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2012-05-19 37页 doc 142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82399

暂无简介

举报
《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书名: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作者:闻少聪) 来源:91文学网(http://wx.91.com/) 前言 1 数学大师陈省身的经验 2 会学也会玩的高考状元 3 外语高材生的烦恼 4 调皮大王的转变 5 心理学家的实验 6 是谁偷走了孩子的时间 1 树立目标 2 制定学习计划 3 列出具体任务,突出重点 4 确定每天的学习量 5 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6 脑体结合,文理交替 7 检查效果,及时调整 8 安排时间应参照“生物钟” 9 学习计划的“四忌”...
《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书名: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作者:闻少聪) 来源:91文学网(http://wx.91.com/) 前言 1 数学大师陈省身的经验 2 会学也会玩的高考状元 3 外语高材生的烦恼 4 调皮大王的转变 5 心理学家的实验 6 是谁偷走了孩子的时间 1 树立目标 2 制定学习计划 3 列出具体任务,突出重点 4 确定每天的学习量 5 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6 脑体结合,文理交替 7 检查效果,及时调整 8 安排时间应参照“生物钟” 9 学习计划的“四忌” 10 长期计划与近期计划 11 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12 量身定做,量力而行 13 学习计划一定要具有可行性 14 做一个计划#表格# 15 要循序渐进 16 要计划,也要变化 17 新手怎样列计划?计划的两个关键点 18 学习计划不要脱离老师的教学实际 19 前紧后松,打好基础 20 坚持下去 前言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别人家的孩子不见得比自家的孩子多花多少时间、多付出多少努力去学习,然而却学得既轻松,又快乐,成绩还好;可是自家的孩子,从早学到晚,每天在不停地看书,但成绩总是不见有所提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学习也是有“窍门”的,只有掌握学习规律,才能够起到有效学习、愉悦身心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些会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无一例外都是会科学合理利用时间、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孩子。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的内容是无限的,对于孩子来说,只有让他们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让他们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潜能。 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工作者和儿童心理辅导工作人员,我将与各位父母一起分享自己在辅导孩子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心得。在这本书里,收集了许多优秀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还收集了许多家长和孩子不恰当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的案例,希望能对那些一直在为如何提高孩子学习能力而费尽心思的父母们有所帮助! 闻少聪2008年7月 1 数学大师陈省身的经验 一位家长带着她的孩子找到我,对我说:“请帮帮我的孩子!我真着急啊!” 她的孩子今年15岁,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了。孩子平时的成绩不错,在班里名列中上游。这个成绩,正好处于重点中学录取线的边缘地带。父母希望他能考上市重点中学,这样就更有把握考上重点大学。孩子平时很懂事,特别是上了初三以后,整天忙忙碌碌。早上起得很早,晚上放学回来,吃过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学习就到十一二点,别人都睡觉了,他还要继续看书。 父母看在眼里,嘴上不说,心里却很高兴,知道孩子懂事、听话了。有时候怕孩子累坏了身体,就劝他早点睡,孩子却说:“要复习的功课太多,时间总是不够用,不努力不行!” 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孩子参加了两次模拟考试,成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十几名。这下子父母急坏了,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他们用急切的眼光看着我:“怎么办?到底怎么办?” 其实,这对父母所面临的问并不少见,相反,在我的经验中,绝大部分的家长都有过同样的困惑:每天都看见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桌前学习,十分努力的样子,可为什么每天的作业总是完不成?考试成绩总是上不来呢?这个问题一直都困扰着许多家长,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导致孩子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有许多,然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孩子不会利用时间。 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我与他交谈了许久,又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亲自到他家里观察孩子学习的情况,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 原来,这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毛病,就是随意性太强,缺乏计划性。比如整个晚上他有数学、英语和物理三门课要复习,他却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一会儿拿起数学书做两道习题,如果遇到了难处,做不下去了,就换本英语书看一会儿,稍微觉得有点困难,又换本物理书看一会儿……一晚上下来,看起来忙忙碌碌,好像每一科都看了几眼,其实都只是浮光掠影而已,实际收获很少。 此外,这个孩子学习的时候还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不够专注。看书、写作业的时候总要戴上耳机,还特别好动,一会儿抠抠眼睛,一会儿挖挖鼻子,房间外面有点什么动静,他也要竖着耳朵听半天。 每天晚上他都要学习三个多小时,可是真正用上的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上了。 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我对他们的父母说:“你们孩子的主要问题就是时间利用效率太差,时间大多浪费了。”为此,我提出了几条建议: 1 提前安排好每天晚上要看的功课 合理安排复习各门功课的时间,不要盲目复习。不要一会儿看看这门,一会儿又看看那门。晚上看书之前好好想一下,今天晚上要复习哪些功课?每门功课大概要花多少时间完成? 有了这样一个大致的时间安排,可以鞭策自己尽量按照进度学习,避免随意性。在每天学习结束的时候要想一下今天自己是否完成了预计任务?如果没有,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改进? 2 有针对性地复习 不要不管语数外、物化生,都不分轻重地分配同样的时间。复习功课之前想想今天上课老师都讲了哪些,自己有哪些没有消化,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多安排一些自己比较弱的科目进行复习,对于自己掌握得比较好的科目,可以少安排时间,甚至是不安排时间,这样的学习会更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效果。 3 集中注意力学习 学习的时候就要专注,不要像小猫钓鱼,三心二意,要改掉那些做作业听音乐、隔个三五分钟就要动一动的坏习惯。 他的父母听从了我的建议。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孩子的学习效率果然提高了,学习不再像以前那么累,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到了第三次模拟考的时候,成绩排在了重点线的前列,最终也如愿地考上了重点高中。 学习的效果与学习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是说学习时间长,效果就一定好,成绩就一定高。许多孩子看起来学习的时间很长,但时间利用效率太低,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时间被浪费掉了。而善于利用时间的孩子,却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著名数学家、20世纪世界最著名的几何学家之一的陈省身,15岁时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本科研修数学。年轻时的陈省身学习非常刻苦,然而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他在谈到怎样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时,说的可谓是一针见血:“对于每个人来说每天的时间是一样多的,就看他怎样利用了。用好了,可以用一倍的时间取得双倍的效果,用得不好,双倍的时间也未必取得一倍的效果。” 陈省身在刚刚升入大学的时候,由于科目增多,各种练习、实验接踵而来, 学习压力陡然加大,让他感到非常不适应。一开始,他与许多同学一样,每天从早到晚,除了上课就是不停地看书、做,没有头绪,也没有条理,很快他就感到陷入一种忙忙碌碌、疲于应付的状态,效果也不好。大学的第一学期过去之后,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只排在班里的中游。 经过反复地思考,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没有规划好学习时间。学习没有计划性,总是疲于应付,总有一种临时抓差的感觉。为此,他专门制定了一个时间规划,他把各个科目统筹了一下,英语是自己比较擅长的,就减少一些复习时间;数学和物理是他最喜欢的科目,他希望能够学得深一些,就多分配一些时间。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今天晚上要看哪些书,明天要做哪些事,他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时间安排。 经过这样的安排之后,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复习了,不再像以前那样靠“持久战”取胜,而是更有条理,更有针对性。他还经常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去补充那些比较薄弱的知识,而对早就掌握、却一直在重复练习的知识,就分配较少的时间。 在下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当中,他的物理和数学都获得了满分,而他的总成绩也排在了全班的第一名。可以说,正是因为合理地分配时间使这位原来疲于奔命的普通学生一举掌握了学习的最佳方法。 不仅如此,在大学时代养成的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还使他受用一生。此后,在他长达几十年的研究生涯当中,在勤奋工作的同时,他时刻没有忘记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他这样评价自己:“合理地利用时间,似乎使我比许多人又多出了一倍的时间!”而他的研究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出,终于使他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几何学家之一。 对会利用时间的学生而言,学习是享受、是乐趣。越会利用时间的人,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时间就越充裕;而越是不会利用时间的人,就越是疲于奔命,感到学习就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令人身心疲惫,整天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痛苦状态。所以,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主动出击,合理利用时间,而家长更应该帮助孩子巧用时间。 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时间尤其宝贵。因为孩子们并不具备成年人自我调节时间的能力,为此,作为孩子的父母,就必须担负起责任,帮助孩子充分利用有限的宝贵时间,指导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原来一个小时才能做完的事情,现在半小时甚至二十分钟就能做完,何乐而不为呢? 2 会学也会玩的高考状元 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在玩,就很不高兴,他们觉得休息、娱乐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所以应该越少越好。他们不但要孩子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还要求孩子学习更多的东西,给孩子“添草加料”,结果孩子整天坐在书桌前面,头脑昏昏沉沉,虽然看起来学习时间很长,其实效果很差。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适当让他们放松和娱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休息,再学习起来,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2005年北京市的高考理科状元--东直门中学的田禾就是一个学得好、玩得也好的人。 在各种体育项目中,她最喜欢的就是网球。每到周日,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她都要妈妈带她去打网球,一打就是一上午。如果妈妈没时间,她就约同学去。 快到高考了,同学的家长看到田禾还这样的疯玩,就告诫自己家的孩子:“快要高考了,还不好好复习功课,有什么好玩?”结果,没人再敢和田禾去打网球了。田禾感到很失望,尽管如此,她还是一个人来到网球场,对着墙壁练习击球的基本动作。 在2005年的高考中,田禾以707分的总成绩摘得了北京市高考理科的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理科实验班。在得知这一成绩后,同学们都感到有些惊讶,这个平日里玩玩闹闹,似乎对学习并不是那么上心的女孩儿,怎么就考上了全市第一呢? 然而田禾自己却并不感到太意外,在她看来,虽然全市第一有些出乎意料,但考一个高分并不是难事。 她喜欢打网球,因为这会让她感到放松。学习的时候主要用的是左脑,而打网球,则放松的是右脑和身体肌肉。每次打完网球,一连几天她都是神采奕奕,看起书来特别有效率。如果有一次她错过了网球锻炼,就会感到一星期都没劲儿,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 她还喜欢看在法国举办的网球大满贯公开赛,她最喜欢的球员是西班牙网球运动员纳达尔,是他不折不扣的“粉丝”。如果纳达尔比赛的时间正好赶上节假日,她会熬到凌晨去看直播比赛。 田禾的爱好不只这些,她还很喜欢练书法,对自行车运动也是情有独钟…… 那么,这么多的课余爱好会不会占用她的学习时间呢?恰恰相反,田禾认为:学习与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相互交替,是大脑休息的最佳方法。如果总是坐在书桌前面看书,时间一长就会注意力下降、记忆力衰退,欲速则不达。所以,把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休息锻炼的时间交替安排,就可以做到劳逸结合,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现代的中学生,肩负着爷爷奶奶、父母两代人寄予的厚望,承受着父辈们不曾承受过的学习压力。上学时,背着沉重的书包,放学后,又在自己封闭的房间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且常常还有父母陪读,注意力稍有转移,父母便忙加提醒,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几个小时,有的甚至学习到深夜。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放松,虽然学习的时间很长,却因为过度劳累而导致学习效果很差。 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那些懂得劳逸结合的学生往往更善于调整自己的大脑,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那些整天坐在书桌前苦读书本的人,却是头脑木讷,再努力,也只能是一个书呆子。 我教过一个孩子,是学习非常刻苦的人。每天上课不停地记笔记,中午吃过饭,别的同学都会出去放松一下,他却掏出书本一个人看起来。放学回到家,吃完饭就开始做作业,直到深夜。每天上课的时候,我都会看到他黑黑的眼圈,因为这个缘故,同学们给他起个外号叫“熊猫”。然而,尽管他付出的努力远比一般的同学要多,成绩却始终排在中游。 到了中考的时候,班里的同学都自觉地增加了学习时间,这位同学也更加努力了。班里每天下午都有一节体育活动课,是班里固定活动的时间,同学们可以利用这45分钟的时间到操场上打球、跑步,调节一下紧张的神经。然而这位同学却从不出去玩,即使别人都出去了,他也躲在教室里,一个人在那里算题。 就在中考前的几个星期,炎热的天气,加上过度的劳累,这位同学终因体力不支而晕倒在课堂上。被送进医院之后,又是吃药,又是打点滴,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等到他出院的时候,早就错过了考试时间,不得不重修再考。 其实,学习与锻炼并不矛盾,如果懂得劳逸结合,反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时间持续太长,就会抑制大脑的功能,造成记忆力下降,即使一时记住了也很快就会遗忘。 当人们从事艰苦、紧张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时,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对氧的需求量剧增。长时间的用脑,会使全身血液循环减慢,流经大脑的血量减少,引起暂时的“脑贫血”,致使大脑疲劳。合理地安排学习、劳动、课外活动和休息的时间,能调节大脑各个区域和谐活动,使工作、学习效率提高。所以家长在家辅导孩子学习时,要注意劳逸结合。 在大脑疲劳过度情况下,孩子会表现出情绪躁动、忧虑、厌烦、怠倦、无聊等心理问题,甚至还会产生厌学?敌对情绪等。毫无疑问这会降低学习效率,并且有害于健康。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过度紧张状态时,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来转移情绪指向,使紧张的情绪松弛、稳定,逐渐恢复良好愉悦的心境,然后再重新学习。 所以,一定要注意学习与休息的劳逸结合,这是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家长不能顾此失彼,如果只要求孩子用功学习,却不顾孩子的身体,那么反而耽误了孩子的发展。 学得好,玩得也好,才是真正的会学习的好孩子! 3 外语高材生的烦恼 教会孩子学会管理时间,会让孩子养成一种做事有条不紊的好习惯。 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一位著名大学外语系的毕业生,精通三门语言,除了英语外,还能说法语和葡萄牙语。毕业之后,她应聘一家著名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助理的职位。在面试的时候,她以自己出众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自己大方开朗的性格,赢得了面试官的好感,很顺利地就得到了这个职位。 虽然面试很顺利,然而工作以后她就没那么高兴了。 原来,助理的工作是一项计划性很强的工作。总经理每天有许多事情要做,需要把这些事情列出来,排成一个时间表,到了一定的时间就要去提醒他:“该做这件事了。” 可是这个高材生女孩儿,平时做事就丢三落四、毛毛糙糙,恰恰缺乏的就是按部就班做事情的能力。上级交给她的任务,她很少会归类处理,总是随意地记在纸上,然后随随便便地一扔,到用的时候就很难找到。 一次,上级与一位客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商务洽谈,上级告诉女孩儿:“这次会谈非常重要,请你把它安排在周三下午,并且通知客户。” 女孩儿随口答应下来,记在纸上,然后又不知扔到哪里,不一会儿就把它忘在脑后了。 到了周三下午,上级来到会议室,却发现会议室里空空如也,给客户打电话,客户根本不知道今天要会谈。结果,上级大发雷霆……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一个人计划性不强,做事就会莽莽撞撞,出差错。 一位教师给我讲过一件发生在她班里的事情。 为了提高学生的野外生存与自救能力,他们班里组织了一次模拟的“野外生存训练”。 具体的内容就是:全班同学一共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完成一系列的模拟任务,比如“穿过急流”、“伤病急救”、“跨过沟壑”等难题,最先到达终点者是最终的优胜者。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同学们有一系列辅助工具可以选择,比如“充气皮艇”、“急救箱”、“攀登绳索”等等,这些工具可以保证他们很快克服自己遇到的困难。他们可以在一开始就选择把这些工具带在身上,也可以在中途遇到困难的时候回头再拿。如果选择了在中途遇到困难的时候再回去取,那么,就要多花费时间了。 在老师下令“开始”之后,五个小组中的四个就急匆匆地起身“探险”,直到他们遇到了阻碍,才想起来要折返回去取相关的工具。 只有一个小组,在其他小组都起身行动的时候,他们却非常镇静,安定地坐下来,讨论起在“探险”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意外情况。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有选择地带上了一些工具,比如“药品”、“绳索”、“皮艇”等等。 比赛的结果出乎许多旁观者的意料,那些比赛一开始就匆匆出发的小组,虽然起初抢了一些先机,但很快就发现,由于缺乏事先的规划,他们不得不多次折返回来索取工具,结果一开始节省下来的时间全都被耽搁了,这就叫欲速则不达。 而那个一开始进行周密计划的小组,随身携带的工具已经足够他们应付预计到的困难,只有少数几种情况,他们才不得不折返回来。尽管如此,他们所用的时间,也远远少于其他四组。 结果,当然是这个小组赢取了最后的冠军。 有许多家长,凑在一起交流经验的时候总是感慨地说:“我们小时候,家长哪有时间管,可个个都挺有能力,起码自己能管自己。可是现在的孩子,要操心的事太多,整天丢三落四、邋里邋遢。少不了跟在孩子后面背书包、拿水壶,不时地还要再嘱咐两句,怎么才能改掉他们这些坏毛病呢?” 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孩子乱扔东西的原因实际上是缺少计划性,缺少对事情的统筹安排。周密的计划性对孩子的学习及处事都非常重要,让孩子做事有条理、有效率,在逻辑性强的学科,比如数学,有计划性的孩子相对于没有计划性的孩子掌握更快更好。缺乏计划性的孩子不仅生活一塌糊涂,做事杂乱无章,往往学习成绩也不好,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计划性,无疑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培养了一个好习惯。 教育学家威廉·坎宁安讲过这样一个寓言: 一个人正在森林里散步,看到满地的石头,毫不在意。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石头放在你的口袋里吧,明天你会为此高兴的。” 于是这个人弯腰捡了一把石头放进口袋。 第二天,当他将手伸进口袋时,他惊奇地发现口袋里放的不是石头,而是钻石。他感到非常高兴,不一会儿,他又感到非常后悔。他高兴的是自己拿了一些卵石,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多拿一些。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家长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习惯就像是那些石头一样,你现在多培养孩子一些好习惯,明天孩子就会得到宝石。那时,作为家长的你,就会为今天的远见卓识而感到高兴。为什么不从今天开始为孩子多捡一些石头呢?明天,这些石头将变成孩子的好习惯,成为受用一生的财富! 4 调皮大王的转变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自律能力对于他的个人发展非常重要。 一位在大学做心理咨询的心理辅导老师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他在大学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很聪明,各门功课的成绩都在八十分以上,但他有一个毛病,就是不喜欢去上课。 早上,宿舍里的同学都起床上课去了,他还在“呼呼”大睡。如果同学叫他一起去上课,他就把头用被子一蒙,翻个身,接着睡。他总是旷课,要么是因为睡懒觉,要么就是一个人去图书馆看书,老师十次点名,他有八次没到。早上他不起床,晚上又睡得很晚。别人都睡觉的时候,他就一个人津津有味地挑灯夜读。 的确,他的自学能力很强,在大学读了两学年,平均成绩在班里都是排在前十名。但是学校毕竟是一个公共学习的场所,太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必定会影响学校的秩序,也影响班里的其他同学。学校出于管理的需要,数次对他提出警告,他却没有当回事。学校领导研究再三,无奈之下,只能勒令他休学。 除了休学通知书,学校领导还给他的父母写了一封信:“我们承认,你的孩子非常有才,可以不用上课、或者只上很少的课就可以掌握知识,但是,大学需要的是能够自律的学生,社会需要的也是能够自律的人才。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能建议你的孩子休学,什么时候他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各种纪律,我们再欢迎他回到学校。” 虽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不过,自由散漫、缺乏自律性,对于许多孩子的父母来说,一点都不陌生。 我接待过这样一对父母: 他们的孩子今年十岁,读小学三年级。这对父母因为工作的关系长期生活在国外,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或许是平时受爷爷奶奶的宠爱太多了,总是一副小霸王的样子,自作主张、我行我素,谁说他都不往心里去。做作业不专心,老要别人督促,很难做到主动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爷爷奶奶批评他,或者耐心教育他,全都没用。 后来父母回到国内,加强了对他的管束,面对严厉的父母,“小霸王”算是收敛了一些,还算是听从父母的话。但父母很快就发现另一个问题,这个孩子有“两面派”的表现,父母在眼前的时候,老老实实,一副“乖孩子”的样子,父母不在的时候却又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恨不得把天给捅破了。简言之,好像他做的事情都是给父母看的。 在学校里也是如此,上课总是随便说话,老师批评他,他只能老实十分钟,一会儿又管不住自己了。下课了,就乱动同学的东西,经常把同学气得哭鼻子,多次被同学告状告到老师那里去。 父母生气了,批评他:“你为什么这么淘气?” 小家伙很聪明,看到父母严厉的样子,马上道歉说:“对不起妈妈,是我错了,下次我再也不这样了。” 可是,下次真的不这样了吗?转过身去他就忘了刚才的承诺,原来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父母拿他是既疼爱,又头痛,一点办法也没有。 作为父母,面对这样的孩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其实,孩子缺乏自律性,往往在于做父母的缺乏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训练,而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自律性。 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我给他的父母提了三点建议: (1) 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自律协议”。把孩子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写在纸上,贴在墙壁上,这就意味着,这些事情是当天必须完成的。只有做完这些事情,才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否则就是一个不讲信用的“坏孩子”。 (2) 对于孩子的调皮行为,也都以明确的方式写在纸上。比如上课随便说话,在家里不好好写作业,乱动同学的东西等等。让他知道,这些行为都是父母不喜欢的,也是不对的。 (3) 每天晚上都要检查孩子当天的执行情况,如果孩子做得好的话,就表扬他,如果做得不好,就惩罚他。表扬的方式有很多,周日带孩子去游乐园玩一次,或者带孩子踢足球,这都是他喜欢的奖励方式;惩罚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做十个俯卧撑,罚他做一些简单的家务等等。 对于这样制定的协议,孩子一开始感到很新鲜,还能够坚持两天,可是两天一过,他就现“原形”了。这时,聪明的父母及时给出了他们的强化措施:每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他们就会由衷地说出一句:“这次你做得好!”如果孩子违反了自律协议,就显得有些失望地对他说:“为什么做不到呢?你让爸爸妈妈失望了。” 在父母的期望与失望的眼神中,孩子一点点地懂得了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他渐渐学会了坚持遵守协议。这时,父母又逐渐放权,要求孩子自己列出每天要做的事情(原来是父母列出的),这样,孩子就由被动地遵守父母的要求,变成主动地对自己提出要求。 经过不断地努力,孩子终于改掉了自由散漫、缺乏自律性的坏习惯,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调皮大王了! 5 心理学家的实验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毅力、自信心和独立性等良好的品质。 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找到一些缺乏耐心、毅力很差的孩子,把他们分成两组。然后他指着一堆积木,对其中的一组说:“你们现要用这堆积木搭一座房子。” 孩子们本以为参加这个实验又是什么智力测试、题目演算等老一套,没想到却是玩游戏,这正是他们喜欢的。于是他们兴冲冲地就动手去做。不过,别看只是一项游戏,但用一大堆积木搭一座一米多高的房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半个小时过去了,有的孩子失去了兴趣,就去玩别的了,又过了半个小时,这一组中的所有孩子都失去了耐心,房子却几乎连地基都没有完成。 这时轮到另外一组了。心理学家对这组里的小朋友说:“现在你们要搭一座房子,但是在搭房子之前,你们要告诉我们准备花多长时间去搭地基,多长时间去盖墙壁,多长时间去搭屋顶,多长时间去安装窗户。”小朋友们一商量,给出了大概的时间,他们估计地基要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墙壁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屋顶和窗户又分别各花半个小时。 在随后的发展当中,他们就按照这个时间进度去工作,虽然时间最后有所超出,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在三个小时以后,他们真的把房子盖成了! 看到搭好的漂亮房子,孩子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他们的手笔。他们相互庆贺,同时又感到困惑:“这么难的工作,我们是怎么做成的啊?” 心理学家告诉他们:“把一项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部分,再按步骤去做,就不会感觉它有那么难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通过恰当地分解复杂任务,并且给每一项分解任务分配合理的时间,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躁情绪,使他们更具有持久性和耐心。 生活中父母们常常会面对这样的情况: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写着写着没耐心了,或者嫌太难,没兴趣、不想做了,一点毅力和耐心都没有,对于这些,我们该怎么办? 这时候,我们不妨像前面那位心理学家那样,帮助孩子把复杂的工作分解一下,再制订一个时间进度,这样,孩子就不会再感到整个工作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他们可以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完成。所以,教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对他们的耐心与毅力的培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教会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有不少孩子喜欢依赖别人,什么事都让别人做好,一旦让他们自己动手,他们就会畏手畏脚,觉得太难了,只有靠别人的帮助,才能够把事情做成。这时,学会管理时间就可以帮助他们改掉这种不好的习惯。 一位母亲给我讲了她的孩子改变的经历: 我对自己的孩子很头痛,小强已经十几岁了,却还要我和他爸爸送他去上学。什么事都喜欢依赖我,一点独立性都没有。 他的房间总是十分凌乱,从来没有自己主动收拾过,每天晚上我在他睡着后,便会过去帮他整理房间,并且把他第二天上学要带的东西准备好。而每天早晨他也都依赖我叫他起床上学,如果哪一天我急着上班,他肯定就会因为睡过头而迟到。小强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父母代为安排的,一旦父母不在,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有一次,为了锻炼他的独立性,我对他说:“明天早上我要早出门,不能送你上学,你要自己起床,饭菜放在厨房里,你吃完以后自己坐车上学。”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来假装出去。半路上,又偷偷返回来,从窗户外往里一看,只看见儿子坐在那里发呆,一副十分委屈的样子。 我又开始心疼他,忍不住进了房间,问他:“为什么你自己不动手去做呢?” 他就很委屈地对我说:“我做不到啊。” 如果说生活上的问题我还能够照顾,那么,最让我头痛的就是孩子的数学很差。为此,我特意给孩子请了家庭教师,这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在校大学生,在本市一所全国重点高校数学系读书。 不久这位家教老师就发现了问题。每到做题的时候,孩子总是让这位老师先演算。老师知道他不会,就示范性地演示计算了几道题,然后让他做其余的,孩子却说:“我还是不会啊。” 但这个老师很聪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引导孩子说:“这样吧,我们俩一起做一道题,我做一步,你做一步,怎么样?” 孩子想了想,觉得这样也算公平,就点头同意了。 于是老师先做一步,然后问他:“下一步该做哪了?” 把整个题目分解成按步骤运算以后,看起来就容易多了。 孩子歪着头想想:“这步我会。”然后写下他的答案 …… 就这样,师徒两个一人一步,一会儿就把一道解方程的题目算完了。 算完之后,老师问他:“你看,这道题很难吗?” 孩子这才恍然大悟。 …… 在对计算数学题不再感到害怕之后,他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生?中的许多事情,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感到畏惧,而是尝试着自己一步步地去解决,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离开别人就不行的缺乏独立性的孩子了。 我们都很熟悉下面这个故事了:一只乌鸦口渴了,想要找水喝。它看到一只瓶子里有水,可是水太少,离瓶口太远,它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就是叼来许多小石子,扔到瓶子里。石子慢慢增多,水也升高了,这样这只聪明的乌鸦就喝到水了。 孩子有时候表现得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其实并不是他们本质上就软弱,而是他们对一件看起来“很复杂”的工作有一种畏难情绪。这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就要聪明一些,帮他们把这件“复杂”的工作进行分解,使他们对于每个小步骤不再感到吃力,而连贯起来之后,就能独立完成一整件事情。一步一个小成功,以不断的小成功换取大成功,既能够让他们把事情做好,又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6 是谁偷走了孩子的时间 许多父母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会利用时间,很多孩子也抱怨自己的时间总是不够用,他们总是觉得:“时间太少了,我怎么做得过来呢?”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著名的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因为在“宇称不守恒”理论上的卓越贡献,于1957年获得了世界最高物理学奖--诺贝尔奖。可以说,这是对他多年来努力研究的最好奖赏。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李政道成了许多人眼中羡慕的人士,人们纷纷给他写信,问他是怎样成功的?对于这个问题,李政道思考了很久,说了这样一句话:“普通人每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但我每天有二十五个小时!” 那么,李政道“多”出来的那一个小时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李政道是一个非常擅长利用时间的人。在年轻的时候,他与父母一起移民到美国。由于英语底子很差,而课堂上全都是英语授课,这使他像“鸭子听雷”一样,几乎什么都听不懂,但他并没有退却。为了增加自己的单词量,他开始大量记诵英语单词,把单词写在自己的手背上,或者写在纸条上夹在课本里,这样,只要一有时间,他就能够看到。他还利用课外时间听各种英语广播,就这样,他的词汇量增加了,听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终于突破了自己的语言难关。 他在大学期间的专业是实验物理。他知道自己的底子不如别的同学,在做实验的间隙,当实验室里别的同学用闲聊、打电话来打发时间的时候,李政道却一个人早早地开始熟悉实验设备,这样,等到做实验的时候,由于已经熟悉了设备和实验程序,他做实验的效率就提高了;实验室里组织讨论,大家都是自己抱着一本书,每人念上一段,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这样的讨论内容分散,效率又不高。李政道想了一个办法,提前一天把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做一个小结,然后当众读出来,请大家提意见,这样,他对于自己工作的理解就比别人更深刻,在同样的学习时间里,他的收获就比别人多得多,他能做的事也就更多了。 正是通过这些努力,李政道在短短的几年内完成了大学课程,为他将来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使李政道得到了“比普通人每天多出来的那一个小时”。 孩子不善于利用时间,原因往往出在以下这些方面: 比如,有很多孩子缺乏时间观念。 一位家长对我说:他的孩子做事很认真,交给他的事情,不管是做作业,还是做其他什么事情,总能做得很好,但美中不足的就是太慢了。有一年暑假,两位家长都要出差,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不放心,就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那里呆一周,临走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在暑假期间也不放松学习,就给孩子留了五十道数学题,叮嘱孩子一定要完成。过了一周,父母出差回来了,一检查,却发现孩子只完成了二十道题。父母非常生气,认为孩子根本没有用心,就批评他。孩子却很委屈地争辩说:“我每天都在用功学习,真的做得很认真啊。”父母也怕冤枉孩子,再一检查,发现这二十道题基本都做对了。原来,孩子做题速度太慢,每道题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完。虽然基本上都做对了,但父母交给的任务总体上却没完成。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孩子的考试里,老师向父母反映:这个孩子考试的时候做题太慢,经常答不完卷,但有意思的是,凡是他做完的题目,基本都是正确的!然而,这个孩子虽然做题能力不差,但考试的时候总是得不到好分数,因为最后的两三道大题总是空在那,而孩子却说:“这些题目其实我都会做。” 这样的孩子问题出在哪呢?其实,他的问题就出在没有时间观念。虽然他做题很认真,但总觉得“不急,慢慢做,做好就行了”,结果,虽然题目做对了,但时间却用去太多。 有的孩子缺乏正确使用时间的方法。 一位老师给我讲过她班里的一个孩子。她学习非常努力,可以说是班里面最努力的一个,但成绩却很一般,家长和老师都不满意。老师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孩子上课总是打盹,一副睡眼惺松的样子,一提问,她经常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显然是太困了。老师就打电话给家长,问是怎么回事,她的妈妈说:“孩子晚上学习太晚,早上又起早,也许是没睡好吧。”老师就问:“那你怎么不让她早点睡呢?”她的妈妈回答:“我让她早点睡,可是她总是说再多学会儿,我说了她也不听,非要那样做。”结果,这个孩子虽然晚上学得很晚,白天最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却白白地浪费了。 利用时间根本不在于时间的多少,而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否则,即使孩子忙了一整天,也不会有好的效果。经常见到这样的孩子,每天早上六点钟就起来,朗读英语;七点钟到了学校,开始早自习;八点钟,开始一天紧张繁忙的学习;中午,别人都午休了,他还在一个人看书;到了体育活动时间,别的同学都出去玩了,他还在那里抠一道数学题;晚上回到家里,吃过饭就扎到自己的房间里,一学就是到十一二点……虽然看起来一整天都在学?,成绩却总是提不上去。像这样的孩子,就是典型的缺乏正确利用时间的方法,只会死用功,却不知道怎样提高效率,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总是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有的孩子不会有效地利用时间,还在于他们自身的性格问题。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结果,养成了害怕吃苦的性格,意志力薄弱,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容易放弃。 现在有不少高中,孩子们都是集中起来上晚自习。自习课上没有老师辅导,就全看孩子自己的自觉性。经常有老师对我说:“一到晚自习,就看出成绩好的孩子和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差别。”因为这时没有老师约束了,晚上又容易犯困,如果稍微放松一点,时间就过去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大家同样上晚自习,都在看书,有些孩子,虽然感到有些困倦,但仍然能够坚持把功课做完,但另外一些孩子,觉得有些困了,就偷偷地打盹、睡觉,结果,那些意志坚强的孩子就得到了更多,而那些意志薄弱的孩子,虽然也和别人一样坐在那里,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浪费掉了,当然也就不会有多少收获。 从父母教育的角度来说,父母的不正确引导也容易使孩子产生错误的时间观念。 有许多父母,一看到孩子玩,就开始唠叨:“你的作业做得怎么样了?都会了吗?”“你最近成绩怎么样啊?是不是又放松了?”……让孩子玩也不能够尽兴地玩。只有看着孩子整天坐在桌子前面学习,他们才会感到欣慰。久而久之,孩子就明白了:“其实只要我坐在桌子前面,不管是不是真的把书读进去了,爸爸妈妈也会高兴。”所以,他们就学会了“磨洋工”,每天装出很努力学习的样子,经常熬夜到很晚,结果,父母是满意了,觉得孩子懂事、爱学习了,其实,大部分的时间只是“出工不出力”,全都浪费掉了。 还有一些家长,越俎代庖,他们总是担心孩子太小,还没到能够安排自己事情的年龄,于是把孩子的事情都包办了,早上送孩子上学,晚上监督孩子做功课,安排孩子上数学课外辅导班、艺术课外辅导班……周末也不闲着,给孩子布置了许多习题和课外作业,孩子的时间全都让他们给安排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全都由父母安排了,不用我想了”,失去了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性。每天只是机械地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失去了兴趣,失去了动力,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父母而学习”,时间利用的效果当然也就不会好。 应该说,孩子不会利用时间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孩子不会利用时间时,一定要及时找到是什么原因,对症下药,找到改进的方法,让孩子学得好、玩得好、休息好,轻松而又愉快地应对学习、体验生活! 1 树立目标 我不止一次地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与别的孩子一样,每天早上八点上学,下午五点放学,上同样的课、同样的自习,但别的孩子看起来总是精神百倍,很有目标和追求的样子,他们却总是懒懒散散,做什么都没精打采,一点都没有孩子的活泼和朝气。 我问他:“你为什么而学习呢?” 他有些惊讶地回答:“为什么?”想了想,然后回答:“为的就是来上课呗!” 要想教会孩子更好地利用时间,首先就要让他们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努力,他就会倍加珍惜时间。有了目标,他们就知道今天该做什么,明天该做什么,一个月以后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一年以后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我国近代著名的工程学家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南海县的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小的时候,他亲眼目睹了晚清政府的无能羸弱,和外国人倚仗着洋枪洋炮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的样子。 儿时的詹天佑就对机械十分感兴趣,经常和邻居的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一次,趁着父亲不在,他把家里的自鸣钟偷偷拆了,摆弄里面的零件,可是,等到他想还原的时候,却怎么都装不回去了。他怕父亲回来责备他,就抱着自鸣钟和零件,跑到城里的一家洋人开的钟表铺里,央求开店的洋人把钟表装回去。洋人接过钟表,轻蔑地看着小詹天佑,用蹩脚的汉语对他说:“怎么,装不上了?” 小詹天佑点点头。 那个外国人没再说什么,低头摆弄了一会儿,很快的,自鸣钟的指针又走了起来。小詹天佑在一旁看着,眼睛里露出羡慕的目光。他忍不住问:“你是怎么装的?能教教我吗?” 洋人一愣,不禁摇头,用鄙视的口吻说:“你们,你们中国人是学不会这些的。” 小詹天佑抱着修好的自鸣钟回到家里,却一点都没有感到高兴,那一晚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从那时起,小詹天佑就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生产自己国家的机械!” 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考取了清政府组办的“幼童留美预习班”。从此,他告别了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去美国学习。在美国期间,他目睹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西方的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惊叹不已。一同前去的同学看到西方是如此发达,又联想到国内落后的事实,不禁对中国的前途产生了悲观情绪,詹天佑却坚定地说:“中国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火车、轮船。”就这样,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努力学习,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终于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在大学四年里,他继续刻苦学习,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 回国后,他成为一名工程师,主持建设了包括京张铁路在内的许多著名工程,成为中国近代工程学的创始人之一。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目标对于一个人发展的影响。 有一位哲学博士,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人间一切真理,竟然失去了人生的目标,每天东游西逛,虚度时日。有一天,他在田间漫步,看见一位老农在插秧,水田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他却插得笔直。博士觉得非常神奇,于是上前问:“大爷,你怎么插得这样整齐?” 老农递给他一把秧苗说:“你来试试。” 博士接过秧苗,脱下鞋子下了稻田。插了一会儿,却发现插得七拐八拐,于是问老农:“为什么我插不直呢?” 老农说:“你应该看准前面的一个目标去插。” “是呀,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博士抬头望去,远远地看到一头水牛在地里吃草,心想:“就盯着它了。”又插了一会儿,发现还是插得歪歪扭扭,感到非常不理解,又问老农:“为什么我还是插不直呢?” 老农笑着说:“水牛总在动,你盯着它当然要插得歪歪扭扭了,你应该盯住一个确定的目标。” 博士这才醒悟,盯着田边的一棵柳树去插,果然插得又快又直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与许多老师的感受一样:那些成绩好、能力强的孩子,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有目标、有追求的孩子。 一位高中老师给我讲过这样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家里很贫穷,父亲已经不在了,家里只靠母亲一个人的微薄收入来供她和弟弟上学。为了减少母亲的负担,她每年的学杂费都是自己在课余时间拾废品换回来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处于艰难困境中的孩子,成绩却始终排在班里的前三名,这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非常惊讶。快到高三了,老师和同学们都想帮助这个贫穷但让人尊敬的孩子,想给她捐款,让她不用再去捡废品,以便她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没想到被她拒绝了,她很乐观地说:“你们放心,我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不会耽误学习,我一定会考上大学的。”她说到了,也做到了,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当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大家忍不住问她:“是什么让你能够做到这些?”她回答:“我想上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就为此付出努力,所以,我就做到了!” 因此,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追求的目标。这样,他们就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并且为之设计行动,付之于行动,只有知道应该珍惜每一分钟,才能让自己的梦想成为现实。 目标可以使孩子们脚踏实地、集中精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用好每一分钟。当然,在设计目标的时候,要注意可行性,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应该首先设计一些切实可行、通过孩子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如果好高骛远,设计的目标高不可攀,反而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通过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我们的孩子就可以实现更大的目标,实现心中的理想! 2 制定学习计划 要想让孩子更好地利用时间,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让他们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一个孩子,刚转学到新学校,由于新学校的课程比原来学校的进度要快,所以他感到特别不适应,听老师讲课很困难,又觉得自己欠了不少“债”,他整天忙来忙去,所有的时间都排满了,效果却一点都不好,于是他感到有些沮丧,总是担心自己跟不上。 对于这个孩子,我给他的建议是:首先要跟住老师当前的课程,不要旧的没学到,新的又学不好,那样想跟上进度就更难了。再者,制定一个“跟进计划”,要搞清楚自己有哪些内容落下了,再看看自己的课余时间有多少可以富余出来,然后每天分配一些课余时间用来补习自己落下的课程。 经过仔细查对,我发现他的课并没有落下太多,只是两周左右的内容,所以问题不大。他根据自己课余时间的多少,安排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追赶落下的课程。在制定了“跟进计划”以后,他就明确了自己差距在哪里,也知道该怎样按部就班地去追赶,不像以前那样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了。一个月以后,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落下的课程全都补上了,新的课程也都掌握得很好,在期末考试中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所以,要让孩子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首先就要让他们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有了计划之后,孩子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如何做,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就可以做到有条不紊,应对自如了。那么,怎样才能够制定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呢? 首先列出孩子的学习任务。 要和孩子一起算一下他有哪些具体的学习任务,把这些任务一一列出来。比如英语有多少个单词要背,有多少个语法要练习;数学有多少道习题要练习;有多少篇作文要写……再计算一下每天有多少学习时间可供分配,每项学习内容大致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然后把这些任务分配到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当中去。这样,一个学习计划就做好了。 其次,把计划列在纸上。 对于那些会学习的孩子来说,即使不把计划列在纸上也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但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的孩子来说,列一个“白纸黑字”的书面计划,可以帮助他们整理思路,更好地起到督促他们学习的作用。 第三,在做学习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好高骛远。 有些家长和孩子喜欢把目标定得很高,比如,这个周末背一百个单词,那个周末做二十道习题……结果远远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不仅使孩子感到疲劳,也使制定好的计划无法实现,变成一纸空文。学习计划要切实可行,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通过孩子的努力才可以实现,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执行计划的时候要及时检查效果。 当计划执行到一定阶段后,就应当检查一下执行的效果怎样。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原因,及时调整。检查的内容包括:是否按计划去做了?学习效果怎么样?如果没有完成计划,原因是什么?安排松紧是否得当等等。通过检查,再修订计划,改变原先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第五,列计划时不要太贪心,要注意留出空余时间。 一张一弛,才是学习的最佳方法。在制定计划时,也要考虑睡觉、休息、娱乐、体育锻炼等时间,把这些时间也都安排到计划里面去。 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学习计划。 制定计划后就应该严格执行,但在学习中,如果实际情况需要,也不要太过于拘泥。要注意和同学及时交流学习心得,向老师请教学习方法,及时充实调整学习计划。 3 列出具体任务,突出重点 经常有这样的孩子,认认真真地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上面写着: 周一:复习英语 周二:练习数学题 周三:复习语文 周四:再复习英语 …… 这个计划好不好呢? 我的答案是:不好。原因就在于,这个计划太不具体了。计划的内容不具体,孩子在操作的时候就会感到没有针对性,不知道从何做起。所以,学习计划里的任务应该是明确而又具体的。 例如,一个初三的孩子,他的某一天的学习计划是这样做的: 早上六点半:起床,锻炼身体 早上七点-七点半:背诵新学的二十个英语单词 晚上七点-八点半:完成这一天的作业 八点半:休息半个小时 晚上九点-九点半:复习这一周以来学到的平面几何定理证明方法 晚上九点半-十点:复习鲁迅著作《狂人日记》的知识要点 …… 与前一个计划相比,这个计划就要明确具体多了。由于有了明确而又具体的学习任务,就会更便于孩子操作,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帮助孩子做计划的时候,可以先来一个“头脑风暴”,父母和孩子坐在一起,拿出纸笔,把各自想到的这一段时间孩子要做的事情、要完成的功课列出来,具体到每一个学科,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然后再列出每一个学科的,比如这段时间语文学了哪些课文,遇到了哪些生字、成语,学到了哪些语法等等;再比如数学,学到了哪些、定理,有哪些类型的习题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握……;又比如英语,最近学到了哪些单词、短语,学到了哪些句型等等,把这些知识点列出来以后,再根据孩子的时间多少,同时也根据孩子的自身掌握情况,做出时间安排,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内容是无限的,在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不要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浪费许多时间,重要的事情却忽略了。把几本书全背上几十遍固然是好,可是从体力、精力上来说却是根本不可能的。要把有限的时间和力气花在“刀刃”上,弄清
/
本文档为【《我家小孩不拖拉——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