的“双盲” 政策对国际学生也是一样,但有些顶尖大学对国际学生就不实行“双盲”政策了。) 为什么美国顶尖私立大学没有 以在大学里的学业优秀与否来定的“奖学金”?他们的解释是: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千挑万挑出来的优秀青年(美国平均15个中学,才有一个学生能上哈佛),他(她)们已经证明了自己。每个学生都有其特点,我们也不需要设定一个统一的,要他(她)们再相互竞争了。而学校的使命就是:提供良好的条件,让这些美国乃至全世界优秀的青年才俊发挥各自的天赋,在他(她)们喜欢/擅长的领域里自由地发展。 而美国的一般公立大学则只有“奖学金”,而没有“助学金”。这是为什么呢? [待续] “该不该上哈佛?”-  成长中的烦恼(3) (2010-08-21 00:00:29) “助学金”还是“奖学金”?  而美国的一般公立大学则只有“奖学金”,没有“助学金”。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公立大学(绝大部分属州立、市立大学)的运行经费是由州(市)政府从本州(市)财政里拨款的。除了学生的学费收入、和一些捐款外,公立大学就是依赖公款办学的,而且招生量庞大(一般一年招生4、5000 到1万多本科生,而私立的哈佛大学一年仅招1600多本科生),对本州居民的学费一般在4000-10,000 美元,较之哈佛的学费(~3.5万)低许多,因此,就没有“助学金”了。其实那么多学生,大学也没财力负担“按需资助”政策的。不过政府有很优惠的贷款可供学生、家长选择。 但为了吸引高质量的优秀生源,以及在上学期间激励学生刻苦努力取得好成绩,这些大学就设立了“奖学金”(也包括捐赠的一些奖学金),来奖励优秀学生,这是根据成绩来定的。当时,我家老大要上大学时,就接到了好几家州立(包括外州)大学的邀请/录取信(这些大学从全国SAT考试机构买来优秀学生的资料,然后主动与你联系),其中一家提供:大学四年 “奖学金”(这些奖学金够四年的学费及吃住),还加上荣誉学院学籍,以及一个手提计算机(入学就给)。这意味着当时我们若接受的话,四年大学就是基本上不花钱了。而现在我们的大孩子选择上哈佛,四年花费不菲。 因此对于许多优秀的美国高中毕业生选择上大学时,就遇到这样一个“烦人”的选择,是选择“助学金”还是“奖学金”? 到名校,要拿“助学金”(当然,若家庭确实富裕就另当别论),另外自己家还得出许多钱(就是哈佛资助3万,自己还得每年2万美元啊,四年就是8万。另外那可是税后的钱,相当于税前~2.5-2.8万,而大部分美国人一年税前工资也就2 - 4万美元)。而若上州立大学,可能几乎不花钱。 另外,对于许多美国学生,拿“助学金”,心里还觉得很不安。即如何看待名校的“助学金”?在中国,可能许多人会说:有“助学金”,就拿吧,不用想太多。 而在美国,许多学生却在考虑这个问题,“该不该拿助学金?”近来,在美国的一个教育论坛上,一个妈妈就说,她的儿子说他不想拿“助学金”,因为心里有负罪感(觉得贪了人家的便宜),他不要申请那些很好的私校,因为那样就要申请“助学金”(“助学金”是要申请的,要填一系列的表格,并提供家庭经济证明等),因此想去上州立大学。 [待续] “该不该上哈佛?”-  成长中的烦恼(4) (2010-09-04 00:13:05) “助学金”的意义 前文谈到,许多优秀的美国高中毕业生上大学时,遇到一个“烦人”的选择,即,选择“助学金” 还是“奖学金”? 有些美国学生觉得拿助学金,是贪了“便宜”,因此,宁愿放弃私立名校的助学金,而去公立大学读书(学费本来就低,而且还能拿到奖学金)。 我们对“私立名校的助学金”问题,写了如下的看法: 在美国,私校助学金的主要来源是校友捐的。我们就告诉我们的孩子,拿助学金,大大方方地拿;不过,要记住,这些钱是来自于校友的捐款,今后,要争取加倍地捐回去!现在你拿这些助学金,可以看作是从学校(校友)那里拿贷款,只不过这个贷款不需要签还款,也没有法律责任,而只有道义的责任。而这个道义的责任是你要善用你的时间与聪明才智,现在好好地学习,今后好好地工作。当然,今后你要是做什么你觉得很有意义的事(例如,在一个中学教书),但没有余钱;那也没关系,只要你做好你的工作,就是对你现在得到的资助的最好回报;有钱的校友也会对你说“ Good Job !” 这个思想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其深层的道德基础是人类的博爱。人类文明的基础是人类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关怀。这也是所有宗教的社会基础。这个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大方方地接受;在你能帮助人家的时候,高高兴兴地施以援手。所有善良正直的人的人格是平等的,这与贫富,贵贱,肤色,种族,等没有关系;也与你是在接受或给予帮助没有关系。因此,大可不必为在常春藤盟校里拿助学金而觉得有什么心理负担! 另外,作为捐款人,所期望的是所捐的钱能用在恰当的地方。从哈佛校友或捐赠者的角度来说,大家看到,那些品学兼优,才智出众的学生,原来可能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不能来上哈佛,而有了大家捐赠的资金后,能使这些学生上了哈佛,肯定会很高兴。这可是最好的投资啊!(这是为世界的未来投资!中国的优秀学生也从中得益。)这也是这些年来哈佛不断地提高给学生的助学金的动力。而这又带动了整个美国一流大学对学生的资助! 其实,你就是交全额学杂费,这些钱也远远不够学校的运行经费。全美国研究型的大学,学生的学费仅占学校运行经费的少部分,学校必须从政府(公立学校)或私人那里募捐,来维持学校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转。因此一个人上大学,就是会接受社会资源的资助的。 哈佛的捐赠基金现在已经达到 300 多亿美元,每年的投资收入就有数十亿之巨,而且校友们的捐赠还在源源不断地进来,因此有财力给学生提供高额助学金。这些年哈佛越来越重视招收各阶层的优秀学生,采用的招生制度是,在考虑录取时不需要知道学生家庭的经济背景;录取后,按需给予学生助学金。哈佛本科生的两项主要费用(2008-2009 学年):一是学费: 36173 美元,吃住费: 11042 美元;然后要加上书费,零花钱,来回旅费等约 3000-4000 美元;共 5 万美元。如学生家庭收入 6 万美元以下,学费和吃住费全免(学生本人可能会被要求出 1000-3000 美元,那是考虑学生在暑假打工赚钱),学校会给你安排在学校里打工,赚零花钱(哈佛的学生打工付费标准是: 8-12 小时 / 周 赚 2000-4000 美元 / 二学期)。如学生家庭收入介于 6-18 万美元,父母会被要求出大约收入的10% ;若大于18万,也有比率可以计算。 因此,告诉我们的孩子,只要他(她)能被名校录取,不要有经济上顾虑,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哈佛以他(她)能选择哈佛而骄傲! [“该不该上哈佛?-成长中的烦恼”系列文章刊登完毕] 怎样考进哈佛大学?(1) (2010-10-10 00:01:06) [智宇按:在2006年12月,我们的大孩子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后来在正常录取时又被耶鲁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录取了。现在,孩子在哈佛大学读书,暑假里在华盛顿的一家机构里实习。很快就要毕业了。这是一篇我们写的有关介绍美国顶尖大学招生录取制度的文章,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美国大学的招生制度并不是一考而定的。美国名牌大学的招生要评估学生的全面素质,这包括:1 学业成绩,2 非学业素质(如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领导才能,个人特长), 3 还要看你的申请信、推荐信、面试、家庭背景(是否非洲裔或西裔美国人,校友子弟)等。最重要的是前两项,但第三项在前两项差别不大时,就起作用了。 I、学业成绩 学业成绩主要看两部分,一是高中每年成绩及总平均成绩;对于高中平均成绩,也要看你选修的课程难度 (美国高中实行学分制,学生选课有较大的自由度)。特别是看你有没有选大学课程 (在美国,许多较好的高中都提供多门大学课程供学生选修。学生读后,参加一个全国统考,采用五分制,若得3分以上,入大学后可免修该课)。二是目前流行的全国性的考试 SAT 考试分数或者ACT 考试分数 (但ACT 没有SAT 普遍)。不过,与中国不同,这两个考试都是私立机构举办的,只是信誉高,年头久了,许多大学都把其作为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之一。 SAT考试分两种,一是SAT I 考试,分英文,数学,写作。每一部分800分,共2400分 (写作部分是2005年刚增加的,以前只有英文数学二部分,共1600分。)。另一是SAT II 考试,是专科考试;有二十来门课目,如数学、文学、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植物、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中文、日文等,每门800分。一般,名牌大学要求学生除了SAT I 成绩外,还要2-3门SAT II 专科考试的成绩。 可以说,三年高中成绩是看你的成绩发展及稳定性;SAT I 是考你的基础知识和智力(有专门的研究表明SAT I 的分数与智商成正 比);SAT II 是考你的专科知识;是否选修大学课程(及成绩)是看你今后学习的潜力。 II、非学业素质:在校的课外活动、社会活动、个人特长,领导才能,等 美国的顶尖大学宣称自己是培养未来的领袖人才的地方,因此,除了学业成绩要好以外,特别看重学生是否已在高中表现出其它优秀的素质和参加各种活动的能力,如个人特长,体育、文艺才能,领导才能,科学研究能力。 1)、在校的课外活动包括:体育活动,文艺活动(音乐,美术,戏剧,文学,诗歌,演讲/辩论,校报或杂志编辑,等),及一些学校的职务,如学校学生督察,学校大使等。 在美国的高中里,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学生俱乐部,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如"演讲/辩论俱乐部","文学社","诗社","股票俱乐部","环境俱乐部","国家政治俱乐部","健康俱乐部","时装设计俱乐部",等等。若一个俱乐部办得成功,有许多人参加和并组织许多活动,你是该俱乐部的主要组织者,当然你就可以把此作为你的课外活动成绩,这也是体现你领导才能的标志。 2)、社会活动:在美国,一个学生从小就可能参加许多社会活动,特别是教会的活动,如在教堂里的唱诗班,家访人员(访问病弱家庭),等;或者是一些儿童,青少年的组织,如男,女童子军。另外,在美国,志愿工作即做义工是很普遍的事。还有,是否打过工(做过正式的工作)? 3)、个人特长:在校的课程学习或课外活动,社会活动中,你有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与长处?有没有获得过比赛奖励或荣誉?你可以列出这些或附上作品。 中学生留学美国的利与弊(3) (2010-10-01 00:02:52) 现在,让我们初步讨论一下到美国留学的利与弊。 在国内读中学的缺点是: 1、国内的应试教学既浪费时间,又损害孩子的创造力。而且在初三升高中,高三考大学,总共有约1年的时间就是为了准备考试。 2、一些教育内容“深(大)而无当”,如:数学、物理、化学的一些内容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今后是没有用处的。 3、一些教育内容不真实,加上国内的社会环境不理想(如电视、报纸充满虚假广告,假货很多),对孩子的影响不好,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 4、国内的自然环境不好,污染厉害。 5、国内的食品安全令人不放心。 留学国外的缺点是: 1、没有父母的管束,学校又较宽松,缺少自制力的孩子容易“偷懒”。 2、父母、孩子对美国教育系统缺少了解,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应对。 3、远离父母、亲人,相对缺少亲情。 4、花费不菲。 留学美国的优点: 1、上述国内的几个缺点在美国都能避免。 2、将来接受的大学教育比在中国的明显要好。 3、掌握很好的英语与美国文化基础。 4、可以在美国就业,也可以回中国就业。 在中国读书的优点: 1、上述留学国外的几个缺点都可避免。 2、中文的教育明显要好。 3、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要好。 针对上述的优缺点,作为父母,当然要权衡利弊。 我们认为,若是已有较强的出国意向,那么决定是否出国[注1],主要看三点: 1、孩子的自制力如何?在国内平时自己知道较好地用功吧? 2、英语能力如何?(能否通过标准考试或我们的考核?) 3、 家庭经济情况如何?每年付2-4万美元[注2]的费用的能力? 若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即:在国内平时是比较主动用功的,家庭经济付2-4万美元的费用是没问题的,英语经过标准考试或我们的考核后认为是可以的。那么到美国读书是正确的选择。从我们这几年协助、推荐出来的学生和管理的学生的情况来看,效果是明显的;孩子们也都觉得到美国是值得的。 但是,我们不赞成,如有些媒体上所报道的国内有少数家长尽所有的积蓄(甚至借钱)送孩子出国读书。出国读中学应该是家庭经济较富裕(付了学费后还有余力)的情况下考虑的;否则,还是等到大学或研究生间段出国比较合适。我们也不赞成一些不用功的孩子出国读书。我们就遇到少数孩子很想出国,对父母说,出国后一定会认真读书;但是在国内都不用功,你怎能相信出国后会用功?我们也不赞成一些孩子的英语基础较弱,也要出来读书;其实一些家长把英语基础弱的孩子送出来,到了美国学校后读得很苦,又学得不好,还不如先在国内学好英语再做打算为好。 因为出国仅是一个开端,仅是迈出的“第一步”,而如何在以后的3-5年内“学得好”才是真正的任务!特别,美国教育系统与国内的很不一样,而这一点是绝大多数的中国家长忽视的地方,也是我们尽量提醒大家注意的事。   注1:决定是否出国,是很大、很慎重的事,也是很私人化的事,当然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做最后的决定。专家也只是提供参考意见。 注2:根据就读的学校而定,总花费一般在2万 - 4万美元。   [智宇注:以上是我们的一些思考,会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教。]    要当好父母,学学啦啦队 [转载] - 深处人心(11) (2010-11-03 00:29:43) 作者: Easy.Spin(网名) 如果子女是球员,父母该扮演什么角色? 有的父母喜欢当球员,打子女的球。 有的父母喜欢当教练,教子女打球。 有的父母喜欢当队友,陪子女打球。 有的父母喜欢当啦啦队,看子女打球。 我想,这些角色都是有道理的。一个小婴儿,一切事都要父母代劳,所以父母起初像球员,作子女以后该自己做的事。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的角色也慢慢转变成教练,队友,和啦啦队。这转变的过程很缓慢也很自然,直到当啦啦队这角色,很多老中父母根本没想到过或很难接受。其中一大原因是很少中国人当过啦啦队,也可能瞧不起啦啦队。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啦啦队,是在美国公司里工作的事。部门同事组成一支棒球队,下班后到球场和其他部门的球队比赛。没想到老美对这种事这么认真,我们这些年轻人去打球,整个部门都去当啦啦队,加油声响彻云霄。 轮到我上场打击,不免一阵心慌。从小没打过几次棒球,上一次可能是十几年前的事,现在可要在整个部门的面前丢人现眼了。想到中国人打球要背负所有国人的期望,两脚自然发抖。 投来一个坏球,我没挥棒。 一阵欢呼,“好眼力(Good eyes!)”。哇,没挥棒也值得欢呼! 投来一个好球,我没挥棒。 “选你喜欢的球(Pick your ball!)”。哇,好球没打也很有道理。 投来一个好球,我一棒轮空。 “试得好(Good try!)”。哇,他们真知道我需要鼓励。 投来一个好球,我打到了。 “打得好(Good hit!)”。我像是个英雄,在欢呼中冲向一垒。我爱我的啦啦队。 人生难免有脆弱的时候。面临外在的压力,评论,指责,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啦啦队。他们不只是为你提茶倒水,而是在你惊慌恐乱的时候,大声叫出对你坚信不疑的立场。奈何我人生第一次经历到的啦啦队不是我的父母,亲友,甚至同胞,而是金发碧眼的老美同事。情何以堪。要下一代更好?老中父母们,学学当啦啦队。   [Easy.Spin (网名)是一位从台湾到美国读书、工作、并定居的华人。他写了多篇关于子女教育的好文章。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我们转载在此,供大家参考。] 转载于: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40440 留学生在美管理(1)-从留美博士生被关进监狱谈起 (2010-07-20 10:05:50) 今年有件有关留学生的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来自中国西安的翟田田,在2010年4月15日被美国警方逮捕,翟原是新泽西州的斯蒂文思技术学院物理专业的博士生,但被捕前一个多月就已被该校除名了。据报道该生今年27岁,2003年签证到美国,在斯蒂文思技术学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读了本科,然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先谈谈一些以前有点混淆的报道。国内的媒体刚开始报道说:“中国留美博士因与教授发生口角被控恐怖分子”,实际上这个标题太夸张了。首先,该生被控主要是两方面的罪:一是:恐怖威胁。(这与人们通常理解的“恐怖分子”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二是:居美签证过期,非法滞留。至于后来报道的:“狱中遭5名犯人殴打”,及“因为营养不良,翟田田被拔了一颗牙,出现口腔溃疡,感冒发烧了两周”等也是夸张之辞。经过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两位官员探监后说:当事人情况稳定,在回答询问时表示没有遭受狱方的不公正对待。而拔牙,是该生的智齿长出来了,需要拔掉。(在监狱里拔牙免费。出来后拔牙,要是没有牙科的特别医疗保险,在美国那可很贵的。呵呵。) 该事件的真相,即有关“恐怖威胁”,还有待进一步揭示,因为至今,控辩双方还各执一辞,不过现在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相信不久会有一个较权威的事实说明。但居美签证过期“非法滞留”的控罪看来是坐实了。因为翟被学校在3月11日停止学籍。这样,他的F-1学生签证就失去了有效性。按法令,他要在一个月内离境。若有什么紧急事拖延了,他要提出正式的展期申请。只要提出申请就可合法再居留了,直至申请结果收到。若批准,合法居留到批准的日期。若不批准,那么尽快离开美国。但是,该生到了4月15日,一个月都过去了,还没离开,估计也没申请展期,然后还出了事。因此“非法滞留”的罪看来是难以推掉了。那么被递解出境的程序也就难以避免了。这对于现在博士学位半途而废,加之又经受了好几个月的牢狱之灾,年纪轻轻的翟生来说确实是很糟糕的结果。我们真是替他难过。[不过,从国内的各种报道来看,相当多的报道是片面的、不实的;一些“砖家”也是在想当然地说。这并不能有什么帮助。其实他家要请一个好律师是最紧要的,这样才能为该学生争取最大的权益甚至得到无罪判决。] 虽然翟生的遭遇是几十万留美学生中极个别的现象。但从件事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从国内的报道(若报道是真的话)引起我们特别注意还有二点:一是,该生4月15日被捕,然后被关进监狱,但其国内的父母5月份才知道。二是报道说该生2003年出来后,没有与父母见过面(也没回过国)。 留学生在美管理(2)-从留美博士生被关进监狱谈起 (2010-07-21 00:02:09) [续:留学生在美期间的管理(1)] 这两件事,联系到我们所知一些(小)留学生的事,确实让我们觉得应该谈谈一个事情,即留学生在留学期间的管理问题,或者说,孩子出国留学了,父母应该怎样帮孩子? 在多年前,中国大陆到美国来留学一般多是读研究生,而且大部分是百里挑一的“尖子”,因此,在中国的父母一般都比较放心。事实上,这些人也真为父母争光。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来读大学,甚至中学了,这些未成年(或刚刚成年)的孩子来到异国他乡,到了一个语言、习俗、法律不一样的国家,他(她)们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再加上,又处在从未成年到成年的重要时间段,在这时候,他们最需要“人生导师”;不仅仅学业上,从日常的接人待物、社交礼仪、校园礼仪到更高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都需得到好的指导。 若是父母在身边,当然,父母应担当这个“人生导师”的角色。(这就是我们经常给我们的小孩说的,老虎爸爸,老虎妈妈,也要天天教小老虎本领呢。)但这些小留学生在美国,许多父母就认为自己鞭长莫及了,或以自己不了解美国的情况为由,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了。其实,反过来想一下,在中国,若您的孩子在上高中,你能什么都不管吗?孩子的成绩单、家长会,运动会、以及学校里的一些大型活动,能都不管,不参与吗?特别是,美国不同于中国,学生要上好大学,并不是以考试为唯一标准,还要看综合素质,这是全方位的竞争!是需要父母家庭一起努力的。 另外,美国的中小学,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服务。那就是,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及时知道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业表现与其他重要的事情。美国的中小学一个学期有两个间段的成绩报告单,及期末考试的成绩(加上老师的评语,出勤率,迟到早退率等的报告)。更为重要的是,每次作业的分数,单元测验的分数,在网络上都会及时更新(一般任课老师1-2个星期更新一次)。因此,家长通过每次作业的分数、单元测验的分数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孩子最近的进展,随时可以与孩子或老师讨论。孩子取得好成绩,要称赞表扬;成绩不好,或没交作业,迟交作业,要及时与孩子交流,询问原因,督促及时补上。 从翟田田7年没与父母见面,被捕后一个来月父母才知道(国内报纸报道的,我们假设是真的)这个事情上可看出,该生与父母的沟通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可以说父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 那么如何做呢?父母应该如何帮助我们在美国私立学校读书的孩子? 回想我们老大在读私立高中时的情况,我们是很重视学校里的各种事的。孩子的成绩单、学业进展当然会很关注的,我们也与孩子讨论成绩单。而每次家长会我们两人都是一起去的,认认真真地听老师介绍孩子的学业及表现,并认真提问等。学校的一些大的活动我们也是积极参加的。总体上,大孩子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因此我们是比较省事的。现在,老二、老三的学校也是一样,我们是不敢怠慢。 自从我开始管理来美国的小留学生的事务后,就有更多事了。先说说二件小事:一件事是,一个学生(九年级)来了后的第二个学期,在我们例行的一个月的交流会中我得知,他的英语写作课(ESL班)的分数不好(相当于D或C)。他说他不喜欢这个老师(Mrs. S),他说:Mrs. S是全校最mean (刻薄)的老师,她曾经有次给他的班里大部分的学生“不及格”,上个年级的学生都联合起来想把她赶走,但没成功。我考虑了后专门与这个孩子谈话,问他, 我:这个学期你们能把她赶走吗? 他:不能。 我:那么还是她一直教你们吧,然后是她给分数吧。 他:是的。 我:OK。那么你得想办法与她合作。对抗是不利的。 他:我想也是这样。不过,有时挺生气….. 我:我理解你的心情。若是我,被老师不公平地对待了,我也会生气。不过,你想想,Mrs. S 有没有优点? 他: (停顿一会儿后) Mrs. S 改作文还是很认真的,评语也是挺中肯恰当的。 我:嗯。你看,你还是发现了她是有优点的。她是写作课老师,这不是很好吗?这样好吧。以后,你上她的课时,尽量与她合作,都提问,不顶牛,试一个月,好吗? 他:好。我试试。 一周后,我去该校,与约好了的国际学生部主任,管教学的老师谈话,交流我们在该校的学生们的事。期间,Mrs. S(一个三十来岁的金发女士)在上课的间隙也来了与我们见面(也事先约好的。)。我与她谈了一会儿她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他老师也在场)。然后,我说,XXX(即我们的那个学生)告诉我:您改作文可仔细认真了,而且给的评语意见很好,很有帮助。我们坐在围成一圈的沙发上,她坐在我的对面。听到我的话,她停顿了一下,猛的一下跳起来,挥舞着手大声地说:XXX说我作文改得好?我含笑着说:是啊。顿时她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当着我们大家的面说起她是怎样改作文的….. 一个月后,我的学生告诉我们,他的作文课(作业,测试等)都得A或A- 了。 从这件事,大家可以看出,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何等的重要。 有些国内的家长、学生可能不太了解美国的课程评分制度。在美国,一般,课程的最后分数(或说评级,即A,B,C,D,F)是由平时作业分数,小测验(美国的小测验特别多,几乎每周都有的),大型作业/报告,单元测验,及期末考试构成。而作业分数往往占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更多,小测验也占挺大的比率。(因此,在美国抄作业是很严重的作弊,若多次犯规,在许多学校是要被开除的)。老师在判定分数的权利比较中国的老师要大许多,弹性也较大(如大型报告的判分),而且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情况,校长也没权利检查老师的判分。因此,若与老师“对抗”,就有“苦头”吃了。 小留学生的难题 - 留学生在美管理(4) (2010-07-26 00:24:07) [续:留学生在美管理(3)] 以上说了件小事(这样的小事很多,以后慢慢道来),那么现在说大事?(其实是不是大事,大家都有不同的解读)。首先,我们想说的是: 在美国读高中不难,但要“读好”高中不容易,对中国小留学生更是如此。 我们遇到过许多家长学生,对到美国读高中都有很高的期望,一是要读名牌高中,二是要考名牌大学。 这个愿望当然是好的,我们完全理解。谁不期望自己好呢?谁不望子(女)成龙(凤)呢? 不过,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简单但挺管用的判别,即: 若你在中国能考上什么名次的学校,那么你在美国也能考上什么名次的学校。 例如:你在中国能上第20名的大学,那么你在美国也就可能上前二十的学校。只不过,美国的第20名的大学比中国的第二十名大学在全世界排名要高上200-400名次。 你要在美国上好中学、好大学,那么你就要与美国的好学生竞争,而美国学校里的好学生那还真是优秀的。另外,对于中国学生,在文科方面(英文阅读理解、写作,文学作品,历史,等)与美国的好学生比,差距还是较大的(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现在,我先说说我们担心的一个大问题:相当一部分中国的家长们把出国读书想的简单、容易了一点。孩子们来了以后觉得读得艰难。其实美国高中要“读好书”不容易啊。 首先要说的,口语大家不要有任何担心。一般三个月、半年下来就没问题了。问题出在在书面语的学习上,即:阅读理解,写作,文学作品,然后是历史,社会学等。 我们遇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即便是省重点学校来的学生,刚开始要他(她)考SAT 也傻眼。而美国好学生(当然是指好的学生)考SAT 很自然地考好分数。 我们给来许多留美小留学生做过词汇测验,结果表明,许多留学生与美国好学生比,大概差~3到4个年级,即读9年级的学生,来做美国6年级的词汇测试,取得的成绩与美国6年级的好学生相似。(有些小留学生在学校里刚开始测验10道题只能做对1-2道)。因此,若小留学生们(家长们)对自己的期许较高,他(他)们的内心会有多大的压力!有些家长还不知道这种情况,这也是我们开博客的一个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克服这个难题? 哈佛的幸福课 -(1)[转载] (2010-07-24 00:06:21) 标签: 教育 哈佛大学 美国教育 留学 幸福 幸福课 分类: 在哈佛大学读本科 [二年前,大孩子在哈佛给我们发回视频,说她选了一门课,名为“幸福课”。她说这门课可热了。大家都爱选。我们也看了,觉得很好。然后,大孩子还给我们在网上书店订了书,我们读了觉得更好。不久得知在中国中文版也出了,因此,我也建议在国内的亲友买一本看看。在这里,转一篇台湾作者(董月玲、张开平)写的介绍,与大家分享。] 哈佛的幸福课 青年文摘绿版2007年11月‧心理视窗/ 2007-11-26   文/董月玲、张开平 出人意料,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他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他甚至从汉堡里总结出4种人生模式。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本‧沙哈尔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望着眼! 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 “享乐主义型”。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即 “忙碌奔波型”。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即“虚无主义型”。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既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 的未来。 本‧沙哈尔经常讲“蒂姆的故事”。蒂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开始了。父母和老师总告诫他: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没人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可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因为害怕考试考不! 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焦虑和压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课和放学。 渐渐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价值观,虽然不喜欢学校,但还是努力学习。成绩好时,父母和老师都夸他,同学们也羡慕他。到高中时,蒂姆对此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他安慰自己:上了大学,一切就会变好。 收到大学录取书时,蒂姆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 大学4年,蒂姆依旧奔忙着。他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参加多种运动项目,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但这一切完全不是出于兴趣,而是这些科目,可以保证他获得好成绩。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了,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觉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充满压力。他又说服自己:没关系,这样干,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能更快地升职。 经过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伙人,拥有了豪宅、名牌跑车。他被身边的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可是蒂姆呢,却无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干脆用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尽可能延长假期,在阳光下的沙滩一待就是几个钟头。起初,他快活极了,但很快又感到了厌倦。 为什么当今社会有这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本‧沙哈尔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冰点】:哈佛的幸福课 2007-09-12 本报记者 董月玲 实习生 张开平     出人意料,去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     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本-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2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侯。”     本-沙哈尔成了“哈佛红人”。校刊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在哈佛火爆的情景。     “幸福课”为何会在哈佛大受欢迎?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     “我曾不快乐了30年。”本-沙哈尔这样说自己。     他也是哈佛的毕业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在哈佛,作为三名优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剑桥进行交换学习。他还是个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面也很活跃。但这些并没有让他感到持久的幸福。他坦言,自己的内心并不快乐。     “最初,引起我对积极心理学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福感更重要。通过研究这门学科,我受益匪浅。我想把我所学的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在本-沙哈尔第二次开设“幸福课”的2004年,哈佛校报上有一篇报道:《学校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标题下的导语说:在过去的一年,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过沮丧和消沉。文章引述了一位学校舍区辅导员写给舍区主管的信。     “我快覆没了。”这位辅导员写道。在他分管的舍区内,有20个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因为严重焦虑而无法完成学期作业;另一个学生因为精神崩溃而错过三门考试……舍区主管把这封信转给了哈佛校长,并强调该舍区的问题并不是特例。     一位曾患严重焦虑和情绪紊乱的哈佛毕业生说:大多数哈佛学生还没意识到,即使那些表面看来很积极、很棒的学生,也很有可能正在被心理疾病折磨着,即使你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未必意识到他有心理问题。     “在内心深处,我经常觉得自己会窒息或者死去。”这名学生说。她时常不明原由地哭泣,总要把自己关起来才能睡觉。她看过几个心理医生,试过6种药物,休学两个月,来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哈佛精神病患者。”她这样描述自己。     有个名叫玛丽亚的哈佛女生,在宿舍内自杀,年仅19岁。她的室友回忆说:就在自杀前一晚,玛丽亚和班里同学谈论天气时,还表现得十分开心的样子。“她看起来很好。她在听音乐,调子好像还很欢快。”     哈佛一项持续6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     “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     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本-沙哈尔说:“我知道它是可行的,因为,它已深深地帮助了我。”     我们的很多课,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写作,可是为什么就不该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呢?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本-沙哈尔开设“幸福课”的初衷。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让本-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经历。     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本-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在长达5年的训练中,空虚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无论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     终于,本-沙哈尔如愿以偿,夺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他极力让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本-沙哈尔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谁看起来幸福,他就向谁请教。他读有关幸福的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助书籍等等。最后他决定去大学主修哲学和心理学。     他的幸福观,逐渐清晰起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本-沙哈尔竟然从汉堡里,总结出了4种人生模式。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他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发誓,一旦赛事完了,一定要大吃两天“垃圾食品”。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不幸的是,据本-沙哈尔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     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     本-沙哈尔经常讲“蒂姆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晃动着许多人熟悉的影子。     蒂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开始了。父母和老师总告诫他,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没人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可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因为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焦虑和压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     渐渐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价值观。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但还是努力学习。成绩好时,父母和老师都夸他,同学们也羡慕他。到高中时,蒂姆已对此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当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他安慰自己:一旦上了大学,一切就会变好。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得落泪。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在和大学同学的竞争中,自己不能取胜。如果不能打败他们,自己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大学4年,蒂姆依旧奔忙着,极力为自己的履历表增光添彩。他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参加多种运动项目,小心翼翼地选修
/
本文档为【该不该上哈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