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分析

2012-07-31 3页 doc 26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0728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分析 首席医学网 2007年07月22日 11:07:05 Sunday 215 作者:曹静,许玉生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阳江 529500 【摘要】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 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32例。 结果:32例中31例治愈,1例无效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结论: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疗效好,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分析 首席医学网 2007年07月22日 11:07:05 Sunday 215 作者:曹静,许玉生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阳江 529500 【摘要】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 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32例。 结果:32例中31例治愈,1例无效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结论: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疗效好,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 【关键词】 阑尾炎/中西医结合疗法;脓肿/中西医结合疗法   阑尾周围脓肿多由急性阑尾炎延误治疗所致,阑尾化脓、坏疽、穿孔后自体大网膜及四周肠袢包裹局限而成右下腹脓肿,其治疗原则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成年人阑尾周围脓肿的报道多见,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报道尚少。为观察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我们采用该治疗了小儿阑尾周围脓肿32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6~14岁,平均10.5岁;病程5~15d。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及右下腹包块(最大约8 cm×6 cm);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4例,直接右下腹疼痛28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20)×109/L 29例,正常3例。全部患儿体温均在37 ℃以上,最高达40 ℃ 。   1.2 诊断依据 本组32例的诊断按以下进行:(1)有典型的阑尾炎史兼有气滞血瘀与发热症状;(2)发病数日后才应诊,体温和白细胞增高;(3)右下腹触及固定、边界清楚的痛性包块,可有局限性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的体征;(4)肿块的边界、大小及性质经B超检查所证实;(5)排除引起右下腹肿块的其他原因。   1.3 治疗方法   1.3.1 中医治疗 (1)内服药:总治则为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化瘀散结并分期论治。组方:桃仁10 g,红藤15g,蒲公英15 g,败酱草15 g,牡丹皮12 g,当归15 g,赤芍12 g,连翘15 g,金银花30 g,川楝子12 g,没药5 g,乳香5g,甘草10 g。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完,7 d为1个疗程。早期(证见腹痛剧烈,腹肌急硬,肿块界限不清或拒按,大便秘结,壮热烦躁,舌质绛红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厚腻,脉弦滑数,或洪大而数),重用清热解毒之药如红藤、败酱草、连翘、金银花等,若热盛便秘者加大黄10 g;中期(证见发热或不发热,腹胀,恶心呕吐,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痛点固定在右下腹,拒按,有轻度反跳痛),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兼用,原方加红花5 g等;后期(右下腹肿块小而硬),应破瘀散结,原方减去没药、乳香,加用三棱、莪术,可加党参、黄芪辅以扶正。(2)外用药:局部用生姜、芒硝、黄柏、黄芩,捣烂如泥,再加入大黄粉及适量冰片,用蜂蜜及凡士林调成膏状,敷于局部,每日1~2次。   1.3.2 西医治疗 首选氨苄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用药。   1.3.3 超短波治疗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超短波治疗,促进阑尾周围脓肿的消散吸收。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文献[1]。痊愈:全身及局部症状完全消失,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右下腹肿块消失并经B超检查证实;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右下腹肿块明显缩小或仅有条索,有轻压痛;好转:全身症状减轻,时有发热,体温不超过38.5℃,白细胞计数略高于正常,右下腹肿块缩小较慢,局部仍有压痛,但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无效:上述各项无改善反而加重。   1.5 治疗结果 32例中治疗1个疗程11例,2个疗程16例,超过2个疗程5例。痊愈31例(占96.9%);无效1例(占3.1%),无效者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发现术前已并发肠梗阻。住院天数8~18d,平均12d。肿块消失时间6~17d,平均为11.5d。全组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2 讨论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急性阑尾炎未得以及时治疗,阑尾有渗出、坏死、穿孔时,网膜与附近肠管会趋向阑尾形成肿块,该肿块并不是一个腔隙的积脓,常是一个炎性团块的网膜和小肠[2]。阑尾周围脓肿患儿多表现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升高,右下腹可触及边界不清、压痛明显、与周围组织粘连的包块。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后,由于粘连紧密,组织炎症水肿严重,手术分离极易造成肠管破裂,导致肠瘘。另外,手术还容易引起炎症扩散,形成新的腹膜炎、腹腔脓肿、肠粘连、切口感染等不良后果,因而应尽量避免手术,采用保守治疗或进行脓肿引流。单纯在西医抗炎治疗下症状本可缓解,但需时间较长,重者可有脓肿破溃引起全腹膜炎、腹膜残余脓肿,化脓性门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2]。本组32例有31例得以治愈,疗效达96.9%,因而我们认为此方法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本文的例数尚不多,还值得进一步研究。阑尾周围脓肿属于中医学“肠痈”的范畴。中医学认为: 肠痈是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热内蕴;或饱食后急剧奔走,肠道运化失司,而肠道气血瘀滞,蕴湿生热,瘀滞化热,热积不散,热盛肉腐,败血浊气壅遏,酝而成脓。在其病程的演变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正邪相争,此决定着热毒的局限与扩展、吸收与蔓延。气滞血瘀是肠痈的病理基础,瘀滞化热是其主要的病理环节,热邪轻重与正气盛衰是其病理变化的关键。所以我们在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过程中除积极抗感染和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祛瘀散结外,还重视支持“扶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根据中医分期辨证用药,常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方中大剂量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能明显改善腹腔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局限与吸收。外敷芒硝可泻热软坚,大便通滞逐瘀,冰片、生姜有促透作用。适量加以党参、黄芪扶正以增加自身抵抗力。中西药结合,内外兼治,标本兼顾。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大黄、牡丹皮、金银花、连翘、红藤等清热解毒药物,均有抑菌或杀菌作用;桃仁、 红花、当归 等活血药可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有助于炎症消散吸收;党参、黄芪等扶正药物有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芒硝除泻下作用外,更有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其增生现象与吞噬能力有所增强,从而调动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3]。在本文32例的治疗方案中,我们还采用了外敷中药及超短波治疗等辅助疗法。外敷中药的作用是使肠管及阑尾蠕动增强。本组患儿采用多味清热解毒、托里促透中药外敷,此对于调动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促进脓肿吸收消散起到辅助作用。阑尾周围脓肿是阑尾炎趋向局限化的过程,局部脓肿壁形成,抗生素及中药难以在局部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加上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治疗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采用超短波治疗阑尾周围脓肿能增加病灶局部的白细胞和抗体数量,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病灶血管扩张,增加血运及氧的供给,有利于抗菌药物到达病灶,促进炎症吸收及消散。 超短波还可改变病灶部位的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条件,因而有间接的抑菌作用[4]。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7.   [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134,1232.   [3] 苏法春,麻百家,柴振显,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7(2):107108.   [4] 卢宇,宋美春,李增华,等. 超短波综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J].医疗设备,2001,14(1):24.
/
本文档为【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