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比较经济体制分析

2012-05-28 50页 ppt 745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40935

暂无简介

举报
比较经济体制分析nullnull比较经济体制分析 姚先国 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1.1比较经济学与比较经济体制学 1.1.1经济学所涵盖的范围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分析工具:会计、统计等 D.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1.1.2比较经济学涵盖的范围1.1.2比较经济学涵盖的范围A.比较经济理论 B.比较经济体制:本次课程核心内容 C.比较经济发展 D.比较经济政策 例:德国的经济学学科设置 A.Finance(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B.理论经济学:宏观、中观、微观 C.经济政策研究1.1.3 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1.1.3 本门...
比较经济体制分析
nullnull比较经济体制分析 姚先国 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1.1比较经济学与比较经济体制学 1.1.1经济学所涵盖的范围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分析工具:会计、统计等 D.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1.1.2比较经济学涵盖的范围1.1.2比较经济学涵盖的范围A.比较经济理论 B.比较经济体制:本次课程核心内容 C.比较经济发展 D.比较经济政策 例:德国的经济学学科设置 A.Finance(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B.理论经济学:宏观、中观、微观 C.经济政策研究1.1.3 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1.1.3 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一、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 二、对世界各国主要经济体制模式的分析: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 三、经济转型理论、模式与中国经济改革1.2 研究对象:经济体制1.2 研究对象:经济体制经济体制(economic system) (1)体制与制度 观点1:体制与制度是一样的 观点2:体制与制度不同 体制是指社会经济运行机制、资源配置方式;制度是指决定社会性质的社会本质经济关系的组合,与所有制相关;机制是运动中的经济体制 观点3:不一样,但不本质区别 (2)经济体制的定义 经济体制是在一定时期里关于资源占有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系统化的制度安排。 其要点是: A.制度安排(institution arrangement) B.制度系统 C.解决社会最重要的经济问:资源占有与资源配置1.3研究方法1.3研究方法三种研究方法: 1.演绎:逻辑过程、一般到特殊 可靠性强、创新性弱 2.归纳:特殊到一般 可靠性较强、创新性较强 3.比较法:特殊到特殊 可靠性弱、创新性强1.4 比较经济体制学的产生与发展1.4 比较经济体制学的产生与发展1.4.1比较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末期 值得一提的学者包括: 瓦尔拉斯(1858-1873年) 、维塞尔(Wieser,Friedrich Freiherr von) (1851—1926年) 、熊彼特、巴伦尼、皮尔逊 1.4.2比较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一)20年代开始的社会主义经济论争 社会主义的反对派:米塞斯、哈耶克、罗宾斯 社会主义同情派:泰勒、兰格、迪金斯 (二)30-40年代的比较经济制度研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883——1950) 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883——1950) 伟大的思想家,为经济学贡献了许多原创性思想,对今天的经济学发展影响巨大。 代表作: 《经济发展理论》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 《经济分析史》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 ,1881-1973),哈耶克的老师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 ,1881-1973),哈耶克的老师哈耶克Friedrich A. Hayek (1899-1992), 1974年获诺贝尔奖哈耶克Friedrich A. Hayek (1899-1992), 1974年获诺贝尔奖哈耶克: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哈耶克: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哈耶克的思想在当代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 代表作: 通向奴役之路 自由秩序原理 法、立法与自由 致命的自负 苏东国家的转型证明:“历史是错的,哈耶克是对的。”——媒体的噱头。罗宾斯(Lord Lionel C. Robbins, 1898-1984)罗宾斯(Lord Lionel C. Robbins, 1898-1984)1929年任伦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其时哈耶克执教于该系。 与凯恩斯观点相左null1.庇古的比较经济制度理论 2.熊彼特的比较经济制度理论 3.勒纳的比较经济制度理论 4.以“比较经济制度”命名的第一部专著 《比较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合作社运动》1938年出版,作者:罗克斯、胡特null1.4.3比较经济体制研究的深入(二战后) 1.4.4最新进展 1990年代以来: (1)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 (2)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变革第2章 经济体制的功能第2章 经济体制的功能2.1 制度的内涵 制度,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可以看作斯社会中个人必须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 经济制度可以定义为支配和约束人的经济行为的行为,如契约制度、财产占有和使用制度等。 制度的特点: 制度是公共产品;无形产品;制度的供给与需求不是单个人自主行为可以实现的;制度的供给是非竞争性的,供给权垄断在社会的某一政党、利益集团之中。null制度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制度与组织 制度与制度环境 制度与制度安排 任何一项付诸实施的制度都包括三个要素: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或者说制度环境、制度安排与实施机制。2.2 制度的起源2.2 制度的起源为什么人类社会需要制度? 主要原因是: 1.人的理性及其限度; 2.环境的不确定性与机会主义倾向 一、人的理性及其限度 完全理性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但是,西蒙指出,人是有限理性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 1916-2001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 1916-2001 )1978年获得诺贝尔奖,发表的获奖演说题为《企业组织中的合理决策》null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三、“囚徒困境”及其制度含义 “囚徒困境”说明,利己心和机会主义往往会导致坏的结果,要使博弈能够实现最优结果,必须制定制度囚徒困境囚徒困境伟大的纳什(John F. Nash ),我们祝愿他早日康复!伟大的纳什(John F. Nash ),我们祝愿他早日康复!大家看过电影《美丽心灵》吗?这是以纳什为原型拍摄的, 1994年因为对博弈论作出了奠基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 此人是个天才。他告诉了我们纳什均衡的存在,泄露了天机,于是上帝惩罚他,让他发疯。 2002年访问中国。 纳什先生,早日回来!null四、关于制度起源的几种观点 1.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 科斯定理是什么?科斯Ronald Coase科斯Ronald Coase划时代的著作: 1936年,发表《企业的性质》 1960年,发表《社会成本问题》 1991年获得诺贝尔奖,发表获奖演说《论生产的制度结构》。张五常—科斯的好朋友张五常—科斯的好朋友华人学者,尽管饱受争议,但是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作出的杰出贡献不容抹煞。 代表作: 《佃农理论》、《经济解释》 2001、2002年两度访问浙江大学。null2.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产权理论 阿尔钦:1972年,AER上发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指出解决“偷懒”、“搭便车”行为的办法是让监督者获得剩余索取权。——这是从产权角度讨论企业制度的起源。阿尔钦(Armen A. Alchian ,1914-)阿尔钦(Armen A. Alchian ,1914-)张五常的老师,产权理论先驱。 其名言:竞争、资源稀缺、歧视、行为约束、财产权利,实质上是五个等价的命题。null德姆塞茨: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和受损的权利,一个主要功能是将外部性内部化提供激励。 德姆塞茨考察了皮革贸易与印第安人土地私有权的起源之间的关系。德姆塞茨 Harold Demsetz, 1930- 德姆塞茨 Harold Demsetz, 1930- Early developer of Coase's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His 1967 paper argued that the alloc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was a precondition for the efficient functioning of markets. Demsetz pursued these "Chicago"-style concerns - i.e. locating the emergence of institutions such as property rights, contracts, firms, oligopolistic behavior etc. in transactions costs and information problems. Demsetz's 1972 paper with Alchian was one of the earliest analyses of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null3.诺斯的经济史理论 通过考察经济史证明了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巨大影响。 综合:一切制度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一种产权安排。诺斯 Douglass C. North 诺斯 Douglass C. North 1993年获得诺贝尔奖。 代表作: 《西方世界的兴起》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2.3 制度的种类2.3 制度的种类 舒尔茨的分类 林毅夫的分类 我们把经济制度分为以下几种 1.确立人们的经济权利的制度 2.关于调整和规范人们之间的交易关系的制度 3.确立人们的劳动与其收入之间关系的制度 4.降低或消除个体经济风险的制度 5.保证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制度 6.保证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稳定的制度2.4经济体制的功能2.4经济体制的功能 一般而言,经济体制存在的必要性,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化,从而提高经济效率。 经济体制的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确定经济行为主体的权利范围,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起协调作用。 确定经济主体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对经济当事人不符合社会整体效率的行为发挥约束作用。 确定利益分享规则,对经济主体行为发挥激励功能。 确定信息交流结构,对经济运行发挥信息功能。2.5 经济体制与经济利益关系2.5 经济体制与经济利益关系 经济体制也可以定义为关于经济利益的制度安排,利益分割始终是一切经济体制要解决的终极问题。 2.5.1利益源泉与结构 2.5.2利益结构的外化——利益集团 2.5.3利益实现方式 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 生产性努力:是指经济当事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增加国民财富的行为。 分配性努力:是指并不增加国民财富,但能改变国民财富分配比例的行为。 2.5.4 利益结构的调节与规范 政府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关系重点是: 两种产权的规范与功能性收入分配比例。 个人与收入分配的调节。 对无收入能力者的保护。 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调节。思考与阅读文献思考与阅读文献1.纳什均衡与一般均衡的不同之处? 2.经济学为什么要研究制度? 阅读文献: 1.科斯:社会成本问题 2.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 3.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 4.张五常:新制度经济学 5.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 6.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 7.新经济学帕尔格雷夫词典:“交易费用”条目 8.汪丁丁: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 9.汪丁丁:制度成本、博弈均衡与知识结构 10.新经济学帕尔格雷夫词典:“纳什均衡的哲学意义”条目第3章 经济体制的效率及其评价第3章 经济体制的效率及其评价对经济体制的比较有两条思路: 近年来制度经济学家对经济体制从成本-收益角度所作的效率评价; 福利经济学家从“帕累托最优”或福利最大化角度对经济体制作出的评价。 3.1 经济体制的效率评价 经济体制成本大致包括:1.创建成本;2.运行成本;3.维护成本 对体制效率的衡量(刘世锦,1993): 1.有体制与无体制的比较 2.同种条件下两种体制的效率比较 3.体制变动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较3.2 经济体制的福利评价3.2 经济体制的福利评价3.2.1 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旧福利经济学即 A·庇古在其于 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中所阐述的理论。庇古以功利主义为基础,认为“福利”是指个人获得的效用或满足。庇古采用两个作为检测社会福利的标志:第一是国民收入的数量,第二是国民收入分配状况。 国民收入总量:庇古主要是考察:为了使一个社会的一定总量的生产资源所产生的国民收入达到极大值,应该怎样将这些生产资源分配使用于各个部门。 国民收入分配:庇古认为在国民收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社会经济福利总量的另一条途径就是努力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null3.2.2 新福利经济学 1930年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加以修改、补充和发展而形成的福利经济学,一般被称之为“新福利经济学”。它与旧福利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不在于推导出来的结论有较大差异,而在于使用的分析工具有所不同:旧福利经济学是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的,而新福利经济学则建立在序数效用论基础上。 最优条件的含义 所谓最优条件是指在一定的经济组织下为达到最大社会福利地位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帕累托最早提出了最优条件的标准,他指出,只有在一定的收入分配的条件下,生产和交换情形的改变使得有些人境况变得好些,而其他人并未变得坏些,社会福利才能说是增加的。或者说,生产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除非至少使另一个人处境变坏。后人把这种状态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Pareto OPtimum)。这套最优条件包括三个部分: ①交换的最优条件; ②生产的最优条件; ③生产和交换综合最优条件。帕累托 Vilfredo Pareto, 1848-1923 帕累托 Vilfredo Pareto, 1848-1923 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的最优条件 RCSX=RCSY 生产的最优条件 RTSX=RTSY 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RPTXY=RCSXYnull3.2.3 社会福利函数论 帕累托最优状态不是一个,而是有许多个。埃奇沃思契约曲线 CC’上的任何一点都是最优状态。帕累托未能指出哪一种状态下社会福利是唯一最大的社会福利函数(Social Welfare Function,SWF)试图解决唯一的最优条件的判别问题。 所谓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福利是社会所有个人购买的商品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关变量的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 。 社会福利函数的求得要依靠把社会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纳成单一社会偏好次序。然而,从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偏好,被阿罗证明为是不可能的。因此,社会福利的唯一最大值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几乎是不可能确定的。 阿罗Kenneth J. Arrow, 1921-阿罗Kenneth J. Arrow, 1921-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economic theoris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Kenneth J. Arrow has made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numerous fields, most of then concentrated around Neo-Walrasian general equlibrium theory and welfare economics, of which he can be considered one of the primary architects. 1972年获得诺贝尔奖null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有A,B,C三人针对X,Y,Z三种选择进行投票,在得多数票获胜的规则下,每个人均按照他的偏好来投票。投票者A的偏好次序 是X、Y、Z,B的是Y、Z、X,C的是Z、X、Y。不难看出,大多数人是偏好x胜于y,同样大多数人也是偏好y胜于z。按照逻辑上的一致性,这种偏好应当是可以传递的(transivity),即大多数人偏好x胜于z。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偏好z胜于x。因此,以投票的多数规则来确定社会或集体的选择会产生循环的结果,这就好象一只狗在追自己的尾巴,会没完没了地循环下去。结果,在这些选择方案中,没有一个能够获得多数票而通过,这又被称作“投票悖论”(the voting paradox),它对所有的公共选择问题都是一种固有的难题,所有的公共选择规则都难以避开这种两难境地。 那么,能不能设计出一个消除循环投票,做出合理决策的投票方案呢?阿罗的结论是:根本不存在一种能保证效率、尊重个人偏好、并且不依赖程序(agenda)的多数规则的投票方案。简单地说,阿罗的不可能定理意味着,在通常情况下,当社会所有成员的偏好为已知时,不可能通过一定的方法从个人偏好次序得出社会偏好次序,不可能通过一定的程序准确地表达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偏好或者达到合意的公共决策。 还有必要提及森Sen,他来自东方,1998年获得诺奖还有必要提及森Sen,他来自东方,1998年获得诺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审核委员会在给阿马蒂亚·森颁奖的颂词中指出:“他对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研究作出了许多关键性的贡献,其中包括公共选择的一般理论、福利与贫穷的指标以及对饥荒的实证研究等方面”。阿马蒂亚·森1933年出生于印度的桑蒂克尼坦,1953年获加尔各答大学文学士学位,1955年前往英格兰攻读剑桥大学的另一个学士学位,1959年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1年起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1977年起任牛津大学经济学教授,70年代末转教于美国哈佛大学。1999年又转往英国剑桥大学,担任三一学院院长。 森针对阿罗不可能定理发起的挑战。森发现,当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是最佳的情况下,阿罗的“投票悖论”就可以轻松地迎刃而解。null3.3 衡量经济福利水平的尺度 3.3.1 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校正 国民生产总值(GNP)所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它是以货币表示的。 这是最常见的宏观指标,但是,芝加哥学派不同意GNP,他们说,“GNP是个什么东西。” 我们须知,GNP不是经济的全部,我们要讨论GNP指标地局限性和缺陷。诸位学习经济学,应该瞄准下面这座小楼,这是哪里?诸位学习经济学,应该瞄准下面这座小楼,这是哪里? 这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芝加哥学派是目前的主流经济学的大本营。 谁能说出目前活跃的芝加哥学派学者都有谁?null3.4 评价经济体制成绩的常用指标 3.4.1 西方比较经济学家提出的几种指标体系 M.伯恩斯坦指标体系 G.格罗斯曼指标体系 库普曼和蒙泰斯指标体系 格雷戈里和斯图尔特指标体系 V.霍尔索夫斯基标准 亚诺什·科尔奈标准 F.L.普瑞尔标准 3.4.2 西方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普遍使用的评价指标 经济增长:产出水平、经济增长率 经济效率:基尼系数与洛伦茨曲线 经济公平:4种公平观 (1)平均主义——社会的所有成员得到同等数量的商品 (2)罗尔斯主义——使境况最差的人的效用最大化 (3)功利主义——所有社会成员的总效用最大化 (4)市场主导——市场结果是最公平 经济稳定: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 第四章 经济体制的构造与分类第四章 经济体制的构造与分类4.1 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 经济体制作为系统化的制度安排,总是由各种具体的经济制度按照一定的联系方式而构成有机的整体。 我们把经济体制理解为资源占有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机组合,任何经济体制都由三类制度构成: ①资源占有制度安排,这里包括所有制、利益关系和动力机制三组制度。 ②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资源配置的出发点也是所有制或产权制度。 ③经济运行的支持系统。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信息系统;二是监督一协调系统。如果没有这两类系统,经济运行过程必然发生紊乱,或摩擦,从而阻碍甚至窒息经济体制的活力。 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层次: 核心要素,是所有制或产权制度; 支配要素,包括决策结构和利益结构; 运行要素,包括组织结构、动力结构、信息结构和协调(监督)结构。null4.2资源占有方式 4.2.1 占有的主体与客体 经济资源分为三类: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构成生产的物质条件,人力资源是生产的人身条件,三种资源都构成占有的客体。 4.2.2 占有的性质 占有的性质取决于经济主体权利边界的划分,而这种划分又是社会生产关系长期演变的结果。占有或所有权的性质可分为三类:私人占有、共同占有、国家占有。 占有的性质私人占有私人占有有限团体共同占有:私人股份制 有限区域内的共同占有:如集体所有制 整个经济活动范围内的共同占有:社会(全民)所有制个人占有 家庭或家族占有私人占有:委托一代理制null4.2.3 不同所有制的差异 共同占有基础上的公共所有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社会所有成员都能平等地行使对财产的权利。国家所有制是指国家对任何人都拥有排他性权利,而私人所有制则是社会认可的个人排他性权利。 严格意义上的公有制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其生产力基础是机器化大生产; 二是财产对涉及的社会成员不具有任何形式的排他性; 三是所有权在社会成员之间不可分割,共同实现其权利; 四是任何个人不能直接依据对生产资料的权利去享受运用生产资料的成果,也不存在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相联系的独立利益主体。 私有权的本质特征在于: 一是财产在价值形式上是可以完全分割,因而个人对财产的所有权相互之间具有鲜明的排他性; 二是个人作为所有者对生产资料拥有直接的最终处置权,也可以单凭生产资料所有权参与劳动成果的分配; 三是产权界定清晰,不存在外在性,外在性大多存在于产权界定不清的领域。null4.2.4 产权与所有权的联系与区别 阿尔契安认为,“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排他性)权利。” 产权与所有权都是由某种资源的占有而引起的权利,二者的共性在于: (1)都是由占有引起的权利; (2) 都必须在经济上得以实现,由此都以收益的分享为归宿。 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1)所有权的占有对象是实体性的生产要素,即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 (2)所有权主要涉及所有者支配自己财产的权利,它强调的是财产的最终归属以及由这种归属所引起的收益权,而产权则涉及人们在财产运用过程中与他人的权利关系。 (3)产权不仅是所有权的延伸,而且是对所有权的限制。 (4)所有权是一种静态的完整的概念,而产权是动态的、可分解的权利束。null4.3 资源配置方式 4.3.1 资源配置问题的起源 资源配置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是任何一个社会始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资源配置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较高的层次是指,经济资源如何分配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或不同个人,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使每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 较低的层次是指,在资源分配为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单位、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如何组织并使用这些资源,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使之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null4.3.2 资源配置的主体 资源配置主体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占有主体同时是配置主体,如自耕农,早期的资本家。 第二种是当占有主体与配置主体分离时,占有主体拥有资源但将配置资源的权利转交给职业经营者行使,占有主体利用直接监督或激励机制来控制对方的行为。 4.3.3 资源配置方式 1.资源配置方式的演变 2.直接配置方式 3.传统计划配置方式 4.市场配置方式null 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是指经济主体依据市场发出的价格信号,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采取行为而实现的资源市场配置。市场配置资源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资源配置过程是从微观到宏观的均衡过程,在任何社会里,都要求生产与消费相互适应,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整个经济的均衡是从微观领域开始,通过中介过程,最终实现宏观经济均衡。 (2)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价格与竞争。价格是市场需求变化的指示器,又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杠杆。竞争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资源合理配置的保障。 (3)市场配置资源是分散决策过程。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归根到底是由价格和竞争这两大杠杆实现的,要使市场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得以发挥,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1)充分竞争,没有垄断和市场畸形。 (2)价格具有充分弹性,能够根据市场供求关系随时调整。 (3)市场信息充分。 (4)明确的市场规范和合理的市场行为。null4.4 经济体制的分类 4.4.1 经济体制分类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4.4.2 按资源占有方式分类 按资源占有方式或按照所有制形式划分经济体制,是通常采用的方式,这种方式也往往用于区分社会基本制度或经济制度,如马克思把西欧社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以所有制方式为基本准则的。 按所有制划分经济体制,往往与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即“所有制十运行机制十意识形态=某种主义的经济制度”。熊彼特把经济体制分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三类。哈姆把经济体制分为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自由社会主义三类。 按所有制分类最为科学、全面的是霍尔索夫斯基,他不仅考虑比较经济体制分析到物质生产资料所有制,也考虑到劳动者的经济的地位。null4.4.3 按资源配置方式分类 瑞典的艾登姆等也按照资源集中配置还是分散配置,把经济分成三类。 ①完全集中的模式——CC模式。 ②完全分散的体制模式——CD模式。 ③中间模式。 埃冈·纽伯格等人认为,经济体制包括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和动力结构三方面,并以决策作为主要标准,把经济体制分成以下几类:传统体制、分散市场、集中市场、计划市场、分散计划、集中计划几类。 1985年,亚诺什·科尔奈在中国参加“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时,提出了按行政协调与市场协调两种方式划分经济体制的主张。null4.4.4 按资源占有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组合分类 按本书的理解,经济体制是资源占有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组合,资源占有方式可抽象为公有制与私有制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可抽象为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两种,这样,就可把经济体制划分为四大类。 这四类体制可以基本反映现实体制模式。但私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在现实中没有相应的体制实例。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引人计划机制中并未放弃市场机制,因而这类体制可称之为私有制为主导的计划市场经济体制。null第五章 制度变迁5.1 制度变迁的原因 为什么会发生制度变迁?为什么要以新的制度去代替旧制度?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因为在特定时期,某一制度出现了不均衡。 5.1.1制度选择集合的改变 制度选择集合的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这种知识进步可以改进人们认识和把握与制度创新有关的各种事物的能力,提高推动制度创新者的理性化程度。 第二个因素是一个经济系统的开放性。一个经济系统越是开放,就越有可能通过与其他经济系统的交流获取新的有效制度安排的知识,从而扩大制度选择的集合。 第三个因素是一国的根本性法律制度和基本政策的宽容性。null5.1.2 技术进步 从生产方面看,新的制度安排往往需要利用新的潜在外部性。这在存在某种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容易得到保证。例如,大工厂生产制度之所以能取代家庭工业,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机器的使用产生了规模经济问题。 从交易方面看,技术进步可能影响交易费用并使原先不起作用的某些制度安排起作用。例如,在可以有效地保护私有产权的技术没有被创新出来之前,私有产权的制度安排是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因此,当在现有技术水平下保护私有产权的费用过于高昂时,财产将成为共同所有。 从分配方面看,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地改变要素所有者或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收入流的分割。如,菲律宾由于引进了现代化高产水稻和可用劳动力的增加,导致了加玛合约取代了传统的佛纳桑合约;拖拉机和其他先进农业机械的创新极大地降低了农场主对农民的监视费用,结果,出现了要么土地所有者自己操作农业机械,要么佃农变为拿工资的农业工人。null5.1.3 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 诺斯和托马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通过对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历史考察,发现封建主义经济制度向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变是因为上地和劳动等重要的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发生变化从而使相对价格发生长期变化的产物。 德姆塞茨在“关于产权的理论”一文中考察了美国印第安人土地私有权的发展。证明了新的产权的形成是相互作用的人们对新的收益一成本的可能渴望进行调整的回应。而相对价格是决定这种新的收益一成本比较的关键因素。 舒尔茨对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他认为,从历史上看,土地、物质资本的经济作用处于不断的下降之中。而人的经济价值则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之中。这种上升对于制度变迁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具体来说,劳动力的市场价格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提高、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都会或迟或早地导致制度发生变迁。null5.1.4 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 一个制度安排的改变会对其他的制度安排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的出现往往会拉动相关的制度安排发生相同方向的变迁,这种连锁效应十分类似于产业变动的连锁效应。与产业变动的连锁效应一样,制度变迁也具有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两种效应。 5.1.5 偏好的变化 这里所指的偏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的偏好,而是群体的偏好。即某一集团的共同的爱好、价值观念等。 偏好与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意识形态与社会性偏好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人们之所以接受某种意识形态往往与该社会由来已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所造就的社会偏好结构有关,例如有着悠久的国家主义传统的社会较之那些自由主义传统根深蒂固的社会更容易接受集权型的经济体制。 偏好影响制度变迁本质上是由于它改变了人们的效用函数,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成本一效益比较链条。由此而导致人们的利益判断的变化。这意味着原来符合人们的利益判断的制度安排变得不再与这种利益判断相符,制度变迁成为人们的改变了的利益判断的客观要求。null5.2 制度变迁的基本框架 5.2.1 制度变迁分析的基本概念 1.制度环境 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分配、交换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2.一项制度安排 是支配经济单位或(和)个人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制度安排的含义与制度一词最为接近。 3.初级行动团体 这是指在决策方面支配着制度变迁过程的一个决策单位,它可以是单独的个人,也可以是一些人组成的集团,还可能是政府部门。 4.次级行动团体 指制度创新中为帮助初级行动团体获得预期纯收益而形成的决策单位,它设法使有利于初级行动团体的制度创新方案获得通过,形成新的制度安排。 5.制度装置 是制度创新行动团体所运用的文件和手段,当这些装置被应用于新的安排结构时,行动团体就利用它们来获取现有安排结构以外的收人,如许可证、特许权证等。null5.2.2 制度创新的一般过程 诺斯和戴维斯把制度创新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出现初级行动团体,即某些个人开始发现现有制度的不均衡所预示着的创新收益,这些人或者单独或者合作形成了初级行动团体。 第二步:初级行动团体提出制度创新方案。 第三步:初级行动团体对预期纯收益为正值的几种制度创新方案进行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四步:形成次级行动团体。初级行动团体可以通过选举、贿赂、收买、恐吓等手段建立次级行动团体,或在现有的制度结构中自动产生次级行动团体,或利用专门提供制度创新服务以牟利的社会经济团体。 第五步: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一起努力使新的制度方案得以通过并付诸实施。null5.2.3 制度创新的三个层次 由单个人进行的创新。 由个人之间自愿组成的合作团体进行的创新。 由政府部门进行的创新。 在这三个层次的制度创新中,政府主导的创新具有一系列优越性,特别是在以下四种情况下,政府机械的创新将是最适宜的形式。 政府机构发展得比较完善,但私人市场并未得到充分发展。 私人产权难以把所有的外部性内部化。 存在着无法内部化的正收益的制度创新必须由政府推动。 当一次制度创新导致利益结构的变动使社会的一部分人受到损害,而制度创新的总收益又是正值时,需要政府的强制性措施来推动制度创新。null5.2.4 制度创新的时滞 任何制度创新都会有一个长短不一的时滞。所谓制度创新的时滞是指发现制度创新的潜在收益到实施一项能获取该潜在收益的制度创新之间的时间间隔。造成制度时滞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现存法律限定的活动范围 新的制度安排代替旧的制度安排所需要的时间 制度上的新的发明是一个困难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等待 制度创新的时滞包括四个部分: 认知和组织的时滞 等待新发明的时滞 菜单选择的时滞 启动时滞null5.3 制度变迁的机制:制度连锁和路径依赖 5.3.1 制度创新的连锁效应 所谓连锁效应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相依赖的关系机制。产业部门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分为“前向连锁”(Forward linkage)和“后向连锁”(Backward linkage)两种形式。前向连锁是指一个产业部门同以它的产出为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后向连锁是指一个产业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品的上游部门之间的联系。 制度都会存在着某些外部性,同时它也受到其他制度的外部性的影响。这种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是一种称之为“制度连锁”的机制。在既定的体制结构中,一项制度被创新必然导致一种连锁反应。 制度连锁也是“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两类,所谓“前向连锁”就是指一项制度的创新将对以该项制度为基础和依托的其他制度安排产生促进或制约的影响;“后向连锁”则是指一项制度的创新对该项制度赖以产生的其他制度安排的创新所产生的拉动或限制的影响。null5.3.2 路径依赖 1.经济学中的自增强机制 在经济活动中,造成自增强机制的因素很多,但常见的有以下四个: 高昂的建立成本或固定成本,这使得降低单位成本较之增加产出占优势;学习效应,这意味着当生产普遍增长时,该效应将改进生产或降低成本;合作效应;适应性预期,即市场上普遍流行的现象促使人们相信它还会进一步流行。 自增强机制会使经济系统产生以下四个特性: 一是多态均衡,即系统可能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份额的渐近解。结果是不确定的、不唯一的、不可预测的。 二是可能无效率(possible ineffciency),即如果一项技术先天地好于另一项(按某种经济福利指标),但是由于坏运气而未被采用,那么,这项技术的最后结果往往也是达不到最大收益的。 三是锁定,指一旦达到某个“解”,系统就难以退出。 四是路径依赖,即最初的选择决定了此后的选择,要退出下一次选择,就必须使系统退回到初始状态。null2.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在制度变迁中同样存在着自增强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选择了某一条路径,它向既定方向发展的动力会在以后的发率展中得到自我强化。诺斯指出:“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诺斯指出,在一个不存在制度报酬递增和可竞争性市场的世界里,制度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行动者即使作出了错误的选择,那么,有效的信息反馈会诱使他修正错误。 如果市场是非竞争性的不完全的,信息的反馈又是分割的且交易费用又是显著的,那么一项无效率的制度将会持续存在并把经济增长锁定在一个低水平陷阱之中。要脱离这一陷阱,必须依靠强大的外力,或从事宪政改革,重组整个政治制度。 路径依赖理论对于处于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国家来说显然具有现实的意义。改革,或者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变化过程。整个过程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是不言而喻的。null5.4 制度变迁的方式: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有两种基本的形式,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前者是指个人或集团为了谋取制度不均衡所导致的利益而自发进行的制度创新;后者则是指有国家通过法律或行政命令推行的制度创新。 5.4.1 诱致性制度变迁 1.诱制性制度变迁的需求因素 (1)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化。 (2)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新的收益的利用。 (3)对新的收入流的分割所导致的效率收益。 2.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供给因素 诺斯、舒尔茨等人虽然分析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需求因素,但是没有涉及影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供给因素。对供给因素的分析是由拉坦首创的。拉坦认为,制度变迁的供给与技术变迁的供给之间存在着相似之处,正如技术变迁依赖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一样,制度变迁则依赖于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null5.4.2 强制性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市场主体对影响制度供求各种因素变动所产生的获利机会的自发响应。强制性制度变迁则是由政府通过强制力量推行的制度变迁。 1.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必要性 (1)在市场机制下制度产品供给不足。 (2)制度供给的规模收益。 (3)自然垄断。 2.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效率:国家的经济学分析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否有效,关键取决于作为制度变迁主体的国家的性质和功能。 当一个国家进入经济增长阶段以后,制度不均衡的现象就会频繁地出现。一些制度不均衡可以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来消除,而很多制度尤其是基本制度的失衡不可能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去消除。面对无法由诱致性制度变迁加以消除的制度失衡,国家的统治者是否以及如何采取强制性制度变迁去解决制度市场的失衡。总的来说,这要取决于统治者对制度变迁的收益和费用的判断。null3.影响强制性制度变迁效率的主要因素 强制性制度变迁并不必然导致制度供求的均衡。国家及其统治者往往会维持一种无效率的制度安排或者国家采取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政策出现错误而失败。这两者都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失效。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否能有效地进行,主要影响因素是: (1)统治者的偏好和理性化能力 (2)意识形态的性质 (3)官僚机构的运行状况 (4)集团利益冲突 (5)社会科学知识供给水平 有效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统治者较高的理性化水平、开放的有弹性的意识形态、健全的官僚机器、符合社会前进方向的社会利益集团、充分的社会科学知识等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null5.4.3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比较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者是相互补充的,仅凭诱致性制度变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度变迁的供给不足问题,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不可缺少的。 两种制度变迁方式的差别也是十分明显的。 制度变迁的主体不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民间力量,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统治者和政府; 两种制度变迁的机理和优势也是不同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主要通行的是一致赞同的原则和成本收益分析原则,这两个原则有效地降低了制度安排的实施成本。 两种制度变迁方式的缺陷也是性质不同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主要缺陷是无法消除外部性和“搭便车”行为从而解决有效制度供给不足问题,强制性制度变迁主要面临的则是制度变迁方案的科学性问题。5.5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批评和演化理论的兴起5.5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批评和演化理论的兴起现在我们回过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研究制度? 这是一个问题吗?我们学习理论,应该学会在整体把握理论,这样才能理解每一块理论在理论体系中的位置,才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所以需要各位广泛的阅读。 我们在前面讨论过了,在“新制度经济学”中,目前主要有三个流派: 1.芝加哥学派(产权学派),主要分析工具是“交易费用”。芝加哥学派非常关注“财产权利”,因为财产权利是自由市场有效运作的前提,交易费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于界定产权的费用。 2.卡内基-梅隆学派(交易费用学派),以威廉姆森为代表,运用制度比较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理论。围绕交易费用的节约这一中心问题,把交易成为分析的基本单位,找出区分不同交易的特征因素——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然后分析什么样的交易应该由什么样的体制组织如市场、企业、政府或其它中间性形式来协调。因此,这一学派注重案例分析。 3.新经济史学派。该学派以诺斯为代表,围绕制度、制度结构、制度变迁这一系列的概念,用以解释西方历史上发生的大范围的社会变迁。这一学派摆脱了逻辑分析的静态思路,而对社会变迁的解释引入心理、认知、文化差异等因素,这对制度研究传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null为什么要研究制度?事实上,在新制度经济学成为显学以来,中国的制度经济学家差不多已经不再思考这个问题了。 方法论上的看法应该是,理论的构建及拓展应该是在新的现象出现时,原有的理论不足以对原有理论所解释的对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如此该理论即被证伪,须修正原有理论或提出新的理论。 那么,什么是“证伪”? 讨论“证伪”主义,我们必然提到——波普尔。他在科学方法论上的贡献不仅仅是他对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的强有力的批判,而是他从对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的批判出发,提出了他的新的科学方法论——证伪主义的方法论。他的《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等科学哲学著作的核心部分就是他的证伪主义的方法论。 基于以上方法论,我们从三个方面对上述问题给出来自理论“内部”的回答。 Karl Popper(1902-1994)Karl Popper(1902-1994)波普尔一般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之一。我们前面提到过哈耶克,对,他和哈耶克是好朋友——伟大的友谊。 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体系包括科学哲学、历史哲学、社会政治哲学、伦理学和宇宙论。 我们至少需要了解波普的科学哲学,尤其是“证伪”主义,这是目前主流的科学哲学。null 在波普尔看来,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既不取决于演绎逻辑,也不依赖于归纳法,与逻辑实证主义的观念完全相反,证伪主义认为科学理论与经验事实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再是:理论被事实所证实。恰恰相反,变成了理论被事实所证伪。即:一个真正的科学理论应该是可证伪的。用波普尔的话说就是:“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 在波普尔看来,一个好的科学理论必定是一个能够对世界提出非常广泛的说明的理论,因此,它出错的可能性相当高,也就是说,它具有高度的可证伪性。这种高度可证伪性还要求理论本身的陈述应该是清晰、明确的。因为理论的陈述越是清晰、明确,这个理论的可证伪度就越高。 在波普尔看来,占星术、占卜学之所以不是科学,关键并不在于他们的理论陈述与经验事实不符,而在于他们的理论陈述没有可检验性(或没有可反驳性或没有可证伪性)。 null波普尔提出了他的关于科学发现的模式。在波普尔看来,科学是来源于问题的,而问题则总是同对世界或宇宙的某些方面的解释相联系着。科学家提出的、可证伪的理论假说就是对问题的解答,并让这类解答——理论假说接受经验事实的批判和检验。如果被证伪,则即被淘汰;如果未被证伪则再接受更广泛、更严格的批判和检验,直到最终被证伪。于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科学家再次提出更新的理论假设,按着前面的顺序重新接受批判和检验。由于这个检验过程将无限地继续下去,所以,一个理论无论它经受了多么严格的批判和检验,也不能说它是“真的”,而只能说它比其它理论更优越。在波普尔看来,科学发现的逻辑,只不过是一个如下的循环过程:“猜想(提出假说)——反驳(批判与检验)——被证伪——再猜想”的逻辑过程。 这种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科学本身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过程,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永远没有止境。因此,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无法永远被证明为真,也正因为如此,科学知识的发展才永远没有最终极的顶点。 评价:这是真正的科学精神!null为什么要研究制度?基于波普的方法论,必然是因为原有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不了真实的经济现象了,因此要建立新的理论,于是“制度分析”被引入到经济学分析之中。 有什么“问题”是原有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不了的?我指导的一位博士生给出了一个总结: 1.科斯是对“企业内部”的“制度分析”,这是在新古典范式内部对新古典范式的修正和补充。科斯打开了生产函数这一“黑匣子”。 2.奥地利学派和旧制度经济学派的批评。这两个学派从一开始就是新古典个人理性假设的批评者,它们都强调人类行为的目的性和复杂性,但又有所不同。旧制度经济学派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假设是对个人行为的一种自我决定假设,它忽略了制度对人的影响;相反,奥地利学派认为,新古典理论的理性假设实际上假定个人行为是机械的、没有自主性,这忽略了人的创新能力对个人行为的决定作用。 3.真实世界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如为什么技术相同的三类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它们的效率缺不同,主流经济学解释不了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知道,这三类企业的“制度”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研究“制度”。null那位可以阐述一下张五常的“佃农理论”?这是一个为什么要进行“制度分析”的经典例子。 《佃农理论》的问题是,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的佃农理论认为,佃农在分成租佃制下,劳动者的劳动收益会小于其边际产出,因此这种制度安排是低效率或无效率的。但是,张五常发现,1949年台湾土改以来,地主与佃农收益分成,地主收益不能超过农产品的37.5%,在这种政府的硬性规定下,农业产量不降反升,这与传统理论相悖离。张五常给出的一般性解释是,在私人产权条件下,无论地主是自己耕种土地、或雇佣农民耕种、或按固定的地租把土地出租给他人耕种,这些不同的制度安排方式是无差异的,重要的是产权的初始安排是私人产权,那么不同的合约安排不过是私人产权的不同表现方式,这并不意味着资源使用的不同效率。也就是说,产权的私人清晰界定是最重要的,“产权”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须引入的真实的经济分析之中。null我们在前面讲授的是“制度变迁”理论。我们说,如波普指出的,“科学没有止境”,目前“制度演化”理论正在迅速兴起,这是对“制度变迁”理论的超越。 “制度变迁”理论是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演化”理论是“动态”分析、强调创新——这是与“制度变迁”理论最大的不同之处。我们并不是要用“演化”理论完全取代“变迁”理论,我们需要的是,“动态”与“静态”统一的分析。 由纳尔逊(Nelson)、温特(Winter)开创的演化理论的全部思想几乎就包含在它的七个假设条件之中。 他们会获得诺贝尔奖吗?他们会获得诺贝尔奖吗?Richard R. NelsonSidney G. Winter null假设的展开就是理论。演化经济学的假设是: 1.个体永远不会具备完全信息(只是具备局部知识或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而不是全局性知识);2.个体行为受制度(正式和非正式)、规范、习俗、意识形态系统等条件约束;3
/
本文档为【比较经济体制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