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门静脉海绵样变

门静脉海绵样变

2012-07-19 7页 pdf 363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7479

暂无简介

举报
门静脉海绵样变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 疾病名:门静脉海绵样变 英文名: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 缩写:CTPV 别名: ICD号:K76.8 分类:消化科 概述: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是指肝门 部或肝内门静脉分支慢性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后,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引起门静 脉压力增高,为减轻门静脉高压,在门静脉周围形成侧支循环或阻塞...
门静脉海绵样变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 疾病名:门静脉海绵样变 英文名: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 缩写:CTPV 别名: ICD号:K76.8 分类:消化科 概述: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是指肝门 部或肝内门静脉分支慢性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后,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引起门静 脉压力增高,为减轻门静脉高压,在门静脉周围形成侧支循环或阻塞后的再通。这 是机体为保证肝脏血流灌注量和肝功能正常的一种代偿性改变。本病临床少见,是 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的原因之一,约占门静脉高压症的3.5%。目前病因不完全清楚。 随着DSA血管造影、彩色US、MRI及CT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报道日渐增多。 流行病学:Balfour等在1869年首先描述了门静脉海绵样变,Klemperer根据尸检和病理 学检查提出门静脉海绵样变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而且临床罕见。Omakawa等通 过结扎大鼠的肝外门静脉后,成功复制了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动物模型。Triger通过血 管造影和病理检查发现CTPV是门静脉阻塞后形成的向肝性静脉侧支循环。Gaetano等 将门静脉血栓形成后的局部的侧支循环形成过程定义为门静脉海绵样变。由于这些 血管在大体标本切面观呈海绵状血管瘤样改变,故被称为“门静脉海绵变性”。以 后人们逐渐认识到门静脉海绵样变是多起源的病变,先天性因素占50%~60%。 病因:门静脉海绵样变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儿童CTPV多属原发性,主 要是肝门部及其分支部门静脉管腔的缺失,结构先天发育异常,狭窄或闭锁所致。 目前认为下列情况可以导致儿童CTPV: 1.门静脉先天畸形,在静脉导管闭塞后出现脐肠系膜-肝静脉之间的静脉丛异常增 生,以代替闭塞的门静脉。 2.CTPV本身就是一种门静脉的血管瘤。 3.门静脉血栓的结局,新生儿的败血症、脐部感染及腹腔感染。炎症病变累及门静 脉系统,最终导致门静脉闭塞和门静脉周围侧支静脉形成。 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多属继发性,其特点是原有正常的门静脉系统的管腔结构,由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第 1/7 页)[2008-4-27 17:36:14]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 于门静脉炎、肝门周围纤维组织炎、血栓形成、凝血疾病(红细胞增多)、肿瘤侵犯、 胰腺炎等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或血流量增加,压力增高,为减轻压力, 门静脉周围建立侧支循环再通。门静脉增宽呈实性改变,门静脉周围见细小迂曲的 血管。已报道患者大多伴有肝硬化、肝癌。谢亦农1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人, 其中7例肝硬化,2例肝癌,1例脾切除术后引起门静脉栓塞。其他如脾切除术后、长 期口服避孕药、脐静脉插管、脱水及低血容量休克等引起栓塞的原因也可导致门静 脉海绵样变。然而,尽管有详尽的病史采集及完善的检查,仍有50%~60%的CTPV 难以查明原因。 发病机制: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门静脉内不规则排列的增生的小静脉即门静脉 海绵窦样变、门静脉主干完全或部分血栓或癌栓形成引起门静脉闭塞,后导致肝外 型门静脉高压症,肝门区或门体间形成大量侧支循环血管丛。CTPV的侧支血管来源 于与淋巴管、胆管、血管伴行的小静脉和新生小血管。由于病变部位在肝外门静 脉,肝脏本身往往正常或病变很轻微。因肝脏血流灌注不足,肝功能也可能有不同 程度的异常。门静脉高压形成后,最主要的病理变化之一是在门静脉和体静脉之间 建立许多交通支并明显扩张,血流量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门静脉压力。当门静脉 阻塞范围较局限时,如仅为主干阻塞,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侧支静脉可以跨过阻塞部 位与肝内开放的门静脉分支相通,使肝脏的门静脉血流灌注保持正常。在门静脉阻 塞范围较广时,尽管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侧支静脉参与了门静脉循环,但侧支静脉代 偿不足,仍可导致门静脉高压。 临床表现:无门静脉高压时,原发性CTPV患者可无任何不适,继发性CTPV患者主 要是原发病的表现。形成门静脉高压后,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和继发的食管胃 底静脉曲张破裂和(或)伴有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可反复呕血和柏油便,伴有轻到 中度的脾大、脾功能亢进,因此类病人的肝功能好,故很少出现腹水、黄疸及肝性 脑病。偶尔海绵样变性侧支血管可压迫胆总管,引起阻塞性黄疸。 并发症:为门静脉高压症和继发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或)伴有门静脉高压性胃 病。偶尔海绵样变性侧支血管可压迫胆总管,引起阻塞性黄疸。 实验室检查:参见“门静脉高压症”。 其他辅助检查: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第 2/7 页)[2008-4-27 17:36:14]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 1.腹部B超 正常门静脉结构消失,代之为不规则的弯曲状血管影,或呈蜂窝状(图 1),其内见血液流动,血流方向无规律;血管壁增厚回声增强,可见血管内血栓(图 2)。Ueno依据彩色多普勒显像表现将CTPV分为3型:Ⅰ型表现为门静脉正常结构不 清,仅显示门静脉区呈蜂窝状结构,原发性CTPV均属此型;Ⅱ型表现为门静脉主干 可以显示,但内部被栓塞物填塞,在其周围可见侧支静脉;Ⅲ型表现为门静脉附近 存在肿块回声,门静脉受压致侧支静脉形成。Ⅱ、Ⅲ型属继发性CTPV表现。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第 3/7 页)[2008-4-27 17:36:14]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 2.腹部CT 血流方向无规律,可见血管内血栓。 (1)门静脉走行区结构紊乱,正常门静脉系统结构消失,在门静脉走行方向上可见 由缠绕在一起侧支静脉形成的类似团块状软组织网状结构,相互之间分界不清,增 强扫描后门静脉明显强化交织成网、窦隙样或管样软组织结构,在肝门部可见延向 肝内门静脉周围细条状密度增高影。 (2)肝实质灌注异常,在动脉期,造影剂在肝实质周边部聚集,形成高密度带状 影,有时并可见到其近端扩张的动脉影,而在门静脉期整个肝脏呈均匀等密度影。 (3)伴门静脉高压患者,可在冠状静脉、脐旁静脉、腹膜后腔、肝胃十二指肠韧带 及胃底食管连接区见到迂曲扩张呈匍形走行的侧支循环血管,严重者迂曲呈团块 状,增强扫描在门静脉期示有明显强化。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主要表现为门静脉走行 区正常门静脉结构显示不清,正常门静脉由不成比例迂曲、呈瘤样扩张的海绵样血 管代替,显示为与门静脉主干平行、迂曲扩张、呈蛇行的静脉网(图3),脾静脉扩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第 4/7 页)[2008-4-27 17:36:14]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 张,胃冠状静脉及食管静脉迂曲扩张。 4.上消化道造影 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不规则和结节状胃皱襞。 5.胃镜检查 可见食管胃底曲张静脉。 诊断:对于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脾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而肝功能基本正常的病人要 想到CTPV的可能,确诊需B超或彩色多普勒检查结合门静脉造影。 鉴别诊断:在诊断上要和肝硬变性门静脉高压症和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相鉴别。 治疗:主要是针对门静脉高压症和继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门静脉高压性 胃病进行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仅起辅助作用。 1.药物治疗 应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使门静脉系及其侧支循环的阻力减低, 内脏血管收缩,降低门静脉及其侧支的血流量和压力,使出血处血流减少,达到止 血效果,止血率60%左右。常用的药物有垂体后叶素,0.4µg/min静脉点滴。14肽生长 抑素,首剂250µg静脉推注,继以250µg/h持续静脉点滴。8肽类似物(奥曲肽),首剂 100µg静脉推注,继以250µg/h持续静脉滴注。 2.介入放射治疗 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及原因后,经导管药物灌注 或栓塞治疗,可有效控制出血。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第 5/7 页)[2008-4-27 17:36:14]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 3.内镜治疗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或食管曲张静脉套扎,必要时胃底曲 张静脉内注射组织黏合剂栓塞血管,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文献报告有效率达80%~ 96%,再出血率12%~28%。但此法可引起食管的穿孔、狭窄,偶可引起其他静脉(脾 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等)的血栓形成。 4.手术治疗 肝功能较好且伴有脾功能亢进者宜手术治疗。 (1)分流术;包括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脾静脉-左肾静脉分流术、远端脾 肾静脉分流术。分流术虽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消化道出血,但过多分流的门静 脉血流不仅造成入肝血流的减少,同时还会引起肝性脑病的发生。 (2)断流术:各种门-奇静脉断流术曾广泛用于治疗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但疗效较 分流差。由于断流术很难将曲张静脉完全离断,即使断开的静脉,也可能在压力差 的作用下再次“沟通”;断流还会破坏向肝性交通静脉,故很少作为首选的术式。 目前常用的有食管下端及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止血确切,能保持门静脉向肝血 流。 (3)分流加断流:目前大多采用联合分流术加断流术。通过解除脾功能亢进,降低 门静脉压力达到急性止血和预防远期复发出血的目的。 (4)脾切除:针对脾大、脾功能亢进。 (5)其他:如门静脉内球囊扩张断流术控制急性出血,术中脾静脉内置入腹腔导 管,术后经脾静脉导管在放射介入下置入球囊扩张导管进行门静脉主干扩张,解除 了门静脉梗阻,有效降低门静脉高压。 (6)联合治疗:临床发现,每种术式都有弊端,单纯脾切除术再出血率可高达90%, 且可引起致命的脾切除术后败血症,应尽量避免应用。脾切除加断流术将会使门静 脉压力进一步提高,虽然对急性出血可起到立刻止血的作用,但日久必然会有新的 侧支循环建立,再次发生出血难以避免。有文献报道门体分流术加门奇断流术是治 疗本病的最佳选择。特别是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食管下段胃底切除吻合 (Phemister手术),可能会获得较好的长久止血效果。 预后:对于门静脉海绵样变所致的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只要患者病情许可,首选 联合分流术加断流术(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C型架桥)。若病情紧急,则先行脾切 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控制出血后,再加行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C型架桥术。对已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第 6/7 页)[2008-4-27 17:36:14]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 行断流术而再发出血者,则加行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C型架桥术。需要指出的 是,搭桥手术易发生栓塞,应慎重考虑,且最好选用自体血管。硬化剂治疗后的患 者,不宜行分流术式。且硬化剂治疗并发症多,有一定的局限性,故此种方法不应 作为首选,可作为彻底断流术后再出血的治疗手段。 预防: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file:///C|/html/消化科/门静脉海绵样变.html(第 7/7 页)[2008-4-27 17:36:14] C D D C D D C D D C D D
/
本文档为【门静脉海绵样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