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疫病防治学

2012-05-18 10页 doc 98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48925

暂无简介

举报
疫病防治学动物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 动物主要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兽医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兽医事业建国后,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1、大力加强畜牧兽医教育,培养了大批兽医科技人才;2、全国各地建立了畜牧兽医研究机构;3、继1955年消灭牛瘟之后,1996年又宣布消灭了牛肺疫;4、程度不同地控制了绵羊痘、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牛结核等病,显著减少了猪瘟炭疽、气肿疽、鸡新城疫等病的发生;5、研究成功了几十种动物传染病的特异诊断方法,兽医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血清...
疫病防治学
动物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的科学。 动物主要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兽医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兽医事业建国后,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1、大力加强畜牧兽医教育,培养了大批兽医科技人才;2、全国各地建立了畜牧兽医研究机构;3、继1955年消灭牛瘟之后,1996年又宣布消灭了牛肺疫;4、程度不同地控制了绵羊痘、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牛结核等病,显著减少了猪瘟炭疽、气肿疽、鸡新城疫等病的发生;5、研究成功了几十种动物传染病的特异诊断方法,兽医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血清、诊断液)年产量近40余万亿毫升,仅疫苗就有数十种,有的已居世界领先地们;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牧检疫法》,标志着我国动物传染病防制工作已经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传染(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毓,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传染。 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共同的特性是:1、由相应的病原微生物所引起。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被感染动物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在感染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动物机体发生免疫生物学的改变,多数被感染动物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等,这种改变可以用血清学特异性反应检查出来。4、患病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5、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 隐性感染:如果侵入动物机体的病原微生物虽能在其一定部位定居和生长毓,但被感染动物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动物体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斗争处于暂的相对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隐性感染。 传染病:当动物体被感染后,在临诊上又表现出一定的症状时,即发生了传染病。 感染的类型:(一)根据病程的长短分:1、最急性感染2、急性感染3、亚急性感染4、慢性感染;(二)根据感染的发生分:1、外源性感染2、内源性感染(三)根据病原的种类分:1、单纯感染2、混合感染3、继发感染(四)根据临诊表现分:1、显性感染2、隐性感染3、过型感染4、顿挫型感染5、温和型感染(五)根据感染部位分:1、局部感染2、全身感染(六)根据症状是否典型分:1、典型感染2、非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的症状或轻或重,但不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症状,这样的感染称为非典型感染。 传染病的发展阶段,动物传染病的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潜伏期限,从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进行繁殖时开始,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称潜伏期。(二)前驱期(三)明显(发病)期,传染病有代表性的、特征性症状相继明显地表现出来,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四)转归期(恢复期)。 传染病在动物中蔓延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群三个相互连结的条件,也就是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大路缺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即告终止。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一)传染源,又称传染来源,指体内有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毓,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具体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患畜,带菌(毒)动物和人畜共患病中的病人。1、正在患传染病的动物2、病原携带者3、患人畜共患病的病人;(二)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过和途径称传播途径。在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中,若能切断其传播途径,即可终止流行。传播途径可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水平传播:传染病在动物个体或群体之间水平方式蔓延扩散的传播称为水平传播。可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在外界因素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传播方式称遵照执行接触传播。将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 间接接触传播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①经污染的饲料、饮水传播。消化道入侵的传染病其传播媒介主要是饲料、饮水。如猪瘟、猪流行性腹泻、鸡白痢等。②经空气传播,有飞沫传染和尘埃传染两种途径,以呼吸道为主要侵入门户的传染病主要以空气为传播媒介。如猪气喘病、牛肺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③经污染的土壤传播,如猪丹毒、破伤风、炭疽等④经污染的用具传播。⑤经活的媒介传播包括节肢动物、野生动物、非易感动物和人类。 垂直传播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①经胎盘传播,主要见于家畜。受孕畜经胎盘血流将病原体传播给胎儿使其受感染。可经此种方式传播的有猪瘟、猪细小病毒感染,牛粘膜病,蓝舌病、伪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②经蛋传播,主要见于禽类,经蛋传递的禽病有鸡白痢、禽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产蛋下降综合症、败血支原体感染等③经产道传播。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菌病等。 (三)易感动物群:即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缺乏抵抗力(免疫力)而容易感染发病的动物。易感性:即对动物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感受性,和抵抗力的含义恰恰相反。动物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易感性越高,则表示支某种传染病越容易感染发病;相反,动物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性越低,则表示对该种传染病越不容易发感染病。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缺乏抵抗力的动物群就是该病原体的易感动物群。 影响动物群易感性因素:1、动物群的内在因素,不同种类的动物对同一病原体的易感性不同。2、动物群的外界因素,如季节性、气候、饲养管理情况、卫生防疫措施等直接影响动物群的易感性,与传染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3、动物群的特异性免疫状态,在一个动物群中如果有70%-80%的个体对某种传染病有特异性免疫力,则不会发生该种传染病的大规模暴发流行。 二、流行过程的特征 (一)流行形式 1、散发性 指发病数目不多,在一个较长时间病例呈零星散在发生的流行形式,常见传播需要一定条件的某些传染病。2、地方流行性,指发病数目较多传播范围不广,常局限于一定地区(如一个村、乡、县)内的流行形式。3、流行性,指发病数目多,在较短时间内传播到较广的范围(几个乡镇、县、市、几个省)的流行方式。4、大流行,指发病数目很多,传播很快、传播范围很广(全国、几个国家、一个洲至整个大陆)的流行形式。(二)流行过程的季节性与周期性 1、流行过程的季节性,某些传染病经常在一定的季节发生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显著上升的现象,称为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其出现发病原因有(1)季节对病原微生物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和散播的影响。(2)季节对传播媒介的影响,(3)季节对动物活动和抵抗力的影响。 三、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一)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疫源地。疫源地具有向外传播病原体的条件,故威胁周围地区的安全。1、疫点2、疫区3、受威胁区(二)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所在的地区称自然疫源地。当人畜因开荒或从事野外作业等活动闯进这些生态系统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使人畜感染发病。这类疾病称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有狂犬病、伪狂犬病、犬瘟热、犬瘟热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鼠疫钩端螺旋体、蜱传回归热等。 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以及贯彻执行法规等社会因素可能是促进动物疫病广泛流行的原因,也可以是有效消灭和控制动物疫病流行的主要关键。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一)依靠党和政府各级领导;(二)坚持专业防疫队伍与群众性防疫措施相结合;(三)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四)严格执法。 平时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一)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的抵抗力(1)场址选择及布局;(2)饲料;(3)温度和湿度;(4)饲养密度和通风换气;(5)实行“全进全出制”;(6)光照;(7)分群饲养;(8)清洁卫生。(二)建立健全兽医防疫机构,制订防疫计划和防疫制度;(三)加强检疫,检疫是用各种诊断方法,对畜禽及其产品进行弊病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弊病的发生和传播的一项重要的防疫措施。(1)产地检疫(2)运输检疫可分为铁路检疫和交通要道检疫(3)国境口岸检疫(四)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消毒就是用各种方法消除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兽医防疫中常用的消毒剂:(1)氢氧化钠,用1-2%热溶液对圈舍、地面、用具等。(2)过氧乙酸(过醋酸,常用0.5%溶液消毒畜舍,(3)新洁尔灭,属季胺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使用该类消毒剂时应注意避免与肥皂或碱类接触,以免降低消毒力,(五)适时进行预防接种,给动物接种疫苗后,在疫苗的刺激下,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而成为不易感动物。 如何做好预防接种工作:1、制订和落实预防接种计划,2、做好宣传组织工作,3、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制订一个适合本地区、本养殖场的免疫程序,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动物品种,用途及当地疫病流行情况,(2)母源抗体水平,(4)动物本身的免疫应答能力,(5)疫苗的种类,(6)免疫接种方法,(7)各种免疫接种的配合使用,(8)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4、加大防疫密度和及时补注工作,5、注意接种的反应。 六、药物预防,七、杀虫灭鼠 发生动物传染病时的扑灭措施:一、及时上报疫情,二、及时而准确的诊断,1、现场综合诊断(1)流行病学诊断,a、了解此次流行的基本情况,查明其发病率、感染率、病死率、死亡率等。发病率=发病头数/该种动物总数╳100%,感染率=发病头数/被查动物头数╳100%,病死率=因某病死亡头数/患该病动物总数╳100%,b、传染源的调查,(2)临诊诊断,(3)尸体剖检诊断,2、实验室诊断(1)微生物学诊断,(2)免疫学诊断,新城疫、禽流感等由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有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破伤风。 人畜共患病的特点:1、很多人畜共患病既是危害畜禽的严重疾病,同时又是人类的烈性传染病,构成了对公共卫生的严重威胁,2、他们的病原体宿主谱一般都很宽,3、很多人畜共患病是职业病,直接危害劳动者的健康,4、很多人畜共患病是食品源性疾病,5、人畜共患病是研究人类传染病的良好动物模型。 炭疽:本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诊特征是突然高热,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濒死期天然孔出血,剖检呈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和浆膜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病原:炭疽杆菌,病畜体内的菌体不形成芽胞,一旦暴露空气中,可形成芽胞。形成芽胞后则有很强的抵抗力,在深埋炭疽病畜的土壤中经34年仍有生成的芽胞。当病畜尸体处理不当,形成芽胞污染土壤、水源、牧地,可成为长久的疫源地。 病变:急性炭疽尸体腹胀明显,尸僵不全天然孔有黑色血液,粘膜发 ,血液不凝呈煤焦油样。防制:综合性预防措施。易感动物常发地,常用疫苗有无毒咴疽芽胞苗及炭疽Ⅱ号芽胞苗。无毒炭疽芽胞苗为1发以上大动物皮下注射后两周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猪从出生至断乳期均可发病,仔猪八戒黄痢常发于出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者居多,仔猪白痢多发于10-30日龄,以10-20日龄者居多,猪水肿病主要见于6-15周龄的断乳仔猪。症状与病变:(1)仔猪黄痢,以排黄色液状粪便为特征。剖检病死禽尸体,有下列多种病理变化:(1)急性败血症,见纤维素性心包炎,(2)气囊炎,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被覆,(3)关节滑膜炎,多见于肩、膝关节、关节明显肿大,(4)眼球炎,眼结膜充血,出血眼房液混浊、流泪,(5)输卵管炎和腹膜炎(6)脐炎(7)肉芽肿 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临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 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各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成年鸡感染呈慢性或隐性经过。潜伏期4-5天,故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多在孵化后几天才出现明显症状。7-10天后雏鸡群内病雏逐渐增多,在第二、三周达高峰。雏鸡死亡率可达20%-30%。有的发病雏鸡呈最急性,无症状迅速死亡。稍缓者表现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两翼下垂,缩颈闭眼昏睡,不愿走动,拥挤在一起。病初食欲减少,后停食,多出现软嗉症状,同时腹泻,排稀粪如浆糊状白色粪便,肛门周围绒毛被白色粪便污染,有的因白色粪便干结封信肛门周围,影响排粪。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发出尖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有的病雏出现眼盲,或关节肿大呈跛行状,病和短的1天,一般4-7天,20天以上雏鸡病和较长,且极少死亡,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成为慢性患者或滞菌者,成年鸡感染常无临诊证状,母鸡产蛋量与受精率降低,有的因卵子落入腹腔引起腹膜炎,腹膜增生而呈“垂腹”现象。病变,禽,较为特征性的病变是在肝、肺、心肌、盲肠、大肠及肌胃肌肉中有坏死灶或结节,其次是肝脏肿大,有特殊的条纹状出血,胆囊肿大充盈,盲肠中有干酪样物堵塞肠腔,有时还混有血液,常有腹膜炎。诊断:对鸡白痢和禽伤寒,可采取鸡的血液或血清做平板凝集试验。 巴氏杆菌病:本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菌体很像并列的两个球菌,所以又叫两极杆菌。猪肺疫,最急性型有“全觉喉风”之称。禽发病,又叫禽霍乱,急性型最常见,病鸡体温升高到43-44℃,全身症状明显,常有腹泻,排出白色、黄色或污绿色稀粪,减食或不食,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啬,鸡冠和肉髯呈青紫色,有的病鸡肉髯肿胀,有热痛感,产蛋鸡停止产蛋,最后衰竭昏迷而死亡病程短的约半天,长的1-3天,病死率很高。病变:急性型病鸡病变特征明显,病鸡的腹膜、皮下组织及腹部脂肪有小出血点,心包变厚,心包内积有多量不透明淡黄色液体,有的含有纤维素性絮状液体,心外膜、心冠脂肪出血明显,肺有充血和出血点肝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肝稍肿,质变脆,呈棕色或黄棕色,肝表面散布有许多灰白色针头大的坏死点;脾脏一般不见明显变化,肌胃出血显著,肠道尤其是十二脂肠卡他性和出血性肠炎明显,肠物混有血液。牛感染又叫牛出血性败血病。 链球菌病:临诊表现多种多样,常呈现败血症和各种化脓创信局部感染。猪链球菌病,本病是由某些血清群链球菌引起猪在症状上急性以败血症和脑炎,慢性以关节炎、心内腊炎、淋巴结脓肿为特点的传染病。症状与病理变化,急性型败血型,最急性型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可见体温升高(41~43℃),拒食,便秘,常有浆液性鼻漏,眼结腊潮红,流泪,在耳、颈、腹下出现紫红色出血性红斑,部分病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跛行或不能站立,有的猪出现运动共济失调,空爵或错睡等神经症状,病的后期限出现呼吸困难。常在1-3天内死亡。死前天然孔流出暗红色血液。病变以出血、败血征、胸膜炎为主要特征。血凝不良,皮肤有紫斑,粘膜、浆膜皮下出血。胸膜腔积液,含有纤维素。鼻、气管和肺充血,脾脏出血、肿大、呈暗红色,柔软而易脆裂,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和出血。心包积液呈淡黄色,心内膜有出血斑点,病程稍长可见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胃和小肠粘膜充血、出血,肾轻度肿大,充血、出血。 羊链球菌病:急性型症状有咽喉肿胀。 结核病:病原,结核工业分枝杆菌主要有三个型,即牛型、人型和禽型结核杆菌。常用消毒药经4小时方可将其杀死,在70%酒精、10%漂白粉或3%甲醛溶液中很快死亡。碘制剂消毒效果较好。碱性物、季胺盐类(新洁尔灭)对本菌消毒无效。本菌对链霉素、异烟肼,氨基水杨酸、环丝氨酸等药物敏感。 牛结核病理变化:结核工业病灶最常见于肺。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其次为肠系膜淋巴结和头颈淋巴结,病灶主要为的色或黄色结节,切开后有干酪样坏死;有的钙化,切开时有砂砾感;有的坏死组织溶解和软化,排出后形成空洞。发生全身性结核时,胸或腹腔浆膜可以发生密集的结核结节,一般为栗粒大至豌豆大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灰白色坚硬结节,即所谓的“珍珠病”。胃肠粘膜可能有大小不一的结节和溃疡。乳房结核多由血液途径蔓延至乳房而发生、切开乳房可见大小不等的病灶,内含干酪样物质。诊断:变态反应诊断,用结核菌素做变态反应对动物群进行检疫,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诊断牛结核病用牛结核病菌素。防制:现以奶牛场为例其具体防治措施:①检疫,平时加强防疫,检疫和消毒措施,每年春秋季定期进行结核病检疫,污染牛群,反复进行多次检疫,淘汰阳性牛,假定健康牛群,每年检疫4次,直到连续3次检疫站为阴性反应时才可认为是健康牛群。②膈离:凡检出的结核菌素阳性反应牛,立即从原群调出隔离饲养或淘汰处理。③培育健康牛群,结核菌素阳性牛所产犊牛,出生后只吃1天初乳,以后人式喂养犊牛应在1月龄、6月龄、7.5月龄时进行3次检疫,凡呈阳性者必须淘汰处理,如果阴性反应,且无任何可疑临诊症状者,可放入假定健康牛群中培育。④消毒,每年大消毒1-4次,饲养用具每月消毒1次,检出阳性牛时,立即进行消毒处理,消毒药有10%漂白粉、20%石灰乳等。 布鲁菌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流产乳房炎、关节炎、睾丸炎。病理变化,牛,孕牛子宫的病变以坏死性胎盘炎为特征。胎儿主要为败血症变化。流产之后常继发子宫炎,输卵管和卵巢也常出现病变,乳腺也常受害,表现为音质性乳腺炎,淋巴结、脾脏有程度不同的肿胀,公牛可发生化脓坏死性睾丸炎和附睾炎。诊断,免疫学诊断,即用血清学反应和变态反应方法诊断。血清学反应方法较多,临床诊断以凝集反应应用最为广泛。防制以免疫接种为有效措施,本病以细胞免疫主为,有两种疫苗:猪型2号苗(猪布鲁氏菌2号弱毒活疫苗),可供羊、猪、牛预防;羊型5号苗(马耳他布鲁氏菌5号弱毒活疫苗),可供绵羊、山羊和牛免疫。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以骨骼肌发生强直性痉挛和对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单蹄兽易感,家畜感染最常见于各种创伤,病畜神志清楚,有饮食欲,羊呈角弓反张。创伤处理,对感染创伤用3%过氧化氢,2%高锰酸钾或5%-10%碘酊等处理,清创、护创、彻底排除脓汁、坏死组织,并用青、链霉素在创伤周围分点注射。 痘病是由痘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殊的丘疹和疱疹。禽痘,依侵犯部位不同,分为皮肤型、粘膜型、混合型,偶有败血型。皮肤型,以头部皮肤,有时见于腿、脚、泄殖腔和翅内侧形成一种特殊的痘疹为特征,常见于冠,肉髯,喙角,眼皮和耳球上,起初出现细薄的灰色麸皮状覆盖物,迅速长出结节,初呈灰色,逐渐增大如豌豆,表面凹凸不平,呈干而硬的结节,内含有黄脂装糊块。有时结节数目很多,互相融合,形成大的痂块,以致使眼缝完全闭合。病鸡大都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但病重的小鸡则有精神萎靡,食欲消失,体重减轻等,产蛋减少或停止。鸡痘预防接种,可采用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经皮肤刺种免疫。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黏膜和鼻、蹄、乳头等部位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心肌与骨骼肌变性。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由于发病迅速、传染性强,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世界各国特别重视对本病的防治。病原:口蹄疫病毒存在于水疱液、水疱皮及淋巴结中,病毒血症期间,血及各组织均含有病毒,此时,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如乳、尿、口涎、眼泪、粪便等均有病毒。症状:牛患病潜伏期2-7天,长的14天,病牛舌面上形成较大水疱,当水疱破裂时,大量流通渠道出泡沫样口涎,挂于口角与下唇,拉成线条状。病牛体温升高达40.5℃,稽留8-48小时,精神沉郁,反刍停止,食欲降低,渴欲增强,闭口停立,开口时有吮吸音。病牛的舌面、唇内、齿龈和颊的粘膜及蹄部等处,有明显的水疱或烂斑,烂斑周围通常较整齐,水疱破裂后,体温降至正常,糜烂逐渐愈合,全身症状逐渐好转,蹄叉、蹄冠及蹄踵的皮肤上表现红肿、疼痛、迅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烂斑破坏较深,修复较慢,病畜站立不稳,跛行或不站立,乳房及乳头的水疱多见于纯种牛,起初皮肤红、肿、热后出现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烂斑。口蹄疫与牛瘟、恶习性卡他性水疱性口炎等疫病易混淆应注意鉴别。防制:(1)预防措施,无病地区不要从有病地区(或国家)购进动物及其产品、饲料、生物制品等,来自无病地区的动物及其产品也应进行检疫,由车船、飞机卸下的动物废料、废水应就地消毒、装运动物或动物产品时的各种工具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消毒,本病常发地区应定期预防接种。口蹄疫流行地区和划定的封锁区应禁止人畜及物品的流动。(2)扑灭措施,当口蹄疫发生时,必须立即上报疫情,确定诊断、鉴定毒型,划定疫点、疫区,分别进行封锁和监督,对病畜群及接触过的病畜的畜群要扑杀,作无害处理。对场地、畜舍等污染物品全面消毒。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诊特征是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病原,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组织唾液腺和唾液内,在唾液腺和中枢神经细胞的胞浆内形成狂犬病特异的包涵体,叫内基氏小体。本病传播方式系由患病动物咬伤而感染。1、患本病大都是由于被狂犬病动物咬伤所致,病人见到水即表现恐惧,故名“恐水症”。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家畜及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成猪隐性感染,可有流产死胎及呼吸症状。病原是伪狂犬病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成员。症状,猪的临依表现随年龄不同有很大差异。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若有症状也很轻微,易于恢复。症状表现为发热、精神沉郁、有些病猪呕吐,咳嗽,一般于4-8天内完全恢复。怀孕母猪可发生流产,木乃伊胎儿,死胎。尤其是妊娠初期,可于感染后20天左右发生流产和死产的发生率可达50%左右。据近年报道,奇痒症状以经在猪罕见,但目前则常可见到。新生仔猪及4周龄以下的仔猪感染本病者,病情极严重,常可发生大批死亡,仔猪突然发病,体温上升达41℃以上,精神极度萎顿、发抖,运动不直辖市,痉挛,呕吐,腹泻,极少康复,3-4周龄猪损失可达40-60%。 流行性感冒: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正粘病毒属。防制:首先应加强监测和检疫工作,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处理,以防止疫病的传入和扩散。必须加强常规的环境卫生管理,避免各种应激反应。在确定为禽流感受时,对所有病鸡和疑似病鸡要用无血法屠宰,销毁或按有关规定严格处理尸体和同群鸡,鸡舍要进行彻底消毒,对疫点周围3公里内的家禽全部扑杀,对疫区外围3-5公里的受威胁区实施强制免疫。 能使牛口腔粘膜发生糜烂的病有牛瘟、牛病毒粘膜病、口蹄疫、蓝舌病、牛流行热。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呈现高热和败血症,亚包性型皮肤上出现疹块,慢性型则表现为非化脓性关节炎和增生性心内膜炎,本病主要侵害架子猪,对养猪业危害很大,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是我国猪的主要疫病之一。 猪丹毒杆菌,又称红斑丹毒丝菌,对干燥腐败、日光和盐腌等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易感动物主要是猪。亚急性疹块型,疹块大小不等,形状多为菱形或方形,微突出于皮肤表面。病理变化,脾脏发生充务和中度或高度肿胀,呈棕红色,有圆形“红晕”肾充血肿大,俗称“大红肾”。亚急性以皮肤疹块为特征,慢性型,慢性心膜炎的特征,外形呈花椰菜样。 炎症鉴别:(1)流行情况,猪丹毒草主要危害架子猪,常在潮湿闷热季节发病。猪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任何年龄都可感染,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于猪丹毒。(2)症状:猪丹毒体温可高达42-43℃,皮肤上出现特征性疹块,常驻有呕吐和跛行,猪瘟体温常在40.5-41.5℃之间,皮肤上有出积压点,并常有腹泻,脓性结膜炎,齿龈溃疡等。(3)病理变化,猪丹毒淋巴结、脾脏、肾脏均充血肿大,慢性型心内膜出现花椰菜状赘生物,猪瘟淋巴结切面呈大理石样变,脾不肿大,但边缘有梗死灶,肾不肿大,但有弥散性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大肠炎症严重时出现扣状溃疡。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1周龄内仔猪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其特征为病猪发生的出血性下痢肠坏死,病程短,死亡率高。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主要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鼻炎、面部变形,鼻甲骨,碾是鼻甲骨下卷曲出现萎缩。本病病原是支气翻案败血型波氏杆菌Ι相菌和产毒素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是D型和A型),其他因素如营养、遗传、环境等不良作用是本病发生的诱因。症状是首先出现鼻炎症状,表现为边续性或断续性喷嚏,吸气困难和发出鼾声。 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或猪霉形体肺炎,国外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其特征为咳嗽、气喘、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和肺的“肉变”形象。猪肺炎支原体对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有抵抗力,而对卡那霉素、土霉素、林可霉素、泰乐霉素等抗生素敏感。症状:突然发作,但体温无明显变化,呼吸急促,呼吸次数增加,病理变化剖检时病变主要在肺脏、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其他组织器官没有特殊病变,特征病变为,肺脏膨大,有不同程度的气肿和水肿,病变部呈淡灰红色或灰红色半透明状,界线明显,指压无弹性,似鲜嫩的肌肉状,俗称“病变”。随着病程的延长和病情的加重,病变部的颜色渐深,外观象胰腺样,俗称“胰变”或“虾肉样变”,支气管流出混浊灰白色带泡沫的浆液性或粘液性液体,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明显肿大,呈灰白色切面隆起,边缘外翻,有轻度充血。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本病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以肺炎和胸膜炎的典型症状和病变为特点,急性者病死率高,慢性者常能耐过。 猪瘟:猪瘟病毒(HCV)是典病毒科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症状:急性型,由HCV强毒引起,开始时群内仅几只猪显示临诊症状,表现呆滞,被驱赶时站立一旁,呈弓脊或怕冷状或低头垂尾,同时食欲养活进而停食,病猪体温升高至41℃上下,高的可达42℃以上。病猪有眼结膜炎,两眼有多量粘液——脓性分泌物。严重时眼睑完全被封,体温升高之初,病猪便秘,随后下痢,有的发生呕吐,少数病猪可发生惊厥,常在几小时内或至多地几天内死亡。随着病的发展,群内更多的猪发病,最初的病猪则出现步态不稳等衰弱症状,随后常发生后肢麻痹,病初的皮肤充血到病的后期变为紫绀区或出血变化,急性型病猪在感染后10-20天之间死亡,症状缓和的亚急性猪瘟病程一般在30天之内。病变:急性亚急性猪瘟呈现以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病变化,此外,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有卡他性、纤维素性和出血性炎症反应。淋巴结和肾脏是病变出现频率最高的部位,淋巴结水肿、出血、因出血不均匀,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肾脏颜色变淡呈土黄色,不肿大,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出血点,而呈所谓“麻腰子”。会厌软骨膀胱粘膜等处出现多少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脏的梗死是猪瘟最有诊断意义的病变,大多数猪瘟都有脑炎。防制:采用疫苗接种,猪瘟氏弱毒冻干苗。接种后1周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以上。 猪水疱病是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流行性强,发病率高,以蹄部、口部、鼻部端和腹部、乳头周围皮肤发生水疱为特征。诊断:生物学诊断,将病料分别接种1-2日龄和7-9日龄乳小鼠,如2组乳鼠均死亡者为口蹄疫;1-2日龄小鼠死亡,而7-9日龄不死者,为猪水疱病,病料经过在PH3-5缓冲液处理后,接种1-2日龄乳小鼠死亡者为猪水疱病,反之则为口蹄疫。或者以可靠的猪水疱病免疫猪或用病愈猪与商品猪混群饲养,如两种猪都发病者为口蹄疫。 皮肤上出现水疱的病有水疱病、口蹄疫、无丹毒、猪瘟、伪狂犬病。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10月龄以内仔猪病死率很高,可达100%,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单股RNA病毒,本病仅传染于猪,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两周龄仔猪死亡率较高。 引起猪剧烈腹泻的病有:梭菌性肠炎、猪瘟、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痢、无水疱病。 猪流行性腹泻:又称流行性病毒性腹泻,特征为呕吐、腹泻和脱水。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变,眼观仅限于小肠,小肠扩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小肿,小肠绒毛萎缩。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又名“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繁殖与呼吸障碍的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母猪呈现发热、流产、木乃伊胎、死产、弱仔等症状,仔猪表现异常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症状:发热、耳尖发绀最常见,母猪流产,公猪精液质量暂下降。肥育猪体温升高,哺乳猪呼吸困难较严重。 能引起生殖障碍的猪病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布鲁氏菌病、伪狂犬病、猪瘟、无猪丹毒。 牛瘟:又称烂肠瘟,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牛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为体温升高。病程短、粘膜特别是消化道粘膜发炎好血,糜烂和坏死。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简称牛病毒性腹泻或牛粘膜病。特征为粘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症状:急性病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42℃,有的还有第2次升温,病畜精神沉郁,厌食,鼻眼有浆液性分泌物,2-3天内可能有鼻镜及口腔粘膜表面糜烂,舌面上皮坏死,流涎增多,呼气恶臭,出现严重腹泻,开始水泻,以后带有粘液和血,有些病牛常有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从而导致跛行。急性病例恢复的少见,通常多死于发病后1—2周,少数病程可拖1个多月。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牛流行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高热流泪,有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促迫,后躯僵硬,跛行,常为良性经过,2-3天即恢复正常,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流行特点:(1)本病来势凶猛,发病突然,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常取良性经过,(2)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于炎热多雨,蚊虫孽生,吸血虫繁衍季节流行,(3)本病的发生呈一定的周期性,数年流行一次,(4)本病的发生与牛的品种、性别和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水牛较少发生,(5)本病的流行程度受风力的影响,风是加速本病传播的因素之一,(6)过度疲劳的役牛和产奶量高的牛发病率高。本病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在流行病学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牛流行热无鼻镜,口腔黏膜的溃疡与糜烂病变。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中的致病性梭菌引起的羊发生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它包括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黑疫和羔羊痢疾等病。 羊快疫,由腐败梭菌引起,该菌脏器触片,尤其是肝脏被膜触片染色后镜检,常见到无关节的长丝状菌体。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羊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肠毒血症造成的突然死亡,死后肾脏软化,故本病称为软肾病或类快疫。病理变化,剖检时,病变常见于消化道,呼吸道和新血管系统。胃肠膨胀,小肠和回肠黏膜冲血,严重时整个肠段呈血红色,甚至出现溃疡,胸膜腔和心包积液,心内外膜常有出血点,肺冲血水肿,胸腺也常有出血,肾脏肿胀,软化如脑髓样,触压时易朽烂,这一特征变化具有诊断价值。 羊猝狙: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羊的一种肠毒血症。 羊黑疫: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由B型若维氏梭菌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其特征为皮肤呈黑色和肝实质性的坏死。病理变化:病羊死后,尸体迅速腐败,皮下静脉显著郁血,皮肤外观呈暗黑色,故名“黑疫”。胸部皮下组织水肿,体腔和心包积有黄色液体,但腹腔液略带红色,暴露于空气中易凝固,心内膜有出血点,真胃幽门部和小肠冲血、出血,肝脏冲血肿胀,并有数目不等的直径约2-3cm的凝固性坏死灶,其界线清晰,灰黄色,坚实,周围有鲜红色冲血带环绕,切面呈半圆形。 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有时C、D型)引起的初生羔羊的肠毒血症,其特征为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出血性、溃疡性炎症,死亡率很高,对养羊业的危害很大。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山羊发生的一种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肺及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蛋白性炎症。 绵羊痒病:是绵羊和赡养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征为潜伏期长达几年,剧痒和神经症状,病原一般认为是一种朊毒或称痒因子。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反刍动物的一种非接触传染性虫媒传染病,其特征为口、鼻和胃肠道粘膜发生溃疡性炎症,本病毒可感染大多数反刍动物,其中绵羊最易感受牛、山羊次之,野生反刍兽中,鹿最易感受,羚羊次之,患病和带毒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健康羊,病羊之间的直接接触并不引起疾病传播,主要是通过库蠓等昆虫媒介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本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季节性十分明显,主要发生在湿热的晚春、夏季和早秋,特别是池塘、河流较多的低洼地区。 羊传染性脓疮(羊口疮),俗称“羊口疮“,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病毒所致辞的传染病,在羔羊多为群发,特征为口唇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疮、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 传染性脓疱病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症状一般分为三型:偶见混合型、唇型、蹄型、外阴型。 牛海绵状脑病:俗称“疯牛病”(BSE),它是一类类似脑病毒感染的传染病,以潜伏期长,病情逐渐加重,终归死亡为特征。 鸡败血支原体感染:是由鸡败血支原体引起鸡为火鸡的一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慢性呼吸道病。主要特征是流鼻液、咳嗽、打喷嚏、呼吸罗音。 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特征是患鸡流泪、鼻窦部肿大,鼻窦内有干酪样渗出物,产蛋鸡可能发生产蛋下降。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杆菌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禽曲霉菌病:是因家禽经呼吸道吸入致辞病性的曲霉菌孢子而发生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统真菌。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本病传染源是发霉的垫料和饲料等,病原的孢子随空气和灰尘漂浮经呼吸道感染家禽。 新城疫:主要特征中呼吸困难,下痢、粘膜和浆膜出血,病程稍长的病例伴有神经症状,新城疫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存在于病禽体内的所有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尤其是以脑、脾、肺的含毒量最高,骨髓含毒时间最长。易感动物为鸡,人感染NDV后,可发生结膜炎和类似流感的症状。 亚急型新城疫症状,鸡群发病急,传染快,发病率高,病鸡发病初中期表现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具有明显的咳嗽、喘气和气管喘鸣音。并陆续有鸡只死亡,死亡率达10-20%,甚至更高。采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病后1-2周鸡群鸡只死亡逐渐减少,而开始有部分患鸡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中枢神经紊乱,如歪头、扭颈,转圈,伸头、伸颈呈直线前行或退后,甚至腿、翅麻痹瘫痪,阵发性感染等。急性型病理变化:特征病理变化呈急性败血症变化,全身粘膜和浆膜出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见于消化道。腺胃粘膜出血,特别是腺胃的腺乳头、腺胃与食道及肌胃交界严重出血、溃疡肌胃角质层下出血、溃疡、肠道粘膜面多处淋巴集合滤泡和肓肠扁桃体肿胀出血,甚至形成黄褐色斑块状坏死伪膜;泄殖腔粘膜形成不规则的小斑点出血或黄褐色溃疡灶,小肠、盲肠和直肠其他部位粘膜亦常有大小不等的出血、坏死点。产卵母鸡的卵泡出血、变形,甚至卵泡破裂造成卵黄性腹膜炎。 常用的鸡新城疫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国内常用的有NDⅡ系疫苗,NDⅣ系疫苗、NDⅠ系疫苗。毒力较强的是Ⅰ系疫苗,属中发型弱毒株,常只允许用于25日龄以上鸡只肌注或其他途径作加强免疫接种用,毒力次之为Ⅳ系苗(又称Lasota),最弱的是Ⅱ系苗(HBI)。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冠状病毒科的代表病毒。病变:(1)呼吸道型,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气管,支报管;(2)肾病变型,初期死亡者可见肾肿大,色泽苍白,外观似油灰样,中后期死亡者显著肿大,肾小管及输尿管充塞大量尿酸盐,肾脏呈花斑状,泄殖腔常有大量尿酸盐。 传染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是疱疹病毒科的传染性喉气炎病毒。易感受动物主要侵害鸡,以成年鸡的症状最为特征。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以淋巴组织增生为特征的传染性肿瘤病。特征是外周神经、各内脏器官、性腺、粘膜以及皮肤发生淋巴样细胞浸润和肿大,本病的病死率很高,对养鸡业危害极大。(MDV)属疱疹病毒科,完全病毒子具有相当强的抵抗力。病理变化:神经型MD,常发生于坐骨神经丛,腹腔神经丛,臂神经栖内脏大神经,被侵害的神经干变粗大,约比正常粗大2-3倍。神经干上肉眼可见的正常横纹组织被灰白色的肿瘤组织代替,由于肿瘤组织增生不均一,被侵害的神经干各段外观可能粗细不一致,或表面不甚平滑,但应注意本型患鸡可能于病状上表现很明显而肉眼可见病理变化不明显。 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由禽淋巴白血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以内脏器官组织广泛发生成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为特征的肿瘤性传染病,属于“白血病/肉瘤病群”中最常见的一种。 禽脑脊髓炎:是一种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主要侵害幼龄鸡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共济失调和快速震颤特别是头颈部的震颤、两肢麻痹或瘫痪软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特征性病变是法氏囊、肾脏肿大和腿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幼鸡感染后,可导致严重免疫失败。病毒无红细胞凝集特性。易感动物,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品种和所有品系的鸡均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以3-6周龄的鸡易感,目前对本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IBDV) 产蛋下降综合症: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鸡群突然下降,软壳蛋和畸形蛋增加,褐色蛋蛋壳颜色变浅,鸡群无明显临诊症状。 症状:病初蛋壳的色泽变浅淡,紧接着产畸形蛋,蛋壳粗糙象砂粒样,蛋壳变薄易破损,软壳蛋或无壳蛋增多,卵蛋白稀薄如水,占15%以上,对受精率和孵化率无影响。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以致造成免疫抑制,因此加重笔导致其他疾病发生。流行病学:自然发病多见于2-4周龄鸡,有混合感染时发病可超过6周龄鸡,有混合感染进发病可超过6周龄。垂直传播是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水平传播。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以及天鹅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腿发软,下痢,流趺、拉绿色粪便和部分病鸭头颈肿大。食道粘膜有小出血点,并有灰黄色假膜覆盖或溃疡,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假膜覆盖肝有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坏死灶。 在自然流行中,成年鸭和产蛋鸭发病和死亡较为严重。症状:病鸭病初体温升高,流波动和眼睑水肿是鸭瘟的一个特征症状,头颈部肿胀,俗称“大头瘟”,呼吸困难,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病变:鸭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故有败血症的病变,体表皮肤有许多荼在出血斑点,泄殖腔粘膜表面覆盖一层灰褐色或绿色的坏死结痂,粘着牢固,不易剥离,粘膜上有出血点和水肿,具有诊断意义。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病鸭在死前常常发生痉挛,头向背部后仰,呈“角弓反张”插征姿势,病变特征是肝脏肿大和出血,本病常给养鸭场造成重大损失。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鸭,主要危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 小鹅瘟:又称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危害4-20日龄雏鹅,传播快且病死率高,病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费绝,严重下痢,病变特征是小肠黏膜坏死脱落形成特征性栓子堵塞肠腔。流行病学,雏鸡和雏鸭均有抵抗力,雏鹅的易感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1周龄以内的雏鹅死亡率可高达100%,10日龄以上≤60%,20日龄以上发病率低,1月龄以上的极少发病。 对禽类免疫系统有明显侵害的疾病有:马立克,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贫血,禽淋巴白血病,鸡白痢。 寄生虫学是生物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生物与生物(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动物寄生虫学包括动物原虫学,动物蠕虫学和动物蜘蛛昆虫学三大部分。动物原虫学有原生动物门的鞭毛虫纲,梨形虫纲,纤毛虫纲,动物蠕虫学分属三个门是个纲,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绦虫纲,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棘头虫动物门的棘头虫纲;动物蜘蛛昆虫学,主要有节肢动物门的蜘蛛纲和昆虫纲。 寄居于反刍动物瘤胃的纤毛虫和反刍动物的关系是互利互生。在寄生关系中,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虫,把受害的一方称为寄生虫的宿主。 根据寄生虫生活的不同和寄生时间长短分为暂时性寄生虫和永久性寄生虫。根据寄生虫寄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外寄生和内寄生。根据寄生虫对宿主的选择性分为单宿主寄生虫和多宿主寄生虫。某种寄生虫对宿主的选择性并不那么严格,具有“流动性”,如果这种寄生虫也可寄生于人,我们就把寄生虫叫人兽共患的寄生虫。 根据寄生虫发育的中间宿主的有无分土源性寄生虫和生物源性寄生虫。土源性寄生虫又叫直接发育型寄生虫,生物源性寄生虫又叫间接发育型寄生虫。寄生虫的宿主类型:1、终末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之为终末宿主,2、中间宿主,3、补充宿主,4、保虫宿主,5、贮藏宿主。 寄生虫侵入宿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5种:1、经口感染,最常见,病从口入,对寄生虫经口感染宿主而言是确切的。寄生虫需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性阶段方可侵袭(感染)家畜。感染性阶段有时是虫卵,有时是幼虫,有时是卵囊,感染性阶段的虫卵、幼虫、卵囊等随污染的饲草或饮水被家畜家禽吞食够,就会感染畜禽,如牛羊吃草时吞食了含有似囊尾蚴的地螨可以感染莫茨绦虫等,猪吞食了含有感染性幼虫的蚯蚓会感染猪肺线虫。2、经皮肤感染,寄生虫的感染阶段进入家畜皮肤导致感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感染性幼虫主动钻入皮肤使家畜得到感染,如各种仰口线虫的三期幼虫和血吸虫的尾蚴经皮肤钻入感染,牛皮蝇蚴的一期幼虫钻入牛的皮肤感染牛,另一种是通过吸血昆虫—传播媒介吸血时以间接的方式感染宿主,如硬蜱吸血时传播梨形虫病,蚊子传播疟疾等。3、接触传染,通过病畜和健康家畜接触而使健康家畜得到感染。如螨病通过皮肤接触来传播,马蚺疫锥形虫寄生在马的生殖道黏膜,通过交配传播。4、经胎盘感染是垂直传播,有些种类寄生虫在移行的时候或某些寄生于血液的虫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进入为出生的胎儿体内使胎儿得到感染。如血液性原虫弓形虫和牛巴贝斯虫可通过胎盘感染,5、自体感染,某些寄生虫的感染阶段不需要排出宿主体外,即可使原宿主再次遭受感染,这就是自体感染,如感染猪带绦虫的病人呕吐时,可使孕卵节片或虫卵从宿主小肠逆行入胃,而使患者感染囊尾蚴。 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一般贯穿于移行和寄生的全过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夺取营养,寄生虫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都要从宿主体内获取,夺取营养的方式一是经口食入,二是靠体表吸收,如寄生在牛羊小肠内的莫尼氏绦虫,无消化器官,附着在肠壁上,由体表吸收营养物质,吸血虱、虻、蜱、等外寄生虫都是直接由宿主的皮肤吸食血液,寄生虫一般是多种混合寄生,从宿主体夺取大量的营养物质,造成营养不良,贫血、消瘦、生产力下降,使宿主的抵抗力下降。2、毒素作用,毒素作用是寄生虫危害宿主的重要方式,寄生虫的分泌物和代谢产物以及虫体本身被宿主吸收以后,对宿主都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性的危害作用,如肝片吸虫的毒素作用具有溶血作用,莫尼茨绦虫繁荣分泌物和代谢产物能引起中枢神经中毒,出现回旋运动。3、机械性障碍及损伤,由于寄生虫的寄生,引起宿主组织机械性障碍和损伤的情况非常普遍,寄生虫的固着器官,如吸虫和绦虫的吸盘、绦虫头结上的角质钩及某些线虫口囊内的齿等都可机械性的损伤局部组织,许多种类的蠕虫的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时穿孔,可引起移行途径上的器官组织的损伤和出血,如猪蛔虫的幼虫移行时,可引起肠、肝、肺等组织器官的损伤和出血。4、引入病原微生物和其它寄生性原虫,寄生虫在给宿主造成机械性损伤的同时,也给许多病原微生物和某些寄生性原虫的入侵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如猪蛔虫幼虫的移行可使肺住址损伤,引起继发感染造成蛔虫性肺炎。总之,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大小,能否造成疾病并出现症状机器症状的轻重以寄生虫的种类、虫株的毒力、寄生虫的数量以及宿主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不同。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中发生的寄生虫病的 发病原因和条件、传播途径、发生发展规律、流行过程及其转归等方面的特征的。 寄生虫病的诊断:必须根据临床症状的观察、了解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1、临床观察,一般表现消瘦、贫血、水肿、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症状。2、流行病学的调查。3、尸体解剖。4、实验室诊断。 动物寄生虫的综合仿制措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动物驱(杀)虫,1、治疗性驱(杀)虫,2、预防性驱(杀)虫。(二)外界环境的除虫,(三)保护性预防措施 寄生虫免疫逃避的原因比较复杂,部分原因如下:1、抗原变异,如寄生在家畜的布氏锥虫和伊氏锥虫,它们经历抗原变异,当宿主辨认出它们的表面物质并攻击它们时,许多虫体被杀死,其余的虫体就改变了它们的表面成分,而原来的免疫应答对新的虫体就显得无能为力。2、宿主细胞内寄生,如犁形虫、弓形虫等,3、抗原模,有些寄生虫可以模拟宿主抗原,以逃避免疫监视,例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血管,用宿主产生的分子“外衣”来伪装自己。4、循环抗原。 寄生虫的命名:用双命名制命名法,学名用一个“属名”加上一个“种名”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名,种名之后是命名者的名字(姓)和命名年代。 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阶元。 蠕虫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通过在被检畜禽的粪便、尿液、血液、肛门周围刮下物中寻找虫卵,幼虫、虫体或虫体片段来进行。粪便的检查法:1虫体检查法。2、虫卵检查法,(1)直接涂片,(2)饱和盐水漂浮法,本法适用于检查各种畜禽的绦虫卵和大多数线虫卵,其原理是利用比重大于虫卵的盐水饱和溶液稀释粪便,使虫卵的漂集液体表面,载玻片轻沾取漂浮液顶端虫卵,镜检。此法亦适用于各种畜禽球虫卵囊检查。(3)沉淀法,本法用于检查吸虫卵,因为吸虫卵一般比重较大,不易用漂浮法检查。3、幼虫检查法,本法是用来诊断牛、羊肺线虫病的好方法,(1)漏斗幼虫分离法,亦称贝尔曼法,取粪便15-20克,放在漏斗内的铜网筛上,漏斗下接一短橡皮管,管下再接一小试管,浆粪便放在漏斗内铜筛上,不得捣碎,加入40℃温水到淹没粪球为止,静置1-3小时,此时大部分幼虫游出于水中并沉于试管底部,拨取底部小试管,取其沉渣,在显微镜下检查。4、粪便检查法。5、毛蚴孵化法。 原虫的生殖方式有无性和有性生殖两种:1、无性生殖(1)二分裂(2)裂殖生殖(3)孢子生殖(4)出芽生殖(5)内出芽生殖2、有性生殖(1)接合生殖(2)配子生殖 动物蠕虫包括:吸虫、绦虫、线虫是棘头虫四个部分。吸虫虫体多背腹扁平,除分体吸虫(日本分体吸虫)外,皆雌雄同体。 基本发育过程:经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和成虫各期。 绦虫的形态和发育:一条完整的绦虫由头节、颈节和体节或称链体三部分组成。体节节片按其前后位置和生殖器官发育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未成熟节片和孕卵节片。基本发育过程:圆叶目绦虫的发育:虫卵六钩蚴、中绦期一绦虫蚴两种类型。假叶目绦虫的发育:虫卵六钩蚴、原尾蚴和实尾蚴。 线虫的基本发育过程:线虫发育一般模式,虫卵成熟后,经五期幼虫期,期间经过四次蜕皮,只有发育到第五期的幼虫,才能进一步发育为成虫。无中间宿主线虫的发育有:蛲虫型、毛尾线虫型、丝虫型、龙线虫型、旋毛虫型。 动物蜘蛛昆虫学,蜱螨类的生活史为不完全变态,可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一般形态构造:硬蜱,假头位于躯体前端,由1个假头基和口器组成。硬蜱足共4对,着生于腹面两侧,每足由6节组成,由体侧向外为基节,转节、股节、胫节、前跗节和跗节。 疥螨:主要特征:成螨体小,呈圆球形,假头、背面后方有1对粗短的垂直刚毛或刺、足粗短,雄螨无性吸盘和尾突。虫体寄生于宿主表皮层内,引起患畜剧烈痒觉和皮肤炎。 痒螨:成螨比疥螨大些,躯体呈长椭圆形。假头背面后方无垂直刚毛,雄螨有性吸盘和尾突各一对,是体表永久性寄生虫。 对绵羊危害性最大,躯体后部有大而明显的盾板。 基本发育过程:硬蜱的发育要经过变态,生活史包括卵、幼蜱、若蜱和成蜱四个时期。 硬蜱在生活史中各活动时期无需在宿主上寄生吸血,根据其发育各期是否更换宿主分为三种类型:一宿主蜱、二宿主蜱、三宿主蜱。 疥螨属于不完全变态类,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阶段。 昆虫的基本发育过程:兽医昆虫多为卵生,发育过程中都有变态和蜕皮现象,其变态可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 弓形虫:宿主种类十分广泛,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对猪的感染性最高,危害最大。生活史中出现数种不同的形态:速殖子,又叫滋养体呈弓形、包囊、裂殖体见于终末宿主,配子体见于终末宿主、卵囊。生活史。分为肠内阶段和肠外阶段,肠内阶段只出现于终末宿主体内,肠外阶段可出现于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体内。终末宿主为肉食科动物,已证明的有猫和其它一些野生猫科动物。
/
本文档为【疫病防治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