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人体正常体温标准

人体正常体温标准

2012-07-02 3页 doc 19KB 1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00800

暂无简介

举报
人体正常体温标准人体正常体温标准 【体温】:体温是指生物机体内部的温度。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      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      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     37.5~38度为低热,     38~39度为中度发热,     39~40度为高热,    40度以上为超高...
人体正常体温标准
人体正常体温 【体温】:体温是指生物机体内部的温度。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      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      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     37.5~38度为低热,     38~39度为中度发热,     39~40度为高热,    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41度或低于25度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害生命。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中枢调节的,很多疾病都可使体温正常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临床上对病人检查体温,观罕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或判断某些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一、体温相对稳定的意义    地球面的温度一年四季在不断地变化,各个地区的气温也大不相同。(最高和最低气温之间可相差150℃,就是温带许多地区,冬、夏气温之差也往往在60℃以上。)人类由于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并能采取防寒保暖措施,故能够在极端严酷的气候条件下生活和工作,并维持较恒定的体温,即37℃左右。 恒温动物维持体温恒定的机能是在进行过程中产生的。低等动物(无脊椎动物及低等脊椎动物、爬行、两栖和鱼类)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它们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或接受太阳辐射热的多寡而发生改变,称为变温动物。变温动物只有在其适宜温度范围内才能生长、繁殖和进行正常活动。而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它们将隐蔽起来或进入休眠。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的体温调节机制进化完善,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都能保持体温相对稳定,为恒温动物。恒定的体温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活动持续稳定地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样就增强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体温的测量 (一)体表温度与深部温度   测量体温常用特制的汞温度计,也可用热电偶、热敏电阻温度计和温度图仪等。 通常说人的体温为37℃,指的是身体内部的温度。其实仔细研究,身体各部分的温度并不一样,可分为深部温度和体表温度两部分。这里所说的深部和体表无严格的解剖含义,仅是指功能模式的划分。   1.深部温度     人体深部温度是相对稳定而又均匀的。但是,由于代谢水平不同,各个内脏器官的温度也略有差异。肝脏温度最高可达38℃。脑产热量较多,温度也接近38℃。肾脏、胰腺及十二指肠等处的温度略低些。由于血液不断循环,会使深部各器官的温度趋于一致。因此在理论上,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血液温度,它可代表身体内部器官温度的平均值。    2.体表温度    体表温度要低于深部温度,而且由里及表存在着明显的温度梯度。体表具有一定的厚度,在体温调节中可起隔热层作用,通过它维持着深部体温的相对稳定。 体表的最外层,即皮肤表面,其温度称为皮肤温。机体各部位的皮肤温相差很大。在环境温度为23℃时测定,额部的皮肤温为33~34℃,躯干为32℃,手为30℃,足为27℃。在寒冷的环境中,随着气温下降,四肢末梢(手和足)的皮肤温度显著降低,而头部皮肤温的变动相对比较少。皮肤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凡能影响皮肤血管舒缩的因素都能改变皮肤的温度。 (二)体温的测试部位及其正常值    由于机体深部血液的温度不易测量,在临床检查和实验研究中,为了方便,通常测定腋窝、口腔或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一般直肠温度最高,比较接近机体深部温度,约为37.5℃。口腔温度比直肠温度低0.5℃左右,约为37.0℃。腋窝温度约比口腔温度低0.4℃。报告体温时,要注明测定的部位。 三、体温的生理变异   机体深部的温度虽然比较恒定,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环境温度、精神和体力活动状况等条件而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化。 (一)昼夜节律    人类体温具有昼夜周期性。一天当中的体温,清晨2~6时最低,黎明后开始上升,整个白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下午6时达一日的高峰(图9-1)。这种以昼夜(24小时)为周期,往复出现高峰、低谷的生理现象,称为昼夜节律。人类无论生活在地球任何地区,体温均呈现昼夜波动。表面看来,白天体温升高的原因,是由于活动多、代谢率高,产热增加所致。其实并非如此。整天卧床保持安静或彻夜不眠的人仍有同样的体温周期性变化。实验表明,将受试者置于无任何时间标记的很深的地下室中长期生活,昼夜节律照样存在。不过此时昼夜周期比24小时略长一些,谓之自激周期。如令受试者返回地面,接受光照等同步因子的影响,其生理周期逐渐恢复原状,仍与地球自转周期保持同步。一般认为,这种节律的产生是内源性的,受昼夜节律起搏点(也称生物钟)的控制。实验表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很可能是生物节律的控制中心。 (二)性别    女子的平均体温高于男子约0.3℃。除性别差异外,女子体温还有月节律的特性。成年女子体温水平随着月经周期发生波动。如图9-2所示。测定基础体温(早晨醒来,未起床测口腔温)发现,月经前体温较高,月经来潮的同时,体温约下降0.2~0.3℃,到排卵时体温又降低0.2℃,此后突然升高。临床上,可通过连续测定基础体温,以检验受试者有无排卵及排卵日期。女性体温的周期性升降,与血中孕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水平高低相吻合。这种月周期变化,可能也是在生物钟的控制下进行的。 (三)年龄   新生婴儿和幼儿的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应加强护理保温。出生后数月随着神经系统的健全和活动与休息规律的建立,逐渐形成体温的昼夜节律。老年人代谢活动减弱,体温较青壮年为低,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代偿能力下降,不能耐受外界环境激烈变化的刺激,也要及时注意保温和散热。 (四)体力活动与情绪    肌肉活动可使产热量明显增高,导致体温上升。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也可使体温升高,有的机体在某种紧张情况下,体温可升高2℃左右。而手术麻醉时,体温下降,故要注意保温。 2009/4/16 1
/
本文档为【人体正常体温标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