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结肠炎的病因及治疗

2012-07-16 17页 doc 217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172122

暂无简介

举报
结肠炎的病因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因   专家总结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①感染因素:   本病的免疫异常日益受到重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与意义尚未得出结论。   ②氧自由基损伤:   本病的病变过程有肠腔内压增高、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内源性缩血管物质活性递质等的影响,使肠血流量降低,或暂时性缺血后出现再灌流现象,能引起供氧还原不完全,特别是在肠内黄嘌呤氧花酶等作用下,导致大量氧自由基形成,损伤肠粘膜;此时细胞膜磷脂释放出花生四烯酸产物,特别是白三烯B4趋化中性粒细胞,因其...
结肠炎的病因及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   专家总结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①感染因素:   本病的免疫异常日益受到重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与意义尚未得出结论。   ②氧自由基损伤:   本病的病变过程有肠腔内压增高、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内源性缩血管物质活性递质等的影响,使肠血流量降低,或暂时性缺血后出现再灌流现象,能引起供氧还原不完全,特别是在肠内黄嘌呤氧花酶等作用下,导致大量氧自由基形成,损伤肠粘膜;此时细胞膜磷脂释放出花生四烯酸产物,特别是白三烯B4趋化中性粒细胞,因其中有丰富的NADPH氧化酶,进一步形成氧自由基,加重肠粘膜损伤。   ③遗传因素:   前已述及本病的发病有一定的种族差异性,这也反应本病可能与遗传素质有关。据欧美文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直系血缘亲属中,约15-30%的人发病。此外,对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单合子比双合子更容易发病。 2、溃疡性结肠炎-病理   病变开始时为粘膜基底Lieberkülin隐窝有淋巴细胞和中性多核细胞浸润,形成隐窝脓肿,光镜下可见覆盖的上皮细胞染色过浅和空泡形成。电镜中可见线粒体肿胀,细胞间隙增宽以及内浆网质增宽。随着病变进展,隐窝脓肿联合和覆盖上皮脱落,形成溃疡。溃疡邻近则有相对正常的粘膜,但有水肿,成为自肉样外貌,在相邻的溃疡间变得很孤立。溃疡区被胶原和肉芽组织放纵地生长所占领,并深入溃疡,但罕有穿透肌层者。在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和中毒性巨结肠时,这些病变可穿透整个肠壁,导致穿孔。所幸,这种类型的病变不多见,分别占15%和3%。病理变化为临床表现提供了清楚的解释。几乎每天有20次以上的血便。因为肠壁光剥、明显变形的粘膜已不能吸收水和钠,每一次肠蠕动都将从暴露的肉芽组织面上挤出大量血液。早期X线表现为结肠袋消失是粘膜肌层麻痹之故,钡灌肠中结肠短缩和僵直呈烟囱管状则是反复损伤后瘢痕形成的结果。 编辑本段临床诊断   1、病史及症状   多为血性腹泻或脓血便,严重者血水样便,每日10次以上。有左下腹或下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绞痛,伴有便意或里急后重。偶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发热等症状。   轻型患者常有左下腹或全腹压痛伴肠鸣亢进。重型和暴发型患者可有腹肌紧张、反跳痛,或可触及痉挛或肠壁增厚的乙状结肠和降结肠。直肠指检常有压痛。   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小细胞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严重者电解质紊乱,低血钾。大便外观有粘液脓血,镜下见红白细胞及脓细胞。结肠检查见病变部位肠管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浅小溃疡,附有脓苔,或可见肠管增厚、狭窄、假息肉。钡灌肠可见粘膜皱襞粗乱或细颗粒改变,多发性浅龛影或小的充盈缺损,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可呈管状。   2、临床医学症状   ①受累结肠粘膜呈现多发性浅表溃疡,伴有充血、水肿;病变多由直肠起始,往往累及结肠,呈弥漫性分布。   ②肠粘膜外观粗糙不平,呈现细颗粒状,组织脆弱易于出血,或可覆盖有浓性分泌物,似一层薄苔附着。   ③结肠袋往往变平或变钝,以至纽袋消失,有时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假息肉。   ④结肠粘膜活检病理变化呈现炎性反应,同时常可见到粘膜糜烂,隐窝脓肿,结肠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改变。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   1.腹泻、便秘,初期症状较轻,粪便表面有黏液,以后便次增多,粪中常混有脓血和黏液,可呈糊状软便。   2.腹痛,多局限在左下腹或下腹部,轻症者亦可无腹痛。   3.消化不良,时常表现厌食、饱胀、嗳气、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急性暴发型重症患者,出现发热、水电解质失衡、维生素、蛋白质丢失、贫血、体重下降等。   3、诊断依据   1.腹痛、腹泻,排粘液血便。    2.全身表现及肠外表现。   3.多次粪便常规检查及培养未发现病原体。   4.X线钡灌肠显示肠粘膜颗粒样或结节样,皱襞粗大、紊乱。   4、诊断   ①有结肠镜或X线的特征性改变中的一项;②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结肠镜或x线表现或病理活检证实;③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及Crohn病、放射性肠炎等结肠炎症。   5、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多呈慢性、迁延性,反复发作性。   2.消化系统表现:腹痛和腹泻最为常见,腹痛位于左下腹,隐痛、绞痛。   3.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精神焦虑。   4.肠外表现:常有关节炎,结节性红斑,慢性活动性肝炎,口腔溃疡等。   5.左下腹压痛   6.并发症相应表现。   6、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表现   一、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   2.腹痛   3.其他症状   二、全身表现:   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常有低度或中度发热,重者可有高热及心动过速,病程发展中可出现消瘦、衰弱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及等表现。   三、肠外表现:   常有眼色素、溃疡、慢性活动性肝炎、溶血性贫血等免疫状态异常之改变。   四、临床类型:   (一)轻型   (二)重型   (三)暴发型   7、在内窥镜下的表现   ①急性期表现   轻度: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有密集分布的小出血点,并见散在渗血及出血。   中度:粘膜充血,水肿明显。   重度:粘膜出血,水肿更显著,病变部位几乎无正常粘膜,粘膜呈粗细不等的颗粒状及假性息肉。   ②慢性期表现    活动期:可见正常粘膜结构消失,肠壁僵硬,肠腔狭窄呈管状,有炎性息肉或溃疡。   静止期:粘膜炎症轻,苍白、出血少,正常结构消失,显得干燥粗糙。 编辑本段检查方法 放射学钡剂检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钡剂检查。而特别注意的是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在作钡灌肠时,有诱发肠扩张与穿孔的可能性。钡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对克隆病、结肠恶变有意义。临床静止期可作钡灌肠检查,以判断近端结肠病变,需排除克隆病者宜再作全消化道钡餐检查,气钡双重对比法更易发现粘膜浅表病变。 常规钡灌肠X线检查可见   ①轻度溃疡性结肠炎病人,X线检查阴性,中度和重度患者则有典型表现 X线检查系统 ②结肠壁边缘呈小锯齿状突出的钡影及铁轨样皱襞相。   ③充盈缺损,假息肉形成,少数病例因结肠壁纤维化及息肉增生,可致肠腔变窄。   ④结肠袋消失或变浅,结肠缩短僵直,甚至如水管样。   ⑤雪花征:由于微小溃疡及糜烂而附着钡剂,钡斑点,气钡双重造影显示如雪花。   ⑥排钡异常。   ⑦直肠后间隙增大达2cm以上,表示直肠与直肠后组织有严重炎症。⑧应注意结肠恶变的有无。 内窥镜检查   临床上多数病变在直肠和乙状结肠,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查很有价值,对于慢性或疑为全结肠患者,宜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内窥镜检查有确诊价值,通过直视下反复观察结肠的肉眼变化及组织学改变,既能了解炎症的性质和动态变化,又可早期发现恶变前病变,能在镜下准确地采集病变组织和分泌物以利排除特异性肠道感染性疾病。 镜下改变,分急性期和慢性期两种情况   ①急性期表现   轻度: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有密集分布的小出血点,并见散在渗血及出血。   中度:粘膜充血,水肿明显。粘膜表面呈颗粒状,肠壁脆而易接触出血,有多数细小浅表溃疡,粘膜分泌物增多。   重度:粘膜出血,水肿更显著,病变部位几乎无正常粘膜,粘膜呈粗细不等的颗粒状及假性息肉。或溃疡明显增多并融合成片,有粘膜桥形成。极易接触出血或粘膜糜烂,结肠自发出血,有假膜或粘膜脓血性渗出 物覆盖,有时见岛状或假息肉样粘膜增生。   ②慢性期表现   活动期:可见正常粘膜结构消失,肠壁僵硬,肠腔狭窄呈管状,有炎性息肉或溃疡。粘膜分泌物增多,有充血、水肿或渗血。   静止期:肠壁僵硬,肠腔狭窄呈管状,有多数假息肉形成。粘膜炎症轻,苍白、出血少,正常结构消失,显得干燥粗糙。 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 内镜下溃疡性结肠炎典型表现为结肠粘膜呈连续性病灶,其病变常由结肠远端(直肠、乙状结肠)开始,向结肠近端发展。以左半结肠多见。病变粘膜血管纹路消失,粘膜脆而易出血,有脓性黏液,粘膜有颗粒样改变,伴有糜烂或多数形状不规则、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覆盖有黄白色或血样渗出物。在晚期可示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可以多发性假息肉形成,在此基础上也可发生癌变。取病变处肠粘膜作活组织检查,显示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和纤维疤痕,同时常可见粘膜糜烂、隐窝浓肿,这对本病的确诊十分重要。通过结肠粘膜活检,可明确病变的性质。 肠外并发症   (1) 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常因失血及肝脏病所致,其中以中低度患者为多见。自身免疫性溶血所引起的贫血也屡见不鲜。   (2) 低蛋白血症:尤见慢性持续型患者,因长期腹泻慢性消耗,负氮平衡而致。   (3) 肝脏损伤:可见慢性活动性肝炎、脂肪肝及肝硬化患者,也是低蛋白血症原因之一。   (4) 关节炎:常见肥大性单关节炎,一过性游走性关节炎痛,周围或下腰区关节痛及食物中毒性关节炎等,偶见强直性脊柱炎。   (5) 皮肤、粘膜损伤:可发生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疡、下肢溃疡、口腔溃疡等。   (6) 眼损害:以虹膜炎、色素层炎、葡萄膜炎等多见。   (7) 其他:如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血栓栓塞症、动脉炎、系统性血管炎等亦有发生。 肠内7项并发症   (1)急性结肠扩张:常发生于横结肠或全结肠,老年人及危重病人易发。临床表现为胀气尤著,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弱,腹部X线平片示结肠扩张,由于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临床又称中毒性巨结肠。   (2)溃疡穿孔:多在结肠扩张基础上,继发急性弥漫性,主见于急性暴发型或有中毒性结并发症者,亦可见于乙状结肠镜检时。   (3)并发大出血   (4)肛周疾病   (5)多见年轻病人,病情越长可能性愈大。病变越广泛,其癌变率越高。   (6)结肠假息肉形成:常见,大小不等,多呈多发性弥漫性分布。   (7)结肠狭窄与:多由粘膜增厚或粘膜下广泛纤维化所致。表现为多发性,以直肠多见,横结肠次之,这是导致肠梗阻的原因,多为不完全性梗阻。 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并发症   1.大量便血:   便血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便血的多少也是衡量病情轻重的指标,但有时难以绝对定量。   2.肠狭窄:   多发生在病变广泛、病程持续、长达5-25年以上的病例,其部位多发生在左半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其原因的因为粘膜肌层的增厚,或假息肉呈团阻塞肠腔。   3.肠穿孔:   多为中毒性肠扩张的并发症,也可出现在严重型。皮质激素的应用被认为是对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   4.中毒性肠扩张   临床表现为肠管高度扩张并伴有中毒症状,腹部明显胀气,最明显的扩张部位在横结肠,体检腹部可有压痛甚至反跳痛,肠鸣音显著减弱或消失。   5.结肠癌   目前已共认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结肠癌的机会要比同年龄和性别组的一般人群明显为高,一般认为癌变趋势和病程长短有关,病程15-20年后,癌变的危险性大约每年增加1%。   6.息肉:发生率10%~80%,常称这些息肉为假性息肉。   7.内瘘: 肠腔与肠腔或肠腔与其他空腔脏器(如膀胱、阴道等)互相粘连,形成内瘘;肠腔与皮肤相通形成外瘘,虽较少,但偶有发生。   8.肛门及肛周疾病: 如肛裂、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痔脱出等。   9.其他系统并发症 如非特异性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口炎及腮腺炎,以及脂肪肝、小胆管周围炎等。 患溃疡性结肠炎的孩子会面临哪些问题   患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孩子虽然有可能不发作,但一般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完全摆脱该病。许多患儿可能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没有症状,但同样会有相当一部分的患儿因病无法上学。他们经常出现腹痛、频繁腹泻或恶心呕吐。有些患儿因病导致营养不良,需要去医院接受静脉营养治疗。有些患儿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需要生长激素治疗。一些治疗溃结的抗炎药物也会减慢患儿的生长速度,或引起其他的不良反应,如肥胖或满月脸。腹泻和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按解剖部位可分为胃原性腹泻、肠原性腹泻、内分泌失常性腹泻和功能性腹泻。其中,肠原性腹泻根据病因不同又可分为病原感染性腹泻、炎症非感染性腹泻、肿瘤性腹泻、吸收不良和吸收障碍性腹泻、食物(中毒、过敏)性腹泻、药物作用或化学品中毒性腹泻和功能性腹泻。 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室检查法   (1)血常规:中、重度病人,血象提示为低血色素、小细胞性贫血,系缺铁与失血引起,有些病人与溶血有关。白细胞正常或升高,明显升高与核左移、中毒颗粒出现见于重症。血细胞压积低于25%。   (2)血沉:血沉增快是疾病活动期的简易而可靠指标之一。   (3)血清蛋白电泳:α1糖蛋白升高是为活动期可靠指标,α2糖蛋白升高则反应病情缓解。低蛋白血症说明病变广泛,通常已越过乙状结肠。γ-球蛋白下降为预后不良之兆。   (4)凝血因子与纤维蛋白原:血液中凝血因子的缺乏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原因,可能与、缺乏维生素K及并发有关。纤维蛋白原常降低,但重度患者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出现高凝血状态,引起血栓形成,主要由于第Ⅷ因子活性增加,常见本病活动期,预后不良。   (5)电解质测定:血清电解质紊乱见于重度病。低血钾症最常见,低血钠症次之,亦可出现低血镁症,以及。   (6)肝功能方面:部分病人有异常。   (7)铁代谢:常由慢性失血可致铁储备减少,血清铁、铁蛋白及转铁蛋白下降。   (8)血锌:在应用ACTH治疗或完全性肠道外营养者,血锌含量可降低。   (9)约30%活动人,可见小肠木糖吸收障碍。40%的病人有水、钠、氯、脂肪吸收障碍,偶见维生素12吸收障碍或维生素K缺乏。   (10)大便常规:肉眼检查发现血、粘液及脓血,镜下见大量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及吞噬细胞,粪便培养无真菌及致病菌生长。 编辑本段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进柔软、易消化富营养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贫血严重者可输血,腹泻严重者应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药物治疗   柳氮磺胺吡啶,1.0g,口服,4次/d,思密达,3.0g,口服,3次/d,比特诺尔165mg,口服,3次/d,部位低者可用上述口服药物加氢化可的松50-100mg,保留灌肠,1-2次/d,出血严重者可加用止血药物。中重型者可口服泼尼松40mg/d,或静滴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300mg/d,症状好转后逐步减量。有时需加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继发感染。 外科治疗   肠穿孔、严重出血、肠梗阻、癌变、多发性息肉、中毒性巨结肠、结肠周围脓肿或瘘管形成可手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和结肠疾病。临床表现为每日多次不明原因的腹泻,伴有便血或粘液便及腹痛,多呈反复发作,受饮食、精神的诱发。   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治疗适应证是:①结肠穿孔或将及穿孔。②大量便血。③中毒性巨结肠。④暴发性发作,病情重,经内科治疗1周后效果不满意。⑤慢性病程或反复发作,经内科长期治疗,营养情况很差,难以维持正常工作及生活。⑥结肠已成为纤维狭窄管状物,失去其正常功能以致持续腹泻。⑦已发生或可疑发生癌并发症。⑧肠外并发症,特别是关节炎,不断加重。对有前三项适应证的病人,需行急症手术,手术目的是控制病情恶化,挽救病人生命。此类病人多是病变广、病情重、全身情况差者,因此不能期望一次手术达到根治目的。可供选用的急症手术方法包括:①结肠大部切除,回肠及乙状结肠造口。结肠大部切除后,中毒、出血症状即可显著缓解,穿孔可能性也不复存在。不切除直肠、不缝闭乙状结肠断端可以减轻病人的手术负担,并可防止断端缝合后因愈合不良而引起的腹腔内感染。②单纯回肠断端造口。手术固然较为简单,但因病变结肠仍在,中毒、出血、穿孔等问题不能得到较满意地解决,因此这种手术只适用于因全身或局部原因不可能行结肠大部切除的病人。③回肠断端造口及横结肠或乙状结肠造口,适用于急性中毒性结肠扩张病人而又不能耐受结肠大部切除者,结肠造口后可达到减压防止穿孔的目的。经急症手术,待病人情况稳定好转后,根据需要再行择期性第二期手术。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最有效手术是结、直肠全部切除、永久性末端回肠造口。虽然病人对永久性回肠造口感到不快,对生活和工作也确实有些不便,但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严重损害健康,在缺乏较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时,采用这种手术可以达到“根治”目的,疗效满意。权衡得失,还是值得接受的。手术后90%以上病人可获良好远期效果,健康恢复,生活及工作仍可保持或接近正常。为了使末端回肠口排便次数减少或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在手术方法上有多种不同的设计,如在造口近侧移置短段逆蠕动肠拌,或对造口近侧肠袢做长侧侧吻合使之形成大回肠袋以蓄存较多的肠内容,或在造口处以套叠方式形成唇样瓣以控制排便等。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粒细胞吸附疗法   粒细胞吸附疗法指从血中除去粒细胞、单核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等活化的白细胞,从而抑制炎症的疗法。粒细胞吸附器是一种血液滤过器,内部为充填醋酸纤维素的小珠,患者静脉血由此流过后,约60%的活化粒细胞、单核细胞被吸附。该疗法每周1次,每次1小时,5次为一疗程,由于这是对症疗法,需定期维持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吸附疗法仅8.5%。预期粒细胞吸附疗法可适用于多种炎症性疾患,意大利已开始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试验。   细胞治疗 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西医治疗溃结,主要分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对于有癌变倾向的溃结、并发中毒性巨结肠者、暴发性溃结、保守治疗难以控制的溃结、并发症较多的溃结、难治性溃结等,应该考虑或者说应该及时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包括口服给药、静脉给药和保留灌肠。根据病情,三者需配合使用治疗效果才好。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分型,口服汤药治疗溃结的目的,主要是从机体内环境出发,从整体上改善阴阳偏盛偏衰的状况,临床上一般分四个证型。   (1)寒热错杂型:此型临床比较多见,特征是病情时发时止,绵绵不绝,既有腹痛喜温喜按之虚象、寒象,又有心烦、舌红,苔黄之热象,有时还有脓血夹杂、里急后重之实证。总之,病机非常复杂,寒热虚实互见,非专业中医师不得明辨。   (2)湿热积滞型:中度和重度溃结或急性暴发型溃结或慢性溃结的急性发作期多见此型。此型的特征是起病急、腹痛明显,暴注下迫、里急后重,甚至恶寒发热。此证兼有表症时要表里双解,无表症时治以燥湿清热止痢之法。对此证还应配合其他疗法,尽快控制病情。   (3)寒湿积滞型:慢性持续型溃结多为此型,此型特征是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轻度的里急后重感。舌苔白滑或白腻。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利湿之法。   (4)气血不足型:溃结长期不愈,患者身心疲惫,易见此型。此型特征是气血不足,下焦虚衰,多见的症状是神疲乏力,四肢不温,消瘦贫血,腹中隐痛,下痢稀薄,舌淡脉细。治宜温补脾肾之法。   溃疡性结肠炎7种非手术疗法   (1) 饮食:充分休息,避免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给刺激性少的容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尽量避免含粗糙纤维食物,暂时不吃牛奶和乳制品。适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补充维生素乙和钙。服铁制剂和叶酸治疗贫血。病情严重,腹泻频繁,营养严重不良的病人,可给一时期胃肠要素饮食或胃肠外营养。   (2) 抗感染药: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对治疗各部结肠炎,防止并发症有较好疗效。开始给小剂量每日1~2g,分成4次,逐渐增到每日4~6g,连续服用。也可连续服2周,停药10日,然后再服。至少服药1年,防止加重。有的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肝功能不良。如不见效和有不良反应,可改用甲硝哒唑0.5~1g,每日2次。新霉素和酞磺噻唑也有效用。   (3) 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可的松和强的松可改进全身状况,使病程缓解,排粪次数减少,复发症状减轻和食欲增加。但也有的病人效果不好,并可使溃疡穿孔,出血和愈合缓慢。现在认为应用范围较小,对于急性暴发性或早期发作严重的病人可使症状明显减轻,病情好转;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效果并不满意;促皮质激素5~25单位溶于500~1000ml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8~24小时1次,症状改进后改用肌肉注射。氢可的松100mg静脉注射,每日l~2次,或10~20mg口服,每日l~4次。强的松2.5~5mg每日3~4次。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可给药4~6周。皮质激素对缓解症状比可的松效用较好,但维持缓解的效用不如可的松。这种治疗如症状无改进,不应继续超过2周。   (4) 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1~2mg/kg,每日1次,可改变病的进程,抑制临床表现,但不能改变基础病,常用于静止期减少复发,也可能中毒,应加注意。6硫基嘌呤(6-MP)与激素合用可减轻症状。   (5) 止泻药:可减少排粪次数,减轻腹痛,常用复方苯乙哌啶、可待因和复方樟脑酊。止泻药物对急性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引起中毒性巨结肠,应慎重使用。也可给镇静药物和解痉药物。   (6) 中草药治疗:以清热凉血和柔肝止泻的肠溃舒、生白芍12g,椿根皮9g、海螵蛸15g,侧柏叶15g,防风9g,赤石脂30g,甘草3g,槐花15g,水煎口服,每日一次。   (7) 保留灌肠:常用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炎,可减轻症状,促使溃疡愈合。氢可的松100mg溶于60ml盐水或甲基醋酸强的松40mg溶于75ml水,排粪后保留灌肠,每日1~2次。Amino-5-salicylic Acid 5g每日1次,有镇静作用。马齿苋、地丁草,一见喜、蚂蚁草、白头翁和红藤各30g,浓煎成100ml,每日1次保留灌肠,10~14日1疗程。   (8) 中药方面,对与反反复复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按疗程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效果不错。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原则   发作期,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以纠正营养不良,提高血溶量,改善贫血,抑制合并症,并积极鼓励患者增强治病信心,坚持合理的治疗。缓解期治则,力争保持缓解状态。减少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和缩短发作期限。 (1)休息:暴发型和急性发作期病人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热退及腹泻停止后再逐渐恢复活动。慢性持续性轻型患者不能完全缓解时,也可从事力所能及的适度活动。   (2)饮食与营养:应饮用富有营养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发作期不要吃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及谷类,不可饮酒及食用过多的调味品。每天蛋白摄入量应达到2g/kg体重,总热量为2500 ~ 3500kcal,少量多餐,持续3个月以上。如静脉高价营养疗法,以补充蛋白质和热卡,促进全胃肠休息,改善正氮平衡和临床症状。急性发作性腹泻,每天给予维生素A25000单位,维生素D1000单位,维生素B110mg,维生素B25mg,泛酸盐20mg和维生素C200mg。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口服维生素K。   (3)解痉止痛:腹痛、腹泻可能因肠痉挛引起,可用颠茄酊0.3~0.5ml,每日3~4次,或阿托品肌注,并可酌情选用其他抗胆碱药物。可待因15~30mg与阿托品1mg合并皮下或肌注。必须注意在中毒性结肠扩张时,禁用解痉剂及镇静剂,以免加重病情,致中毒性结肠扩张症。严重腹泻者可短期慎用抗蠕动止泻剂如易蒙停,禁用吗啡类麻醉剂。   (4)纠正贫血:可酌情给予输入全血、血浆和水解蛋白等。病情活动期,尤大出血时,不可口服铁剂,因不但不能立即奏效反而加剧腹泻。   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处理1、轻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处理:可选用SASP制剂,0.75-1.0g/次,3次/d口服;或用相当剂量的5-ASA制剂。   2、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处理:可用上述制剂量水杨酸类制剂治疗,反应不佳者,适当加量或改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常用泼尼松30-40mg/d,分次口服。   3、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处理:一般病变范围较广,病情发展变化较快,作出诊断后应及时处理,给药剂量要足,治疗方法如下:   (1)肠外应用广谱抗生素控制肠道继发感染,如氨苄青霉素、硝基咪唑及喹诺酮类制剂。   (2)嘱患者卧床休息,适当输液、补充电解质,以防水盐平衡紊乱。   (3)便血量大,Hb 90g/L以下和持续出血不止者应考虑输血。   (4)营养不良,病情较重者可用要素饮食,病情严重者应予肠外营养。   (5)静脉类固醇激素使用7-10天后无效者可考虑环孢霉素静滴注每天2-4mg/kg体重。由于药物免疫抑制作用、肾脏毒性及其他不良反应,应严格监测血药浓度。   (6)如上述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应及时内、外科会诊,确定结肠切除手术的时机与方式。   (7)慎用解痉剂及止泻剂,以避免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8)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溃疡性结肠炎的五大手术治疗法   1、结肠直肠切除加回肠造口 2、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造口   3、结肠全切或次全切除直肠保留(回直肠吻合或升结肠直肠吻合)   4、结肠全切回肠肛管吻合术   5、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编辑本段预防与保健 如何预防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悬殊。它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学者认为溃疡性结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免疫因素和本病的主要病因,精神因素与本生有一定关系。临床上发现本病患者多有焦虑、紧张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之表现。    目前也有人提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和免疫三者作用的结果。由于宿主对外源性抗原发生过敏,一旦肠道的免疫启动建立,任何增加粘膜对这些抗原渗透性的伤害都可能诱发肠壁的炎症 性反应。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目前有一定的难度,仅能以饮食调理。平时应以柔软、易消化、富营养原则,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烟酒、辛辣食品;做到劳逸结合,冷暖相宜,消除紧张情绪,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一旦有肠道感染,及早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道外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道外表现指的是全身表现。近年来由于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已经发现本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其肠道外(全身)表现如下:   (1)皮肤、粘膜表现:可有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口疮性溃疡、坏疽性脓皮病、局限性脓肿、鹅口疮等。其中结节性红斑较多见,发病率11.5%。   (2)眼损害:有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角膜溃疡、眼色素层炎。以虹膜炎最多,发病率为5%一10%。   (3)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关节炎的发生率在11.5%左右,且常与眼部及皮肤特异性损害的并发症同时存在。其特点是多在肠炎病变的严重阶段并发,以大关节受累多见,且常为单个关节病变,表现为关节肿胀、滑膜积液,而骨质无损害。化验检查无风湿病血清学方面的改变。   (4)肝脏:可有脂肪肝、胆管周围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坏死后性肝硬变、硬化性胆管炎等。   (5)血液系统的表现:可出现缺铁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微血管性溶血等。   (6)肾脏病变:常常有肾盂肾炎和肾结石。   (7)在儿童中,可影响生长发育。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因素   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虽有感染、遗传、精神因素及过敏等发病学说,但都不能完全解释本病的全貌。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不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直接发病原因。但患者肠道菌落计数却多超过正常人,在有些病员的配偶及病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均可检测出淋巴细胞毒素,从大批病例随访中,确实发现有0.5%~8.2%的菌痢患者常常演变为本病。因此也不能排除肠道细菌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2)自身免疫因素:   近年来最受重视,研究较深入,据研究事实有以下几点支持自身免疫发病原因。   ①临床常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②体液免疫。   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抗结肠抗体(主要为IgM),其抗原是结肠上皮细胞内的脂多糖,虽然对胎儿等结肠上皮细胞无细胞毒作用,但它能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细胞,发挥向导作用,使细胞毒细胞杀伤靶细胞——结肠上皮细胞;血清中还可能含有与结肠上皮细胞抗原起交叉反应的抗大肠杆菌O14?型等抗体。另外,血清中还常含有一种( 或一些)抑制巨噬细胞移行抑制因子。   ③细胞免疫。   患者的淋巴细胞与正常成人或胎儿结肠上皮细胞共同培养,使结肠上皮受损,说明患者的淋巴细胞已被致敏,出现了细胞毒作用。这种细胞毒作用可由大肠杆菌O14、O19?等的菌体中提出的脂多糖,刺激正常人淋巴细胞、激发K细胞而产生。细胞毒作用对本病是重要的致病作用。   ④免疫复合物存在。   患者结肠固有膜中有IgG、补体C3的F及S表型和纤维蛋白的沉积的免疫复合物,血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很可能是引起肠道外病变的因素。   ⑤肠壁粘膜局部。   常含有大量的IgG细胞,此系T8(抑制性)细胞减少、T?4(辅助性)细胞增多的结果。   ⑥胸腺器官。   免疫器官胸腺常常发生明显增生和肿大,显示淋巴滤泡及上皮细胞B细胞聚集,还可发现有逆病毒颗粒,可以由B细胞诱导传播至其他细胞。   ⑦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常起到明显的疗效。   综上说明,免疫学因素研究进展较快,虽还不能认识统一化,但已初见成果。感染为直接病因,而后引起自身免疫的致病变原因,已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   (3)过敏因素:   尤对食物过敏,如牛乳等。在某些病人中,当从食物中剔除乳类时,可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另发现本病的肠粘膜对机械性刺激有过敏现象存在;又发现少部分病人空肠中缺乏乳糖酶,当疾病急性发作时,外周血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活跃增生,激素治疗有效;本病患者的肠粘膜中肥大细胞增多,刺激后能释放出大量组织胺物质等,以上现象均提示本病和过敏反应的密切关系。   (4)精神与神经因素:   本病患者病情复杂或恶化,每与精神紧张、内心冲突和焦虑不安等情绪变化有关,因此身心因素在本病的起始和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认识到此为诱因,是一种通过植物神经中介作用而产生的结肠的分泌、血管和运动反应紊乱,每使此病促发或加剧恶化。   (5)溶菌酶学说:   溶菌酶是一种溶解粘液的酶,其浓度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大量增多,而在痊愈时降低,认为此酶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体内过度形成,使结肠失去粘液保护作用,而形成了便于细胞侵袭的局部环境。   (6)遗传因素:   欧美的家族发病率和种族间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差别,以及本病与某些HLA的相关性,均支持和遗传因素有关。   如何预防宝宝结肠炎   家里有下痢人时,应将病人隔离,其大便呕吐等排泄物的用具要消毒,排泄物要小心处理,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孩。   一、注意家户卫生、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以及环境清洁。   二、避免带小儿到公共场所。   三、避免吃生冷不洁东西。   四、小儿之食器注意安全及清洁。   五、隔离病人及小心处理其排泄物。   六、个人卫生及卫生教育,尤其带小孩的人,要常常洗手,给小儿换尿布以后即要洗手;在接触小儿泌物后亦要洗手,以免细菌传染给小儿。   患溃疡性结肠炎的女性可以怀孕吗?   怀孕与溃疡性结肠炎相互间有一定的影响,有关资料表明:   (1)当溃疡性结肠炎处在活动期时,怀孕常常使结肠炎症状加重(占30%-100%),尤以妊娠头3个月为甚,少数病人可好转。   (2)当溃疡性结肠炎达到缓解期时,25%-52%病人在妊娠头3个月之内复发较多,在产后期复发较少;自发性流产率较高;引产以后有的病人出现病严重迁延。   (3) 在怀孕期出现急性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多见于妊娠头3个月内;分娩期及其产后期病情常呈中度或极度严重;病死率高(40%-80%)。   小小蓝莓 预防溃疡性结肠炎   蓝莓所含的纤维能预防一系列肠道疾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专家说,如果蓝莓同酸奶一同食用的话,其对肠道的保健功效更为明显,因为酸奶中含有益生菌,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细菌,能同蓝莓中的纤维共同保护肠道。   瑞典隆德大学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为了查明各种纤维和有益健康的细菌能否减轻肠道疾病和肠癌的风险,他们开展了这一研究。   该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卡米拉-布兰宁说:“对于那些不相信自己有患上肠道疾病风险的人而言,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会令他们感兴趣。在近几年,学界越来越认识到,一个人的健康很大程度上是由大肠内发生的状况所决定的。”   研究结果显示,蓝莓同含益生菌的酸奶一起食用时,保健效果最为明显。 饮食原则及要求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且以溃疡为主。其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大便中常伴有血脓和粘液。每日大便2--4次,严重者可达10次以上。病人往往表现营养不良状态、消瘦贫血。因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因此营养与饮食的调配很重要。总的原则是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油少渣膳食。   1.高热能、高蛋白质以补偿长期腹泻而导致的营养消耗,可根据病人消化吸收耐受情况循序渐进地提高供给量。一般热能按每日每公斤体重40千卡供给。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1.5克,其中优质蛋白占50%为好。   2.维生素无机盐要充足以补偿腹泻引起的营养丢失。   3.限制脂肪和膳食纤维:腹泻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对伴有脂肪泻者,可采用中链脂肪酸油脂。避免食用含刺激性和纤维高的食物,如辛辣食物、白薯、萝卜、芹菜、生蔬菜、水果以及带刺激性的葱、姜、蒜和粗杂粮、干豆类等。   4.少食多餐:为减轻肠道负担,以少食多餐方式补充营养摄入量。   5.膳食安排:1.急性发作或手术前后采用流食或少渣半流食,食物内容:米汤、蒸蛋、藉粉、牛奶一般不主张采用。必须禁用蔬菜水果。可将之制成菜水、菜泥、果汁、果泥、果冻等食用。少渣半流可选用含优质蛋白的鱼肉、瘦肉、蛋类制成软而少油的食物,如氽鱼丸、芙蓉粥、鸡丝龙须面及面包类;2.对病情严重不能口服者可用管饲要素膳或静脉营养支持,待营养状况改善后逐渐增加口服自然食物。   1、供给足量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尽可能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以增强体质,利于病情缓解。   2、应避免食用刺激性和纤维多的食物,如辣椒、芥茉等辛辣食物,以及白薯、心里美萝卜、芹菜等多渣食物,疾病发作时应忌食生蔬菜、水果及带刺激性的葱、姜、蒜等调味品。刀工要细,不要用大块肉烹调,要经常用碎肉、肉丁、肉丝、肉末和蒸蛋羹、煮鸡蛋等,尽量限制食物纤维如韭菜、萝卜、芹菜等。   3、不宜吃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各种菜肴应尽量少油并经常采用蒸、煮、氽、炖、水滑等方法,可用红茶、焦米粥汤等收敛饮料。加餐宜少量多餐,增加营养。   在饮食调养过程中,病人及家属应注意观察病性,注意食物对病人的影响,如哪些食物病人食后感到不适或有过敏反应,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摸索适合病人的饮食。在疾病发作时固不能食用蔬菜、水果,应注意适量补充维生素制剂,以保证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原则   溃疡性结肠炎直接累及胃肠道,其对进食的影响常常与营养缺乏联系在一起。溃疡引起细胞更新率提高,由于溃疡出血及腹泻造成营养素的丢失,可发生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叶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铁和锌的缺乏。   溃疡性结肠炎一般起病缓慢,少数急骤。病情轻重不一,好反复发作。诱因有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调,继发感染等。临床表现有血性腹泻,这是最主要的症状,粪中含血、脓、粘液,轻者每日2~4次,严重者可多达每日10~30次,呈血水样。   腹痛常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部,为阵发性痉挛性绞痛。疼痛伴随着便意,排便后疼痛可缓解。因直肠炎症刺激,患者常有里急后重。此外,上腹部饱胀不适、嗳气、恶心、呕吐也常见,急性期可有发热。膳食治疗原则   1、饮食应柔软,易消化,富营养,有足够能量。   2、宜少食多餐,尽量减少肠道负担。   3、急性发作期需要用要素膳食,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粪便体积,必要时可用完全胃肠外营养。   4、随病情改善逐渐采用低渣、清淡饮食。能量来源以碳水化物供给为主,适当补充蛋白质。   5、腹泻严重者可发生脱水和钾、氯、钠离子的大量丢失,应及时静脉补液。   食物的选择   宜用食物:大米、富强粉、鸡蛋等易消化的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可用菜汤、果汁、果冻等,必要时可服用营养素补充剂。   不宜用食物:   1、烈性酒等刺激性食物。   2、硬果类、果仁类、豆类及多纤维的水果、蔬菜。   3、结肠炎症大多导致乳糖不耐,应少用牛奶。   4、红肉类(牛肉、羊肉、猪肉)。   5、禁烟,吸烟对肠道亦有刺激作用。   6、禁酒,酒生湿热,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由外邪内侵、饮食所伤、内伤七情、脾胃虚弱所致。属中医泄泻、肠风、便血、腹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   针对湿热壅盛患者,芍药汤、白头翁汤、香连丸、葛根芩连汤多被选用以清热燥湿。而胃苓汤、当归四逆汤、香砂六君子、不换金正气散多在临床用以温散寒湿。连理汤、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半夏泻心汤多用以温中清肠。   部分肝郁脾虚患者,采用痛泻要方、小柴胡汤、四君子汤、逍遥散等以达调和肝脾之目的。结合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久之伤气血、损脾肾的特点,补涩兼施在治疗中突显重要性,十全大补汤、参苓白术散、真人养脏汤、温脾汤、黄土汤、四神丸、附子理中丸驻车丸、四君子汤较多被选用,以补脾益肾、调整脏腑功能。主张活血化瘀治疗的医家多选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采用口服剂型配以灌肠剂(煎剂灌肠)。但由于口服药多在胃内吸收,生物利用度低,且不太适应溃疡性结肠炎病灶散布于结肠各段的病理特点;煎剂灌肠,患者顺应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医药治疗的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依据   肠炎根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学会,1987年制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分型及治疗标准”。   (1)临床方面:具有慢性粘液便、血便、腹痛,呈慢性反复性发作性或持续性,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少数肠炎患者仅不出现血便。既往史体检中要注意关节、口腔、眼、浆膜、皮肤、肝脾等肠外的临床表现。   (2)乙状结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①受累结肠粘膜呈现多发性浅表溃疡,伴有充血、水肿;病变多由直肠起始,往往累及结肠,呈弥漫性分布。②肠粘膜外观粗糙不平,呈现细颗粒状,组织脆弱易于出血,或可覆盖有浓性分泌物,似一层薄苔附着。③结肠袋往往变平或变钝,以至纽袋消失,有时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假息肉。④结肠粘膜活检病理变化呈现炎性反应,同时常可见到粘膜糜烂,隐窝脓肿,结肠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改变。   (3)钡剂灌肠可见:①结肠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或结肠呈管状外观。②复发性溃疡或有多发性假息肉表现。③结肠粘膜粗糙、紊乱或见细颗粒样变化。   (4)病理检查:排除菌痢、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特异性感染性结肠炎与肉芽肿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   (5)判断方法:①根据临床方面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之(1)、(2)、(3)三项之一及 (或)粘膜活检可诊断本病。②结合临床方面和钡剂灌肠有(1)、(2)、(3)三项之一者可以诊断本病。③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的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典型改变者,诊断成立。④临床方面有典型症状或有典型既往史,而此次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无典型变化者,应列为“疑诊”,应予追踪检查。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注意事项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   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溃疡性结肠炎有什么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有两种分类法。即按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轻重分类和按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经过分类。   按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轻重可分为3级:   轻度:此型最常见,通常仅累及结肠的远端部分,病情轻,腹泻每日少于4次,腹痛、便血清或少见,缺乏全身症状和体征。   中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起病突然,腹泻每日4一5次,为稀便和血便,腹痛较重,有低热,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可有肠道外表现。   重度:起病急骤,有显著的腹泻、便血,有持续的严重腹痛,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   按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经过可分为以下4型:   初发型:指无既往病史而为首次发作,病情轻重不等,可转为其他类型。   慢性复发型:临床最多见,病变范围小,症状较轻,往往有缓解期,但易复发,预后好,多数对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有效。   慢性持续性:病变范围广,首次发作后可持续有轻度不等的腹泻、便血,常持续半年以上,可有急性发作。   急性爆发型:少见,起病急骤,局部和全身症状严重,常有高热、水样泻、急性结肠扩张,易发生下消化道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入和肠穿孔。暴发型病例急需用皮质激素、输血等治疗,预后差,有些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可在2周之内死亡。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定要做肠镜检查吗?   肠镜下正常结肠黏膜呈橘红色,表面光泽湿润。结肠脾曲黏膜呈浅蓝色,肝曲黏膜颜色略深于脾曲,脾曲和肝曲黏膜下血管较细,纹理清晰可见。由于结肠黏膜层较薄,能透见黏膜下层的血管分布,称血管纹理,细的血管呈鲜红条束,黏膜下层的血管主干较粗,并分出多个树枝状分支,远离主干的血管,逐渐变细,终末枝为细丝状,与另一支血管分支相吻合和交错,形成较为规则的鲜红条束网状结构。   一般在肝曲、脾曲其血管较其他部位细,直肠、乙状结肠远端,常因灌肠液对局部黏膜刺激,黏膜充血、水肿和反光更为明显,但仍见到清晰的血管纹理,可与直肠、乙状结肠炎相区别。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常用药物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许多患者喜欢吃药来进行治疗,一些不专业的医师也是大力鼓吹药物的疗效,说药物起效快,能很好的根治肠炎,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肠炎患者常吃的药物。   1、消炎止痛:细菌感染,病情出现发热、脱水、休克可适当选用抗生素,必要时输液输血或吸氧。多选用致菌培养有效的抗生素,一次消炎止痛。   2、止泻剂:有些时候如腹泻厉害,多数患者也会选择一些止泻剂等药物以此来止泻。   3、中药方面,肠溃舒对与反反复复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有特效,按疗程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效果不错。   以上这些药物,很多患者都服用过,可是效果不很明显,有些许多患者更是常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所以药物治疗,患者在选择上还应谨慎。 溃疡性结肠炎的危害   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危害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法,它是属于结肠炎病症的一种,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是: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等!对于本病是何病因引起的至今为止医学界没有明确的解释,但引起它的病因可能与肠道细菌或病毒感染、精神刺激和神经过敏、食物过敏、自体免疫反应等有关。溃疡性结肠炎危害大,患病后需要及时治疗,因为本病可能导致其他病症的发生。   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保健   你了解溃疡性结肠炎吗?你知道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保健方法吗?   1、预后:溃疡性结肠炎预后的好坏,取决于病型、有无并发症和治疗条件。轻型者预后良好,缓解率80%~90%,重型者缓解率约50%。全肠炎型死亡率高达25%左右。急性暴发型死亡率高达35%。总之,病情多迁延反复,少数病人也可长期缓解。   2、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保健:由于本病原因不清,尚无具体的预防措施,对长期反复发作或持续不稳定的病人,保持心情舒畅安静,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避免劳累,预防肠道感染,对防止复发或病情进一步发展有一定作用。此外应注意病人的心理调节和控制饮食,对腹痛、腹泻者,宜食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饮食;对易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蝎、鳖、牛奶、花生等应尽量避免食用;应忌食辣椒,忌食冰冻、生冷食品,戒除烟酒嗜好。 溃疡性结肠炎的保健及预后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预后和保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保健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呢?   1、溃疡性结肠炎的预后:本病预后的好坏,取决于病型、有无并发症和治疗条件。轻型者预后良好,缓解率80%~90%,重型者缓解率约50%。全肠炎型死亡率高达25%左右。急性暴发型死亡率高达35%。总之,病情多迁延反复,少数病人也可长期缓解。(更多详情见参考资料) 溃疡性结肠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克罗恩病 鉴别要点见表2。   2.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与精神、心理障碍有关,常有腹痛、腹胀、腹鸣,可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伴有全身神经官能症症状。粪便有黏液但无脓血,显微镜检查偶见少许白细胞,结肠镜等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3.直肠结肠癌 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直肠癌指诊检查时常可触及肿块,粪隐血试验常呈阳性。结肠镜和钡灌肠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价值,但须和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相鉴别。   4.慢性阿米巴痢疾病变常累及大肠两端,即直肠、乙状结肠和盲肠、升结肠。溃疡一般较深,边缘潜行,溃疡与溃疡之间黏膜多为正常,粪便检查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通过结肠镜采取溃疡面渗出物或溃疡边缘组织查找阿米巴,阳性率较高;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5.结肠血吸虫病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常有肝脾肿大,慢性期直肠可有肉芽肿样增生,可有恶变倾向;粪便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孵化毛蚴呈阳性结果。直肠镜检查在急性期可见黏膜有黄褐色颗粒,活检黏膜压片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   6.慢性细菌性痢疾一般有急性痢疾的病史,多次新鲜粪便培养可分离出痢疾杆菌,抗生素治疗有效。   7.缺血性结肠炎 多见于老年人,由动脉硬化而引起,突然发病,下腹痛伴呕吐,24~48h后出现血性腹泻、发热、白细胞增高。轻者为可逆性过程,经l~2周至1~6个月的时间可治愈;重症者发生肠坏死、穿孔、腹膜炎。钡灌肠X线检查时,可见指压痕征、假性肿瘤、肠壁的锯齿状改变及肠管纺锤状狭窄等。内镜下可见由黏膜下出血造成的暗紫色隆起,黏膜的剥离出血及溃疡等,与正常黏膜的明显分界。病变部位多在结肠脾曲。   8.其他 还须鉴别的疾病有肠结核、假膜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结肠息肉病、结肠憩室等。 并发症   1.中毒性巨结肠是严重并发症。见于急性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及急性重症型病人。   2.结肠穿孔多在中毒性巨结肠扩张基础上发生。穿孔后导致弥漫性腹膜炎或局限性脓肿,穿孔部位多在乙状结肠或结肠脾曲处。患者多出现高热及感染中毒症状,腹胀、左侧腹部广泛肌紧张。   3.下消化道出血直肠、结肠可广泛渗血,绝大多数表现为血便、脓血便。   4.直、结肠癌癌变发生率为0.7%~8%,甚至可高达13%,比一般人口高5~20倍。   5.直肠和结肠绞窄,是晚期并发症,但很少造成肠梗阻。   6.内瘘肠腔与肠腔或肠腔与其他空腔脏器(如膀胱、阴道等)互相粘连,形成内瘘;肠腔与皮肤相通形成外瘘,虽较少,但
/
本文档为【结肠炎的病因及治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