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疗效观察

2012-05-28 3页 doc 57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2111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疗效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疗效观察 刘清池 吴晓然 陈伟 石家庄平安医院血液科 050021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并观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过敏性紫癜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40例,分邪热伤络、邪毒瘀阻、脾肾两虚三型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40例,口服扑尔敏、潘生丁,腹痛、关节痛加用泼尼松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5%(26/40),总有效率87.5%(35/40),对照组治愈率27.5%(11/40),57.5%(23/40),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疗效观察 刘清池 吴晓然 陈伟 石家庄平安医院血液科 050021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并观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过敏性紫癜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40例,分邪热伤络、邪毒瘀阻、脾肾两虚三型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40例,口服扑尔敏、潘生丁,腹痛、关节痛加用泼尼松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5%(26/40),总有效率87.5%(35/40),对照组治愈率27.5%(11/40),57.5%(23/40),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中药组出现7例,发生率17.5%,以纳差、腹泻为主。西药组发生不良反应21例,发生率52.5%,主要为嗜睡、体重增加、头痛等。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中药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辨证治疗 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为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春秋季发病居多。我们观察到单纯西药治疗复发率高,而采用中药治疗可以减少复发。鉴于本病起病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而见皮肤紫癜,可伴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血尿、蛋白尿等,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为邪毒侵扰机体,损伤脉络,血溢脉外,而离经之血遂成瘀血,复阻经络气血之运行,又加重病情,疾病反复发作,鉴于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于2003年6月~2006年3月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1]。 1.2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80例,均为2003年6月~2006年3月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病程7~93天,年龄5~10岁6例,11~14岁11例,15岁以上23例,伴关节痛10例,伴腹痛11例,伴紫癜性肾炎6例;西药对照组40例,男14例,女26例,病程12~103天,年龄5~10岁7例,11~14岁12例,15岁以上21例,伴关节痛8例,伴腹痛7例,伴紫癜性肾炎7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人的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尿常规检查,中药治疗组出现尿蛋白3例,尿潜血5例;西药对照组出现尿蛋白3例,尿潜血4例。便潜血阳性,中药治疗组4例,西药对照组5例。 1.4 辨证分型 邪热伤络型( 21例):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紫癜成片,颜色鲜红或深紫,或伴发热、咽痛,或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尿血、吐血、鼻衄,或有发热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边尖红或舌红苔薄黄或舌红绛、脉浮数或滑数。 邪毒瘀阻型(15例):临床表现为紫癜伴关节肿痛,或肌肉痛、或腹通等,可伴血尿,或腹泻,或便血,舌质红或有瘀斑,脉弦。 脾肾两虚(4例):临床表现皮肤紫癜反复发作,遇风寒易诱发,迁延不愈,瘀点瘀斑隐约散在,色较淡,可伴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舌淡脉虚。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治疗组 2.1.1 邪热伤络型: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方用清营汤加减:金银花20g,连翘20g,生地30g,牡丹皮20g,赤芍20g,紫草20g,蝉蜕15g,大黄10g,防风10g,芦根2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一剂。 2.1.2 邪毒瘀阻型:治宜清解毒邪,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20g 当归20g,赤芍20g,桃仁10g,生地20g,川牛膝20g,元胡20g,秦艽20g,马鞭草20g,白鲜皮15g,豨莶草30g,地锦草30g。水煎服,每日一剂。 2.1.3 脾肾两虚型:治当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方用太乙汤加减:太子参25g,黄芪30g,白术20g,防风10g,旱莲草30g,益母草30g,金樱子20g,芡实20g,丹参12g,当归20g,生地12g,蝉蜕15g,紫草30g。水煎服,每日一剂。 2.2 对照组 口服扑尔敏、潘生丁,有腹痛或关节痛加用强的松(1mg/kg·d)。 两组治疗30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未见疗效者,判定为无效。 2.3 饮食禁忌 在治疗期间忌食鱼、虾、蟹、羊肉等发物和辛辣之品。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显著性差异标准。 3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紫斑紫癜及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好转:皮肤青紫斑点明显减少,全身症状减轻,实验室指标有改善;未愈:皮肤青紫斑点、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3.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药组治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 治 愈 好 转 未 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0 26(65.0) 9(22.5) 5(12.5) 87.5 对照组 40 11(27.5) 12(30.0) 17(42.5) 57.5 P <0.05 >0.05 <0.05 <0.05 4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血液科的常见病,病情易复发,临证患者见皮肤瘀斑,四肢多见,可有瘙痒,可伴腹痛、关节痛、便血、血尿、蛋白尿,属中医 “紫癜风”等范畴。本病的成因是由本病起病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而见皮肤紫癜,可伴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血尿、蛋白尿等,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为邪毒侵扰机体,损伤脉络,血溢脉外,而离经之血遂成瘀血,复阻经络气血之运行,又加重病情。疾病反复发作,可致气随血耗,脾肾虚损。故中医分为邪热伤络型、邪毒瘀阻型和脾肾两虚型三型辨证论治。邪热伤络型主要以皮肤紫癜多见,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血,药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生地、丹皮、赤芍、紫草清热凉血,其中丹皮、赤芍既有凉血之力,又可活血防止瘀血停滞,紫草凉血消斑,大黄泻热毒,荡积滞,从而减少体内毒素的吸收,消除胃肠道的致敏物质,薄荷、防风、蝉蜕祛风透邪,蝉蜕甘寒轻浮而善除风热,具有清透达邪、发散诸热、拔毒外出之效,芦根、甘草,甘甜缓急滋阴。邪毒瘀阻型以紫癜伴关节肿痛,或肌肉痛、或腹通等为主证,可伴血尿,或腹泻,或便血,舌质红或有瘀斑,脉弦,此为邪毒瘀阻经络,气血瘀滞,治宜清解毒邪,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川芎、川牛膝活血化瘀,桃仁性平味苦、甘,归心、肝、大肠经,善破脏腑之瘀血,川芎辛温活血可上达巅顶,下致少阴,川牛膝活血善下行,三药相伍为用,可使上下、表里经络气血舒畅,豨莶草、元胡、秦艽解毒活血、通络止痛,豨莶草又能祛风消疹,白鲜皮、地锦草、马鞭草解毒消斑,三药相配,善消皮肤瘀斑。脾肾两虚型多为紫癜反复发作者,病程较久,邪毒内侵,耗伤气血,迁延日久则脾肾受损。治当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方用太乙汤加减,药用太子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以摄血,有研究发现太子参、黄芪、白术可调节人体免疫机能,紫草、生地、旱莲草凉血止血,丹参、益母草凉血活血,当归、白芍养血和营,防风、蝉蜕祛风脱敏,当归、白芍、防风、蝉蜕四药相伍,养血消斑,可防止紫癜复发。金樱子、芡实以固涩精气,能有效消除蛋白尿。诸药相配,可达健脾补肾、益气养血,调节免疫,防止紫癜复发之功效。 西医认为过敏性紫癜的病理改变主要是某些原因造成的无菌性小血管炎性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等处毛细血管受损,内皮增生,通透性增加,有血浆和红细胞渗出,局部纤维化和血栓形成、灶性坏死,这与中医邪毒伤络,迫血外溢发为瘀斑,血瘀凝滞,气血失和,的机理是一致的。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能减低毛细血管脆性及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3],赤芍、益母草具有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抗凝作用[4,5],蝉蜕有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6],丹皮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7],豨莶草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8],太子参具有抗应激作用[9],黄芪可调节人体免疫机能[10]。故在辨证治疗中选用大黄、赤芍、益母草、蝉蜕、丹皮、豨莶草、太子参、黄芪等中药,既符合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的理论根据,还可达到活血化淤、消散瘀血、调和气血之目的,从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有效预防本病的复发,本组中药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也从临床证实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二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70~274. 2.陈佑邦,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 3.陈劲松,贝群.大黄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首都医药;2006;(8):44~46. 4.阮金兰,赵钟祥,曾庆忠,等.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 (9):965~970. 5. 袁忠志, 李继云.中药益母草预防和抑制微小血管血栓形成的作用.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13(3): 148~150 6.马世平,等. 蝉蜕的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中国中药杂志,1989 ,14(8):42. 7. 汤文璐,李 俊,徐叔云.丹皮总苷的抗炎免疫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18 (6):656~660. 8. 吴巍,高辉,王丽君.豨莶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特产研究,2000;( 1):59~61. 9. 刘训红, 陈彬, 王玉玺. 太子参多糖抗应激和免疫增强作用实验研究. 江苏中医, 2000, 21 (10) : 51- 57. 10.马宏秀,张治祥.黄芪的药理研究进展.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5) 73~75
/
本文档为【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疗效观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