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旅游地理学讲义

2012-06-20 50页 doc 830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0560

暂无简介

举报
旅游地理学讲义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讲义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重点讲述三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关于旅游地理学这门学科的基本属性的问题,分别是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问题。通过讲述,学生对该门课程要有初步认识,尤其对该课程研究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解,为以后有针对性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本章重点是第二节,即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计划用三个课时。 §1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旅游地理学,二者均...
旅游地理学讲义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讲义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重点讲述三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关于旅游地理学这门学科的基本属性的问题,分别是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问题。通过讲述,学生对该门课程要有初步认识,尤其对该课程研究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解,为以后有针对性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本章重点是第二节,即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用三个课时。 §1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它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1、几个基本的概念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务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扣除的时间是必需的,也是极具弹性的。重点是要理解三个问题:休闲与工作的关系、关于闲暇与休闲的增长和休闲的障碍。 游憩(Recreation):关键在于这种活动是否达到游憩的目的。 旅游(Tourism):关于旅游与游憩的关系一直有不同的意见。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旅游地理学:各国学者出发点不一样,其看法也不一样。 本书对旅游地理学的理解:从旅游的本质属性出发探讨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 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K.G.麦克默里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被认为是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第一篇论文。早在1935年﹐英国地理学家R.M.布朗就倡议地理学家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旅游业上。他和S.B.詹姆斯﹑A.S.卡尔森等先后论述了局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发展基础﹑聚落构成的差异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测定了旅游形态及其经济价值﹐并阐述了旅游形态和旅游设施的意义。40年代E.艾塞林﹑G.F.迪赛对游客客流进行了分析。50年代联邦德国地理学家H.哈恩从游客的性质﹑逗留时间﹑季节性变化方面划分了德意志联邦旅游地类型。可是﹐这段时间内绝大多数旅游地理著作主要是描述某些旅游胜地﹐或限于一般论述旅游的经济意义﹐对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极少探讨。 60年代以来﹐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理论问题逐渐为人们所重视。1964年﹐加拿大地理学家R.I.沃尔夫指出﹕旅游地理学是从经济地理学中分离出来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英国地理学家H.罗宾逊则把旅游地理学当作一门应用地理学。70年代K.鲁彼特等结合联邦德国实例﹐对旅游市场和旅游区位做了分析研究。法国在这一时期对地中海沿岸的沼泽﹑沙丘地进行规划建设﹐成功地建成了富有魅力的国际海滨旅游胜地。同期﹐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和国际地理大会(I.G.C)开始专门讨论旅游和娱乐地理。 旅游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存在不同的见解。如1965年意大利的N.布鲁诺提出5个方面的研究课题﹕旅游的基本动力﹔旅游的环境和空间﹔旅游对人们居住地的影响﹔旅游的运行﹔旅游区规划。罗宾逊在《旅游地理学》中﹐着重阐述了旅游的发展﹐人类需求的演变﹐旅游的动力﹐国际旅游者的流向﹐旅游的计量和范围﹐旅游的组织﹑运输﹑经济﹑社会意义以及旅游规划﹐旅游与环境﹐世界区域旅游的发展等。苏联E.A.科特利亚罗夫所着《休憩与旅游地理》(1978)﹐主要阐述游憩地域综合体形成的理论基础﹐游憩地域综合体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游憩用地区划和﹐游憩地域综合体的布局﹐游憩用地的自然保护和改造。美国地理学家R.A.布里顿1979年提出了闲暇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闲暇地理学的研究包括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娱乐旅游﹑城市娱乐﹑运动等活动﹐旅游和娱乐只是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目前﹐旅游地理学研究已从传统的定性描述转入结合数量方法﹑系统工程﹑模型研究﹐参与旅游区(点)布局和开发规划。 研究对象:旅游和娱乐是人们闲暇时间内的旅行游览﹑观赏风物﹑交流文化﹑增长知识﹑锻炼身体﹑度假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考察研究﹑购物留念﹑品尝佳肴以及探亲访友等非定居性的暂时性移居过程,也是一种以各种不同方式分配空间和利用时间的社会现象。一般来说,旅游仅指离家在外逗留至少一夜以上的活动,而娱乐包括离家不超过一昼夜的活动。构成旅游的有三大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对象(风景名胜和娱乐活动等)和旅游手段或旅游媒介(旅游宣传﹑组织﹑运输和接待设施)。 §2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概括地说,旅游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旅游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动规律,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论证,旅游区(点)布局和建设规划,旅游区划和旅游路线设计,旅游业发展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的影响等。 中外学者不同看法的对比: 皮尔斯(1989)与郭来喜(1985) 内容上差异:前者主要研究主体,后者主要研究客体 方法上的不同:前者注重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后者主要为定性、经验性研究。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从地理学的观点看,旅游由三个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通道。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背景:一般要素(国家或地区层次);个别要素(旅游者个体层次)。 2、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动机,决策行为,空间行为。 3、旅游者行为规律的研究意义:旅游要素评价、开发、规划的基础。 4、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趋势外推模型(短期效果较好),结构模型(变量的选择至关重要),仿真模型(前二者的综合,对数据要求高),定性模型(特尔非法)。 5、旅游通道:进入性,各种交通形式的组合。 6、旅游资源评价:妥善解决资源实际价值与地方期望,专家与一般游客认知差异矛盾。 7、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 8、旅游环境容量:资源容量、生态容量、心理容量、美学容量等。 9、旅游区划:是各级旅游区都要面对的问题。 10、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经济、环境、社会文化 11、旅游规划。 另有学者认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环境,也即地理环境中与旅游活动有关的部分。它的研究课题是旅游的主体(旅游者)与客体(旅游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旅游者与旅游环境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决定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旅游地理学比较公认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旅游环境即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空间分布;(2)区域旅游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可行性评价和由此而决定的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及规划;(3)旅游者动机、行为与旅游地环境质量的关系及由此而引起的旅游客流规律;(4)旅游业、特别是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设计的研究;(5)旅游地图;(6)旅游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 §3 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是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由于实用性很强,它从一开始出现就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旅游研究的中坚力量,使地理学这门古老科学又找到了一个新生长点,并在促进旅游业这个全球最大的产业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旅游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与人文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联系也愈来愈密切。人文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分析人类的地域活动及其类型,而“现代旅游体现出的地域规律性是与旅游者所处的地理环境、民族特性、职业、年龄与性别构成以及文化素养等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旅游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有着极重要的关系,旅游活动是整个人类社会地域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活动是综合性的,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活动,也包括体育、疗养、探险、宗教等方面的活动。 旅游活动也是普及性的、大众性的活动。旅游活动涉及各个方面。旅游活动的地区极为广泛,全世界都将成为人类旅游活动的地区。目前,旅游活动不仅已深入到世界主要的国家和地区,而且连北极与南极等地业绩竟成为正在吸引人们前往探险和旅游的重要地区。 旅游活动的多样性,促使旅游地理加强乐于其他人文地理分支学科的联系与合作:对历史估计和旅游名胜的开发,设计历史地理学和文虎地理学;旅游点的开发涉及聚落地理学;旅游决策的研究设计涉及地理学;旅游业的开发和经济效益的论证涉及经济地理学等。 旅游资源是地理环境中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因素的总称,这些因素属于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前者属于自然资源范畴,可成为自然旅游资源,山、水、植被、气候等因素是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因此旅游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密切相关。人文旅游资源是地球上古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的一部分,因地旅游地理学与它的兄弟学科历史地理学关系同样密切。旅游业本身是一项现代经济产业,因此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必然与经济地理互相渗透和关联。此外,旅游地理学海域人口地理、政治地理等地理学分支以及地理学课以外的社会、历史、民俗、经济、建筑、园林、环境、生态等学科有关,这是有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因此,熟悉和了解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学习旅游地理学的必要条件。 地理科学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既需要研究本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又要对具体国家和地区进行区域研究。现代旅游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社会经济活动,各国都有必要研究本国及本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的地理背景。因此,旅游地理学至少可包括三大部分内容:旅游地理概论、本国旅游地理和外国旅游地理。 第二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本章讲述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状况,重点在第二节,即旅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进展。关于教材中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回顾的内容,可作简要讲解。计划三个课时。 §1 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旅游记述大量地见诸诗歌﹑散文﹑游记和专着之中,如《水经注》﹑《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等。中国的方志也含有极为丰富的古典旅游资料。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旅游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传统。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朴素的旅游地理记述见诸于诗歌、散文、游记和专著之中。此外,我国独有的方志,总数不下万余种十万余卷,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古典旅游地理知识文库。本世纪以来,也有一些地理学家对自然风景区的成因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张其昀(1934)的《浙江风景区之比较观》,任美锷(1940)的《自然风景与地质构造》。但是中国的旅游地理学是在改革开放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巨大的现实需求和地理学大变革的背景下出现的,随即得到了超常发展,其研究理论日趋深化和成熟起来,成为地理学中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当前大量的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就是以旅游地理学为基础的。我国旅游地理学发展走过了一条实践-理论-再实践-提高和完善理论的道路,其历程可大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79~1985) 中国旅游地理学进入系统研究的标志是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在高校中,北京大学地理系在投入部分力量转入开展与旅游地理有关的科研和教学活动方面是起步最早者。此后,不少学者发挥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同旅游开发实践相结合,使旅游地理学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其中郭来喜、陈传康作为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开拓者,同时也是最富成效的实践者,大大推动了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郭来喜最早比较系统地研究、总结、介绍了旅游地理学这门学科,陈传康则最早对风景及构景、建筑与景观、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做了阐述。北京旅游学院编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1981)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印的《旅游地理文集》(1982)是我国最早的两部有关旅游地理学的文集。由郭来喜等编写、北京旅游学院印行的《中国旅游地理讲义》(1981)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旅游地理教材。吴传钧和郭来喜的《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开展旅游地理研究》(1979)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一篇论文。1985年李旭旦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首次列入了旅游地理学条目(郭来喜撰写),标志着旅游地理学正式成为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初期阶段的旅游地理学,主要以旅游资源为研究内容,侧重于对旅游地景观的描述,并探讨其分布、形成的规律,对旅游区的交通、客源的流向,以及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进行描绘。从这时起,旅游地理学界就积极参与了开发实践,并获得成功。郭来喜于1983年在全国保护长城工作会议上提出“保护长城,研究长城”,首倡国内外集资修复长城代表区段,发展旅游业。1985郭来喜主持完成的“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开发”是一个获得巨大成功的旅游地开发范例,使得一片荒凉的沙、碱地成为新的旅游热点,14年来共接待游客3000多万人次,取得了可喜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其它的如卢村禾等完成的“皖南旅游区开发对策考察报告”(1985)、孙文昌等制定的“辉南龙湾区旅游规划”(1985)等也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2、发展阶段(1986~1992) 其标志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旅游地理学在科学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并以其独有的指导功能而受到旅游界认可,地理界承担的小区旅游开发规划数量骤增,完成了一大批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科研报告。 这一阶段的旅游地理学主要侧重于参与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和规划实践,在大量个案经验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理论和模式也已有了初步总结,其中卢云亭的《现代旅游地理学》是一本代表性著作。陈传康在总结大量个案实证研究先后提出了风景要素组成、风景结构层次、旅游业的结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图式和区域旅游六种开发模式等,为区域旅游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郭来喜积极倡导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提出了站在世界、全国、区域的大系统上来考虑区域旅游的优化模式。他还走出国门,推动旅游地理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他的“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与旅游区划研究”和“中国旅游资源基本特征及其开发研究”是最早向国外介绍国内旅游地理研究成果的两篇论文,引起国际重视。 3、深化阶段(1993~) 这一阶段,旅游地理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表现在:旅游地理学家参与了高层次旅游决策,如郭来喜倡导设置生态旅游主题年的建议被国家旅游局采纳,将1999年旅游主题定为生态环境游;中科院地理所和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合作,1993年制定了《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为制定中长期旅游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1996年由中科院地理所和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共同承担,由郭来喜主持的“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及宏观配置体系研究”课题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九五”重点项目,成为中国国家级自然科学领域的第一项重点旅游研究项目,显示了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产业的成熟性和先导性,成为旅游地理研究的一个新里程碑;1993年出版了第一本较高水准的《旅游地理学》教材;一大批青年旅游地理学者茁壮成长起来,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保继刚、吴必虎、陆林等。 这一阶段,原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和提高,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也逐步扩大和深入,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受到了旅游地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并贯穿于开发实践中。技术应用也呈多样化和现代化,传统技术方法得到革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普及,高新技术如RS、GIS、GPS等技术也在资源普查和规划中得到运用。 这一阶段,旅游地理学界完成的旅游项目数以千计,其中以陈传康为主完成的“汕头风景区建设和旅游规划”、“中华文化博览城创意策划书”等,都突出了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形象设计的内容,为小区旅游规划提供了一种模式;范家驹等人同海南省旅游局合作完成的“海南省旅游发展规划大纲”(1992)得到国内专家和海南省政府的高度评价,1993年由省政府颁布施行,成效显著。其进行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做法,为各省旅游规划提供了参考;郭来喜等完成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布局规划”(1994)被国家旅游局推荐到1995年全国旅游计划会议上介绍经验;郭来喜主持的“北海市旅游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1997),首次进行了旅游资源普查、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和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制定三位一体化的综合性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资源普查、抽样调查(游客、旅行商)和遥感图像分析,建立旅游资源信息系统(TIS),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该规划被认为是到目前为止国内旅游规划体系最完整、技术方法最先进的区域旅游规划,成为区域级旅游规划的典范。 §2 旅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进展 1、旅游资源研究 学术界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尚存争议,不同学者对旅游资源的内涵理解存在着差异性,郭来喜、孙文昌、陈传康、孙仲明、保继刚和杨振之等都对旅游资源给出过不同的解释,《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旅游资源界定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以视为旅游资源”。学术界关于旅游资源分类也各有所见,常见的分类方法是分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将全部旅游资源划分成两大类六类型七十四种基本类型,郭来喜、吴必虎等据此提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旅游资源分类分级分态系统修订,将旅游资源增加为自然、人文、服务3大景系和10景类95景型。国内对旅游资源评价尚无公认的,前期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经验评价和单因子评价,近期则主要是建立评价数学模型,考虑多因子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代表性的研究有保继刚对北京市部分旅游资源进行的评价,邢道隆提出一个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杨汉奎、路紫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旅游资源评价,楚义芳构造了10个旅游地评价模型系统,范业正、郭来喜应用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综合评价了中国海滨旅游地的气候适宜度,尹泽生等根据旅游资源特征值构建了一个加权求和或模糊矩阵运算的计算机评价模型。还有学者尝试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了评定,如杨宏伟、陈国阶综合应用旅行费用法和调查评价法求出了三峡峡区风光(景观)及文物古迹的使用价值为8.4亿元/年、存在价值26.3亿元/年。在旅游资源普查方面,中科院地理所的工作者们通过大量的实践,对旅游资源的分类系统、等级划分以及评价系统又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获得了新的进展。 2、旅游地研究 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对旅游地系统的研究还很缺乏。保继刚、谢彦君、陆林等分别借鉴国外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旅游地演化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唐顺铁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的特点,并从旅游社区中旅游资源的形成机理角度,探讨了旅游社区的分类及进化机制。刘锋对旅游地的旅游灾害类型和风险评估进行了初步探讨,构建了旅游地灾害危险指标、效益损失测度指标以及旅游灾害预防体系。不少学者还对旅游地的宾馆、景点、主题公园等布局进行了研究,其中保继刚对影响主题公园布局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牛亚菲在研究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地域分布规律和空间联系特征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二者的数学表达公式和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马勇等从旅游资源潜在保障力、社会经济潜在支持力、环境潜在承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总测度模型。有关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研究,对国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工作。李蕾蕾、陈传康、许小波等较早对旅游地形象策划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应用于实践中,李蕾蕾在1998年对区域旅游形象策划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构造了区域旅游形象设计模式(TDIS模式)。至于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在我国还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 3、旅游者行为及旅游市场研究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进展较大,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保继刚于1987年最早以北京市为例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动力、旅游决策、旅游地等级序列对游客的影响、旅游者对旅游地类型的偏好等。他还从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这个角度来探讨了宾馆选址的问题。陈健昌等应用假设检验法揭示出旅游者决策行为主要由感知行为和最大效益原则决定,论述了大、中、小尺度各种不同的空间行为特征。吴必虎对上海城市游憩者在空间上的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分别绘出了等游线和使用曲线,并从距离、出游能力、设施引力和可达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形成机制。吴必虎等通过3394份问卷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还绘出了中国城市居民到访率在空间上的分割曲线,得到了旅游客源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城市的一级客源(由城市出发的本城居民)的80%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 km半径的范围内,城市的二级客源(由城市出发的非本市居民)出游半径主要局限在250 km范围内等4条规律。陆林则以黄山为例对山岳风景区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感知行为和动机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预计旅游行为和市场的分析今后将成为我国旅游地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4、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这是我国旅游地理学界研究最多,取得成绩也最大的领域。陆林曾对1980~1993年12种主要地理刊物的220篇旅游地理论文进行的分类统计表明,旅游资源与区域开发方面的论文几乎占了2/3。 陈传康在大量实证研究基础上,归纳了旅游开发的基本原理,即“旅游区内部结构对应变换理论”,揭示了旅游区的风景资源结构、旅游行为层次结构、旅游市场结构及旅游项目投资结构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总结了旅游开发的七种模式;他还对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的研究规范化进行了系统总结,强调规划除应考虑规划标准化的共性外,还应该考虑与地域“文脉”(地理背景)的“协调”或“突破”,并考虑整体综合构思“理念”,以便在“共性”工程操作背景上,提供一个表现“个性”的操作方法。范家驹提出了旅游规划要从规划思路、旅游市场需求研究、旅游产品(包括项目开发、利用、组合)和旅游规划程序这四个方面来实现优化。并认为要在做好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再委托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旅游区的建设规划,才能真正做到优化旅游规划。郭康探索了一条包括三维空间、时间、心理、行为、经济、社会等多维度的旅游研究开发途径,总结出 “点-线-网-面”的开发规律。刘锋在全面回顾国内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国内旅游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把旅游系统作为规划对象,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引入系统科学理论的动态的旅游系统规划新思路。总之,中国在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当前还偏重于经验归纳,缺乏对旅游规划理论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具有科学基础的定量成分也偏少。 5、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赵红红(1983)首次提出旅游容量问题;刘振礼等从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特定区域内旅游规模的研究;保继刚研究了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楚义芳(1989)对旅游容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给出了量测公式;胡炳清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性因子和最低量定律,并依此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数学模型,定量地给出了旅游人数的评价方法;崔凤军(1995)首先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认为它由环境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和经济承载量四项组成,是可持续旅游的重要判据之一;崔凤军等后来又分别以泰山等地为例,构建了旅游承载力指数(TBCI)及运算模式,利用游客密度、旅游用地强度和旅游收益强度三个基本分项指数进行了比较实用的测度;俞孔坚针对传统的最大-最优化途径和最小-最大约束途径对规划指导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持续规划途径——生态安全格局方法,以寻求规划过程具有可辩护性和可操作性。 6、旅游区划 迄今为止,一些学者依照不同的目的和指标,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全国旅游区划方案,比较有代表性方案有:郭来喜(1985)将我国划分为9大旅游带、29个旅游省、149个基本旅游区。周进步(1985)、雷明德(1988)和唐顺铁分别将中国分为9个旅游区。刘振礼(1987)等提出了一个划分11个区的方案。阎守邕(1989)对中国旅游资源区域特征和旅游环境差异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将中国划分为8个一级旅游资源区和41个二级旅游资源区。濮静娟等(1987)以舒适度指数和风效指数为指标将中国大陆地区划分为3个旅游气候大区,18个旅游气候区和22个旅游气候小区。孙大文、吴必虎(1990)提出了一个划分为10大旅游区的综合性中国旅游区景观——经济区划方案。陈传康(1991)将观光游览和科学文化导游相结合,将中国划分为7个一级旅游文化区。这10个方案中,大部分缺乏基本层次,实用价值较小,有两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性较强。郭来喜的方案划分到三级旅游区,实用性较强。陈传康的方案则综合考虑了文化、风光、对应开发重点和客源市场等因素,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这些区划方案都还不是很完善,对旅游区划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7、生态旅游研究 生态旅游研究是旅游地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内容,国内生态旅游始于90年代,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第一届生态旅游研讨会。其中郭来喜的《中国生态旅游及其发展方略》一文受到国家旅游局重视,并采纳了其提出的在2000年以前设置中国生态旅游主题年的建议。在这之后,生态旅游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卢云亭较系统地介绍了生态旅游。吴必虎介绍了旅游目的地行政和设施的生态管理方法。王仰麟对景观生态系统及其要素进行了理论分析。1997年郭来喜对生态旅游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了生态旅游的六大特征,并把生态旅游景物按形成机理分为原生型和延生型两大类型。陈传康把景观生态学的“斑”、“廊道”、“基”的理论引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提出应“分地段”具体规划和采取生态保护措施。这些思想都很快被应用到旅游规划实践中去,如陈传康主持制定的《云南轿子雪山旅游规划》、郭来喜主持修定的《武汉市水体景观多样性生态旅游》均贯穿了生态旅游思想。郭来喜还分别协助承德市和武汉市将其生态旅游规划和项目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体系,从而使生态旅游展现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图中。1998年我国第一篇对生态旅游进行系统研究的博士论文诞生,标志着生态旅游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8、技术方法的革新 随着旅游地理学的大步发展,研究技术方法也不甘落后。除了传统的综合考察法、实地勘查、描述、归纳、演绎和类比外,广泛应用了计量方法(包括一般统计法、统计预测法、线性规划与投入产出模型等)、抽样调查法(在旅馆、机场、口岸请旅游者和旅行商填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以及计算机应用、遥感技术分析、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现代化手段。使旅游地理学研究视野扩大,周期缩短,科学性提高,更适合旅游业发展需要。在旅游地图编制方面,我国已开始对多媒体旅游电子地图进行研究和设计,促使电子地图、GPS、Internet相结合为旅游提供综合服务。郭来喜、刘锋还对旅游业的科技化发展战略给予了密切关注,呼吁制定《中国旅游业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 尽管如此,根据陆林对220篇旅游地理论文的统计结果表明,描述性论文占了69.1%,概念性的占19.4%,运用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仅占11.5%,这说明我国旅游地理的研究仍以描述性为主,方法性已得到重视,但还不够。 §3 旅游地理教育和人才培养 中国旅游地理教育始于80年代初,北京旅游学院、北京大学、杭州大学、上海旅游专科学校等大专院校率先开设旅游地理课程或讲座。随后,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30多所大专院校在地理系及全校相继开设旅游地理课程。80年代末和90年代是旅游地理教育进入大发展的时期,旅游地理受到广泛关注,各种教材涌现,至1996年底,全国参与旅游教育(成立旅游系或旅游学院)的高等院校已多达166所,且大都开设了旅游地理课程。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和北京大学是中国旅游地理研究最深入的两个研究和教育机构。1984年我国培养出了第一位旅游地理硕士(尹以明《旅游资源评价——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导师林超、陈传康,北京大学)。1989年有了第一个旅游博士(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组织研究》,导师鲍觉民、何自强,南开大学)。1990年,《青年地理学家》出版了专刊,将80年代旅游地理学的1篇博士、19篇硕士论文汇集成册,这些论文反映了年青一代地理学者在旅游方面较高层次的研究广度与深度。1997年中国旅游界第一个博士后出站(陆林《现代国际旅游流研究》,导师郭来喜,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表明我国旅游地理研究教育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境界,上述三篇论文的题目也充分表明了中国旅游地理学者研究领域的拓展轨迹。 近10年来我国相继成立了多个旅游地理学术团体,包括中国地理学会下设的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地质学界的旅游地学研究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下设的区域旅游专业委员会、中国旅游协会下设的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和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旅游地理教学研究会等,这些学术组织各有侧重,大大促进了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 总之,就参与社会实践的规模与范围、紧密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和获得的成效而论,中国旅游地理学界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能如此迅速发展,取得显赫成绩,其经验是值得我们好好分析和总结的。 (1) 旅游地理学界始终把握住了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了旅游地理学的应用性特点,紧扣我国旅游开发和建设这个主题,主动承担多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研任务,完成了大量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科研报告,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旅游地理学的地位。地理学的旅游应用研究拓展,也促进了地理学本身的建设和发展。 (2) 旅游地理学界一直把旅游开发实践和理论总结置于重要的地位,积极投身于旅游开发实践中,注意多学科、跨学科合成研究,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并通过实践检验的许多理论创见,为旅游地理学持续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3) 实践造就了一大批旅游地理专业人才,老一辈旅游地理学家的提携和扶持促进了年青学者的成长,促使旅游地理学界能够比较快地形成了一个包括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力量在内的老中青梯形队伍结构。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本章讲述四个方面的内容:旅游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和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另有一个案例研究:九寨沟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本章重点是旅游者决策行为和空间行为的规律的研究。计划6个课时。 §1 旅游者 一、旅游者的定义 有关旅游者的相关概念,有国际定义的旅游者和中国定义的旅游者之分。 1、国际上的定义 a最早的国际旅游者定义(由1937年由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统计委员会提出):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超过24小时以上的人。并且界定以下几种人为旅游者。(1)为娱乐、家庭和健康原因而旅行的人;(2)为参加国际会议而旅行的人;(3)为商业原因而旅行的人;(4)在海上巡游途中停靠某地,既使逗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人。界定以下几种人不属于旅游者。(1)不论是否签了而到另一个国家从事某一职业的人;(2)到国外居住的人;(3)寄宿在学校的学生;(4)居住在边境地区而跨越边界到邻国工作的人;(5)途经一个国家但不停留的旅行者,包括那些旅行时间超过24小时的人。 b罗马定义(1963年在罗马举行的联合国旅行和旅游会议上提出):“除为获得一个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常住国家去访问的人”。包括“旅游者”(Tourist):即到一个国家至少停留24小时以上,以娱乐、保健、学习、宗教信仰或体育运动以及公务、探亲访友等为目的。“短途旅游者”(Excursionist):到一个国家去逗留时间少于24小时,包括海上旅游者。 c世界旅游组织定义(1991年在“旅游统计国际大会”上提出):“游客”指一个人到他通常居住的国家以外的另一个国家旅行,时间不超过一年,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国获得经济利益。“旅游者”指一个游客至少一夜,最多不超过一年,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国获得经济效益。“当日游客”指一个游客在访问国停留不超过24小时并不过夜,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国获得经济利益。 国际上对旅游者的定义普遍采用了由国际联盟统计委员会首次提出,联合国(罗马会议)对其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游客、旅游者、短途旅游者)的概念,目前世界多数国家所采用。 2、我国关于旅游者的定义 我国定义(1979年国家统计局提出):凡是来我国参观、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或从事贸易、业务、体育、宗教活动、参加会议等的外国人,外籍华裔、华侨和港澳同胞,均属我国的国际旅游者。同时规定,来华旅游入境人数不包括下列人员: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外交人员以及随行的家庭服务人员和受赡养者;常住我国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乘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旅客;边境地区往来的边民;回大陆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已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侨民;已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 教材中的定义:游客:时间<12M,地点,目的(不为报酬);海外旅游者;海外一日游游客;国内旅游者:24h10km,6h
/
本文档为【旅游地理学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