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2012-06-03 3页 doc 73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802552

暂无简介

举报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复习) 中考动向分析: 本与上一节一样,在中考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了解碱的通性.命题形式也多样,既以综合命题形式出现,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常与物理、生物知识结合,以跨学科综合题出现,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趋向,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复习目标要求: 1、对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应熟练掌握,对于该节出现的化学方程式能熟练书写。 2、对于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反应、碱性氧化物的性质反应也应熟悉. 3、碱的通性是一类碱的性质,通过对它的复习,也可加深对常见的碱...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复习) 中考动向: 本与上一节一样,在中考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了解碱的通性.命形式也多样,既以综合命题形式出现,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常与物理、生物知识结合,以跨学科综合题出现,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趋向,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复习目标要求: 1、对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应熟练掌握,对于该节出现的化学方程式能熟练写。 2、对于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反应、碱性氧化物的性质反应也应熟悉. 3、碱的通性是一类碱的性质,通过对它的复习,也可加深对常见的碱的性质理解和掌握 知识要点梳理: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1、碱的通性 碱溶液里都含有氢氧根离子(OH - ),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通性: 常见碱[NaOH和Ca(OH)2]的性质、用途比较见下表: 化学式 NaOH Ca(OH)2 俗名 火碱、烧碱、苛性钠 熟石灰、消石灰 物质性质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有吸水性,易潮解(作干燥剂)有强腐蚀性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强腐蚀性 化学性质(通性) ①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酚酞方试液变红 ①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酚酞方试液变红 ②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NaOH+CO2= Na2CO3+H2O(需密封保存 ) ②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a(OH)2+CO2=CaCO3↓+H2O(需密封保存 ) 2NaOH+SiO2=Na2SiO3+H2O(碱液不能存放在玻璃塞的试剂瓶内) ③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③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a(OH)2+2HCl=CaCl2+2H2O(常用于中和土壤酸性) ④与某些盐反应 ④与某些盐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土法制碱) 用途 化工原料,用于制肥皂、石油、纺织、印染工业、作干燥剂 用于建筑工业、制漂白粉、改良土壤、配制农药等 2、碱的命名和分类 (1)碱的命名 根据碱组成中的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名称,叫做“氢氧化某” 例如,Cu(OH)2叫氢氧化铜,Al(OH)3叫氢氧化铝.当金属有两种价态,把低价的金属形成碱命名为“氢氧化亚某”.例如,Cu(OH)叫氢氧化亚铜,Fe(OH)2叫氢氧化亚铁 (2)碱的分类(根据水溶性分) 3、酸性氧化物 (1)概念: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SiO2、SO3、Mn2O7等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2)注意:①酸性氧化物包括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和少数金属氧化物(如Mn2O7)可见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少数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如CO、H2O等.②酸性氧化物多数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也有少数酸性氧化物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反应化合生成酸,如SiO2. 4、常见离子的鉴定方法(见下表) 离子 鉴定方法 现象 方程式 将少许石蕊试液滴入被测试液 溶液变红 1 ②产生气体(H2) Ca2+ 滴入Na2CO3溶液,再滴入稀盐酸 白色沉淀,沉淀溶解,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NH4+ 加入少量碱液,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有氨臭味气体放出,试纸变蓝 Ba2+ 滴入硫酸,再滴入稀硝酸 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Cu2+ 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蓝色沉淀 Fe3+ 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红褐色沉淀 ①滴入石蕊试液 ②滴入酚酞试液 ①变蓝 ②变红 Cl - 滴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白色沉淀 SO42- 滴入Ba(NO3)2溶液,再加稀硝酸 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CO32- 滴入盐酸,放出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放出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物质的检验包括鉴定、鉴别和推断等类型.鉴定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检验它是不是这种物质,若是离子化合物,必须检验出它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区别它们各是什么物质;推断是根据已知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运用物质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推断,判断被检验的样品是什么物质或样品中含有什么物质,不含什么物质等. (1)解答时,一般应包括取、操作、现象、结论四个部分,要求做到: ①“先取样,后操作”.如果样品是固体,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检验; ②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别加入几支试管中”进行检验,不得在原试剂瓶中进行 检验; ③要“先现象,后结论”,如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所观察到的现象应为“有气泡产生”或“有气体放出”,不能说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或“有无色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重难点突破: 1、在碱的通性中对碱的溶解性有一定的要求.因为碱这类物质有相似的化学性的原因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但只有可溶(包括微溶)性碱在水溶液中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完全具备上述四点通性的只限于可溶(包括微溶)性碱;而不溶性碱只具有其中的一点,即跟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由于可溶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又因能与玻璃成分中的 SiO2(酸性氧化物反应,故盛放可溶性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应用胶塞) 2、(1)书写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盐中的金属离子由碱中的金属离子来提供,酸根离子应由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含氧酸的酸根来提供.例:S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盐中金属离子为Na+,酸根离子应为SO2溶于水生成的酸——H2SO3中的 SO32-,所以此盐为Na2SO3;因此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其性质包括:a.多数酸性氧化物遇水直接化合成其对应的酸(SiO2不能),所谓对应,即保持化合价不变;如:SO2+H2O=H2SO3(亚硫酸);SO3+H2O=H2SO4 b.酸性氧化物又称酸酐,因此含氧酸均有酸酐,判断的依据是化合价 +5 +5 如:HNO3 酸酐为N2O5 c.酸性氧化物可由含氧酸盐或含氧酸加热分解制得,如CaCO3 CaO+CO2 ↑ 解题方法指导: [例1]现有①NaCl;②Mg(NO3)2;③NaOH;④FeCl3四种溶液,不另用其他试剂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②③①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解析]解答此类题,因要求不用其他试剂.则首先必须找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必须有一明显的特征:要么有颜色,要么能与其它三种物质反应.在本题中首先可找出FeCl3溶液,其颜色为棕黄色.利用FeCl3可鉴别出NaOH溶液,因为可生成红褐色沉淀.再利用NaOH可鉴别出Mg(NO3)2,此时溶液生成白色Mg(OH)2沉淀,即可识别出Mg(NO3)2溶液.余下的是NaCl溶液.[]B [例2]选用下列试剂:①镁粉;②氢氧化铜粉末;③氯化钡溶液;④PH试纸;⑤浓碳酸钠溶液;⑥无色酚酞试液;⑦氧化铁粉末;⑧二氧化碳;⑨氢氧化钠溶液; ⑩盐酸,根据有关现象,可用多种方法鉴别石灰水和稀硫酸. (1)按表中要求,将试剂的序号填人空格为 用于鉴别的实验现象 与稀硫酸反应的试剂 与石灰水反应的试剂 化学性质 有沉淀生成 有气体生成 液体、试纸变色 固体反应物消失 (2)上述试剂中,不能用于鉴别的有 (填写试剂序号) [解析]此题并不难,但必须熟知硫酸、氢氧化钙的性质知识,要分别鉴别它们,则要求通过试剂与它们作用产生不同的现象来区分. [答案](1) 用于鉴别的实验现象 与稀硫酸反应的试剂 与石灰水反应的试剂 化学性质 有沉淀生成 ③ ⑤⑧ 有气体生成 ①⑤ 液体、试纸变色 ④ ④⑥ 固体反应物消失 ①②⑦ (2)⑨⑩ [例3]下列每小题最后的物质是要制取的物质,其中不可能得到的是( ) [例4]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Ag+、Cu2+、Na+、OH -、Cl -、CO32-、NO3-等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取此溶液少许,滴人几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则原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可能是 [解析]两种离子相互间结合如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便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如H+、OH -、CO32-;Ag+与OH -、Cl -、CO32-;Cu2+与OH -、CO32-就不能在溶液里共存.根据题目条件“往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可知原溶液中含有H+,那么原溶液中不可能有OH -和CO32-,又溶液无色,所以也不可能有Cu2+,对于Ag+和Cl -,不能同时含有,故原溶液中大量存在的也已分辨. [答案]H+、Na+、Cl -、NO3-或H+、Na+、Ag+、NO3 - [例5]如图是测定鲜嫩植物茎叶呼吸作用的装置,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 瓶口塞紧并用U型管与外界相连. (1)用黑纸包住广口瓶的目的是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U型管左管的液面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此题物理、化学、生物相联系,是一道比较好的综合题,首先要明确植物呼吸作用需消耗氧气,产生CO2,而产生的CO2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其次要知道连通器原理,由于CO2被吸收,广口瓶中的气压比外界大气压小,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U型管左管的的液面会下降. [答案](1)只让茎叶进行呼吸作用,不让茎叶进行光合作用 (2)下降;CO2+2NaOH=Na2CO3+H2O [例6]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为钾盐(该盐中含有金属离子钾离子)B为氯化物,C为碱,经下列实验操作,其结果是 ①A、B两溶液混合后无沉淀或气体产生 ②B、C两溶液混合后出现蓝色沉淀 ③A、C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判断:A ;B ;C [解析]此题为推断题.解答此题必须熟知酸、碱的性质,并寻找“题眼”.从②入手,“蓝色沉淀”为Cu(OH)2,故B只能是CuCl2,同时可初步推断C为可溶性碱.第③步中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则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则该沉淀是AgCl或BaSO4,由题意推出该沉淀是BaSO4,因为A、C两溶液无法提供Ag+.故A为K2SO4,C为Ba(OH)2,推断出之后,可由第一步再检验一下. [答案]A.K2SO4;B.CuCl2 ;C.Ba(OH)2 [例7]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6.8克,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共得到气体0.4克.然后将足量的烧碱溶液加入到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求 得到沉淀多少克? [解析]根据产生气体0.4克可知镁的质量和氯化镁的质量,然后根据镁可求出氧化镁。根据氧化镁又可求出它生成的氯化镁,最后则可求出氢氧化镁,当然此题也可根据守恒法来解题,守恒元素为Mg,即镁条中的镁(含MgO)全部转化为Mg(OH)2 14.5g。 PAGE 第 1 页,共 3页
/
本文档为【常见的碱碱的通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