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流行病学 复习题 资料

流行病学 复习题 资料

2012-06-17 21页 doc 204KB 18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26122

暂无简介

举报
流行病学 复习题 资料流行病学 )A 1、 名词解释 1. OR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是反映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 2. 死亡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值。一般按每千人平均计算。 3. 双盲: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4. 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手段,自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可疑病人或有缺陷者。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个初步检查,对筛检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
流行病学 复习题 资料
流行病学 )A 1、 名词解释 1. OR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是反映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 2. 死亡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值。一般按每千人平均计算。 3. 双盲: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4. 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手段,自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可疑病人或有缺陷者。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个初步检查,对筛检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的人必须进行确诊检查,确诊后的病人进行治疗。 2、 A型选择(每一个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疾病分布是指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A、地点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年龄分布、城乡分布、民族分布 D、点状分布、灶状分布、带状分布 E、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 2、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 A、 病人人群 B、 非病人 C、 病原携带者 D、人群 E 、个体 3、某社区卫生机构欲了解当年该社区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你认为采用哪一种进行调查最为合适?现况调查 A、 回顾性调查 B、 前瞻性调查 C、现况调查 D、 随访调查 E、 典型调查 4、流行病学病因因果关系的研究始于:队列研究 A、 现况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E、 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三、问答及 1. 试述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应用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的基础。流行病学的定义应为: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二、流行病学的任务 根据上述定义说明: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不仅是研究防制疾病的具体措施,更应研究防制疾病的对策,以达到有效地控制或预防疾病、伤害、促进和保障人类健康。研究对象是人群,包括各型病人和健康人;主要研究方法是到人群中进行调查研究;其任务是探索病因,阐明分布规律,制定防制对策,并考核其效果,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目的;同时,流行病学的任务还有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研究人群中疾病及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还要预防疾病在人群中发生,促进人们的健康,使人类延年益寿。 2.简述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选择。 3.简述常用的因果关联标准。 关联的强度 关联强度以相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表示。关联强度越大,该关联成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越大。 2.关联的时间性 病因在前,发病在后,即先有因,后有果。 3.关联的特异性 某种特定的疾病必然与某特定因素相联系。对于多因素的慢性病,许多因素不一定有明显可识别的特异性,但如特异性不明显并不能否定因果关联的存在。 4.关联的可重复性 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系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由不同学者用不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均可获得相同的结果。 5.剂量反应关系 如果观察到随着某因素暴露剂量的增加,人群发生某病的危险性增加,因果关联的强度增大,则称该因素与该疾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此时,该因果关系成立的可能性就较大。但未发现剂量反应关系也不能否定因果关联的存在。 6.关联的一致性 如果某因素是某病的病因,则该因素应能解释该病的所有人群现象。 7.关联的合理性 某因素作为某病的病因,在科学上就言之有理,能以现代医学理论进行解释。 8.实验证据 在因果关系的研究推断中,如果有相应的实验证据,则说服力大大提高。但动物实验结果推论于人时应十分慎重。 9.相似性 4.下表是一项研究中获得的吸烟与非吸烟者肺癌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试评价吸烟与这两种疾病的联系并比较其公共卫生学意义。 附表 吸烟与非吸烟者肺癌与心血管病死亡率(1/10万人年) 疾病 吸烟者 非吸烟者 肺癌 48.33 4.49 心血管疾病 294.67 169.54 流行病学 B 1、 名词解释 1、 现况研究:是研究特定时点或时期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与非暴露组的患病情况或是否患病组的暴露情况。 2、 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如重金属)、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年龄、性别及遗传等)或行为(如吸烟)。 3、 生态学谬误:在生态学研究中,生态学谬误是此类研究最主要的缺点,其是由于生态学研究是由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组)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而造成的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 4、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是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二、A型选择题(每一个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A、考核疾病的防治效果 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 D、研究疾病的病因 E、以上均是 2、病例对照研究中,测量并比较的是:病例组与对照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 A、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发病率 B、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患病率 C、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死亡率 D、病例组与对照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 E、以上都不对 3、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应当是: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 A、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 B、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 C、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 D、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 E、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4、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人群来自:同一总体的干预人群和非干预人群 A、同一总体的某病病例 B、同一总体的健康人群 C、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 D、同一总体的干预人群和非干预人群 E、同一总体的病例人群和非病例人群 三、问答及计算题 1、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   这是一种回顾性的,由结果探索病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的方法。   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使用和理解病例对照研究是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学的一个重要进展。   近年来病例对照研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病因学研究的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 2、如果按研究场所划分,可将实验流行病学分为几类,每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现场试验(field trial)】 亦称社区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社区(一定区域内的人群)或现场环境下进行的实验。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社区试验(community trial) 】 又称为社区干预项目(community intervention program CIP)、生活方式干预试验(lifestyle intervention trial)、以社区为基础的公共卫生试验(community-based public health trial)等, 是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整体进行试验观察,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进行考核或评价。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是在医院或其他医疗照顾环境下进行的实验。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与个体分组试验一样是个人,但不同的是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包括住院和未住院的病人。常用于对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该试验中的干预措施不是一级预防,它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仅能防止疾病的复发或后遗症。 3、简述筛检试验真实性的常用评价指标。 灵敏度:是指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的判为患者的能力。 特异度:是指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的判为非患者的能力 约登指数:是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1,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的病人与非病人的总能力。 似然比:属于同时反映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即有病者中得到某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结果的概率的比值。 符合率:是筛检试验判定的结果于标准诊断的结果相同的数占总受检人数的比率。 假阴性率,又称漏诊率。是指在一个人群中进行某病的筛检时,实际有病的人,按诊断标准被定为非病者的百分率。 4.假阳性率又称误诊率第Ⅰ类错误。   即实际无病,但根据筛检被判为有病的百分比。 4、某地CDC拟调查当地钩虫病感染状况,三年前调查发现该地钩虫感染率约为10%。若规定容许误差为0.1P,α为0.05,如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需抽样调查多少人? 流行病学 C 1、 名词解释 : 1、 爆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2、 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 3、 实验流行病学:是通过比较给予干预措施后的实验组人群与对照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 4、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 二、A型选择题(每一个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下哪一项不是真实验的基本特征:必须采用盲法观察 A、前瞻性 B、随机分组 C、给予干预措施 D、必须有对照组 E、必须采用盲法观察 2、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 A、传染期 B、潜伏期 C、隔离期 D、非传染期 E、以上都不对 3、有关流行病学,以下那些说法是正确的:流行病学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A、流行病学是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B、流行病学是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C、流行病学是从临床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D、流行病学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E、流行病学是从微观水平认识疾病 4、流行是指:某病的发病率显著地超过该地区历年的发病率水平 A、某病的发病率虽然低,但是在人群中经常有此种病 B、某病的发病率很高,超过去年发病率的10% C、某病的发病率很高,超过20% D、某病的发病率显著地超过邻近地区的发病率水平 E、某病的发病率显著地超过该地区历年的发病率水平 三、问答及计算题 1、何谓偏倚?偏倚有哪些主要类型? 系统误差即偏倚(bias):是指研究结果系统地偏离了真实情况。与随机误差不同,偏倚的存在总是造成研究结果或高于真值或低于真值,因而具有方向性。由于在研究工作中定量的估计偏倚的大小很困难,而确定偏倚的方向却相对较容易。当偏倚使研究结果高于真值时,称之为正偏倚,反之,偏倚使研究结果低于真值时,称之为负偏倚。   临床研究中的偏倚一般分为三类,即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选择偏倚:出现于研究设计阶段,指由于研究对象选择不当而使研究结果偏离真实情况而产生偏倚。研究设计上的缺陷是选择偏倚的主要来源,在确定研究对象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常见的情况是在研究开始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就存在着除诊疗措施以外的差异,而缺乏可比性。   信息偏倚:又称观察偏倚、测量偏倚,是指研究过程中进行信息收集时产生的系统误差。测量方法的缺陷,诊断标准不明确或资料的缺失遗漏等都是信息偏倚的来源。   混杂偏倚: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外来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的联系,从而部分或全部地歪曲了两者间的真实联系,称之为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或混杂(confounding)。引起混杂的因素称为混杂因子(confounder)。 2、简述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3、简述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的来源。 :①从医院病人选择,即是从某一所或若干所医院选择某时期内就诊或住院的某种病的全部病例。病例应符合统一的、明确的诊断标准。最好是新发生的(新诊断的)病例。因为一种病的全部病例不大可能都有进入某一所或几所医院的同等机会,能进入的只是其中符合条件(即选择因素)的那一部分,所以不要求能代表某时某地的全部病例,但应要求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即该人群只要发生该种病例均可能进入该院。这样,结果的普遍性虽受限,但真实性不受影响,而真实性是普遍性的前提。这种研究称为以医院为基础的(hospital-based)病例对照研究;②从某特定人群选择病例,即是以符合某一明确规定的人群在某时期内(一年或几年,视病例发生多少而定)的全部病例或当病例数过多时以其中的一个随机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优点是选择偏倚比前一种来源的小,结论推及该人群的可信程度较高。这种研究称为以人群为基础的(population-based)病例对照研究。 4、在一项糖尿病的筛检试验中,获得资料如下表,试对该试验真实性做出结论。(20分) 附表 糖尿病的筛检试验 糖尿病人 非糖尿病人 合计 阳性 65 263 328 阴性 5 247 252 合计 70 510 580 1、灵敏度=65/70×100%=92.85% 特异度=247/510×100%=48.43% 正确指数=92.85%+48.43%-1=0.4124 阳性预测值65/328×100%=19.82% 阴性预测值247/252×100%=98.02% 2、假阳性为263例,假阴性为5例。 假阳性率为1-48.43%=51.57% 假阴性率为1-92.85%=7.15% 3、筛检阳性率=328/580=56.55% 人群患病率=70/580=12.07% 卫生微生物(一) 一、名词解释 1.指示微生物: 水体中的致病性微生物一般并不是水中原有微生物,大部分是从外界环境污染而来,特别是人和其它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水中常见的致病性细菌主要包括: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小肠结炎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在实际控制中,对水质卫生质量的评价和控制,是无法对各种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一一进行检测,而一般利用对指示菌的检测和控制,来了解水体是否受到过人畜粪便的污染,是否有肠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从而评价水的质量,以保证水质的卫生安全。 目前,世界各国一般认为大肠菌群是指示水质受粪便污染较好的指示菌。 2.消毒: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3.生物战剂:是军事行动中用以杀死人、牲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 4.土著微生物:是由固定碳素的光合细菌、抑制病害的放线菌、分解糖类的酵母菌、在嫌气状态下有效分解的乳酸菌等几十种微生物组成的群落。 5.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 6.微生物气溶胶:  微生物气溶胶的概念比较混乱,有的称作“空气微生物”、 “生物雾”,还有的称为“生物云团”等,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构造简单的单细胞或接近单细胞的生物,一般为0.1~30μm: 7.水分活性: 在同一条件(温度、湿度、压力等)下,食品水分饱和蒸气压(P)与纯水饱和蒸气压(P0)之比。 二、填空 1.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有互生、共生、拮抗和寄生。 2.菌落总数包括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3.紫外线消毒的影响因素有温度、湿度:相对、辐射强度、灯管距离、加反光罩: 。 4.生物战剂的生物学特性是(1)自我繁殖能力(2)传染性(3)引起的疾病难于防治 (4)稳定性较差  5.生物战剂所致传染病的特点是易传播、易流行以及致命性、暴发性 6.用于食品霉菌、酵母菌计数的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孟加拉红(虎红)培养基:高盐察氏培养基 7.按微生物要求,将药品分为 和 两大类。 8.我国评价化妆品细菌安全性指标包括啊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 三、简答题 1. 简述水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2.鲜蛋的抑菌物质及其抑菌作用  答:蛋清的抑菌机制:(1)溶菌酶:他能溶解某些G+球菌和杆菌的细胞壁,主要作用于肽聚糖产生溶解效应。蛋清的高pH值性质对溶菌酶的活力无影响,其杀菌作用在37c可保持4~6h,在温度较低时,保持时间更长。(2)伴清蛋白:他能螯合蛋清中Fe3+、Ca2+、Zn2+等离子,特别是Ph高时更明显(3)抗生物素蛋白:他能参与维生素中的生物的代谢活动。(4)卵类黏蛋白:它能抑制某些G+菌蛋白酶的活性而是细菌丧失分解蛋白质的能力。(5)核黄素:它能螯合某些阳离子,从而限制微生物对无机盐离子及生物素的利用,因而能限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6)乱抑制素:脱辅基蛋白,木瓜蛋白酶: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7)蛋清的Ph:新蛋贮存一段时间Ph升至9.3~9.6,此碱性环境不宜微生物生长繁殖。  四、问答 1. 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 2.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3.温度和酸碱度:升高温度可提高消毒剂的效果。pH对消毒的效果影响很大,各种不同消毒剂所需最适pH与消毒剂性质有关。 4.环境中的有机物及拮抗物质:物体表面或环境中的有机物与化学消毒剂的活性基团结合减弱其杀菌能力。 5.其他:包括湿度、穿透力、表面张力及拮抗物质等 2、什么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目前院内感染发生有何趋势,其原因是什么? 指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简称医院内感染或院内感染。在住院期间获得,出院后才发病者应列入。而住院前获得的感染,入院时正值潜伏期,住院后发病者不作为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确定可根据潜伏期推算、流行病学调查和同源性测定方法。除病人外,医护人员或来访者也可获得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感染率随国家经济情况和医学水平而异,波动在3%~25%之间。 (一)机体因素    一般病人均处于抵抗力低下状况,几乎所有传染因子均可引起院内感染。一个病人的正常或条件致病菌感染可以转给其他病人。尤其是新生儿免疫机制尚未成熟,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发生生理改变,故危险性大。   患某些疾病的人,院内感染易感性增高,例如恶性肿瘤(尤其是涉及造血系统的肿瘤)、粒细胞缺乏症、免疫缺陷综合征、严重烧伤和某些皮肤病、严重营养不良、昏迷、糖尿病、支气管肺部疾病、尿毒症、肝硬化等。   (二)应用某些诊断或治疗手段    这些人往往对院内感染易感性增加。例如外科手术后保留导管(尤其是静脉内和膀胱内)、气管插管或切开、输血、麻醉、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抗生素等。   (三)医院中病人集聚    各类病人密集程度和相互接触机会决定了院内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医院内耐药菌株常多。一般卫生状况不良为院内感染创造条件。 卫生微生物(二) 一、名词解释 1.灭菌:用理化方法杀死一定物质中的微生物的微生物学基本技术。 2.失能性生物战剂:主要使人员暂时丧失战斗力,死亡率较低, 3.疫源地消毒:是指对存在着或曾经存在着传染病传染源的场舍、用具、场地和饮水等进行消毒。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疫源地消毒又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两种。随时消毒是指当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进行的消毒,如对患传染病的禽舍、用具等每日随时进行的消毒;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如患烈性传染病畜禽死亡后对其场舍、用具等所进行的消毒。 4.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 5.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6.平板沉降法:它是利用含有细菌的尘粒或液滴因重力自然下降至培养基表面来进行检查。根据推算,每100cm2培养基在空气中暴露5min,其表面接受自然沉降的细菌相当于10L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数。 7.食品变质:食品经过微生物作用使食品中一种成分或多种成分发生变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而丧失可食性的现象 二、填空 1.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有互生、共生、拮抗和寄生。 2.微生物分型鉴定的方法除生化分型、血清学分型、噬菌体分型外还有(任填三种):分子生物学分型 、脂肪酸分型 、 基因分型。 3.细菌定量计数最常用的方法是 。 4.紫外线消毒主要用于空气 和物体表面 的消毒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照射,以破坏其机体内DNA(去氧核糖核酸)的结构,使其立即死亡或丧失繁殖能力。。 5.对不耐热的液体物品进行杀菌通常可采用(任填二种):紫外线、环氧乙烷。 6.食品变质的类型包括 、 和 7.食品细菌总数测定的培养基、培养温度和时间为 、 和 8.用于粮食霉菌分离与鉴定的培养基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孟加拉红(虎红)培养基:高盐察氏培养基: 9.用于药品无菌检查的培养基是 和 三、简答题 1. 简述指示微生物的选择标准。 2.鲜牛奶在常温下保存的变质过程。 四、问答 1.试述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生态规律 自然界微生物种类及其多样性,微生物种群相互作用,微生物群落发展与演替,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与动植物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这里所指的周围环境有两个明显区别的部分,即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无机环境是指温度、光、水分、空气及土壤等的物理和化学因素。有机环境是指来自其他生物的任何影响,如竞争、捕食、寄生和共生等。这就是说,生物的生存、活动不仅受环境中无机因素的影响,而且和环境中的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即生物之间彼此互为环境条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表现在生物受环境的影响,而且生物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周围的环境,表现出动态平衡的关系。 2.根据微生物气溶胶在疾病传播中的作用和危害,探讨如何预防气溶胶在疾病传播中的危害。 控制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或感染,是全方位、全过程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总体来讲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前者主要是管理系统,如健全组织,建立网络,制定规划,培训人员。特别要加强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使感染控制措施更有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后者主要是除(杀)菌具体方法。 卫生微生物(三) 一、名次解释 1.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例如医院内的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行的消毒。 2.生物武器:是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的总称,它的杀伤破坏作用靠的是生物战剂。生物武器的施放装置包括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弹头和航空布撒器、喷雾器等。以生物战剂杀死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武器统称为生物武器。 3.灭菌保证水平:指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 4.生态位: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5.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这种生物就会衰退或无法生存 6.微生物气溶胶 7.食品发酵: 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 二、填空 1. 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因素中,除了处理剂量、温度、湿度、酸碱度外,还有时间、 、 2.杀灭微生物最可靠的方法是 ,其杀灭条件应达到 kPa、℃、 min。 2.生物武器对人的伤害主要取决于 、 等因素 3.按照微生物学分类法,生物战剂可分为病毒类战剂、立克次体类战剂、 、 、 。 4. 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尤其是280~200nm波长的紫外线杀菌能力最强,其原理是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 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5.酸性食品的pH 6.化妆品细菌总数测定的培养基、培养温度和时间为 、 和 7.我国规定食品细菌学检查的指标包括 、 和 8.判定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的标准是 、 和 三、简答题 1. 简述电离辐射杀微生物的范围。 2.引起院内感染的微生物特点有哪些? 四、问答 1.试述水生境的特征 2.某医院近期不断有面部皮肤感染患者就诊,怀疑与某公司生产的化妆品有关,为调查其卫生质量问题,请你组织调查并检验评价其各种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卫生统计学》 模拟题1 一、填空 1、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分为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2、常用的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有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3、正态分布N( , 2)曲线下,从 -1.96 到 +2.58 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百分比是97% 。 4、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是一是正态性、二是方差齐性 二、名词解释 1、样本:研究中实际观测或调查的一部分个体 2、抽样误差:是指样本指标值与被推断的总体指标值之差 3、第Ⅱ类错误:指实际有病,但根据筛检试验被定为无病的百分比 三、问答题 1. 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有哪些? 正态曲线是一条高峰峰中央(即均数所在处)。两侧逐渐下降并完全对称,两侧永远不与横轴相交的钟型曲线,曲线下面积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2.试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的异同点。 标准差: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离均差)的平均数,它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 变异系数又称“标准差率”,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另一个统计量。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称为变异系数,标准变异系数是一组数据的变异指标与其平均指标之比,它是一个相对变异指标。 两组观察值在单位相同,均数相近的条件下,标准差较大,说明观察值的变异程度较大。即观察值围绕均数的分布较离散,均数的代表性较差,反之,标准差较小,表明观察值的变异程度较小,观察值围绕均数的分布较密集,均数的代表性较好 两组观察值在单位不同或两均数相差较大时,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变异程度大小,这时要用变异系数作比较。 和标准差一样,变异系数愈小,说明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愈小,变异系数愈大,说明变异程度愈大。 3、某医师对一组高血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作追踪观察,其死因,并与未作治疗的高血压病人组作比较,两组死因构成比见表1。有人据此提出:“高血压患者经过治疗虽然可以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的病死率,但却使因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心脏病猝死的死亡危险性增加了。”这样的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 表1 高血压患者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死因构成比(%) 死亡原因 治疗组 未治疗组 充血性心力衰竭 4.3 23.2 脑血管病 23.2 39.6 尿毒症 9.8 12.2 冠状动脉病和心脏病猝死 48.7 17.1 其它原因 14.0 7.9 合计 100.0 100.0 四、计算题: 1、 某医师调查了当地100名健康成年男性的总补体溶血活性,得均数为37.0U/ml,标准差为4.0 U/ml。请根据上述资料估计: ①该地健康成年男性总补体溶血活性的95%正常值范围; ②该地健康成年男性总补体溶血活性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10分) 2、 某医师欲比较胞磷胆碱与神经节苷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将7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结果见表2。问2种药物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有效率是否相等?(15分) 表2 两种药物治疗脑血管疾病有效率的比较 组 别 有效 无效 合计 有效率(%) 胞磷胆碱组 46 6 52 88.46 神经节苷酯组 18 8 26 69.23 合 计 64 14 78 82.05 《卫生统计学》模拟题2 一、填空 1、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分别为总体均数和总体标准差 。 2、定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描述指标有标准差、变异系数。 3、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从- 到+2.58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百分比是 。 4、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是 、 、 。 二、名词解释 1、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小概率事件:在概率论中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 3、第Ⅰ类错误 :指实际无病,但根据筛检试验被定为有病的百分比 三、问答题 1. 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有哪些?分别写出其计算公式及适用的资料类型。 均数:X=X(当所处理的资料的观察值大小分布比较对称时使用 几何均数:G=lg-1(∑lgX/N)观察值往往彼此相差较大,有的资料甚至成倍关系。 中位数:M=L+i/fM(n/2-G)一组观察值中,大部分较集中。只有少数的甚至个别的分散在一侧,或资料的分布情况不清楚,或数据的一端或两端无界限时. 2.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有哪些? 3.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和u检验的应用条件分别有哪些? t检验 (1) 已知一个总体均数;   (2) 可得到一个样本均数及该样本标准误; (3) 样本来自正态或近似正态总体。 u检验 已知一个正态总体的方差б2,用给定的一组样本x1、x2,…,xn,检验总体均值μ是否等于已知常数μ0的统计检验法。 四、计算题: 1、某地随机测量360名男性与255名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其中男性平均为13.45 g/100ml,标准差为0.71 g/100ml;女性为11.76 g/100ml,标准差为1.02 g/100ml,问该地区男、女性的血红蛋白是否相同? 2、某研究人员用磁疗法分别治疗扭挫伤患者708人和腰肌劳损患者347人,治疗有效人数分别为673人和312人,有效率分别为95.06%和89.91%,问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有无差别? 表2 两种药物治疗脑血管疾病有效率的比较 组 别 有效 无效 合计 有效率(%) 扭挫伤患者组 673 35 708 95.06 腰肌劳损患者组 312 35 347 89.91 合 计 985 70 1055 93.36 《卫生统计学》模拟题 3 一、单项选择题 1、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 A. 正偏态资料 B.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 D. 对称分布。 2、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变异系数)。 A. 变异系数 B. 标准差 C. 极差 D四分位数间距。 3、(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B. C. D. 4、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标准差为4g/L,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为( )g/L。 A. B. C. D. 。 5、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 A. B. C. D. 。 6、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 检验结果( )。 A. 完全等价且 B. 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 检验结果更准确 D. 完全等价且 。 7、某地某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10.1%,这是一种( )指标。 A. 率 B. 构成比 C. 发病率 D. 集中趋势 8、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如果某格的实际频数有变化,则其理论频数(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随该格实际频数的增减而增减 二、名词解释 1、样本 2、随机事件:在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事件 3、第Ⅰ类错误 三、问答题 1.应用相对数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对于四格表资料 检验,如何选择正确的检验公式? 3、为了检测不同作业工人的尿铅含量有无差别,研究人员分别随机抽取部分工人进行研究,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得到如表1的方差分析表,请根据表中已有数据把表1中字母所代表的缺失的数据补充完整。 表1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总变异 0.2164 22 组间变异 0.0750 (B) (C) (E) 组内变异 (A) 21 (D) 四、计算题: 1、 某医院用中药治疗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红蛋白(g/L),结果如下。问该中药是否有疗效? 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治 疗 前 68 65 55 75 50 70 76 65 72 治 疗 后 128 82 80 112 125 110 85 80 105 2、某医院为了探索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怀疑手术时间长短可能是一个有关因素。于是收集了305例手术患者资料,其中手术时间<5小时者 242人,感染者13人;手术时间≥5小时者63人,感染者7人。试据此分析手术时间长短对患者切口感染是否有影响? 手术时间 是否感染 合计 感染率(%) 是 否 <5小时 13 229 242 5.37 ≥5小时 7 56 63 11.1 合计 20 285 305 6.56 可能用到的界值: , , , , , , 食品与生物材料检验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食品理化检验: 2.感官检查 3.相对密度 二、简述题 1.简述分光光度法测保健食品中总皂苷的原理 2.怎样进行食品样品的制备?湿消化法常用的试剂是什么?干灰化法加助灰剂的目的是什么? 3.生物材料检验的项目种类及要求是什么? 三、综合题 1.今有一批450克装的袋装奶粉,怀疑为掺伪食品,需用凯氏定氮法测其中的蛋白质。写出测定的原理及反应方程式。 2.666和DDT属于哪一类农药?写出化学名称,各有几种异构体?写出气相色谱法测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的原理 食品与生物材料检验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食品理化检验 2.感官检查 3.相对密度 二、简述题 1.简述保健食品应具备的特征和基本技术要求 2.亚硝胺的结构通式是什么?简述气相色谱-热能分析法测定食品中亚硝胺的原理 3.简述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尿氟的原理,应控制pH在何范围内?为什么? 三、综合题 1.今有一批50kg装的袋装食品,需要测定其中还原糖的含量。①怎样采样?②写出KMnO4法测还原糖的原理及反应方程式 2.666和DDT属于哪一类农药?写出化学名称,各有几种异构体?写出气相色谱法测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的原理 食品与生物材料检验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食品理化检验 2.感官检查 3.相对密度 二、简述题 1.怎样进行食品样品的制备?湿消化法常用的试剂是什么?干灰化法加助灰剂的目的是什么? 2.简述分光光度法测保健食品中总皂苷的原理 3.测定尿中δ–ALA的目的是什么?叙述其测定原理 三、综合题 1.今有一批50kg装的袋装食品,需要测定其中还原糖的含量。①怎样采样?②写出KMnO4法测还原糖的原理及反应方程式 2.666和DDT属于哪一类农药?写出化学名称,各有几种异构体?写出气相色谱法测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的原理 _1195298725.unknown _1195304119.unknown _1256722236.unknown _1256722455.unknown _1256722546.unknown _1256722547.unknown _1256722545.unknown _1256722544.unknown _1256722392.unknown _1256643422.unknown _1256722225.unknown _1256639997.unknown _1195303636.unknown _1195303878.unknown _1195304060.unknown _1195303722.unknown _1195302819.unknown _1195303565.unknown _1195302777.unknown _1195195827.unknown _1195197047.unknown _1195197153.unknown _1195200026.unknown _1195197152.unknown _1195197018.unknown _1195196834.unknown _1085818716.unknown _1085818717.unknown _1085559640.unknown
/
本文档为【流行病学 复习题 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