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地利用的影响浅析——基于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调查

2012-06-06 6页 pdf 401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1365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地利用的影响浅析——基于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调查 第20卷第6期 2008年11月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YUNNANGEOGRAPmCENVIRONMENTKESEARCH V01.20.No.6 Nov..7.008 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地利用的影响浅析 ——基于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调查 赵义,杨庆媛,陈展图,石彦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失引起的劳动力短缺对农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访谈法和文献 资料法。研究结果: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于其它行业,当前农村中有能力的人以及中青年人大量离开农村,进人 城镇...
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地利用的影响浅析——基于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调查
第20卷第6期 2008年11月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YUNNANGEOGRAPmCENVIRONMENTKESEARCH V01.20.No.6 Nov..7.008 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地利用的影响浅析 ——基于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调查 赵义,杨庆媛,陈展图,石彦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失引起的劳动力短缺对农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访谈法和文献 资料法。研究结果: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于其它行业,当前农村中有能力的人以及中青年人大量离开农村,进人 城镇,从事非农行业;在家务农的基本上都是年老的、文化水平低的农民,这导致农村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撂荒, 利用率极低。研究结论:应加快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或农业个体户(组织)集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经营的比较效益,吸引更多有能力、有水平的人加入到农业中 来,发展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农业。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失;土地利用;耕地撂荒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852(2008)06—0030—05 l 问的提出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在 《世界观察》杂志第9、10期上发表题目为《谁来 养活中国?》的文章,提出“中国粮食威胁论”。 面对布朗提出的世界性难题,中国做出了回答:中 国人能养活中国人!十多年过去了,事实布朗 的预言并没有市场,中国的粮食产量稳定在5×108 kg左右,基本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而且还有 1.5×108~2×108kg的库存,所以温家宝总理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放 松警惕,粮食安全仍然是悬在中国头上的一把 利剑。 农业是基础,粮食是关键,粮食关系到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和谐社会能否构建和发展的全 局⋯。至少在工业化初、中级阶段,无论哪一个国 家,其农业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在 3000年来一直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尤其如此。综合 来看,中国国内研究把粮食安全的希望寄于3个方 面:(1)国家政策扶持和农业补贴;(2)保住耕 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3)农业科技的进步。但现 实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即农村(农业)劳动力大量 流失后的农村耕地利用问题,简单地说是“谁来种 地”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并不是一个可 有可无的问题,而是一个事关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通过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调查 表明:(1)农村(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将影响 区域粮食安全;(2)如果农业后继无人,中国也难 以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2农村劳动力的现状特征分析 本文是课题“重庆市九龙坡区耕地保护研究” 的初步成果。研究中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的差 异,于2008年7月选取了九龙坡区的西彭、走马、 白市驿、铜罐驿四镇作为重点调研区域,调查对象 以户为单位,以问卷调查为主,并结合访谈、小型 收稿日期:2008一lO—06;修订日期:2008—1l一06. 作者简介:赵义(1983一),男.云南省镇雄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土资源管理与区域开发 万方数据 第20卷 赵义等: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地利用的影响浅析——基于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调查 31 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90份,收回有效 问卷175份,有效率为92.12%,涉及农户175户, 其家庭总人口为678人,其中农业劳动力共333 人,占总人口的49.12%。被调查农户的主要特征 见表1。 表1被调查农户特征 Tab.1Thecharacteristicsofthesurveyedfarmers 2.1 农村(农业)现有劳动力的基本特征 2.1.1 农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趋严重 被调查的农户中,家庭人口在2—5人的农户 有158户,占被调查农户的90%,从事农业生产的 劳动力在1—3人的农户有161户,占被调查农户 的92%。年龄以中老年为主,其中40一60岁的劳 动力为210人,占农业劳动力的63.06%,60岁以 上的有52人,占农业劳动力的15.62%,20—40 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只有24人,仅占13.7%。另据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现今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 数呈直线上升趋势,40岁以下的中青年外出比例高 达80%[23,四川巴中市巴州区新寺村共1605人, 劳动力882人,外出务工553人,占劳动力总数的 62.6%,没有外出务工的多数是老人和儿童旧],解 决和实现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向年轻化、知识化、专 业化、科学化转变,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率水平的 提高,而且是稳定国民经济各部门均衡健康发展的 基础。 2.1.2农村(农业)劳动力文化水平低 目前,农业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是普遍现象,重 庆市九龙坡区的调查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 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高达90.9%,高中及以上 仅占9.1%。劳动力素质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有关资料表明,重庆市农业从业人员中不 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1.87%,小学占52.03%, 初中占32.43%,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仅为3.67%, 初中及以下的占96.33%,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是 高中及以上人数的3.24倍【4】。江永红、李华峰的 研究也表明,在15~“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 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 分点‘5|。 2.2农民弃耕原因分析 尽管近些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 策,但种地仍未走出“比较效益低”的怪圈,农户 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持续下降,农村(农业)劳动力 仍然持续大量流失,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 2.2.1农业比较效益低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每户家庭占有土地极 为有限,农田破碎度大,无法追求规模效益。这种 小规模农业可以满足温饱,但无法致富;可以解决 生存,但无法解决发展。如今农民不愿意种田,又 无法用机械种田。与种粮收益低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务工收入已成为当前农民的主要现金来源。以 四川为例,2006年上半年,全省转移输出劳动力 1 7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46.9亿元,劳务收入对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量的贡献率达68%∽1。不同的 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用地效率也有很大的区别,城乡 工矿用地的生产效率是耕地的37.3倍,交通用地 的生产效率是耕地的5.8倍"1。种地收益低、受自 然灾害影响较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 外出打工。 2.2.2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上升 近年来,化肥、农药、种子等价格上涨较快, 万方数据 32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第20卷 根据黄晓峰,施建刚的调查,2006年农资销售价格 较2005年同期上涨了15%,每亩田按双季稻计, 平均产量为800kg,收入为1120元,获得各种补 贴总计约30元,因此总收益约为l150元。生产成 本如下:种子40元,化肥200元。农药160元,机 械犁田与收割160元,上述成本总计约560元。在 不考虑人工成本的情况下,双季稻的年均纯收入不 足600元。一般而言,种植双季稻需要大约35个 左右的劳动日,因此每个工日的收入将不足20 元【s1。显然,种粮的产投比很小。因此,放下锄头 进城打工成为其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 2.2.3土地的经营条件差 地块破碎度大,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是 影响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据调查,越是自然 条件差,交通闭塞,易涝易旱“靠天收”的地方, 农民越无种田的积极性。在调查的4个镇中,人均 耕地占有量均偏小,其中走马镇最多,也只有 0.045hm2/人,铜罐驿镇最少,仅0.019hm2/人, 均明显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0.07hm2/人。在被调 查的175户农户中,每户仅有耕地面积0.13hm2 (1.95亩)。同时调查发现,耕地细碎化十分明显, 户均地块数多在7块以上,最大的地块不足0.1 hm2(1.5亩),而最小的地块不到0.000667hm2 (O.01亩)。 2.2.4农地转用后的巨大利益差价 以土地征用为例。在九龙坡区现行的征地补偿 标准情况下,有39.2%的农户不希望耕地被征用, 有7.5%的农户表示无所谓。但是如果能够按耕地 种植作物年产值30倍以上的价格给予补偿,情况 就发生了变化。仅有12.6%的农户不愿意自家的耕 地被征用,而持无所谓态度的农户比例下降到 2.9%,希望被征用的农户比例高达85.5%。至于 希望耕地被征用的主要原因是种地收益太低,选择 “种地赚不到钱”的农户占到58.2%,此外,还有 31.5%的农户为了通过耕地补偿获取一定的创业资 本,11.3%的农户因为缺乏劳动力而愿意耕地被 征用。 3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中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 25%的人121,是个了不起的丰功伟绩。然而,农村 与城市相比,农业与非农业相比,由于比较利益的 巨大差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甚至非剩余劳动力 都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这是经济发展的规 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然会经历 的阶段。但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并没有引起土地 的相应集中,也没有引起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倒是相反,使农业劳动者的素质进一步降低了。而 且可以肯定,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 进,将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 和非农产业,而留在农村的多是没有多少劳动力、 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较陈旧的老人和年幼的孩 子。过去流传的“386199”部队现已精简为 “6199”部队,妇女也加入到外出务工大军中去了。 农村土地撂荒、粗放经营,农业后继无人已经到了 无以为继的地步。 3.1 农村遗留人口无法胜任农业生产 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 段,中国农业生产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年迈的老人和稚嫩的孩子根 本无法从事体力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在走访过程 中,很多老人表示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想继续种 地,不让土地撂荒,但“力不从心”。再者,他们 外出务工的子女会定时寄钱回家,解决他们生活必 须,坚持种地也只是出于一种对土地与生俱来的眷 恋。而且老人种地基本不靠科技,靠的是经验。他 们本身文化水平低,文盲半文盲比例高,初中及以 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高达 90.9%。种子、化肥、农药上面的他们多数 都看不懂,对新科技新方法的接受和掌握十分困 难,有时甚至怀疑反对。至于孩子,他们的主要任 务是上学,种地只是课余时间偶尔帮一下忙。 3.2农民“断层”现象日益突出 现在农村30周岁以下的人有95%以上不愿意 种地;55周岁以下的除了没法外出打工不得不留守 家园外,90%以上的不愿种地;至于20周岁以下 的年轻人,压根儿就没有种地的意识一J。 农村老龄化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还不 止是劳动力的缺乏,更重要的是知识、技能的流 失。这些年迈体衰、文化程度低、思想偏于保守的 留守老人似乎与“新”农民相去甚远,他们不仅没 有足够的体力精心侍弄土地,也缺乏农业生产的新 技术和适应市场变化的意识,因此种地只能实行粗 放型经营,这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还 导致了“农业比较效益低一种田没有积极性一土地 粗放经营一土地抛荒一农业比较效益更低”的恶性 循环,而年轻人又不愿意接班,农业劳动力出现了 万方数据 第20卷 赵 义等: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地利用的影响浅析——基于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调查 33 “断层”。 3.3 耕地撂荒、粗放经营严重,土地资源利用 率低 尽管中央政府对耕地撂荒问题十分重视,早在 2004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出《国务院办 公厅关于尽快恢复撂荒耕地生产的紧急》,要 求尽快恢复撂荒耕地生产。但对于耕地撂荒状况的 调查发现:耕地撂荒现象仍很严重,有19.4%的农 户有耕地撂荒行为。调查数据显示,重庆耕地撂荒 率已经达到5%,按全市耕地总面积226×104hm2 计算,这个5%相当于11.3×104hm2。四川省武胜 县2007年全县耕地撂荒2192hm2,占总耕地面积 的7.8%【l01,由于农资价格和农民务工收入的过快 增长,吉林省2008年水稻的种植面积比2007年下 降了17%多,其余的耕地改种经济作物或丢荒【11|。 农户对耕地的粗放利用现象普遍存在,土地利 用率低。在种粮农户中,有75%的存在耕地粗放利 用行为,特别是西彭镇和铜罐驿镇。但两者的原因 又有所差异。西彭镇是西南的铝工业基地,非农就 业机会多,种粮比较利益低下,更多的农民转向非 农就业,使得其对耕地利用管理也趋向粗放。而铜 罐驿镇耕地资源紧缺,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不 重视农业生产,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年人,技 术、劳力的缺乏使得其无法实现对耕地充分利用和 管理。 4解决土地利用中劳动力流失的对策 和建议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 量很少,人均耕地仅0.093hm2,不及世界人均耕 地面积的40%。人口总量的日趋上升和人均农业资 源的日趋下降,在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问题上, 构成了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巨大压力,粮 食安全形势严峻。人多地少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谁来种地”是“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前提,没人 种地就不可能做到中国人养活中国人。中国有70% 多是农民,如果连农民都不种地,谁来种地,谁来 养活中国人?中国的粮食安全极大地关系到全球粮 食安全。目前全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约为2X108kg, 约相当于中国粮食消费量和生产量的40%,中国粮 食产量每减少一个百分点,将影响国际贸易量的 2.5个百分点。如果目前这种土地经营状况继续下 去,粮食安全问题将会日益凸现。 在中国多山地丘陵的自然条件及人多地少、人 均耕地面积小的社会条件下,大规模地实现机械化 农业耕作基本不可能,就算可能,还要靠人来掌控 机械。解决“谁来种地”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 把一定量的农民留在农村,继续经营土地;其次是 通过土地政策等相关政策的完善来吸引具有经营能 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城乡企业来经营农业。 4.1 加快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或农业个 体户(组织)集中 在不可能实现土地私有制的情况下,只能通过 土地流转使土地适当集中,发展集约、规模、现代 农业。要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 农民,为青年农民打造发展舞台;要培育壮大大量 的农业个体户(组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使其 成为带动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要鼓励土地承包经 营者在不愿耕种土地或无力耕种的情况下,按照 “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部分放弃土地使用 权。跳出“有地没人种,有人没地种”的“怪 圈”。 4.2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 高其综合生产能力 国家要发挥农业投入的主导作用,引导和促进 社会多渠道对农业的投人。特别要加大农业科技投 入,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 科技农业。通过对农业的科技和资金投人,提高农 业生产的物质转化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 业物质投入的经济效益。农业是外部性很强的产 业,比较利益较之于二三产业低,如果没有政府的 补贴,很难与其他产业竞争。中国改革开放30年 了,这30年来快速积累起来的政策基础、经济基 础、结构基础、市场基础和体制基础,使工业反哺 农业水到渠成。 4.3提高农业经营的比较效益,吸引更多有能力 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 提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收购价格,保障农民 获取合理的经济收益。稳定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 防止农民收入的增长被其上升所抵消。党中央、国 务院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取消农业税、 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农村低保、建立农村医 疗合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这一系列政 策,无一不是为了提高种田的比较效益。只有把农 业的比较效益提高了,才能吸引能者种田,吸引有 能力、文化水平高的年轻人专门来从事农业生产。 万方数据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第20卷 搞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农地必须有人经营,才能保证粮食安全,保持国家 的稳定和繁荣。 5结论与讨论 根据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的 文献分析得出: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于其它行业, 当前农村中有能力的人以及中青年人大量离开农 村,进入城镇,从事非农行业;在家务农的基本上 都是年老的、文化水平低的农民,这导致了农村土 地粗放经营甚至撂荒,利用率极低。 农村特别是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短缺将影响中国 农业的长远发展。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农业劳动力 向外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工业化和现代 化的表现。但另一方面,对农村劳动力流失以及由 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政府应 该采取措施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提高农业 的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加强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 参考文献: [1]姜树军,刘学.粮食安全与社会和谐[J].宏观经济管理,2007,(10):40—41. [3]杨仁斌.应对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机化发展[J].四川农机,2008,(4):15. [2]梁琦,张晋国.剩下老人与孩子,谁来种地[EB/OL].http://news.xyLgov.cn/content/ylrb—wz/2008—5/9/ 20080509055208982.htmL [4]陈天培,何娟.毛建兵试论重庆农业劳动力转移[J].农村经济,2006,(6):113. [5]江永红,李华峰.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百年三农问题再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0):11. [6]川豫鄂种粮农民“老龄化”调查:十年后谁来种田[EB/OL].http://news.sohu.corn/20061212/n246984478.shtml. [7]吴传钧,郭焕成.中国土地利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黄晓峰,施建刚.后税费时期农地流转价格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8,(1):147—148. [9】屠明先.十年后谁来种地?——南充市关于土地流转的调查和思考[J].四川省情,2006,(8):37. [10]程凤翔.对武胜县耕地撂荒de调查与思考[J].四川农业科技,2008,(8):21. [11]陈发桂.全球粮荒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交流,2008(9):73. ANALYSIS0NTHEINFLUENCEOFTHERURAL LABoRLoSINGTOTHERURALLANDUSE ——BASEDONTHEDn,ESTIGATIONoFJIULoNGPO DISTIUCTOFCHoNGQDOGMUNICⅡ’ALITY ZHAOYi,YANGQing—yuan,CHENZhan-tu,SHIYan (SchoolofGeographicalSciences,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Thepurposeofthethepaperistoexplorethelaborshortagecausedbythelossoflabor,whichhave influenceonland—usechange.Methodsemployedincludeinterviewandliterature.Theresults,nowmostyoung peoplecomeintocitiesandtownsandengageinnon--agriculturalsectorsasthecomparativeadvantageinagricul·· turelowerthanotherindustries,Thefarmersathomearebasicallytheoldandhavelowliterature,whichleadto operateextensiverurallandorevenbeabandonedandtheextremelylOWlanduserate.Theconclusion,First。we shouldspeedupthelandtransferandmakethelandmoreintensive.Second,themoreinvestmentsareputintoag- ricultureinordertoimprovetheagriculturalenvironmentandcomprehensiveproductcapacity.Third,toimprove thecomparativeadvantageinagricultureanddevelopmodemprofessionalanddimensionalizingagriculture. Keywords:therurallabor;losing;landuse;abandonedarableland 万方数据 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地利用的影响浅析——基于对重庆市九 龙坡区的调查 作者: 赵义, 杨庆媛, 陈展图, 石彦, ZHAO Yi, YANG Qing-yuan, CHEN Zhan-tu, SHI Yan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刊名: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英文刊名: YUNN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SEARCH 年,卷(期): 2008,20(6) 参考文献(11条) 1.姜树军;刘学 粮食安全与社会和谐[期刊论文]-宏观经济管理 2007(10) 2.陈发桂 全球粮荒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学术交流 2008(09) 3.程凤翔 对武胜县耕地撂荒de调查与思考[期刊论文]-四川农业科技 2008(08) 4.屠明先 十年后谁来种地?--南充市关于土地流转的调查和思考[期刊论文]-四川省情 2006(08) 5.黄晓峰;施建刚 后税费时期农地流转价格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期刊论文]-湖南农业科学 2008(01) 6.吴传钧;郭焕成 中国土地利用 2001 7.川豫鄂种粮农民"老龄化"调查:十年后谁来种田 8.江永红;李华峰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百年三农问题再思考[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 2005(10) 9.陈天培;何娟 毛建兵试论重庆农业劳动力转移[期刊论文]-农村经济 2006(06) 10.梁琦;张晋国 剩下老人与孩子,谁来种地 11.杨仁斌 应对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机化发展[期刊论文]-四川农机 2008(0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ndlhjyj200806006.aspx
/
本文档为【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地利用的影响浅析——基于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调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