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营养师考试复习

2012-05-29 31页 doc 147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68061

暂无简介

举报
营养师考试复习2012年公共营养师考试辅导:食物中毒的种类及预防 食物中毒:摄入含有生物性或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疾病。 产生原因: 1.微生物污染食物,并繁殖或产生毒素 2.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食物,并达到了中毒剂量。 3.食物本身有毒物质没有去除。 4.有毒动植物误食。 特点: 爆发性 临床症状相似 与食物有关 不传染 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2012年公共营养师考试辅导:食物的卫生问题及要求 1 粮豆...
营养师考试复习
2012年公共营养师考试辅导:食物中毒的种类及预防 食物中毒:摄入含有生物性或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疾病。 产生原因: 1.微生物污染食物,并繁殖或产生毒素 2.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食物,并达到了中毒剂量。 3.食物本身有毒物质没有去除。 4.有毒动植物误食。 特点: 爆发性 临床症状相似 与食物有关 不传染 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2012年公共营养师考试辅导:食物的卫生问题及要求 1 粮豆类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卫生要求:真菌和真菌毒素污染,农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仓储害虫,其他污染,保存方式。 2 蔬菜和水果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卫生要求: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农药残留,****变质与亚硝酸盐含量;保持新鲜,清洗消毒,蔬菜、水果卫生。 3 畜禽肉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卫生标准:变质,人畜共患传染病,宰前死因不明,药物残留,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见书228页表2-5-3。 4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概念、常见病种、危害:对人有传染性的牲畜疾病。5 水产品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卫生标准:****变质,寄生虫病,工业废水污染。 6 蛋类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卫生标准:微生物污染,化学性污染,其他卫生问题;蛋类感官指标,理化指标。 7 奶及奶制品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卫生标准:微生物、致病菌; 8 冷饮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污染; 9 冷饮食品的主要卫生要求: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细菌指标。 10 食物中毒的概念: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和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或亚急性疾病。 11 食物中毒的特点:呈爆发性,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发病与食物有关,不具传染性。 12 食物中毒分类:细菌性,有毒动植物,化学性,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 13 沙门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理、中毒表现和预防措施:以夏秋季为主,多为动物性食品,由加工用具等交叉感染;急性胃肠症状;潜伏期为12-36小时,初期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以后为呕吐、腹泻、腹痛、发热,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等,腹泻一日数十次,为水样便;防止污染,高温杀灭,控制繁殖。 14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理、中毒表现和预防措施:以夏秋季为主,主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各类熟肉食品,被污染的食品在较高温度下保存时间过长;刺激呕吐中枢致病;起病急,潜伏期短,典型的胃肠道症状,剧烈而频营养师考试辅导:生物素 导语:2012年全国公共营养师考试时间为5月20号,中大网校编辑团队会在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提供2012年公共营养师考试辅导、历年、模拟以及相关考试报名信息供大家参考! 简介:生物素又名维生素H、辅酶R等。生物素是一个脲基环含有一个硫原子和一条戊酸的侧链,现已知有8种异构体,天然存在的仅α-生物素,并且有生物活性。生物素为无色的针状结晶,极易溶于水,微溶于冷水,能溶于乙醇,但不溶于有机溶剂。对热稳定,一般烹调损失不大,强酸、强碱和氧化剂可使其破坏,紫外线也可使其逐渐破坏。体内生物素主要储存在肝脏,血液中含量较低。 代谢吸收:食物的生物素主要以游离形式或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与蛋白质结合的生物素在肠道蛋白酶的作用下,形成生物胞素,再经肠道生物素酶的作用,释放出游离生物素。生物素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的近端。低浓度时,被载体转运主动吸收;浓度高时。则以简单扩散形式吸收。吸收的生物素经门脉循环,运送到肝、肾内贮存,其他细胞内也含有生物素,但量较少。人体的肠道细菌可从二庚二酸取代壬酸合成生物素,但作为人本生物素直接来源是不够的。人体内生物素主要经尿排出,乳中也有生物素排出,但量很少。 生理功能:生物素的主要功能是在脱羧、羧化反应和脱氢化反应中起辅酶作用,可以把CO2由一种化合物转移到另一种化合物上,从而使一种化合物转变为另一种化合物。药理剂量的生物素可降低I型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改善实验大鼠的葡萄糖耐量,降低胰岛素抗性。生物素还能维护实验动物的各种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 正常需要:由于肠道细菌可合成生物素,因此不易准确确定生物素的需要量。 1、成年人每日适宜摄入量为30微克。 2、乳母每日适宜摄入量35微克。 过量反应:生物素的毒性很低,至今尚未见生物素毒性反应的报告。 缺乏症:生物素缺乏症主要表现多数以皮肤症状为主,可见毛发变细、失去光泽、皮肤干燥、鳞片状皮炎、红色皮疹,严重者的皮疹可延续到眼睛、鼻子和嘴周围。此外,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舌乳头萎缩、粘膜变灰、麻木、精神沮丧、疲乏、肌痛、高胆固醇血症及脑电图异常等。这些症状多发生在生物素缺乏10周后。在6个月以下婴儿,可出现脂溢性皮炎。 食物来源:干酪、肝、肾、大豆、糙米、小麦、草莓、柚子、葡萄、啤酒、肝、蛋、瘦肉、乳品等。 需要人群:1、好吃生鸡蛋和饮酒、喝咖啡的人需要补充生物素; 2、服用抗生素或磺胺药剂的人每天至少要摄取25μg; 3、头发稀疏的男性摄入生物素,防止脱发效果明显; 4、在妊娠期间,生物素会明显流失,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补充。 温馨提示:生物素可能存在以下作用: 1、帮助脂肪代谢; 2、协助代谢氨基酸及碳水化合物; 3、促进汗腺、神经组织、骨髓、男性性腺、皮肤及毛发的正常运作和生长,减轻湿疹、皮炎症状; 4、预防白发及脱发,有助于治疗秃顶; 5、维持皮肤正常功能,减轻湿疹、皮肤炎症; 6、有助于机体某些生化反应的进行; 7、缓和肌肉疼痛。 营养师考试辅导:葡萄糖儿童服用 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素,以糖、蛋白质及脂肪三大要素为最重要。糖类(碳水化合物)是供应体内热量的主要来源。葡萄糖是一种单糖,进入体内可被直接利用。1~6个月的婴儿,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糖和少许淀粉。4个月后含淀粉食物逐渐增加,到1岁时胃肠道消化淀粉的各种酶系统逐渐完善,能迅速将其水解为葡萄糖,并在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吸收后可直接供给能量,或以糖原形式贮存,过量的可变成脂肪。 人体平时不进食葡萄糖,体内也不会缺乏葡萄糖,因此,平时不需补充。但当小儿在患病、拒食时,体质极度衰弱,为保证小儿基础代谢热量的需要,短时喂以葡萄糖,是可取的,有时静脉输给葡萄糖,就是这个道理。但认为葡萄糖营养价值高,过多过久的给予喂哺,而忽略其他食品供给,可影响小儿食欲,并且由于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素得不到补充,会导致生长迟缓,严重反复感染、营养不良等。还会因血糖升高,引起一过性糖尿,而发生口渴、多饮多尿症状。 小儿消化道产生其他消化酶的腺体被废弃不用,长久会导致萎缩,消化功能更加下降,使之更不能进食其他类食物。正常小儿应尽量让其多吃淀粉类食物,练习咀嚼,以促进唾液腺的分泌,增强食欲及消化功能,并有利于颌面骨及牙齿的发育。 营养师考试辅导:寡糖的合成研究 合成研究 寡糖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多年来一直是对合成化学家的严峻挑战。由于糖分子中存在多个性质相似的羟基基团,同时糖苷键在形成过程中还可以产生a和β两种异构体因此糖的合成化学中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直是控制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在这两个方面,过去己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和系统的研究。 在寡糖的合成中,为了在糖环上定位地引入糖营键和各种官能团,首先必须对糖环上的各个羟基用不同性质的保护基团先行保护,然后再逐次选择性地脱去保护基并分别先后定位地引入糖基或其它功能团,在完成合成之后脱去所有的保护基团。 目前,己发展出的各类保护基团达数百种之多,它们分别对糖环上不同部位的羟基具有选择性,而它们脱去反应的条件和所需要的试剂也明显不同,因此,完全可以根据寡糖合成路线的需要;先后很方便地引入并选择性地脱去各个保护基团。这些进展大大地提高了现代寡糖合成的效率和质量。除了上述保护与脱保护策略外,寡糖合成策略还有:逐步缩合定向合成、固相合成、寡糖的酶促合成等。 糖分子与药物分子进行偶联的合成也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形成糖苷键。该方法在药物分子与糖分子的偶联中应用最广,包括形成氧苷键、硫苷键、碳苷键及氮苷键,其中形成氧苷键最为常见。(2)形成酯键。(3)形成酰胺键。而后两种方法的缺点是所形成的化学键往往不是太稳定,在一些酸碱环境中容易断裂。 近十余年来对糖苷及寡糖化学合成的方法学研究进步显着,先后出现了许多效果良好的合成方法。但是总的来看,从收率及立体选择性的角度考察,尚无一种十分有效且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方法,最近发展起来的酶催化及酶法与化学法相结合的糖基化反应可能会有新的突破。未来糖复合物的化学合成大致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选择一条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方法,如一种高活性的糖基供体或反应促进剂;二是针对每一种糖的结构与性质,发展一种特定的方法供选择。但无论如何糖复合物在医药学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无论是从自然界中继续发掘有生物活性的糖复合物,还是通过有机合成筛选出具有更好生物活性的糖复合物,都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研究展望 一般是由3-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由于多糖的分子量大,粘度大,扩散困难以及结构复杂等原因,使多糖的吸收受到阻碍,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寡糖由于其分子量相对较小,结构比较简单,使得其溶解性增强,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同时许多多糖链在经过不同形式的断裂后,其原有的活性得到提高,并且寡糖还具有低毒性的特征,这是许多多糖与天然活性物质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对寡糖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寡糖的诸多生物学功能决定了它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些年来对寡糖的生物活性研究的非常多,表现在免疫调节功能、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凝血、抗血栓、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作用。寡糖作为一类新的生理活性物质,在营养与保健、疾病诊断与防治方面的应用有着极大潜力。 营养师考试辅导:葡萄糖的口服糖粉 口服葡萄糖(ORAL GLUCOSE)一般呈粉状,所以又称葡萄糖粉。天绿原生产的口服葡萄糖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双酶法生产的一种功能性速效营养补充品。作为人体的基本元素和最基本的医药原料,该品的作用和用途十分广泛,即可直接应用于人体,又可用于食品加工和医药化工。 它能迅速增加人体能量、耐力、可用作血糖过低、感冒发烧、头晕虚脱、四肢无力及心肌炎等症的补充液,对癌症也有一定治疗作用。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糖作为蔗糖的替代品应用于食品工业,为葡萄糖的应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领域。 葡萄糖在人体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美国药典载有葡萄糖酸钙针剂、片剂、葡萄糖酸钾、葡萄糖酸铁等并在美国大量生产。在食品加工业非常发达的日本,食品添加剂证书上明确记载葡萄糖酸、葡萄糖酸-δ-内酯、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亚铁、葡萄糖酸铜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以葡萄糖为原料深加工,除可制造结晶的葡萄糖酸、葡萄糖酸-δ-内酯外,还可制造各种盐,如钾、钠、钙、镁、锌、铁、铜等。 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人体缺少它,就会发生疾病,如缺铁就会引起贫血,因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组织部分,参与氧化和输送二氧化碳,过去硫酸亚铁治疗贫血,人体虽能吸收,但刺激胃肠,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故改用葡萄糖酸亚铁后,胃肠无明显反应,补铁效果良好,鉴于这种情况,国家规定,用葡萄糖酸的钾、钠、钙、锌、铜、铁、锰等作为人体营养强化剂及药用补充剂,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长期的、科学合理的服用,对一个民族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据日本一资料统计,二战后日本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增长了14.8cm,这与他们在食品、药品制造中科学合理的使用葡萄糖酸微量元素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大家熟知的葡萄糖酸钙的针剂、片剂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治疗功能,“巨能钙”、“补铁口服液”热销全国就是一个充分的验证。 营养师考试辅导:婴儿缺少维生素的症状 维生素a缺乏: 孩子皮肤变得干涩、粗糙,浑身起小疙瘩,形同鸡皮;头发稀疏、干枯、缺乏光泽,指甲变脆、形状改变;眼睛结膜与角膜(俗称黑眼仁)亦发生病变,轻者眼干、畏光、夜盲(俗称鸡母眼),重者黑眼仁混浊、溃疡形成,最后穿孔而失明。维生素a缺乏者一般免疫功能较差,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婴儿缺少维生素的症状 维生素b1缺乏: 婴幼儿如缺乏维生素b1,容易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生长缓慢等病症,严重缺乏时易患脚气病、浮肿、肌肉萎缩、心跳减慢等。由于维生素b1还参与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神经传导过程,参与体内丙酮酸脱羧酶的组成,当其缺乏时,这种酶的活性降低,血液中丙酮酸升高,机体能量产生减少,脑的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出现神经等系统的病理改变。过去维生素b1缺乏症多与贫穷导致的营养缺乏有关,如“脚气病”曾在一些地区广泛流行。这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择食观念发生了变化,米面越吃越精白,使乳母及婴幼儿体内的维生素b1严重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儿童维生素b1缺乏症常常缺乏典型症状,极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山东大学附属医院曾收治268例维生素b1缺乏的儿童,其中68例发生误诊:有的以声嘶、呛咳、失音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易被误诊为是急性咽炎;有的以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肝脏增大等消化道症状为主,易误诊为肠炎或消化不良;有的以目光呆滞、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 维生素b2缺乏: 颜面部皮肤微红、油腻、起鳞屑,医学上谓之脂溢性皮炎,既影响美容又可招引细菌侵袭,患上毛囊炎。同时,舌头、嘴唇及阴囊等多处亦可发炎,疼痛不适。 维生素c缺乏: 维生素c在造血、保护血管、促进脑发育方面的作用突出。若摄取不足,首先表现出来的便是食量减少,贫血,牙龈、鼻黏膜及皮肤出血等症状。对孩子的智商也有不利影响,其发育较同龄儿童落后。 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不足可导致全身各处出血。轻者皮肤与外界物体碰撞即发乌或起青色,重者口腔、鼻黏膜、胃、肠以及泌尿道等处自发性出血。如果出血部位发生在颅内,可发生生命危险。近年来维生素k缺乏所致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屡见报道。首都儿科研究所的研究员在最近召开的妇幼营养学术会议上报告说,一项对新生儿的群体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出血发生率约为千分之2.4,在52名出现出血症状的婴儿中,有30名是由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且93%发生在出生头3个月。 维生素d缺乏: 这是人们所熟悉的小儿佝偻病的罪魁祸首。主要表现有枕秃、多汗、囟门迟闭、烦躁不安等。 维生素e缺乏: 在婴幼儿时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糙干燥、缺少光泽、容易脱屑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了上述情况,父母应该予以重视,及时给宝宝多吃相关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以用维生素片剂加以补充。 营养师考试辅导:西瓜皮鲜为人知的益处 中医称西瓜皮为“西瓜翠衣”,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良药。 把西瓜皮焙干,研末外用可治口疮。 西瓜皮解暑清热、开胃生津,其含糖不多,适于各类人群食用。 1、消暑利尿 将去掉外层硬皮的西瓜皮切成小块或小条,入水煮沸,加番茄、鸡蛋和调料,喝汤食瓜皮。 2、夏季痤疮 绿豆100克,加水1500毫升,煮汤,沸后10分钟去绿豆,将洗净的西瓜皮(不用削去外皮)500克放入再煮,煮沸后冷却。 饮汤,一日数次。 方中绿豆甘凉,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西瓜皮甘寒,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 3、健脾消暑 新鲜西瓜皮100克,大枣10枚,共煎汤,每日当茶饮。 4、暑热伤肺、身热口渴、干咳无痰或便秘 鲜扁豆、鲜蛇舌草各50克,鲜荷叶60克洗净,海蜇200克,西瓜皮500克,丝瓜250克,洗净切块,共入沙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调味后饮汤吃海蜇。每天1剂。 5、壮阳 西瓜皮切丝,开水焯后捞出,与熟鸡丝、瘦肉丝加调料食用。 营养师考试辅导:婴儿呛奶与维生素A的关系 研究发现,婴儿呛奶与维生素A的缺乏密切相关,而补充维生素A后可见良好效果。研究者认为维生素A对维持皮肤黏膜上皮细胞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当婴儿缺乏维生素A时,由于位于喉头上前部的会咽上皮细胞萎缩角化,导致吞咽时因会咽不能充分闭合盖住气管,而发生呛奶。 婴儿呛奶与维生素A的关系 研究者曾对45例呛奶患儿(其中21例应用多种维生素治疗无效),在抗菌消炎和一般治疗的同时,加用1毫升维生素A肌肉注射,疗效显着。一般患儿在使用维生素A后2~3天,呛奶症状就开始减轻,4~7天(平均6天)呛奶消失。另外又与9例单用抗生素不用维生素A的呛奶患儿作对照,发现其呛奶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是12天。 由于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为53毫升/公升,专家认为母乳喂养能够预防维生素A缺乏和婴儿呛奶的产生。孕妇和乳母应多摄取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如蛋类、动物肝脏和有色蔬菜等。婴儿则可进食些胡萝卜汁、蔬菜汤或适当补充些鱼肝油及维生素A胶丸等,都能很快地改善呛奶症状 营养师考试辅导:肉类及肉类制品有那些营养价值 营养误区:很多孩子都爱吃肉,甚至没有肉就不吃饭,家长们也知道肉类食品有营养,但具体来说,肉类食品中到底都有哪些营养呢? 肉类分为畜肉和禽肉两种。畜肉包括猪肉、牛肉和羊肉等;禽肉包括鸡肉、鸭肉和鹅肉等。它们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肉类营养成分因动物种类、年龄、部位以及肥瘦程度有很大差异。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0%~20%;碳水化合物在肉类中含量很低,平均为1%~5%;维生素的含量以动物的内脏,尤其是肝脏为最多,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无机盐总量为0.6%~1.1%,一般瘦肉中的含量较肥肉多,而内脏器官又较瘦肉中的多。 :由于肉类食品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等。所以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 饮食真经:肉、禽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同,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并且含量高,其比例也适合于合成人体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在80%以上。故称为完全蛋白质或优质蛋白。但是在氨基酸组成比例上,苯丙氨酸和蛋氨酸偏低,赖氨酸较高,因此宜与含赖氨酸少的谷类食物搭配使用。肉类脂肪的组成以饱和脂肪酸居多,不易为人体消化吸收。猪肉的脂肪含量因牲畜的肥瘦程度及部位不同有较大差异。如猪肥肉脂肪含量达90%,猪里脊7.9%,前肘31.5%,五花肉35.3%。如果吃大鱼大肉过多,很容易使脂肪摄入量过多,从而对青少年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总结:由于肉类食品在氨基酸组成比例上,苯丙氨酸和蛋氨酸偏低,赖氨酸较高,因此宜与含赖氨酸少的谷类食物搭配使用。 饮食宝典:食用肉类食品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肉类食品宜和谷类食物搭配使用,也就是说不能光吃肉,不吃主食,这一点一定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第二,各种烹调方法对肉类蛋白、脂肪和无机盐的损失影响较小,但对维生素的损失影响较大。从保护维生素的角度,肉类食品宜炒不宜烧炖和蒸炸。 一天吃二两肥猪肉就可使青少年的脂肪摄入量超标。一天吃猪前肘2两,炸薯条2两就可使中学生的脂肪摄入量超标。 相关推2012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胶原蛋白的结构特点 胶原蛋白的结构特点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结构蛋白质,其分子在细胞外基质中聚集为超分子结构。分子量为300ku。胶原蛋白最普遍的结构特征是三螺旋结构。其由3条a链多肽组成,每一条胶原链都是左手螺旋构型。3条左手螺旋链叉相互缠绕成右手螺旋结构,即超螺旋结构闭胶原蛋白独特的三重螺旋结构,使其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并且具有低免疫原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 用途,胶原蛋白的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其在许多领域的重要地位。胶原蛋白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人体之所以能够活动自如,就是因为有关节的结构,大部分的关节,不但是提供人体活动之需,并经由软骨保护骨头避免磨损,软骨当中有65%至80%是由水所组成,其它则有醣蛋白、胶原蛋白及软骨细胞,这些提供了软骨健康营养及功能保护。事实上,软骨本身是一多孔结构,胶原蛋白是一条条细长纤维形成的网套,醣蛋白则是具有弹性的球体,水分则填塞其中,这些组成都必须完整,才可使软骨负荷重力,若胶原蛋白变少,会使醣蛋白与胶原蛋白的网套连接松弛,或是醣蛋白内含物减少,会使醣蛋白不再具有弹性,都会导致关节受力时容易变加速磨损,随着患者年龄增长,造成这些材质「自然消失」或「功能退化」,就形成所谓的退化性关节炎。所以银发族、更年期妇女、运动过度者、骨折者或关节容易酸痛者应多补充富含胶原蛋白之食物 荐:2012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胶原蛋白对人体的功能 一、对皮肤功能:保护、具适当弹性 表皮下层,占有大部分结构的是真皮层,厚度为2公厘左右,又可分为三层,即乳头层、乳头下层及网状层等,大部分由蛋白质所构成,此部分蛋白质是同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elastin)组成,其他则是神经、毛细血管、汗腺及皮脂腺、淋巴管及毛根等。 皮肤成分中有70%是由胶原蛋白组成,皮肤有如一个大套子紧紧包住身体各处,表面积相当大,人体四肢活动时,皮肤中胶原蛋白发挥功能,使皮肤具有保护功能,又有适当弹性及坚硬度。 表皮的基底膜与真皮中的胶原蛋白紧密结合,真皮呈现波浪状也使得表皮随之起伏。手脚能自由弯曲,跳高时具有弹性,主要归功于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在皮肤结构中是紧紧包住真皮层中的毛根皮脂腺以及细胞。皮肤老化后会失去弹性,主要也与胶原蛋白有关。 二、骨骼坚硬具弹性,不致疏松脆弱 骨骼中含钙质成分,当牙齿中所含钙质流失时会造成牙齿病变,容易蛀牙及得牙周病等,骨骼钙流失时则导致骨质疏松。胶原蛋白能使得钙质与骨细胞能结合,不致流失。 骨骼中的胶原蛋白流失时会使得骨中钙量也降低,此时只增加钙摄取量的话,也不易改善这种骨质疏松的现象,因为钙无法在骨中保住,多吃钙也会流失,主要由于胶原蛋白量已减少。所以要保住骨本,可由食物中摄取或是以胶原蛋白保健食品来补充。 真皮中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含量比例为45:1左右,而骨骼中胶原蛋白含量约占20%,在皮肤与骨中胶原蛋白都是主要蛋白质成分,以骨中总蛋白质量来计算的话则有80%是胶原蛋白。因为含有胶原蛋白,所以骨骼与牙齿在坚硬中同时还带有弹性。 一般动物筋骨中也含有许多胶原蛋白,称之为“骨胶原”,动物筋骨中能抽取胶原蛋白及明胶,可以用在医药及工业用途。 三、胶原蛋白能使眼睛能够透光,眼角膜保持透明 眼角膜是眼睛中重要结构之一,其中所含胶原蛋白纤维呈现规则排列,此种结构不但可以让光线透过,也因为此种胶原蛋白纤维特殊的排列方式,眼角膜呈现透明。由于胶原蛋白是眼角膜主要成分蛋白质,所以以胶原蛋白为原料所制造的隐形眼镜很适合人体也就是身体合适性高,而且比其他材料为原料的隐形眼镜保水性还佳。 四、促使肌肉细胞连接并具弹性与光泽 肌肉主要是由肌纤蛋白及肌球蛋白所构成,而细胞与细胞之间是利用胶原蛋白进行粘合的,同时也是身体构成材料之一。胶原蛋白分子所形成的立体骨架可以使身体保持良好姿势,并呈现适当柔软度。 吃牛肉时,常会有较为坚硬的[牛筋],主要成分就是胶原蛋白。 五、保护及强化内脏功能 人体主要的内脏器官及组织都含有胶原蛋白,在这些脏器表皮结构的下方是胶原蛋白,最大功能在保护及强化脏器,例如胃或肠即是例子。 吃猪脑或是猪肝时,常感到异常柔软,不像猪脚那么坚硬、具弹性,主要理由是这些脏器所含胶原蛋白较少。虽然如此,胶原蛋白仍是这些器官不可或缺的成分。 2012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营养素摄入量 营养素摄入量可能是需要由膳食中摄入的量,也可能是机体需要吸收的量。有些营养素吸收率很低,需要摄入的量远高于机体需要吸收的量,讨论时必须明确是需要摄入的量还是需要吸收的量。而有些营养素的吸收率很高,在实际应用时就没有必要区分是需要摄入的量还是需要吸收的量,而统称为“需要量”。 能量不同于其它营养素,人群的能量推荐摄入量等于该人群的能量平均需要量,而不像其它营养素那样等于平均需要量加两倍标准差。假定个体的摄入量与需要量之间并无联系,当某一群体的平均能量摄入量达到其推荐的摄入量时,随机个体摄入不足和摄入过多的概率各占50%。而当某一群体的平均蛋白质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时,随机个体摄入不足的概率仅为2~3%。因为能量推荐摄入量等于该人群的平均需要量,而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是能满足第95百分位的需要,或97~98%的个体需要的水平。 2012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胶原蛋白简介 胶原蛋白简介 胶原蛋白是一种细胞外蛋白质,它是曲3条肽链拧成螺旋形的纤维状蛋白质,胶原蛋白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占全身总蛋白质的30%以上。 胶原蛋白富含人体需要的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等氨基酸。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个成年人的身体内约有3公斤胶原蛋白,主要存在于人体皮肤、骨骼、眼睛、牙齿、肌腱、内脏(包括心、胃、肠、血管)等部位,其功能是维持皮肤和组织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也是修复各损伤组织的重要原料物质。在人体皮肤成分中,有70%是由胶原蛋白所组成。 当胶原蛋白不足时,不仅皮肤及骨骼会出现问题,对内脏器官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也就是说,胶原蛋白是维持身体正常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使身体保持年轻、防止老化的物质。另外,胶原蛋白还可以预防疾病,改善体质,对美容和健康都很有帮助。 现在胶原蛋白正慢慢进入美容护肤领域.胶原蛋白是人体组织结构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约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25-33%,相当于人体体重的6%,它遍及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如:皮肤、骨骼、软骨、韧带、角膜、各种内膜、筋膜等,是维持皮肤与组织器官形态、结构的主要成分,也是修复各损伤组织的重要原料物质。如下图示当真皮层的胶原蛋白(下图黄色部分)被氧化、断裂后,对表皮的支撑作用就消失了,因此造成不均一的塌陷,这样皱纹就产生了。 胶原蛋白与鱼尾纹产生机理手术用止血覆盖物胶原蛋白 (SurgiAid Hemostat Sheet) 生物体高分子作为人工皮肤或是伤口的敷料有很大的潜力。此产品主要用于外科止血方面。胶原蛋白可使血液凝固,具有凝血功能,用作伤口止血敷料,主要是基于胶原蛋白能够与伤口紧密结合,渗入新生组织当中,并作为细胞生长时之支架。因为海绵状的胶原蛋白能吸收脑脊髓液,可分开脑与脑上组织且无严重的发炎现象,所以亦可作为破损之脑膜取代物之用。 小针美容用胶原蛋白 (Dermal Collagen Injectable) 胶原蛋白回填疗法是一种已经由临床证实其安全性之疗法,可治疗脸部的皱纹、疤痕或脸部 皮肤 缺陷。胶原蛋白美容针剂对于人类脸部软性组织之皱折、凹陷及疤痕的矫正有显而易见的效果,可使病人容颜焕然一新。 伤口覆盖物胶原蛋白 (Collagen Wound Dressing) 胶原蛋白会与血小板作用而产生凝血现象,胶原蛋白快速止血绷带可在10至15秒之内止住动脉流血,在急救和治疗身体创伤时特别有效。目前的急救止血方法除了向伤口施压以外,没有任何有效的方法。预计此产品可以进入庞大的急救材料与 军事医疗市场。 抗沾黏覆盖物之胶原蛋白+透明质酸 (Colla-HA Anti-adhesion Sheet) 用来预防伤口愈合时所产生不必要的组织沾黏情况,以加快病患手术后的复原。可用在施行腹腔手术的病人,防止小肠部位阻塞。亦可用在妇科病人上,减少组织沾黏,而可降低骨盆腔疼痛,减少妇女不孕症发生。 2012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膳食结构的类型 当今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 动、植物性食物消费量比较均衡,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基本符合营养要求,膳食结构比较合理,以日本人的膳食为代表。分析战后日本人的膳食结构,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粮食消费逐年下降,1960年人均谷物消费410g/d,1980年降至312 g/d ,下降了24%,但到1984年仍达298 g/d ,加上薯类,人均口粮(折合原粮)则达484 g/d ;?动物食品消费增加较多,但并不过量,而且水产品食用量较大,1984年,人均肉类消费量62 g/d 、牛奶及奶制品168 g/d 、鸡蛋39 g/d 、鱼贝类95 g/d ,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占蛋白质摄入量的45%,水产品蛋白质又占动物蛋白质摄入量的50%;?能量摄入量低于欧美发达国家,1984年2594kcal,近几年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蛋白质83 g/d,无大变化,脂肪增加较多,为81 g/d但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别占总能量的59.2%、12.8%、28.0%,膳食结构总体上仍是比较合理的。但随着膳食结构的变化死因顺位还是发生了变化。上世纪初危害居民健康的结核病,由于抗结核药的应用,至80年代降至死因顺位10 位以后,肺炎随着抗菌素的出现,降至死因第4位;而如今死因前三位的疾病为恶性肿瘤、脑卒中、心脏病(心肌梗死)。尽管有许多影响因素,但膳食结构的变化,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因素,这就是诸多日本学者呼吁防止饮食西化的重要原因。 第二种类型 谷物消费量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大。谷物消费量人均仅160~190 g/d;动物性食物,肉类约280 g/d、奶及奶制品300~400 g/d以上、蛋类40 g/d左右。能量摄入3300~3500kcal、蛋白质100g左右、脂肪130~150g,属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所谓“三高一低”膳食模式,以欧美发达国家膳食为代表。尽管膳食质量比较好,但营养过剩。 大量研究显示,营养过剩是肥胖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其中对高脂肪膳食与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研究最多,结论也比较清楚。早在1933年Anitschkow即指出高脂肪膳食与冠心病发病率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欧洲国家由于牛奶、黄油、干酪缺乏,冠心病发病率一度减少,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52至1956年,Keys等通过缺血性心脏病的广泛流行病学研究指出:膳食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40%地区的人群冠心病患病率高。另据Yerushalmy 等22国冠心病死亡率与饮食关系研究表明,冠心病死亡率与脂肪摄入量呈正相关,相关显着(r=0.659)。据美国“膳食与健康专家委员会”一项研究认为,膳食不平衡是若干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对心血管病的影响最为明显,对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有高度参考意义,能量过剩可引发肥胖病并增大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该项研究还指出,有明确证据说明膳食脂肪及其它脂质总量和类型对患冠心病的风险有影响;临床、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增加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可致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是血清TC和 LDL-C的主要膳食决定因素,因而也是冠心病风险的决定因素;少数膳食脂肪与癌症研究显示,脂肪总量及饱和脂肪酸摄入量高与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发生率、死亡率高有关。 能量摄入增加、消耗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可致能量正平衡,长期能量正平衡是引发肥胖病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及一些动物实验证实肥胖病与冠心病、绝经期后乳腺癌、Ⅱ型糖尿病、高血压、胆囊疾病、子宫内膜癌、骨关节炎等有关。人体研究显示,腹部脂肪堆积比臀部和大腿部脂肪积聚对Ⅱ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的风险更大,并可增加这些疾病的死亡率。 关于蛋白质摄入量,Yerushalmy 等22国冠心病死亡率与饮食关系研究表明,动物蛋白质摄入量与冠心病死亡率相关显着(r=0.765),植物蛋白质摄入量与冠心病死亡率呈负相关(r=-0.43)。在一些国家的相关研究中显示,进食肉类食物多的膳食与冠心病及结肠癌和乳腺癌增加相关。这种膳食的特点是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常高,说明高动物蛋白质、高脂肪(尤其是高饱和脂肪)是冠心病和某些癌症的共同危险因素。 营养过剩严重损害了西方人的健康,如今,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已成为西方人的三大死亡原因,尤其是心脏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和日本。1988年美国一份«营养与健康»状况研究报告祥述了冠心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病、骨骼病等11大类疾病和酒精中毒,以及行为等问题,也详尽地分析了这些所谓富裕病与膳食结构的关系。报告指出,美国每年有125万人发生心肌梗死(2/3为男性),有15万人死于心肌梗死;每年发生动脉硬化、脑卒中50万,15万人死亡或失去自理能力;每年有47.5万人死于癌症;有1100万糖尿病人。高脂肪膳食对慢性病的影响也有例外。着名的七国调查发现,希拉克岛人群膳食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40%,其中29%来自单不饱和脂肪,仅8%来自饱和脂肪,心血管病远远低于其他西方国家。该人群的膳食特点是食用橄榄油、鱼、谷物、果蔬和红葡萄酒。有人提出,地中海膳食对预防心血管病作用最强的是红葡萄酒,可能还与花青素甙、生物类黄酮有关。 第三种类型 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较少,膳食质量不高,蛋白质、脂肪摄入量都低,以发展中国家的膳食为代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些国家的人均能量摄入量为2000~2300kcal 、蛋白质50g左右、脂肪30~40g,能量勉强满足需要,蛋白质、脂肪摄入不足,营养缺乏病仍然是这些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 2012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膳食结构四种模式 膳食结构四种模式 一是发达国家模式。 也称富裕型模式,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通常年动物性食品年人均消达270kg,而粮食的直接消费量不过60-70kg。 二发展中国家模式。 也称温饱模式,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谷类与薯类达200kg,肉蛋鱼不过5g,奶类也不多。 三是日本模式。 也称营养模式,主要特点是既有以粮食为主的东方膳食传统特点,也吸取了欧美国家膳食长处,加之经济发达,人均年摄取粮食110kg,动物性食品135kg左右. 四是地中海模式。 为居住在地中海地区的居民所特有。突出特点是饱和脂肪摄入量低,不饱和脂肪摄入量高。 膳食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摄入量较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低。 2012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合理调整膳食结构 膳食结构重要的作用 十年来,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而膳食营养在这些慢性病的发病及进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调整膳食结构来预防和治疗这些慢性疾病呢? 如何合理安排 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要合理安排日常饮食,做到以下几点: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应食用多种食物,使之互补,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多种食物应包括五大类:即谷类及薯类、动物性食品、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纯热能食品。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水果和薯类,对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及预防某些癌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量选用红、黄、绿等颜色较深的,但水果不能完全代替蔬菜。 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奶类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不仅含量高,且吸收利用率也高,膳食中充足的钙可提高儿童、青少年的骨密度,延缓骨质疏松发生的年龄;减慢中老年人骨质丢失的速度。豆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维生素及植物化学物。 4.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肥肉和荤油摄入过多是肥胖、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猪肉的脂肪含量远远高于鸡、鱼、兔、牛肉等,应减少吃猪肉的比例,增加禽肉类的摄入量。 5.食量与体力活动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因此,要保证能量入与出的平衡,维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即膳食不要太油、太咸。正常成人每日烹调用油不应超过25克(半两),食盐6克。 2012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营养素需要量 营养素需要量是机体为了维持“适宜的营养状况”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天必须“获得的”该营养素的最低量。“适宜的营养状况”是指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并且能够维持这种状态。“获得的”营养素量是指摄入的营养素量或者是指机体吸收的营养素量。 人体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平均每天吸收该营养素的最低量,称为“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是制订DRIs的基础。生理需要量受年龄、性别、生理特点和劳动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使在一个个体特征很一致的人群内,由于个体生理的差异,需要量也各不相同。 如果摄入某种营养素不足时,首先动用组织中储存的该营养素,当组织中储存的营养素消耗完了,机体就可能出现功能损害,如血液生化改变。缺乏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明显的营养素缺乏症状和体征。 可见,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有不同的层次标准,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量也有不同的水平。FAO/WHO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了三个不同水平的需要量: 储备需要量——维持组织中有一定储存的需要。 基本需要量——满足某些与临床疾病现象有关或无关的代谢过程的需要,达到这种需要量机体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但机体内很少或没有此种营养素的储存。 预防明显的临床缺乏症的需要量——这是一个比基本需要量更低水平的需要。 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是通过测定人群内各个体的需要量而获得的。我们不可能提出一个适用于人群中所有个体的需要量,只能用人群内个体需要量的分布状态的概率曲线来表达摄入量不能满足随机个体需要的概率变化。为确定一个人群的需要量,首先必须了解该群体中个体需要量的分布状态。如果资料充足,应尽可能以“平均需要量±标准差”来表示。 2012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能量代谢影响因素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和环境温度等。 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着。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代谢率。人在运动或劳动时耗量显着增加,因为肌肉活动需要补给能量,而能量则来自大量营养物质的氧化,导致机体耗氧量的增加。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的强度呈正比关系,耗氧量最多右达安静时的10-20倍。肌肉活动的强度称为肌肉工作的强度,也就是劳动强度。劳动强度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机体的产热量来表示,也就是说,可以把能量代谢率作为评估劳动强度的指标。由于随之出现的无意识的肌紧张以及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以显着增加。因此,在测定基础代谢率时,受试者必须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在安静状态下摄入食物后,人体释放的热量比摄入的食物本身氧化后所产生的热量要多。例如摄入能产100kJ热量的蛋白质后,人体实际产热量为130kJ,额外多产生了30kJ热量,表明进食蛋白质后,机体产热量超过了蛋白质氧化后产热量的30%。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dynamicaction)。糖类或脂肪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为其产热量的4%-6%,即进食能产100kJ热量的糖类或脂肪后,机体产热量为104-106kJ。而混合食物可使产热量增加10%左右。这种额外增加的热量不能被利用来作功,只能用于维持体温。因此,为了补充体内额外的热量消耗,机体必须多进食一些食物补充这份多消耗的能量。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了解。这种现象在进食后1h左右开始,并延续到7-8h。有人将氨基酸注入静脉内,可出现与经口给予相同的代谢率增值现象,这些事实使人们推想,食后的“额外”热量可能来源于肝处理蛋白质分解产物时“额外”消耗的能量。因此,有人认为肝在接脱氨基反应中消耗了能量可能是“额外”热量产生的原因。 环境温度 人(赤身裸体或只着薄衣)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最为稳定。实验证明,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代谢率开始有所增加,在10℃以下,代谢率便显着增加。环境温度低时代谢率增加,主要是由于寒冷刺激反射地引起寒战以及肌肉紧张增强所致。在20-30℃时代谢稳定,主要是由于肌肉松弛的结果。当环境温度为30-45℃时,代谢率又会逐渐增加。这可能是因为体内化学过程的反应速度有所增加的缘故,这时还有发汗功能旺盛及呼吸、循环功能增强等因素的作用。 2012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能量代谢测定法 耗氧量与CO2产量的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测定耗氧量和CO2产量的方法有两种:闭合式测定法和开放式测定法。 闭合式测定法 在动物实验中,将受试动物置于一个密闭的能吸热的装置中。通过气泵,不断将定量的氧气送入装置。动物不断地摄取氧,可根据装置中氧量的减少计算出该动物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动物呼出的CO2则由装在气体回路中的CO2吸收剂吸收。然后根据实验前后CO2吸收剂的重量差,算出单位时间内的CO2产量。由耗氧量和CO2产量算出呼吸商。 临床上为了简便,通常只使用肺量计来测量耗氧量。该装置的气体中容器中装置氧气,受试者通过呼吸口瓣将氧气吸入呼吸器官。此时气体容器的上盖随吸气而下降,并由连于上盖的描笔记录在记录纸上。根据记录纸上的方格还可读出潮气量值。受试者的呼出气则通过吸收容器(呼出气中的CO2和水可除除掉)进入气体容器中,于是气体容器的上盖又复升高,描笔也了随之升高。由于受试者摄取了一定量的氧气,呼出气中CO2又被除掉,气体容器中的氧气量因而逐渐减少。描笔则记录出曲线逐渐下降的过程。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6min),描笔的总下降高度,就是该时间内的耗氧量。 开放式测定法(气体分析法) 它是在机体呼吸空气的条件下测定耗氧量和CO2产量的方法,所以称为开放法。其原理是,采集受试者一定时间内的呼出气,测定呼出气量并分析呼出气中氧和CO2的容积百分比。由于吸入气就是空气,所以其中氧和CO2的容积百分比不必另测。根据吸入气和呼出气中氧和CO2的容积百分比的差数,可算出该时间内的耗氧量和CO2排出量。气体分析方法很多,最简便而又广泛应用的方法,是将受试者在一定时间内呼出气采集于气袋中,通过气量计测定呼气量,然后用气体分析器分析呼出气的组成成分,进而计算耗氧量和CO2产量,并算出呼吸商。 2012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间接测热法举例 首先测定受试者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和CO2产量,假定受试者24小时的耗氧量为400L,CO2产量为340L(已换算成标准状态的气体容积)。另经测定尿氮排出量为12g。计算24小时产热量,其步骤 (1)蛋白质氧化量=12×6.25=7g 产热量=18×75=1350kJ 耗氧量=0.95×75=71.25L CO2产量=0.76×75=57L (2)非蛋白呼吸商 非蛋白代谢耗氧量=400-71.25=328.75L 非蛋白代谢CO2产量=340-57=283L 非蛋白呼吸商=283/328.75=0.86 (3)根据非蛋白呼吸商的氧热价计算非蛋白代谢的热量 非蛋白呼吸商为0.86时,氧热价为20.41。所以,非蛋白代谢产热量=328.75×20.41=6709.8kj。 (4)计算24小时产热量 24小时产热量=1350 6709.8=8059.8kJ (蛋白质代(非蛋白代谢产热量)谢产热量) 计算的最后数值8059.8kJ就是该受试者24小时内的能量代谢率 2012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能量代谢测定原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中,既不能增加,也不减少。这是所有形式的能量(动能、热能、电能入化学能)互相转化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这一规律,即在整个能量转化过程中,机体所利用的蕴藏于食物中的化学能与最终转化成的热能和所作的外功,按能量来折算是完全相等的。因此,测定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食物,或者测定机体所产生的热量与所做的外功,都可测算出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 测定整个机体单位时间内发散的总热量,通常有两类方法:直接测热法和间接测热法。 直接测热法 直接测热法(directcalormetry)是测定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发散的总热量。此总热量就是能量代谢率。如果在测定时间内做一定的外功,应将外功(机械功)折算为热量一并计入。它是由隔热密封的房间,其中设一个铜制的受试者居室。用调节温度的装置控制隔热壁与居室之间空气的温度,使之与居室内的温度相等,以防居室内的热量因传导而丧失。这样,受试者机体所散发的大部分热量便被居室内管道中流动的水所吸收。根据流过管道的水量和温度差,将水的比热考虑在内,就可测出水所吸收的热量。当然,受试者发散的热量有一部分包含在不感蒸发量中,这在计算时也要加进去。受试者呼吸的空气由进出居室的气泵管道系统来供给。此系统中装有硫酸和钠石灰,用业吸收水蒸气和CO2。管道系统中空气中的O2则由氧气筒定时补给。 直接测热法的设备复杂,操作繁锁,使用不便,因而极少应用。一般都采用间接测热法。 间接测热法 在一般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量与产物量之间呈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就是定比定律。例如,氧化1mol葡萄糖,需要6mol氧,同时产生6molCO2和6molH2O,并释放一定量的能。下列反应式表明了这种关系: C6H12O6 602→6CO2 6H20 △H 同一种化学反应,不论经过什么样的中间步骤,也不论反应条件差异多大,这种定比关系仍然不变。例如,在人本内氧化1mol葡萄糖,同在体外氧化燃烧1mol葡萄糖一样,都要消耗6molCO2和6molH20,而且产生的热量也相等。一般化学反应的这种基本规律也见于人体内营养物质氧化供能的反应(蛋白质的情况下有些出入,参看下文),所以它成了能量代谢间接测热法的重要依据。 间接测热法(indirectcalorimetry)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这种定比关系,查出一定时间内整个人体中氧化分解的糖、脂肪、蛋白质各有多少,然后据此计算出该段时间内整个机体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因此,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每种营养物质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有多少(即食物的热价);二要分清三种营养物质各氧化了多少。 食物的热价应用弹式热量计,在体外测定了一定量的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并同这三水生物的新陈代谢类物质在动物体内氧化到最终产物C02和水时所产生的热量相比较,证明了糖和脂肪在体外燃烧与在体内氧化分解所产生的热量是相等的。于是将1g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称为食物的热价(thermalequivalentoffood)。食物的热价分为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前者指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后者系食物经过生物氧化所产生的热量。糖(或脂肪)的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是相等的,而蛋白质的生物热价则小于它的物理热价。因为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它有一部分主要以尿素的形式从尿中排泄的缘故。三种营养物质在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 呼吸商机体依靠呼吸功能从外界摄取氧,以供各种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需要,同时也将代谢终生物CO2呼出体外,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量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respiratoryquotientRQ)。各种营养物质在细胞内氧化供能属于细胞呼吸过程,因而双将各种营养物质氧化时的CO2产量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某物质的呼吸商。严格说来,应该以CO2和O2的克分子(mol)比值来表示呼吸商。但是,因为在同一温度和气压条件下,容积相等的不同气体,其分子数都是相等的,所以通常都用容积数(ml或L)来计算CO2与O2的比值,即: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时,它们的CO2产量与耗氧量各不相同,三者的呼吸商也不一样。 因为各种营养物质无论在体内或体外氧化,它们的耗氧量与CO2产量都取决于各该物质的化学组成,所以,在理论上任何一种营养物质的呼吸商都可以根据它的氧化成终产物(CO2和H20)化学反应式计算出来的。 糖的一般分子式为(CH20)n,氧化时消耗的02和产生的C02分子数相等,呼吸商应该等于1。如上述葡萄糖氧化的反应式所示,C02产量与耗氧量均为6mol故:脂肪氧化时需要消耗更多的氧。在脂肪本身的分子结构中,氧的含量远较碳和氢少。因此,另外提供的氧不仅要用氧化脂肪分子中的碳,还要用来氧化其中的氢。所以脂肪的呼吸商将小于1。现以甘油三酸酯(triolein)为例:RQ=57molC02/80mol02=0.71 蛋白质的呼吸商较难测算,因为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完全氧化,而且它氧化分解途径的细节,有些还不够清楚,所以只能通过蛋白质分子中的碳和氢被氧化时势需氧量和C02产量,间接算出蛋白质的呼
/
本文档为【营养师考试复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