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脂肪

脂肪

2012-05-29 3页 doc 36K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07058

暂无简介

举报
脂肪脂类的营养价值 韩凤伟 2012-4-25 脂类 一、脂类 1、定义: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这是一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主要有甘油三酯、磷脂和固醇类。 二、脂类的分类与功能 ㈠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称脂肪或中性脂肪,是由一个甘油分子和三个脂肪酸结合而成。食物中的脂类95%为甘油三酯。人体内贮存的脂类中,甘油三酯高达99%,主要分布于腹腔、皮下和肌肉纤维之间...
脂肪
脂类的营养价值 韩凤伟 2012-4-25 脂类 一、脂类 1、定义: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这是一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主要有甘油三酯、磷脂和固醇类。 二、脂类的分类与功能 ㈠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称脂肪或中性脂肪,是由一个甘油分子和三个脂肪酸结合而成。食物中的脂类95%为甘油三酯。人体内贮存的脂类中,甘油三酯高达99%,主要分布于腹腔、皮下和肌肉纤维之间。 脂肪的生理功能:(1)体内贮存和提供能量(2)维持体温正常(3)保护作用(4)内分泌作用(5)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节约蛋白质作用(6)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7)食物中的甘油三酯除了给人体提供能量、合成脂肪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营养学上的功能。如增加饱腹感,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等。 脂肪分类 (1)根据碳链长度分类:①短链甘油三酯(SCT):由短链脂肪酸构成,含2~5碳。除可由食物脂肪分解产生外,也可由肠道细菌合成;②中链甘油三酯(MCT):由中链脂肪酸构成,含6~12碳。MCT具有溶解度高、不刺激胰液和胆盐的分泌、不需肉碱即可通过线粒体膜等特点,因此可以快速完全氧化供能,且不易形成脂肪肝;③长链甘油三酯(LCT):由长链脂肪酸构成,碳链为14碳以上。人体内的脂肪大多数是各种长链脂肪,食物中的脂肪以18碳为主。   (2)根据饱和程度分类:脂肪酸按其饱和程度可分为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脂肪随其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高、碳链越长,其熔点也越高。一般植物油和鱼类脂肪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畜、禽类高。   (3)根据双键位置分类:脂肪酸分子上的碳原子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定位通常有两种系统,△编号系统从羧基碳原子开始,n或ω编号系统则从离羧基最远的碳原子开始。因此,含18个碳、两个不饱和双键的亚油酸可以表示为△9, 12C18或C18: 2, n-6,△编号系统可显示双键的位置。   目前认为,营养学上最具价值的脂肪酸有两类:①n-3(或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即按n编号系统,第一个双键在第三和第四碳原子之间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②n-6(或ω-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即按n编号系统,第一个双键在第六和第七碳之间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   (4)根据脂肪酸空间结构分类:按脂肪酸的空间结构不同可分为顺式脂肪酸(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为顺式)和反式脂肪酸(可升高LDL胆固醇,降低HDL胆固醇,与心脏病具有)。天然的不饱和脂肪酸几乎都是以不稳定的顺式异构体形式存在。 4、必须脂肪酸(EFAs):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n-6系列中的亚油酸和n-3系列中的α-亚麻酸是人体两种必需脂肪酸,二者还可以转变为其他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的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   必需脂肪酸主要有以下一些功能。   (1)是磷脂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所以必需脂肪酸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直接相关。   (2)是合成前列腺素(PG)、血栓素(TXA)及白三烯(LT)等类二十烷酸的前体物质。这些类二十烷酸是很多生化反应的重要调节剂,在协调细胞间生理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与胆固醇的代谢有关 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皮肤损伤(出现皮疹等)以及肾脏、肝脏、神经和视觉方面的多种疾病;但过多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也可使体内有害的氧化物、过氧化物等增加,同样对机体可产生多种慢性危害。此外,n-3多不饱和脂肪酸还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 ㈡磷脂 分类:磷脂按其组成结构可以分为磷酸甘油脂和神经鞘磷脂两类,前者以甘油为基础,其中最重要的磷脂是卵磷脂;后者以神经鞘氨醇为基础。 生理功能磷脂不仅和脂肪酸一样可以提供能量,更重要的是构成细胞膜。由于其具有极性和非极性双重特性,可以帮助脂类或脂溶性物质(如脂溶性维生素、激素等)顺利通过细胞膜,促进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流。此外,磷脂作为乳化剂,可以使体液中的脂肪悬浮在体液中,有利于其吸收、转运和代谢。 缺乏症状:磷脂缺乏会造成细胞膜结构受损,出现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和通透性增加,皮肤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高引起水代谢紊乱,产生皮疹等。 前景:由于磷脂具有乳化等特性,它在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内沉积、改善脂肪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等方面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㈢固醇类 分类:主要有动物固醇(如胆固醇)、植物固醇(如豆固醇、谷固醇)、酵母固醇(如麦角固醇)等。 胆固醇的生理作用: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人体内90%的胆固醇存在于细胞之中)。胆固醇还是人体内许多重要的活性物质的合成材料,如胆汁、性激素(如睾酮)、肾上腺素(如皮质醇)和维生素D等。 三、脂类的消化吸收 1. 脂肪:成人体内脂肪的主要消化场所是小肠上段,胃、肠道的蠕动可促进食物脂肪乳化、利于消化。食糜进入小肠后,胆囊中的胆汁可将其乳化,有利于胰腺和小肠分泌的脂肪酶与脂肪充分接触,并将甘油三酯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脂类消化产物主要在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吸收。中/短链甘油三酯经胆汁酸盐乳化后即可被吸收,然后被脂肪酶水解为脂肪酸及甘油,通过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甘油单酯和长链脂肪酸被吸收后先在小肠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和磷脂、胆固醇以及蛋白质形成乳糜微粒,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乳糜微粒是食物脂肪的主要运输形式,随血液流遍全身以满足机体对脂肪和能量的需要,最终被肝脏吸收。食物脂肪的吸收率一般在80%以上,最高可达99%,如菜子油。 2. 类脂 磷脂的消化吸收与甘油三酯相似。胆固醇则可直接被吸收,如果食物中的胆固醇和其他脂类呈结合状态,则先被水解成游离的胆固醇再被吸收 四、脂类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1、人类膳食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和肌肉组织,以及植物的种子。动物脂肪相对含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普遍存在于植物油中,亚麻酸在豆油和紫苏籽油中较多,鱼贝类食物相对含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较多。 2、含磷脂丰富的食物有蛋黄、瘦肉以及脑、肝、肾等动物内脏,尤其蛋黄含卵磷脂最多,达9.4%。植物性食物以大豆含量最丰富,磷脂含量可达1.5%~3%,其他植物种子如向日葵、亚麻籽、芝麻籽等也含有一定量。大豆卵磷脂在保护细胞膜、延缓衰老、降血脂、防治脂肪肝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3、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以动物内脏,尤其是脑中含量较高,蛋类和鱼子、蟹子含量也高,其次为蛤贝类,鱼类和奶类含量较低。 4、过量的危害:脂肪摄入过多,可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某些癌症发病率的升高。脂肪酸间的比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1:1:1;二是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1:4-6。 5、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然而并非所有的饱和脂肪酸都具有同样的升高血LDL-C的作用。月桂酸、肉豆蔻酸和棕榈酸分别是十二碳、十四碳和十六碳饱和脂肪酸,它们升高血胆固醇的作用较强,而十八碳饱和脂肪酸的这一作用则相对较弱。饱和脂肪酸因相对不易被氧化产生有害的氧化物、过氧化物等,人体不应完全排除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6、人造奶油是用植物油经氢化饱和后制得的,其中仍会有一些未被饱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结构可由顺式而变为反式结构。有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不仅可使血LDL升高,同时还能降低血HDL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这一结果虽有争论,但仍值得注意。 表1-2-4 中国居民膳食脂肪适宜摄入量(AI)(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 年龄/岁 脂肪 SFA MUFA PUFA (n-6):(n-3) 胆固醇 (mg) 0~ 45~50 4:1 0.5~ 35~40 4:1 2~ 30~35 (4~6):1 7~ 25~30 (4~6):1 14~ 25~30 <10 8 10 (4~6):1 18~ 20~30 <10 10 10 (4~6):1 <300 60~ 20~30 6~8 10 8~10 4:1 <300 引自: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00年。
/
本文档为【脂肪】,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