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化学消毒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2012-07-13 5页 pdf 177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64522

暂无简介

举报
化学消毒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化学消毒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吴清平 1  韦明肯 1, 2, 3  吴军林 1, 3  阙绍辉 4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070) 1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系 玉林 537000)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 510301) 3 (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 510070) 4  通讯作者 Tel: 020287688132 (87680942) , E2mail: wuqp@ gdas1ac1cn 收稿日期 : 2006201212, 修回日期...
化学消毒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化学消毒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吴清平 1  韦明肯 1, 2, 3  吴军林 1, 3  阙绍辉 4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070) 1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系 玉林 537000)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 510301) 3 (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 510070) 4  通讯作者 Tel: 020287688132 (87680942) , E2mail: wuqp@ gdas1ac1cn 收稿日期 : 2006201212, 修回日期 : 2006202228 摘要 : 细胞壁的屏障作用是微生物降低对消毒剂敏感性的普遍机制。消毒剂对细胞膜的作 用导致膜的通透性增加 , 胞内物质泄漏 , 呼吸链被破坏等。一些消毒剂能直接改变、破坏 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 但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可能比结构本身对消毒剂更加敏 感。流式细胞仪、单细胞凝胶电泳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消毒剂的作 用机理。 关键词 : 化学消毒剂 , 作用机理 , 细胞膜 , 蛋白质 , 核酸 中图分类号 : Q9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25322654 (2006) 0620117205 Advance in Action M ode of Chem ica l D isinfectan ts WU Q ing2Ping1  W E IM ing2Ken1, 2, 3  WU Jun2L in1, 3  QUE Shao2Hui4 ( Guangdong Institu te of M icrobioloy, Guangzhou 510070) 1 ( Guangxi Yulin N orm al College, Yulin 537000) 2 ( South China Sea Institu te of O ceanology, Guangzhou510301) 3 ( Guangdong Huankai M icrobiologica 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1 L td, Guangzhou 510070) 4 Abstract: Cell membranes p 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istance of m icroorganism s to chem ical disinfectants1 The effects of disinfectants on cell membranes include the alteration of permeability, leakage of intracellular sub2 stances, damaging the resp iration chains and so on1 Though th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p roteins and DNA al2 tered by some disinfectants, the synthetical p rocesses of them seemed to be more sensitive1 Flow cytometry ( FCM) and single2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 SCGE) are p rom ising technology which should benefit the investiga2 tion of action mode of chem ical disinfectants1 Key words: Chem ical disinfectants, Action mode, Cell membrane, Protein, Nucleic acid 近年来 , 开发应用于消毒的化学物质单体及其复配制剂不断增多。由于微生物对 消毒剂抗药性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 开发高效低毒的消毒剂产 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 因此 , 须从机理上去阐明各种消毒剂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国 内外研究者从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酸以及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等不同层面和 角度进行消毒机理的研究 , 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1 消毒剂对微生物细胞壁的作用 细胞壁的屏障作用是微生物降低对药物敏感性的普遍机制 , 特别是分支杆菌、革 ·711· 2006年 33 (6)             微 生 物 学 通 报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兰氏阴性细菌及芽孢。具体而言 , 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 真菌的葡聚糖、甘露聚糖 , 芽孢外壁中的吡啶二羧酸 , 分支杆菌中分枝酸的含量等都对消毒剂的吸收和透过具有 重要影响 , 甚至培养基的构成也会影响到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敏感性 [ 1 ]。Fraud等人的研 究明 , 分支杆菌的原生质体对邻苯二甲醛、戊二醛及双氯双胍乙酸的敏感性均比非 原生质体显著增强 , 可能是失去细胞壁后细胞表面的疏水性下降所致 [ 2 ]。H iom等人发 现酿酒酵母 (Saccharom yces cerevisiae) 细胞壁的厚度、孔密度及葡聚糖含量影响其对双 氯双胍己烷 (Chlorhexidine, CHX) 的敏感性 , 但与甘露聚糖的含量无关。随着细胞壁 的孔密度降低或厚度增大 , 细胞对 CHX的吸收量下降 [ 3 ]。通常认为消毒剂是以被动扩 散的方式经过葡萄球菌的细胞壁 , 对于其它革兰氏阳性菌则所知甚少。革兰氏阴性菌 的细胞壁外层为脂多糖、磷脂和脂蛋白组成的外膜 , 亲水性和亲脂性消毒剂分别由外 膜上的亲水性和亲脂性孔道进入。阳离子消毒剂可通过对外膜的破坏而使自身的被动 吸收量提高 , 如双胍类、季铵盐类等。 细菌芽孢的外壁因富含吡啶二羧酸而难以被杀灭。研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营养细 胞对戊二醛的吸收量大于萌发中的芽孢 , 而休眠的芽孢其吸收量最小。另外 , 氯比碘 更能有效杀死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 , 可能是因为该芽孢对氯的吸收比对碘的吸收快。 虽然很少有消毒剂把真菌细胞壁作为主要的作用靶点 , 但几丁质是一个潜在的交联剂 (甲醛和戊二醛 ) 作用位点。 2 消毒剂对微生物细胞膜及胞内物质的作用 细胞膜在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细菌而言 , 细 胞膜不仅保持胞内物质与外界的隔离性 , 而且是物质与能量代谢的场所。消毒剂对细 胞膜作用的表现为膜的通透性增加 , 胞内物质泄漏 , 呼吸链被破坏 , ATP的合成减少 或停止 , 糖酵解终止等。这些作用均可导致细菌的死亡。 211 对膜的作用  生物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 , 两者都可以成为 消毒剂分子作用的目标。双胍类和季铵盐类一般是以膜上的磷脂分子作为作用靶标而 造成各种微生物细胞膜的损伤。多聚双胍类使大肠杆菌 ( Escherich ia coli) 的内膜产生 脂相分离和产生酸性磷脂。过氧化氢产生的羟自由基能氧化酶和蛋白的巯基 , 也常常 攻击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 (当然还有其它作用 )。通常 , 很多消毒剂都能与蛋白质 和酶上的巯基发生作用 , 使膜蛋白受到破坏。 K+泄漏是膜受到损伤的直接证据之一 [ 4 ]。K+非常迅速地从受损细胞中释放出来 , 并且可以方便地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K+选择性电极、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等检 测 , 已有多种消毒剂作用于微生物导致 K+泄漏的报道。 原生质体裂解作用是确认消毒剂对细胞膜损伤作用的另一个好方法。相对 “正常 ” 细胞 , 原生质体受到消毒剂攻击时更容易裂解。不同消毒剂对同一种原生质体破坏程 度不同 , 同一种消毒剂对不同种原生质体的作用程度也有差异。Caroline 发现 Polyquaternium - 1 ( PQ - 1, 一种季铵盐类化合物 ) 能有限破坏粘质沙雷氏菌 (Serra tia m arcescens) 的细胞膜 , 但不能裂解白色念珠菌 (Candida a lbicans) 的原生质体 , Myris2 tam idop ropyl dimethylam ine (MAPD, 一种氨基胺 ) 也只能导致白色念珠菌部分裂解 ; 但 PQ - 1和 MAPD都能杀灭白色念珠菌 , 且都能导致 K+泄漏。也许它们对膜的损伤只导 致 K+的泄漏而没有达到使原生质体裂解的程度。但 PQ - 1和 MAPD都能很好地裂解粘 ·811· 微 生 物 学 通 报             2006年 33 (6)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质沙雷氏菌的原生质体。由此看来有些消毒剂对膜的损伤很有限 [ 5 ]。 此外 , 测定 ATP、磷酸盐的泄漏 , 以及细胞对某些物质的吸收速率也是证明膜受 损的有效方法。但是 , 对膜损伤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测定胞内物质泄漏以及外膜裂 解的层面上。特别是真核生物 , 其内膜体系与生命的关键代谢戚戚相关 , 研究消毒剂 如何作用于真核生物的内膜系统 , 将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真核生物的消毒机理。 212 对代谢的影响  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代谢活动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呼吸链 (电子传递链 )、氧化磷酸化 (ATP的生成 )、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等。这几个重要代谢 活动中的任何一个被终止都可能导致生命活动的停止。物质能量代谢成为研究消毒机 理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后 , 其通透性增加 , 胞内的物质会往外泄漏 , 这其中包括代 谢中间产物及催化有关反应的酶。 Iwam i[ 6 ]的研究显示 , 洗必泰作用后链球菌突变体 NC IB11723的糖酵解速率下降 , 但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酵解中间产物的泄漏引起的。 呼吸被抑制的重要标志是 ATP合成量的减少。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细胞膜上 , 消毒剂与膜的接触可破坏呼吸链 , 导致 ATP合成下降或受阻 , 造成细胞死亡。D inning 等 [ 7 ]用虫荧光素 -虫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并发现亚抑制浓度的羟基吡啶硫酮就能 使胞内 ATP水平大幅度下降。刘雪林等发现二氧化氯作用 30 s后大肠杆菌的 ATP酶活 性下降显著。 W illiam s[ 8 ]发现 3 - 氯 - 4, 4 - 二甲基 - 2 - 噁唑烷酮和 1, 3 - 二氯 - 4, 4, 5, 5 -四甲基 - 2 -咪唑烷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K+泄漏和 H +通透性增加作用不大 , 但细 胞的耗氧量减少 , 可见抑制呼吸酶是这两种抑菌剂作用的第一步 , 并最终会导致微生 物失活。 目前对呼吸抑制作用的证据主要是氧消耗 (或吸收 ) 的减少或 ATP合成水平下降 等间接指标。但消毒剂具体作用在呼吸链上的哪一个环节或哪一种酶还难以确定 , 也 许是这些酶难以分离纯化阻碍了这方面的研究。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线粒体内膜上 , 其呼吸链与消毒剂接触的难度比原核生物大 , 因此消毒剂对它的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 可能更复杂些。 脂肪酸含量变化也被用来消毒剂的作用机理。Triclosan是一种膜作用剂 , 但研 究显示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及其它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主要是因为依赖 于 NADH的脂酰 - ACP转移还原酶被抑制 , 造成脂肪酸合成被停止。刘雪林发现大肠 杆菌被二氧化氯杀灭与脂质被氧化有关。另外 , 碘类消毒剂、过氧乙酸等也对细胞膜 上的脂肪酸发生作用。 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消毒剂对蛋白质及核酸合成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V iktor[ 9 ]用 14 C - Adenine和 14 C - Leucine作为合成前体测定了 16种季铵盐类消毒剂对阴 沟肠杆菌 ( Enterobacter cloacae) 的蛋白质及 DNA合成的影响 , 发现有 15种消毒剂的 DNA合成的 IC50小于蛋白质合成的 IC50 , 其中 7种消毒剂主要作用于 DNA的合成。似 乎阴沟肠杆菌 DNA合成比蛋白质合成更容易受季铵盐类消毒剂的影响。也有人用同位 素掺入法研究了二氧化氯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病毒的外壳蛋白 ( cap sid p rotein) 一直是研究病毒消杀机理的一个热点。消毒剂与 病毒外壳的作用方式与强度因消毒剂和病毒的种类而异。总体而言 , 有包膜病毒比裸 病毒对消毒剂更敏感。多数化学消毒剂对有包膜病毒几乎都有效 , 但季铵盐类、洗必 ·911· 2006年 33 (6)             微 生 物 学 通 报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泰、戊二醛对裸病毒的杀灭效果都不甚理想。有研究显示 , 病毒基因组不是戊二醛作 用的理想位点 , 戊二醛主要与病毒外壳上的氨基酸发生交联作用 , 特别是与赖氨酸上 的ε2氨基发生交联。Martine[ 101证明了戊二醛对肠病毒的毒力与病毒 VP1外壳蛋白上的 赖氨酸残基的排列顺序有关 , 而与其总数目没有明显相关性。 3 消毒剂对核酸的作用 核酸位于细胞的内部 , 真核生物的核酸还有核膜包被 , 因此核酸可能是消毒剂最 后到达的位点之一。芬顿反应 ( Fenton reaction) 是一个能产生羟自由基的反应体系 ( Fe2 + + H2 O2 → Fe3 + +OH - + ·OH ) , 常被应用于羟自由基对 DNA损伤的胞外研究。 胞外的 DNA损伤试验为研究胞内的 DNA损伤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 11 ]。质粒 pSV2neo在 芬顿反应处理后 , 透射电镜显示其损伤包括形成缺口环状分子、线状分子、单链噜噗 ( loop) 结构和质粒聚合物等 [ 12 ]。戊二醛似乎对枯草芽孢杆菌芽孢的 DNA没有损伤作 用。陈春田发现二氧化氯可导致大肠杆菌 DNA漏出 , 但漏出率与杀灭率不成比例。 含氯消毒剂对细菌 DNA毒性包括形成含氯的核苷酸碱基衍生物 , 216mg/L的次氯 酸作用 5m in能彻底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 对 DNA合成的抑制率为 96% , 而对蛋白质 合成的抑制率仅为 10% ~50% , 因此推断 DNA合成是对该消毒剂的更为敏感的环节。 含氯消毒剂具有杀病毒活性 , O livieri发现氯 ( chlorine) 对 f2噬菌体裸露 RNA及完整 衣壳内的 RNA有同等的损伤效果 , 但其外壳蛋白仍然能够进入宿主 ; Taylor和 Butler 发现 1型脊髓灰质炎病毒 ( Poliovirus type 1) 的 RNA在病毒外壳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之 前即被降解成 RNA片段 ; 但 Floyed和 OpiB rien证实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衣壳也能被严重 损坏。此种矛盾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澄清。 基因组核酸不是戊二醛作用的理想靶点。对噬菌体 F116的研究发现 , 经戊二醛预 处理后的噬菌体颗粒仍有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能力。在病毒 SV40中 , 只有戊二醛、甲 醛等能引发蛋白质 - DNA交联的醛类 , 才能抑制 DNA的合成。 辛忠涛等 [ 13 ]研究氯及二氧化氯对甲肝病毒 (HAV ) 的灭活作用表明 , 病毒在抗原 被破坏前已失活 , 推测可能是核酸遭到了损伤。李君文等 [ 14 ] 用 RT2PCR 步移法及 EL ISA法证实了前者的推测 : 在氯或二氧化氯的作用下 , HAV病毒的感染性丧失与 5’ 端非编码区约 600bp的 RNA片段被破坏有关。 4 展望 由于消毒剂公认的多靶点作用性 , 也由于微生物是一个构成复杂的庞大群体 , 其 细胞组成千差万别 , 个体极其微小 , 要确切了解消毒剂对它们的作用机理 , 其难度不 小。只有联合运用生物、化学及物理的方法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比如 , 消毒剂 对核酸的作用总体来说研究得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在细菌和真菌的研究方面 , 很多研 究者还仅仅停留在通过消杀液 OD260的变化来推测核酸是否受损。实际上即使核酸受损 也不一定释放到胞外 ; 也未见有从 OD260增高的消杀液中提取到核酸的报道。更深入、 细致的研究必须不断地采用新的设备、方法和技术。近二十年来细胞学研究方面的一 些新技术 , 如流式细胞仪 ( Flow cytometry) , 单细胞凝胶电泳 ( Single2cell gel electro2 phoresis) 等 , 使得人们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探测细胞的死活、膜受损、核酸含量变化 以及 DNA的断裂、损伤等 , 弥补了以往群体水平研究的不足 [ 15, 16 ]。已有人尝试将这些 ·021· 微 生 物 学 通 报             2006年 33 (6)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技术用于抗菌肽作用机理的研究 , 相信在化学消毒机理方面亦可借鉴。 目前的消毒机理主要是以病毒和细菌为材料 , 关于真核微生物的研究则鲜有报道。 但真核微生物是重要的病原菌之一 , 鉴于其细胞结构不同于病毒和细菌 , 对其进行专 门的消毒机理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总之 , 人们应从微生物的细胞膜、细胞壁、细胞器、蛋白质、核酸以及细胞的物 质能量代谢等方面进行多层面的研究 , 力争阐明特定消毒剂在某种 (类 ) 微生物上的 首要靶点 , 对于可以致 DNA损伤的消毒剂 , 则应阐明这种损伤在致死中的作用。另 外 , 弄清消毒剂在低浓度和高浓度下作用机理的异同也很重要。 参 考 文 献 [ 1 ] Corinne L D, Jean P D, Antoine M, et a l1 App l Environ M icrobiol, 2002, 68: 1025~10321 [ 2 ] Fraud S, Hann A, Maillard J, et a l1 Journal of Antim icrobial Chemotherapy, 2003, 51: 575~5841 [ 3 ] H iom S J, Furr J R, Russell A D, et al1 Cytobios, 1996, 86 (345) : 123~1351 [ 4 ] Yoshiro I, Akiko S, Toshiko H, et a l1 FEMS M icrobiology Letters, 2004, 237: 325~3311 [ 5 ] Caroline E C, Jean2YvesM, Russell A D1 Journal of Antim icrobial Chemotherapy, 2003, 51: 1153~11581 [ 6 ] Iwam i Y, Schachtele C F, Yamada T1 O ralM icrobiol Immunol, 1995, 10 (6) : 360~3641 [ 7 ] D inning A A, Eastwood, Austin C1 J App lM icrobiol, 1998, 85: 141 1 [ 8 ] W illiam s D E, Swango L J, W ilt G R, et a l1 App l Environ M icrobiol, 1991, 57 (4) : 1121~11271 [ 9 ] V iktorM, Lubica M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 icrobial Agents1 1999, 11: 59~641 [ 10 ] Martine C, Christine A, Jean2Luc B, et al1 App l Environ M icrobiol, 2004, 70: 1717~17221 [ 11 ] Shap iro M P, Setlow B, Setlow P1 App lied and EnvironmentalM icrobiology, 2004, 70 (4) : 2535~25391 [ 12 ] Chaudhuri S, Bhattacharyya N P, Bhattacharjee S B1 Journal of Electron M icroscopy, 1992, 41 (1) : 57~591 [ 13 ] 辛忠涛 , 李君文 , 王新为 , 等 1卫生研究 , 2002, 31 (1) : 15~171 [ 14 ] 李君文 , 辛忠涛 , 王新为 , 等 1中国消毒学杂志 , 2003, 20 (1) : 1~51 [ 15 ] Park Y, Hahm J S, Hahm K S1 Protein Pep t Lett, 2006, 13 (1) : 53~581 [ 16 ] A rabskiM, Klup inska G, Chojnacki, J, et al1 Mutat Res, 2005, 570 (1) : 129~1351 ·论文写作要点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现代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的文献必须是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最主 要的、最新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私人通信、内部讲义、论文集、毕业论文等未正式发表的文 章不作为文献引用 , 可用脚注处理。 本刊的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 , 根据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文献作者不超过 3人时全部 列出 , 多于 3人时后面用 “等 1”或 “et al1”, 作者姓前名后 , 名缩写 ; 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国外 期刊名可以缩写 , 但必须标准。引用文献篇数不限 , 但最好引用近 5年国内外正式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书定举例 : 期刊 : [ 1 ] 曾 静 , 窦岳坦 , 杨苏声. 微生物学通报 , 2000, 27 (4) : 327~330. [ 2 ] Lagueyye G, A llard M R, Revoy F, et a l. App l Environ M icrobiol, 1994, 18 (3) : 56~63. 图书 : [ 3 ] 钱存柔 , 黄仪秀. 微生物实验教程.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014. [ 4 ] 董志扬 , 张树政 , 方宣钧 , 等. 海藻的生物合成及抗逆机理. 见 : 华 珞等. 核农学进展.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61 115~120. ·121· 2006年 33 (6)             微 生 物 学 通 报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本文档为【化学消毒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