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崇明

2012-07-16 10页 doc 1M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54657

暂无简介

举报
崇明 崇明县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三 历 史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75分)。 【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2010年10月16日,世博会迎来某国国家馆日,当天,《新民晚报》从“重回美索不达米亚、硝烟散尽文明复兴、一波三折牵手世博”三部分报道了该新闻。请问当天是下列哪国国家馆日………………………………………………………………………………………………(  ) A.埃及 B.印度 C.伊拉克 D...
崇明
崇明县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三 历 史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卡上。 一、选择题(共75分)。 【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2010年10月16日,世博会迎来某国国家馆日,当天,《新民晚报》从“重回美索不达米亚、硝烟散尽文明复兴、一波三折牵手世博”三部分报道了该新闻。请问当天是下列哪国国家馆日………………………………………………………………………………………………(  ) A.埃及 B.印度 C.伊拉克 D.墨西哥 2、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做出应战决定的是   ………………………………………………………………………………………………(  ) A.五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 C.元老院 D.民众法庭 3、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人”是指……………………(  ) A.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外族自由民 B.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C.罗马本邦的自由民 D.指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公民 4、在中世纪西欧,大学初创时一般都拥有教皇和君主颁发的特许状,这能说明 ………(  ) A.教会和君主并不反对大学的创立 B.最初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为政治服务的 C.最初的高等教育都具有宗教教育的性质 D.最初的大学教师都享有贵族和神职人员待遇 5、《摩诃婆罗多》的作者,印度传统的说法是毗耶娑(广博仙人),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它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4世纪之间。是纪元前后几百年间许多人积累和加工的产物,多为神话传说。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 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 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史 C.侧面反映古代印度社会风貌 D.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 6、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这个依据可能是(  ) A.周和希腊政治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7、先秦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 A.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 D.无论性善性恶都主张应该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8、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D.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的兴旺 9、提出“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学说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韩非子 C.董仲舒 D.朱熹 10、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交锋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存在明显缺陷而新儒学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11、《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依次分别是…………………………………………………………………………………………(  ) A.尊号 谥号 庙号 B.谥号 年号 庙号 C.庙号 尊号 年号 D.庙号 谥号 年号 12、《中华文明传真》丛书其中一册的扉页上这样写道:军事力量的萎靡不振,让多少热血男儿空怀报国之志;经济富庶与文化发达,令多少后人追忆它的盛世繁华;两者的矛盾,造就了内敛而精致的社会风尚。该书应为哪一朝代分册………………………………………(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3、《剑桥中国史·辽西夏金元史》一书中写道:“北京和杭州两方的皇帝当然都认为自己是君临中国世界的正统的统治者。”材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  ) A.辽与宋并立 B.宋与西夏并立 C.北宋与金并立 D.南宋与元并立 14、康雍乾时期非常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和管辖,经过①两次雅克萨之战、②平定准噶尔部和新疆回部、③派驻藏大臣、④收复台湾,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以上措施按地理方位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呼吁:“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其中“小变仍亡”批评的是 …………………………………………………………………………(  ) A.顽固派 B.立宪派 C.洋务派 D.革命派 16、电视剧《黎明前的暗战》讲述了国民党湘籍将领程潜、陈明仁深明大义,促成湖南和平解放的义举。剧中多次提及“无湘不成军”的民谚,该民谚的产生最可能始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土地革命时期 C.太平天国运动后 D.解放战争时期 17、爱因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初途经上海后在日记中写道:“在上海,欧洲人是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材料中“革命事件”是指 ………………………………………………………………………………(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护国运动 D.五四运动 18、20世纪初,在上海和东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兴起了一股创办报刊的热潮,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据此判断,下列著作中不属于其宣传内容的是 ……………………………………(  ) 19、《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 ①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的开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简称为“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其中的“一化”指的是(  )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生产资料公有化 D.农业生产集体化 21、1976年,在贫穷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但却普遍存在着“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对这种劳动状态评价合理的是………………………………………………………………………………(  ) A.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期管理失误造成 B.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 C.有利于在集体合作中提高劳动生产力 D.是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阵痛 22、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沿袭欧洲传统继承法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23、德国“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那么,德国“考问世界”的事实有…………………………………………………………………………(  ) ①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③威廉二世促成三国同盟建立  ④希特勒推行排犹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1951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是因为 ……(  ) A.舒曼提出 B.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 C.欧洲共同体成立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 25、“二战”后期及结束后,世界大国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较,这一新体制实际是……………………………………………(  ) A.由战胜国分配胜利果实、规划世界秩序 B.形成了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并存的格局 C.从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在欧亚的势力范围 D.确定了以欧洲和北美为中心主宰世界的格局 26、“她(指中国的万里长城)为什么能够屹立成百上千年?因为她保护了人民,而柏林墙却分离了人民。”(普京)下列对长城和柏林墙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柏林墙作为“冷战”象征令人痛恨 B.普京比较两者的目的在于重视民意 C.中国万里长城作为民族象征而闻名 D.都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27、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 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B.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 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28、下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史实 推论 选 项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政治文化交流 A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达成一致 B 二战后,支撑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 清除了贸易壁垒,遏制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C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D 29、每年春夏之交,位于德国西陲的亚琛举世瞩目。因为此时,这座古老的帝王之都要向那些为欧洲做出特殊贡献的人颁发“卡尔奖”。2002年“卡尔奖”第一次颁发给了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欧元。这主要是因为…………………………………………………(  ) A.欧元已完全成为广泛流通的世界货币 B.欧元代表了欧洲一体化的思维,有力地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C.欧元的使用说明欧洲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D.欧元的使用使德国的地位得到加强 30、19世纪中后期,美国、德国、日本三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相同的政治原因在于……………………………………………………………………………………………(  ) A.国家统一且政局稳定 B.制定了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宪法 C.大力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 D.不断推行消灭封建残余的改革 【31—3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这段话说明该时期……………………………………………(  ) A.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 B.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 C.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强 D.处于王室衰微与诸侯纷争的境地 32、下图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对此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西汉元始二年 晋太康元年 唐天宝元年 宋元丰三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A.北方人口有下降的趋势 B.移民加快了南方人口增长 C.南方人口始终占据优势 D.宋代中国人口达到高峰 33、南宋统治者曾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此话的含义是市舶司可以………………(  ) A.促进中外交往 B.加强港口管理 C.推动海外贸易 D.增加商业税收 34、(15世纪以来)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非常脆弱的。这句话最适宜深刻认识下列哪一历史现象 …(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35、下列《世界工业生产指数表》(以1913年为100)反映了1850~1913年世界工业发展状况。 年份 1850 1870 1890 1900 1913 指数 9 20 41 59 100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贩卖黑奴获得巨额利润 ③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④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皇权与相权(11分) 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二:艺祖(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材料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4分) (2)根据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分析其本质。(7分) 37、西欧政治制度的演变(11分) 问题: (1)分别指出上述三图所对应的政治制度。(3分) (2)叙述西欧上述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8分) 38、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7分) 材料一: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都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18世纪以来,启蒙思想引发人们对失去人心的政府,或对专横的文化意识形态,或对等级社会制度的反对。 ——摘自高考资源网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汲取中国文化的哪些方面?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3分) (2)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参照范例,论证材料二的某个观点。(4分) 范例: 观点:启蒙思想引发人们反对失去人心的政府。 论据:在18世纪中叶的北美大陆,以杰弗逊等为代表的北美独立战争领导人,借鉴启蒙思想家们的“天赋人权”等思想,发表了《独立宣言》,以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39、文明的碰撞(11分)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促使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学习西方的历程。 材料二: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请各举一例说明。(6分) (2)日本“眼观八方”,在国弱时,拿来先进才智进行消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表现。(3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在中西文化碰撞中你对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认识。(2分) 40.百年辛亥(10分) 材料一:(法国)在1875年通过了(仅以一票之优势)系列基本法律,宣布法国为第三共和国。……第三共和国尽管宪法上存在着种种缺陷,却勉力维持到了1940年,比1789年以来任何法国政治体系都要长得多。它能够获得长寿,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法国其他制度——比如家庭、司法和警察等的稳定性。 (www.zxls.com)——(美)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1912年初,孙中山亲自了两枚辛亥革命纪念邮票,可惜后来政局风云变幻,这两枚邮票仅出了样张而未公开正式发行。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前夕,一直珍藏在台北“国父纪念馆”的这两组珍邮终于向社会公开露面了。 材料三:“辛亥革命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历史上的辛亥革命,它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走向,另一个则存在于人们心里,它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已融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问题 :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能够获得长寿”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认为更为关键的因素有哪些?(3分) (2)材料二的两枚邮票中都书写有中文和法文。有史学家认为这寓意着辛亥革命与法国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请依据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3分) (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说的“两个”“辛亥革命”的含义。(4分)资:中学学(www.zxls.com) 41、“纪念日之争”(25分)   近年来,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是是非非一直争论不休。 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有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基督教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有人类的地方就该有基督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基督教成了探险家们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 材料三: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三摘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四:据《环球时报》2005年8月24日报道:1992年正值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打算将这天定为“全球纪念日”,结果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于当天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他们认为早在哥伦布之前,自己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他们指责哥伦布的到来给美洲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鉴于印第安人的强烈反应,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这一天定为“种族日”,意思是说在这一天,美洲人的血统和种族都发生了改变。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航路开辟的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航路的开辟是如何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6分) (3)根据所有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与评价设立“两种纪念日”(“全球纪念日”和“种族日”)的想法?(15分) 崇明县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12、1 高三历史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75分。1—30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C 2 B 3 B 4 A 5 C 6 B 7 A 8 A 9 C 10 B 11 D 12 B 13 D 14 B 15 C 16 C 17 D 18 C 19 A 20 B 21 D 22 D 23 A 24 B 25 B 26 D 27 B 28 D 29 B 30 A 31—3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选A 3分 选B/D 1分 选C 0分 32、选B 3分 选A/D 1分 选C 0分 33、选D 3分 选A/C 1分 选B 0分 34、选C 3分 选A/B 1分 选D 0分 35、选C 3分 选B/D 1分 选A 0分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11分)皇权与相权 (1)演变历程: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晋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须跪见皇帝。大臣地位越来越低下,以致丧失基本人格。(4分) (2)变化:秦汉:秦始皇集大权于一身,设丞相,协助处理朝政;汉代设内朝或中朝等,意在改变相权过重的传统。唐宋:设三省六部、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等,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6分)本质:皇权独尊,专制主义政治走向极端。(1分) 37.(11分) 西欧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欧封建等级制;西欧等级君主制;英国君主专制。(3分) (2)476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罗马帝国时期的隶农制和日耳曼人的氏族制因素互相影响,互相结合,催生出西欧封建制度;8世纪上半叶,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西欧封建制度。(2分) 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英法相继出现等级代表会议,等级君主制登上历史舞台。(3分) 随着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3分) 38.(7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中国文化:儒家思想、政治制度、伦理道德。(1分) 主张:批判专制王权,主张开明政治。(2分) (2)观点:明确写出观点(1分)。 论据:时间、地点、人物、借鉴的内容或引用的思想、发生的事情、反对的事物(3分)。典型的事例有《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 39.(11分)文明的碰撞 (1)学造器物: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仿行制度:维新变法运动(或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思想: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用民主反对专制独裁,用科学来破除盲从和迷信。 (6分) (2)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1分) 吸收:殖产兴业,鼓励工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等。(2分) (3)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地继承发扬自身传统优秀文化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可以促进本民族和社会进步与发展;反之,则不利于本民族和社会进步与发展,会对其他国家或地区造成伤害。(言之有理即可)(2分) 40.(10分)百年辛亥 (1)因素:法国其他制度的稳定性(1分),更关键的因素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展开和工业革命的深入,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2分) (2)法国大革命实践了启蒙思想家以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的主张,建立了自由和平等的社会。而辛亥革命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进行的,井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学生从政治实践、思想启蒙两方面表述亦可)(3分) (3)政治巨变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精神巨变革命、创新(“武昌首义”所代表的时代精神),自由、民主(“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2分)。 41.(25分)“纪念日之争” (1)物质动力: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对货币和贵金属的追求日趋狂热。(2分)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的热情。(2分) (2)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多样化发展。亚非美的许多国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的对象;推动了欧洲商业的发展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3)(15分)评分说明: 本题采用SOLO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1-3分)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3-5分)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5-9分)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做出解释。(9-12分)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13-15分) ③ 西 ② 南 ④ 东 ① 北 ② 西 ③ 南 ④ 东 ① 北 ② 西 ④ 南 ③ 东 ① 北 ① 西 ③ 南 ④ 东 ② 北 世俗贵族 天主教会 国王 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 “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 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A B C D 天主教会 世俗贵族 市民 英王伊丽莎白一世 PAGE
/
本文档为【崇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