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医话痔疮

中医话痔疮

2012-07-03 10页 doc 39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话痔疮中医话痔疮 痔疮形成主要成因?中医如何解释?(成因)、范畴? 痔疮病因病机,古今多从人体的阴阳气血盛衰,脏腑经络的顺逆交错和内外病因的相互影响等方面去探讨。主要归结于体内调节机能失常,解剖生理上的缺陷,加上各式各样的外在诱因如年龄、风俗、习惯、气候、怀孕、饮食、先天禀赋、消化道疾病情况等,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它的病因病机是多方面的,也可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 现分述如下: (1)脏腑本虚:《丹溪心法》指出:「痔者皆因脏腑本虚,外伤风湿,内蕴热毒,醉饮交接,多欲自戕,以致气血下坠,结聚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者。」《窦氏外...
中医话痔疮
中医话痔疮 痔疮形成主要成因?中医如何解释?(成因)、范畴? 痔疮病因病机,古今多从人体的阴阳气血盛衰,脏腑经络的顺逆交错和内外病因的相互影响等方面去探讨。主要归结于体内调节机能失常,解剖生理上的缺陷,加上各式各样的外在诱因如年龄、风俗、习惯、气候、怀孕、饮食、先天禀赋、消化道疾病情况等,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它的病因病机是多方面的,也可是全身疾病的局部现。 现分述如下: (1)脏腑本虚:《丹溪心法》指出:「痔者皆因脏腑本虚,外伤风湿,内蕴热毒,醉饮交接,多欲自戕,以致气血下坠,结聚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者。」《窦氏外科全书》也载:「人生素不能饮酒亦患痔者,脏虚故也」。《薛氏医案》则有:「痔疮之症或禀受胎毒……。」说明机体本身的结构弱点、生理特性或全身性变化,均是发生痔疾的基本因素。 (2)饮食不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疮疡经验全书》指出:「饮食不节,醉饱无时,恣食肥腻,胡椒辛辣,炙煿醇酒,禽兽异物,任情醉饱,……乃生五痔。」饮食过饱,过多,食用肥腻炙煿的肉类,易生湿积热;大量食用烈酒及辣椒、胡椒、姜、葱、蒜、肉桂等热性调味品,可刺激肛门直肠黏膜,使之充血灼痛,所以古人认为痔的发生与饮食有密切关系。 (3)便秘:历代医家都认为便秘是发生痔的病因之一,因长期便秘,粪便蓄积直肠,可使周围血行受阻,瘀积成痔。《诸病源候论》曰:「忍大便不出,久为气痔。」窦汉卿指出:「恣意耽看,久忍大便,逐致阴阳不合,关格壅塞,风热下冲,乃生五痔。」意即久忍大便,肠道失润,致使大便干燥,解时努挣耗气,气血下陷,擦破肛门,风热下冲,造成痔疾。 (4)久泻久痢:《备急千金要方》曰:「久下不止,多生此病。」《医宗金鉴》亦曰:「有久泻久痢而生痔者。」因久痢久泄使脾气亏耗,肺气也受影响,最后导致大肠之气不足,于是气血流注,湿浊聚于肛门。 (5)久坐久行,负力远行:如《外科正宗》载:「夫痔者,乃素积湿热,过食炙煿,或因久坐而血脉不行,又因七情而过伤生冷。以及担轻负重,竭力远行,气血纵横,经络交错,……以致浊气郁血流注肛门,具能发痔。」久坐久站使气血不和,负重远行则耗气而虚,均使气血邪毒瘀积于肛门。 (6)妊娠及月经失调:如《外科启玄》曰:「痔曰肠澼是也。妇女因产难久坐,或经行时气怒伤冷受湿,余血渗入肛门边而生。」《薛氏医案》有:「妇人因经后伤冷,月事伤风,余血在心经,血流于大肠,则生痔」;《医宗金鉴》有:「又有产后用力太过而生痔者。」 (7)房事过度及忍精不射:如《诸病源候论》有:「诸痔皆由伤风,房室不慎,醉饱合阴阳,致劳扰血气,而经脉流溢,渗漏肠间,冲发下部。」《古今医统大全》有:「忍精不泄而成痔漏。」 (8)情志失调:《薛氏医案》曰:「喜则伤心,怒则伤肝,喜怒无常,气血侵入大肠致谷道无出路,结积成块,生血生乳,各有形相。」 (9)遗传因素:如《疮疡经验全书》有:「亦有父子相传者,母血父精而成。」 2、临床主要表现症状?常见族群? 痔疮好发于二十至五十岁的人身上,其临床症状有: (1)便血:便血是痔疮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特点是:呈间歇性,排便过程中点滴而下或喷射而出,亦可是卫生纸带血,血色鲜红,量或多或少,便后血常能自止。 (2)肛门肿物脱出和突起:肛门肿物脱出是内痔常见症状,而突起是外痔典型表现。痔病初期痔核脱出可自行复位,到中后期痔核脱出需用手托或卧床休息才能回复,严重者于下蹲、行走、咳嗽时痔核即可脱出,较难缩回,甚至长期不能复位。 (3)肛门不适:痔核脱出患者可感觉肛门坠胀不适,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局部瘙痒,外痔部分受到磨擦、挤压可有灼热、疼痛感。 3、大致上而言,中医如何治疗痔疮?(大方向) 中医治疗痔疮乃强调辨证论治的原则,就是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处方。中医对痔疮的治疗可分外用法(如:洗剂)及内治法。不论内服或外用,皆由具改善血液循环作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如:当归、红花)、具清炎作用的清热燥湿热中药(如:黄柏、黄芩)、具止血作用的中药(槐角、地榆)、具软化及润滑大便作用的中药(如:大黄、生地黄、麻子仁等)、具促进肠道蠕动作用的理气中药(如;枳实、厚朴)、及缓解疼痛的中药(如:芍药、甘草)所组成。 4、痔疮中医治疗,有分哪些辨证分型?症状?中医如何治疗?(常使用哪些药方(药材)?可达到什么功效目的?) 内治法 古代对痔疮的内治多主张「清热解毒,凉血祛瘀。」宋‧窦汉卿在《疮疡经验全书》中说:「以一诸痔,各类不同……大半以凉血为主,徐徐取效。」元‧朱震亨主张「痔疮专以凉血为主」(《丹溪心法》)。刘元素谓:「当泻三焦,火热退,使金得气而反制木,木受制则五虫不生,痔有愈矣」(《河间医学‧痔论》)。东垣、子和亦认为有火、有热。治疗上用凉血地黄汤、防风秦艽汤、止痛如神汤等,主以凉血清热,除湿化瘀。这些治法在临床中,疗效确切。但临床上有因风、湿、燥、热而病者;有气血两亏,脾、肺、肾虚而病者;有虚实夹杂者。所以在治疗上就应随证施治,既要扶正,又要祛邪。 (1)风伤肠络 主证:便血色鲜红,滴血或射血,或有肛门瘙痒,口燥咽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方药:凉血地黄汤。 方解:方中以生地黄、当归尾、赤芍凉血和血;黄芩、黄连、天花粉清热泻火;地榆、槐角能清大肠之火而凉血止血,配以升麻、甘草等以清热解毒;荆芥祛风解表,凉血止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之功。 (2)湿热下注 主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或脱出物渗出液较多,黏膜糜烂,或伴大便黏滞不爽,肛门灼热,潮湿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渗湿止血。 方药:脏连丸合萆薢渗湿汤。 方解:方中以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猪大肠的脏器疗法,给病变部位作引经药物,使药力直达患处,可提高疗效,两者合用具有清化大肠湿热之功。萆薢分清化浊;牡丹皮清泻肝火和凉血消瘀止血,黄柏以苦胜湿,以寒清热;茯苓、薏苡仁、泽泻、滑石、通草以淡渗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渗湿止血之功。 (3)气滞血瘀 主证:肛缘肿胀,隐见紫瘀,内痔脱出,表面紫暗糜烂,疼痛剧烈,肛管紧缩,便秘溲黄。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或涩。 治法:行气化瘀,消肿解毒止痛。 方药:止痛如神汤。 方解:方中以熟大黄主泻火解毒,活血行瘀;辅以黄柏、枳实清热燥湿,泻热通便;皂角刺消肿排脓;归尾、秦艽养血祛风;苍朮、防风、泽泻、槟榔以祛风利湿,降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解毒消肿,行气化瘀止痛之功。 (4)脾虚气陷 主证:痔核脱出,不易复位,肛门下坠感,便血色淡,伴气短懒言,纳呆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芤。 治法:补中益气,固脱止血。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解:方中黄耆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党参、白朮、炙甘草甘温益气;脾虚则运化失司,易致气滞,故用陈皮理气化滞;升麻、柴胡协同参、耆以升举清阳,使下陷之气得以提升;血生于气,气虚则血弱,故用当归补血和营;赤石脂涩肠固脱止血。诸药合用,具有补中益气,升阳固脱止血的作用。 5.阴虚肠燥 主证:便血色鲜红,量少,大便干结难解,形体瘦弱或伴口咽干燥,潮热盗汗。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润肠。 方药:增液承气汤合润肠汤加减。 方解:方中玄参、生地黄、麦门冬能滋阴增液,润燥滑肠;芒硝、大黄软坚润燥,泄热通下;桃仁、当归、火麻仁补血行瘀,润燥滑肠;生甘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攻补兼施,是「增水行舟」之法。 外治法 (1)熏洗疗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自古至今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肛肠疾病的主要外治法之一。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胜湿,化瘀消肿,活血止痛,收敛止痒等。 适应证:用于治疗外痔发炎、内痔脱出、术后局部肿痛作痒等。 方法:先熏后洗,先将药液以适量沸水稀释,先熏肛门处或纱布浸入药水,稍微拧挤后,敷于患处,待药液温度适中后,再坐浴浸泡患处,每日1~3次,每次15~20分钟。 常用方药:苦参汤、却毒汤、五倍子汤、硝矾洗剂、莲房、枳壳汤等。 (2)敷药疗法:本法系将药物直接涂敷患处或肛内,多于熏洗后敷药。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瘀止血,祛腐生肌等。 适应证:多用于外痔肿痛,内痔脱出糜烂,或术后肛缘水肿,换药等。 方法:用药膏直接涂布患处,纱布或棉垫固定;也可用药膏制成大小不等的纱布条,以适量敷贴于患处或术后创面,也可纳入肛内;如为散剂,可将药粉用水或生麻油调成膏后涂于患处,或直接撒布患处。每日1~2次。 常用药物:生肌五红膏、白金散、五倍子散、云南白药、生肌散等。 (3)塞药疗法:是外敷疗法的一种类型,用药制成栓剂,塞入肛内,药栓溶化后,药物即对局部病灶起治疗作用。中医运用栓剂治疗痔最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治五痔二年不差者方……七月七日多采槐子,熟捣取汁纳铜器中,重棉密盖着宅中高门上曝之,二十七日已上煎成如鼠屎状,内谷道中,日三,亦主瘘,百种疮。」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止血止痛,收敛固脱等。 适应证:用于内痔出血,脱出,术后伤口换药等。 方法:用栓剂1枚于肛门熏洗后或每日排便后纳入肛内齿在线,每日1~2次。 常用药物:各种外敷药膏制成的栓剂等。 5、中医是否可用针灸治疗?包括哪些穴道?功效目的? 痔疮使用针灸来治疗,古来有之。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针刺治疗痔疮的经验和穴位记载。而晋代的《针灸甲乙经》云:「痔痛,攒竹主之;痔,会阴主之。」之后历代医家记载有许多治疗痔疮的穴位和方法。且经过当今医家证实,针灸对痔出血、脱出、肿痛、肛门下坠都有较好的疗效。 针刺:取穴长强、承山、大肠俞、痔疮穴(尺泽下3寸)等,以中强度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方义】长强为邻近腧穴,可作用于肛部,可活络散瘀、消肿止痛而治疗本病。承山属足太阳膀胱经之腧穴,其经别自腨至腘,别入于肛,为治疗肛门疾患之经验效穴。大肠俞为大肠之背俞穴可作用于大肠及肛部,可清肠热、通便秘。痔疮穴为治疗痔疮之经验效穴。 6、医师对患者有何建议注意事项?(如生活保健、饮食等有何须注意?) 痔疮的发病与饮食密切相关,因而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对防治痔疮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生活调理 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劳逸结合:对于一些特殊的职业人员,如会计、司机、教师、农民等从事久坐、久立、久蹲工作的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应变换体位,使局部血液循环通畅,减轻或防止痔病。 ②常作提肛运动可预防及减轻痔疮的症状:适当的运动如做操、游泳等,对长期工作在室内或是持一种姿势时间过长的人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③推拿按摩:患者自我用食、中指垫卫生或纱布块按摩痔核,顺时针按摩5分钟,再逆时针按摩5分钟,每日晨起或睡前各按摩一次,在坐浴熏洗时同时进行,效果更好。按摩可以改善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故可治疗及预防痔疾。 ④使用免痔马桶(免痔温水洗净器):如厕后只用卫生纸擦干,不一定就是完全干净,使用温水洗才能彻底保持肛门洁净,亦可刺激周围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减轻疼痛及缓和病症有相当的功效。 (2)饮食调理 痔疮常因饮食不节、过食刺激性食品而诱发或加重,故平时要注意节制饮食,避免过食辛辣刺激之品,如辣椒、烈酒等;应多吃蔬菜、水果、多纤维类食物,如芹菜、菠菜、香蕉、红薯等一些食疗配方对防治痔疾亦有好处。 ①槐花炖猪肠:猪大肠250g,槐花(鲜)50g,食盐、味精各适量。猪肠洗净,槐花放入肠腔中,两端用线扎紧。加水清炖,熟后捞出肠段,切丝,撒盐、味精调味,分餐食用。治疗痔疮之湿热下注证,症见便血,色鲜红,点滴而下,便后肛门肿物脱出,可自行缩回或手托回纳,或伴有肛门灼痛,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数。 ②菠菜玉米粥:菠菜500g,玉米粉100g,盐少许。菠菜洗净切碎,开水中焯过,捞出,玉米粉加水煮成粥,粥将熟时将菠菜放入,二三沸后调盐即可。治疗痔疮之气滞血瘀证,症见内痔核脱出不能回复,表面紫暗或外痔水肿,伴肛门疼痛,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滑有力。 (3)精神调理 中医认为情志的变化与肛肠疾病关系密切,肝脾功能协调则人体气机条达,升降正常,气血流通。若忧思过度,损伤脾胃,或暴怒急躁则肝气郁结,从而导致气血瘀滞,筋脉交错发为痔疾。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和愉快的心情是避免痔疮的重要因素。
/
本文档为【中医话痔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