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宝宝患黄疸

宝宝患黄疸

2012-07-07 19页 pdf 288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0363

暂无简介

举报
宝宝患黄疸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宝宝患"黄疸"护理方法 生理性黄疸特点:5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出生2-3天 后出现,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出生后3-5天后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 退,最长可延迟到4周。 生理性黄疸原因:胎儿期需要较多红细胞才能携带足够的氧来维持生命,而生后自主开始呼吸,由肺 进行气体交换就不需要如此多的红细胞。这样,过剩的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大量胆红素,...
宝宝患黄疸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宝宝患"黄疸"护理方法 生理性黄疸特点:5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出生2-3天 后出现,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出生后3-5天后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 退,最长可延迟到4周。 生理性黄疸原因:胎儿期需要较多红细胞才能携带足够的氧来维持生命,而生后自主开始呼吸,由肺 进行气体交换就不需要如此多的红细胞。这样,过剩的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大量胆红素,在超过肝细胞的 结合能力时,过多的未结合胆红素停留在血液中,渗出到皮肤、呈现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观察:黄疸程度;黄疸上升的速度;黄疸出现时间;有无其它不适。 生理性黄疸处理:保证及时喂奶,增加肠蠕动,以促进排便;中药退黄;蓝光治疗。 病理性黄疸特点: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或每日上升超过一定的幅度;黄疸持续 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黄疸退而复现。 病理性黄疸原因:感染(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风疹、败血症);新生儿溶血;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 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是因为婴儿喂养母乳而出现的黄疸。过去认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大约只有1%~ 2%可出现母乳性黄疸,但近年来由于此病逐渐被重视,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高于此值。文献报道母乳性黄 疸在病因学上可占新生儿黄疸的82.7%。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 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当新生儿开奶迟,摄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时,β-葡萄糖醛酸 苷酶在肠道中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者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加重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近些年来,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多了,母乳引起的婴儿黄疸也增加了。纯母乳喂养时孩子皮肤发黄较常 见。黄疸多在生后3~7天发生,缓慢加深,1~2个月时颜色最深,和橘子皮的颜色一样,婴儿能吃能睡, 精神很好,小便不黄,大便为正常黄色,而非灰白色。如果抽血化验胆红素,胆红素多在20毫克/每100毫 升血以下。婴儿的肝脏和脾脏不大,无贫血,白细胞数不高,肝功能正常。 吃母乳的孩子为什么会发生黄疸呢?到目前为止还不很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母乳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 能使婴儿肠道里的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容易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结果婴儿血中 的胆红素浓度高了,使皮肤变成了黄色。 父母发现婴儿皮肤黄了怎么办?应该抱婴儿去医院看儿科医生。因为母乳性黄疸和其他能引起婴儿皮肤 发黄的疾病容易混淆,如:感染、溶血、肝炎及胆管闭锁等,儿科医生能通过检查和化验,把它们区别开 来。当医生确诊你们的宝宝属母乳性黄疸后,就不用再跑医院了。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吃药。轻者可以继续吃母乳,重者可暂停用母乳。停 喂母乳期间,要用吸奶器将乳房吸空,防止乳房泌乳减少,吸出的母乳可以加热煮沸,这样就可以破坏母 乳中引起黄疸的特殊物质,然后喂给宝宝。也可临时改用其他配方奶。因为黄疸是母乳引起的,所以,停 用母乳3~4天后,黄疸就会明显减轻,一般会降至原来水平的一半以下,此点对母乳性黄疸同样有诊断意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义。再恢复母乳喂养后,即使黄疸再加重,也不会达到原来的程度。以后随着月龄增长,黄疸会逐渐消失。 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该抱孩子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问题1 总胆红素正常值是0--17.1umol. 问题2 按目前的情况,停母乳三天再查胆红素。 如果黄疸严重可以住院治疗。 婴儿黄疸!! 推荐阅读 问题: 我家宝宝从生出5天左右脸上开始出现黄疸 ,现在出生已经20天了,家里带着去医院测黄疸值说是12,吃 菌桅黄口服液两天还没见下,请问怎样知道是生理性还是母乳性的?医生也没说挺急人的!听说照蓝光好的快, 照蓝光要照多长时间呢?会不会对婴儿有其它伤害?第一次问题补充:(2007-11-26 11:55:48)你好,请问喝茵桅 黄口服液喝多长时间呢?黄疸值多少才算轻度,中度和较重呢? 答复1: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 .新生儿黄疸较常见,引 起的原因多而复杂 且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新生儿每日生成的胆红素为成人的两倍以上,这是由于 新生儿 初生时红细胞数相对多;其寿命比成人短20~40天,且破坏快;旁路胆红素来源多和血 红素加氧酶在 生后7天内含量高,产生胆红素的潜力大引起. 2.肝功能不成熟肝细胞内 Y、Z 蛋白含量低,对胆红素摄取能 力差,5~15天达到 成人水平 ;肝细胞内尿苷2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的量及活力不足,形成 结 合胆红素的功能差. 3.肠肝循环特殊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 红素 转化为尿胆原和粪胆原.且新生儿肠道内ß-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将肠道内结 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 酸和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壁吸收经肝门静脉达肝.加重 了肝的负担. 因此,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 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 l%~2%,极易出现黄疽. 【新生儿黄疸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 大部分足月儿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5~7天最重,10~14天消退, 早产儿可延 迟至3~4周,一般情况良好.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7umol/L(15mg/dl)作为生理性黄 疸的上界目 前认为欠妥,因较小的早产儿即使胆红素<171umol/L(10mg/dl)也可能发 生胆红素脑病. (2)病理性黄疸 1· 特点①黄疸在 24h 内出现 ;②黄疸程度重、发展快,血清胆红素 >205umol/L(12mg /dl)或每日上升 >85umol/L(5mg/dl).③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 周)或退而复现,并进行性加重;④血清结合胆 红素>26umol/L(1.5mg/dl). 2.原因 (1)感染性:①新生儿肝炎,大多因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通过产道时被 感染,以 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为常见;②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由于细菌毒素加快红 细胞破坏、 损坏肝细胞所致 . (2)非感染性:①新生儿溶血(见本节);②胆道闭锁;③母乳性黄疸 ;④胎粪延迟 排出;⑤遗传 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等 ;③药物性黄疸如维 生素 K.等;①其他如低血糖、酸中 毒、缺氧、体内出血和失水等均可加重黄疸.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治疗原则】 1.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 2.降低血清胆红素蓝光疗法(参阅第5章第5节);提早喂养和 保持大便通畅. 3·保护肝,控制感染不使用对肝有损害及可能引起溶血及黄疸的药物. ’4.适当输血浆和白蛋 白,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5.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 2、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 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 IgG 通过胎盘进入胎儿 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 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 【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已知血型抗原有160多种,但新生儿溶血病以 ABO血型 系统不合最为多见, 其次是 Rh 血型系统不合.主要是由于母体存在着与胎儿血型不相容 的血型抗体(IgG),这种 IgG 血型抗体 可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后,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 而出现溶血. (一)ABO血型不合 母亲多为 O型,婴儿 A 型或 B型,如母为 AB型或婴儿为 O型则均不会发生溶血. 由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A、B血型物质,因此, O型血妇女通常在孕前早已接触过 A、B 血型物质的抗原物质刺激,其血清中产生了相应的抗 A、抗 B的 IgG 型抗体,妊娠时经 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溶血,故 ABO血型不合者约50%在第一胎即可发病. (2)Rh 血型不合 Rh血型有6种抗原(C、c;D、d;E、e),其中 D抗原最早被发现且抗原性最强, 临床上把凡具 D 抗原者称 Rh 阳性,反之为阴性.我国汉族人大多为 Rh阳性,仅0.34% 为 Rh阴性 . 当胎儿红细胞的 Rh血 型和母亲不合时,若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抗原确为母体缺少, 一旦胎儿红细胞经分娩时胎盘失血进入母体 循环,使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 .由于初 次母体致敏,免疫反应发展缓慢且产生的是 IgM 型弱抗体并不 能通过胎盘,到以后产生 IgG 型抗体时,胎儿已经娩出,因此 Rh溶血病般不会在第1胎发生.当发生初次 反应 后的母亲再次怀孕时,即使分娩时进入母体的胎儿血量很少(0.01~0.lml),亦能很快 地发生次发兔疫, 产生大量 IgG 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 .因此 Rh溶血 病症状随胎次增多而越来越严重 .极 少数未输过血的母亲在怀第1胎时就发生 Rh溶血 病,这可能与产妇是 Rh阴性而产妇的母亲为 Rh阳性有 关. 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 Rh阴性孕妇和 Rh阳性胎儿,但也可发生在母婴均 为阳性时,这主要 是由抗 E,抗 C或抗 e、c等引起.其中以抗 E较多见. 【临床现】症状的轻重和母亲产生的 IgG型抗体量、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结合程度 及胎儿代偿能力有 关.ABO溶血症临床差异很大,Rh溶血症常比 ABO溶血者严重 . 1.胎儿水肿患儿出生时全身水肿,皮肤苍 白,常有胸、腹腔积液,肝脾肿大及贫 血性心力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大多死亡,严重者为死胎. 2.黄疸 Rh 溶血者大多在24小时内出现黄疸,ABO溶血病大多在出生后2~3天 出现,黄疸发展迅速. 3·贫血 Rh溶血者, 一般贫血出现早且重;ABO溶血者贫血少,一般到新生儿后 期才出现 .重症贫血易发生贫血性心力衰竭. 4. 胆红素脑病(bilirubinencephalopathy)是指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 织的病理性损害,又称核黄疸. 一般发生在生后2~7天,早产儿尤易发生,当血清胆红 素>342umol/L(20mg/dl)易引起核黄疸,需积极处理. 【治疗原则】 1.产前治疗可采用孕妇血浆置换术、宫内输血和考虑提前分娩. 2.产后治疗包括换血疗法、 蓝光疗法(参阅第5章第5节)、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 (可输血浆、白蛋白,纠正酸中毒、缺氧,加强保暖,避 免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 3、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 【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activityintolerance)与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贫血有关. 2.潜在并发症,胆 红素脑病与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有关. 3.知识缺乏(家长)与缺乏对黄疸的认识有关. 【护理措施】 (一)了解黄疸程度 1.观察皮肤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判断 其发展速度. 2.光照疗法护理(参阅第5章第4节) 3.耐心喂养患儿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护理人 员应按需调整喂养方 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2)严密观察 1.生命体征观察体温、脉搏、 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尤其在蓝光照射时,加强监 测次数,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及时发现呼吸变化 并积极处理. 2.神经系统主要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 .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3.大小便观察大小 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 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 4.处理感染灶观察皮 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是否有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 处理. 5.补液管理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及时纠正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酸中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 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 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 也可进入脑组织. (3)健康教育 ①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的配合 ;②对于新生儿溶 血症,作好产前咨询及孕妇 预防性服药 ;③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④ 若为 母乳性黄疸,嘱可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 渡到正常母 乳喂养.若黄疸严重,患儿一般情况差,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 再恢复母乳喂养.⑤若为红细胞 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 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宝宝是否有黄疸? 首先,需注意宝宝是否有黄疸。可将婴儿置于明亮处,观察婴儿皮肤及眼白的部分,若比前一天观察 到的黄或比其它婴儿黄,就可能有黄疸。同时观察不同的部位,若只有脸部泛黄,表示黄疸程度并不是很 严重;若泛黄的情形向下延伸至腹部或以下时,则黄疸可能已经到达需要照光治疗的程度了。 *若有黄疸需注意什么?何时送医检查治疗? 黄疸需注意的是,是否有需住院治疗的病理性状况。爸妈们可以注意下列几点: 1. 注意黄疸的程度:若腹部或以下皮肤泛黄,或是皮肤泛黄的速度很快(如泛黄很快的由脸延伸至胸部、 腹部时),需送医检查。此外,出生24小时内就有黄疸,或是足月儿黄疸超过1~2周,早产儿黄疸超过2~ 3周,也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最好送医检查。 2. 注意病理性黄疸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呕吐、肤色苍白、活力变差、食欲不振、腹涨、腹泻、发烧、 小便变浓茶色、大便颜色变白(注2)等情形。若有以上情形需立刻送医检查。 3. 注意某些使黄疸加重的因素:如早产、生产时曾缺氧、家族史中有溶血性疾病 (如蚕豆症)、婴儿产 前或产后可能有感染(如妈妈产前有发烧感染、早期破水)也是须注意的事项,并于送医时告知医生此病史。 (注2)若有大便颜色变灰白、小便变浓茶色等情况,可能是先天性胆道疾病,有时严重到需要换肝甚至 危及生命,需多加注意。 *黄疸儿的居家照顾 生理性黄疸如果无异常状况,只需多加观察,按照一般照顾的方式照顾宝宝即可,不需特别处置。建 议方法如下: 1. 给予足够的喂食。 2. 不建议给予葡萄糖水、开水或退胎水,因为不但无法改善黄疸,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会影响食欲, 造成离子不平衡等严重后果。八宝粉等药物也不可服用。 3. 照阳光或一般日光灯照射或许有点帮助,但效果如何仍无定论,而且须小心不要被晒伤。 4. 一些会导致黄疸或加重黄疸的情况需避免,如蚕豆症婴儿需避免接触奈丸、紫药水等会引起溶血的 物质。 5. 用药时须经医师处方,因某些药膏或药物也会引起蚕豆症婴儿溶血。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6. 避免感染、饮食不足、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情形。 婴儿黄疸的病因及治疗 婴儿黄疸的病因: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婴儿黄疸的症状是皮肤和 眼睛黄染,由血液中过量的胆红素引起。胆红素通常在婴儿的肝脏中代谢,但许多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足 以迅速清除胆红素。如果不经治疗,过量胆红素会引起脑损伤甚至致死。婴儿黄疸较常见,引起的原因多 而复杂且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婴儿黄疸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 大部分足月婴儿在生后 2~3天出现黄疸,5~7 天最重,10~14天 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一 般情况良好。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7umol/L(15mg/dl)作为生理性黄疸的上界目前认为欠妥,因较小的早产 儿即使胆红素<171umol/L(10mg/dl)也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 (二)病理性黄疸 1 ·特点 ①黄疸在24h内出现 ;②黄疸程度重、发展快,血清胆红素>205umol/L(12mg/dl)或每日上升 >85umol/L(5mg/dl)。③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退而复现,并进行性加重 ;④血清结合胆 红素>26umol/L(1.5mg/dl)。 2.原因 (1)感染性: ①新生儿肝炎,大多因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通过产道时被感染,以巨细胞病毒、乙 型肝炎病毒为常见;②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由于细菌毒素加快红细胞破坏、损坏肝细胞所致。 (2)非感染性:①新生儿溶血(见本节);②胆道闭锁;③母乳性黄疸;④胎粪延迟排出;⑤遗传性疾病如红细 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等;③药物性黄疸如维生素 K。等;①其他如低血糖、酸中毒、缺氧、体内 出血和失水等均可加重黄疸。 【婴儿黄疸治疗原则】 1.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 2.降低血清胆红素蓝光疗法(参阅第五章第五节);提早喂养和保持大便通畅。 3 · 保护肝,控制感染不使用对肝有损害及可能引起溶血及黄疸的药物。 ’ 4.适当输血浆和白蛋白,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5.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二、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 IgG 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病因和发病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机制】 目前已知血型抗原有160多种,但新生儿溶血病以 ABO血型系统不合最为多见,其次是 Rh血型系 统不合。主要是由于母体存在着与胎儿血型不相容的血型抗体(IgG),这种 IgG 血型抗体可经胎盘进入胎儿 循环后,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出现溶血。 (一) ABO血型不合 母亲多为 O 型,婴儿 A型或 B型,如母为 AB型或婴儿为 O型则均不会发生溶血。 由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A、B血型物质,因此,O型血妇女通常在孕前早已接触过 A、B 血型物质的抗原物质刺激,其血清中产生了相应的抗 A、抗 B的 IgG型抗体,妊娠时经 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溶血,故 ABO血型不合者约50%在第一胎即可发病。 (二) Rh血型不合 Rh血型有6种抗原(C、c;D、d;E、e),其中 D抗原最早被发现且抗原性最强, 临床上把凡具 D抗原者称 Rh阳性,反之为阴性。我国汉族人大多为 Rh阳性,仅0.34% 为 Rh阴性。当胎儿红细胞的 Rh血型和母亲不合时,若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抗原确为母体缺少,一旦 胎儿红细胞经分娩时胎盘失血进入母体循环,使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由于初次母体致敏,免疫反应 发展缓慢且产生的是 IgM 型弱抗体并不能通过胎盘,到以后产生 IgG 型抗体时,胎儿已经娩出,因此 Rh溶血病般不会在第1胎发生。当发生初次反应 后的母亲再次怀孕时,即使分娩时进入母体的胎儿血量很少(0.01~0.lml),亦能很快 地发生次发兔疫,产生大量 IgG 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因此 Rh溶血 病症状随胎次增多而越来越严重。极少数未输过血的母亲在怀第1胎时就发生 Rh溶血 病,这可能与产妇是 Rh阴性而产妇的母亲为 Rh阳性有关。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 Rh阴性孕 妇和 Rh阳性胎儿,但也可发生在母婴均为阳性时,这主要是由抗 E,抗 C或抗 e、c等引起。其中以抗 E 较多见。 【临床表现】 症状的轻重和母亲产生的 IgG型抗体量、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结合程度及胎儿代偿能力有 关。ABO溶血症临床差异很大,Rh溶血症常比 ABO溶血者严重。 1.胎儿水肿 患儿出生时全身水肿,皮肤苍白,常有胸、腹腔积液,肝脾肿大及贫 血性心力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大多死亡,严重者为死胎。 2.黄疸 Rh溶血者大多在24小时内出现黄疸,ABO溶血病大多在出生后2~3天 出现,黄疸发展迅速。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3· 贫血 Rh溶血者,一般贫血出现早且重;ABO溶血者贫血少,一般到新生儿后 期才出现。重症贫血易发生贫血性心力衰竭。 4.胆红素脑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是指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又称核 黄疸。一般发生在生后2~7天,早产儿尤易发生,当血清胆红素>342umol/L(20mg/dl)易引起核黄疸,需积 极处理。【治疗原则】 1.产前治疗 可采用孕妇血浆置换术、宫内输血和考虑提前分娩。 2.产后治疗 包括换血疗法、蓝光疗法(参阅第五章第五节)、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 (可输血浆、白蛋白,纠正酸中毒、缺氧,加强保暖,避免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 三、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activity intolerance) 与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贫血有关。 2.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与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有关。 3.知识缺乏(家长) 与缺乏对黄疸的认识有关。 【护理措施】 (一)了解黄疸程度 1.观察皮肤 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判断其发展速度。 2.光照疗法护理(参阅第五章第四节) 3.耐心喂养患儿 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护理人员应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 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二)严密观察 1.生命体征观察 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尤其在蓝光照射时,加强监测次数,注意保暖, 确保体温稳定,及时发现呼吸变化并积极处理。 2.神经系统 主要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3.大小便观察 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 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 4.处理感染灶 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是否有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5.补液管理 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及时纠正酸中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 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可进入脑组织。 (三)健康教育 ① 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的配合;②对于新生儿溶血症,作好产前咨询及孕妇预防性服药;③发生 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④若为母乳性黄疸,嘱可继续母乳喂养,如吃 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若黄疸严重,患儿一般情况差,可考 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⑤若为红细胞 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 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婴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尤其是早产新生儿。它可以使正 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致脑损伤。因为黄疸原因众多、病程长短 不一、预后相差很大,困扰着患儿家长和一些医生。在这里,我简单扼要的介绍一下新生儿黄胆。 胆红素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 胆红素(Bilirubin)是血液中红血球的血红素代谢后的废弃物。当红血球衰老(成人红血球生命周期120天, 新生儿红血球生命周期20~40天)时,会经过脾脏加以破坏处理而产生间接胆红素(也叫未结合胆红素),间 接胆红素经肝脏作用变成直接胆红素(也叫结合胆红素)并由胆管被排至十二指肠中,经细菌作用变成粪单 元,最后大部分随着粪便而排出体外,小部分被肠道重新吸收入血。胆红素对身体而言是废弃物,但若是 血清中胆红素过高时,就会出现黄疸。 什么是肝肠循环? 结合胆红素经胆道随胆汁排入肠内,被细胞还原为尿(粪)胆素元。绝大部分尿(粪)胆素元随粪便排出, 小部分(约1/10)被肠粘膜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窦。到达肝窦的尿(粪)胆素元,大部分通过肝脏又重新随胆汁 由胆道排出(肝肠循环),仅有小部分经体循环,通过肾脏排出。 什么是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肝、脾、骨髓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将衰老的和异常的红细胞吞噬,分解血红蛋白,生成和释放游离胆 红素,这种胆红素是未结合性胆红素(未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脂溶性的,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血液中 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由于其结合很稳定,并且难溶于水,因此不能由肾脏排出。因为是脂溶性的,对神经 细胞有毒性作用。胆红素定性试验呈间接阳性反应。故称这种胆红素为未结合胆红素,也称间接胆红素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包括三个过程。 “摄取”:未结合胆红素随血流至肝脏,很快就被肝细胞摄取,与肝细胞载体蛋白-Y蛋白和 Z蛋白结合 (这两种载体蛋白,以 Y蛋白为主,能够特异地结合包括胆红素在内的有机阴离子)被动送至滑面内质网。 “结合”:Y蛋白—胆红素和 Z蛋白—胆红素在滑面内质网内,未结合胆红素通过微粒体的 UDP-葡萄糖 醛酸基转移酶(UDPGA)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转变为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主要的是胆红素双葡 萄糖醛酸酯,另外有一部分结合胆红素为胆红素硫酸酯。这种胆红素的特点是水溶性大,能从肾脏排出,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胆红素定性试验呈直接阳性反应。故称这种胆红素为结合胆红素,也称直接胆红素。 “分泌”: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浆内,与胆汁酸盐一起,经胆汁分泌器(高尔基复合体在细胞分泌过程中 有重要作用),被分泌入毛细胆管,随胆汁排出。由于毛细胆管内胆红素浓度很高,故胆红素由肝细胞内分 泌入毛细胆管是一个较复杂的耗能过程。 简单的说,就是肝脏吸收未结合胆红素,在 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A)的作用下成为结合胆 红素,和胆汁一起经胆道系统排到肠道。 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游离胆红素 黄疸的危害 有些人认为大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可以自行消退,不用大惊小怪,未引起重视。确实黄疸可以 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同时也使一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如新生儿溶血、败血症、婴儿肝炎综合症等。 黄疸本身也可以对人体造成危害,尤其是早产儿,未结合胆红素可以透过血脑屏障造成胆红素脑病,留下 永久的后遗症。 什么是胆红素脑病? 概述 胆红素脑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是指胆红素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病变除大脑基底核,视丘下 核、苍白球等神经核被黄染外,大脑皮层、脑膜和血管内膜等处亦有波及,过去称为黄疸已感不够全面。 如不及早防治可致后遗症或死亡。 新生儿发生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时,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沉积于基底神经核、丘脑、丘脑下核、 顶核、脑室核、尾状核、以及小脑、延脑、大脑皮质及脊髓等部位,抑制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导致脑损伤, 称胆红素脑病。过去称核黄症。发病与胆红素化学特性有关。 病因病理 未与白蛋白联结的未结合胆红素呈游离状态,分子量小,能通过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进 入脑细胞后可使脑细胞内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偶联作用脱节,即解偶联作用。因此脑细胞的能量产生受 到抑制,使脑细胞受损。Mirra 等姉 BBB的通透性随血清胆红素增高而增加,胆红素可能降低细胞表面张 力及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壁的毒性作用,使 BBB通透性增加。 与白蛋白联结的未结合胆红素、是脂溶血性的白蛋白复合体,分子量大,不能通过 BBB和细胞膜,但 近年认为在缺氧、感染、脱水、低血糖、酸中毒及高张输液等的影响下,BBB可暂时开放,使大分子与白 蛋白联结的未结合胆红素也能进入脑组织,累及较广泛的部位。当血液中有仙阴离子增高或 pH下降时, 也可成为游离胆红素而透过细胞膜,进入含有丰富磷脂的神经细胞形成胆红素脑病。 与肝细胞内的葡萄糖醛酸结合成为结合胆红素是水溶性的,能通过肝、肾排泄、不引起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几乎仅发生于新生儿时期,主要由于下列因素: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1.酶系统不成熟 肝细胞不能有效地将未结合胆红素结合成结合胆红素。 2.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 较多见,如新生儿溶血病,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克一纳氏综合征),以及药物 中毒(维生素 K3)等,均可使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3.血脑屏障功能较差 未结合胆红素易于通过而与脑组织结合,早产儿更差,各种感染、窒息缺氧因素 可影响 BBB栅栏作用的完整性。 4.血浆白蛋白含量较低 附着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有限。 5.酸中毒 新生儿患病易发生酸中毒,可促使 BBB开放,使细胞摄取红素增加。 6.夺取白蛋白联结使胆红素游离 外耕牛性有磺胺异噁唑、水杨酸盐、苯甲酸钠、新生霉素,先锋霉素、 新型青霉素Ⅱ、消炎痛等,内源性有正铁血红素、胆酸和饥饿、低血糖或寒冷刺激时体内游离脂肪酸增高 等。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分4期,第1~3期出现在新生儿早期,第4期在新生儿期以后出现。 (一)警告期 表现为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肌张力减退。大多数黄疸突然明显加深。历时12~24小时。 (二)痉挛期 轻者仅两眼凝视,阵发性肌张力增高 ;重者两手握拳、前臂内旋,角弓反张、有时尖声哭 叫。持续约12~24小时。 (三)恢复期 大都于第1周末,首先吸吮力和对外界的反应逐渐恢复,继而痉挛逐渐减轻、消失。历时 2周左右。 (四)后遗症期 常出现于生后2个月或更晚。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或牙釉 质发育不良等。 症状轻重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日龄等因素有关。一般分四期: 警告期 日龄较小,血清胆红素在256.5μmol(15mg/dl)左右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嗜睡、拒食、肌张力 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也有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约半到一天进入痉挛期。 痉挛期 表现为痉挛、发热、肌张力增高尖叫、慈祥、眼球震颤、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等兴奋症 状,早产儿的痉挛等症状可以不明显,幸存者1~2天后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 先是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痉挛减轻或消失,此期约持续2周。 后遗症期 一般在生后2个月~3岁出现,手足徐动,眼球上转困难或斜视、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 有绿牙或棕褐色牙,以椎体外系统受损为主的所谓四联症。上海835例溶血病随访所见的48例胆红素脑病中 还有智力落后,抽痉或阵挛、抬头乏力及流涎等症状。 在症状出现时血清胆红素有时反而降低,这或许是胆红素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摄取所致,故不能为此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而放松警惕。近年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发现部分血清胆红素 171~342μmol/L(10~20mg/dl)的患儿虽 无神经症状,但电位曲线的Ⅳ、Ⅴ波形消失、脑干神经传递时间延长,说明听觉神经有功能障碍,这类变 化在胆红素下降后又消失。Perlman(1988)称之为暂时性亚临床型胆红素神经中毒症(transient subclinical lilirubin neurotoxicity),认为这种胆红素中毒影响是可以逆转,逐渐恢复。 治疗措施 目的是阻止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上升到危险程度。方法见黄疸概述。为安全光疗,有胆红素脑病警告期 症状或手足常黄者,必须紧急措施,不能过夜。及早处理窒息、缺氧、酸中毒,避免寒冷、饥饿、低血糖, 禁用或慎用夺位性药物和不作快速静脉注射高渗性药物;及时治疗黄疸和光疗、换血,近年来因本病导致的 后遗症和死亡已显著减少。 预防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必须及早处理,以免发展成胆红素脑病。 1.产前做好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尽量预防早产、难产及感染。对拟有溶血病者,做好临产准备工作。 2.产后 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不可常规使用维生素 K3、磺胺类、苯甲酸钠咖啡因及水杨酸类药物。 黄疸检测必须重视,有经验者目测误差一般不超过85.5μmol/L(5mg/dl)。上海新生儿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正 在研究黄疸比色板,有五种不同深浅的黄色样条固定于一块有机玻璃板上,只需在新生儿鼻尖上轻压就可 看出黄到什么程度,使基层医、护人员能及早发现新生儿黄疸和大约估计血清胆红素的含量,并可做为高 胆红素血症的清胆红素的含量,并可做为高胆红素血症的筛选诊断和监测其消长情况。在没有专用工具前 也可根据黄疸遍及体表部位来粗略估计。一般面部黄得极轻约 85.5μmol/L(5mg/dl)、躯干亦黄约 171μmol/L(10mg/dl),四肢见黄约256.5μmol/L(15mg/dl),手、足掌见黄约高于256.5μmol,如由杏黄转成金 黄则常超过342μmol/L(20mg/dl)。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有利于新生儿黄疸的动态观察和筛选高胆红素血症,但 价格昂贵,对有经验的医务人员来说价值不大。因为决定换血还是需要微量血清胆红素测定为依据(上海也 在研制)。 那些情况可以加重黄疸 新生儿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容易出现黄疸,这种由于生理原因产生的黄疸称之为生理性黄疸。但是, 一些疾病或异常的变化可以使黄疸加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原因。 1、 新生儿溶血 由于母子血型不合,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产生大量的胆红素,加重黄疸。常见的血 型不合有两种:ABO血型不合(母亲是 O型,孩子是 A型或 B型);Rh 血型不合(母亲是 Rh阴性,孩子是 Rh阳性)。 2、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红细胞增多症 3、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这种酶的缺乏可以导致红细胞破坏,胆红素增多 4、 一些使肝脏酶活性降低的疾病 未结合胆红素不能转换成结合胆红素,排出体外导致体内胆红素升 高。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暂时性家族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 低”)。很多甲低的孩子都是以黄疸收入院检查出来的。 5、 一些使肝肠循环增加的情况 母乳性黄疸、胎粪排出延迟。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6、 高结合胆红素的原因以胆道畸形、肝炎、遗传代谢性疾病为主。或需要手术治疗或没有根治的方 法。 7、 细菌、病毒感染也可以使黄疸加重 表现为混合性胆红素升高。 总之,新生儿黄疸的原因非常多, 部分患儿往往不能明确病因。 胆红素脑病的预后 目前认为进入痉挛期的胆红素脑病是不可逆的。 痉挛期是12-24小时,恢复期2周,恢复期内也会有抽 搐的。 后遗症期常出现于生后2个月或更晚。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或牙釉质 发育不良等。 主要表现为相对持久性或持续终身锥体外系神经异常,是胆红素脑病后遗症的特征,即胆红 素脑病四联症: 1、手足徐动:100%患儿表现此症状,其特点是手足不自主、无目的和不协调的动作,或轻或重,时 隐时现。 2、眼球运动障碍:占90%,表现为眼球转动困难,特别是上转困难,常呈“娃娃眼”或“落日眼”。 3、听觉障碍:约占50%,表现为耳聋,听力失常,对高频音调失听。 4、牙釉质发育不全:约占75%,有绿色牙或棕褐色牙,门齿有弯月形缺陷,均为釉质发育不全,多见 于 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患儿。 出四联症外,还有流涎、抽搐、抬头缺乏、智力低下等。 由于目前干预和治疗,非典型病例日趋多见。 凡未予治疗或病情发展及症状出现缓慢的患儿,日后仍可出现后遗症,但某些后遗症经过2-3个月以后似可 逐渐恢复,其预后尚难肯定。 治疗以预防为主,积极控制胆红素的升高。不要进入痉挛期。 已发生核黄疸者,根据各期表现给予对症治疗。后遗症期可知道早期干预智能和运动发育。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概述 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出现黄疸都是病理现象,新生儿则分生理性和病 理性两种。 病因 (一)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 (二)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运送的能力不足。 (三)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 (四)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五)肠肝循环增加。 症状 生理性黄疸大多在生后2~3日出生,第4~6日最明显,足月儿多在生后7~10日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 至第3~4周消退。 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 除黄疸外,小儿全身健康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大小便颜色正常。 检查 正常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最高约 51.3μmol/L(3mg/dl),在生后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不超过 171~ 205μmol/L(10~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凡登白试验呈间接反应。尿 中胆红素阴性,粪内胆色素增多。 治疗 为了预防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孕母产前用药要慎重,能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分娩过程中严密监 护,以免胎儿发生窒息和产伤;生后注意保持新生儿体温,适当提早喂养。若已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除病因治疗外,可应用光疗、血浆或白蛋白等治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先谈谈什么是黄疸,人体内一种叫胆红素的物质增高所引起的皮肤、眼睛巩膜的黄染,称作黄疸。胆 红素是人体内红细胞衰老死亡后的产物,在肝脏内代谢,通过胆道进入肠道排出体外,亦有少量通过肾脏 从小便排出体外,因此正常情况下,人的大便和小便都是黄色的。如果以上环节某一个地方出了问题,例 如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肝功能受损,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下降; 胆道阻塞(如结石)使胆红素不能排出体外,都可以引起黄疸。 黄疸一般情况下是疾病的表现,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却是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引起的,而非病理状态。 其产生的机理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胎儿在子宫内处于低氧环境,因此红细胞生成过多,出生后相对 过剩)和新生儿肝脏尚未发育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会出现黄疸,4~ 6天达到高峰,足月儿10~14天消退,早产儿2~3周消退,在此期间小儿除黄疸外一般情况良好,食欲佳, 无其它异常情况,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预后良好。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⑴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⑵黄疸程度深;⑶黄 疸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加深很多;⑷黄疸持续时间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病理性黄疸是疾病的表现,要及时 治疗。如果你对你的宝宝出现的黄疸拿不定的话,建议你去看医生,以免耽误病情。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及排泄的正常途径改变,使血清内胆红素的值超过正常 范围。临床主要指以为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而致中枢神经损害。 引起为结合胆红素增高的原因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溶血 无溶血 常见原因:血型不合:ABO、Rh、KELL、Duffy、感染 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内出血、红细胞增多症、糖尿病母亲婴儿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幽门狭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免疫血小板减少症、肝肠循环增加、母乳性 黄疸、低体温、低血糖、低蛋白血症、窒息、酸中毒 少见原因:红细胞酶缺乏 红细胞膜疾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卵形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 维生素 E缺乏、催产素引产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特点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其特点有:母乳喂养,足月儿多见。 1、 黄疸在生理性黄疸期间,即出生后2天至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2、 黄疸以轻、中度为主,重度少见(大于或等于342umol/L),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3、 患儿一般情况好,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停母乳48-72小时后黄疸明显减轻,如再 喂母乳黄疸反复。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最近几年研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由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所致,这种学说较为成 熟,并得到验证,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在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1、新生儿肠道内β-GD极丰富,主要来源为母乳(新生儿自身也可产生,正常肠道菌群建立后也可产生, 但产生较少),β-GD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经小肠再吸收进入肝肠循环,使血清未结合 胆红素增多,引起黄疸。 2、新生儿小肠中β-GD活性高,为成人10倍。 3、新生儿摄入不足,肠内蠕动减少或开奶延迟,肠道菌群建立晚,缺乏转化胆红素的菌群,可使结合 胆红素排泄减少。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4、 有人发现母乳中有特殊的脂肪酸、胆固醇,促进了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 母乳性黄疸需要干预吗? 对足月健康儿,增加喂养次数,刺激肠蠕动,减少胆红素吸收可预防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当胆红素升 至250-270 umol/L 时暂停母乳喂养,48小时改配方奶直到胆红素降到安全范围再恢复母乳,当胆红素升至 256-342umol/L 时,暂停母乳改配方奶同时给予光疗或不停母乳加光疗。早产未成熟儿,血清胆红素达到 170umol/L时应停母乳给予光疗。 母乳性黄疸的愈后 愈后良好。但最近仍有测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发现一组胆红素浓度256-427umol/L(15-25mg /dl)母乳 性黄疸患儿有1/3异常,将胆红素降至正常,则此改变消失。提示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的可能,应注意合理处理。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不同,根据其特点可以相互鉴别。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由许多原因组 成的一组疾病,常见的几种黄疸原因是: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等,不同原 因形成的黄疸其黄疸的特点又各不相同。 (1)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 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 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 A或 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 A、胎儿血型为 B或 AB;母 亲血型为 B、胎儿血型为 A或 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这样一来,一些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孩 子会发生 ABO溶血,其实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 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 新生儿 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 加重。 (2)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 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 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 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3)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 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4)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 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 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 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 可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 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 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婴儿刚出生可以出现生理性黄疸的,一般出生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开始消退。除了食欲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不振以外,对孩子是没什么影响的。 如果黄疸从孩子出生24小时内就有的话,并且3周都没消退,或是退后又复发,则统统归到病理性黄疸。 血液检查的正常数值是:总胆红素3.4-17.1 umol/L(0.2-1.0mg/dl) 直接胆红素0.50-3.4 umol/L(0.03-0.2mg/dl)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症状 : 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内);黄疸过重,手足心发黄,血清胆红素大于205微摩尔/升;黄疸退而复现或迅速 加重,血清胆红素每日升高大于85.5微摩尔/升等,黄胆持续过久,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 疾病概述 黄疸在新生儿较其他任何年龄都常见,其病因特殊而复杂,既有生理性黄疸,又有病理性黄疸,还有 母乳性黄疸。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加以处理。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 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 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 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疾病描述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其发病机制不同,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又可以是病理现象。 临床上以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6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 症。 症状体征 黄疸常在出生后24h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 加重。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疾病病因 了解儿母妊娠史,分娩史,临产前有无感染及用药史,有无输血史,家族成员有无肝炎,黄疸史。注 意胎次,是否早产,有无产伤、窒息、缺氧、饥饿、感染史,详细询问黄疸出现及持续时间,程度与消长 情况,大小便颜色。生后有无引起黄疸的用药史(如磺胺,水杨酸制剂,大剂量维生素 K3,K4等)和接触萘 类史(如卫生球等)。 诊断检查 (1)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有核红细胞计数。 (2)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达205μmol/L(12mg/dl)早产儿256μmol/L(15mg/dl) 应警惕发生小儿胆红素脑病。 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谷丙转氨酶高怎么办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脂肪肝症状谷丙转氨酶高的危害 (3)尿常规及尿三胆试验。 (4)注意大小便颜色,必要时行粪胆原检查。 (5)根据病情选作以下检验: ①疑为新生儿肝炎者作肝功能检查,同时查母子 HB—sAg、HBeAg、HBV DNA、抗 HBc-IgM等,甲 胎蛋白(正常新生儿甲胎蛋白阳性,生后一月时转阴)。 ②疑为新生儿败血症者作血培养,局部感染渗出物作涂片及培养。 ③疑为巨细胞包涵体病,作尿沉渣检查找有包涵体的巨细胞,有条件可作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 ④疑为新生儿溶血症作有关检验,详见新生儿溶血症。 ⑤疑为红细胞 G6PD缺陷者检测正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正常人>75%,患者降低);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 小体)生成试验;有条件可作 G6PD活性测定。 ⑥疑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作红细胞脆性试验(正
/
本文档为【宝宝患黄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