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后哲学的哲学问题

后哲学的哲学问题

2012-05-30 8页 pdf 446KB 10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44351

暂无简介

举报
后哲学的哲学问题 似“自然规律”的必然性 , 更关注对不同民族和全人类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传统等长时段历史 因素 , 特别要在社会活动和个体生存的各个层面上挖掘出现代性等对当代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 响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模式。其二 , 文化哲学特别关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人类社会各个领域 由于内在的文化机理和文化精神的自觉而“一体化”的趋势 , 不再把各种社会因素简单地区分 为“决定”和“被决定”的非此即彼的关系 , 而是从文化整合的视角形成关于当代社会发展的 更为丰富、更为具体的认识。其三 , 文化哲学的宗旨不是以理论上抽象出来的“普遍的”社会 历...
后哲学的哲学问题
似“自然规律”的必然性 , 更关注对不同民族和全人类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传统等长时段历史 因素 , 特别要在社会活动和个体生存的各个层面上挖掘出现代性等对当代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 响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模式。其二 , 文化哲学特别关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人类社会各个领域 由于内在的文化机理和文化精神的自觉而“一体化”的趋势 , 不再把各种社会因素简单地区分 为“决定”和“被决定”的非此即彼的关系 , 而是从文化整合的视角形成关于当代社会发展的 更为丰富、更为具体的认识。其三 , 文化哲学的宗旨不是以理论上抽象出来的“普遍的”社会 历史规律去剪裁各个民族活生生的历史 , 而是要用各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历史丰富性和现实丰富 性去填充人类关于自己历史的认识 ; 不是去一般地、普遍化地“预见”人类的未来 , 而是充分 尊重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的历史特殊性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 鼓励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全球 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对话、交流、交融 , 珍视人类文化创造的丰富的多样性。显而易见 , 按 照这种哲学范式所形成的各种哲学理解不是外在地灌输给生活世界的教条 , 而是生活世界自身 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模式的自觉和升华。 总之 , 通过上述推论 , 我们想特别强调的是 , 在研究当前的哲学问时 , 一定要特别关注 “问题哲学”, 换言之 , 在确定我们时代最重要的哲学问题和主题时 , 首先要关注哲学自身的问 题、哲学范式的问题。用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关于“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 的论述来说就是 : “这些个别的自我意识始终具有一个双刃的要求 : 其中一面针对着世界 , 另一 面针对着哲学本身⋯⋯这些自我意识把世界从非哲学中解放出来 , 同时也就是把它们自己从作 为一定的体系束缚它们的哲学中解放出来。”① 我始终认为 , 哲学理性和哲学反思应当是最活跃 的生命之流 , 它应当不断地批判人类业已生成的文化构造 , 包括自身业已形成的体系和成见 , 不断捕捉、预见、引导新文化精神的生成 , 不断地通过现实的文化批判而成为社会运行的内在 的自我批判和清醒的自我意识。因此 , 哲学 , 只要它不“自我放逐”到抽象化的理念王国 , 它 就不会被火热的生活世界所“边缘化”。对此 , 我们应当固守胡塞尔所说的哲学家的责任和良心 ②。 〔本文责任编辑 : 柯锦华〕 后哲学的哲学问题 孙 周 兴   “后哲学”的第一层意义自然是对“哲学”的超越 , 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哲学的终 结”。走向终结的“哲学”, 海德格尔明言是以“论证性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存在者之为存 在者的形而上学 , 它构成欧洲自柏拉图以降的“存在之被遗忘状态”的历史。而从问题结构上 看 , 形而上学可区分为“存在学 (本体论)”的“本质 —先验追问”与“神学”的“实存 —超验 追问”两个基本路向。③ 因此 , 所谓“后哲学”或“后形而上学”, 即是“后存在学”和“后神 ·9· 当代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① ②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 , 第 76 页。 参见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张庆熊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8 年) 第 19、21 页。 参见孙周兴所撰有关“形而上学”课题的系列论文《形而上学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3 年第 5 期 ; 《先验 ·超验 ·超越》,《德意志思想评论》第一卷 (同济大学出版社 , 2003 年) ;《本质与实存 ———西方 形而上学的实存哲学路线》,《中国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 学”的二元结合体。 在这个二元结合体中 ,“后神学”要素早已为尼采所揭示。我们通过尼采“上帝之死”的判 词熟悉了这位被海德格尔称为“最后的形而上学家”的反 (非) 神学立场。不过 , 以“积极的 虚无主义者”标榜自己的尼采同样也是反存在学意义上的哲学的。以尼采的讲法 , “虚无主义 者”具有双重的否定立场 : “对于如其所是地存在的世界 , 他断定它不应当存在 ; 对于如其应当 是地存在的世界 , 他断定它并不实存”。① 这种双重否定一方面指向由存在学 (本体论) 构造的 “存在 (本质) 世界”, 另一方面则指向由神学构造的“应当 (理想) 世界”。海德格尔后来所开 展的形而上学批判工作繁复而细密 , 但其宏旨要义不出乎尼采的这种“双重否定”。 尼采之后的几十年间 , 欧洲哲学界出现了一个“存在学” (Ontologia) 研究的高峰期 , 胡塞 尔、海德格尔、萨特等世纪大哲均作出了重建存在学的思想努力 , 甚或干脆把自己的哲学标识 为“存在学”; 更有哈特曼和茵伽登两位体系哲学家 , 分别端出了皇皇三大卷的“存在学三部 曲”。欧洲哲学史上从未有过这样一个时期 , 有如此之多的哲学家集中来讨论“存在学”这门难 缠难解的学问。而令人深思的问题是 : 这场主要由现象学发动起来的存在学重建运动 , 其思想 动机为何 ? 意义何在 ? 为何发生在 20 世纪上半叶而又很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落潮 ? 在我看来 , 这场存在学重建运动是与尼采的虚无主义命题相关联的 , 本身起于这样一个动 因 , 即 : 人们试图在后基督教神学时代里寻求世界观 —价值观的有效替代物 , 尽管在义理上 , 致力于存在学重建的哲学家们多半并不强调、甚至并不承认自己的工作具有伦理实践的指向和 意义 , 而是或者提出了前伦理的哲思要求 , 或者提出了前理论的本源性奠基要求。其实在第一 次世界大战之际 , 一些目光深远的高超思想家已经对自己的存在学重建工作的困难有所觉悟了 ,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现实更加促发了他们的思想转变。 可以认为 , 西方 20 世纪上半叶的存在学重建努力 , 只不过是以柏拉图主义为本质的西方存 在学哲学传统的一次“回光返照”, 虽然猛烈 , 虽然令人激动 , 但终究回天无力 , 最后多半落下 “未完成”的遗憾。 一个“后哲学”时代到来了。作为“后存在学 —后神学”的“后哲学”意味着 :“哲学”——— 以“存在学”和“神学”为核心的欧洲 —西方的 Philosop hia ———已经不能有效地组织和表达思 想了 , 或者说 ,“哲学”业已丧失了指向可能性的反应和作用力量。海德格尔认为此即尼采的虚 无主义命题的真义所在。海德格尔明确指出 , 尼采的“上帝死了”这句话意味着 : “超感性世界 没有作用力了。它没有任何生命力了。形而上学终结了 , 对尼采来说 , 就是被理解为柏拉图主 义的西方哲学终结了。”②“上帝死了”这个判词针对的是以“柏拉图主义”为核心的西方哲学整 体 , 虽然它首先意味着 : “不再有上帝显明而确实地把人和物聚集在它周围 , 并且由于这种聚 集 , 把世界历史和人在其中的栖留嵌合为一体。”③ 海德格尔本人就经历了从“哲学”向“后哲学”的转变。在 20 世纪 30 年代之前的前期存在 学试验中 (主要在 1927 年的《存在与时间》中) , 海德格尔试图重振哲学 , 把“存在学”建立 在“实存论”的基础之上 ; 虽然海德格尔作了不少词语改造方面的努力 , 但他使用的基本词语 仍然是传统哲学的。这表明 , 前期海德格尔依然相信 , “哲学”的思想方式和表达方式是有力量 ·01·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年第 5 期 ① ② ③ Friedrich Nietzsche , S¾mtliche Werke , Kritische Studienausgabe , hrsg. von Giorgio Colli und Mazzino Montinari , Berlin/ New York 1999 , Bd. 12 , 9 [60 ] . M. Heidegger , Holzwege , Frankfurt am Main , 1994 , S. 217 ; 参阅海德格尔《林中路》 (孙周兴译 , 上 海译文出版社 , 2004 年) 第 231 页。 M. Heidegger , Holzwege , Frankfurt am Main , 1994 , S. 269 ; 参阅海德格尔《林中路》, 第 281 页。 的 , 至少可以通过改造恢复其思想力量和原初命名力。但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 , 海德格尔则完 全放弃了这种企图 , 转而开始尝试他所谓的“思想” (Denken) 和“道说” ( Sagen) ———一种 “后哲学”或“非哲学”的“思”和“言”。 我们说“后哲学”标志着哲学方式的“失效”, 但这只是“后哲学”的一个方面 , 而且容易 给人造成错觉 , 仿佛哲学已经离我们远去 , 已经不再影响和触及当下现实和此在生命了。实际 上 , 哲学的“失效”或者如海德格尔所谓“哲学的终结”并不是一个既成的事实 , 而是一种正 在发生的事件 ( Ereignis) 。海德格尔说“终结”就是“完成”, 就是“聚集到最极端的可能性中 去”。① 我们也可以说 ,“失效”即把它的效力发挥到极致。哲学的“失效”的另一面却是哲学的 极端效应。即是说 ,“后哲学”同样也意味着 : “哲学”的全面胜利。“哲学”全面而彻底地得到 了展开和实现 , 其可能性通过科学 —技术 —商业的轨道消耗殆尽了。“哲学”的全面胜利也表现 在 : “哲学”的这种展开和实现不再是地域性的 , 即欧洲的 , 而是全球 —世界性的了。“哲学” 完成了 , 世界全面技术化了 , 我们面临着“后哲学”的问题。 在“后哲学”的语境里 , 如果采纳海德格尔的建议 , 我们最好不再使用“哲学”这个欧 洲 —西方的专名 , 而是用“思想”来标识全球 —技术时代多元文化沟通中生成的、可能的非哲 学的思想努力。海德格尔这个建议用心良苦 , 本不是对字面的玩弄和固执。所谓“后哲学”的 “思想”至少可以表明一种姿态 , 一种指向未来、指向多元文化交往和沟通的姿态。② 因为“后哲学”也意味着“哲学”的全面胜利 , 它的根本标识是由技术组织起来的全球世 界文明的形成 , 所以欧洲的 —西方的“哲学”已经是、而且越来越是世界性的了。正是从这个 意义讲 ,“后哲学”时代是一个“最哲学”或“泛哲学”的时代 , 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也因此具 有了“哲学”特性。那么 , 这样一个普遍“哲学的”现实向我们提出了何种思想课题呢 ? 在我看来 ,“后哲学”的第一大主题是哲学批判或形而上学批判。“后哲学”的前提性使命 仍是批判性的和解构性的。20 世纪 80 年代 , 哈贝马斯在《后形而上学思想》一书中概括了“四 种现代思想的主题”: 一是后形而上学 ; 二是语言学转向 ; 三是理性的定位 ; 四是理论优于实践 关系的颠倒或者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克服。哈贝马斯认为这四个主题均属于 20 世纪哲学研究最 重要的原动力。③ 哈贝马斯的这个概括更多地是着眼于当代西方哲学内部的论题 , 而且后三项均 具有“后形而上学”性质 , 实际上是对第一项即“后形而上学”或者“后哲学”主题的分述。 “后哲学”的思想的基本主题在于“哲学”本身 , 即在于“后形而上学”或者“形而上学批 判”。在这个处于“后哲学”之“转向”的时代里 , “哲学”本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问。如我 们所知 , 现代欧洲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批判起于 19 世纪中期的基尔凯郭尔和马克思等哲人 , 在 20 世纪蔚然成风。如果说 20 世纪上半叶的形而上学批判多半与形而上学重建联系在一起 , 或者说 是以形而上学重建为目标的 , 因此带有不彻底性 , 那么 , 20 世纪下半叶的形而上学批判就有了 更纯粹的“后形而上学”意义了。可以预期 , “哲学批判”仍旧是新世纪世界哲学的思想任务 , 自然也是一个交互文化的课题了。 “后哲学”的第二大主题是文明对话或文化沟通。在 20 世纪历史阶段 , 全球市场 —经济共 同体日趋成熟 , 全球化进程的步伐日益加快 , 以我们的说法 , 就是“哲学”越来越渗透和扩张 ·11· 当代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① ② ③ M. Heidegger , Zur Sache des Denkens , Tübingen , 1976 , S. 63 ; 参阅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 (陈小 文、孙周兴译 , 商务印书馆 , 2005 年) 第 70 页。 无奈的是 , 尽管有诸多现代思想家的指控 , 但“哲学”这个名称似乎寄存了人类太多的美好愿望 , 以 至于我们经常顾不上义理的分梳 , 愿意把它用作表示多元思想的普遍名称。 参见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 (曹卫东译 , 译林出版社 , 2001 年) 第 6 —8 页。 到全球范围内。世界已然成为“这一个世界”, 是“这一个”为“哲学”所规定的世界。通过现 代技术以及以之为基础的现代工商业 , 人类走向了前所未有的“世界大同” (“世界大一统”) 。 人已经成为“世界历史性的” (马克思语) 了。而另一方面 , 在我们这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里 , 各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已经成为一个根本难题 , 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益高涨 , 民 族主义和基于种族文化差异的暴力日益升级。因此 , 在“这一个世界”里 , 如果有一种“全球 哲学” (“世界哲学”) 的话 , 它的首要任务当是交互文化沟通和文明对话。 “文明对话”这个主题首先应落实到“哲学”层面上 , 或者说它根本上就是一个哲学课题。 当代德国哲学家赫费在把“交互文化商谈” (interkulturelle Diskurse) 确立为全球化时代哲学的 第一任务之后进一步指出 , 在这种“商谈”中最根本的课题是哲学的性质问题 , 即 : 是否哲学 不仅起源于希腊 , 而且也维系于希腊文化的特性 ? 除希腊 —欧洲哲学外 , 是否还有非欧洲的哲 学 , 如亚洲的、非洲的、伊斯兰的哲学 ?① 赫费的问题并非新鲜话题。自黑格尔以来 , 一直到海 德格尔、德里达等 20 世纪思想家 , 哲学的特性以及非欧洲的文明类型有无哲学的问题一再被提 出。而在“后哲学”时代里 , 这个问题已经可以放置到一个非种族中心主义的讨论平台上 , 因 此应该可以有一个更确当的解答了。 就中西对话而言 , 我愿意强调的是汉语思想文化相对于欧洲哲学文化而言的高度异质性。 地域上的历史隔绝状态使传统汉语思想文化成为欧洲 —西方哲学的一个最鲜明的“他者”。② 文 字传达上的一个有力例证是 : 汉语思想 —欧洲哲学之间的翻译与印欧语系内部的互译 (例如英 —德、法 —德之间的互译) 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而在近代以来中国与欧洲的实质性交往过 程中 , 这种“他者”的身份特性已经或者正在被逐渐消磨掉。现代汉语思想是否以及如何可能 表达异质的西方思维 ? 现代中国哲学已经走在通向欧洲 —西方哲学以“存在学”和“神学”为 核心的超越性思维的途中吗 ? 或者 , 由于语言、传统和文化的限制 , 虽藉着百来年的努力 , 我 们仍旧无以达到“哲学”的超越境界 ? 若是后者 , 则我们还不得不追问现代汉语哲学的合法性。③ “后哲学”的第三个主题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可能性的筹划。人 (个体、集体、共同体) 如何 可能自为而互为地过上一种美好的和公正的生活 ? 人的问题 , 人的美好生活的可能性问题 , 固 然是任何时代的哲学或思想都要关心的 , 但在“后哲学”时代里这个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和尖锐 了。现象学家舍勒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就断言 :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当代这样 , 人自身成 了难题。④ 而与舍勒时代相比较 , 在今天的时代境况里 , 个体认同 (同一性) 成了最大的现代性 难题。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两难局面 : 一方面是通过现代技术的人类“普遍化” (世界化) 趋 向 , 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性平均化和普遍化 ; 而另一方面则是日益强烈的“个体化” (个体认同) 诉求。我们今天关于自身的认识和判断就在这样紧张的两极之间摆动 , 所以经常捉襟见肘 , 自 相矛盾 , 找不到依持的原则和准则。“自由”本是“自决”的前提 , 但恰恰是现代社会个人的自 由维度的极大拓展导致了个人自决的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个相对主义时代里 , 当一切宏大叙 事、伟大理想、神圣信念都受到质疑之后 , 个人如何获得思考、判断和表态 (表达) 的同一性 和确定性 ? 个人如何获得和构造判断的原则 ? 我们还能坚持什么 ? ·21·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年第 5 期 ① ② ③ ④ Otf ried HÊffe , Klein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 München 2005 , S. 367. 法国当代学者于连的“迂回与进入”策略 , 其着眼点即在于此。参见于连《迂回与进入》 (杜小真译 , 三联书店 , 1998 年) 。 参见孙周兴《超越之辩与中西哲学的差异》, 邓正来主编《中国书评》第一辑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5 年 , 第 70 页以下。 Max Scheler , Gesammelte Werke , Bd. 9 , Bern 1976 , S. 11. 美好的生活必然是公正的生活。如何可能建立一种公正的社会和世界秩序 ? 虽然历史上的 哲学和思想传统一直都在关心这个问题 , 但恐怕只有在我们时代 , 这个问题才被放大到世界历 史的广度和高度上。在这一点上 , 尼采显示了一种先知先觉 , 他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已经把“公 正” ( Gerechtigkeit) 设立为真理的本质 , 即“作为强力意志的存在者之真理的本质”, 以此来替 代知识学意义上的真理概念。这种“公正”自然不是一个任何意义上的伦理概念 , 而是“超越 善与恶的细小视角”的 , 被尼采称为“生命本身的最高代表”, 因此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 人如何可能过上一种美好的、公正的生活 ? 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实践哲学 (政治哲学、社 会哲学、伦理学) 在当代的复兴乃是题中之义了。然而在这里 , 也许我们同样得记取尼采的一 个警示 : 正是对幸福生活的过度关怀 (尼采讥之为“可恶透顶的幸福要求”) 败坏了早期希腊哲 学 , 毁掉了悲剧时代美好的希腊文化和人性状态。① 尼采这个主张至少可以提示我们 , 对于人类 美好生活的可能性问题 , 仅有政治 —伦理层面的关注是不够的。需要一种“后哲学的思想”关 照后哲学的人类文化的困局。后期海德格尔一直在寻求一种既非理论的又非实践的、而是超出 两者之分别的本源性“思想”。但这种“思想”到底具有何种品质 ? 其严格性何在 ? 它的非理论 性质如何担保它的自律和意义 ? 它的非实践性质又如何可能为它提供对于人类实存的有效性诉 求 ? 凡此种种 , 按我的理解 , 正是后期海德格尔的最大困惑所在。 我认为 , 后哲学的“思想”虽然是非形而上学的 , 但仍旧必须取得一种高位或深度 , 一种 “准形而上学的”高位或深度。因为首先 , 一种美好生活的可能性的筹划不能仅仅取得或者仅仅 具有政治 —伦理的基础。后哲学的“思想”面对的是一个被“哲学 —形而上学”所规定的普遍 技术化的现实 , 对此现实的政治 —伦理维度的探讨是完全必然的 , 但又是不充分的。更重要地 , 人类今天面临的文化形势可能是极端的、终结性的 ———人类可能正处于“完成”阶段 , 必需有 一种透彻的、深沉的、全局的思想。 对于现代文化和人类实存的境况 , 我在此试图借助于尼采 , 提出一个“文化失控”的命题。 现代人类早已处身于一种“文化失控”的状态中了。所谓“文化失控”意思就是说 : 现代文化 失去了应有的节制 , 或者说 , 已经失去了自控的能力 , 不再有均衡协调的发展。现代文化已经 成为一种放肆无度的文化。毫无疑问 , 现代文化的“失控状态”是由现代技术工业带动起来的 , 它是现代欧洲技术工业文明的一个本质后果。它在 20 世纪得到了全球性的展开。现代技术借助 于工业—商业构成了一种不断加速的社会刺激。一切都在技术的强力激励下飞速运转起来。而 一种制衡的力量付诸阙如。 尼采在世的时候 , 上述“文化失控”的形势尚未全盘呈现出来。但作为文化批判的天才 , 尼采已经洞察了现代文化所面临的基本难题。尼采认为 , 一个民族的文化就表现在对他们的各 种冲动的“协调控制”。希腊悲剧时代的文化状态和人性状态为何如此优异和美妙 ? 是因为当时 “希腊人的全部冲动都表现了一种控制性协调”, 他们“控制”得当 , 他们以“哲学”“控制知识 冲动”, 以“艺术”“控制迷狂和形式冲动”。② 在这种“控制性协调”意义上 , 希腊悲剧时代的 诸文化元素 , 其中尤其是艺术与哲学两大要素 , 处于分与合的协调状态中。而在后苏格拉底时 代 , 艺术和哲学落入失控、放任状态。这种“失控”的最明显标志是科学理性的过度发展。尼 采说 , 在苏格拉底这位“乐观主义科学精神”的始祖那里 , 最早形成了“对自然界可知和知识 ·31· 当代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① ② 参见尼采《哲学与真理》 (田立年译 ,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3 年) 第 163 页。 尼采 :《哲学与真理》, 第 25 页。 万能的信仰”, ①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了。 现代文化的放任状态在现代艺术中表现得最为露骨。在经历了 20 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的极 端主观性艺术的疯癫之后 , 当代艺术家们显得黔驴技穷 , 只好在材料方面下苦功夫。纸张、颜 料、木材和石头等传统的创作材料对今天的前卫艺术家们来说已经过时了 , 他们现在把现代技 术发展出来的新材料悉数玩弄起来。在这方面 , 新艺术家们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 利用电子技术的新媒体艺术蓬勃发展。装置艺术已经什么都可“装”和可“置”了 , 据说连人 的肉体也不放过了 , 已经出现了剥人皮、展览死人头颅的惊人“作品”———正应了尼采的断言 : 现代艺术已成“制造残暴的艺术”。众所周知 , 20 世纪艺术思潮的数量之巨以及更替速度之快 , 是史无前例的 (哲学同样如此) 。但这显然并不能证明现代艺术的成功 , 更不能因此就说现代艺 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实际情形可能恰好相反。19 世纪老黑格尔关于“艺术的终结”的命 题 , 依然在我们时代面临着咄咄逼人的考验。 哲学与艺术的形势是现代文化失度和失控状态的最显著表征。“哲学的终结”与“艺术的终 结”本就是一体两面的。我们需要直面后哲学和后艺术的哲学 (思想) 和艺术难题。我们时代 的哲学 (思想) 与艺术共同面临着这样一种两难处境 : 它们一方面要在存在学意义质疑“对象” 的自在持存性和坚固性 , 另一方面又要在知识学意义上否定“自我”的先验确证性和确定性。 在我看来 , 这种双重的动摇正是现代艺术失于无度、现代思想沦于轻率的根源所在。而关键是 要在不确定的“对象”与同样不确定的“自我”之间重新定位 , 重新寻找思想和创作的确信感觉。 后哲学的思想需要重新确认自身的使命。后哲学的思想是艰难困苦的 , 因为它是世界性的 (而非种族中心的) , 但又要具有地域 —民族的植根性和多元性 ; 因为它是有政治 —实践指向的 (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和知识学的) , 但又要取得普全的意义和严格的法则 ; 因为它在情绪上超越 了存在学上的惊奇和知识学上的怀疑 , 但又难以在毫无节制的漂浮不定的时代里取得一种坚定 稳重的姿态。 而无论如何 , 后哲学的思想的前景取决于 : 它是否能够直面技术困境和价值虚无这两大现 代性难题 , 或者说 , 在文化失控的时代现实里 , 它是否能够构成一种低沉的、节制的、持守的、 坚实的力量 ? 〔本文责任编辑 : 柯锦华〕 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家伦理反思 景 海 峰   近年来 , 中国哲学界对“中国哲学”学科形态的反思比较多 , 讨论得很热烈 , 问题也在逐 渐深入。2000 年前后 , 几位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对现行的中国哲学学科体系及其研究方式的 质疑 , 认为已经流行 80 余年的“中国哲学史”形态于西方的东西模仿太甚、依凭太过 , 而模糊 了自身的特性 , 乃至丧失了中国思想所蕴含的独有之精神 , 变成西方哲学的附庸和“仿制品”。 ·41·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年第 5 期 ① Friedrich Nietzsche , S¾mtliche Werke , Kritische Studienausgabe , hrsg. von Giorgio Colli und Mazzino Montinari , Berlin/ New York 1999 , Bd. 1 , S. 111.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 bi mont hl y N o. 5 S e ptember 2006 ABSTRACTS (1) Cutting Edge Issues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Studies Yi J unqi ng S un Zhou x i ng J i ng H ai f eng Gan S haopi ng Yu W uj i n Guo Guichun  · 4 · Problem st udies p rovide an outlet for breakt hroughs in p hilosop hical st udies and t he production of new p hilosop hical t heories , and have hence at t racted much attention f rom t he editors of the p hilosop hy section of t he journal S oci al S ciences i n Chi na . In 2006 , two articles in t his field appeared in t he journal : “Problems in Philosop hy and t he Philo sop hy in Problems" by Professor Chen Xianda of Renmin Universty , and “Practicality and Transcendence in Marxist Philo sop hical St udies" by Professor Zhang Shuguang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In May of t he same year , t he “Symposium on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 hical St udies" was held jointly by S oci al S ciences i n Chi na and A cademic Com m uni t y , calling for p hilosop hical st udies and speculation upon t he important p roblems of our time and in Chinapis develop ment , so as to p romote t 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 ment of p hilosop hical research. This special issue is based on t he above2mentioned symposium. The cont ributors offered t heir insight s into and in2depth discussions of t he p roblems , ways of t hinking and t he prospect s of t heir respective fields. Among t hem , Professor Yi J unqing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pis Cult ure and Philosop hy Research Center holds t hat at t he great t urning point s of civilizations , p hilosop hy must grasp new issues and explore new paradigms. In t his new era , Chinese p hilosop hy has grasped new issues but neglected t he t ransformation of paradigms. The key to innovation in p hilosop hical st udies lies in replacement of t he abst ract paradigms of t he p hilosop hy of ideas with t he paradigms of t he p hilosop hy of cult ure , which feat ures a return to t he world of life. Professor Sun Zhouxing f rom t he Depart ment of Philosop hy , Tongji University , holds t hat “p hilosop hy" has come to an end and we are faced wit h “post2p hilo sop hical" p roblems , which mainly focus on three t hemes : t he criticism of p hilosop hy , dialogues between civilizations or cross2cultural communication , and t he planning of a possible better life for human beings. The sustainability of “post2p hilosop hical" ideas lies in t heir potential to deal wit h t he dilemmas of technology and the annihilation of values , t he two top priority p roblems of modernity. Professor J ing Haifeng of the Shenzhen University believes t hat deeper and more detailed analyses are needed concerning t he concept s , p roblems , develop ment s and history of Conf ucian et hics , to do away wit h it s demonization and give it t he qualifications for joining the f ray. This will enable t he correct explication of Conf ucian rationality and f ully demonst rate it s value and significance. Professor Yu Wujin of t he Center of Contemporary Overseas Marxist St udies , Fudan U niversity , holds t hat t he basic question for t 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to answer is “Why do human beings need beauty ?" Instead of t he aesthetic of t ragedy t hat highlight s alienation , tension and conflict in human existence , people today need an aest hetic of comedy t hat nullifies t he alienation , tension and conflict s stemming f rom unrealistic ideals t hrough ease , wit and humor . In t his way , contemporary man may t hrow off and t ranscend his conditions of existence in spirit . Professor Guo Guichun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hanxi University , sees t he const ruction of “context " as a basis for t he f ut ure develop ment of and t heoretical innovation in t he p hilosop hy of science. Context constit utes a new “root metap hor" for t he const ruction of t he world due to it s universal intellect ual characteristics. A platform for context as a root metap hor should be const ructed around guidelines for context research in t he p hilosop hy of science. The f ut ure of t he p hilo sop hy of science lies in t his direction. Gan Shaoping , Research Fellow of t he Instit ute of Philosop hy ,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point s out t hat t he p rinciple of t he p rotection of human ·502· right s stip ulated in t he Constit ution is too highly general to guide specific human behavior in reality. Therefore , an important task that ethics must f ulfill is to p rovide a precise definition for t he connotations of t he concept of human right s and clearly define t he limit s of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 right s standards , so as to p rovide a t heoretical basis , logical demonst ration and supporting argument s for t he p rotection of human right s. We are going to p ublish more problem2 oriented academic discussions in this column in t he f uture. Participation f rom our readers is encouraged and welcome. (2) Marxist Political Theory and Its Approach Zhang D un ·33 · One of t he most important ways in which Marx surpasses liberalism is t hat he raised t he issue of t he “political nat ure of the economy ," or t he way in which p roperty right s suppress individual right s under capitalism. By shif ting t he core of politics f rom t he t raditional domain of state and law to the domain of the economy , Marx brought major changes to t he modern t heory of politics. He revealed t he exploitive nat ure of t he power in t he capitalist economy , and t hereby opened a new horizon in t he domain of political t heory , t he core of which is the t heory of class and class st ruggle. The Marxist concept of t he p roletariat is bot h practical and const ructive. It is not only a fact ual concept bearing t he stamp of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 but also a const ructive t heoretical concept t hat surpasses t he immediate fact s. The Marxist t heory of class st ruggle is a t heoretical approach t hrough which Marx dealt wit h political issues f rom t he perspectives of t he economy and property right s , and revealed t he nature of political conflict in modern society. ( 3) An Analysis of Economic Convergence under Conditions of Large2scale Labor Migration S hen Kunron g T ang W enj i an ·46 · This paper p rovides a f ramework for analysis of economic convergence under conditions of large2scale labor migration. The nat ure of t he economic convergence depends on t he scale of labor migration. While labor migration on a smaller scale leads to direct economic convergence , on a larger scale it causes a dynamic process moving f rom divergence to convergence. Empirical data f rom China show t hat during the mid and late 1990s economic growt h showed a tendency toward economic divergence due to large2scale labor migration , and a tendency of t ransition f rom divergence to convergence in recent years , but t his took place at t he cost of slower t ransformation of t he rural2urban dual st ruct ure. In t his regard , t he government should endeavor to change t he current sit uation in t he inter2regional migration of labor . On the one hand , p ublic expendit ure should be increased in under2developed areas to improve t he invest ment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bring about an indust rial gradient shif t and t he develop ment of labor2intensive indust ries leading to int ra2regional labor migration. On the ot her hand ,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more developed areas to build up their capacity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upgrade t heir indust ries , so as to p romote the f undamental t ransformation of t 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 h. (4) Non2Keynesian Effects in Stable Fiscal Pol icy and Its Sustainabil ity Guo Qi ngw ang J i a J un x ue ·58 · The authors first examine fiscal adjust ment and fiscal consolidation modes in Chinapis recent shif t f rom a proactive to a stable fiscal policy , t hen investigate 1) t he impact of t his shif t on t he macro2economy , using a panel data model , and 2) t he type of stable fiscal policy needed to guarantee sustainability , using growt h accounting. Analysis shows t hat the current focus of stable fiscal policy on boosting revenue has not had an obviou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acro2 economy , due to clear “non2Keynesian effect s" in Chinapis fiscal revenue policy. The key to a successf ul t ransformation of fiscal policy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a stable fiscal policy lies in t 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choice of fiscal consolidation modes : t he emp hasis should be on boosting fiscal revenue , while keeping fiscal revenue and expendit ure growing in step . ·602·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年第 5 期
/
本文档为【后哲学的哲学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