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世界现代史笔记

2012-05-23 29页 doc 180KB 8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78421

暂无简介

举报
世界现代史笔记世界现代史笔记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欧洲局势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欧洲局势  一、欧洲地位的下降 战前,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受到严重挑战,已出现动摇。英法在大战中的胜利,在某种程度上保住了英国的主导地位,并且英帝国的面积还有所扩大,英国的国际影响,在德俄被排斥出世界舞台之后也有所提高。欧洲仍然是世界政治的中心。 大战使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欧洲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被削弱。伦敦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国内投资中心,而是世界金融中心。这个中心的作用表现在,除了英国本身有巨大的贸易额外,还影响了整个英...
世界现代史笔记
世界现代史笔记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欧洲局势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欧洲局势  一、欧洲地位的下降 战前,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受到严重挑战,已出现动摇。英法在大战中的胜利,在某种程度上保住了英国的主导地位,并且英帝国的面积还有所扩大,英国的国际影响,在德俄被排斥出世界舞台之后也有所提高。欧洲仍然是世界政治的中心。 大战使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欧洲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被削弱。伦敦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国内投资中心,而是世界金融中心。这个中心的作用表现在,除了英国本身有巨大的贸易额外,还影响了整个英帝国乃至全世界的贸易活动;另一个作用则更加明显直观,“伦敦城”的金融机构有世界范围的联系。英国的国际金融地位是以它雄厚的工业力量为基础的, 由于欧洲工业的衰退,促进了一些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战后,美国救济协会向欧洲提供了价值29,100万英镑的粮食。美国还贷款给德国,使德国有能力支付赔款,而英法等国又用它来偿还欠美国的借款。欧洲的战后经济就是靠美国的资金循环的。欧洲经济霸权已经开始走向没落。 二、俄罗斯帝国的崩溃 沙皇俄国在大战后期,经济陷入全面崩溃。政府征集一千多万人当兵,使农村劳动力极度缺乏,很多农户没有男人耕地,农业生产急剧衰退。 战争的失利,经济的全面崩溃和饥荒的逼近,给俄国劳动人民造成空前的灾难。 战争使俄国资产阶级的势力得到扩展。1915年7月,各地的自治机构联合组成全俄地方和城市自治机关联合会。同年8月,杜马中的立宪民主党人、十月党人、进步党人等资产阶级反对派组成进步联盟。他们在第四届杜马中拥有四分之三的席位,对沙皇政府愈来愈感到不满和失望。 3月8日(俄历2月23日)这一天成为二月革命的起点。 三、德意志帝国的崩溃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它的工业产量占世界第二位。国家的政治权力控制在容克贵族和垄断资产阶级手里。德国无产阶级有2000万,占人口半数以上。社会民主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分裂为三派。右派掌握了党的领导权,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大战爆发后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右派有24万成员,领袖是艾伯特和谢德曼。中派以哈阿兹和考茨基为首,于1917年4月退出社会民主党,另建独立社会民主党。他们打出和平民主的旗号,但反对用革命手段结束大战,反对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派有10万成员。革命的左派组织是斯巴达克团,它创建于1916年1月,领导人是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左派的力量比较弱小,成员不足200人,也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政党,组织上是独立社会民主党的成员。 1918年11月3日下午,基尔港集会游行。 基尔起义成为德国革命的开始。 霍亨索伦王朝垮台后,艾伯特建立了由三名社会民主党人和三名独立社会民主党人组成的政府——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新政府实行了一些民主改革,但没有触动容克贵族和军阀势力的特权。 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使欧洲的一个反动君主帝国崩溃,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四、奥匈帝国的瓦解 奥匈帝国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多民族国家。 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革命首先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爆发。这是奥匈帝国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它的工业产值占全帝国的四分之三。资产阶级在政治生活中有很大势力 在南斯拉夫,许多士兵从前线逃回家乡。他们自称绿军,手持武器同帝国官兵对抗。 1918年11月,罗马尼亚军队开进奥匈帝国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12月1日,宣布该地区并入罗马尼亚。 奥地利本土也兴起革命运动。 匈牙利人民于1918年10月29日在布达佩斯举行罢工游行,要求停止战争,宣布独立。新成立的卡罗利政府于11月3日同协约国签署停战协定。16日,匈牙利正式宣布为共和国。 3月21日下午,匈牙利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达成,决定两党合并3月21日晚,正式宣告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第二节 巴黎和会  一、协约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 建立战后国际秩序的考虑的内容之一是建立一个超乎国家之上的国际组织,即国际联盟。 美国在战争中崛起,成为暴发户。 美国企图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在战争中增强了的军事力量冲出美洲、夺取欧洲的领导权,进而称霸全世界。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发表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十四点”演说,集中地反映了美国的这种战略意图。其主要内容包括:废除秘密外交;公海航行自由;消除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公平处理殖民地;维护民族独立;保证对俄国进行“最自由的合作”;建立国际联盟。 英国的具体打算是:维护殖民帝国的最大利益,尽量扩大其殖民帝国,巩固其在战争中抢到手的德国殖民地的统治权。恢复其海上霸权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消灭具有威胁性的德国海军,要求战败国支付战争赔款以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为达此目的,在欧洲,英国继续玩弄“大陆均衡”政策。 法国的主要目标是企图建立在欧洲的霸权,它要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这既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又可以消除可能与之竞争的宿敌和对手,以确保自己在欧洲大陆上的绝对优势。因此,法国主要的打算是彻底地摧毁德国。 意大利是带着投机心理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的。它的战略目标主要是企图在南欧和地中海地区进行扩张。 日本在战后的主要打算是力图使它在战时侵吞的利益合法化,取得远东的霸权。因此它对欧洲的问题不太关心,但为了对付主要的劲敌美国,日本在欧洲问题上支持英国,希望以此来换取英国支持它在亚太地区的要求。然而不仅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与日本有尖锐的矛盾,英国也因在亚太地区有重大利益,与日本产生激烈冲突。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更不能容忍日本的侵略行径。 二、巴黎和会的召开 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和会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正式召开, 参加和会的国家被分成四类:第一类是“享有整体利益”的国家,即会议的操纵者美、英、法、意、日五大国。第二类是享有局部利益的国家,它们曾参加协约国作战,如中国、比利时、巴西、塞尔维亚、希腊和英国的一些自治领。第三类是曾与德奥断绝外交关系的国家,如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乌拉圭等,只能出席一些讨论涉及其国家问题的会议。第四类是中立国和即将成立的国家,它们可以在五大国中的某一国邀请下,就直接有关的问题发言。。 整个大会操纵在五大国手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被选为大会主席,美国国务卿蓝辛、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和日本首席代表、前首相西园寺公望被选为副主席。 巴黎和会期间有三种会议,一是具有决定权和否决权的“最高会议”,由五大国政府首脑和外长组成, 二是由有关国家代表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负责审议某些专门问题,如国际联盟委员会、最高经济委员会、赔款委员会等。 三是由与会全体代表组成的“全体大会”。全体大会没有任何权利,其作用就是举手表决通过在最高会议上已经作出的决议。 三、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的争夺与妥协 在讨论会议程序时,威尔逊坚持首先讨论建立国际联盟问题,他认为国际联盟同和约应是一个统一体,处置战败国以及重新分配它们的殖民地应该由国际联盟最后作出决定。 克里孟梭和劳合·乔治坚决反对首先讨论国际联盟问题。 对德和约问题是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主要包括德国的边界问题、赔款问题、军备问题和殖民地问题。 边界问题在西部集中表现在萨尔产煤区的问题上。德国东部边界主要是波兰问题 关于赔款问题的争论包括赔款范围、总额及分配问题。在赔款范围上英法的看法一致,它们极力主张要取得战争的全部花费,包括对民间赔偿的抚恤金。美国则认为这个要求违背了停战前的协定。但在英法的一再要求下,威尔逊作了妥协,满足了英法的愿望。赔款总额的确定是一个难题。关于赔款的分配,法国曾要求取得总额的58%,英国得25%,由于争执不下,在和会上也没有得到解决。根据美国的建议,也将它交由一个专门委员会去讨论确定。 关于重新分配德国殖民地问题是会议争论的又一个热点。英法曾经订立密约瓜分某些殖民地,日本也被许诺获得某些地区,因此它们主张对德国殖民地直接兼并。美国则主张殖民地应由国联委托一些“先进民族”代管,即实行所谓的“委任统治制度”。最后英法妥协。和会决定不把德、土殖民地直接并入某一国家,而是以国联名义进行管理,再由国联委任给某一国家进行治理。 在如何处置德国武装力量的问题上,又引起了美英法三国的争论。美国出于牵制英法和对付苏俄的考虑,主张几乎全部保留德国的军事力量。英法对此坚决反对, 阜姆港是亚得里亚海的枢纽。 山东问题引起中日在和会上的激烈冲突,同时也反映出美日在亚洲的矛盾。 四、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凡尔赛和约内容庞杂。 关于战争责任,条约第二百三十一条认为战败国应负全部战争责任, 关于德国领土,和约规定德国西部边界恢复到1870~1871年的状况。阿尔萨斯—洛林重归法国;萨尔煤矿区由法国开采,行政由国联代管,15年后进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欧本和马尔梅迪地区划归比利时。莱茵河东岸为非军事区,不得设防;西岸划分成三个占领区,分别由协约国占领5年、10年、15年。在东部,德国承认波兰独立。波兰得到了波兹南的全部、西普鲁士的大部分和上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东普鲁士的一部分;狭长的波兰 走廊把东普鲁士和德国其他地区完全隔开;重要港口但泽成为国联保护下的自由市,其港口由波兰海关管理,波兰有权处理该市对外关系和保护其侨居公民,并保证波兰人自由进入该市。它和波兰走廊一起作为波兰的出海口。德国放弃东普鲁士最北部的梅梅尔地区,由协约国暂时占领,1923年合并于立陶宛。在南部,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得合并。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在协约国规定的疆界内完全独立,并将西里西亚南部的古尔琴地区划给该国。北部,在德国与丹麦之间的什列斯威格—荷尔斯泰因地区重归丹麦。德国总计失去八分之一的领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 关于德国殖民地,根据和约第一百一十九条,德国放弃了“其对海外领地的一切权利和称号”,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 关于经济和赔偿问题,和约规定,德国关税不得高于别国;战胜国对德输出输入的货物不受限制;关于赔款总额,和约规定由协约国特别委员会加以确定,并在1921年5月1日以前向德国政府提出,偿付的期限和计划也由该委员会确定,在此之前,德国应先赔偿200亿金马克。德国负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 关于德国军备问题,和约规定,取消德国普遍义务兵役制和参谋本部以及军事院校,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 1921年8月25日,美国与德国单独签订了和约。 五、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战胜国在处理完德国之后,立即开始与德国的战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 1919年9月10日,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了圣日尔曼条约。 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同保加利亚在巴黎城郊纳依签订了纳依条约。 1920年8月10日,在巴黎近郊色佛尔,战胜国与土耳其素丹政府签订了色佛尔条约。 这些条约同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一起构成了一个互为联系的条约体系,通过这一条约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使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又重新纳入它所控制的轨道。这一体系被称为“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帝国主义“国际和平体系”,但只维持了短暂的主要是欧洲的和平,就被由自身的缺欠而产生的矛盾所冲垮。 该体系对战败国过于苛刻的条款是它崩溃的原因之一。虽然德国被迫在和约上签了字,但是,德国作为一个有影响的传统大国是不可能长期被踩在脚下的,随着它自身力量的恢复和增长,必然会提出修改条约,甚至撕毁条约。有的战胜国本身都不打算执行这一条约,认为这种过于严厉的惩罚不仅不能完全实现,反而会增加战败国的复仇心理。一方面,德国根本不愿意或是根本不可能执行这一条约,而战胜国也不打算强迫德国执行,这就是说,条约并不足以摧毁德国的经济和政治实力。另一方面,它损伤了德意志民族的自尊而激起强烈的复仇欲望。和约刚一结束,德国复仇主义者就喊出了“打倒凡尔赛条约”的口号,煽动否认凡尔赛和约的民族情绪,为希特勒的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 六、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是巴黎和会的又一产物。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原则中,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初步设想,此外在大战结束以前,法国和英国也都拟定了建立国际组织的。 1919年4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通过,并把它列为对德、奥、匈、保各国和约的第一部分内容。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会员国组成的代表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日内瓦被选定为国联总部所在地。国联大会至少每年举行一次。 盟约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它是南非总理史末资将军提出,得到威尔逊的赞同,在盟约第二十二条中建立起来的。委任统治地被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包括前属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领土,“其发展已达可以暂被承认为独立国之程度”,但“仍须有受任统治国予以行政之指导及帮助,至其能自立之时为止”。乙类是在中非的前德国殖民地,“依其发展之程度,受任统治国必须负地方行政之责”,但应保证其他国家“在交换上、商业上之机会均等”,这实际上是承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这两类地区何时才能独立,未作明确规定。丙类是德国过去在西南非的殖民地及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应“受制于受任统治国之法律,作为其领土之一部分”,根据1946年4月18日大会的决定,国际联盟正式宣告解散。 第三节 华盛顿会议  一、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争夺的新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进行角逐的是英、法、俄、德、日、美诸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同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德国和沙俄在远东的扩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趁英法忙于欧洲战争,无暇东顾之机,进一步扩张它在远东及太平洋的势力。它夺取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以及马里亚纳群岛;出兵占领了中国山东,并在1915年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在1917年11月,美日签订了《蓝辛—石井协定》。在协定中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具有特殊利益,尤其是在和日本领土接近的地方”。另一方面,日本政府重申它将“永远遵守门户开放的原则”。 美国为了对抗日本,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在1918年6月,美国提出了由美、英、法、日四国组成新的国际银行团的方案。日本非常清楚美国将在银行团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它表面上同意参加银行团,但想方设法阻止银行团开展业务活动,使关于这个问题的谈判拖延了两年而没有结果。。 战后,远东市场对美国来说,具有越来越大的意义。1920年正式通航的巴拿马运河,大大地缩短了美国重要港口同远东之间的航程,进一步刺激了美国争夺远东的欲望。争夺远东,特别是争夺中国,在美国对外政策中提到了首要地位。 英日同盟在战前对双方来说,都有好处。这个条约签署于1902年,1905年和1911年两次续订,它将在1921年7月到期。对于日本来说,该同盟在过去的20年里一直是日本对亚洲大陆进行扩张的国际支柱。对英国来说,英日同盟能对付法俄同盟和俄国在远东的扩张,以后在同德国对抗中,又能使英国舰队从远东腾出手来,并能保障印度及其他亚洲殖民地的安全。 然而,在战后,该同盟对于英国来说,却是弊大于利。 英国与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矛盾主要是争夺销售市场、 英美关系在政治上最突出的问题是海军军备和英日同盟问题。 二、海军军备竞赛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开始向英国的传统地位挑战。威尔逊曾提出要建立一支最终能“与世界上任何国家所维持的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势均力敌”的海军,而英国决心要保持它的海军优势地位。1919年4月,在巴黎和会之外展开了一场英美两国的谈判,被称为“巴黎的海战”。英国坚持要求美国放弃新的海军计划,并承认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是属于“特殊需要”,并以巴黎和谈的某些条款相要挟。威尔逊被迫答应了英国的要求。然而,仅过了几个月,到1919年7月,美国国会便批准了扩充海军的计划。 英国长期以来实行“两强”(即英国海军实力必须等于其他两个海军最强国实力的总和)。 日本更是野心勃勃,在1917年通过了建造“八四舰队”的计划, 到1921年,英、美、日的海军力量对比以美国为基数10的话,其比例为13.5∶10∶4.9; 列强之间愈演愈烈的海军军备竞赛,在战后初次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已是捉襟见肘。尤其是英国,战后的财政拮据更使它力不从心。 三、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921年8月21日,美国总统哈定向英、法、日、意、中五国发出参加华盛顿国际会议的正式邀请,讨论“海军军备限制”和“太平洋与远东”问题。葡萄牙、荷兰、比利时认为会议内容与己有关,也要求参加。此外,英国各自治领和印度也派出独立的代表团,因此,这次会议共有14国代表出席。1921年11月12日,会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历时两个半月,至1922年2月6日结束。美国国务卿休斯被选为会议主席。 华盛顿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和远东问题。为此组成两个委员会:“限制军备委员会”由英、美、日、法、意五个海军大国参加;“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委员会”则有九国代表参加,两个委员会分别进行讨论。 这次会议为了表示同巴黎和会的区别,宣布会议公开,代表的发言都在报刊上发表,据此,西方报刊宣称:“秘密外交从此结束了。会议本身批准并通过了七项条约和12项决议案,另有两项条约是在会议期间由与会国在会外商定的。其中主要有:《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和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四、《四国条约》的签订 1921年12月13日,美、英、日、法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有效期为十年。 五、《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 限制海军军备问题是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也是争论非常激烈的问题。 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华盛顿《五国海军条约》。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替换总吨位的限额是: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即一般所说的5∶5∶3∶1.75∶1.75的比例, 除了新加坡之外,英美所有的海军基地都在远离日本本土5000公里至6000公里以外,这种状况对日本十分有利。 六、中国问题和《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的另一个主要议题是“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 中国的提案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美国代表卢特把十项原则归纳为四条,作为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草案。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即中国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个有力而巩固的政府;三、各国在中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四、不得利用中国的现状,谋取特别权利,以致削减其他国家的权利,也不得赞助有损它国安全的行为。 根据“卢特四原则”,中国代表提出了收回山东的要求; 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 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正式签署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全文共九条。卢特的四条原则被列为第一条,是该条约的核心部分。它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确立各国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原则。为保证第一条的实施,第二条规定,缔约各国“不得彼此间及单独或联合与任何一国或多国,订立条约或协定或协议或谅解”,侵犯或妨碍第一条所述的各项原则。第三条则进一步贯彻了“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规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求“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和“任何专利或优越权”。 此外,中国还向会议提出归还中国自行规定及处理关税的权利。 七、华盛顿体系及其实质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解决了巴黎和会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会议通过的《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和有关中日问题的一些协定,补充了和部分地改变了巴黎诸条约的部分条款,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在这一地区的“新秩序”,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策划者和最大收益者,废除了英日同盟,暂时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进程,取得了与英国在海上并驾齐驱的地位。日本在英美的压力下,既失去了外交上的国际支柱英日同盟,又在中国问题上被迫让步,但它决不会甘心就此罢休,一旦有机可乘,便要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重施独霸中国的既定国策。这必然造成英日之间新的冲突。英国的衰落已成为必然,它自动放弃海上的绝对优势,如果能凭借往日的余威维持其在华、在远东的利益,就心满意足了。 华盛顿体系的确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战胜国完成了在全球范围内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是极不稳固的,是注定要彻底崩溃的。 第二章 战后初期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节 战后欧美各国的经济政治概况  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化 20世纪初,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在世纪之交出现了物理学革命。这场物理学革命的先锋是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879~1955年)。 1905年,年仅25岁的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1915年,爱因斯坦又提出广义相对论, 另一项重大科学发现是量子力学。把它用于制造新式武器。终于在1945年爆炸了原子弹。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电力生产和电子工业有很大发展。 随着电力的增长,各生产部门逐渐改用电力,民用电器如洗衣机、吸尘器、电冰箱也逐渐普及起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无线电和电影事业的发展。1920年,美国首先设立广播电台,电影技术提高很快。最初是无声电影,或是用留声机的唱片伴音,但效果不好。1930年,出现了第一部有声电影。1935年又产生了第一部彩色电影。电视在20年代开始出现。1933年,发明了先进的摄像管。1941年,试验彩色电视成功。 内燃机仍然是最主要的动力装置。 随着汽车的增多,美国、德国先后修建起高速公路。 汽车、飞机的发展,需要大量橡胶做轮胎。1910年,出现了合成橡胶,但质量远不如天然橡胶,价格也昂贵。30年代,美国研制出质量较好、成本较低的合成橡胶。1935年,美国研制尼龙丝成功,开始用来生产牙刷,后来大量生产尼龙丝袜。1940年,英国人发明涤纶。三四十年代,各种塑料投入工业化生产,它们在工业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除化工外,冶金、机械制造等方面也有很大进展。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极不稳定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发展也是极不平衡的。 二、欧美各国的政治情况 这一时期,欧美各国的选举制也有发展,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断趋向完善。欧美国家陆续实现了普选制。丹麦在1918年,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典在1919年宣布男女公民均有选举权。美国在1920年第一次给妇女以选举权。 在政治舞台上,欧美各国都是几个资产阶级政党相互竞争,轮流执政。新的情况是,由于技术工人的大量出现,各国社会党的力量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强,并开始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上台组阁。社会党是上个世纪末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以工人为主要成分,如英国资产阶级让未获议会多数的工党上台执政,同年,丹麦社会党人,几年后挪威工党也相继组阁。法国社会党人在1924年虽然没有组建政府,但它同激进社会党政府有密切的合作。1936年,法国社会党人勃鲁姆首次出任政府总理。 第二节 战后初期的英国和法国  一、战后英国的政治经济情况 在政治上,英国一向是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 1923年议会大选中,工党第一次在英国执政,工党首领雷姆赛·麦克唐纳(1866~1937年)组织了第一届工党政府。从此,工党开始取代自由党的地位,与保守党交替在英国执政。工党成立于1900年,由工联、费边社、社会民主联盟等组织联合组成。工党在1918年通过的《劳动与社会新秩序》的纲领中,主张在民众管理的基础上使生产者获得全部果实,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对工业实行民主监督,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实行财政革命,对高收入者收重税,并使财政收入尽可能用在文化教育事业上。作为以工人为主要成分的资产阶级左翼政党。 麦克唐纳任职不到一年,即于1924年10月辞职。迫使他辞职的导火索是“坎贝尔案件”。坎贝尔是英国共产党报纸《工人周刊》的记者,他在《工人 周刊》上发表文章 抨击英国帝国主义的政策,结果受到工党政府起诉并被传讯,后来,工党政府迫于舆论的压力释放了他。群众对工党政府不满,而保守党则指责工党政府纵容损害英国利益的宣传。这一事件严重地损害了工党政府的威信。 二、爱尔兰的自治和英国自治领地位的提高 1916年,爱尔兰共和派在都柏林举行起义,结果因遭到英国政府的残酷镇压而失败。 1919年1月21日,共和派人在都柏林集会,宣布成立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当时还在英国监狱里的德·瓦勒拉当选为共和国总统。接着各郡、市都建立地方行政机关、法院。都柏林政府组织“爱尔兰共和军”对“英国占领军”(爱尔兰人这样称呼它)。 1921年双方开始谈判,并在1921年12月签订英爱条约。条约规定爱尔兰南部26郡为“爱尔兰自由邦”,作为英国的自治领,而北部六个郡与英国合并。从此英国的名称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英国的自治领是英帝国范围内的一种政治形式。大战结束时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南非。自治领被看成是英国本土的延伸,在种族上和文化上与帝国本土有着最密切的联系。英国从1887年起,定期召开各自治领、殖民地和附属国的首脑会议,讨论防御、贸易等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各自治领经济迅速发展和要求独立的呼声很高,促使英国采取新的措施协调与自治领的关系。1926年10月举行的伦敦帝国会议上通过的“巴尔福宣言”,规定英联邦的成员是自由地结合在一起的,英国和各自治领相互关系是平等的,在内政和外交上都是独立的,没有隶属的关系;它们都共同臣属英王,效忠英王。因为各自治领在防务上需要英国军队,特别是英国海军的保护,以及英国和自治领在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各自治领仍然承认自己是英帝国的成员,并且宣布效忠于英王。1931年12月,宣言以《威斯敏斯特法案》的形式通过,被称为英联邦的大宪章 。在宪章 上签署的除各自治领的首脑外,还有印度。英国认为印度经过1919年的宪政改革已经确立英联邦成员国的地位了。《威斯敏斯特法》规定,如果没有得到自治领的同意,英国王位继承的法律不能作任何修改。在伦敦的国会只有根据自治领的要求,才能通过应用于自治领的法律。自治领的议会通过的法律不能因为它与英国的法律相抵触,而被宣布无效。英国国王也不能按照其英国大臣的劝告而驳回自治领议会的法案;对于自治领的事务,他必须根据自治领大臣的意见行事。各自治领议会可以废除在伦敦通过的、与它们有关的法律。这就改变了1865年所通过的法案,即殖民地议会制定的法律不得与伦敦通过的法律发生矛盾的规定,扩大了自治领的自主权。 三、20年代的法国 然而,法国仍然是小型工业企业占优势的国家, 在政治上,法国是多党制政体。国民联盟主要代表人物都主张对德国采取强硬政策,压制德国, 1924年5月大选中,左翼联盟提出了民主的和平主义的竞选纲领,赢得了大选的胜利,其首领激进社会党人赫里欧(1872~1957年)担任总理。 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与罗马尼亚在战后初期分别建立联盟,共同注视东部和南部的战败国(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等),防止凡尔赛体系被破坏。这一联盟被称为小协约国。 法国在国防上采取防御措施,从1929年到1934年花了五年的时间在法国边境上建立长两百多公里的“马奇诺防线”。 第三节 战后初期的美国 一、经济的繁荣 二、政治上的保守 美国是依靠移民组成的国家。1917年1月,国会通过对移民强制文化测验的提案。但1920~1921年,仍有123万移民涌入。在“外国人和外来哲学”引起颠覆的群众性的恐慌高潮中,美国实行了限制移民的政策。 20年代,已多年不存在的三K党复活了,并且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美国黑人不相信自己在美国能够获得生活保障和平等权利,黑人领袖玛卡斯·加维(1887~1940年)倡导的“回到非洲去”的运动发展到几十万人。这是美国黑人运动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主张黑人迁回非洲的运动。 在民主党总统威尔逊于1920年卸任以后,20年代是三任共和党总统,即哈定(1921年3月~1923年8月)、柯立芝(1923年8月~1929年3月)和胡佛(1929年3月以后)连续执政。柯立芝采取的仍然是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政策。他的名言是:“美国是个商业的国家,需要一个商业政府”。 20年代美国整个社会价值观都在逐渐发生变化。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传统的社会价值观是清教徒式的,即勤奋、努力、个人奋斗、节 俭、崇尚理性、反对浪费,等等。20年代这种传统的社会价值观首先在城市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酗酒、赌博、卖淫、违禁售酒形成风气,追求享受、发财致富,投机倒把成为时尚。 第四节 战后初期的德国和意大利 一、魏玛共和国 1919年7月31日国民会议通过新宪法8月11日由艾伯特总统签署14日后生效。魏玛宪法规定德国为共和国,实行联邦制,。 1920年3月13~17日发生了复辟帝制的卡普暴动。德意志民族党人卡普(1858~1922年)借口要维护庞大的国防军,不肯裁军,不肯把武器交给协约国,他与国防军军官冯·吕特维茨相勾结占领了柏林政府大厦。卡普自封为总理。当暴动者向柏林进军时,政府要求国防军出兵镇压,但被以“国防军不打国防军”为由遭到了拒绝。叛乱分子得不到支持,纷纷出逃。 鲁尔危机。 1924年,通过签订道威斯计划,德国赔款问题得到了调整,经济上逐步走向稳定。为了使德国恢复世界强国的地位,施特雷泽曼在1924~1929年担任外交部长期间展开一系列外交活动。1925年1月,提出保障莱茵地区边界,同英、法、意、比等国家签订互相保障该地区安全的条约。1926年,同苏联签订友好中立条约。同年,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并担任国联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27年,国联理事会决定召回在德国的军事委员会。1928年,协约国巴黎会议提出1930年6月30日为法军撤出莱茵区的最终期限。德国通过合法的途径一步步地摆脱凡尔赛条约的经济、军事条款,重新取得欧洲大国的地位。这一时期的德国外交被称为施特雷泽曼外交时期。 二、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920年12月政府军炮轰阜姆,驱散邓南遮的义勇军。邓南遮逃到的里雅斯特,并打出法西斯主义的旗号。 1914年10月墨索里尼参加了意大利第一个法西斯组织——“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第二年,该组织更名为“革命干涉运动法西斯”,并在米兰建立全国性组织,墨索里尼成为其核心人物。1922年,墨索里尼宣布,不管是政府给我们权力,还是我们去夺取,我们要向罗马进军。于是,由三万名法西斯行动队员分成四路大军进逼罗马。 10月29日晚,墨索里尼到达罗马,国王任命他为首相。31日墨索里尼组成第一届法西斯政府,法西斯党终于上台执政。 1927年成立总体国家,由13个大的职业公团组织组成,其中六个代表商业、金融、农业、工业、海空运输、陆地运输的工人,六个代表这些领域的雇主,第十三个是专业人员和知识界。到1934年职业公团增加到22个。1928年12月颁布《法西斯大委员会权力法》,规定政府首脑和法西斯委员会首领由墨索里尼一人担任墨索里尼还宣称总体国家是“超阶级的,不是维护某一阶级的利益,而是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实质上是在“阶级合作”、“民族利益”的旗号下为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意大利法西斯国家的建立是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反动,是战后民主、社会主义运动高潮形势下的一股逆流。 第五节 战后初期的日本 一、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抢米风潮和政党内阁的建立 1918年夏天,一场饥民自发的抢米暴动在日本发生了。 米骚动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群众大暴动。 随着垄断资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资产阶级政党在政治舞台上活跃起来。1924年1月,代表垄断资本家和大地主利益的宪政会、政友会同由国民党进步派组成的“革新俱乐部”举行会谈,组成“护宪三派”。随后,“护宪三派”在“坚决实行普选”、“改革贵族院”和“整顿行政财政”的口号下发动了护宪运动。在1924年5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护宪三派获得大胜,组成三派联合政府。 1924年6月~1927年4月担任外相的币原喜重郎推行所谓的“币原外交”。主要内容是:协调与美英的关系;1925年1月正式承认苏联,恢复两国邦交和通商关系,并把军队撤出库页岛北部。在1925~1926年在北京召开的关于中国关税问题和治外法权问题的会议上,虚伪地表示同情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表示接受中国关税自主权的要求,实际上却强迫中国另订对日本有利的特别税率。“币原外交”在国内遭到了大资本家和政友会的激烈攻击。 1926年6~7月,田中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会议主旨是研究国际局势和制定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会议结束后,田中义一根据会议的内容向天皇写了一份报告,史称“田中奏折”。奏折明确提出:“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奏折指出苏联和美国都是日本推动对华政策的障碍,日本必须作好与之交战的准备。“田中奏折”实际上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冒险的指导纲领。但田中政府的内外政策遭到了国内外激烈的抨击,1929年7月,田中被迫下台。 第三章 现代苏联 第一节 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二月革命后的形势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活动 彼得格勒苏维埃代表大会于3月正式开幕。主席是孟什维克齐赫泽(1864~1926年),副主席是克伦斯基和孟什维克斯柯别列夫。在执委会中,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占据了多数,布尔什维克最初只有两名委员。 3月15日,临时政府宣告成立。这样,俄国在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是主要政权,掌握着各级权力机构。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 4月20日,《真理报》发表了列宁的报告提纲,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只 5月1日,俄国人民第一次公开庆祝国际劳动节 。但就在这一天,外交部长米留可夫向协约国发出照会,声称俄国政府“决意完全遵守我们对盟国承担的义务”,将世界大战进行到彻底胜利。。当天下午和第二天,10万群众自发走上彼得格勒街头,高呼“打倒米留可夫!”“打倒古契柯夫!”“公布密约!”“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等口号。首都的示威游行得到莫斯科、哈尔科夫等城市的响应。各地的抗议示威表明,群众对临时政府的信任发生动摇,临时政府的统治陷于危机。由于这一事件发生在俄历4月,历史上称它为“四月危机”。 6月16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 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科尔尼洛夫叛乱的被粉碎 临时政府企图用前线的战斗来转移人民的斗争视线。7月1日,下令俄军在西方战线和西南战线发起进攻。但是,这次冒险失败了, 7月17日,50万士兵、工人高举“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标语牌游行示威。政府从前线调回军队,向示威群众开枪射击,七月事件中,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也不复存在,政权完全落到了临时政府手中。 七月事件后,李沃夫宣布辞职。8月6日,第二届联合政府成立。克伦斯基任总理兼陆海军部长。 科尔尼洛夫叛乱 11月7日晚9点40分,彼得-保罗要塞的大炮开始向冬宫开火,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也响起了大炮的轰鸣声。接着,革命士兵、水兵和赤卫队员从四面八方向冬宫发起冲锋。在波德沃伊斯基等人率领下,起义者很快就突破冬宫的外围防线,冲进了大门。他们涌上楼梯,扫荡着士官生,搜索着冬宫的1050个大小房间。深夜1点50分,部长们隐匿的房间大门被打开。安东诺夫-奥弗申柯拿着手枪站在部长面前说:“以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了”,并下令逮捕了他们。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由于11月7日这一天是俄历10月25日,所以人们称这次革命为十月革命。 三、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当起义者攻打冬宫之际,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1月7日晚在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正式开幕。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列宁向大会作了关于和平问题的报告,指出和平问题是现时最紧急、最迫切的问题。根据列宁的报告,大会一致通过了和平法令,谴责帝国主义战争罪行,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开始和谈,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约。法令呼吁英法德三国工人,以多方面的行动帮助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的事业进行到底。 和平法令通过后,列宁又就土地问题作了报告。大会经过热烈讨论,通过了土地法令。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一切土地都是全民的财产。法令满足了农民的平分土地要求,宣布土地按劳动定额或消费定额分给劳动者使用。 代表大会最后选举了自己的领导机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他们的支持下,全国各地到1918年春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列宁把这个阶段的胜利称作苏维埃政权的“胜利进军”。 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着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样,苏维埃俄国逐步转人了战时体制,由于这种战时体制与苏俄领导人固有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指导思想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政策措施上表现出强烈的"共产主义"取向,由"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因素组合而成的特殊体制,被称作"战时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大致分两个阶段:1918年夏至1920年春为第一阶段,1920年春至1921年春为第二阶段,前一阶段主要表现为迫于战争行势的需要而提出应急性措施,后一阶段则更多地表现出自觉地将战时体制延伸为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意图。在具体政策措施的形式上,两个阶段的区别并不明显,大部分政策的实施是连贯的,但程度和范围有所不同。概而言之,"战时共产主义"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余粮征集制。 2.加速工业国有化。   3。推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4.流通和分配领域非市场化。 总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正如列宁所指出: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丝毫没有选择的余地"。   从客观效果上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起到了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保证战争所需,为前线的胜利提供后勤支持的作用,也为战争条件下强化专政机器、打击反对势力、稳定和巩固后方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手段。"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损害了相当一部分人及其所属社会阶层的利益,但是它所体现的阶级原则却使利益的调整向支撑苏维埃政权的基本力量--工人、红军士兵和贫农倾斜,从而在以阶级搏斗为鲜明特征的国内战争中增强了苏维埃政权的阶级基础,成为红军战胜白军、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至于"战时共产主义"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后果则主要表现在它的第二阶段,即战争的危急时期过去后,非常态的战时经济措施继续被当作向社会主义过渡捷径的阶段。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一、内战结束后的形势 革命前,贫农是大多数,现在占优势的是中农。广大农民为了保护分得的土地和维护国家的独立,曾接受余粮收集制。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外国干涉军入侵威胁的消失,农民不肯再接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他们强烈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绝。农民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频繁发生。 布尔什维克党注意到危机的出现,提出了各种克服危机的办法。多数人认为,问题的根源是小资产阶级在困难面前发生动摇。主张严格纪律,加强国家干预。。少数人不赞成这一意见,主张放松控制,用物质利益刺激生产。这一主张被谴责为社会革命党思想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实行粮食税后,农村中有不少农户因缺乏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而不能耕种自己的全部土地。为了尽快恢复农业,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2年5月22日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法令还允许农民自由选择使用土地的形式,自行决定采取村社的、个体经济的或集体经济的形式。1 1926年,土地和生产资料租佃关系,以及雇佣劳动关系发展到了顶峰。1921年3月27日,粮食人民委员部颁布了《关于在地方范围内以及国家与公民之间商品交换条例》,规定在地方范围内,农民完成农业税后的剩余产品可以在公民之间自由交换。。 在工业方面, 1920年11月,人民委员会公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开办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一起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列宁强调要通过租让制发展苏俄经济改善工人生活,同时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1921年7月,政府通过了《关于手工业和小企业》的条例,允许私营小企业雇工20名。1925年5月,放宽限制,经特别批准可雇工100名。 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国有企业与合作社的管理制度也有很大改变。 新经济政策的采取是苏维埃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新经济政策规定出一条新的建设道路:在无产阶级国家的领导监督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具有重大意义。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新经济政策为苏俄人民指出了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 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在民族自决思想的鼓舞下,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和自治共和国。 国内战争全面爆发后,俄共(布)中央提出要加强各苏维埃共和国间的军事政治同盟关系,以抗击共同的敌人 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顺利恢复经济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各苏维埃共和国认为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经济整体,以便充分利用各国的经济财政资源。 1922年12月30日,在莫斯科召开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会上,斯大林作了关于组建苏联的报告。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四个共和国。1924年1月,苏联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了苏联宪法,从法律上把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形式固定下来。 实行新经济政策后,苏维埃国家内部的资本主义成分活跃起来,出现了新生资产阶级分子(耐普曼)。在农村,富农力量有所增长。 1924年1月21日,列宁因脑溢血引起呼吸器官麻痹而与世长辞。 第四节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苏联的对外政策 一、1936年宪法的制定和高度集中体制的确立 1936年11月25日,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斯大林在第一天的会议上作了《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宣布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 新宪法还反映了苏联民族国家体制的变化,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便由原来的7个增加为11个。 1941年5月,斯大林接任人民委员会主席职务。 苏联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权力愈来愈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 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建成了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办法实行高积累多投资,发展粗放型经济。它片面发展重工业,建立准军事型的经济,并以此提高国力,赶超资本主义国家。 这一建设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斯大林通过它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全球化的要求。从长远看,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二、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和大清洗运动 30年代,斯大林主持开展了一系列批判运动。哲学界的德波林学派,文学界的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拉普),史学界的波克罗夫斯基学派,经济学界的康德拉季耶夫、格罗曼学派,甚至生物学界的瓦维洛夫学派都遭到不公正的批判,被扣上“托洛茨基主义”、“孟什维主义”、“反党”等各种政治帽子。一些研究机关被解散,许多学者遭逮捕处死。这些批判把斯大林的绝对领导和唯一正确地位从政治领域扩展到文化学术领域。 1938年,经斯大林亲自审定,出版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把个人崇拜从历史上和理论上完全确定下来。 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在列宁格勒斯莫尔尼宫被暗杀。苏联报纸宣布,暗杀是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对派策划的。1935年1月18日,党中央发出秘密信件,要求各级党组织提高革命警惕性,深挖暗藏的敌人。1936年,对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重新审讯, 1936年8月19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对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进行公开审讯。法庭没有提出任何物证,仅凭被告的“交待”和“承认”就宣布他们组织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总部”,组织刺杀基洛夫,并多次企图暗杀斯大林。法庭判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16人死刑,不容上诉就予以处决。 26日,叶若夫上台,把大清洗推向全国各地。1937年,因“反革命案件”被捕的人数比上一年多九倍多。 1937年1月23日,最高法院对前托季联盟分子进行第二次公开审讯。这次的指控比前次升了一级,说皮达可夫、拉狄克等人秘密组织“托洛茨基平行总部”,不仅组织暗杀活动,而且“接受托洛茨基指示,将乌克兰出卖给德国”,以换取德国支持托洛茨基上台掌权。法庭判处皮达可夫等13人死刑。 几天后,联共(布)中央于2月23日~3月5日举行全体会议。斯大林在会上作了长篇报告,宣称有“三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由于存在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法制不健全且遭随意破坏,许多人无辜遭到迫害。西方估计有500万人受牵连,30万~40万人被处决。1936~1939年间,有一半以上的党员,即120万人被逮捕。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是在打败托季联盟和布哈林之后的1934年召开的,被称为胜利者代表大会。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人被捕,占56%;大会选出的139名中央正式和候补委员中有98名被逮捕和枪决,占70%。会后选出的17名政治局成员中有5名被害,1名自杀。军队的损失十分惊人。 1938年末,大规模的逮捕处死浪潮逐渐平息。这场历时多年的大清洗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政策的变化 1933年11月16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和美国总统罗斯福互换照会,决定建立两国间外交关系。 1934年9月,苏联被接纳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从此,苏联完全走出被孤立被忽视的处境,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重要角色。 为了对抗德国的威胁,苏联特别重视同它的传统盟友——法国的关系。经过谈判,1935年5月,苏法签订互助条约。同月,又和捷克斯洛伐克订立互助条约。在此之前,同波兰、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1935年,苏联与日“满”达成协议,将本应归还中国的
/
本文档为【世界现代史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