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研究

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研究

2012-06-11 2页 pdf 140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05483

暂无简介

举报
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研究 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研究 论著 邵勇 (广安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 】 目的  了解本市不同年龄段患者梅毒流行趋势及临床特征变化。方法  收集了我市近 5年来 480例梅毒患 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临床分期、皮疹、血清学等相关资料。结果  本市梅毒患者年龄分布以 21~40岁年龄组最 多 ,职业分布以工人及待业、无业者最多 ,梅毒各期分布中 ,潜伏期梅毒比例逐年上升 ,二期梅毒比例逐年下降。结论   性活跃年龄段及低学历层与无固定职业人群 ,梅毒病发率保持高峰期。 【关键词 】 梅...
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研究
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研究 论著 邵勇 (广安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 】 目的  了解本市不同年龄段患者梅毒流行趋势及临床特征变化。方法  收集了我市近 5年来 480例梅毒患 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临床分期、皮疹、血清学等相关资料。结果  本市梅毒患者年龄分布以 21~40岁年龄组最 多 ,职业分布以工人及待业、无业者最多 ,梅毒各期分布中 ,潜伏期梅毒比例逐年上升 ,二期梅毒比例逐年下降。结论   性活跃年龄段及低学历层与无固定职业人群 ,梅毒病发率保持高峰期。 【关键词 】 梅毒  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The ep idem iolog ica l character istics of syph ilis and its preven tion and con trol. SHAO Yong. D epatrm ent of D erm at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an, Guang’an Shichuan 638000, China. 【Abstract】 O 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 revalent trend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with syphilis in different age group s in this cit2 y. M ethods The data of age, educational level, occupation, clinical stage, rash patterns, serological exam inations, and other related materials in 480 cases of syphilis during past five years in this city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Results The most p revalent age range of patientswith syphilis was 21~40 years old, and the occupational distribution was p revalent in workers and the unemp loyed. In types of syphilis, the ratio of latent syph2 ili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the p roportion of secondary syphilis decreased year by year. Conclusion The morbidity rate of sexually transm itted diseases reaches peak in persons with sexually active age and population with unemp loyment and low educational level. 【Key words】 Syphilis; Ep idem iological; Investigation   梅毒螺旋体 ( T. pallidum, TP)属于密螺旋体属苍白螺旋体的 苍白亚种 ( Treponema pallidum subsp. pallidum ) ,是引起人类梅毒 的病原体 [ 1 ]。它可存在于梅毒患者皮肤黏膜硬下疳、皮疹、体液 中。当与健康人性交时 ,螺旋体就随分泌物进入健康人体有破损 的皮肤黏膜 (即使是很细微的肉眼看不见的损伤 ) ,而使接触者 受到感染。极少数可通过输血或接触污染了梅毒螺旋体的物品 激活肽 Ⅲ,是血小板碱性蛋白家族的一个成员 ,是一种硫酸肝素 及硫酸乙酰肝素的降解酶 ,参与炎症及创伤愈合。β血小板球蛋 白是作为衡量血栓栓塞疾病进展的诊断指标。嗜中性细胞激活 肽 Ⅱ,与白细胞介素 8 ( IL - 8)的结构及功能相关 ,是嗜中性细胞 激活蛋白 ,在与嗜中性细胞上的 G蛋白偶联体特异性受体相结 合后 ,可诱导对炎症刺激性应答 [ 6, 7 ]。在病人的所有异常指标 中 ,血小板平均体积数与祖血小板碱性蛋白下调关联最大 ,从外 周血检测血小板的体积数与祖血小板碱性蛋白的下调一致 ,且与 下调的细胞因子数量成反比。血小板平均体积越低 ,下调的细胞 因子越多 , 0909和 1026号样本 ,血小板平均体积均为 7. 0 fL,下 调的细胞因子分别为 10和 9个 ;而 0916和 0920号样本的血小 板平均体积分别是 9. 4 fL和 9. 0 fL,下调的细胞因子分别为 4和 6个。因此提示血小板平均体积可能反应病人的一个免疫状态 , 对病人术后的出血和痊愈均可能有参考意义。其机制可能由于 祖血小板碱性蛋白是 C - X - C家族趋化因子成员 ,它对许多细 胞因子的激活起扳机作用 ,它的基因达下调而使其他相关细胞 因子表达不能被激活而引起一系列细胞因子的下调。本研究还 发现β整合数 2、β胸腺素 - 10、钙结合蛋白 - A8 、G蛋白偶联受 体和核蛋白 - L13a等 13种细胞因子表达也下调 ,这些细胞因子 均与病人的合成代谢和免疫状态有关 [ 8, 9 ]。 由于我们选择的病人没有明显心衰 ,反映心泵功能的心脏指 数与健康人无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无感染 ,因此可排除细胞 因子受心力衰竭、感染等的影响 ,应该说所呈现的细胞因子基因 表达的变化可以反映这类病人的细胞因子的基础状况。因此β 胸腺素 - 4可能在心房发育中起重要的作用 ,而祖血小板碱性蛋 白表达基因与血小板平均体积相关联 ,有可能通过测血小板平均 体积大小 ,来了解病人的免疫状态和修复能力。 参考文献 [ 1 ] Chen YJ, Kodell R, Sistare F, et al. Normalization methods for analysis of m icroarray gene - exp ression data[ J ]. J B iopharm Stat, 2003, 13 (1) : 57 - 74. [ 2 ] 王萍 ,蒋立虹 ,陈智豫 ,等.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 的基因表达谱 [ J ]. 云南医药 , 2006, 49 (6) : 519 - 524. [ 3 ] 李瑶 ,主编. 基因芯片技术 - 解码生命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4: 126. [ 4 ] Tusher VG, Tibshirani R, Chu G. .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m icroarrays app lied to the ionizing radiation response[ J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1, 98 (9) : 5116 - 5121. [ 5 ] 郭晓强. 胸腺素β4 的研究进展 [ J ]. 山东医药 , 2005, 49 (9) : 62. [ 6 ] W enger RH, Hameister H, Clemetson KJ. Human p latelet basic p rotein / connective tissue activating pep tide - IIImap s in a gene cluster on chro2 mosome 4q12 - q13 along with other genes of the beta - thromboglobulin superfam ily[ J ]. Hum Genet, 1991, 87 (3) : 367 - 368. [ 7 ] El - Gedaily A, Schoedon G, Schneemann M, et al. Constitutive and reg2 ulated exp ression of p latelet basic p rotein in human monocytes [ J ]. J Leukoc B iol, 2004, 5 (3) : 495 - 503. [ 8 ] 李铁征 ,李俊植. 整联蛋白研究进展 [ J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 2004, 17 (5) : 332 - 336. [ 9 ] 孙洪良 ,郑建全. G蛋白偶联受体组成性活性及反向激动剂研究进 展 [ J ].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 2007, 50 (1) : 39 - 43. (收稿日期 : 2007 - 12 - 02)    ·51·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 2月 第 7卷 第 2期  被传染 , 1905年由法国科学家 Schaudinn与 Hoffmanu发现并报 告。梅毒的病原体能侵犯任何器官 ,产生各种症状。8梅毒螺旋 体只感染人类 ,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后天性梅毒主要通过性交 传染 ,少数可通过接吻传染 ,同时还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引起 先天性梅毒 [ 2 ]。得不到治疗的梅毒患者 ,在感染后一年内 ,其传 染性最大 ,病程越长 ,传染性越小。梅毒是一种危害较严重的性 传播疾病 ,占全国 8大性传播疾病的第 4位 [ 3 ]。近年来在我国南 方地区梅毒的发病率成倍上升 [ 4 ]。从 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 素 ,到 1941年弗洛里和钱恩始用于临床以来 ,青霉素至今一直是 梅毒的首选治疗药物 ,其优点为疗效高、疗程短、毒性低 ,迄今尚 无耐药病例发生。为了解本市不同年龄段 ,梅毒流行趋势及临床 特征 ,我院 2002年 1月 1日至 2006年 12月 31日门诊及住院部 患者进行了梅毒流行病学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2002年 1月 1日至 2006年 12月 31日我院门 诊及住院梅毒患者 480例 ,年龄 10~81岁。11~20岁 57例 (11. 87% ) , 21~30岁 115例 (23. 95% ) , 31~40岁 139例 (28. 96% ) , 41~50岁 96例 (20. 00% ) , 51~60岁 37例 (7. 71% ) , 61~70岁 26例 ( 5. 42% ) , 70岁以上 10例 ( 2. 08% )。已婚 393例 ( 81. 87% ) ,未婚 82例 ) (17. 08% ) ,离婚 5例 ( 1. 04% )。文化程度 : 24例 ( 5. 00% ) ,初中 302例 ( 62. 92% ) ,高中 144例 ( 30. 00% ) ,大学 10例 (2. 08% )。职业 :工人 167例 (34. 79% ) ,民工 65例 ( 13. 54% ) ,待业 134 例 ( 27. 92% ) ,商业服务 38 例 ( 7. 92% ) ,干部和职员 13例 (2. 71% ) ,销售人员 15例 (3. 13% ) ,驾 驶员 17例 (3. 54% ) ,离退休人员 18例 (3. 75% ) ,教师 5例 (1. 04% ) ,学生 8例 (1. 67% )。 1. 2 方法  静脉采血取血清 ,并且同日进行测试 ,所有门诊及住 院患者标本经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TRUST)进行初 筛 ,阳性者经梅毒螺旋体抗体 ( TPPA)进行确诊。 2 结果 480例梅毒中 ,潜伏期梅毒 134例 ,其中男性 64例 ,女性 70 例。一期梅毒 66例 ,其中男性 48例 ,女性 18例 ,硬下疳损害 54 例。二期梅毒 283例 ,其中男性 168例 ,女性 115例 ,皮损以躯干 部位为主发疹的 112例 (39. 58% ) ,其中玫瑰疹 48例 ,丘疹鳞屑 性皮疹 63例 ,掌跖梅毒疹 76例 (26. 85% ) ,生殖器、肛周、口腔咽 喉部位扁平湿疣 62例 (21. 91% ) ,其中生殖器部位 41例 ,肛周部 位 14例 ,口腔咽喉部位 5例 ;生殖器糜烂及溃疡 114例 ( 40. 28% ) ;一期、二期皮损共存 6例 ;二期梅毒患者中两种皮损共存 在有 65例。梅毒各期分布中 ,潜伏梅毒比例逐年上升 ,二期梅毒 比例逐年下降。梅毒分期与快速血清反应素 (RPR )滴度中 1∶ 32和 1∶16在二期梅毒中比例最多。梅毒复查情况中 ,总的复 查数 268例占 55. 83% ;未复查数 232例占 48. 33%。 3 讨论 梅毒是一种经典性性病。据医史学家考证 ,梅毒起源于美 洲 , 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 ,通过海员和士兵使梅毒在欧亚 两洲迅速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上世纪 40年代末期 ,世界 梅毒患病率明显下降 , 60年代又见上升 , 70年代略有下降 ,但近 10年来又有增加。估计全世界每年有 300万新病例 ,美国更为 明显 ,每年发病率增加 10% ~15%。约在 1500年梅毒传人我国。 1505年广东首先发现及记载 ,时为“广疮 ”后称梅毒 ,由南至北 , 传到全国。1949年以前 ,发病率很高 ,为 5大性病之首。梅毒病 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性接触传染占 95%。主要通过性交由破损 处传染 ,梅毒螺旋体大量存在于皮肤黏膜损害表面 ,也见于唾液、 乳汁、精液、尿液中。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 1991年至 2001年全国性病呈增长态势 ,梅毒患者年增长率为 51. 63% [ 1 ] , 梅毒的病原体是 TP,人是唯一宿主 ,它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性传播 疾病。早期侵犯皮肤黏膜 ,传染性强 ,晚期以侵犯心血管与神经 系统为主 ,破坏性强。我市梅毒流行近 5年回顾性分析结果显 示 ,梅毒感染率呈增长趋势 ,潜伏期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而二期梅毒发病率则呈逐年下降趋势 ;与丁克云等 [ 5 ]及陈清 [ 6 ] 报道的相符。预示我市梅毒的流行病趋势向潜伏梅毒方向发展。 究其原因作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 ①由于滥用抗生素而导致梅毒临 床体征变得隐匿而不典型 ,亚治疗量抗生素改变了梅毒的自然病 程 ,延长了临床症状和阳性血清出现的潜伏期 [ 5 ]。相反 ,二期梅 毒临床有明显症状和体征容易发现并能及时诊治。②大量流动 人口的涌入为梅毒的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娱乐服务行业的兴旺 在梅毒的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③吸毒 ,共用注射器具等其他传 播途径 ,亦是导致梅毒发病的催化剂。从年龄分布特征及职业状 况分布情况中可见 21~40岁年龄段及工人、待业青年的发病率 最高 ,从文化程度上可见初中学历的发病率最高 ,这提示性活跃 年龄段及低学历无固定工作单位人群性病发病率始终保持高峰 期。近年来 ,我市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了防止梅毒进一步的传播和扩散 ,作者建议应搞好以 下工作预防梅毒传播与流行 :大力推进有关梅毒的健康教育 工作 ,让群众充分了解梅毒感染的危害性、传播途径及预防措 施 ;加强对性活跃期人群安全性教育 ,大力推广避孕套的使 用 ;加强对性高危人群的监测 ;健全性病防治网络 ;提高医疗 诊断技术 ,做好对梅毒患者的回访工作。教育患者得了梅毒 不能讳疾忌医、隐瞒真相 ,不要有病乱投医。确诊为梅毒后 , 患者应动员配偶去检查。如已感染 ,要同时治疗 ;如尚未感 染 ,在患者疾病未愈前 ,不可过性生活。要分床分室 ,一切用 具都要分开使用 ,并注意消毒 [ 7 ]。 参考文献 [ 1 ] 张卓然 ,倪语星 ,李向阳 ,等.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 [M ]. 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4: 284. [ 2 ] 刘鹏. 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技术与应用现状 [ J ]. 实用医药杂志 , 2005, 22 (10) : 939 - 941. [ 3 ] 龚向东 ,叶顺章 ,张君炎 ,等. 1991年至 2001年我国性病流行病学 分析 [ J ].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002, 35 (3) : 178 - 182. [ 4 ] 全国梅毒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 1990年至 1994年全国 38个城市监 测点梅毒流行病学 [ J ]. 中华皮肤科杂志 , 1996, 29 ( 3 ) : 152. [ 5 ] 丁克云 ,包为政 ,张宇. 等. 早期梅毒 96例临床分析 [ J ]. 临床皮肤科 杂志 , 2004, 33 (12) : 740. [ 6 ] 陈清. 早期梅毒 186例临床分析 [ J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2005, 19 (10) : 623. [ 7 ] 韩国柱. 梅毒治疗中的几点看法 [ J ]. 中华皮肤科杂志 , 1998, 31 (3) : 138 - 139. (收稿日期 : 2007 - 12 - 07)    ·61· Journal of C lin ica l and Experim enta l M edicine V ol. 7, N o. 2 Feb. 2008
/
本文档为【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