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情绪智力和父母社会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_直接效应还是缓冲效应_

2012-06-17 7页 pdf 801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2617

暂无简介

举报
情绪智力和父母社会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_直接效应还是缓冲效应_ 心理科学 Journ al Of Ps yehologieal Sc ienee 20 11 ,34(6 ):1353 一1359 13 53 情绪智力和父母社会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 直接效应还是缓冲效应? . 金灿灿 , 邹 私**l 侯 坷 (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 875)(2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学报 ,北京 ,100 875) 摘 要 以上海和昆明的499 名犯罪青少年和504 名普通青少年为被试, 采用问卷法对犯罪和普通青少年的情绪智力 !父母社会 支持和社会适应状况进行考察...
情绪智力和父母社会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_直接效应还是缓冲效应_
心理科学 Journ al Of Ps yehologieal Sc ienee 20 11 ,34(6 ):1353 一1359 13 53 情绪智力和父母社会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 直接效应还是缓冲效应? . 金灿灿 , 邹 私**l 侯 坷 (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 875)(2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学报 ,北京 ,100 875) 摘 要 以上海和昆明的499 名犯罪青少年和504 名普通青少年为被试, 采用问卷法对犯罪和普通青少年的情绪智力 !父母社会 支持和社会适应状况进行考察 ,发现(l) 普通青少年的情绪智力 !父母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状况显著好于犯罪青少年;(2) 情绪智 力显著预测犯罪和普通青少年的积极和消极社会适应状况;(3) 父母社会支持能够直接预测犯罪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状况 ,也能够 调节情绪智力对犯罪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状况的预测作用 ,父母社会支持对社会适应的直接效应和缓冲效应假说均得到了支持 " 关. 词 犯罪青少年 情绪智力 父母社会支持 积极社会适应 消极社会适应 1 前言 早期社会适应不良的个体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 题 ,更可能产生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行为和犯罪行为(Bart of & Bart ol , 200 5 ) , 而青少年 犯罪已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之一 "这些社 会问题的出现 , 受到个体因素和家庭因素的重要影 响 "在两类因素中 ,个体的情绪智力和父母给予的 社会支持又占据了十分显著的位置 " /情绪智力 0这一概念是由M ay er 和 Sal ov ey 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最早提出 (M 叮or, D ipao lo , & sal ov ey , 199 0 ) "现在对情绪智力的界定主要分为 能力模型(M 盯er, Caru so , & Salovey , 1999 )和特质 模型(Bar 一on , 1997 ; Go lem an , 1998 )两种 "基于 两种能力模型的研究 ,都发现个体情绪智力与青少 年问题行为 !犯罪行为和社会适应存在密切关系 " 首先 ,儿童情绪智力的缺乏同多种内部问题行为和 自身异常相联系 ,低水平的情绪智力通常与低水平 的移情和情绪管理无能(Ci~ ehi, Chan , & Caputi , 20[X ))相关 ,同时也会有较高水平的抑郁 !神经质和 躯体症状及压力(Daw da & H art , 2仅旧) "其次 ,情绪 智力同许多外部问题行为和犯罪行为有关 "低水平 的情绪智力同低水平的学业成就(Bar 一o n , 19 97 ) ! 高水平 的烟 草和酒 精滥用 (Tri ni dad & Joh ns on , 200 2 )以及高水平的学校异常行为(Pe tri des a , Fre d- eri eksonb , & Furn ham b , 20( 科) !家庭暴力 (W inters , C lift , & D utton , 20( 科)和性犯罪 (Tidm ars h , E ger, Derin ison , M o-斌y , & stough , 200 1)相联系 "此外 , 情绪智力还和社会能力联系紧密( M av ro ve h , Pe t- rides , R ie价 , & Bakker, 200 7 ) , 它能够显著预测友 谊质量和社会适应状况(刘艳 , 邹乱 , 2010 ; 邹乱 , 刘艳 , 李小青 , 蔡颖 , 200 8) "但是情绪智力究竟和 犯罪青少年的适应行为有何种关系 , 尚不得而知 " 由此 ,本研究拟比较犯罪青少年和普通青少年的情 绪智力状况 ,并考察情绪智力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 应的预测作用 " 除个体因素外 , 家庭因素也对青少年社会适应 和犯罪有着重要影响 , 其中父母给予的社会支持尤 其重要 "尽管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能够恰当地描述 与社会支持相关的行为与活动的本质 !特性和范畴 (v au x , 198 8) ,但父母社会支持的核心仍可被认为 是个体感受到的来 自其所在的社会网络成员(这里 指父母)的关心 !尊重和重视的一种行为或信息 "它 具有支持和维护家庭存在 ,适应外部环境变动和内 部冲突因素冲击的作用(宣兆凯 , 1999 ) "来自父母 的支持和鼓励对于身心尚未成熟 , 经济还没独立的 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尤为重要 ,可促进其自我概念(魏 运华 , 1999 ) !心理健康和学校适应(D uBois, Felner, Bran d , Adan , & Evans , 1992 ) "但相对而言 , 父母 支持对青少年犯罪的作用并未受到足够重视(M ac - Neil, Stew art , & Kaufm an , 2 5XX)) " 迄今为止 ,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 过程主要有 /直接效应 0(V au x , 19 88 )和 /压力 一缓 冲 0两大理论假设 (Cohen & W ills, 1985 ) "这两种 假设表明社会支持是从两种不同的路径来提高健康 和幸福感 ,进而获得 良好的社会适应 "在直接效应 模型中 ,个体对其社会网络关系的积极感知和这些 网络关系成员给予的特定支持性行为 , 都被视作为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 8>DXLX001)和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基金项目(0 809 5) 的资助 " ** 通讯作者:邹 私 "E一m斌 :hon 率@ bnu .ed u. cn 135 4 心 理 科 学 其健康和幸福感提供了积极直接的影响, 而无论个 体的压力水平如何 "在这一模型中,个体通过多种 方式从接受到的社会支持中直接获益 "仅仅拥有社 会支持网络 ,并加以利用就能够为个体带来积极健 康结果 "而缓冲模型则认为社会支持调节了个体体 验到的压力的总和 "在某种环境之下 , 个体社会网 络的特性和从网络成员处获得的社会支持的质量能 够减轻人们的压力体验 ,从而促进良好社会适应 " 因此 ,这样可能改善诸如疾病状态 !情绪不稳定和问 题行为等适应不良的现象 " 不仅情绪智力 !父母社会支持可以各 自单独预 测社会适应状况 , 而且它们也可能共同对社会适应 产生作用 "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和情绪智力能够预 测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或消极情感 ,而且社会支持 和情绪智力 的交互项也能够显著预测积极情感 (G allagher & Vella 一Bro dri ek , 2008 ) "还有学者发 现愉悦感和焦虑等情绪在父母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学 业成就 的预测过程起到中介作用 (A hm ed , Mi n- naert , w erf , & K uyper, 20 10 ) "从内外因的角度来 看 ,情绪智力是内因 ,父母社会支持是外因 ,外因是 如何调节内因对社会适应产生影响 , 这一过程尚不 十分清楚 ,需要进一步探讨两者对犯罪青少年社会 适应的影响机制 " 由此 , 为验证社会支持的直接效应模型 ,本研究 将考察在加人情绪智力的前后 ,父母社会支持对犯 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的直接预测作用 "为验证社 会支持的缓冲模型, 同时也希望探讨父母社会支持 这一外因如何与内因情绪智力相结合 ,进一步影响 社会适应 ,本研究也拟考察父母社会支持在情绪智 力预测社会适应状况时的调节作用 " 2 方法 2.1 被试 选取上海和昆明未管所服刑的未成年犯 499 人 ,全部为男性 ,年龄在 13 一21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18 .90 岁 "同时 ,从上海和昆明的普通和重点中学 选取 504 名男性普通青少年作为对照组 ,年龄在 13 一21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18 .79 岁 "独立样本 T 检验发现 ,两组被试的年龄无显著差异 ,但个体感知到 的富裕程度(t = 一6.44 , p < .00 1) !父亲受教育程 度(t = 一17 .08 , p < .001 ) !母亲受教育程度 (t = 一19 .93 , p < . 00 1 ) 和 自己的 受 教 育 程 度 (t 二一9.82 , p < .00 1) 均存在显著差异 ,将在进一步 分析中加以控制 " 2 .2 研究工具 2 .2 .1 情绪智力问卷 采用邹乱等(20() 8) 编制 ,刘艳等(20 ro )修订的 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 ,修订后问卷共 18 个项 目,包 含情绪感知 !情绪运用 !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四个维 度 "本次测量中 , Cro 汕ac h Q 系数在.67 一 76 之间 " 验证性因素表明,xz /df = 2.36 , -刀=.% 不刀=.94 , 刃刀 = .9 1口U 二.93 ,刀此石姓二.04 " 2 .2 .2 父母社会支持问卷 修订自邹乱(19 99 )的社会关系网络问卷 "由于 项目题量的限制 ,根据题目在各维度上载荷的高低 和题目的代表性 ,对原问卷加以修订 "修订后问卷 共 17 个题目, 由肯定价值 !工具性支持 !情感支持和 陪伴支持等四个维度构成 "C ro nb ac h a 系数在.73 一85 之间,验证性因素表明,犷/df = 5.61 , -尸z二 .95 , C FI 二.95 广NF Z 二.94 , TL I 二.94 ,五刑悠五片 二.03 "2.2 .3 社会适应问卷 采用周晖等(200 8) 编制 ,余益兵(2009 )修汀的 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 "包括 自我肯定 !自 我烦扰 !亲社会倾向 !人际疏离 !行事效率 !违规行 为 !积极应对和消极退缩等 8 个维度 ,从功能角度又 可划分为积极社会适应 (包括自我肯定 !亲社会倾 向 !行事效率 !积极应对)和消极社会适应(包括 自 我烦扰 !人际疏离 !违规行为 !消极退缩 )两类 , 问卷 共 50 个题 目"本次测量中 , C阳动ac h a 系数在.86 一87 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丫/df 二5.52 , -FI = .88 , C 刀 = .96 , 刀刀 = .95 ,刀刀尸了二.96 ,五材SEA = .0 5 " 以上问卷均采用5 级评分 ,从 /完全不符合 0到 /完全符合 0,依次记作 1一5 分 ,求各维度平均分 " 2 .3 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研究以团体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施测程序标 准化 ,采用 SPS S17.O 和 A M O S7 .O 分析数据 " 3 结果分析 3.1 犯罪组与对照组的情绪智力 !父母社会支持和 社会适应状况比较 分别以情绪智力 !父母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为 因变量 ,犯罪与否为自变量 ,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 同 时控制个体感知的家庭富裕程度 !父母和自己的受 教育程度后发现 ,犯罪与否在情绪智力 !父母社会支 持和社会适应上的主效应均十分显著 ,分别是F( 4 , 995 ) = 18.05 , 尸< .(X) l; F (4 , 995 ) = 14.65 , 尸< .(X) l ; F (8 , 99 1) = 52 .4 3 , 尸< .(X) l " 金灿灿等: 情绪智力和父母社会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直接效应还是缓冲效应? 13 55 进一步对三个因变量的各维度进行 F 检验发 现 ,犯罪组和对照组的情绪智力 !父母社会支持和社 会适应各维度的平均分差异显著 , 其中犯罪组的情 绪智力和父母社会支持各维度的平均分均显著低于 对照组 "犯罪组的自我肯定 !亲社会倾向 !行事效率 和环境应对等四个积极社会适应维度平均分显著低 于对照组 ,犯罪组的自我烦扰 !人际疏离 !违规行为 和消极退缩等四个消极社会适应维度平均分显著高 于对照组(见表 1) " 衰1 犯罪组与对照组的情绪智力 !父母杜会支持和杜会适应各维度的平均分比较5M 士SD ) 犯罪组 (n 二月卯) 对照组 (n 二504 ) 4 .4 7 . 4 . 5减>. 5 . 18 . 66 .5 0 , 4 5 .2 0 , !3 . 53 / 二 15 .52 - . 中 3 3 .6 6 . 小. 3 1 . 83 - 二 6 2 .5 1 / 二 6 2 . 75 , 13 . 88 . . 申 2 1 . 75 , 3 42 .66 二 . 9 .8 6 , 2 6 .8 6 / . . 878000798180.M 士. 土士土士土 73858185698578756779士士土土土士士土土土 55引68916460629305498381引7120 ZJ肉-ab飞a飞q飞a魂!a飞飞a内!11a,q心J-,,q勺山.03697574928395926477888468818186l.川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乞么么.36.!0.37,29,2651,50:48552.332333333332332情绪智力 父母社会支持 社会适应 情绪感知 情绪运用 情绪理解 情绪管理 肯定支持 工具性支持 情感支持 陪伴支持 自我肯定 自我烦扰 亲社会倾向 人际疏离 行事效率 违规行为 积极应对 消极退缩 3.2 情绪智力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 建立情绪智力各维度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 (积极和消极)预测的结构方程模型 "各项拟合指 数为:x 2/df = 3.74 , -刀 二.% , CFI 二.94 , N刀 = .93 , 刀刀刀 / #90 ,尺从SEA = .07 "结果发现 , 除情绪感知 不能显著预测积极和消极社会适应外 ,情绪运用 !情 绪理解和情绪管理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社会适应 , 显著负向预测消极社会适应(见表2 ) " 表2 情绪匆力对犯罪* 少年积极和消极杜会适应的预测 情绪感知 情绪运用 情绪理解 情绪管理 积极社会适应 消极社会适应 .叹) ,一 2 5 , 19 , >9 . , . 19 . -. 5 5 , oo02 3.3 父母社会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预测 建立父母社会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积极和消极社 会适应预测的结构方程模型(见图 1) ,模型各项拟 合指数为:犷/df 二2.87 , -刀 =.% , -刀 =.97 洒, 了 二.9 5 ,刀N 刀 二.9 5 , 尺材SE A 二.06 " 违违规行为为 图 , 父母社会支持对社会适应的预侧 1356 心 理 结果发现 ,父母社会支持能正向显著预测积极 社会适应尹二.40 , C.R . 二6.93 ,尹< #001 ,也能负向 显著预测消极社会适应 ,舀= 一 29 , C R. = 一5. 13 , p < .00 1 "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社会支持对社会 适应的直接效应假设 " 3 .4 父母社会支持在情绪智力对犯罪青少年社会 适应预测中的调节效应 根据 温忠麟等人 (吴艳 , 温忠麟 , 林冠群 , 2009 )的方法 ,建立父母社会支持和情绪智力对犯罪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预测的调节效应模型(见图2 ) , 模型各项拟合指数为:丫/df = 4.80 ,cFI二.87 , CFI 二.9 1 , 刀刀 = . 89 ,刀刃刀 二.9 0 , 尺用巧石姓 二.0 8 " 结果显示 ,父母社会支持和情绪智力的交互项 科 学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可以显著预测积极和消极社会适应 ,预测系数分别 为.13 (C.R . = 2.20 , 尸< .05 )和 一 15 (C #R #= 一2.01 , p < , 05 ) "这说明父母社会支持可以促进 情绪智力对积极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 ,缓冲情绪智 力对消极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 , 也就支持了社会支 持的缓冲模型 "虽然相对于直接作用模型 , 父母社 会支持对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有所降低 , 但仍能显 著预测积极和消极适应 , 系数分别为.08 (C.R . 二 1.80 , 尸< .1)和 一 13 (C.R . = 2.20 , 夕< #05 ) ,表明 即使在情绪智力及父母社会支持和情绪智力交互项 加人的情况下 ,父母社会支持仍表现出对社会适应 的直接预测作用 "结合先前的直接作用模型 , 社会 支持的直接效应假设也得到了验证 " 情情感支持持 陪陪伴支持持持 亲社会倾向向 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事效率率 情情绪运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 情情绪 理解解 情情绪 管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际疏离离 情情感支持 x 情绪理解 ## 陪陪伴支持 x 情绪管理 一一 图2 父母社会支持和情绪智力对杜会适应预测的交互效应 4 .1 讨论 犯罪组与对照组的情绪智力 !父母社会支持和 社会适应状况比较 通常而言 ,犯罪群体的情绪智力 !社会支持和适 应状况均较正常群体为差 ,这得到了本研究的证实 " 具体来说 ,首先 ,犯罪青少年情绪智力各维度得分显 著低于普通青少年 ,与前人研究结果类似(王才康 , 200 2 ) ,表明犯罪青少年对自+ + 十我和他人的情绪 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差 ,不能较好调节自己的情绪 ,利 用情绪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弱 "其中在情绪管理维 度上,F 二66 .50 0 . ,矿=.062 > .06 ,属于中等效应 量的范畴 ,这突出显示了犯罪青少年的情绪智力较 高成分 , 即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极度欠缺 "已有研 究发现 ,犯罪者的情绪控制和愤怒控制能力明显差 于普通人群(邵阳 , 谢斌 , 乔屹 , 黄乐萍 , 2(X) 9 ) ,而 且犯罪人群较少地感到内疚 !同情 "尤其是青少年 暴力罪犯对愤怒情绪的感知比一般同龄人更强 , 有 更强的试图通过身体或语言表达愤怒的愿望(邵阳 等. , 200 9 ) ,这都提示我们疏导犯罪青少年的问题 首先在于疏导他们的情绪 ,要注意有效地传授调节 和控制情绪的方法技巧 " 其次 ,犯罪青少年父母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显 著低于普通青少年 "实际上 , 亲子互动的缺乏和父 金灿灿等:情绪智力和父母社会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直接效应还是缓冲效应? 1357 母的拒绝影响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Bart ol & Bart ol , 200 5 ) "亲子间缺少温暖是儿童从事反社会 行为和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母亲的表达性情感(对 jL童负面情感的言语表达)可以预测儿童的反社会 行为问题(Cas pi et al . , 2004 ) "相反的 , /母亲的温 暖 0或者父母构建的舒适环境都会对儿童产生长期 积极的影响 "养育假设的观点 (Bartol & B叭ol , 200 5)认为如果把父母大量的关注 !情感投人和正向 的行为管理整合在一起 ,就能培育出适应社会 !心理 健康 !能抵制反社会影响的孩子 " 再次 ,犯罪青少年的四个积极社会适应维度得 分显著低于普通青少年 , 四个消极社会适应维度的 得分则高于普通青少年 "这表明 , 犯罪青少年不能 较好地调整 !控制自我和调节人际关系 ,容易做出危 害社会的行为 , 缺乏积极有效地应对环境变化的办 法和 策 略 " 尤 其 是 在 违 规行 为 维 度 上 , F 二 34 2.66 . -. ,矿二.26 > .14 ,属于较大的效应量"违 规行为的较大差异显示出犯罪和普通青少年的本质 区别 ,清晰地刻画出犯罪青少年从危害性较小的违 规行为不断累积而发展出犯罪行为的堕落轨迹 ,也 映证了 /勿以善小而不为 , 勿以恶小而为之 0的道 理 " 当然 ,人狱前的外界环境或者人狱后监狱环境 都可能影响犯罪青少年的社会适应 , 但相对于非暴 力罪犯 ,暴力罪犯有更多的恐怖症状 ,不完整家庭罪 犯较完整家庭罪犯有更多的紧张不安和精神过敏等 症状 ,这似乎说明罪犯的社会适应不良和心理健康 问题和过去家庭 !学校及社会生活经历有关 (李慧 民 , 王莉 , 王黎 , 2002 ) " 4 .2 情绪智力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 对于犯罪青少年 ,本研究发现情绪运用 !情绪理 解和情绪管理均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社会适应 ,负 向预测消极社会适应 "其中情绪运用能够更好的预 测积极社会适应(口积极适应 二.59 > l月消极适应 ! =I 一 24 }, C.R . 二2.30 , p < .00 1) ,情绪运用是产 生或体验情绪以促进认知行为使问题解决 !推理 !决 策和创造性行为更为有效的能力 ,是情绪智力中利 用情绪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成分 , 因此能够有效获 得良好的社会适应 "而情绪管理能够更好的预测消 极社会适应 (口积极适应 二. 18 < l口消极适应 ! = !一 60 !, C.R . = 8.30 , p < .001) "情绪管理很大 程度上与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相联系 , 而低 自我控 制的人具有冲动性 !冒险 !简单化倾 向 !目光短浅和 不善于使用语言等特点 , 他们更容易被短期利益迷 惑 ,产生犯罪行为或越轨行为 ,低自我控制可以对所 有的犯罪行为进行解释(屈智勇 , 邹乱 , 张秋凌 , 20() 6 ) " 根据 M ay er 的说法 ,情绪感知 !运用 !理解和管 理是层层递进的关系(M ay or et al . , 1990 ) ,这样看 来 ,情绪智力的发展过程随之而来的是积极适应得 到促进 !消极适应受到抑制 "由此 ,充分培养青少年 的情绪智力 ,尤其是完善情绪智力的高端成分对消 极适应的预防和干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4 .3 父母社会支持的直接效应和缓冲效应 社会支持的直接效应认为 ,无论个体的压力水 平或外界因素如何 ,个体可以从社会支持中直接获 益 ,这得到了本研究的证实:无论情绪智力以及情绪 智力和父母社会支持的交互项是否存在 ,父母社会 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和消极社会适应均有显著 的预测作用 "因为父母为子女提供社会性资源和支 持用以增强子女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肯定(魏运 华 , 1999 )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李文道 , 邹乱 , 赵 霞 , 200 3) ,习得传统的社会规范(刘霞 , 范兴华 , 申 继亮 , 200 7 ) , 积极应对外在环境的变化(陈立芳 , 马绍斌 , 范存欣 , 200 9 ) "本研究也发现 , 父母社会 支持在情绪智力预测积极和消极社会适应时起调节 作用 ,即父母社会支持增大了情绪智力对积极社会 适应的正向预测作用及对消极社会适应的负向预测 作用 ,这支持了社会支持的缓冲效应模型" 实际上 ,直接效应和缓冲效应都应该存在(M ac - N eil etal . , 2 5xx 2) ,但不同情况下会一些差异 "如在 较大社会网络中使用社会支持评估个体整合程度时 就更支持直接效应模型 "同时 ,要使用社会支持来 评估某些人际资源的可利用性之时就更遵循缓冲效 应模型(Cohen & W ills , 1985 ) ,这些人际资源往往 与压力事件引发的需要密切相关 "即是说 , 在压力 或某些异常情况下更支持缓冲效应模型 ,在普通社 会网络中直接效应模型更易得到印证 "本研究探讨 的犯罪群体属于异常群体 ,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外在 压力而出现了行为异常和犯罪 , 因此能够使用缓冲 模型较好的解释 " 父母社会支持作为家庭环境的一部分 , 不仅直 接作用于社会适应状况 , 同时通过调节个体自身因 素(情绪智力 ) ,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产生影响 " 这一影响机制已得到相关研究的支持 :父母消极的 情绪表达(低父母社会支持)直接妨碍了儿童情绪 监控的正常发展 ,并进一步调节儿童外部问题的发 展(Eisenbe铭 et al . , 200 3 ) "父母的温暖促进了儿 13 5 8 心 理 科 学 童移情的发展 ,移情保护了儿童使其远离攻击性行 为(Zhon et al . , 2002 ) "由此可以认为 ,社会支持通 过直接和缓冲的方式综合影响犯罪青少年的社会适 应 ,表明了犯罪青少年的适应行为是个体 !家庭及其 交互作用的共同作用结果 " 参考文献 陈立芳 , 马绍斌 , 范存欣. (2(X) 9). 社会支持与主管幸福感关系的 结构模型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 中国临床心理学 , I7( 3) , 266 一2 6 8 . 李慧民, 王莉 , 王黎. (200 2) .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 征的相关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10(4 ) , 31 卜 31 2. 李文道 , 邹乱 , 赵霞. (200 3 ). 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 系. - !理发展与教育 , 20(了), 73 一81. 刘霞 , 范兴华 , 申继亮. (200 7 ). 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 为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了(J) , 98 一102. 刘艳 , 邹乱. (2010) . 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 , 65 一71 . 屈智勇 , 邹乱 , 张秋凌. (2以巧). 基于 自我控制理论的青少年犯罪 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 (20 ) , 650 一652. 邵阳, 谢斌 , 乔屹 , 黄乐萍. (2侧为). 男性暴力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 愤怒情绪特征与父母教育方式对照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 , 17 (4 ) , 48 1一483 . 王才康. (2002). 少年犯情绪智力及共与有关个性因素的相关研 究. 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 , 16 (8 ) , 566 一567. 魏运华. (19 99 ). 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 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 I司3) , 7 一11 . 吴艳 , 温忠麟 , 林冠群. (2以玲). 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告别均值结 构. 心理学捉 , 41 (12 ) , 1252 一1259 . 宣兆凯. (1999). 家庭教育研究 的理论方法模型) 家庭支持系 统. 教育研究 ,11 , 63 一69 . 余益兵. (2以)9 ). 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的评估及其家庭危险性因素 与保护性因素 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 周晖 , 张豹 , 谭锐 , 黄鸣鹤. (200 8). 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问卷的编 制及其信效度的初步检验. 中国理康心理学杂志 , I创助 , 100 5 一100 8 . 邹乱. (1999) . 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版) , I习 , 34 一42 . 邹乱 , 刘艳 , 李小青 , 蔡颖. (200 8) . 中学生情绪智力的结构及其与 人格五因素 !友谊质量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版) , I , 57 一64 # A hm ed , W ., M inn aert , A . , W erf . G . V . D . , & K uy伴r, H . (2010 ). P e此e ived soc ial su p即rt an d earl y ad ol e seen ts -a eh ieve m e n t: Th e m e - diational ro les of m otivati onal beliefs an d em otions. Jo ~ 1 of YO uth A do 翻 ee毗 , 3夕, 3 6 一46 . Bar 一o n , R . ( 1997 ). 跳必从di~ 1 Q uo ti呱 扭优吻叮 (E Q 一小 几认- nic al ma nua l. T oronto , C an ad a : M ulti一H eal th 即stem s, 玩e. Barto l, C . R !, & Bartol, A M . (2(X) 5) . Cri "二 1 Be阮 "衣2r: A Ps yc 肠- soc 她I A即roa -h . Pte n tie e H al l: p e~ n E d ue atio n # Cas pi, A . , M offi tt , T. E . , M o嗯aj l, J. , R utter , M . , Taylor, A . , & A rs en eau lt , L . , et al . (2(洲24 ). 几爪正te ~ l exP ~ d enzo tto n 尸re d欢 eh ildre n包an tisoc ial b eh av ior p ro b le m s : U sin g m on 卿 即tie 一tw in d iffe r- enees to iden听 enviro nm en园 elfe cts on be havioral developm ent# D e决夕创叩me nt al 乃yc ho 坛gy , 40 (2 ) , 149 一16 1. C i~ hi, J. V . , C han , A . Y . C . , & CaPuti, P. (22以2). A eri tieal ev al u a tion Of th e em otio nal in te llige n ee eon stru et#几 / o na l穷 an d ln - 己自花山进召ZD淤 祀nces , 28 , 539 一561. C ohe", 5. , & w ills , T . A . ( 1985 ). Stre ss , soc ial support , an d the buffe ri ng hypo th esi s. Ps , eho lo脚 al B以le -in , 98 (2 ) , 310 一357. D awda , D . , & H art , 5. D . (20(X) ). A ss essing em otional intelligenee : Re li曲ility an d validity ofthe Bar 一o n E m otional Q uotienlInvento仃 (EQ 一I) in university studen妞. Pe rsona li仃and Ind动id ual D沙r- ences , 2 8 , 7 9 7 一8 12 . D u B o is , D . L . , F eln er , R . D . , B ran d , 5 . , A da n , A . M . , & E va n s , E . G . ( 1992 ). A pros peetive stu dy Of life s既55, soc ial sup即rt , and ad 即ta tion in earl y ad oleseenee. Ch ild D曰沼loP me nz, 6了(了) , 5 4 2 一55 7 . E ise n be吧 , N . , V al ien te , C . , M o币s , A . 5 . , F ab e s , R . A . , C u m b er- lan d , A . , & R eise r, M . , et al . (2(X) 3 ). 助ngi tudinal relat ions a- m on g p are ntal em o tion al e x衅 ssivity , eh il触 n -5 re孚11a tion , 阴d 明ali ty Of soc i, m otional fu netioning. D曰剧卯nze nta l PS) .cho l云g丫, 了夕 (I ), 3 一19. G all agher , E . N . , & V ella 一Brod ri ek , D . A . (20() 8 ). Soc ial suppo rt an d em ot ional intellige nee as pred ietors of subj eetive w ell一be ing. 凡几"耐 勿 and l耐动司/口l撰ffe re 一 , 44 , 155 1一15 61 . Go leman , D . ( 1998 ). W ork ing w irh em otional intelli罗nee . B an tam : N ew YO rk . M ac N eil , G . , Stew art , J. C . , & K aufo lan , A . V . (2(兀旧). Soc ial supPO rt as a 卯tenti al m记era tor of ad ol eseent del in- quent be ha viors . Ch 沼 and A面les cent S / ial 肠rk JO urna l, 17 (万) , 3 6 1 一3 79 M ao veli, 5 ., Pe 川des , K . V . , R ieffe , C . , & Bak ker, F. (200 7 ). T面t em otional intell igenee, psyehologi eal w ell一being and 伴er - !ted soc ial eom petenee in ad oleseenee. B ritis h Jo orna l of D "肥师- " 刀勿乙几0彻纯盯, ZJ , 263 一275. M ayer, J. D . , Caru so , D ., & Sal ov ey , P . ( 1999 ). E m otional intelli- 罗nee m ee ts trad ition al stan d ard s fo r an in telli即n ee . In tell锣 nce , 2 7 (4 ) , 267 一298 # M 盯or, J. R . , D ipaol o , M . , & Sal ovey , p . ( 1990 ). Pereeiv主ng 司玉三e- ti ve eo nten t in am >2i即ou s v isu al stim u li : A e om p on en t o f em otio n al intelli罗nee. Jo u伽 1 of Pe o onal ity A ss ess men t, 义 , 772 一78 1. Pe tri desa , K . V ., Fre deri ekso nb , N . , & Fprn ham b , A . (20( 抖). T he ro le Of tr山r em otio n al in te llige n e e in a ead e m ie Pe rfo rman ee an 1{ d e vi- an t behavior at sehoo l. 尸已/ ona lity and l尹沼ioid ual D沙 re nces , 了石, 2 7 7 一2 9 3 . T idm a花11, P . , E罗r, D ., D enniso n , 5. , M ori斌y , N ., & Sto ugh , C . (20() 1 ). D efi eits in em otional intell i罗nee underlying adolesc ent se x offe ndi ng. Jo urna l of A面le scence , 24 , 743 一7 51. Tri ni dad , D . R . , & Johnso n , C . A . (2(X) 2 ). T he assoc iation betw ee n em oti o n al int翻 罗n ee an d e ar >y ad ole se en r to bac eo an d al eo h ol u se . Pe rso 耐姆 and l几d自l记/ D淤 re二 :, 了2 , 95 一10 5 . V aux , A . ( 1988 ). Soc ial sup即rt : Theow , re se, h , an d interv ention # N ew Y ork : P rae 罗r.W inters , J. , C lift , R . J. W . , & D utton , D . G . (2(蛇峙) . A n explorat o砂 study of em otional intelli罗nee an d do- 金灿灿等: 情绪智力和父母社会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直接效应还是缓冲效应? 1359 me sti c ab use . Jo 川刀al Zhou , Q . E ise n be rg , N . G u th ri e . I. K of Fa 爪海 , 肠肋ya , et 以. F动le 刀i e 5 . H 二 (2(X) 2 ) 19 (万) , 255 一267 . F a七e s , R . A . , Re ise r M . , & . Th e re lat io ns of P are n tal w ~ th an d 娜 itive ex p re ss ive nes s to e h ild祀n - e m p a th y 一re la ted 此 ! s卯nding an d soc ial fu netioning : A longi tudinal s一udy. Ch ild D曰犯l oP 侧 n, , 刀(J ) , 893 一9 15. T he E ffe ct of E m oti onai In tellige nc e and Pare ntal Soc iai SuPpo rt on Soc iai A dj us tm ent of Juve吐e D elin que nts : T h e Di re e t E 月触et or 伍e S tress一b u月免r E 月魁et? Jin Ca 咖丫, Zo / Ho 心 , Ho / Ke Z ( . Ins石tute "f D eve一opm ental Ps yeholo叮, Beijing N O丽al U nive! ity , Beijing, 100 875 ) (2 Joum al of Beijing N orm al u nivers ity , Beijing N orm al U nive! ity , Beijing , 100 875 ) A bs tr ac t Previous re searc h sugg este d that soc ial adj ustm ent had a elose re lat ionship 戒th em otional inrell i罗neo and paJ吧ntal soeial sup即rt of ad oleseents; how ever, the situ ation Of soc ial adj ustm ent, em ot ional inte lli罗nc e an d p, nt以soc ial sup卯rt Of delinquentju- ven iles and their re la tion sh ips we m n . t elear . A t th e sam e tim e , 衅 viou s re searc h su gg e sted there w ere the / d i溉 t effe et0 and the / stre ss一buJlbr,, hy即th es . ofpare ntal soc ial suppo rt on soc ial adj ustm ent; nev erth el ess , th e effe etof soc ial suP即rt on soc i以adj ustm ent of delinquentjuveniles h 0 n .t 硫 n well一confi rm ed. A eeord i鸣 to the 公3O ve two 即ints , we hy即th esized th at th ere w ere obvious diffe r- enees of em ot ional intellige nee , P , n旧 soc ial sup即rt and soc ial adj ustm ent be tween juv enile delinquent s an d o川in叼 juveniles; w e al so hy即thes ized th atthere we re 肠山th e direc teffe ctan d the stress一buffe r effe et Of par ental soc i司suppo 0 on soc ial adj ustm en tfo r de - lin明entjuveniles. To testthese hypothese s, 甲estionnaire s abo utthe situation of soc ial adj ustm ent, em otional intellige nee an d Par en回 soc ial suP卯rt w ere ad m inistere d to 499 juvenile delin卿ents an d s以 ord in脚 juveniles加m Shan ghal an d Kunm ing. Firs咖 , we used 即al ysis of vari - an ee to exam ine the d政 re nees ofsoc ial adj ustm ent , em otional intellige nee an d pare ntal soc ial suPpo rt be tween juveni le delinqU ents an d ord inary adoles eents;阮con由y , w e used SE M to exam ine th e effe etOf rhe P耐 ietion Of em otional intelligenee on soc ial adj ustm entOf ju- venile delin qU ents to te st th . 击rec t effe et Part iall y ; F inal ly , SE M we re u sed to ex anu n e th e m od era tion Of p are n tal soc ial su ppo rt on th e Pre dietion of em oti onal intelli罗nc e on so eial adj ustm entOf delin四ent juve niles to te stth e stre ss一bllffe reffe etan d to test th e dire eteffe et P 时 ial ly. Th e findings sugg ested tha t (l) th e seore s ofem oti onal intelli罗nee , pajre ntal soc ial sup即rt an d soc ial adj us晒ent oford in叨 ad o- leseents were high er th an thos e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2) In the di me ns ions of emo tional int elli罗nee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as sim i- lating em otion , unders tan di 吧 em otion an d m an 哈 ng emot ion ean Pre di et po sitivel y the situa布ion of 卯sitive soc ial adj ustm ent, and they ean al so pre dietnega tive ly th e 51:uation of nega,ive soc ial adj ustm 叨t. M oreo ver , 山e effe ctOf nre die石on of 朋sim ilating emo tion on PO si- tive soc ial adj ustm eni was s如n罗r than th at on negat ive soc ial adj ustm eni an d the effe etOf m an agi ng em otion on nega rive soc ial adj ust- m entw as stron 罗r th an th at on 卯sitive soc ial adj ustm ent; (3 ) pare n以 soc ial su ppo rt Of juven ile delinquents ean pred ietdi re edy so eial adj ustm ent, an d can al so m od erat e th e pred ietion of emo tional inte ll i罗nee on soc ial adj ustm ent. BOth th e / dire eteffe et, . hy即theses an d the / stre ss一buffe r0 hy即these s Of pare ntal soc i以suppo rt on soc ial adj us tm ent w ere ex allljned by thi s re se 二 h re sul ts. Th e Pre sentre se , h diseusse d an d elarified the situ ation an d the eharac teriotics Of juveni le delinquents , emo tional intellige nee , pa- re ntal soc ial sup训rt and soc ial adj us 如ent an d the p找对ietion Of emo tional inteili 罗nee on th eir soc ial adj ustm ent. Th e 叩Pl ieab ility of the / dire et effe ct0 and th e /stre ss一buffe r, . hyPO theses on deli叫uentjuveni les we re al so disc ussed . K ey W o八15 juveni le delin明ent!em otional inte lli罗nee , Pare ntal soc ial suPpo rt , 即sitive soc ial adj ustm enr, negative soc ial adj ustm ent
/
本文档为【情绪智力和父母社会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_直接效应还是缓冲效应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