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城市门户地区街景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以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街景规划为例

2012-06-20 3页 pdf 274KB 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6148

暂无简介

举报
城市门户地区街景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以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街景规划为例 工程技术 ChitinNewTechno丽logies』antiLPnx糕iuI豳囵盗圆霍阅m■嵋■■■饵篮工G‘叫国■臣卫 城市门户地区街景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以苏州工业同区东环路街景规划为例 陈栋萧明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4) 摘要: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的空间规模快速扩大,原先的城市门户地区渐渐融入城市中心区域。本文结合规划实践,针对目前大多数街景规 划的偏重于表皮设计的现状,研究了规划的理念、思路和内容,并对街景规划的本质和设计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门户地区;街景设...
城市门户地区街景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以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街景规划为例
工程技术 ChitinNewTechno丽logies』antiLPnx糕iuI豳囵盗圆霍阅m■嵋■■■饵篮工G‘叫国■臣卫 城市门户地区街景的思考与实践 以苏州工业同区东环路街景规划为例 陈栋萧明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4) 摘要: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的空间规模快速扩大,原先的城市门户地区渐渐融入城市中心区域。本文结合规划实践,针对目前大多数街景规 划的偏重于表皮设计的现状,研究了规划的理念、思路和内容,并对街景规划的本质和设计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门户地区;街景设计;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 l引言 城市门户地区的街道,既足城市的主要对 外交通通道之一,也是城市的窗口地段。作为城 市形象的霞要载体,这一特定地段的街道规划 是最为常她的没汁类型之一。 2城Ilf门户地区街道的特征 2.1逐渐t|1对外交通通道向城市道路转变 当前,许多城市的发展非常迅速,城市的空 间规模快速扩张。城市的fJ户地区不断外移,原 先的门户地Ⅸ逐渐成为城市的f|l心区域。随之 而来的是,原本主要承担对外交通的道路,不得 不承担}=l益增加的市内交通功能。肩负城市对 外交通和内部交通的双重使命。 交通的混杂通常会使得决策部门新建一条 过境通道疏解过境交通,原对外通道的功能逐 渐转变为以市内交通为主。正是由于这样的一 种角色转变过程,使得这类道路常常在其城f悟 格局的演迸过程巾扮演着十分霞要的角色。这 些交通走廊有时是蓖要的功能轴线,有时甚至 成为城市窄间的发展骨架。引导其发展方向。 2.2城市形象的窗u 城市门户地区的道路,除了服务于交通的 功能之外.两侧的其它活动功能也较为丰富,人 流较多,其所展现的城市风貌能够体现一定的 地域特征。这些道路往往构成了外地人对该城 市的第一印象,是名剐其实的窗口地区。 2.3用地功能混杂.建筑形象参差不齐,环 境景观小佳 长期以来,城市门户地区的城市空间发展 大都是自发的,缺乏规划引导,属J:自下而|二 型,总体上给人以缺少秩序的感受。用地功能E 比较混乱,较多的足沿街·层皮的商业和小型 工业用地,也有少量的居住和办公设施。建筑以 低、多层为主,质量、风格参差不齐。相互之间难 以取得协调。道路景观环境摹本是简陋的,仅在 个别重要的交通节点有所考虑。 2.4街道窄间单一,有较多的消极空间 由于对外交通道路主要是满足城际交通 的,车漉皱较大,车速较快,道路标赢也较旁侧 形成一定的高差。因而沿街建筑与道路空问之 间必然存在形成一种过渡空间。而这种过渡空 间对于城市来说.往往是消极的.既无法改变沿 街建筑界叫千篇一律的状态,也无法使建筑与 道路取得良好的呼应。使得街道空间形态十分 单一。 3项目背景 苏州市东环路fi)=于苏州古城与苏州工业园 区的交界处。随着苏州城市建设和交通的快速 发展,东环路地区成为联系二者的重要城『|J区 域,其重要地位日益突出。 《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以东地区重建改造 咨询报告》提出:为协调整个东环路地区的建设 发展,需对东环路东部沿线街区加以改造,改善 居住环境、优化城市窄问、提升城市景观形象。 本次规划范围为东环路以东沿路进深约50—100 米的区域,北起312国道,南至东兴路,全长约 6.5公里。 4街景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4.1规划理念‘ 4.1.1街景设计的实质是街区更新 城市门户地区的街道,两侧建筑年代跨度 较长,功能混乱,需要作_}}{规划改造的内容较 多,冈此其规划必然涉及到道路两侧的纵深部 分。这就要求规划师改变以往“一层皮”的设计 套路,以“街区”为规划埘象,用整合、有机的设 计思路,将街道及其两侧的地块作为一个绉体 来考虑,从街道所处的Ⅸ域米做规划定位和分 析。应彻底打破以往表皮设汁的藩篱,系统考虑 规划街区的功能、交通、景观、环境等等,仔细考 察沿街地块的建筑质量,功能发展定位,以城市 更新的理念,去完成一项渐进型的街K更新规 划。 4.1.2从街道到Ⅸ域的有机百动 在街景规划中,设计范围应该不仅包括道 路红线内以及沿街的空间,还应包含两侧的纵 深区域,至少是l临街的首个地块,大多在垂直街 道50—100米的范围。就城市门户地区的街道而 言,是城市的窗n地区,大多位1:城市Ih0区的 边缘,可以看作是城市部分区域发展的弓I擎,至 少是可以带动城市某个组团的发展。因此,在规 划过程中,没计师应该将街道两侧的地块放在 整个城市组团或者是更大的区域IlI,来考虑其 性质、功能、更新方式等问题,将街道这根线与 区域这个面做到有机融人,互动发展。这样的规 划方案,有利于营造街区的活力,有利于可持续 发展。 4.2没计步骤与策略 4.2.1“一步曲”的‘r作步骤 根据对东环路现状情况的.我们确立 了“i步曲”的T.作步骤,即将规划任务分解为 三个工作层次:(图1) 图1“三步曲”的工作步骤 (1)规划整合(intregration) 通过对规划范围及周边地段的综合分析,在更 大的范嗣内研究确定交通、用地以及城市空间 形态上的整体要求。 (2)空间没汁(spacedesign) 在规划整合的指导下进行以街道空间和视 觉形象为研究对象的窄间设计。主要包括街道 节点设计、天际线设计、街道空nⅡ断面设计和地 块空间设计等。 (3)操作管(operation) 结合东环路整治实趟的要求设置近期和远 期目标,提出近期整治措施和长效管理策略,为 东环路沿线的地块开发和城市建设提供动态的 规划控制。具体内容包括近期建筑整饬要求、环 境艺术设计要求,以及远期地块城I仃没汁导则 的设计。 图2:苏州东环路空问节点特色意向图 4.2.2景观改造策略 为弱化高架道路对城市夺间的不良影响。 规划确定新建地块统一滑东环路后退lO米以 上绿化带,建筑后退绿线不小于5米。形成沿东 环路以绿化为主的景观JxL貌。同时将较大规模 的人行活动和步行空问引入地块内部,创造尺 度宵人的步行空『uJ环境。避免高架路对行人心 理造成压抑。 规划利用高架道路形成高视点的观景线 路,适应快速交通的观景需求.沿街建筑形象进 行大块面处理。除重点部tiz外,避免琐碎不堪的 细部装饰。 4.3地域特色塑造 作为连接苏州古城和苏州T业园区的重要 纽带,东环路应该兼顾占城的历史文化氛罔以 及同区欣欣向荣的现代特色。规划在“古”与 “新”的碰撞交错J|l得出东环路地Ⅸ的形象定位 为:“延续‘I城交化脉络、展现新区现代风貌的 苏州工业嗣区两大门”。 设计师充分挖掘地域所独有的历史文化资 源和自然景观资源,结合现状布局了血个各具 特色的道路节点空间。分别为:“娄门帆影”一以 自然生态为主,具有娄汀历史感的窄问意象; “东港吴门”~东港河畔,苏州传统滨水商业空 问的现代演绎;“中新盛景”一欣欣向荣的现代 化园Ⅸ中心风貌意象;“金鸡朗阳”一园区独有 的金鸡湖风光的浓缩与指爪;”南荡姑苏”一黄 天荡历史与现代空间意象的交融。(图2) 通过这无个常点的特色没汁,东环路形成 了一个完整的特色城Iif空间。不『司于其它任何 城市,也不同于苏州的其它任何街道。大大提高 了城市景观的Ⅱ丁汉别性和空IhJ品位。 5街景长效管理策略的探索 城市规划的评价体系与实施机制足动态 的、不断反馈的。同样,街景设计的目标也不是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一87—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l霍豳誓曩瞄困黹诮黔磊而懈。。。a酬。cts 浅谈三角高程测量新方法 毛淑杰 (黑龙江省煤矿设计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工程技术 摘要: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涉及到高程测量,传统的测量方法是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两种方法虽然各有特色,但都存在着不足。 水准测量是一种直接测高法,测定高差的精度是较高的,但水准测量受地形起伏的限制,外业工作量大,施测速度较慢。三角高程测量是一种 间接测高法,它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且施测速度较快。在大比例地形图测绘、线型工程、管网工程等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但精度较低,且每 次测量都得量取仪器高,棱镜高。麻烦而且增加了误差来源。 关键词:新三角高程测量法;测量 随着全站仪的广泛使用,使用跟踪杆配合 全站仪测餐。岛程的方法越来越普及,使用传统 的t角高程测堵办法已经显示出了他的局限 性。经过k期摸索,m一种新的方法进行三 角高程测鞋。这种方法既结合了水准测繁的任 一置站的特点,又减少了三角商程的误差来源, 同时每次测量时还/fi必量取仪器高、棱镜高。使 i角高程测量精度进·步提高,施测速度更快。 l■角高程测量的传统力.法 如图l所示,设A,B为地而上高度不同的 两点.L三知A点高程H。,只要知道A点对B点 的高差H^B即可由H。=HA+H。得到B点的高程 HB。 D 故 Hn_H^+Dtana+i-t(1) 这就足■角高稃测量的基本公式,但它是 以水平嘶为基准面和视线成卣线为前提的。因 此,只有当A,B两点间的距离很短时,才比较准 确。当A,B两点距离较远时.就必须考虑地球弯 曲和大气折光的影响r。这里一i叙述如何进行 球差和气差的改正,只就■角高程测量新法的 一般原理进行阐述。我们从传统的■角高稃测 量方法中我们ur以看出,它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全站仪必须架设存L三知高程点卜;要测出待测 点的高程,必须量取仪嚣高和棱镜高。 2■角高群测量的掰方法 如果我们能将全站仪象水准仪一样任意置 厶 。 , 一 V t ^7 B r‘爪∥∥力/⋯’,Ⅲ/rrl ,刃77,刖,7,’ 过A点的水牛圆 ’ HA 高程基准面 图l 图中:D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a为在A点观测B点时的乖直角 i为测站点的仪器高,t为棱镜高 H^为A点高程,H。为B点高程。 v为全站仪望远镜和棱镜之间的高差(v= Dtana) 首先我们假设A,B两点相距不太远,可以 将水准而看成水准而,也不考虑大气折光的影 响。为厂确定高差h。,口f在A点架设全站仪,在 B点竖立跟踪杆,观测垂直角a.并直接量取仪 器高i和棱镜高t,若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D.则h_^s=V+i—t 点,而不足将它置在已 知高程点卜,同时又在 不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 的情况下,利用三角高 程测量原理测fI;待测点 的高程,那么施测的速 度将更快。如图一,假没 B点的高程已知,A点的 高程为末知,这里要通 B过全站仪测定其它待测 点的高程。首先ffl(1)式 可知: HA=HB一(Dtana+i—t) (2) 上式除了Dtana即 V的值可以用仪器直接 测出外。i,t都足未知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仪 器一日.置好,i值也将随之不变,同时选取跟踪 杆作为反射棱镜,假定t值也固定不变。从(2)可 知: Hs+i—t=Hs-Dtana=W (3) 由(3)可知,基于上面的假设,H^+i—t在任一 测站上也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可以计算出它的值 W。 这一新方法的操作过程如下: 仪器任一置点,但所选点位要求能和已知 高程点通视。 用仪器照准已知高程点.测出V的值,并算 H{w的值。(此时与仪器高稃测定有关的常数如 测站点高程,仪器高,棱镜高均为任一值。施测 前4i必设定。) 将仪器测站点高程重新设定为w,仪器高 和梭镜高设为0即uJ。 照准待测点测m其高程。 下面从理论上分析一下这种方法是否正 确。 . 结合(1),(3) HH’=w+D’tana’ (4) H。7为待测点的高程 W为测站中设定的测站点高程 D’为测站点到待测点的水平距离 a’为测站点到待测点的观测垂直角 从(4)n-i"知,不同待测点的高稃随着测站点到 其的水甲,距离或观测垂直角的变化jfiii致变。 将(3)代入(4)可知: HB7=H^+i—t+D7tana 7 (5) 按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可知 HB’=w+I)’lana’+i’一t’05) 将(3)代人(6)可知: HB’=H^+i—t+I)’lana’+i'-t’f7) 这里h’为0。所以: HB’=H^+i—t+D’tana7 (8) 由(5),(8)口r知,两种方法测出的待测点高程 在理论上是一敛的。也就是说我们采取这种方 法进行■角高程测量是正确的。 综卜所述:将全站仪任一置点.同时不量取 仪器高,棱镜高。仍然可以测m待测点的高程。 测{l{的结果从理论上二分析比传统的■角高程测 量精度更高,因为它减少了误差来源。整个过程 不必用钢尺昔取仪器离,棱镜高,也就减少了这 方而造成的误差。同时需要指山的足,在实际测 量巾,棱镜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只要记 录下相对于初值t增大或减小的数值,就可在测 量的基础上计算出待测点的实际商程。 静态的、单一的。与大多数规划类型不同的是, 街景设计还必须更为仔细的考虑近期实施的策 略,并为管理者提供一些保持街道良好环境景 观的长期的、切实可行的操作策略。 笔者认为,引入管理图则的概念有助于提 供这样的~一种操作依据。主要包含■个方面的 内容:其-是地块指标的控制,炎似于控制性详 细规划Ifl的控制l冬1则的内容;其二是宅M景观 与风貌的引导,类似j:城市i殳{|-中的导则的内 容,有建筑形体关系,界面、景脱视线、建筑风格 等;其三是绿化环境与街道设施.包括雕塑、绿 一88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化、休憩i殳施、报亭,以及公交车站,m租车停 靠站、非机动车停放、行道灯、废物箱、公删等。 此外,一条环境宜人的街道也离小开有效 的管理措施。譬如,在、当前的快速城市化的背景 下,街道往往长期始终处于一种施工进行中的 状态,地块的更新改造是个渐进的过程。规划采 取了一些T地美化的措施,设计出一系列统一 而富有变化的工地用墙的样式.既可以偌来街 道的美观整洁,也能通过围墙广告位的出}L来 平衡资金,·举两得。总之,街景规划的是一种 细致深入的设计类型,需要设计者针舯各个项 目的具体特点,用心体会,探索行之有效的改造 手段,方能对症下药,塑造出充满活力的街道空 间。 参考文献 【l】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东 环路以东地区重建改造咨询报告【Rl,2007. 【2J丁旭,浙江省沿海地区小城镇街景规划研究 【Jj,城市规划,2006.10:第93—96页. 【3]1秀-1扬‘盖尔著,交往与空闯IM】.何人可译,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城市门户地区街景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以苏州工业园区东 环路街景规划为例 作者: 陈栋, 萧明 作者单位: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4 刊名: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 2009(3) 参考文献(3条) 1.扬·盖尔;何人可 交往与空间 2003 2.丁旭 浙江省沿海地区小城镇街景规划研究[期刊论文]-城市规划 2006(10) 3.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以东地区重建改造咨询报告 200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xjsxcpjx200903082.aspx
/
本文档为【城市门户地区街景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以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街景规划为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