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德国的艺术文化文学

2012-06-09 50页 ppt 4MB 7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3275

暂无简介

举报
德国的艺术文化文学null德国的艺术文化文学德国的艺术文化文学艺术艺术1建筑 2电影 3绘画 4艺术家 艺术德国:不可错过的四大“建筑艺术品”艺术德国:不可错过的四大“建筑艺术品”伟大的建筑艺术往往是时尚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它显示了一个时代的创造力和科技的进步。这一点今昔相通:例如,像科隆大教堂这样的建筑,给人留下强烈的震撼,却看似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了如此完美的境地。20世纪初期,包豪斯运动从魏玛兴起,在世界范围内对现代建筑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它强调技术的重要性,将建筑物的功能放在首位。德国现代建筑也以其美学性和功能性令人赞叹。从博物馆到体育场馆...
德国的艺术文化文学
null德国的艺术文化文学德国的艺术文化文学艺术艺术1建筑 2电影 3绘画 4艺术家 艺术德国:不可错过的四大“建筑艺术品”艺术德国:不可错过的四大“建筑艺术品”伟大的建筑艺术往往是时尚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它显示了一个时代的创造力和科技的进步。这一点今昔相通:例如,像科隆大教堂这样的建筑,给人留下强烈的震撼,却看似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了如此完美的境地。20世纪初期,包豪斯运动从魏玛兴起,在世界范围内对现代建筑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它强调技术的重要性,将建筑物的功能放在首位。德国现代建筑也以其美学性和功能性令人赞叹。从博物馆到体育场馆,游客在德国可以欣赏到众多充满创造力的建筑新作。此外,德国在这方面也是重要的“全球大玩家”:德国建筑师对海外的建筑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国际建筑业巨星也愿意到德国获得更多的灵感。 介绍四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德国现代建筑代:汉堡易北爱乐乐团音乐厅、欧岑诺伊姆水族馆、沃尔夫斯堡菲诺科技中心、慕尼黑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 易北爱乐乐团音乐厅易北爱乐乐团音乐厅汉堡易北爱乐乐团音乐厅成为汉堡市一座崭新的地标建筑,同时也跻身世界范围内最杰出的音乐厅之一。这座在易北河的波涛浪尖、历史悠久的皇家仓库A旧址上拔地而起的宏伟建筑是一座融建筑艺术、杰出音乐和港口边绝佳地理位置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精品。古风孑遗的皇家仓库与晶莹玻璃墙体的流畅曲线 ** 共存、交互辉映,成为易北爱乐乐团音乐厅令人瞩目的特色名片。易北音乐厅建筑群包括三座音乐厅,一家酒店、45间单元房以及一座高出河面37米的公共广场组成,可360度观赏城市全景。易北爱乐厅的核心建筑物是一座高出河面50米、可容纳2150人、具备极佳声学效果的音乐厅,它是欧洲最具挑战性的建筑工程之一。这件无以伦比的建筑艺术杰作出自瑞士著名建筑事务所赫尔佐格&德梅隆 (Herzog & de Meuron)之手。易北爱乐乐团音乐厅易北爱乐乐团音乐厅欧岑诺伊姆水族馆欧岑诺伊姆水族馆德国欧岑诺伊姆(Ozeaneum)海洋博物馆由斯图加特本尼施建筑工作室(Behnisch Architekten)和建造的欧岑诺依姆海洋博物馆是德国统一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博物馆建筑之一,如今已经成为汉莎同盟城市施特拉颂德的标志性建筑。欧岑诺伊姆水族馆是一座没有背面的建筑,所有墙面都热情地迎接着光线照射与人潮涌动。超前的设计理念将四座环形建筑通过居中的玻璃门厅连接起来,成为一座开放式的流线型建筑群。如此便产生一片自由的空间,成就了建筑内外非同寻常的奇趣视野。欧岑诺伊姆水族馆欧岑诺伊姆水族馆整座建筑的造型以及色彩,更是向海洋而非城市汲取了创作灵感。明亮的色彩基调和流线型轮廓使得这座建筑给人以展翅风帆的明快印象。这座建筑由四个按照不同展览主题规划的建筑空间构成,这样整个建筑容量就被均匀划分,使其能够融入到周围的建筑风格中去,避免太过突兀。并且尽管如此,欧岑诺伊姆海洋馆还是能够凭借别致的造型在港口景观群中脱颖而出,在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视线。 沃尔夫斯堡菲诺科技中心沃尔夫斯堡菲诺科技中心沃尔夫斯堡菲诺(phno)科技中心:体验建筑艺术扎哈·哈迪德为沃尔夫斯堡菲诺科技中心打造的实验性蓝图终于变为现实。经过四年多的建造,这座在许多项目上打破陈规、别开生面的建筑物于2005年11月24日投入使用并且在2005年11月25日对公众开放。依靠最先进的特殊建筑材料,承建该项目的国际性的建设团队终于将获得普利茨克奖的建筑大师奇妙空间设想筑造成眼前壮丽的现实。扎哈·哈迪德设计的锥形基底以及拥有高雅照明的展览大厅在2000年国际性建筑设计大赛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这位来自伦敦的女建筑师为菲诺科技中心设计了一个雄踞与街道上方、具有强烈视觉震撼性的新颖造型。建筑下方是开放式的新型城市空间,并且将其设计成有顶棚的人造自然景观,分布着和缓的山丘与谷地。在挑高7米的内部,营造出一片充满神秘色彩的瑰丽自然景观,呈火山口、洞穴、梯田以及高原等造型,null这一区域展示了自然科学与科技主题的250种奇妙现象。走在时尚尖端、极具先锋实验性的建筑设计要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不能按照寻常的支撑、搭梁和加顶等建筑步骤进行,而是要求如同雕塑般整块塑形。完成这一造型仅在物流、统计以及结构上就已经取得非凡的成就。与当今分布极广的标准钢筋混凝土建筑不同,菲诺科技中心建筑大多使用模板拼装系统,利用大量个性化定制的模板元素以及特别的现浇混凝土,因此显得与众不同。菲诺科技中心是欧洲迄今为止最大的“自动压缩混凝土”建筑,作为建筑学上该领域的参考范本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新型的特殊混凝土,菲诺多种形式的造型世界就难以实现。这项工程作为具有实验性的先锋建筑在技术史上书写了崭新的篇章。菲诺科技中心连同部分休闲设施如非正式学习场地,都属于科学中心国际部。这座毗邻ICE车站、与对面的大众汽车城相互辉映的大型地区性建筑工程打造了近9000多平方米的活动面积。整座建筑造型的纲领是:菲诺的世界没有明确的界限,流动的景观唤起人们探索的兴趣。它是建造起来的动感,建筑中的传奇。“探索的乐趣”——具有创新精神的沃尔夫斯堡市因此获得了一座全新的标志性建筑。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位于慕尼黑,首建于1818年。然而,一场大火使它不得不重建,重建的歌剧院于1823年落成。这里曾是许多重要作品的首演地,韦伯曾希望在这里担任指挥,但未能如愿。1864年,瓦格纳受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邀请来到慕尼黑,他的一些作品在这里演出, 由华罗指挥的《崔斯坦与伊索德》《和纽伦堡的名歌手》就是在这里首演的,后来又陆续上演了《莱茵的黄金》和《女武神》,是尤尔纳指挥演出的。自此慕尼黑就成了瓦格纳乐剧表演的中心之一。另一个对慕尼黑歌剧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是理查·施特劳斯,他的歌剧《火荒》、于1938年在这里首演。因此慕尼黑就成为莫扎特和瓦格纳作品的老本营。  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 (Bayerische Staatsoper)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 (Bayerische Staatsoper)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因华尔特、库纳贝布许和克劳斯等历代音乐监督,使这个歌剧院名闻遐迩。但是战争期间这座剧院被破坏了,剧团只好到别处演出。后来这剧院重建,开启新的时代是在1963年,剧团又有了新的大本营。那时的音乐监督是沙瓦利许。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是德国声名最显赫的歌剧院之一,它全年演出,每年夏季还要举办音乐节活动,专门演出对德国歌剧最有影响力的瓦格纳、莫扎特和施特劳斯的作品 nullnull鲁尔区的社会艺术作品:2-3条街鲁尔区的社会艺术作品:2-3条街昔日著名的威斯特法伦钢铁厂(Westfalenhütte)位于多特蒙德市(Dortmund)东北部,已有160多年历史,曾为德国战后经济奇迹立下汗马功劳。其鼎盛时期曾有25000名职工,但现在,仍在厂区工作的员工只有1000人左右,属于蒂森克虏伯公司(ThyssenKrupp AG)的一部分。厂区附近是霍士公园(Hoeschpark),它曾是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Borussia Dortmund,简写为BVB 或Dortmund)的第一个主场:白草坪球场(Stadion Weisse Wiese)。因此,附近的街区仍可见足球粉丝留下的标记,有体育酒吧,还有土耳其和意大利快餐店。随着德国鲁尔区重工业的衰败,这一地段的失业率增高,已有不少人迁居他乡,现在的居民中近四成是来自他国的移民。这里的住房墙面本已漆黑,最近刚被重新刷过,主色为淡绿、杏黄,显得焕然一新。事实上,这里正在进行着一个实验性的项目——从今年一月起,这儿的城区成为了“艺术品”。null这个项目的名称就叫2-3条街(2-3 Straßen),由概念艺术家约亨•格尔茨(Jochen Gerz)先生发起。今年1月,有78名作家搬进了鲁尔区的三个城市:多特蒙德,慕尔海姆(Mülheim)和杜伊斯堡(Duisburg)。这些作家来自世界各地,摩洛哥、日本、荷兰,也有的来自德国其它地区;他们是从1400多位报名者中选出的“优胜者”。 他们并不需要付房租,但他们都有个任务——书写。他们被要求写下在他们住地的所见、所闻、所想;更重要的是,还要描绘出这一地区未来的景致。他们要为改善自己所在住处、开发和振兴这一区域同心协力地工作。可以说,格尔茨的项目也是一项社会实验。只有了解其具体内容,才能看出这是一部社会艺术作品。 格尔茨认为,艺术是社会交流的助手。四年前,当他到鲁尔区的几个城市讲述了自己的设想、询问是否有一些住房(甚至是一条街)可供使用时,当地政府机构和房屋建筑商都做出了肯定答复。该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州长吕特格斯(Rüttgers)先生亦传话表示,该项目的实行是这一区域的福音null迄今为止,项目已花去了一百万欧元。这笔钱主要用在了似乎和艺术无关的事项上,比如房子的租金、门铃名牌、外墙涂料、管道维修等等。现在,多特蒙德北部城区中心的波尔西克广场(Borsigplatz)四周已入住了31名作家。 妮可•霍曼(Nicole Hohmann)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来自法兰克福,曾作为自由职业者为图书出版商工作。现在,尽管新的涂料已干,但她的公寓里仍散发着油漆味。地上还堆放着几个纸箱,书架上摞着托马斯•曼、本雅明、海明威、卡夫卡等人的作品。从厨房的窗户可看到后面陈旧的楼房、茂盛的草坪、一个儿童游戏场和几根晒衣绳,晾在绳上的几件衬衫在风中摆动。霍曼指出,这儿与法兰克福确实不太一样,但这座城市、这个项目吸引了她。吸引她的还有这儿的人和这种特别的“印象”。null 现在有三个城区已成了展地,成了艺术的乌托邦。整整一年,不论白天与黑夜,都在展示。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到那儿散步,到那儿参观。另外,鲁尔区已被列为2010年间的欧洲文化之都。德国电影 德国电影 德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电影大国之一,德国电影也在世界上屡获殊荣。1895年11月,斯克拉达诺夫斯基兄弟用自己发明的活动放映机在柏林冬宫首次放映了自己制作的活动画面。德国电影在20年代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不仅数量可观,而且流派纷呈。经典电影推荐经典电影推荐《决战斯大林格勒》(德国、瑞典,1993)德国导演约瑟夫·维尔斯麦尔(Joseph Vilsmaier)代表作。1943年,从意大利战场被派到苏联战场的德军小分队经历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漫无边际的雪原就是德军官兵的坟墓。未见德军与苏军的正面对峙而惨烈、惨淡之情弥漫荧屏,挥之不去。 《午夜守门人》《午夜守门人》意大利女导演莉莉安娜·卡瓦尼(Liliana Cavani)备受争议的代表作。1957年的维也纳,作为著名歌剧指挥家夫人的女主人公无意中认出宾馆的夜间守门人竟是战时虐待过自己的德国纳粹集中营军医,肉体受虐的痛苦至此化作灵魂求救的亢奋,使她莫明其妙地投向夜间守门人极度危险的怀抱……战争与性不可磨灭的肉体记忆,触及了一个隐藏于女人内心的隐秘世界。在柏林的苍穹下在柏林的苍穹下这部电影是维姆·文德斯的经典作品,画面灰暗、沉静,讲述了一个关于天使的故事:柏林由两位天使守护着,一个是对人世疾苦冷眼旁观的卡西尔,另一个是常常感怀于人类疾苦的丹密尔。二人穿着宽大的天使袍,在城市各处游荡,倾听人们的祈祷,默默观察人们的内心世界。有一天丹密尔爱上了一个穿翅膀的马戏团演员,最终决定成为凡人,和她生活。铁皮鼓铁皮鼓是一部改编德国作家的电影,改编于德国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的小说《铁皮鼓》,讲述了一个小孩子奥斯卡,三岁那天,他突然决定不长大了,于是他就一直以三岁的个子观看着这个大人的世界。那一年,母亲送了他一面铁皮鼓。奥斯卡十分喜欢,整体挂在脖子上敲。他不停地敲着,看着,而世界在他眼中以荒谬、可笑的方式呈现着电影节电影节主办的国际电影节有柏林国际电影节、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与曼海姆国际电影节,曼海姆电影节专门推荐各国青年导演的处女作。新德国电影运动——传统与现代的合流新德国电影运动——传统与现代的合流新德国电影运动是指从1962年“奥勃豪森宣言”开始,在联邦德国境内掀起的一次要求改变旧德国电影现状、创立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电影艺术运动。这一运动前后延续了二十多年,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电影运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电影史中,声势最大影响也最深的有三个大流派,即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新德国电影运动。这三大电影流派从总体上看代表了战后再现美学的电影潮流对战前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传统的表现美学电影潮流的反叛。他们从形式到内容都一改传统电影那种虚构生活,臆造理想,追求豪华,沉湎于蒙太奇魔法的拍片方式,以现实世界的外部真实和内心真实作为电影取材的基本依据,追求快捷、简便、纪实的拍片方式,探索电影剪辑方法的真实效果,完善以长镜头为核心的电影再现美学在表现人生、反映社会心理中的巨大作用。这三大流派在40年代末、50年代末和60年代相继在西方影坛掀起电影再现美学的高潮。然而,由于这三大流派分别产生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所以他们各自形成自己的特点。从这些特点也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迁,电影再现美学的发展过程。 电影相关学校电影相关学校德国有许多所培养影视人才的学校,著名的有慕尼黑电影电视高等学校(建于1967年),乌尔姆电影教育学院(建于1962年)。在威斯巴登有德国电影学研究院。全国电影刊物有《电影评论》、《电影回声》等绘画绘画Die Malerei德国绘画的浪漫主义传统德国绘画的浪漫主义传统   弗里德里希被公认为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绘画艺术的先驱,尤其是在德国艺术史历程中,继文艺复兴时期的丢勒、荷尔拜因、格吕内瓦尔德、克拉纳赫、阿尔特多费尔等艺术家之后,他成为在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代表性人物而载入世界美术史。浪漫主义艺术作为一个艺术思潮,在19世纪艺坛居主流位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浪漫主义有不同的表现,而德国浪漫主义艺术以其重视宗教体验和沉思、幻想,以及它的神秘主义趣味与其他地区的浪漫主义,特别是法国的浪漫主义产生明显区别。这也是新近美术史研究专家的兴趣所在。他们对长期被淡化的中世纪哥特艺术传统进行梳理,从不同的视角对主流美术史体系进行阐释,试图在文艺复兴的艺术传统和发展线索之外,重新审视一种注重象征、意义和幻想的艺术传统,并被归类为"北方浪漫主义传统"。null从弗里德里希和其他一些德国浪漫主义的绘画可以看到,北方浪漫主义者的艺术特色,突出表现为对某种绘画题材的特殊偏好。他们疏远人的形象和人的故事情节,而以现实世界的一些标志性事物作为象征物,以传达和寄托他们奇幻的想象与虔诚的信仰。他们喜欢描绘建筑和自然景象,那些废弃的教堂、毁坏的古老建筑,那些古老的哥特式教堂,又高又尖,像在梦中出现的那般轻灵和通透,像是具有摆脱地球引力的梦幻性质,以引起人们对遥远岁月的怀念--不是古罗马而是中世纪骑士幻想的传奇故事。大海、荒野、月亮和夜晚是最常出现在他们作品中的物象,他们以此表现人们对自然无限能量和原始创造力的想象,在无限空间中将人们置于宗教意蕴的神秘边缘,以引起一种神秘体验。他们对墓地、灵柩、十字架之类物体的描绘,传达着他们对生命终级的思考,那是中世纪关于腐朽和新生的超越象征。崇高的山岳和伟岸的橡树,往往与十字架、哥特式教堂组成宗教与自然的合一象征,不再以具体基督和圣母形象来象征宗教,而是化自然事物为象征。null追溯艺术史,看到即使在最具有人性复归性质的文艺复兴阶段,德国艺术家的视线也是投向遥远的天国。在德国南部因受意大利影响而最具有抒情性的风景画,同样充满神秘和象征气息,如埃斯海默尔的《逃往埃及》。  历史进入20世纪,注重精神性的特点依然活跃在德国表现主义画派的作品中。从德国表现主义发生的背景和所追求的艺术境界看,是在新的时代继续开掘人类的悲剧意识,在对现状不满的背后,寻找一条表达现代人内心世界的通道。这与浪漫主义不满现实,而要借助自然表达通向彼岸的渴望相似。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们在画中描绘大量的风景,有海景、帆船、海港、植物、天空、暴风雨、村庄、河流以及在风景中如植物般的人物。表现主义者认为他们所描绘的风景中的人物表达了人的自然原生状态,单纯天然不加修饰,所以风景中的人物常常以裸体出现,这也代表了他们有关人是大地之子的理念。null但是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天人合一"不完全相同,在有浪漫主义玄思的传统中,之所以强调自然之子是人与自然之物之原始能量的一致性,尤其是孩子和母亲,那种生命新生的希望,既伴随着基督教精神的复活和重生的理念,也可以追溯到哥特式文化中有关死亡和重生的象征传统。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更强调自然,强调自然物质性的原始力量给人心理带来的影响,而与中国文人在山水自然风光中的陶冶性情,悠然自得不是一回事。如果与希腊罗马的古典主义艺术理想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相比较,在哥特式传统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死轮回与自然四季相似,在宿命论影响下既有死亡凝视的阴影,也有死而复生的希望。而这与希腊罗马艺术强调人的自觉性和主体性不可同日而语。null 由于表现主义艺术中有强调人和自然" 浑然一体"的取向,所以就可以理解浪漫主义传统在其中的衍生和发展线脉。就表现主义所倡导的观念,自然也是人心中的自然,表现自然也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出现在画面上,就像一株植物或一棵树一样被直接地感受到、无忧无虑地被重现在画面上。 展览中表现主义代表画家诺尔德的绘画,很能说明两者的关系。他笔下的北部德国景色,流露着"多灵论"和将自然人格化的倾向,具有宗教神秘主义气息。通过《花园》的画面,可以了解浪漫主义画家龙格关于植物与婴孩的比喻--二者都是自然原始能量的迸发和升腾,具有无可比拟的强大力量。它使人想起荷兰画家凡高的麦田、树木与花卉,它们都是充满生的能量并与心灵中的天国相联系。null画上那些球柱状的花卉,像燃烧的生命火焰,茁壮而超自然地开放,热气腾腾向"天堂"升腾……《黄海上的扬帆者》虽然在绘画语言上具有非常主观的表现性,但还是能看到与弗里德里希、达尔、卡鲁斯等人的海景有基本类似的特质,同样是自然物质力量强大而神圣以及无处不在的压倒性力量,那种吞噬一切的震撼人心的恐惧,都如出一辙。而准宗教的情感力量,借用表现主义的手段被表现的更为纯真和天真。表现主义的方式是摒弃对自然的形与色模仿,通过主观地夸张形与色的能量来表达心中的激情。对他们来讲,对这种激情的表达就是对现实的"解释",这种"解释"要比所见现实更"真实"。而作为视觉艺术,"形"与"色"是对"内心世界"经历的直接有力表达,就如弗里德里希曾经讲"心中真实"和"眼见真实"的关系那样。null基尔希纳《沙滩上的泳者》,表现的是人与自然节奏一种相对应的关系。白色海浪,一层又一层,像天使飞舞羽翅在蓝天;相呼应的是海边裸体的沐浴女郎,手拉手组成一条弧形的曲线……这些可以看到马蒂斯艺术的影响,但要区别的是在线与色,形与色的关系中,作为"桥社"成员与更接近法国野兽派的"青骑士"成员作品比较而言,对心理的激情表现超过了对视觉需求的探索。基尔希纳作品构图的突兀,形象呈现的锐角,画面各要素的张力,使得他的艺术形态更尖锐。这种状态同样出现在马克斯?佩希施太因的作品中,他的作品向来被认为在表现主义"桥社"画派中更注重视觉美学,也更接近野兽派。null而在他的《波罗的海景色》中,弯曲的海湾线作为画面主体结构,不是呈现舒缓平稳的延展,而由于陆地和海面的对比性和剧烈的跨度,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夸张和果断。而鲁道尔夫将造型、色彩、线条多因素的关系进行强化,色彩纯净但因强有力的黑线的勾勒和衬托,显现一种非反射而又强烈的光质感;线条和造型的关系,锯齿形的形状在增加造型的有力和明晰的同时,也增加了画面动感和各原素之间的协调关系。德国绘画影响中国德国绘画影响中国中国美术馆和德国三大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两个重要展览“灵动的风景:穿越德意志艺术时空”及“格哈德·里希特艺术展1963—2007”是5月14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的,于7月2日闭幕。两个展览共展出作品118件,为中国观众带来直接了解德国绘画艺术从浪漫主义经表现主义再到当代绘画重要流派,认识国际上最重要和最具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格哈德·里希特的一次难得机会。null“灵动的风景:穿越德意志艺术时空”展览从多家德国艺术博物馆中精选作品,展示过去两百年来德国风景画的发展历程。德国绘画在欧洲绘画史上拥有深厚的传统,从19世纪初叶开始,以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绘画开辟了德国艺术的纪元。也可以说,与德国历史、宗教、现实更加紧密关联的德国绘画也由此确立,它是一种新的绘画形态,更重要的是一种体现了德国文化精神的视觉表达。 “格哈德·里希特艺术展1963—2007”是第一个从外国到北京的艺术家大型个人展览,56幅绘画使观众了解到艺术家的广泛及多样的创作情况。作为当代世界久负盛名的艺术家,里希特先生在新的艺术生涯中以不懈的探索精神提出并解决了许多当代艺术家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从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也相当程度地反映在中国艺术中,许多年轻的中国艺术家从他的创作中获得了启发。   与众不同的涂鸦艺术与众不同的涂鸦艺术艺术馆艺术馆K21艺术馆斯图加特艺术博物馆柏林艺术大学柏林艺术大学   具有超过300年历史的柏林艺术大学不仅是德国最著名、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学府,也是欧洲名列前茅、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艺术院校之一,在欧洲艺术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在整体发展和教学科研诸多领域一直追求改革与创新,在上世纪70年代欧洲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发展成为一所拥有30多个艺术专业和艺术相关的人文科学专业的综合艺术大学。90年代起,学校又以社会变迁、科技进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等为契机,对自身的教育及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地改革,不断尝试面向未来的新型教学模式,推出对学生和教师都具有吸引力的课程,在高层次艺术创造和理论研究的同时,探索出一条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社会经济的结合发展之路。   Universitaet der Künste BerlinUniversitaet der Künste Berlin  柏林艺术大学拥有一支高层次的教师团队,一大批活跃在当今世界艺术舞台上的著名艺术家在该校执教。柏林艺术大学的教学特色体现在“跨专业思考”和“跨学科工作” 上,即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紧密的合作。这种打破传统构架的现代教学模式既能够拓宽学生原本相对局限的艺术文化视野,又能够开启学生全新的艺术创造思维。null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艺术国际化的潮流中,柏林艺术大学也非常重视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该校是全球著名艺术和音乐高校合作交流网络(NICA)的发起者,至今已与世界上100多所艺术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目前共有 800 多名外国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20%左右。此外,该校每年都有100多名学生作为国际交流生到国外学习。   在欧洲,没有哪个城市能像德国首都柏林这个处于东西文化焦点的城市那样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形式,这为柏林艺术大学的师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和表演空间。而多层面的社会合作、高质量的创作成果,也使得该校成为柏林文化生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柏林艺术大学每年都要举行超过500个艺术活动,为柏林乃至欧洲的艺术文化舞台增添了许多耀眼的亮点。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02.03-1847.11.04),德国犹太裔作曲家。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生平生平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年出生于汉堡一个犹太家庭。祖父是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父亲是成功的银行家,费利克斯在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环境中成长。母亲是钢琴家,他的钢琴启蒙课就是母亲教的。姐姐范尼·卡西里(1805-1847)是一位在钢琴和作曲方面的可造之材,而且是费利克斯珍贵的挚友。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是钢琴神童,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2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op.1),14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16岁发表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20岁时他通过指挥《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后的首次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作品。这是1829年,演出地点为柏林歌唱学院。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null。同年赴英国指挥伦敦爱乐乐队,这是他十次英国之行的第一次。在苏格兰度假后,以《赫布里底群岛》序曲和《苏格兰交响曲》(No.3,A小调)表现他的观感,虽然这两部作品是直到他1830-1831年访问意大利时才动笔写作的。在罗马与柏辽兹邂逅,并开始酝酿《意大利交响曲》(No.4,A大调)。下一个主要停留点是巴黎(1831-1832),在那里与李斯特和肖邦相遇。1833年返回德国,完成《意大利交响曲》并在杜塞尔多夫就任音乐总监。1835年成为莱比锡著名的布业大厅音乐会的指挥。1837年与出身于法国胡格诺教派家庭的塞西尔·让莱诺结婚。1842年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又设法再度访问英国,在1846年的伯明翰音乐节上指挥他的清唱剧《以利亚》,取得辉煌成功。此时他的健康已是每况愈下,次年他心爱的姐姐病故,给他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他的死亡。他于六个月后去世。终年38岁9个月1天。 艺术成就艺术成就在创作上,首创了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它指的是那种伴奏音型衬托下,旋律如歌的钢琴小品,像日记一样把日常感受记录下来;他对标题交响乐做出了重要贡献,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苏格兰交响曲》和《意大利交响曲》,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音乐既含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他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华丽的技巧与甜美的旋律,表现生活中明朗的一面,是举世公认的精品。   在音乐的启蒙运动上,门德尔松使被人们遗忘了几乎一百多年的作品——巴赫的《马太受难乐》重放光芒,这是音乐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从此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赫。   在音乐教育上,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为后来德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作品主要作品(1) 乐队:   五部交响曲(第二为交响康塔塔《颂赞歌》,作于1840年,第三为《苏格兰交响曲》,作于1842年,第四为《意大利交响曲》,作于1833年,第五为《宗教改革交响曲》,作于1830年);   序曲有:《仲夏夜之梦》(1826)、《赫布里底群岛》(1830-1832,又名《苏格尔山洞》)、《平静的大海和幸福的航行》(1828)、《美丽的梅露西娜传奇》(1833)和《吕伊·布拉斯》(1839);   钢琴协奏曲有:《G小调》(1831)、《D小调 》(1837); 双钢琴协奏曲有《降A大调》(1824) 《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44)。   (2) 合唱作品:   清唱剧有:《圣保罗》(1834-1836)、《以利亚》(1846-1847)、《耶稣基督》(未完成,1847);   交响康塔塔《颂赞歌》(1840,有人称之为第二交响曲);九首诗篇歌;九首经文歌。      null  (3) 戏剧音乐:   歌剧有:《卡马秋的婚礼》(1825)、《儿子与陌路人》(1829)、《洛雷利》(未完成,1847);戏剧配乐有《安提戈涅》 (1841)、《第一个瓦尔普吉斯之夜》(1831,1842)、《仲夏夜之梦》(1843)、《阿塔利亚》(1843-1845)、《俄狄浦斯在科洛纳斯》(1845)。   (4) 室内乐:   六首弦乐四重奏;三首钢琴四重奏(1822-1825);两首弦乐五重奏(1831,1845);弦乐六重奏(1824);弦乐八重奏 (1825);两首三重奏(D小调,1839;C小调,1845);小提琴奏鸣曲,两首大提琴奏鸣曲(1838、1843)。   (5) 钢琴:《升F小调随想曲》(1825);《E小调回旋随想曲》;六首前奏与赋格(1832-1837);六集《无词歌》。   (6) 管风琴:三首前奏曲与赋格(1833-1837);六首奏鸣曲(1839-1844)。   (7) 歌曲与主调合唱曲:十套钢琴伴奏的歌曲;十一套主调合唱曲。舒曼舒曼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曾在莱比锡大学学法律,19岁起师从维克学钢琴,1834年创办《新音乐报》 ,刊发了大量评论文章,成为当时德国音乐艺术生活中革新与进步艺术倾向的喉舌。1840年与维克之女德国钢琴家克拉拉结婚。1854年精神错乱,后死于精神病院。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 , 《狂欢节》 , 《童年情景》等,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和生活》 , 《诗人之恋》 ;艺术歌曲《月夜》 ,《奉献》 , 《核桃树》等。舒曼继承发展了舒伯特歌曲创作传统,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方法,注重选择富有诗意的歌词,故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称号。作品作品 作品包括交响乐四首、协奏曲(如《a小调钢琴与乐队协奏曲》、《a小调大提琴与乐队协奏曲》、《d小调小提琴与乐队协奏曲》等)、室内乐、艺术歌曲(如《桃金娘》、《妇女的爱情和生活》和为诗人海涅《诗人之恋》、李尔克、艾兴多夫的诗歌而谱的曲)、钢琴作品(如《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童年即景》等)、其他乐队和合唱作品(如《曼弗雷德序曲》)及歌剧一部。 乐评创作,主要刊载于由他创办并一人分饰三个不同立场的评论人员的《新音乐报》内的文章。诗人之恋诗人之恋 舒曼   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作品创作于被称为舒曼的"歌曲年"的1840年,这一年作者与其深爱的克拉拉结婚,它可以说是舒曼的爱情日记。作品共包括十六首声乐作品,歌词来自海涅的《抒情的间奏》的六十五首诗。这组作品不仅是舒曼声乐作品的典型代表,而且也是艺术结构最完整的杰作。   《诗人之恋》的音乐具有不同的曲调,有婉转的城市流行歌曲性质的《灿烂鲜艳的五月里》 (片段1), 有民歌性质的《小玫瑰,小百合》 (片段2)、《那小的花儿们如果知道》等,也有辽阔严肃史诗性的《莱茵河》 (片段3)等等,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声乐作品文学文学德国文学特点 德国文学特点 德国文学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丰富,思想厚重,既有法兰西文学的古典浪漫,又不失丹麦文学的那种童话般的浓郁,它又不同于美国文化粗犷豪放和俄罗斯文学的宗教精神深厚。它有自己的优点,细腻典雅、端庄深沉、博大厚重。 德语作家最擅长的两种文学体裁便是诗歌和Novelle,诗歌则主要体现在抒情诗方面,Novelle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文学体裁,可以近似理解为中、短篇小说。 诗歌诗歌说到诗歌,特别是抒情诗,英国有拜伦、雪莱、济慈三大情歌王子,俄罗斯有伟大的普希金,这些诗人都让使人敬仰。但是德语文学虽然起步没有邻国法兰西和英格兰早,却也产生了像被拜伦称之为“欧洲诗坛君王”的歌德,还有海涅、席勒等一大批时代歌手,这让德语诗歌在当时的欧洲占有一席之地。nullNovelle是德语文学中一朵多姿多彩的奇葩。这种起源于意大利的文学体裁在这些德语作家笔下魅力四射,抓住了无数读者的心。德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作家保尔·海泽即以擅长写Novelle小说而享誉全世界,并因此获奖,还选编了许多德语Novelle集,使得这种古老而又吸引人的文学体裁风靡全世界。此外,德语国家还有霍夫曼、凯勒、卡夫卡三位有着世界影响的中短篇小说家,霍夫曼的《谢拉皮兄弟翁》、凯勒的《赛尔德维尔亚人们》以及卡夫卡的《变形记》无不在世界上掀起狂潮。 除了抒情诗和Novelle小说外,德语文学中的童话小说也深受世界儿童的喜爱。只活了二十五年的德国童话作家豪夫给德语文学之林中增添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童话作品,给深沉厚重的德语文学注入了童话般的浪漫情怀。而在全世界都有着巨大影响的《格林童话》更是德语民间文化中的瑰宝。 德国文学发展 德国文学发展 德国文学如果从八世纪的古高地德语文学留存至今的断简残篇算起,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在这一千二百年的发展史上,德国文学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即:口头文学——早期中世纪的宗教文学——民间史诗和宫廷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的兴起——文艺复兴——十七世纪“巴罗克”文学——启蒙运动——狂飚突进运动(浪漫主义先驱)——古典时期——浪漫主义(与“古典时期”在时间上基本同步)——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开始的反法西斯文学(所谓“流亡文学”)——当代文学。 null德国在十六世纪是封建统治下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政治上是分裂的,经济力量是分散的,但是资本主义因素在个别城市中有所发展。罗马天主教会、神圣罗马帝国皇权和封建诸侯对人民进行重重剥削,使农民、城市平民直至部分小贵族都对现存制度感到不满。宗教改革和农民起义标志着资产阶级第一次向封建制度冲击。宗教改革在欧洲产生了很大影响,十六世纪二、三十年代,路德派新教已传入北欧以及英、法、波兰等国。德国的民族感情在这一世纪的革命高潮中觉醒起来。德国各地的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延续数十年之久,他们“所怀抱的理想和计划,常常使他们的后代为之惊惧”,但最后遭到诸侯们残酷的镇压。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人文主义者反教会、争取思想自由的作品,宗教改革和农民起义中富有战斗性的政论文和从中古时期发展来的民间文学。 null狂飙突进-- 18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德规模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运动的名称源出自德国作家克林格的剧本《狂飙突进》。当时,德国的一批年轻知识分子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影响下,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以表达他们摆脱封建束缚、解放个性和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的新时代的要求。运动的矛头主要针对封建专制暴政和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狂飙突进运动在文学上的成果以戏剧创作最大,代表作有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以及克林格的《孪生兄弟》和《狂飙突进》,伦茨的《家庭教师》等。小说方面的代表作有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及荣格·施蒂林的传记小说《亨利希·施蒂林的青年时代》等。在诗歌创作方面,以青年歌德的抒情诗,尤其是以他的《普罗米修斯》为代表。格廷根林苑派是狂飙突进诗歌创作的中心。 null废墟文学--二战以后的德国文学被称为“废墟文学”。这种战后产生的废墟,不仅存在于城市乡村中,更存在于人的理想和意识形态中。他们的作品常以生活的一个片段为内容,语言简朴,去并非平淡无味。没有高潮,没有说教,却具有深厚的震撼力。不仅仅是断臂残垣,更是苦闷彷徨和空虚迷茫。废墟文学所反应的是一片片废墟中赤裸裸的战争死亡、毁灭和苦求生存。正如汉斯·维尔那·里希特说:“恐怖改变了活着的人,这以前的一切都再也无法把握......另一种声音决定着生活......”要传达这一声音,新一代作家们必须背离内心流亡和保守主义所继续的传统,净化曾被纳粹使用的语言,客观求是的进行表述。在坚持传统者与尚不成熟的新一代作家之间,还有一片持中庸态度的作家。他们和“砍光伐尽”的新一代作家一起影响甚微。 null在狂飙突进的后期,狂突进作家不再认为道德教育是艺术的目的,他们要求艺术作品反映生活真实,特别是作家本身的真实感情。他们认为,艺术作品应象民间文学那样自然、朴实,反映普通人民的要求。他们大力推崇莎士比亚,十分注重民间文学。民歌成为许多诗人学习的榜样,在这时期产生了一批德国文学中最优美的诗篇。   由于18世纪的德国并不具备进行政治革命的客观社会条件,更不存在实际的革命运动,因而狂突进始终是一场文学运动,它的范围仅限于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进入18世纪80年代,这场热闹一时的运动就渐渐衰退,德国文学随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古典文学古典文学与1789年法国大革命同时,德国文学开始向古典文学时期过渡。古典文学把启蒙运动和70年代的文学革命提高到新的阶段。海涅说,这是德国诗人和思想家在思想上进行的一场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初期,德国几乎所有作家,甚至包括后来浪漫派的首领施莱格尔兄弟,都为之欢欣鼓舞。但是,等到雅各宾党人执政,用革命暴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即革命由不流血的阶段进入流血阶段的时候,德国作家的政治态度就出现了明显的分野。福尔斯特、索伊默等少数作家完全支持雅各宾党人的革命专政,并希望在德国也进行一场法国式的革命;相反,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的浪漫派作家则完全否定法国大革命,走上了怀古复旧的道路。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自从17世纪下半叶以来,德国逐渐从三十年战争的浩劫中复苏过来,市民阶级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力量。随着这一形势的变化,市民文学也在艰难地发展,到了18世纪中叶终于取代了封建宫廷文学的统治地位。从此德国文学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市民文学进入了它的繁盛期,而启蒙运动就是这一大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德国的启蒙运动是在先进的英国和法国的影响下兴起的,它同其他国家的启蒙运动具有共同的性质和目的。不过,由于德国政治经济落后,运动只限于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直接地公开地在政治和国家领域批判封建势力。德国的启蒙主义者更多地致力于确立符合理性的道德观念,并企图通过启蒙教育使所有的人(包括封建贵族)都能按照新的道德准则行事。   null德国的启蒙运动在哲学上的先驱是莱布尼茨和他的继承者沃尔夫。沃尔夫的学生戈特舍德首先掀起了这场文学运动。戈特舍德主要反对宫廷文学的“巴罗克”风格,反对戏剧中的混乱状态。他主张以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及其理论为典范来创立民族戏剧。这种戏剧必须严格遵守“三一律”以及其他,每部作品都必须以一种道德原则为依据,以期对人进行道德教育,从而达到改善社会的目的。进步的意义进步的意义戈特舍德的主张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到了40年代,首先是瑞士人博德默和布赖丁格向他提出挑战。掀起了一场启蒙运动内部的大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以法国的高乃依和拉辛为榜样,还是以英国的弥尔顿为榜样。从这一争论可以看出启蒙运动迅速前进的步伐,但同时也说明当时的德国文学尚缺乏民族内容。   反对戈特舍德的还有他的学生即“不来梅杂志同人”。他们于1744年在不来梅创办了月刊《理智和机智的娱乐新论》,这标志着启蒙运动的新发展。为月刊撰稿的重要作家有拉伯纳、盖勒特和约翰.埃利阿斯.施莱格尔等,他们在寓言和戏剧创作方面作出了贡献。不过,早期启蒙运动最主要的成就不在戏剧,而在诗歌。金特是18世纪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标志着17世纪文学向18世纪文学的过渡,为诗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克洛卜施托克是这个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感情真挚,富于激情,形像生动,韵调优美,对“狂突进”诗人有很大影响。浪漫主义浪漫主义 从戈特舍德到歌德,德国文学是沿着启蒙运动开辟的道路向前发展的。但到18世纪末德国文学中出现了反启蒙运动思想的潮流,这就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这一运动不是在古典文学之后出现,而是与它并行发展。1796年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来到耶拿,1798年与他的弟弟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一起在柏林出版了《雅典娜神殿》,并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一个文学中心,文学史上称为“早期浪漫派”或“耶拿浪漫派”。除了施莱格尔兄弟,重要的作家有蒂克、诺瓦利斯、瓦肯罗德等。他们的基本倾向是怀古遁世,重视童话和传奇。   1802年以后,早期浪漫派逐渐解体。拿破仑对德国的军事占领,使大部分知识分子热心于政治。象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亚当.米勒等早期浪漫派作家在政治上公开走向反动;一批青年浪漫派作家出于对民族前途的关注,想起了人民和民族传统,他们在海得尔堡形成了新的中心,文学史上称为“晚期浪漫派”,或“海得尔堡浪漫派”。他们采集民歌,发掘久已被人忽视的文化遗产。歌德歌德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位于现在的黑森州)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他年轻时曾经梦想成为著名画家,在绘画的同时他也开始了文学创作。但是在他看到意大利著名画家的作品时,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与那些大师相提并论,于是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1775--1786年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1786年6月他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任剧院监督。   歌德是德国狂飙运动的主将。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歌德歌德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如他在1784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虽然法国科学家魏克—达苏在此之前四年就已经发现了,但歌德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歌德还是一个政务活动家,做过魏玛公国的大臣,推行过一些进步政策。   然而更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风景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觉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要占有映照人类内心世界和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82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他以无比的执着,从童年直到老年,始终怀着浓烈的兴趣,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2700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歌德的名言歌德的名言最大的幸福在于我们的缺点得到纠正,我们的错误得到补救。   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联结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在蠢人感到人生困难的时候,贤人看起来容易;而当蠢人感到容易的时候,贤者就感到困难。 席勒席勒 席勒是德国古典文学中仅次于歌德的第二座丰碑。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历史剧《瓦伦斯但》。这部戏剧实际上就是三十年战争中德意志民族悲剧的重演,席勒的功绩在于他把这场民族的悲剧搬上了艺术的舞台。   1805年5月,席勒不幸逝世,歌德为此痛苦万分:“我失去了席勒,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歌德死后,根据他的遗言,被安葬在席勒的遗体旁。 席勒作品席勒作品《欢乐颂》(AndieFreude)是席勒1785年夏天在莱比锡写的,那时他创作的戏剧《强盗》和《阴谋与爱情》获得巨大成功。恩格斯称《强盗》是“歌颂一个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的青年”,《阴谋与爱情》则是“德国第一个具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然而,当时的席勒受到欧根公爵的迫害出逃在外,身无分文,负债累累,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正在席勒走投无路的时候,莱比锡4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仰慕席勒的才华,写信邀请他到莱比锡去,路费由他们承担。席勒接到信后立即从曼海姆出发,不顾旅途困顿和身体虚弱,走了8天来到莱比锡,受到4位陌生朋友的热情欢迎和无微不至的招待。《欢乐颂》就是在席勒感受了这种雪中送炭的温暖后,以万分感激的心情写出来的。   歌颂人间欢乐,宣扬博爱理想   这首诗采用了当时流行的颂歌体。这种题材源自古希腊诗人品达,很早就被运用于德国诗人的创作中,一直到19世纪著名的颂歌诗人贺德林。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最有名的颂歌体诗人是克洛普施笃克。此人一改启蒙运动诗歌干瘪说教的风格,写的颂歌热情洋溢,神圣崇高,深受当时青年人的喜爱。歌颂欢乐这个题材的诗,在席勒以前也有人写过。德国的阿那克里翁诗派(也称作洛克克)的哈格唐就写过同名诗《欢乐颂》。但这两首《欢乐颂》不一样:哈格唐歌颂的是现世的快乐,席勒歌颂的则是从人间高尚的感情升华成一种与神为伍的欢乐。席勒《欢乐颂》的诗风受克洛普施笃克的影响,具有庄严崇高的韵律,而哈格唐的《欢乐颂》虽也带着严肃的调子歌唱欢乐,但是诗中带有讽刺和针砭。   席勒在他的《欢乐颂》中歌颂的欢乐,先是歌颂他受友谊感动后产生的具体欢乐,后来他把这种具体的欢乐人格化,使欢乐拥有了普遍性,进而引申出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追求,特别是对博爱的歌颂。“你温柔的翅膀飞到哪里,哪里的人们都结成兄弟。” 席勒 席勒 席勒作品海涅海涅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又译亨利希·海涅,1797年12月13-1856年2月17日)1797年12月13日生 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德国著名诗人,代表作有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诗歌《西西里亚织工》,论文《论浪漫派》。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海涅出生在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一个破落的犹太商人家庭。1795年,拿破仑的军队曾开进莱茵河流域,对德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残人”。法军的这些改革,使备受歧视的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全面改善,因此海涅从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   1819至1823年,海涅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他听过浪漫主义作家奥古斯特·威廉·施勒格尔和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讲课。海涅早在20岁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他的早期诗作:《青春的苦恼》、《抒情插曲》、《还乡集》、《北海集》等组诗,多以个人遭遇和爱情苦恼为主题,反映了封建专制下个性所受到的压抑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苦恼。1820年的冬季学期,他来到哥廷根大学,在那里,他参加了一个学生组织。然而,仅仅在1821年1月,他就被迫离开了学校和这个组织。还是在哥廷根,海涅1825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海涅海涅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海涅深受鼓舞,决定前往巴黎。在这儿他结识了大仲马、贝朗瑞、乔治·桑、巴尔扎克、雨果等作家和李斯特、肖邦等音乐家,并与空想主义者圣西门的信徒交往,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这时期他写了“论德国宗教和的历史”(1835)和“论浪漫派”(1836)两本著作。为了和激进派诗人内容空洞的“倾向诗”进行斗争,他写了长诗“阿塔·特罗尔,一个仲夏夜的梦”(1843)。1843年底,海涅和马克思在巴黎结识。这个时期,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他发表了“新诗集”(1844),其中包括一部分以“时代的诗”命名的政治诗,和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4)。这些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两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成为1848年革命前夕时代的最强音。  null海涅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忍受瘫痪的痛苦,在“床褥墓穴”用口授方式创作了许多优秀诗篇,其中包括“罗曼采罗”(1851)、“1853至1854年诗集”和一些遗诗。这些中虽有悲愤忧郁之作,但大多数仍充满战斗的豪情、对祖国和人类的未来具有坚定的信心。1856年2月17日,海涅在巴黎逝世,葬于蒙马特公墓。在巴黎这个革命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会,海涅结识了巴尔扎克、仲马、维克多·雨果和乔治·桑等法国大作家,以及肖邦、李斯特、柏辽兹等著名的音乐家和艺术家,经常有机会参加各种文艺聚会,观看演出和参观美术展览,过着紧张而充实的生活,眼界进一步地开阔了,思想也进一步地活跃起来。在随后的十多年里,他虽也继续诗歌创作,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却用于为德国国内的报刊撰写通讯和时事评论,及时而又如实地报道法国和巴黎的各方面情况,想让法兰西革命的灿烂阳光去驱散笼罩着封建分裂的德意志帝国的浓浓黑暗,让资产阶级进步意识形态的熏风去冲淡弥漫在那儿的陈腐之气,于是产生了《法兰西现状》、《论法国画家》、《论法国戏剧》以及《路台齐亚》等一大批报道和文论。与此同时,他也向法国读者介绍德国的宗教、历史、文化、哲学以及社会政治现状,写成了《论浪漫派》、《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等重要论著,帮助法国人民对德国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比较深刻的认识。康德康德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
本文档为【德国的艺术文化文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