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教育公平:离我们有多远

教育公平:离我们有多远

2012-06-10 3页 pdf 181KB 9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1179

暂无简介

举报
教育公平:离我们有多远 2006年 6月 第 19卷第 3期 十 堰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 June,2006 VoI.19 No.3 教 育公平: 离我们有多远 邓寿群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平等的工具。追求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 选择。本文从现象分析 出发,阐述了中国当代教育不公平的三大外在表现,在分析了其原因基础上,对推进中国 教 ...
教育公平:离我们有多远
2006年 6月 第 19卷第 3期 十 堰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 June,2006 VoI.19 No.3 教 育公平: 离我们有多远 邓寿群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平等的工具。追求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 选择。本文从现象分析 出发,阐述了中国当代教育不公平的三大外在现,在分析了其原因基础上,对推进中国 教 育公 平提 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教育公平;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 [中图分类号] G40—01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06)03.0005.03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 行为准则,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关于人与人利益关系的原 则、、做法和行为。教育公平对于实现教育发展的基本 宗旨、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 意义.教育公平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 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国家 对教育投入的经费逐年提高,但是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仍 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 、我国教育的“三大不公” 2O世纪 4O年代的‘联合国人权宣言)规定:“无论什么 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 教育的权利。”在上世纪 6O年代以来的世界性教育改革浪潮 中,教育公平成为“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问题有关 的人最关心的问题”。然而 ,当这个权利真正在中国的城市 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富裕与贫困的不同个体身上体现时,却 产生了割裂与扭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 育的不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出生地决定命运——教育机会的不公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方式,被喻为 “国考”。我 国现行 的统 一高考制度,具备 了形式上 的公 平——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由于实际录取学生采取分省 定额划线录取的方法,各省市区的录取定额并不是按照考生 数 目平均分布的.导致 了地区间录取分数线严重倾斜,且录 取比例分配失当,存在严重的地区保护主义。主要表现为北 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低分数线、高录取率”,欠发达地区“高 分数线、低录取率”。 张某来 自四川,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高考连年失利,后 来投奔亲戚弄了个上海户口,结果一年后考中,事后他想不 通,上海的题目咋个比四川还容易,一下子居然考 了个名牌 大学;李某来自湖南,第一年考上了但不理想,一下子钻到了 新疆,结果差不多的分数他却上了北京的高校;还有赵某、陈 某⋯ ⋯ 这样的事件连年上演。想在人口众多的内地省份考个 名牌高校,几乎难上加难,因为北大可能给你这个省的指标 只有那么少得可怜的几个,类似的艰难也可能就在我们 自己 学生时代经历过或正在我们的子女身上延续着。有时候出 生的地方就可能决定你的一生。 今春“两会”上,来 自湖北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 在其关于“高招制度”改革的著名议案中,对当下招生配额不 公的具体情形.进行了一番精细的分析t“据不完全统计,恢 复高考制度 2O多年来,清华、北大在湖北省每校每年招生人 数不足百人,在北京市则不低于 500人。招生人数两者相差 5倍 :而 湖北省总人 口 7 500万人 。北京 市总人 口 1 500万 人 ,相差 5倍。即同等条件下,如果湖北省只有一个招生指 标。北京市却拥有 25个指标,这是多么严重的不公平 !据 统计,湖北省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考生要 高 16O分!”学者张玉林先生也解剖了“清华”神话t在迄今为 止的 2O多年间,清华大学投放北京市的招生名额始终超过 苏、皖、鄂JIJ 4省总和,2001年则占其招生总数的 18 ,而 当年北京高中毕业生数量只占全国总量的 0.9%。结果必 然是各地录取比例和分数线的极大悬殊。 对此,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也指出;“所谓配额制,大多 是偏向弱势群体的。只有在中国当代高考才反其道而行之, 它公然照顾强势群体—— 大城市中的考生!” 2.财富决定优质—— 教育过程的不公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各类教育收费一再增加,造成学生 中一个规模不小的贫困生阶层。许多农村和贫困家庭的子 女被高昂的学费拒之学校门外。非义务教育高收费的后果 【收稿日期] 2006—03—21 \ 【作者简介] 邓寿群(1975一)男,江西赣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和管理研究. 一 5 _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 教育公平:离我们有多远 之一,是农村新的“读无用论”的抬头,由于继续升学十分 昂贵,在经济上难以承受,他们选择了辍学。 特别是当今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口号下,政府在对各 个教育阶段中的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偏心”,造就了一些所谓 的重点学校,并且“富校越富,穷校越穷”,如一些地方,多数 教育经费被投入到一两所升学率高的学校。其他学校则弃 之不同、不管。各学校之问的距离越来越大。虽然义务教育 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已经被教育部明令废止,但实际上取而 代之的“示范学校”仍然被各种光环所笼罩,在投资、贷款、师 资、基建、招生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令广大家长和学生 趋之若鹜,于是巨额的“择校费”应运而生且水涨船高,让众 多家庭苦不堪言。不少地方甚至将“择校费”合法化,并为不 同学校制定了不同的标准。在社会发出“是择校费还是歧视 费”的质疑之声中,此类现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 如,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花重金,让孩子到师资、教学条件 好的学校学习;而经济拮据的家庭的一些孩子只能眼睁睁地 看着同样分数甚至更低分数的“富孩子”站在“起跑线”前面。 这使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丧失了获得成功的潜在机遇,也伤 害了纯洁的孩子们对社会公平的信心,在尚未形成健全人生 观的孩子心中播下了金钱万能的种子 。 3.毕 业即。失业”——教 育结果不公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逐步步人大众化,大学 生就业难的同题已经是众所周知。虽然现在社会开始把关 注的重点从招生转向就业.即从“注重教育机会均等 转向 “注重教育结果均等”。但 目前在大学生就业却出现了这样 或那样的不公平现象.人为地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使 本来遭遇萧瑟寒流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毕业 就是“失业 的现象普遍存在. 名校特别是一些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受到 青睐。这些学校常常是“门庭若市”,而一些普通学校或者名 气不够响的学校则“门前冷落”.学生受到“冷遇”。有些用人 单位甚至打出了只要某某学校学生的宣传标语。有的大城 市对就业的大学生学校范围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还有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如鱼得水, 就业之后获得的报酬也丰厚;而一些“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 没有那么幸运,他们不但较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即使勉 强就业,所获的报酬也较前者大为逊色。他们很是苦恼 自己 接受了同等层次的教育结果却有如此大的差别! 二、我国教育不平等的深层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教育领域内如此多不平等,主要有以下三个大 的方面的原因: 1.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带来的教育不 平等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 根本原因,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又导致了地区间、学校 问教育有效供给的极大差距 ,从而导致了诸多教育不平等现 象的存在。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 2O多年来,我国经济 一 6 一 发展迅 速 ,但 同时也 出现 了很 多新 的问题 。地 区间 、城 乡间 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而且这种差距有日渐扩大的趋势。东 部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经济水平高,用于教育的支出多,总 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质量也高;而西部贫困地区及落后的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用于教育的经费投入甚少.有些学 校连教师的基本工资都无法按时支付,改善教学资源只是空 谈。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质量比较高,原因也在于美国有 雄厚的经济实力,并且美国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 的比例较高,各地区有足够的资金来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 件。相反,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低,用于 教育的投入就相对较少,所以,教学质量总体上就比较低,教 育不公平现象就明显 、严重 。 2。教育政策中的不合理因素带来的教育不平等 (1)一些政策安排不 当,是造成地 区问、阶层之 间教 育不 平等的直接原 因。例如 ,部分贫 困地 区的 乡级财政本来 无力 支撑基础教育,但政策上却把农村基础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到 乡以下,致使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拉大;又如教育收费过高, 成为农村教育发展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的巨大障碍。 (2)重点学校制度造成了教育的不平等。重点学校制度 在特定的时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一定 程度上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导致地区 问、学校问差距拉大,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从而 人为地制造 了教育不平等 。重点学校绝大多数设在城市 、城 镇 ,从而有 利于城镇学生 的升学 。这从一定程度上也造 成了 城镇学生 与农村学生受教育的不平等。 (3)“城市 中心”的价值 取向导致 了教育 不平等 的产生 。 我国教育政策中“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对教育事 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 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 ,国家 的公共教育政策优先满 足甚 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从教学大纲、教学到教材内容、 评价标准,全国使用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历和学习背景为依 据制定的统一模式、统一体例。在这一“游戏规则”之下,农 村青少年和边远贫困地区青少年肯定是“玩”不过城市和经 济发达地区青少年的。这也是导致我国教育中存在许多不 平等现象 的重要原 因。 (4)教育领域内的腐败行为等人为因素也是造成教育不 平等的重要原因。一些人以权谋私,递条子,送票子,收受贿 赂,严重破坏了原本可由教育体制和法律维护的教育领域内 的公平竞争,这无疑加剧了我国已经存在的教育不平等。 3.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 中 由于人 为的 和非人 为的 失误 带来的教育不平等 在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当中,学校和教师的许多措施与 行为都会给不同的学生造成不同的影响,从而产生事实上的 教育不平等。这是微观领域内存在的教育不平等。在这里, 学生的学习成绩、性别、性格、气质甚至相貌和教师的性别、 性格、气质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那些 自 己想关注或“喜欢”的学生,而那些被教师给予更多关注的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 3期 第 19卷第 3期 生当然就获得了更多的表现和成功机会。他们的学业成绩也 就容易提高。当然,教师的这些“有区别的对待”更多地是不 自觉行为,但这些行为对教育平等来说确实已经造成了损 害 。 三、实现教育公平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对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失范行为,应当根据科学发展观的 要求 ,一件件加以清理,分清缓急加以纠正。目前当务之急 是要首先解决好 以下几个方面 的问题 : 一 是改变高中教育状况。目前高中主要设在城市,农村 学生的入学机会较少。而且城市生均经费比农村高出很多。 有些地方在尝试推行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教育。打破城乡二元 的传统格局。如浙江义乌统一了城市、农村教师工资标准, 农村教师还有额外补贴。北京市正在修订《普通教育事业公 用经费定额标准》和《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纲要》.将首次取 消城乡之别,实行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一体化。使城乡居民 享受平等的教育待遇。这些经验值得重视和推广。 建议废止重点学校制度。重点中学制度把学校和学生 分成三六九等,完全违反义务教育法 。造成强烈的择校热。 公立学校必须体现公益性。全民性,应该停止对重点的优惠 政策。 二是改革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由于高考配额制度产生 倾斜的分数线,所以要改变 目前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额配 置,克服各地区之间录取分数的差异,逐步过渡到大致按照 考生数平均分配各地招生名额。招生制度改革的另一要义, 是革除那些容易成为腐败温床的制度和政策,如保送生、三 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加分等政策,保证招生环节的公正性。 三是加强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救助。据统计。目前在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 中,经济困难 学生约 占在校生 总数 的 20 。特别困难学生的 比例在 5 ~1O 。如果说第 一第二 条关注的是起点的公平。即学生能否获得公平的入学机会。 那么高校贫困生救助就是过程的公平,即学生能否获得必需 的学习帮助。 四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 ,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 平的实现。要尽快修订、完善‘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 《职业教育法》、《教师法》等。还应考虑制定《农村教育法》、 《教育投入法》、《学前 教育法》、《高中教育法》、《特殊教育 法》、《终身教育法》等。建立健全教育法规体系。对于教育领 域中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对于教育收费不规 范和乱收费的现象要花大力气纠正,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 平的坚实保障。 当然,由于教育不平等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只要 我们在关注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同时。努力减少工作中的失 误,改革教育体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坚决消除教育腐败。提高 教师教学质量 ,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等方面有所作为的话,必 将真正实现我国的教育平等。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教育公平。只有首先有了起 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才可能有结果的公平。即实质的公 平,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学生能获得基本相 似的学业成就。结果的公平 ,这是一个理想状态,也是所有 关注教育的人的一个理想。目前教育公平还远远没有成为 教育公共政策的价值 。但它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 工具”。值得所有的人去努力争取。“有教无类”,我们期待着 “教育公正”运动的开展,期待真正“教育公平”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爱梅.关于教育公平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3, (1). [2]王月娥代表:教育公平 想说爱你不容易[N].工人 日报。 2005-03-11(9). [3]周洪宇.怎样实现教育公平 [N].光明日报,2005—07—27 (5). [4]教育公平与教育投入。牵动两会代表委员心[EB/OL] http=//www.jzlO1.com/Html/jjzc/234526955.shtml,2006一 O2—28. [5]慕毅飞.教育公平呼吁限制最高办学标准[EB/OL]ht— tp://www. people.corn.cn/GB/jia0yu/1O55/2358394.ht— ml。2004—02—25. Education fairness:how far iS it from ns DENG Shou-qtm (Fui~ Normal University。Faculty of Educational Science。Fuzhou 350007,China) Ah面舶cl:Fairr of educationisthe basis of afair society,and also aIr &nsto realizethe equalityofthe society.Therefom ,itis es- semial tO implement fair education for the policy of Chinese education.In order tO speed up fair education,the article,starting with phmomenon and on the base of analy~ some reasons,elaborates three unfair external representations and put forward sortie proposals andt~ountelTfleasul'es to the representations. 1 w0rds:himess of education aeducation opportunity;education process;education result 一 7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教育公平:离我们有多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