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孔子美学

孔子美学

2012-06-30 8页 doc 45KB 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46916

暂无简介

举报
孔子美学 论孔子的美学思想 摘 要 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开端意义的美学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深远。孔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美学原则是礼乐相亲、善美相成。其中核心的美学范畴是“仁”以及“仁”的形式“礼”。本论文着重探讨孔子美学范畴的几个方面:“仁”“礼”和孔颜乐处的人生境界,孔子的生命美学意识,“兴观群怨”观五个大的方面。同时考察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仁”;“礼”;生命美学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成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其思想的核心部分已经成为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深深的影响着...
孔子美学
论孔子的美学思想 摘 要 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开端意义的美学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深远。孔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美学原则是礼乐相亲、善美相成。其中核心的美学范畴是“仁”以及“仁”的形式“礼”。本论文着重探讨孔子美学范畴的几个方面:“仁”“礼”和孔颜乐处的人生境界,孔子的生命美学意识,“兴观群怨”观五个大的方面。同时考察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仁”;“礼”;生命美学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成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其思想的核心部分已经成为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孔子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源头之一,在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孔子的美学思想最早追溯到先秦时代的经典著作,如《左传》二十九年载季札观周乐:盛赞《颂》乐“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用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各种情感恰到好处的和谐观,对后来的儒家中和美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儒家所强调的中和之美的思想,要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温柔敦厚的诗教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根基。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行为处事的准则同时也在文学、美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美学思想属于先秦美学的范畴,这一时期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艺术审美和哲学没有完全脱离,属于文、史、哲相互融合的阶段。因此人们对于美学和艺术的考虑还是建立在历史、哲学的基础之上,没有用单纯的文学角度来考察,美学思想和美学体系的建立有着更为广阔的思想和文化背景。同时,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以及美学体系对于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哲学美学观念和基本的审美理想及思维方式的确立上。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的创始者孔子、及继起者墨子,都是谈论人生问题,而未尝成立宇宙论系统。”①黑格尔认为孔子的哲学是一种道德的哲学,“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史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老练的道德教训。”②而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中则认为:“孔子在宇宙观方面无重大成就,有关宇宙观的重要范畴,如道器、理欲、理气、有无、天地、坚白、心物、动静、虚实、一多等,在孔子思想中均未出现。”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一种深刻体现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美学思想,有非常浓厚的教化和伦理特色,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孔子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创立者,而中国文化从建立之初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实用性和伦常性,重视理性的节制反对感情的大肆宣泄,整个中国文化既是一种理性文化,明显区别于西方重视感情抒发的传统。 孔子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在艺术上强调温柔敦厚的中和原则,重视比兴德思维方式,开创了自然美欣赏的比德理论,以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为具体的艺术标准。其核心在于成就人生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与日月合其明,与天地合其德”的圣人境界,从中体现了智与德德高度完备,并通过个体的修养推广到整个社会,具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性品格。同时孔子的美学思想较多的吸收了西周的文化,主要是周公所建立的礼制,但是孔子在周公礼制的基础上有了根本性的发展,他的整个美学体系是层叠式宝塔结构。“仁”以及“仁”的形式——“礼”是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仁”的主要思想。 孔子所提倡的“仁”是其整个学说的最高范畴,核心为“爱人”《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学而》中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本与。”陈望衡在《中国美学史》中强调:爱是建立在血亲关系的基础之上,强调孝道,由血亲之爱推而广之,移孝作忠,君为父母,移悌为义,友为兄弟,整个社会的人伦关系泛血亲化了。③同时儒家所强调的“仁”有多重的含义实际上意味着古代世界中“人”的发现,意味着人性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仁”这个概念的提出更加推崇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要求人们以人情看物态,以物态度人情的审美的思维方式,就揭示了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最高境界的和谐理想。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善和谐,强调人的社会特征与自然的贯通。 “仁”不仅要求人与自然的贯通更要求人的性情的“真”,人不违背自己的本性去生活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动机。《论语·学而》论“巧言令色,鲜矣仁”“仁”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动机,而非某种强加的外部行为和道德礼仪。毛宣国认为:““仁”统摄人们一切美德和行为规范,为人的道德修养全部。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是“惟仁亦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之统摄诸德”④。但“仁”的实施却简易平实,只要每个人经过自身的努力都可以达到。“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即说明了这点”⑤。孔子以“血气”论生命,承认人的自然本性方面的欲求,但同时使“仁”逐渐内化入生命体之中,成就理想的生命存在形态—君子。 成就君子的前提条件是爱人,“成己成人”但这种爱人首先建立在血亲关系的基础之上,认为爱是有差等的,因此有“君君、父父、子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不可动摇的伦理基础,孝与悌这两个重要的范畴深入到美学的范畴之中。从根本上讲,“仁”意味着对人、对人性、对人的生命的完全的尊重和关怀。但是孔子不注重从理论层面分析仁,而联系人的感性生活,使他得仁具有浓重的情感意味。认为“恭、宽、信、敏、惠、”,使仁从推己到及人的转化,“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作为实践理性践履着的君子是孔子理想的人格状态,作为“君子”首先要求“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里仁》)“仁”是君子存在的前提条件。同时“君子”还要具有“义”、“忠信”“德”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君子”这个概念也就成为后世对于人格美的一种标准和道德要求。“君子”的美学范畴也同时出现于后世的美学著作中,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意义范畴。 第二,“仁”的外化形式--“礼” “仁”是孔子美学范畴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核心和基础,但同时“仁”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抽象的,而是通过外在的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种表现形式就是儒家所倡导的“礼”,“礼”的基本含义是典章,是“仁”在社会管理层面的具体体现,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其在祭祀及其他的各种社会公众场合的具体操作,而在儒家经典文献中经常并称的“礼乐”中的“乐”为音乐、诗、歌舞的总称,是“仁”的情感性体现,“礼”更多地涉及到人们的行动,属于人的理性层面。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各类名目繁多的礼。这些礼都具有规范化、程式化的特点。《论语·为政》中强调“仁”与“礼”的关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以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仁”和“礼”不是割裂的,而是和形式的关系。“仁”是“礼”的基础和内涵,“礼”是“仁”的外化和上层建筑。“礼”本身就有自己的内容,如祭祀之礼、君臣之礼等等。这些“礼”都承载着一定的政治的或伦理的内涵。 “礼”具有的形式美特性催发了某些形式美法则的产生。首先就是美与善的关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实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伦理纲常上的朴素美学观。“善”是儒家美学的第一个问题,在孔子的美学范畴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孔子在《论语·八佾》中区分了善和美得概念:“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也,未尽善也。”“美”是对艺术形式的评价和要求,而“善”则是对艺术内容的评价和要求,即是否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得知:孔子在审美时更关注“善”的评价标准,“善”是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论“美”,“美”更注重从艺术的角度的考虑,而“善”的社会伦理道德色彩更浓重一些。但是孔子认为“善”与“美”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是可以统一的,以达到“尽善尽美”。“善”的社会内容和美的形式相统一,社会伦理的道德评价和艺术的审美评价相统一。 “尽善尽美”是孔子在礼乐观方面的体现,而“文质彬彬”则是孔子在对“君子”这一理想人格的评价标准。“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强调君子要文质兼备,达到个人内在品质和形式外在之美的和谐统一。“文质彬彬”不仅仅是“君子”这一道德评价同时也包括审美评价逐渐发展成为文艺标准。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批评思想中重视内容,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寄托等等方面都是受“质”这一文学理念的影响。从《诗经》到《楚辞》在到汉魏六朝诗歌,直至我国的唐诗、宋词乃至明清小说,作家读者都在以文学作品中有无深刻的寄托为标准,认为文学是政治教化的工具,文学必须服从政治。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将时代的变迁以及历史的经验涵盖在作品中。而对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形式方面的重视予以否定。《文心雕龙·情采》云:“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第三,孔颜乐处的人生境界 《论语·雍也》强调精神生活独立于物质生活之外,追求一种安贫乐道的人生理想和精神境界。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同时孔子还有一种“吾与点同”的诗意生活,孔子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能动的适应对象,人应当在自然的春风之中真实自然的抒发感情,顺应人本身的天性。“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在生命畅达的大好春光里,在闲适的生活中,孔子力图让自我的生命和宇宙生命沟通起来,在外在形态中流露出内在情怀,使人的生命在“万物一体”的物我契合中得以畅达。 孔子的生命美学意识:“丧,致乎哀而止”和“乐以忘忧”以温柔敦厚的儒家观念体现出对于人的情感和生命的重视,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只乎礼义”。从节制和理性中突出对于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徐复观认为:“儒家认定良心更是藏在生命的深处,成为对生命更有决定性的根源。”⑥孔子对于人生的态度是以“游于艺”的状态进行的,这种“游于艺”就是以一种无功利性和娱乐性的态度对待艺术和人生,以审美的态度关照现实和社会人生。以这样一种方式达到了对于人生的诗性领悟,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和审美生存方式,培养完满的人生及人性的美好塑造。 孔子的生命美学意识体现在人生境界上就是一种卓然独立的人生存在方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认为人的人格是独立而不向世俗妥协的,不甘愿堕落,积极进取,拥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虽然儒家有浓厚的忧患意识,但在整个忧患意识的背景下的“发愤忧食,乐以忘忧”是一种不疲倦不退缩的生命精神。要求个人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庞朴认为:儒家提倡的是君子之忧,是内忧,是不同于外感的、因困难挫折而招致的忧,是内发的,欲实现理想而生起的忧,亦即善性力图扩充之忧。毛宣国则认为:“不论是忧生还是忧世,都是一种乐,因为,它出于对人生、对人的生命本质的高度信任和自觉。“发愤忧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孔子所推崇的人生,是忧乐统一,化忧为乐的人生,这种人生实际上也是生命不断进取的人生,正如钱穆先生所理解,所谓:“发愤忧食,乐以忘忧”即是“学而未得,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以忘忧。学无止境,斯孔子之愤与乐亦无止境……此种心境,实即孔子所谓仁,此乃一种不厌不倦不息不已之生命精神。”⑦ 第五 孔子美学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的美学思想是力图解决人生的根本处境,揭示人生的在世方式,关注探索的是人的自我存在的价值、生命的存在意义。追寻一种理想的完满人生境界,孔子的美学思想史代表着儒家美学思想体系,根基于儒家以人格修养的完善与人性的完成的人学思想。中国文化史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基本内核,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也有坚韧的乐观精神,而这种乐观精神是在忧患意识的群体心理背景下展开的。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孔子的忧乐在于对道的获得与否践行与否。其忧乐之根本依据在于人对宇宙、人生、真理的追求,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寻求。 “颜回之乐”更是在于形成了“乐以忘忧”的中国式理想人格,没有视痛苦体验为赎罪形式之义,而在于自身即理想的现实实现,其精神皈依仍然在于有限、感性经验的人生。理想人格在于精神超越于现实人生个我的痛苦体验而领悟到道德精神欢乐,同时,体验了现实人生忧患的主体,又能够以大悲之襟怀关注人生。孔子于人生忧患中仍然保持乐观精神的审美生存理想,终于在宋代儒家士大夫身上得以典型而成熟的表现出来,成为一种中国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学的特质。 孔子所标示的仁学的最高境界、人生的理想境界正是一种自由的审美境界,在面临人生的忧患与磨难时。始终努力保持一种乐观精神,在最艰难困苦的情景下野不会绝望,发展并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对于生命的强烈的热爱与执著,形成重生、乐生、的乐观精神,并追求什生命的至美至乐。     引 文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第165页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95,第119 [3]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第88 [4][7]毛宣国.《中国美学诗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111,第128-129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61,第101 [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23-24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95 [3]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毛宣国.《中国美学诗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61 [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7]朱志荣.《中国美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本文档为【孔子美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