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_离愁_兼论_诗穷而后工_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_离愁_兼论_诗穷而后工_

2012-06-19 6页 pdf 80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0718

暂无简介

举报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_离愁_兼论_诗穷而后工_ 1.文学中的离愁 南朝的江淹在其名篇《别赋》中写道:“黯 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就是说,离别是人世间最 痛苦的事情。从此,离愁就成了最痛苦的代名词。 翻开中国历朝历代的各种文学作品集,会发现抒 写离愁的是最多的也是写得最好的。离别原因有 多种多样,离别双方身份关系也是多种多样,但 “有别必怨,有怨必盈”(江淹《别赋》),不管是 朋友远游、少小离家,还是夫妻暂别、情人分离, 以至于一去不回再无见日的生离死别,别离之时, 都难免愁怨撕心,哀苦凄绝,“使人意夺神骇, 心折骨惊”(江淹《别赋》)。却是为何,在人类 种种情感中...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_离愁_兼论_诗穷而后工_
1.文学中的离愁 南朝的江淹在其名篇《别赋》中写道:“黯 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就是说,离别是人世间最 痛苦的事情。从此,离愁就成了最痛苦的代名词。 翻开中国历朝历代的各种文学作品集,会发现抒 写离愁的是最多的也是写得最好的。离别原因有 多种多样,离别双方身份关系也是多种多样,但 “有别必怨,有怨必盈”(江淹《别赋》),不管是 朋友远游、少小离家,还是夫妻暂别、情人分离, 以至于一去不回再无见日的生离死别,别离之时, 都难免愁怨撕心,哀苦凄绝,“使人意夺神骇, 心折骨惊”(江淹《别赋》)。却是为何,在人类 种种情感中,独离愁使人“黯然销魂”呢?本文 第一部分就从心理学中的情绪情感理论出发来分 析文学上的离愁。 1.1 情绪和情感的界定 关于与情绪情感的定义,当前比较流行的一 种看法是,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 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这种看法说明,情绪情感 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1]。 同时,情绪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现、 和生理唤醒等三部分组成的 [2]。主观体验 (sub- jective experience) 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 的自我感受。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即为表情 (emotional expression)。 生 理 唤 醒 (physical arousal) 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指 一种生理激活水平,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情绪 (emotion) 主要指感情的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 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 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 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和消失。 情感 (feeling) 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 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深刻性和持久性,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 形成的,而且又通过情绪来表达,而情绪的变化 强度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情 绪着重于描述情感过程和生理层面的外部表现, 作者简介:于世刚,男,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研究方向:人格与心理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离愁”兼论“诗穷而后工” 于世刚 摘 要:文章第一部分从心理学中的情绪情感理论出发分析文学上的离愁,认为离愁与婴儿时期的依 恋有关,离愁的本质是恐惧和痛苦,其主观体验与表现形式都是以悲伤为主。第二部分讨论 文学上的一种现象:“诗穷而后工”,说明“诗穷而后工”这种文学理念有其深刻的心理基 础和生理基础:(1) 个体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存在着心境一致性现象,它是指个体倾向于记 忆与当前的心情具有一致性的信息;(2) 人类的负性情绪和认知功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负性情绪需要启用更多的认知资源。 关键词:离愁 依恋 恐惧 痛苦 悲伤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5卷 总第 113期 2010年第 7期 总第 782页·理论研究· 14 情感着重于表明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方面[3]。 1.1.1离愁的界定 谈及文学作品里的具有典型性的情感和思想 特征,很多人会联想到忧愁,而当谈及忧愁时, 各类文本里最为丰富活跃深沉而又为读者称道的 就是空间忧郁。就本质而言,空间忧郁即是离愁 (Sorrow of Parting),即由于离别造成物理空间变 换所引起的人们的怅惘、悲伤和哀愁情感[4]。而离 愁,简单点说,就是美好的人、物、事被无可奈 何地从生命中抽离所产生的一种伤痛。再具体一 些,可以说,离愁是因人情的失去而产生的伤痛, 我们对一个地方的留恋,对一种物事的不舍,大 都是因为这个地方这种物事牵连着许多人情故事, 这也是文学作品中主要抒写的。 离愁作为情绪情感的一种,如若简单地将其 归于情绪或者是情感,都是不恰当的:离愁兼具 情绪和情感的特点。在别离的现场,离愁有较大 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会随着时空的推移 减弱消失,即在送别之后,离愁对于送别双方会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而逐渐淡化。然而, 离愁有时又有很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比如失恋之悲、丧亲之痛,有时可能会经年不去, 甚至可能持续一辈子,离愁有其明显的情绪表现, 也有其明显的主观体验。 1.2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组成情绪的基本维度 是两大类。研究情绪的心理学家形成以两大维度 来对情绪进行分类的模式,称为“大二 (Big Two)”模式。但使用“大二”模式对情绪来进行 分类的研究者也持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 情绪的一个维度为愉快与不愉快度,另一个维度 为活跃或唤起度[5];第二种看法是将情绪分为消极 情绪 (Negative Affect) 和积极情绪 (Positive Af- fect)。在后一模式中,消极情绪纬度代表个体对 某种消极的,或厌恶的情绪体验的程度,如紧 张、悲哀、烦恼等情绪;积极情绪维度则反映个 体体验积极感觉的程度,如高兴、兴趣、热情, 等等[6]。 1.2.1离愁的归属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很明显,离愁应 归属于消极情感类,但按照“大二”的第一种看 法中的活跃或唤起度维度上,离愁该属于哪一种 水平呢?这个就有点难以界定了。离愁有强有弱, 生离死别、情人分离,可以让人哭得死去活来, 肝肠寸断;朋友远游、夫妻暂别,却经常只是淡 淡的离愁,有三分的依依不舍,更多的却可能是 “甜蜜的哀愁”。所以离愁在唤起度维度的两级间 是连续的,有时可以是低度唤起,有时可以是高 度唤起;有时可以是短暂唤起,有时可以是持久 唤起。但可以这么说,高度唤起的离愁一般不会 太持久,持久唤起的离愁一般不也会太强烈,或 许在十年之后,你还会想起你十年之前的失恋而 悲痛,但这种悲痛只会在你偶尔想起的那片刻时 间里针刺你一下,随即便会飘散开去;或许因为 丧亲之痛,你永久地陷入悲哀之中,但这种悲哀 也不会一直不停地,时时刻刻地让你痛不欲生, 很可能是化入你的心境中去,成为你一切情绪情 感的一种弥散的背景。 1.3 离愁的本质 20世纪 70年代初,伊扎德用因素分析的方 法提取出的人类的基本情绪(或者说是初级情绪 或一级水平情绪) 有 11种[2],即兴趣、惊奇、痛 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 蔑和自罪感等。这 11 种基本情绪可以有多种组 合,由此可以产生上百种复合情绪(或者说是二 级水平情绪或简称为二级情绪)。很明显,在伊扎 德的分类中,离愁不属于基本情绪,在其他各家 的分类中,也没有将离愁归为基本情绪的。可见, 离愁应是复合情绪的一种,是基本情绪———多数 基本情绪是先天的[7](孟昭兰,1989) ———社会化 发展的产物,那么,离愁是由哪些基本情绪复合 而成的呢?它是怎样发展形成的呢? 1.3.1离愁与依恋 当代持人性学观点的发展心理学家 Bowlby从 儿童与成人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关于母—婴依恋的著名理论。Bowlby的假 设提出,在婴儿的心理发展和母—婴关系的建立 上,必须考虑人类种属在进化中所处的基本情况, 人类祖先从进化中获得他们所赖以生存的、自身 所具备的能力,这就是,他们的幼仔能够依赖自 己发出的信号与成人保持接触和受到哺育,这类 信号即传达自身状况的感情信号和成人之间建立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5卷 总第 113期 2010年第 7期 总第 783页 ·理论研究· 15 的联系即感情的联系。 依恋就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 (通常是母亲) 之间的最初的情感性的和社会性的联系,也是情 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7]。婴儿与母亲的接近会使他 感到最大的舒适、愉快,在母亲身边能使他得到 最大的安慰与安全。然而,婴儿同母亲分离则会 使他感到最大的痛苦,这可以从生存角度解释: 还完全不能自理的婴儿若与母亲分离,意味着婴 儿失去了他赖以生存的食物、温暖和安全等一切 保障,则顷刻间就可能遭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 依恋———害怕同母亲分离———是婴儿赖以生存的 一种情感。而离愁———美好的人、物、事被无可 奈何地从生命中抽离,很可能就是源于婴儿时期 的依恋在每次同母亲分离时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反 应在其生命的以后阶段里的演化和发展,从害怕 同母亲分离而产生痛苦,概括推广到其他有益于 自己生存和生活的人物事。 1.3.2离愁和悲伤 上文已经说过,婴儿同母亲分离意味着婴儿 失去了他赖以生存的食物、温暖和安全等保障, 会使他感到痛苦,这种痛苦在其生命的以后阶段 里演化为离愁形式的情绪情感,那么也就是说, 离愁的本质,就是痛苦和恐惧,也就是说,离愁 由痛苦和恐惧等基本情绪复合而成。对婴儿来说, 母亲的离去意味着安全的消失,从而会引起恐惧, 所以,离愁中有一定成分的恐惧。从进化的观点 看,恐惧有助于从逃避中得到解救,从而有利于 集群的社会结合以保证个体的安全。至于离愁, 它的恐惧成分的作用就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离别。 痛苦是有机体生理状况的不适反应,它主要指诸 如饥饿、疼痛等生理变化,然而七个月以上的婴 儿因母亲离开而哭出眼泪,这时人们就把它称之 为悲伤了。所以悲伤是痛苦的发展和延伸,它们 是同一种情绪的两种表现形式。但是痛苦的表情 不容易被识别,并且痛苦在大孩子和成人中更经 常地被内化和掩盖,而悲伤的形式则经常可以在 哭泣中表现出来,所以,悲伤的表情就成了痛苦 的主要表现形式:无论是大小孩还是成人,他们 已学会忍受一般的痛苦,但在强烈的痛苦忍耐不 住时,就会失声痛哭,从而表现了悲伤,释放了 痛苦[3]。并且痛苦一般与悲伤同步发生,痛苦常包 含着悲伤和沮丧,如感到自己不能挽留自己强烈 希望加以挽留但却已经或者即将失去的人,会同 时感到痛苦与悲伤。所以,离愁在表现形式上通 常也就是悲伤。然而,离愁不等于痛苦与恐惧的 简单相加,也不简单就是悲伤。由于社会的原因, 成人一般避免哭泣,特别是在一般的离愁场合, 所以在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离愁主要成为一种 主观体验,也就是说,离愁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 成一种主要以悲伤为主的主观体验,其中再加上 认知的调节干预与当时人物情境等种种因素,使 得离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观体验不一而足, 从而使离愁成为文人们道之不尽的话题,这也就 是中国古文学中抒写的离愁的主要内容。 2.论“诗穷而后工” 中国诗歌理论批评史上有一个源远流长的观 点,叫做“诗穷而后工”或“悲愤出诗人”。最先 是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中明确提出这种观点: 前代所传下来的不朽之书,“大抵圣贤发愤之所 为作也”,这就是后人反复称引的“发愤著书说”。 因为它既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种规律性现象,又 代表着失意文人的普遍心态和价值取向,故而得 到后代人的共鸣,并且不断融进自己的遭际感受 而加以补充阐发[8]。韩愈在《荆潭唱和诗序》中对 此观点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夫和平之音淡薄, 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 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 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 为。”其后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开篇写 道:“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 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 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 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 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 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 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渐渐地,终 于形成了这种文学理念,即“诗穷而后工”。不独 中国如此,俄罗斯亦有“一部文学史,就是一部 苦役者的历史”的说法。古罗马诗人尤维利斯对 此的见解有“愤怒出诗人”的名言[9]。近代西方也 有“最甜美的诗歌是那些诉说最忧伤的思想的” 观点(雪莱《致云雀》)。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5卷 总第 113期 2010年第 7期 总第 784页·理论研究· 16 总而言之,古今中外文学上有这么一个理念, 这个理念可分为两个面,就是:(1) 人在困厄穷 苦时诗写得好,(2) 关于苦恨哀愁之类的诗写得 好。这么一个文学理念,能不能从心理学角度分 析探寻一下其根本原因呢?本文接下来的部分就 试着探讨一下“诗穷而后工”心理学原因。 2.1 中国古文人的见解 张煌言、陈兆伦、陈继儒等都做出大致相同 的心理解答,结论可归纳为:乐的特征是发散、 轻扬,而忧的特征是凝聚、滞重,欢乐“发而无 余”,要挽留它也留不住,忧愁“转而不尽”,要 除它也除不掉。他们对欢乐和忧愁的情味很是体 贴入微,但仍不能算解释透彻,不曾上升到人的 心理本质的高度[10]。 2.2 心理学家的研究 2.2.1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 弗洛伊德认为在实际生活里不能满足欲望的 人,死了心退一步想,创造出文艺来,起一种替 代品的功用,这就是所谓的“升华”,其本质也就 是心理动力的“宣泄”。 依照动力说,一切不受阻碍的活动都导致快 乐,而一切受到阻碍的活动都导致痛苦。忧愁本 身正是欲望或意念受到阻碍的结果,所以一般都 伴随着痛苦的情调。但这种痛苦并不都是长久的、 无法驱散的,因为对忧愁的沉湎和对它的抒发宣 泄本身又构成一种心理活动,它使郁结在胸中的 苦闷“不受阻碍”地在艺术中畅快发泄,从而产 生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和简单形式的快乐即直接 满足需要的快乐相比,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快乐。 生活中我们常说“痛快”,细想其味,在经历了痛 苦之后才能更清醒地意识到快乐的美好,从而更 充分地享受快乐;同时,面对痛苦的挣扎和对它 的努力摆脱以追求快乐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更清 楚、更明显地看到自己生存的意志和力量,从而 得到人的自我确证。在愁情的艺术抒发中,人的 意志和力量都通过具有美感的艺术品而表现出来, 而愁情也通过艺术的抒发转为快乐[11]。 2.2.2“穷苦之言易好” 自从 7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开始了具体情绪对 认知过程的影响的实验研究。鲍威尔在心境对记 忆的影响的研究中得到这样的结果:成人被试在 愉快情况下学习背诵,他们在愉快中回忆那 些单词时,比在悲伤中回忆量要大;而在悲伤情 绪下记忆的单词,在悲伤中的回忆量比在愉快中 的回忆量要大。另一项实验结果表明,成人被试 对童年事件的回忆,处于愉快情绪中的被试,回 忆曾经引起愉快的事件的数量,比回忆曾经引起 痛苦的事件的数量要多;而处于痛苦情绪中的被 试,回忆引起痛苦的事件的数量比曾经引起愉快 事件的数量要多。这些资料表明,无论是所回忆 的材料的性质,或回忆时被试的情绪状态性质, 都影响回忆的数量和质量。孟昭兰等(1989) 以 婴儿为被试在北京大学情绪心理实验室进行了各 种情绪对认知操作(问题解决) 的实验研究的一 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在正情绪和负情绪之间,它 们对认知操作的影响是有显著差异的。 研究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心境一致性效应,它 在记忆中的体现即为心境一致性记忆(Mood Con- gruent Memory, MCM) [12],它是指个体倾向于记忆 与当前的心具有一致性的信息。例如,抑郁者的 心境一致性记忆是指抑郁者能够回忆更多的与其 抑郁心境相一致的信息(比如不快乐的或沮丧的 负性信息),而心境愉快的人倾向于回忆更多与其 积极心境相一致的信息(比如快乐的或喜剧性的 事物)。 这或许可以解释“穷苦之言易好”的一个方 面:中国古代的科举的应试教育体制的指定 教材是四书五经,大抵都是“先贤之言”,作文是 严格的八股之文,古代文人为了能够“干卿相”, 从小到大,有的甚至是到老至死,都是在“皓首 穷经”。据我们现在想来,当时他们从小就学习那 些先贤的大道理,应该是没多大乐趣,所以中国 自古就有“寒窗苦读”之说。由此,他们的知识 积累全是在负性情绪的背景中积累的,而当他们 失意之时,这些在负性情绪的背景中积累的知识 自然很容易地就提取出来,去抒写他们当时的心 情。由此,“穷苦之言易好”就可以理解了。 2.2.3“为赋新词强说愁” 随着词的产生发展,大批达官贵族乃至帝王 词人的出现,对这个传统诗学命题构成了不容忽 视的悖论。如南唐中主李 、后主李煜、宰相冯 延巳,以及北宋时期的晏殊、欧阳修等人,都留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5卷 总第 113期 2010年第 7期 总第 785页 ·理论研究· 17 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他们不是怀才不 遇穷愁潦倒的失志之士,而是志得意满位极人臣 的幸运者。高门大第,肥马轻裘,金卮玉食,娇 妻美妾,他们已经得到了那个时代所能提供的一 切物质的与精神的享受。按照上述的命题推论, 他们不应该再有什么遗憾与愁苦,也不可能写出 具有生命力的好词来。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从另 一面来说,唐宋名家词人中,布衣寒士极少[8]。 然而,有实验研究表明,情绪影响人们倾向 回忆与情绪状态一致的词语,但是,回忆主要受 先前的记忆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信息加工的过 程受情绪影响呈现的心理倾向性比在信息提取时 受绪影响呈现的心理倾向性更为深刻[13]。也就是 说,先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更能决定或者是影响 学习内容的情绪色彩,所以,如以“苦读”定义 中国古代文人的学习时的情景状态的话,那些志 得意满位极人臣的卿相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 篇佳句(尤以那些内容为抒写苦恨哀思的为最), 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了:首先他们大都是从苦读之 中成长出来的,是苦读者中优秀杰出的苦读者, 有着深厚的知识背景积累,为了写出名篇佳句, 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提取出当年学习的知识内 容,他们不得不“为赋新词强说愁”,———因为在 负性情绪状态下更容易回忆起当时在负性情绪状 态下所记忆的知识内容。 2.2.4从生理角度来看 裂脑研究说明,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语 言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 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等;而知觉物体 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艺术则定位于右半球。 吉尔福特 (Guilford, 1976) 把思维分为辐合 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 思维的主要成分。其中,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 不同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 中存储的信息,从而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 想。由此可以看出,发散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有 着很大联系,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和右脑有着 很大的联系。 戴维森 (Davidson, 1993) 和福克斯 (Fox, 1991) 在一系列研究中发现,在正性情绪时,左 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而在负性情绪时,右 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 明代诗评家胡应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 象。”毛泽东同志《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说 道:“诗要用形象思维”,即人在创作时需要大量 丰富的形象性的有创意的联想思维活动,所以诗 歌创作,也可以说,人的创造性思维,———人在 创作时需要大量的形象性的丰富的联想思维活动, 主要是在右半球进行的,而人在负性情绪时,右 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也就是说,右半球在 负性情绪中有较高的激活水平,进一步也就可以 说,人在负性情绪中就可能有更多的创造性思维。 再加上在负性情绪中有较少的电位活动即处于较 低的激活水平的左半球的较冷静的言语逻辑思维, 人的创造性就可以很好发挥了。 2.2.5最近研究结果 人们对情绪调节策略有两种不同途径,一种 强调个体幸福的最优化 (optimization of happi- ness),或者说是强调保持积极的乐观主义基调; 另一种则强调认知和情感的区分性 (differentia- tion)。最优化是一个自动化的、相对容易的过程, 包括一些潜意识的个人经验;区分性则涉及对现 有知识情境进行识别或区分的精细加工,它比最 优化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并且与外显的、可意 识的学习及知识有关。Labouvie- Vief(2003) 的 研究表明,认知情感的复杂性与正性情绪如幸福 感等的联系不大,而对负性情绪的调节与认知功 能之间有很紧密的联系,个体高水平的认知复杂 性往往更多的表现在负性情感中[14]。这可能是因 为人们为了协调和平衡负性情绪,人们使用了更 多的认知资源。并且,情绪不仅影响对信息的选 择和加工,还影响认知策略与风格。大量实验表 明愉悦的情绪状态倾向于使个体采用启发式加工 策略,即采用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依赖已形成 的知识结构、较少注意加工对象的细节以及付出 较少的认知努力;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倾向于使个 体采用系统加工策略,即采用自下而上的加工方 式、较少依赖原有的知识结构而将注意力集中在 当前刺激物的细节上。 王智等(2008) 认为[15],如果被试在对特定 意义的词语的反应上表现出了延迟的特点,说明 被试更多地对这一信息进行了加工,如果是情绪 词语,说明被试对其进行了突出的情绪表征 (McKenna, 1995; Riemann, 1995;王智,2008)。郑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5卷 总第 113期 2010年第 7期 总第 786页·理论研究· 18 希付等(2009) 实验研究表明[16],在反应时间上, 被试在总体上趋势一致,都是对消极词语的反应 时间最长。并且经事后检验,消极词语与积极词 语、中性词语的反应时间的差异均显著。这说明, 个体对负性情绪进行了深度的精细的认知加工, 对负性情绪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区分,目的也许是 为了协调和平衡负性情绪。 2.2.6结论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人的负性情绪与认 知功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为了调节(或 者说是“宣泄”或“升华”) 负性情绪,使用了更 多的认知资源;或者从另一方面说,人们为了调 用起更多的认知资源,有时不得不人为地“制造” 些负性情绪,由此也就创作出大量的关于负性情 绪的作品,从而也就形成了“诗穷而后工”的文 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 2004 [2]Izard C. Human emotion [M].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77 [3]K·T·斯托曼著.张燕云译. 情绪心理学[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4]王达. 论离愁的传统文化生态内涵及当代 接受[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7(5): 65- 68 [5]Feldman, L. A. Valence focus and arousal fo- cu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 of affective experience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 chology, 1995, 69: 153- 166 [6]石林. 情绪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综述[J]. 心理 学动态, 2006, 8(1): 63- 68 [7]孟昭兰. 人类情绪[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 1989 [8]张仲谋. 论唐宋词的“闲愁”主题[J]. 文学 遗产, 1996, 6: 42- 50 [9]孙立渊 . 贬官·杰作·愁穷 [J]. 电大教学 , 1995, 109(4): 14- 15 [10]钱钟书. 诗可以怨. 七缀集[M]. 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11]蔡爱芳.浅议秦观词中之“愁”———兼谈 “诗可以怨” [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17(6): 86- 88 [12]杨治良. 记忆心理学[M]. 上海: 华东师大 出版社, 1999 [13]朱诗敏.情绪启动下的心理倾向的实验研 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4]Labouvie- Vief, G. Dynamic Integration: af- fect, cognition, and the self in adult- hood. Psyche and Eros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5]王智, 江奇, 张大均. 网络成瘾者的编码和 再认实验研究 [J].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8, 24(1): 106- 112 [16]郑希付. 网络成瘾者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认 知加工特征[J].心理学报. 2009. 41(7): 630- 638 The analysis of sorrow of parting and the view of the harder in life, the better in poem from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Yu Shigang Abstract: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literary sorrow of parting using the theory of emotion and feeling in psychology, suggest the sor- row of parting is related to the attachment in infancy, the fear and pain are the essence of sorrow of parting, and it's subjective experience and expression form are all grief- based.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discuss a literary phenomenon: the harder in life, the better in poem, this literary phenomenon has profound psycho- 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basis: (1) There is mood con- gruent memory (MCM) when the individual processes information; (2) There is a close linking between the negative emo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that is the negative emotion needs more cognitive resource. Keywords: sorrow of parting; attachment; fear; pain; grief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5卷 总第 113期 2010年第 7期 总第 787页 ·理论研究· 19
/
本文档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_离愁_兼论_诗穷而后工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