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高速发动机连杆轴瓦的变形分析

高速发动机连杆轴瓦的变形分析

2012-06-10 12页 pdf 445KB 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76872

暂无简介

举报
高速发动机连杆轴瓦的变形分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第18卷第3期 JOURNAI,0FBEUD略嘲m兀EOFvd18№.3 加02年9月CⅣ也ENG圳髓t№AmAR0皿ⅡC兀】RE S印.2002 ===========z=;;========;=_日=====;;;======================≈一=—==——2—==—=一文章编号:1004—60ll(2002)03—0016—10 高速发动机连杆轴瓦的变形分析 杨庆民 (囊目菲德尔莫古公司) 摘要:本文采用了现代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动栽条件下高速发动机连杆轴瓦的变形。数值模拟的...
高速发动机连杆轴瓦的变形分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第18卷第3期 JOURNAI,0FBEUD略嘲m兀EOFvd18№.3 加02年9月CⅣ也ENG圳髓t№AmAR0皿ⅡC兀】RE S印.2002 ===========z=;;========;=_日=====;;;======================≈一=—==——2—==—=一文章编号:1004—60ll(2002)03—0016—10 高速发动机连杆轴瓦的变形分析 杨庆民 (囊目菲德尔莫古公司) 摘要:本文采用了现代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动栽条件下高速发动机连杆轴瓦的变形。数值模拟的结果 表明,连杆轴瓦不管是在装入连杆内孔紧配合的静载荷条件下,还是在动栽荷条件下气缸压力和惯性力 的联合作用时,连杆内孔和轴瓦形状都将变成非圆形,而且随力的方向和大小的改变不断变化形状。本 文阐述的方法和结果揭示了用传统的双质量法无法发现的连杆部件惯性力的影响,它不仅对连杆轴瓦 润滑分析有帮助,而且对现代高速发动机的连杆的设计和强度分析也具有工程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有限元;变形;轴瓦;润滑 中图分类号:U464.133+4文献标识码:A 刖置 在北美的汽车工业集团中,现代发动机摩擦零 件表面性能设计及分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方面 是对燃油经济性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一方面是来自 政府对发动机排放的逐年更加严格的规范。这 两方面的限制,都强化了在发动机优化需件尺寸以 减轻重量,适当增加气缸压力,提高转速,以改进效 率等方面的要求。归根到底,这些要求都要通过增 强零件表面的摩擦学性能以最终加强摩擦件的承载 能力来实现。 连杆轴瓦是发动机里的重要摩擦零件。它连接 发动机曲轴与活塞一起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实现从 往复运动到回转运动转换的功能。连杆轴瓦在发动 机里的重要性是不盲而喻的,连杆轴瓦的工作质量 密切影响发动机的运行,例如承载能力,机械效率, 耐久性以及噪音振动等。由于连杆轴瓦是与连杆大 头紧配合安装的,轴瓦的变形不能不受到连杆变形 的影响。这在现代发动机中的影响特别突出,因为 目前典型现代汽油发动机转速甚至可高达7000到 8000转/分。当发动机在高速运行中,由于连杆加 速度所引起的惯性力,在发动机的各个冲程中,连杆 会被不断地拉长或压短的,同时也会给杆身带来很 大的弯矩。这个弯矩又进而造成附加的变形及其应 力以致于使连杆产生一些现有计算理论中未曾考虑 的影响。其中影响较为显著的是连杆轴瓦的变形: 轴瓦的变形会带来轴瓦润滑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这 在现代发动机的设计中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围l连杆及其装配示意围 图1显示的是一个典型的连杆组装图,它包括 连杆,连杆盖,螺栓,轴瓦,活塞销以及活塞销轴衬。 连杆轴瓦是用紧配合装入连杆赶头的。轴瓦的外表 面周长略大于内孔的周长,在连杆,连杆盖和轴瓦装 收稿日期:2002一07 作者筒介:扬庆民,机78级校友,博士.美国菲穆尔莫古公司高级技术分析师。 万方数据 —堂三塑——————一: 竺竺量!查童苎茎垫篁堑丝垒竺竺兰坌堑 !!人曲轴的曲柄销时。利用两个螺栓的预紧力,把轴瓦 惯性力被忽略不计。 压紧从而实现紧配合。这种装配过程有两个目的, 有些研究虽然采用了非圆轴瓦,但这个非圆形 一是通过表面摩擦力防止轴瓦与内孔的相对运动, 状并非由惯性力造成的。例如vijayar矩havan等人 二是通过紧密的接触实现热传导从而保证热平衡。 (1993)就分析了非圆柴油机连杆轴瓦,但这个非圆 连杆轴瓦是发动机中受动载荷和高应力关键的摩擦 轴瓦是假设的形状,它并非随载荷的变化而发生弹 零件之一。 性变形。1'orii等人(1992)虽然采用了弹性变形后 如上所述,气缸压力和连杆惯性力的组合会使 的非圆轴瓦,但弹性变形却只由静载荷引起。 得连杆大头变形并导致轴瓦变形,进而影响轴瓦的 综上所述,目前对连杆轴瓦在气缸压力,螺栓预 润滑性能。那么变形是和哪些零件的哪些因素有关 紧力和惯性力综合作用下的形状并投有很全面的分 系,是怎样发生发展的,变形后的连杆是怎样影响到 析研究,以致于它对轴瓦润滑的影响尚未全面揭示。 轴瓦的,轴瓦又变成什么形状,这是本文要解决的问 本文试图采用现代有限元方法对连杆及其轴瓦在多 题。 种力综合作用下进行详细分析,并揭示连杆轴瓦变 关于连杆轴瓦的研究,曾经有很多叙述。 其中关于轴瓦弹性变形的引人,使得古典流体动力 润滑理论被延伸到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这是由 于在高载荷下,轴瓦的弹性变形量与油膜厚度处于 同一数量级,弹性变形不可忽略而致。因而,导致了 许多研究兴趣被吸引到这一领域来。 多年来,有不少研究指出了连杆惯性力会影响 到连杆轴瓦的工作。例如,早在1966年,Martin和 Booker就研究了连杆惯性力对轴杆轴瓦最小油膜 厚度的影响。Aiten和McCalllon(199la,199lb, 1992)提出了一种弹流模型以便估算连杆惯性力对 轴瓦形状产生的影响。Knoll(1996)等人则提出了 采用准静态和全动态的弹流模型以解决连杆的变形 和润滑分析问题。0lzasa等人(1997)用了两种方法 来分析连杆轴瓦弹性变形及油孔存在下的流体润 滑,一种是双质量法,另一种则是分布质量法。 在上述的有些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影响被忽 略了。例如,轴瓦的紧配合以及螺栓的预紧力。还 有些研究中,为了简化,把连杆中看起来不重要的小 头砍掉,并加以多余约束。这种处理方法,虽然可以 得到结果,但它的有效性还是值得推敲的。 当前仍有许多的论文,在讨论连杆轴瓦弹流润 滑时.基本上是把连杆惯性力忽略的。Fatino等人 (1983,1985)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轴瓦对动载反应 的特征观点。Goenka和Oh(1986)则研究了轴瓦的 支撑结构对油膜厚度及压力分布的影响。Kumar 等人(1990)提出了用振型降解法而快速求解。在最 近的中,Piffeteau(2000)以及Kim等人 (2001)深入到热变形领域,并探讨了弹性和热变形 的组合对轴瓦形状产生的重要作用。然而,以上的 研究仍然把连杆轴瓦看作是圆的,与其相关的连杆 形后的动态变化形状,以便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分 析打好基础。 分析 1载荷计算 连杆轴瓦的变形离不开精确的载荷计算。先讨 论连杆载荷。连杆的载荷有三种,即(1)通过活塞销 传递来的作用在活塞上的气缸压力和分布在活塞部 件上的惯性力,(2)分布在连杆部件上的惯性力,(3) 作用在大头连杆轴瓦上的支反力。气缸压力形成的 作用力一般用从一个循环的压力曲线获得,而活塞 部件上的惯性力可以采用将活塞,活塞销及活塞环 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得到。虽然有各种简化方法计算 连杆的惯性力,但如果要想得到精确的连杆轴瓦变 形,连杆惯性力是不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得到的。 在这方面有一些学者曾经进行过探讨,例如 嘶等人(1997)以及Shiao和M0skawa91993)削 传统的双质量法和有限元法作过比较,得出了有限 元法在作高速发动机分析时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结 论。 2简化的双质量法 图2显示的是传统的简化连杆惯性力计算的双 质量法。即连杆被人为地分为两部份,其中的一部 份的质量集中在连杆大头中心作回转运动,另一部 份质量则集中在连杆小头活塞销中心作往复运动。 两个质量被一个无质量的二力杆连接,这个二力杆 万方数据 , 、 、、~一,,, 图2连杆的简化殛曲柄滑块机构 下:一=一。。(未)2R(。啦+争。。s2日。)(1)Fn2一mn(葫)R(m啦+宅cos2日。)(1’ 己m。R(嘉)2 (2) 连杆轴瓦支反力在图2所示的绝对坐标系下可 表不为: 砜=R㈥2 f。。c。艰一(rnP+。。)(。。s8c+譬。。s2日c)]+只Ap (3) 霄,=R(嘉):[一m。sin以 +((rnp+m。)(co吐+譬c。S2ec)一R^)t唧](4) 因为连杆有了这种简化使得无质量的连杆只受 拉力和压力的作用,连杆也就自然被看作不会受到 弯矩的影响。然而,实际上连杆在发动机中作平面 复杂运动,即平移和回转运动的组合,它不可避免地 要产生平移和回转加速度从而引起弯矩作用。这种 弯矩在现代发动机作高速运转的情况下,甚至有时 会超过气缸压力的影响,连杆会产生显著的变形,进 而影响到连杆轴瓦的变形。如果采用简化算法,这 个变形是无法发现的。 采用有限元法时是根据连杆的几何形状把它分 成很多个有限单元,每个单元体都有着和连杆材料 同样的弹性特征。单元之间通过它们的节点相连. 有限元法按照一定的规则,把每个单元的质量分布 到节点上去,然后通过加速度的计算换算成节点载 荷。由于单元按连杆的几何形状分布,使得这种方 法克服了双质量法忽略加速度引起的弯矩的缺点, 从而使得计算更精确。它对高速运转下的发动机尤 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有限元法对连杆进行计 算,并从丽引出其对连扦轴瓦变形的影响。 在连杆的某点P(X,Y)X和Y方向每个节点质 量惯性力可写成: Fx=一p占vJ∑N.f (5) 群=一P8vJ∑N.一 (61 因而,作用在连杆轴瓦上支反力可表示为: wx5一莩P8v】军N.《+R。(萄) [nlcc。se。一mP(cos。。+卺cos2㈦]+PA(7) 一 ,1、2wv2一手妒vj军Nt0+R(南) [一砜sin只+(rnp(co艰+告c。s:且)一P。^)mn妒] (8) 4连杆及其轴瓦的弹性变形 当考虑连杆作为一个弹性体时,采用弹性力学 的基本方程的矢量形式: (^+G)v(v‘u)+G审。u十F,+pg=0(9) 其中u(u。,u。,uz)是位移向量,F,(Fx,Fj,砰)是惯 性力向量。方程(9)的边界条件涉及到接触问题的 解。X和Y方向的’魄性力以及重力均为已知。运 用ABAQUS为工具,可以获得有限元的数值计算 结果。 5连杆部件装配和模型的简化与假设 连杆部件一般都是下列零件组成的 a.连杆 万方数据 第3期 杨庆民:高速发动机连杆轴瓦的变形分析 19 b.连杆盖 整个计算采用以下步骤: c.连杆大头轴瓦(上下共两片) a.续人事先准备好的连杆有限元模型,其中包 d.紧固螺栓(左右共两个) 括节点坐标,单元定义和材料参数。 e.连杆小头轴衬 b.在静载条件下解预紧螺栓和紧配合的连杆 f.活塞销 轴瓦的接触问题。 上下两片半轴瓦与连杆大头内孔配合时经常采 c.依据上述结果,在曲轴回转角的每10。的瞬 用紧配合的方式,即两片半轴瓦的外周长略大于内 时,计算惯性力并加到每个节点上。 孔的周长。紧配台是由两个紧固螺栓在确定的预紧 d.同时解下列接触问题: 力下保证的。预紧后的轴瓦和内孔保持良好的接 (a)连杆上下轴瓦的接触 触,以保持不发生相对滑动和良好的散热能力。轴 (b)上下轴瓦与内孔的接触 瓦在装配后不再进行机加工。紧配合的过盈量是轴 (c)上下轴瓦与刚性曲轴的接触 瓦初始状态时在两端过盈处重叠的部分。要获得接 e.输出结果。 触问题的分析解在目前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 f.再增加由轴回转角10’回到了用同样的计算 是,采用有限元方法的数值解是可以得到的。然而, 步骤,直到720。为止。 由于接触表面积和接触压力未知,再加上轴瓦与连 本文分析了一个典型发动机在转速为6500转/ 杆大头内孔之间存在摩擦力,接触问题的成为有限 分的连杆部件。三维连杆模型用10节点棱锥型固 元方法中的一种较困难的非线性问题。为此,本文 体单元来划分。轴瓦和螺栓采用8节点的长方体固 通过一定的合理假设,以适当减少求得数值解的计 体单元划分。图3显示的是连杆部件的有限元模 算量和难度。这些假设是: 型,而图4则是划分后连杆轴瓦的有限元模型。发 。.曲轴是刚性的,只需用曲柄销的刚性表面来 动机的主要参数和连杆部件及轴瓦的材料特性列在 代表。 表1中。 b,连杆关于XY平面对称,只需取连杆的一半 计算。 c.把连杆与小头轴衬及活塞销结合成一个整 体。而无需计算它们的接触问题。 6边界条件 a.由于连杆只取一半,因此,会在z=0上的所 有结点的位移u:=O。 b.连杆小头中心点只允许y方向移动,即除上 述条件外,在中心点U。=00 c.由于采用固定在曲柄销中心的相对坐标系, 所以代表刚性曲柄销圆柱面固定不动,即ux2Uy =I7z=0。 7计算步骤 为了找出惯性力对连杆轴瓦的影响,要首先解 出每个节点加速度。然后,从方程(5)和(6)获得惯 性力并加在节点上。由于问题有很强的非线性,采 用Newton—Raphson方法叠代求得每个瞬时的解。 图3连杆部件的有限元模型 nU’ 雷4连杆轴瓦的有限元模型 万方数据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第18卷 表1连杆部件材料厦发动机参数 材料 铁基粉末冶金 泊松比 0.3 弹性模量(GPa) 210 密度(Kg/TrIIn2) 0.00000787 发动机(转/分) 6500 冲程(mm) 106 连杆长度(mm) 150.7 缸径(rnm) 105 最大气缸压力(h但a) 4_80 活塞部件质量(Kg) 0.333 轴瓦内径(Hn) 50 轴瓦外径(nm) 53 轴瓦宽(rrm) 2100 轴瓦周长总过盈置(mm) 0.16 间隙(mm) O05 螺栓预紧力(N) 3810 结果和讨论 1 紧配合装配后的连杆大头内孔和轴 瓦变形 上下两半轴瓦在初始时的自由状态被预紧螺栓 逐渐压人到连杆太头的内孔中,进入紧配合的预应 力状态。图5有限元结果显示出在这个过程完结之 后的内孔和轴瓦的形状。很显然,它们从初始的圆 形变为非圆几何形状。内孔在垂直方向的扩张小到 工程上可以忽略的数量,而水平方向的扩张则很大。 由此影响到轴瓦的变形.水平方向的变形可高达到 0.0046mm。图6所示的是轴瓦内表面的实测变形 与计算变形。可以看出,这两种变形的趋势是基本 吻合的,证明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是有效的,假设是合 理的。变形的细小差别是由于有限元模型和被测连 杆与轴瓦因为制造的原因,几何形状还有一些差异。 另外.计算使用的假设常量摩擦系数与实际摩擦系 数也会有所不同。由于连杆的刚度比连杆盖的大的 多,因此轴瓦上半部变形很小,然而下半部出现了较 大的变形.特别在连杆与连杆盖结合处的壁厚很薄. 变形尤为显著。轴瓦内表面的形状改变,造成它与 曲柄销之间在装配后的初始状态下就产生了不均匀 的配台间隙。 圄5有限元结果显示的连杆大头内孔和轴瓦装配后的变形 图6装配后轴瓦内表面的实测变形量与计算变形量的比较 2轴瓦形状在发动机一个循环的周期 变化 2.1连杆杆身的变形 在一个四冲程发动机里,连杆的杆身在动载荷 的作用下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形。图7是一个典型的 汽油发动机的气缸压力曲线。图8是与此对应的作 用在活塞销上的载荷图.这里的由气缸压力引起的 力和活塞部件的惯性力分别加以表示,以便观察它 们各自所起的作用。图9给出r杆身中的一个参考 节点力的变化情况,通过它可以看到连杆杆身惯性 力是如何在发动机的一个循环-p发生变化的:该参 考节点位于杆身发生最大弯曲+竖形处c 万方数据 图8活塞铺上的垃荷圈 囤9杆身参考点的节点力变化情况 由于惯性力的方向是如图9所示规律变化的, 连杆则由此发生相应的长度拉长压短和弯曲变形, 如图lO所示。在压力最大时,最大压缩量为 图10发动机720。循环中相对坐标系下的连杆变形围 {变形=I:100) 最大的杆身弯曲变形发生在杆身的中部稍靠上 一些的位置上。四个冲程中各有一个位置的弯曲变 形达到或左或右的最大值,这些位置是在曲轴转角 90。、270。、450。和630。处。 2.2连杆大头内孔变形 从图lO中,可以看到连杆大头内孔形状在动荷 载的作用下也会发生变化。图11给出了。c=O。和 20。时与装配后的初始形状的比较。此时,合力方向 主要指向垂直向上的方向。与装配后内孔的初始形 状相比,0‘时内孔在动载作用下向两侧螺栓孔迸一 步扩展;20。时内孔则由于水平力的增加向左侧螺栓 孔扩展;另一方面04和20‘两个位置都显示出在不 受力的连杆盖一侧,内孔向内收缩的倾向。 万方数据 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图12显示出在良=90‘、270。、 450。和630。时的内孔明显扩张,因为在连杆与连杆 盖的界面有螺栓穿人.螺栓孔壁的刚度小,所以其变 形尤为突出。8c=90。和450。及晚=270‘和630。的变 形量几乎是相同的。原因是此时的连杆惯性力占主 导地位.而连杆惯性力是360。循环一次而不是720。 循环一次。 圈12魂=90。和450‘及0c=270。和630。时的内孔变形 内孔的纵向变形在180。和360。时达到最大,最 大伸长量可高至0.0407mm,此时也是活塞部件的 加速度达到最大的时候,如图13所示。值得特别指 出的是.从图11到图13代表的内孔的变形是连杆 圈13内孔在。c=180。。360‘和540。时的变形 3轴瓦变形 轴瓦的变形趋于与连杆大头内孔变形后的形状 相仿。由于内孔和轴瓦是过盈配合,并保持一定的 接触压力,因此轴瓦变形后的形状具有和内孔类似 的趋势。图14给出了轴瓦在0。和20。时的形状,它 与图ll中的内孔形状基本一致。然而,它们的变形 量却有所差别,轴瓦的变形都比内孔的小,比如0。 和20。时内孔的变形分别是0.O104和O.0129mm, 内孔则是0.008和0.0104mm。同样在图15和图 16中,也显示的是类似情况。尤其是当活塞部件的 惯性力达到最大时(360。),内孔和轴瓦将沿连杆中 心线方向显著拉长,最大达到0.0403mm。图17显 示的是上下轴瓦中心在一个O。到720‘循环中径向 偏离曲柄中心的情况。这个偏离量用在每个曲轴转 角位置上轴瓦的径向变形与径向间隙的比例(△R/ C)的最大值来表示。从中可以看出一溃性力对上 轴瓦的影响大于下轴瓦,(△R/c)ma)【发生在活塞 部件具有最大加速度时。下轴瓦的变形则在90‘, 2704,450。和630。时变的较为显著。从中可以看出, 轴瓦的变形时时处处发生不同的变化,在一个发动 机的循环中,它在几个位置上受到惯性力显著的影 响,这在过去的分析中是忽略的。 万方数据 围15轴瓦在904·270‘-450‘和630’时的变形 围16轴瓦在仉;180-,360·和540·时的变形 (△R/C 寒 堡 骚 嘲 曩 蟛 曲轴转角(度) 图17上下轴瓦中心的(△R/c)ln疆变化 万方数据 24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第18卷 上面揭示的现象对今后的连杆轴瓦的润滑分析 具有意义。因为内孔和轴瓦的变形影响到轴瓦和曲 柄销的间隙,这个间隙在圆周方向的变化对形成油 楔和产生流体动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油楔的形状 不同,形成的油膜压力及分布也不同,因而影响到轴 瓦的承载能力。 结论 1.本文阐述了将有限元方法应用到连杆轴瓦 变形的分析,以及在动载条件下对包括了轴瓦的过 盈配合,螺栓的预紧力以及惯性力的连杆部件进行 数值模拟的结果。 2.数值模拟的结果在过盈配合的实验上得到 了验证,为进一步的计算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连 杆轴瓦在装入连杆内孔后。其形状由于过盈配合的 作用成为沿连杆与连杆盖界面方向略长的非圆形。 3.动载荷条件下的惯性力,对连杆杆身和内孔 的变形有重要影响。当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时,连杆 内孔和过盈配合下的连杆轴瓦的形状将更加远离圆 形,尤其是当活塞部件的惯性力达到最大时,内孔和 轴瓦将沿连杆中心线方向显著拉长。轴瓦与内孔的 变形有密切关系并具有同样趋势的,但变形量比内 孔略小。 4.由于连杆轴瓦形状的改变,油楔的形状会发 生一定的变化,因而影响到轴瓦的流体动压的形成 及分布,并改变其承载能力。本文的结果将对进一 步的流体动压润滑和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的分析将是 有益的。 5.本文阐述的方法和结果揭示了传统的双质 量法无法发现的连杆部件惯性力的影响,它不仅对 润滑分析有帮助,而且对连杆设计和强度分析也具 有工程上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缸ln,FⅡ1dB00l【er,J,1966.IIlfIu响ofE嚼neIn帅a For惜叽Mh叫nFihTKcIⅡle器hcon—rodB幢一甘讨BeBr· 州弘[J]P取Im∞MechEr呵玛,v01181(1),749 [2]~tI【肌.MB.Mccdl哪.H.1991a,Elas∞hydrody删cLu. bn叫啪ofBig—ErIdB叫{“舻P眦1:Th∞ry[J].ProcI衄 M∞hEⅡg☆,vol205.pp.99—106 [3] Ajtken,MB..Mdcdli∞.H.199lb.Elas曲灿_口dyn帅ic Lubri∞nonofBig—EndB衄ingsP毗2:R且tln∞c啪[J]№ I璐mM篦hEn耵s,vd205.pp.107—119 [4]址ken,M.B,M删bn.H,1992,P日nme—cM1mm吼 RhT吣ch嘲P如ⅡnaflceofanE】a5ncBig—E兀g&丑丌ngL『r1- d口In小1一LDad【JJ.PrDcIn5仃IMechE“Fs,Ⅷ206.即3一 12 [5]I‰U,G,Noda,T.andKo咖u.T..1997,Ehst。hydr。- dy衄nicL曲n衄由nM畦lofc。nnecnngR。d&g—EndBe时- ings:Appn∞tl。ntoR髓lEngin∞[J]Jour丁lal0fTnbobgy,voJ 119,pp568—578 [6]O锄,T,^岫.T.andKon矾l,T,1997,Ehmohydro— dy衄mjcLuh叫mModelofC∞耻吐lngR。dB峙一EndBea『- 啦s:Applt叫哪∞ReaIEngI幡[J]Journd。f矗bology,vol 199,pp568—578 [7] F拍dm.B.B0det.M.,肌dFrene,J,1983,功咖lcBe· hgybur0fa耐Eb鲥cc。nnect吨RodB朗^ngThe。recl枷 St曲,P蒯ingsoftks∞ietyofAuton砷tIⅥETlgme廿s[J] S州yofE画啦B!响gs8ndLubn咖蹦SPs539No 830307,pp23—32 [8]F钿a∞,B.Fr衄e.J.1985,‰pd50nofD帅洲BehavDr ofEl喊lcc。眦tl岖一R0dBearingln胁hPe啪l蜘dne鸵lEn— gb[J]Joumlofnbab口.vol_107,pp87—8l [9]God血,P.KandOh,KP.1986,Anopt肌岫c。nn氍tlng RodD∞I印s叫y—ALubcatmvi唧。呲⋯Joum“ofTn- bobgy,vol_108,pp487—496 [10]K叽m,A.Go日血,P,K,andB00ker,JF,1990.M。叫 ArI丑l瑚sofEl硒∞hyd州yTla删cLubncat㈨Ac。nnec【1ngRod Appli叫h[J].J删ofTnb。logy.vol [11]0k帅。lo.Y.,№n妇枷.M,,l(atagln。t,2000,EH∞乜of H加dllg蜘f如酆andB鲥tlgD岫㈣E1191neB删iT】gF恼- fo咖ar髓研E】a5toh州rod妒啪cLubnc毗bnA脚”1s[J]J。u— m出ofHb。b盯.Vbl122,pp697—704 [12]Piffete跚.s.s。uchet.D.B。nn髓u,D,2000.Inn哪e“ nltⅡmlandEl柏6cDdbnnat㈣Conn释tIr'g—RodB培End B朗^ngLubri∞tI∞岫d口D!nmicL,∞ding[J]Jo岍■ofTn— b。b盯,V甜122,pp181—191 [13]Kh,BJ豇dKh,K.w2【)01,n*rr∞E】∞cohyd帕一 dy玎啊ic删删sof&加世dfl窖Rod蛐ngInInt叽dC撕1一 bl】缸lonD呼ne[J].J吼ⅡdofThbIogy.vol123,pp“4~ 454 [14]Ⅵj:.1w,D.Br帆,DⅣ1dKeI【h.T.1993,£Hect。f oIIt—o壬一Rour-dr惜sonlkPd。nn帅ceofaDi咣lErIglne cⅫ’髓ting—RodBe一姆[J].Joumd。fTrIboI。g),.Ⅷ1ls, pp538—543 [15]To而.H,Nd诅kubo.T.矾dNahdatM.1992·EIas船一 hvd!叫vr皿ucLubnca【bnofac。nnectmgR。dJoun瑚Beanng m‰id哪tmofshpeSd【he&田ng[J]sAEpapers 920485 『16]sha0。YandM∞kwa.JJ,i993,AnInven’gatl⋯f测 F0rceaIld研r脚血E册rMagnltudeU5l嘴theL帅pdM哪 cor蝌nngR0dModel[J]sAEpaper,930617 万方数据 第3期 杨庆民:高速发动机连杆轴瓦的变形分析 25 TheDef0HnationmIalySisofAxleB1lshinHigll—SpeedEngine YallgQingInin (剐啪lMog山c。rporati叽,usA,B叫lng1000“) Abstract:nedefom诅tionofa)【lebushinhigh—sp刮engineisanalysedby‰teele士工lentmothedThemethod 姐dresultdi矧bedinthepaperun。Dverthe血nuencesthatca皿rlotbefoundbyusingdoubIe—massmethodIt isheIpfuitoIubricationanalysisofa)【lebush,andimportanttothedesignandstrengtha11alysisinhigh—speed engine Keyw删s:矗niteeJ锄印tmetkd;defo舢“onadebush;1ubricadon 。9*-■}-9k姑■‘,k士■-■‘■t■■—■‘■}■e■e■e蛳-啦蛳■}■}-■e■P-■}-9廿-●k-■t÷■-●k·■}-I岫■},■-■}--0t。●k●k·■‘■}jk-■#1■P—■}。■}。■}■k 征稿启示 g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是由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主办的,主要刊载有关城市 § 建设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管理科学方面的学术刊物。它的主要任务是反映本院各系、部、所、馆和校 g 友们的有关建筑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本刊的宗旨是为有关作者的科研成果提供发 9 表园地,扩大和促进校内外的学术交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g 本刊欢迎院内作者踊跃投稿。稿件要求主题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图表清晰、符号准确。 9 每篇文字(包括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文中图表请用计算机中绘图软件描画清晰、工整。文 g 中图表的横纵向尺寸大约控制在150rnm和120nlnl以内,小囹控制在80mm和100rnm以内,文中 § 要留出图表的相应位置并用方框线标出,在框线下方写明图号及图题。 l 来稿请用A4纸,一式两份,打印清楚,要求书写工整,文字规范,上下角标、数码、符号、外文字 》 母等均须书写明显、准确。 § 来稿请依下列顺序书写: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 》 正文、参考文献和英文的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及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同时,在首页的地 l 脚处标注作者简介.依次是姓名、出生年代、性别、学历、职称及从事专业。 》 本刊投稿自由、文责自负,请勿一稿两投。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录用的稿件编辑部 § 有权进行删改,如不愿删改,请预先申明。来稿一经刊登,将赠送当期本刊。 万方数据 高速发动机连杆轴瓦的变形分析 作者: 杨庆民 作者单位: 美国菲德尔莫古公司 刊名: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年,卷(期): 2002,18(3) 被引用次数: 3次 参考文献(16条) 1.Goenka P K;Oh K P An Optimun Connecting Rod Design Study- A Lubrication Viewpoint 1986 2.Fantino B;Frene J Comparison of Dynamic Behavior of Elastic Connecting - Rod Bearing in Both Petrol and Diesel Engines 1985 3.Fantino B;Bodet M;Frene J Dynamic Behaviour of and Elastic Connecting - Rod Bearing Theoretical Study, 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1983 4.Ozasa T;Noda T;Konomi T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Model of Connecting Rod Big - End Bearings: Application to Real Engines 1997 5.Knoll G;Noda T;Konom1 T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Model of Connecting Rod Big - End Bearings: Application to Real Engines 1997 6.Shiao Y;Moskwa J.J An Investigation of Load Force and Dynamic Error Magnitude Using the Lumped Mass Connecting Rod Model 1993 7.Torii H;Nakakubo T;Nakada M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of a Connecting Rod Journal Bearing in Consideration of Shapes of the Bearing 1992 8.Vijayanahaven D;Brewe D;Keith T Effectof Out- of - Roundnes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Diesel Engine Connecting- Rod Bearing 1993 9.Kim B J;Kim K W Thermo Elastohydrodynamic Analysis of Connecting Rod Bearing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2001 10.Piffeteau S;Souchet D;Bonneau D Influence of Thermal and Elastic Deformations on Connecting - Rod Big End Bearing Lubrication under Dynamic Loading[外文期刊] 2000(1) 11.Okamoto Y;Hanahashi M;Katagiri T Effects of Housing Stiffness and Bearing Dimension on Engine Bearing Performance by Elastohydrodyramic Lubrication Analysis 2000 12.Kumar A;Goenka P K;Booker JF Modal Analysis of Elastohydrodyramic Lubrication: A Connecting Rod Application 1990 13.Aitken M B;McCallion H Parametric Minimum Film Thickness Performance of an Elastic Big - Eng Bearing Under Inertial Load[外文期刊] 1992 14.Aitken M B;McCallion H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of Big - End Bearings Part 2: Ratification [外文期刊] 1991 15.Aitken M B;McCallion H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of Big - End Bearings Part 1: Theory[外文期 刊] 1991 16.Martin F;Booker J Influence of Engine Inertia Forces on Minimum Film Thickness in Con- rod Big - end Bearings 1966 引证文献(3条) 1.刘建美.姜义林 柴油机连杆轴瓦寿命与摩擦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 2.郭振杰.宋作军.张立荣.傅道鹏 摩擦损耗对发动机连杆轴瓦寿命的影响[期刊论文]-润滑与密封 2006(9) 3.姜义林.郭振杰.程诚 内燃机连杆轴承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设计[期刊论文]-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5(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bjjzgcxyxb200203004.aspx
/
本文档为【高速发动机连杆轴瓦的变形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