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国家资本主义”为什么受到攻击

国家资本主义”为什么受到攻击

2012-05-30 5页 pdf 987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4321

暂无简介

举报
国家资本主义”为什么受到攻击 专业·可信·及时 数据分析报告 “国家资本主义”为什么受到攻击 ? 专题 0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主任:张平 副主任:张晓晶、汪红驹 首席专家:张晓晶 版权所有。 仅允许教育和非商业用途转载,并请注明出处。 中国社科智讯 通讯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号楼115室 邮 编:100732 电 话:010-85195754 传 真:010-85195754 官方网站:www.sdccass.cn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通讯...
国家资本主义”为什么受到攻击
专业·可信·及时 数据分析 “国家资本主义”为什么受到攻击 ? 专 0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主任:张平 副主任:张晓晶、汪红驹 首席专家:张晓晶 版权所有。 仅允许教育和非商业用途转载,并请注明出处。 中国社科智讯 通讯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号楼115室 邮 编:100732 电 话:010-85195754 传 真:010-85195754 官方网站:www.sdccass.cn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通讯地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邮 编:100836 电 话:010-68034177 数据分析报告·专题报告 主编:李扬 编委:赵剑英、姜辉、何涛、卢世琛 数据分析报告2012年4月刊 总第1期(专题报告No.0006) “国家资本主义”为什么受到攻击 ? 张晓晶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西方强调中国国家资本主义 的特点,认为未来世界的竞争 ,将是“国家资本主义”与市 场资本主义的竞争。 “国家资本主义”的大讨论,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兴起。 较早由索罗斯(2009)提出,强调所谓国际资本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 之间的竞争:“世界面临着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组织形式中进行选择。这 两种组织可以称之为国际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前者,以美国为代 ,已经垮掉;后者,以中国为代表,正在兴起。”而Bremmer(2009) 发表在美国《外交》杂志上的文章《国家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则正式 吹响了向“国家资本主义”进攻的号角。他认为:“自由市场浪潮在退 去。现在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回归,国家作为一个重要角色在利用市场主要 为政治利益服务。这种趋势引发了一场新型的全球竞争,这不是不同政治 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而是不同经济模式之间的竞争。”美中经济与安 全评估委员会2011年10月关于中国国有企业与“国家资本主义”的评估报 告(Szamosszegi and Kyle, 2011),试图以大量数据来强调中国“国家资本主 义”的特点,使得这种进攻具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与攻击力。2012年年 初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辩论,则将讨论引向深入:正方认为21世纪的“国家 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混合形式,正在推动企业迈向财富500强; 而反方则提出“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制造财富,而是为了 确保财富创造不会威胁到统治精英的政治势力。 当不少国内学者苦于拿不准中国发展道路精髓的时候,一些西方人 士却迫不及待地宣称他们找到了中国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国家资本主 义”!他们甚至认为: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国家资本主义”与市场资 本主义之间的竞争! 事实果真如此吗?拨开这场辩论的迷雾,如果大家能够将“国家资 本主义”备受攻击与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相对实力的此消彼长结合起 来,将“国家资本主义”的标签与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及跨太平洋战略经 济伙伴协定(TPP)设立的新门槛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当前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讨论,并不是简单的学术论争,也不能局限于意 识形态的偏见,而是活生生的、全球化时代经济模式竞争的直接体现。 这种全球化时代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软实力的较量, 其二硬实力的较量。 首先来看软实力的较量。这可以上升到、意识形态、发展模式或 发展道路的层面。 02 03 数据分析报告2012年4月刊 总第1期(专题报告No.0006) 凡出现大的危机,总会有对固有体制的批判与反思。20世纪30年代大 萧条的时候,出现了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鉴于苏联在大萧条中 的突出表现,一大批知识分子包括凯恩斯这样的经济学家开始到苏联去访 问、取经。尽管当时的主流学者并没有一边倒地赞成苏联模式,但是,他 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苏联的影响,肯定苏联经验的某些正面价值。从这个 意义上说,苏联是大萧条时期的赢家。 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1932),其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的 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随着苏联经济的高歌猛进,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与社 会主义制度的影响力也逐步上升。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从苏联 回国后发表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 当时的法国《时报》写 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与我们 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 美国共产党在1934—1939 年的“人民阵线”时 期提出的一个著名口号则是:“共产主义是20 世纪的美国主义。”威尔逊 极力主张“从共产党人手中把共产主义接过来”,随后又补充说:“苏联 是世界上首先的顶峰,那里是一片光明,永存不灭。”威廉·艾伦·怀特 把苏联称为“世界上最令人感兴趣的地方”(曼彻斯特,1973)。 然而,与之相对的另一残酷的现实却是,20世纪30年代的各地学校里 ——有几年连首都的学校也如此,老师们是不准提到苏联的。地图上的苏 联所在地是空着的,不加任何标志,就像非洲那些“没被勘探过”的地区 一样。而新政时期的罗斯福有时候也得到这样的评价:“罗斯福不过是另 一个斯大林——只是比斯大林更坏。”(曼彻斯特,1973) 可见这里的意识形态斗争是相当激烈的。尽管如此,苏联模式还是在 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战后除了不少经济体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之 外,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后发国家(如拉美)都打上苏联模式的烙印。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这些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加强了国家干预和政府管制, 甚至开始实施经济计划。 如果说,大萧条时期苏联是赢家,那么本轮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特别 是中国成为赢家。大萧条时期,西方是担心苏联模式的胜出,而今天,它 们担心的则是中国模式的胜出。唯一的区别是,苏联模式被看作是社会主 义,而中国模式则被看作是“国家资本主义”。 美国人向来是资本主义最热切的拥护者。然而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 发现,目前仅有50%的美国人对资本主义持肯定看法,而40%的人则不 然。这种幻灭感在18—29岁的年轻人、非裔和拉美裔美国人、年收入3 万美元以下的低收入人群、以及自诩的民主党人士中间表现得尤其明显 (Summers,2012)。这反映出资本主义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也导 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格外激烈。 再来看硬实力的较量。这里主要是指经济方面,不涉及军事方面。 经济从国际化发展到今天的全球化,国家的色彩似乎淡化了。因为跨 国公司不再具有明显的国家属性。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繁荣之初, 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叱咤风云,基本上看不到其背后有母国的影子,跨 国公司似乎完全脱离了国籍。然而时过境迁。进入21世纪,当全球化竞争 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国家又回归了: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的 政府,都开始以各种方式来支持本国的企业展开全球竞争。由此可以说, 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反而突出了国家:越是全球化,越是加重了国家的色 彩。欧元区今天的问题恰恰体现了全球化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尴尬。难怪索 罗斯会提出“国家资本主义”还是国际资本主义的问题。 全球化时代的竞争,不能简化为一些私人(跨国)公司的原子化竞 争,事实上,背后的国家力量成为左右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欧美发 达经济体通过制定全球化的游戏规则而为本国或本阵营谋取不公平竞争优 势的做法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而新兴经济体开始崛起并坐到谈判桌上, 以及通过其他方式展开与发达经济体的竞争,则变得让有些人不太舒服 了。 这个时候对“国家资本主义”的攻击不再是简单的意识形态的偏见, 而是有着根本的经济利益考虑。因为“国家资本主义”的界定恰恰就使得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难以获得,一切针对非市场经济的歧视就会出现。这除 了WTO规则,还有TPP,条文变得更为细致,更有针对性。给中国贴上 “国家资本主义”的标签与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尽管做法上有所差 异,但目的都是一个,就是声称中国在获取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因此要被 排除在他们的游戏规则之外或接受处罚。2012年3月初,美国参众两院均通 过了《1930年关税法》的修订案,这一修订案明确赋予美国对来自非市场 经济国家商品征收反倾销或“反补贴关税”的权力,从而扫清了美国对中 国和越南等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法律障碍①。 以前中国曾受到最惠国待遇的制约,加入WTO后,市场经济地位 成为新的羁绊。尽管外界一直认为根据WTO相关条款,中国将于2016年 “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现在看来,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有西方 学者指出,中国不会于2016年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除非中国能够达到 欧洲的(O’Connor,2011)。当然,美国也有美国的标准。美欧市场 经济标准成为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新障碍:一是“货币的自由兑 换”(见美国判定“市场经济地位”六项标准之第一项);二是“公司有 关成本、价格和投入,包括原材料、技术和劳工成本、产量、销售和投资 方面的决定是依据市场信号做出的,反映了供求,没有严重的国家干预, 主要投入的成本很大程度反映了市场价值”、“公司有一套根据国际会计 标准独立审计的,并使用于任何目的的清晰的会计审计报告”,以及“汇 率转换依据市场汇率确定”(见欧盟判定“市场经济地位”五项标准之第 给 中 国 贴 上 “ 国 家 资 本 主 义”的标签与不承认中国市 场经济地位,目的就是声称 中国在获取不公平的竞争优 势,因此要被排除在他们的 游戏规则之外或接受处罚。 本轮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特别 是中国成为赢家,西方担心 中国模式的胜出,反映出资 本主义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 危机,这也导致意识形态领 域的斗争格外激烈。 目前该法案已递交给美国总统奥巴马。奥巴马签署后,该法案将正式成为法律。① 04 数据分析报告2012年4月刊 总第1期(专题报告No.0006) 一项、第二项、第五项)。第一条与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有关,第二条恐 怕是指向国有企业的,这些都不容易达到。 据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2011年10月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国有企 业的报告,国有企业以及国企控股企业的规模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 40%,如果广泛考虑,则这个数字能够达到50%。报告进一步总结“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中,国家所有权作用突出。其次,国务院国 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明确了一些重要的关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 全的行业,并指出,这些战略性产业将继续部分或者大部分地受到政府控 制”。这一报告毫不隐晦地指出国有企业正在并且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主导 中国经济。 与此相关的,美国积极争取将“竞争中立”内容写入双边或区域性贸 易协定。TPP将针对国有企业制定专门的章节,以重点解决投资方面遇到 的问题,力求通过新的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在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 的同时,为今后的贸易自由化在关税和非关税方面(如知识产权保护、劳 动标准、环保标准等)确定更高的新标准。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指责“国家资本主义”,以及批评中国及 其他新兴经济体所谓通过政府支持获得不公平竞争优势,恰恰是西方发达 经济体企图维持一直以来在全球游戏规则中所占据的有利位势;“国家资 本主义”的大棒以及全球化新标准与新门槛的出现,不过是他们在原来的 优势格局被打破后所想出的新招而已。 参考文献: Birdsall Nancy and Francis Fukuyama,“The Post-Washington Consensus: Development after the Crisis”,Working Paper 244,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 March 3, 2011. Bremmer Ian, “State Capitalism Comes of Age: The End of the Free Market?”, Foreign Affairs, May/June. O’Connor Bernard, “Market-economy Status for China is not Automatic”,VOXEU,November27,2011. http://www. voxeu.org/index.php?q=node/7345. Soros George, “The Way Forward”,Financial Times,October 30,2009. Summers Lawrence,“Current woes Call for Smart Reinvention not Destruction”,Financial Times,January 12,2012. Szamosszegi Andrew and Cole Kyle,“An Analysis of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and State Capitalism in China”,U. 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October 26,2011.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社会实录》,海南出版社与三环出版社2006年版。 ·跟踪预测宏观经济形势 ·分析评估重大事件影响 ·深入研究宏观经济专题 ·提供模拟分析决策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2012年4月6日 发布 即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是由中国社 会科学院建设和领导的规模化、规范化调查、研究和咨询机 构,是面向国内外各类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新 闻媒体、社会团体的综合性信息发布中心。核心业务有: ·时评 ·专题报告 ·月/季/年度报告 ·调研报告 ·数据库 ·实验室 ·社会经济调查 ·数字出版 ·数据服务 数据分析报告 中国社科智讯
/
本文档为【国家资本主义”为什么受到攻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