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博物馆学关键概念

博物馆学关键概念

2017-01-03 50页 pdf 2MB 100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05067

暂无简介

举报
博物馆学关键概念博物馆学关键概念博物馆学关键概念指导:安德烈·德瓦雷、方斯瓦·梅黑斯此书的出版获得了马利蒙皇家博物馆的帮助www.musmarimont.b由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协助封面照片:©2009MuséduLourAngèlDquir©NationalHritagBoard,Singapor©AucklandMusum©NingboMusum©ArmandColin,2010ISBN:97822002540015撰稿委员会方斯瓦&m...
博物馆学关键概念
博物馆学关键概念博物馆学关键概念指导:安德烈·德瓦雷、方斯瓦·梅黑斯此书的出版获得了马利蒙皇家博物馆的帮助www.musmarimont.b由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协助封面照片:©2009MuséduLourAngèlDquir©NationalHritagBoard,Singapor©AucklandMusum©NingboMusum©ArmandColin,2010ISBN:97822002540015撰稿委员会方斯瓦·梅黑斯、安德烈·德瓦雷、贝纳·德洛许、塞贺莒·休密耶、马丁·夏荷、雷蒙·蒙博提、伊夫·贝莒洪、诺爱弥·德胡给、尚·达瓦隆协助:菲利普·杜贝、妮可·杰切-康宁、安德烈·葛布、布鲁诺·布鲁隆·索尔、张婉真、玛莉里亚·札维耶·居礼、布隆玎·德比欧勒、尚·多拉克、珍妮弗·哈里斯、弗朗西斯卡·海尔南提·海尔南提、狄安娜·里玛、贝德罗·蒙德、林·玛莲达、苏珊·纳许、蒙妮卡·里斯尼可夫·德·高尔卡斯、安妮塔·萧、葛拉西耶拉·维辛杰、安·雷茜科这些人士积极参与了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2009年针对本主的研讨会或者是曾校阅此份文献)中文翻译:张婉真11注:由台湾学者翻译自法文版7前言——博物馆学百科辞典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专业标准的发展,尤其是在推动、传播和分享知识方面,不仅要顾及博物馆界各级成员,还要能影响相关方针政策制定人、博物馆业法律和社会事务管理层,最重要的还是能惠及这些知识和标准的受众和受益人。《博物馆学百科辞典》的出版计划始于1993年,由安德烈·德瓦雷(AndréDsallés)指导,2005年起方斯瓦·梅黑斯(FrançoisMairss)也加入了撰写。本书体现了国际博协下属博物馆学国际专业委员会(ICOFOM)多年钻研、辩论、分析、修改和研讨的重要成果,主要致力于提高我们对博物馆相关理论和实践、以及对其日常工作的理解。近二十年来,博物馆的作用、发展和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博物馆更多地以参观者为导向,一些大型博物馆在它们的日常运营方面更多地转向企业管理模式。因此,博物馆职业和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演变。在例如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博物馆数量空前地增加,但是在微观层面,一些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的博物馆事业也有着同样非常重大的发展。这些令人惊喜的变化扩大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博物馆在工作职责和培训课程方面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参考工具就变得尤为重要。国际博物馆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前联合出版的《如何经营一个博物馆——实务手册》为博物馆工作者提供了关于当前博物馆实践的基本信息,而这本百科辞典应该被视为它的姐妹篇,因为它提供了关于博物馆理论方面与之互补的观点。8繁琐的日常工作常常让博物馆工作人员无法停下来好好思考博物馆最基本的哲学原理,而我们也越来越需要各个阶层的工作人员来迎接挑战,让那些质疑博物馆对社会及其公民的作用的人得到解答。这本百科辞典集合了ICOFOM的重要研究成果,为我们日常工作所需的提供了令人信服且有层次的解析和提炼。虽然出于对语言一致性的考量,这本博物馆学百科辞典主要体现的是法语国家的专业人员对博物馆学的见解,但里面的专业术语都是被多种不同文化的博物馆学者们理解且或使用的。这本辞典的条目不见得齐全,但贵在综合了博物馆学几十年来的进步,从认识论和词源学方面展开严谨及系统化的调研,提供了对博物馆学当下发展的基本概念的深入阐述。前人繁复的论著与当下争论的焦点都促成了博物馆专业的发展与壮大,使本书能以实用主义的手法、生动地一一道来。ICOFOM、本书编辑和作者们以其出色的识别力与洞察力、将严谨与平衡的态度运用在写作中,试图“定义”和解释博物馆及其业务。作为百科辞典完整版的预览,这本册子旨在让尽可能广泛的公众能了解各个专业名词的起源和演变,不受其时代背景的束缚。国际博物馆协会本着包容多样性和促进兼容并蓄的精神,期望这本辞典能和《博物馆道德规范准则》一样,激起围绕其更新和修订的广泛讨论和合作,而不是被束之高阁。国际博协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十二届大会是这本博物馆学工具书首次亮相最合适的地方。通过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工作者聚集在一起,大会为推出这一指导几代博物馆工作者的参考工具提供了绝好的舞台。亚历桑德拉·库敏斯(AlissandraCummins)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前言9序自从1977年创会以来,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延续着国际博物馆协会的思想主流,认为其主要宗旨在于将博物馆学转变为一门学术性与科学性的学门,透过研究、学习与推广博物馆学的主要思潮,促进博物馆以及博物馆专业的发展。也因此在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内部组成了一个跨领域的工作小组。这个小组专注于博物馆相关词汇的批判分析,并将焦点集中于此学科的根本概念的反省。在将近二十年内,此一“辞典小组”完成了卓越的研究整合成果。我们确信若将此一博物馆词汇的名单提供与大众将可作为名符其实的参考资料,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的支持下,我们决定在2010年十一月于上海举行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之际,将此份出版物介绍与大众。为此目的,我们这本手册中,呈现二十一条文章,如同做为即将出版的《博物馆学百科辞典》(DEM)的“预告”。我希望在此强调目前这份出版物,是一项更为庞大的作品的导引阶段。它并不要求做到全面,但应能使读者区别在每一个词语下不同的概念、发现新的隐含意义以及其与博物馆领域整体的关连性。维诺·索夫卡(VinosSofka)博士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在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的起初几年,努力将本国际委员会转型为一个有能力反省其自身基础,并思考辩论博物馆学理论的论坛。也因此,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会员长期的、延续至今天的智识产物透过其年度的出版品:《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研究系列》(ISS)被保存下来。三十多年来,它10丰富了博物馆学的理论材料。其所产生的国际文献极为独一无二,并构成三十多年来全世界博物馆学思想演变的忠实反映。这份手册的阅读将指出以一种多元及整合性的但却是深根于每一个词语的观念上之丰富性的眼光,更新思考博物馆学理论方式的必要性。这份手册所呈现的词汇构成一个由一群专家团体进行的长期工作的明确范例,他们知道如何理解并发挥语言此一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结构,而博物馆学专门词汇的观念跨度得以使我们理解博物馆的理论与运用是如何地无法区分地密接着。每一位作者企图摆脱既定成果,引入他们的观察,以使每一个词语具有特有的吸引力。这并非是破坏后重建,而是自结合其他更为精准的概念并追求新的文化意义出发,以能够丰富博物馆学如此广博的学科的理论基础,并得以确认全世界博物馆以及其专业人员的角色。我感到非常荣耀也非常高兴能以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的身分,藉由此份手册参与这项由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中来自不同国家与领域的专家聚集在共同理想下所完成的、即将成为浩瀚博物馆文献中标竿性的工作之推动。我希望能将我最为诚挚的谢意传达给所有为这两份根本性著作的完成尽其最丰富贡献的人,包括:–国际博物馆协会,我们的上级机关,由于总干事朱利安·翁弗杭(JulinAnfruns)先生的敏感度得以理解这项已经长久进行的计划之重要性,也是因为他的参与,这项计划使得以完成;–安德烈·德瓦雷,这项已经具有无庸置疑且名至实归的重要性的计划之作者、推动者及长期进行者;–方斯瓦·梅黑斯,他在非常年轻时便开始他在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内的活动,他以其学术研究与工作的才能同时成功地协调了“辞典小组”的活动并与安德烈·德瓦雷共同准备今天这份手册以及《博物馆学百科辞典》的出版;–所有不同文章的作者,他们以其各自不同的领域皆是国际间知名的博物馆学专家;序11–最后是三位翻译者,他们的工作亦是学术性的,因为要将这些专门词语从法文翻译为英文、西班牙文、或中文并非总是如此简单。最后谨向以各自的方式贡献力量,使得一个梦想逐步具体化为现实的所有人,致上我们最高度的谢意。奈莉·德卡罗里斯(NllyDcarolis)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序13导言何为博物馆?如何定义收藏?何为制度?“遗产”一词包含什么?根据其知识与,博物馆专业人员不可避免地追求着这些与他们活动息息相关的问题之解答。还有必要再头检视这些问题吗?我们认为是的。博物馆的工作在于实务与理论之间的往返辩证,而理论经常在数以千计的日常劳务中被牺牲。尽管如此,反省不仅是令人振奋的练习也是博物馆与其人员发展的关键所在。国际级的国际博物馆协会以及国家级或地区级的博物馆协会的目的,都在于藉由专业人士之间的会晤,发展标准、改进博物馆界提供社会服务以及想法的质量。超过三十个国际委员会在各自的领域上如此地努力,无数杰出的出版物见证了每一次集体的思考。但是应如何连结这么多对于维护、新科技、教育、历史住居、经营或职业等等的丰富思考?应如何组织博物馆界或更为一般性地,应如何组织所谓的博物馆领域?国际博物馆协会下的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自从1977年创会以来,正是锁定这类的问题,特别是透过其出版品《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研究系列》试图爬网并综合各方在博物馆学上分歧的意见。正是在这样的脉络下,1993年由当时的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马丁·夏荷(MartinR.Schärr)发起一项《博物馆学基本概念》文集的编撰计划,并由安德烈·德瓦雷担任召集人。八年之后诺玛·胡丝可尼NormaRusconi,遗憾的是她已于2007年过世)与方斯瓦·梅黑斯加入此项计划。多年下来形成的一项共识,便是尝试以二十个左右的词汇,呈现博物馆领域如此多元的全貌。此项思考的工作在近年加快14速度。几篇前期作业的文章被发表于《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研究系列》以及之后改名为《文化与博物馆》的《观众与博物馆》学刊)。在此我们所提供的正是这些词汇的摘要,并以一种将每一词汇不同层面浓缩的方式呈现。事实上,这些词汇将被更为仔细的探讨,每一词汇将发展成十余页至三十页左右的文章,另外还有一份约包含五百个词汇的辞典,将一起包括在一项仍在进行中的“博物馆学百科辞典”出版计划内。这项工作建立于对于博物馆的国际性视野,并受到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内部无数意见交流的孕育。基于言语一致性的理由,作者群来自所有法语系的国家:比利时、加拿大、法国、瑞士。他们是伊夫·贝莒洪(YsBrgron)、塞贺莒·休密耶(SrgChaumir)、尚·达瓦隆(JanDaallon)、贝纳·德洛许(BrnardDloch)、安德烈·德瓦雷、诺爱弥·德胡给(NoémiDrougut)、方斯瓦·梅黑斯、雷蒙·蒙博提(RaymondMontptit)与马丁·夏荷。此项工作的初版曾在2009年于列日与马利蒙所举办的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第32届年度研讨会上发表并经过长时的辩论。其中两点值得快速地在此讨论:撰稿委员会的组合与二十一个词汇的选择。国际博物馆协会大家庭内的博物馆法语圈为何如此决定此一只由法语系作者组成的撰稿委员会?有许多不只是为了方便的理由可说明这项选择。我们知道当一种共通语言不论是否为学术性)无法为每位参与者所共享,国际性且完美和谐的集体工作的想法只是乌托邦。国际博物馆协会非常了解这种情况,冒着巴别塔的风险,正式地以一种语言——英文——为优先的世界语言。必然地,这样选择一个特定的共同语言是以某些能完美掌握它的人士之利益而进行,经常不利于对于莎士比亚的语言较不熟悉的多数,后者被迫只能将他们的思想以一种滑稽的方式表达。国际博物馆协会的三种语言皆是如此,那么,应选择哪一种?最初在安德烈·德瓦雷他曾长期与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一任主席乔治·亨利·里维耶[GorgsHnriRiièr]工作)召集下的参与者很快地选择了法文,但其他的论导言15点也支持这样的选择。如果说他们绝非毫无受到批评,大部分的撰写者阅读,如果不是三种,至少也有两种国际博物馆协会的语言。我们知道英美语系作者在博物馆领域所做出的丰富贡献,我们也必须指出绝大部分的作者——除了一些著名的例子,如巴崔克·伯伦(PatrickBoylan)或彼德·戴维斯(PtrDais)等指标性人物之外——并不阅读法文与西班牙文。我们希望选择法文也能对于外国著作有足够充分的认识,就算不是所有博物馆界的所有文献,也能够包容其中一般较少被探讨但在国际博物馆协会内部却极为重要的面向。尽管如此,我们非常清楚我们的研究的局限也期待此项工作能给予其他的团队透过他们自身的语言譬如德文或意大利文)呈现对于博物馆领域不同视野的想法。此外,有一些结果与决定一个语言所导致的思想结构有关,如同在比较国际博物馆协会1974年与2007年的博物馆定义所显示的,前者是以法文思考而后者是以英文思考。我们意识到如果这一本著作首先以西班牙文、英文或德文写作的话,不管在词汇选择的结构层面或是在一些理论的取舍上,都不会相同!令人并不意外的是大部分有关博物馆的实务指南都是以英文书写如巴崔克·伯伦指导下的优秀手册《如何经营一个博物馆——实务手册》1所见证的),但这一类著作却少见于法国或偏好评论与思考的东欧国家。在博物馆著作方面,如果区分实务的一部分绝对是英美的,而理论的一部分则是趋近拉丁思想的话,就太过于可笑了:在博物馆领域的英美思想家所著的评论数量完全不符合这类看待事情的方式。然而,一定的差异确实是存在的,而差异永远是充满丰富思想的,也值得我们去认识与重视。我们有试图说明这一点。最后,藉由法文的选择,我们必须向长期支持理论化基本工作的法国最早的两位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乔治·亨利·里维耶及雨克·德瓦令(HugusdVarin)致敬。没有他们,一大部分在欧陆、在美洲与在非洲的的博物馆工作都无法被理解。一个对于博物馆界的根本反1.BoylanP.(coord.),Commntgérrunmusé:manulpratiqu,Paris,ICOMUnsco,2006.http:unsdoc.unsco.orgimags0014001478147854f.pdf(2010年4月)导言16省无法抛开其历史,一如它不仅必须记住其深植于启蒙世纪以及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制度化)转变的源起,也必须记住自1960年代起,当世界仍被区隔成对立的区块时,在柏林围墙另一边所发展的根本理论工作。如果说政治经济的布局自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已经受到根本上的动荡,博物馆界更应铭记不要忘记其历史——因为它是最好的文化传递的工具!然而,一个短视的记忆是有危机的,因为它对于机构的概念只限于如何经营与如何吸引观众一个恒定发展的结构我们要指出,作者们的目标并不是要完成一本博物馆界“终极版”的论文,或一个充满理想但与现实隔离的理论系统。我们选择列举二十一个词汇这样一个相对简单的格式以试图在对于博物馆界的持续性思考过程中设置标志。读者将不意外地在此发现一些日常使用的词汇:如博物馆、收藏、遗产、观众等,我们希望在里面可以发掘这些词汇一些比较不为人熟悉的意义或思考。读者也可能惊讶于没有在里面找到一些词汇,譬如“维护”一词,因为它被包括在“保存”的文章内。不过就此词汇,我们并没有选择可能被我们的维护委员会(ICOMCC)的同事们讨论的所有发展,而他们所做的远超过我们在此领域的企图。一些其他更为理论的词汇,会对实务者显得深奥难解:如博物馆域、博物馆化、博物馆学等。我们的目标可以说是在呈现对于博物馆界可观察到的事物尽可能开放的视野,之中也包括比较不为人熟悉、但极有可能未来对博物馆的发展产生可观影响的经验——尤其是虚拟博物馆与网络博物馆的概念。让我们从这项工作的限制开始说明:我们所做的是提供一个有关广义的博物馆界——超越传统博物馆——的理论与批判思考。我们当然可以从博物馆开始,尝试去定义它。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定义里,我们说博物馆是为了社会以及其发展的制度。而这两个根本的词汇意味什么?特别是定义并未给予这个问题立即的答),为什么有博物馆?我们知道博物馆界与遗产的概念有关,但它还是更为广大的。如何谈论如此一个更为广大的范畴?藉由博物馆域或博物馆领导言17域)这样一个问题的理论的概念来处理,就像政治域是政治思考的领域等一样。与博物馆域有关的批评与理论的质问正是博物馆学,而其实务的层面称之为博物馆实务。为了每一个词汇,经常不只是一个定义,而是随着时间有许多定义的浮动发展。在此我们要提出的正是这些词汇的不同层面。不论透过其物质性的功能实践或是作为其工作依据的主要元素的方面,博物馆随着时间有了大幅度地改变。具体而言,博物馆主要工作在于构成收藏的物。人的因素也自然是为了理解博物馆功能非常根本的,不论是指在博物馆内工作的人员——其职业以及与伦理的关系——或是指博物馆的对象观众或公众。博物馆有哪些功能?博物馆操作着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博物馆化或者可视化过程的活动。更一般而言,我们所谈博物馆的功能可以随着时间发展以不同的方式加以描述。我们所依据的是最为知名的模式之一,是在1980年代末期于阿姆斯特丹的瑞华德学院(RinwardtAcadmi)所发展的三种功能:保存其中包括搜藏、维护、与藏品管理)、研究与沟通。沟通本身则包括教育以及展览,两个无疑是博物馆最为明显可见的功能。在这点上,我们认为教育功能在最近几年有着充分的发展,因而我们又再增添中介一词。对于我们而言近年最大的差别在于经营所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而我们也认为,透过其特殊性,应将其视为一种博物馆功能。同样地,博物馆的建筑可能将日益重要,并有时会颠覆博物馆其他功能之间的平衡。如何定义博物馆?藉由概念模式博物馆、遗产、制度、社会、伦理、博物馆域)、藉由理论与实务的思考博物馆学、博物馆实务)、藉由运作方式物、收藏、博物馆化)、藉由不同的角色职业、观众)或藉由其延伸出的功能保存、研究、沟通、教育、展览、中介、经营、建筑)?这么多可能的观点可用于试图更加理解正在全面发展且其最新演变也无法令人不加以注意的现象。1980年代初期,博物馆界出现了前所未见的风潮:一个长期被视为菁英色彩浓厚且沉默低调的地点,现在要走向世俗,炫耀其对于奇观式建筑、浮华且大众化的大型展览以及一心要占领的某种消费模式导言的品味。博物馆的大众性无法否认,其数量在短短一世代间增加至少一倍且在可见的政经局势改变的未来,新的建设案——从上海到阿布扎比——实在令人惊奇。事实上,一个世代过去后,博物馆领域将继续转变:即使观光客似乎有时取代观众成为博物馆市场的“靶心”,我们仍然可以自问博物馆的远景在哪里?我们所认识的博物馆还有其未来吗?博物馆所凝结的物质文明难道不是正在面临激烈的变化吗?我们在此不自以为能够答这样的问题,但我们希望关心博物馆未来的人,或更实际的,关心博物馆机构未来的人,能够在这些页面里找到可以丰富其思考的一些元素。方斯瓦·梅黑斯、安德烈·德瓦雷导言1819A建筑阴性名词─对应词:[英文]architctur;[西班牙文]arquitctura;[德文]Architktur;[意大利文]architttura;[葡萄牙文]arquitctura[巴西文]arquittura);[日文]建築博物馆)建筑定义为、规划或兴建一个用以容纳一间博物馆的特殊功能的空间之艺术或技术),这些功能特别指展览、预防性或积极性维护、研究、管理与接待。自现代博物馆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诞生以来,我们除了重新利用本身便是遗产的老建筑外,也开始发展一种特殊的建筑。这种建筑与保存、研究、沟通收藏品的条件息息相关,特别是透过短期或常态性的展览,如同那些最早期以及最当代的建筑作品所见证的一般。建筑语汇本身制约着博物馆的观念发展。因此,庙堂圆形穹顶以及带有列柱与柱廊正面的形式与长廊(galri)同时成为艺术类博物馆最主要的典范;也因而延伸出意大利文、德文或英文中的“画廊”一词分别为gallria,Galri,gallry)。尽管博物馆建筑的形式总是以藏品维护为主轴,它也随着新功能之发展而不断演变。因此,在寻求各种解决——如给予展品更理想的照明(Soufflot,Brébion,1778;LBrun,1787)、将展品在整体空间内进行更理想的配置(Mchl,177884)以及规划更佳的展示空间(onKlnz,181630)——之后,人们在十九世纪末意识到缩减常态性展览之必要。为此,人们增辟了库房。有的是牺牲展览室,有的在地下室规划出空间,有的则是兴建新建筑。此外,人们尽可能中性化展品的环境——为此不惜牺牲部分或全部的原有旧日装潢。电气化因为可使人们重新思考照明的方式,更有利于这些改良。二十世纪后期出现了一些特别导致建筑上的调整的新功能:短期展览的增多可促使藏品在常态性展览与库房之间出现不同的空间分配;接待设施的发展,尤其是专门为接待目的设置的宽大空间;图书馆的创设或发展以及为了贩卖衍生产品的商店之创设。但是,同时间,重新整合再分散权力以及部分功能的委外也已促使某些专门独立部门的建筑体之兴建或规划:首先是修复工作室以及可以专门服务多间博物馆的实验室;其次如设置建于展览空间之外的库房。建筑师的角色在于勾勒一栋建筑的蓝图并指导其兴建;更广泛地说,他也是一位规划有关收藏品、人员、观众的空间与光线的人。从此一视野观之,建筑牵涉博物馆内所有与空间与光线有关的元素。这些面向表面上虽较为次要,但其成败却对意义的表达极具关键性年代次序的安排、对所有人的清晰度、中性背景等)。因此,博物馆的建筑是根据由20机构之研究主管与行政主管确立的建筑计划所构思与兴建完成的。但也会出现有关计划的定义与建筑师的介入底限并未如此被遵从的情况。做为一间博物馆兴建与规划的艺术与技术,建筑可被视为一种包含所有博物馆设施的整体性作品。最后这一观点虽然不时为一些建筑师所主张,但如果建筑没有将展览规划本身的思考含括在内,并不容易做到,而这也是一般常见的情况。有时,交付与建筑师的规划案包括内部整修。所以如果没有区分一般性的整修与展览规划,便有时会有赋予建筑师自由诉诸其创意却牺牲了博物馆的可能。一些建筑师专事展览的制作而成为场景设计者或“展示设计者”。少有建筑师自称展览设计者,除非其事务所不排斥此类的专业能力。当前博物馆建筑的问题焦点在于建筑师的利益他认为他会因此类建筑的国际能见度而受到注目)与有关收藏品保存与展示的利益之间的合理冲突;最后还要考虑不同观众的舒适。建筑师奥古斯特·贝赫(AugustPrrt)已经强调过此一问题,他表示:“用以漂浮的船只难道不应以不同于火车的方式去思考吗?博物馆建筑的特性使得建筑师必须以其功能创造其内部结构。”(Prrt,1931)若一览当前的博物馆建筑作品可看出,虽然大部分的建筑师充分考虑了规画上的要求,但仍有许多建筑师偏好将建筑视为美丽的作品而非实用的工具。衍生词:室内建筑师、建筑计划相关词:装潢、照明、展示设计、博物馆实务、场景设计、展览规划21C收藏阴性名词─对应词:[英文]collction;[西班牙文]collción;[德文]Sammlung,Kollktion;[意大利文]collzion,raccolta;[葡萄牙文]colcçāo([巴西文]colçāo);[日文]収蔵品一般而言,收藏可定义为一个物质性或非物质性的物的全部,其内容涵括个人或机构所费心收集、分类、挑选并为了其代表的价值而将其保存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且经常是为了与一群规模大小不一的观众沟通的作品、人工物、标本或活体生物、书籍、文献档案或见证物。收藏可以是公共的或私人的。为了建构一个真正的收藏,这些物的聚集必须是一个一致且有意义的整体。重要的是不应混淆“收藏”与“物品财产”(fonds)。后者指的是具备各种“自然形成、且为一个自然人或一个家族透过其活动与其功能所创造、分类并使用”特性的数据的集合(Buraucanadindsarchiists,1990)。“物品财产”与收藏不同的地方在它缺乏建构一致整体的选择与意图。不论其为物质或非物质,收藏是博物馆一切活动的核心。“博物馆的使命在于搜藏、保存并强调其收藏的重要性,以对于维护自然、文化与科学遗产做出贡献。”(Codddéontologidl’ICOM,2006)尽管没有明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于博物馆的定义也符合此一原则,也证实了路易·黑欧(LouisRéau)早已提出的意见:“我们了解博物馆是为了收藏而存在。我们必须从里到外,依照内容物的需求打造并兴建其容器。”(Réau,1908)这样的观念并不一定符合某些不拥有收藏或是收藏并不位于其学术研究活动核心的博物馆的做法。收藏的观念也属于那些最容易在博物馆界传递的观念,尽管如同下文所将提到的,人们向来偏好“博物馆物”的概念。然而我们可以列举三种收藏概念的词义。在此收藏概念主要随着两个因素而改变:收藏的制度特性以及载体的物质性或非物质性。一、人们将“收藏”一词当做一种普遍用语,并经常用以区分博物馆的收藏与其他种类的收藏。一般而言,博物馆的收藏或各种收藏被视为博物馆制度下所有活动的终极目的。因此我们可以将收藏定义为:“博物馆收藏的对象,它们因富有代表性或参考性的价值或者因为具有审美意义或教育意义的重要性而被搜藏与保存。”(Burcaw,1997)因此我们可以将博物馆现象引申为私人收藏的制度化。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博物馆的研究员或从业人员并不自认为收藏家。但我们仍应承认研究员总是与收藏家维持密切关系。博物馆本应进行国际博物馆协22会所强调的搜藏政策——有时也称为收藏政策,亦即博物馆挑选、购买、收藏、接受捐赠)。“收藏”此一动词因为与私人收藏的行为及其相关衍生词汇过于紧密而被避免使用(Baudrillard,1968)——亦即收藏癖,蓄藏等收藏方面的负面概念。从此一角度观之,收藏同时被认为是以搜藏及研究为目的、以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与非物质证物为对象的学术计划之结果与来源。最后这点标准并不足以区分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因为后者也可以从纯然学术的目的加以收集;同样地有时博物馆也会在没有太多学术性的目的下搜购私人收藏。因此是博物馆的制度特性在规范此一名词。根据尚·达瓦隆,在博物馆内“物永远是系统与类型的元素”(Daallon,1992)。然而,在有关收藏的系统里,除了博物馆典藏最基本的书面列册之外,还有一个不可谓不重要的要务是采用一种不但可以描述也可以很快在上千甚至甚上百万件的物中找寻其他“单品”(itm)的分类系统譬如生物分类学是用以分类活体生物的科学)。现代在分类上的运用大幅度地受到信息科学的影响,但是收藏品的记录仍然是一种需要特殊严格知识的活动,这种活动建立在一种描述各种物种之间关联性的词汇建构之上。二、收藏的定义也可以被置于一个较普遍性的角度去看待。此一角度包含私人收藏与博物馆收藏,但以其物质性假设为基础。收藏的物质性假设如同国际博物馆协会一直到最近仍然认定的,它的物质性是由存放它的地点所规范的。因此,克利斯多夫·波米安(KrzysztofPomian)将收藏定义为“所有自然物或人工物的集合,它短暂性地或长期地被存放于经济活动范围之外,在特定的封闭性地点受到一定特别的保护,并且为人所观看。”(Pomian,1987)波米安因此由其象征性价值定义收藏,因为对象失去其原本的用途或交换价值而成为意义承载体或象征物(sémiophor)见“物”一词说明)。三、博物馆近来的演变——特别是对于非物质遗产的注意——强调了更广义的收藏特性,也提出新的挑战。非物质的收藏品专有技术、民族学的仪式或故事、还有当代艺术方面的表演、短暂的姿势或装置)促使了新的收藏机制的制定。对象唯一的物质性有时成为次要而收藏过程的记录——不管在民族学或考古学都存在已久——的性质改变,成为决定性的讯息,且必须伴随着学术研究以及与观众沟通的机制。博物馆的收藏不再是绝对的,尤其当它可以由它所携带的讯息或是人们可以从它身上获得的成果加以定义时。这样的演变为收藏带来更广泛的涵义,譬如可以定义为一批彼此保有其个别性但又是以一种特定的逻辑有意地被聚集的对象。最后这个最为开放的定义,可以包括那些怪癖人士所收集的牙签,也可以包括传统博物馆的收藏,甚至一批证物、一批纪念品或科学实验。衍生词:采集、收藏动词)、收藏家、收藏癖、收藏行为相关词:搜藏、研究、保存、编成目录、纪录、学术研究、维护、修复、展览、藏品管理、彰显藏品价值、让与脱手馆藏)、归还沟通阴性名词─对应词:[英文]communication;[西班23牙文]communicación;[德文]Kommunikation;[意大利文]communicazion;[葡萄牙文]communicaçāo;[日文]デンタツコュニケーション沟通(C)意指藉由一定的管道将讯息自一或多位发信者(E)处运载至一或多位接收者(R)处拉斯威尔的ECR模式,1948)。其概念是如此一般以致于它并不局限于语意学特性的人为讯息载体过程,而也可见诸于机器、动物界或社会生活(Winr,1948)。在博物馆内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交互(E�C�R)与否(E�C�R)的现象,此一词语有两个不同程度的惯用意涵。前者称之为互动的沟通,后者则是单向且随时间扩散的。当沟通是单向且不仅是在空间亦随时间运作时,它称之为传送(transmission)(Dbray,2000)。在博物馆的环境里,沟通同时是研究收藏品所获得的结果之呈现目录、文章、研讨会、展览),也是构成收藏的物的配置处理常态展以及与此有关的信息)。这样的概念使得展览成为研究过程的一部分,也同时成为更广义的沟通系统的元素,譬如研究出版亦为其中的成分。阿姆斯特丹的瑞华德学院所提倡的PRC系统保存─研究─沟通)便是基于此一逻辑。此一系统在沟通过程中包括博物馆展览、出版、教育等的功能。一、将沟通一词运用于博物馆并非理所当然,尽管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07年对于博物馆的定义中,确认博物馆“研究人类与其环境的物质证据并加以搜藏、保存、沟通、并且展示。”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博物馆主要的功能在于保存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丰富性,并且在必要时加以展示,而并未刻意有沟通的企图,也就是说并没有要将讯息或数据传递与特定观众的想法。如果1980年代人们开始自问博物馆是否真为一个媒体(Daallon,1992;Rass,1999),正是因为博物馆的沟通功能并非对所有人都是理所当然。一方面,博物馆讯息的概念出现的极晩,尤其是人们长期以来强调特展的教育性;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对于接收者不了解,直至最近才有参观频率研究以及观众调查。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定义所强调的概念中,博物馆沟通意味与不同的观众分享博物馆的藏品以及针对藏品所进行的研究结果的信息。二、我们可指出博物馆内进行的沟通特性:一)它经常是单向的,也就是说缺乏做为接收者的观众的馈,因此我们有理由强调其过度的被动性(McLuhan,Parkr,1969),然而此点并不表示观众没有任何参与,不论是否以互动的方式,观众仍在沟通的模式内(HooprGrnhil,1995);二)本质上它不是言语的并且与阅读文章的性质不同(Daallon,1992)。它以展示对象的方式处理:“做为沟通的系统,博物馆依靠对象与可观察的现象的非言语的语言。它首先且终究是一种视觉的语言,也可转变为听觉或触觉的语言。其沟通力量是如此地强烈以致于在伦理层面,其使用应做为博物馆专业人员的优先要务。”(Camron,1968)三、一般而言,沟通自十九世纪末期开始逐渐成为博物馆运作的主要动力。在此意义之上,博物馆以特殊的方式进行沟通以一种专属于它的方式),但也同时使用各种其他的传播技术,即便如此做可能会损及它原本的特殊性。数量众多的博物馆——那些最重要的——设有观24众部门或是“公共活动处”,以发展与观众沟通或是得以接触更多不同类型观众的活动,不论这些活动是传统的或创新的活动、会面、出版、馆外活动等)。在如此的环境下,许多博物馆透过网络实践的大量投资非常显著地完备了博物馆的沟通逻辑。如此产出许多网络展览一种博物馆得以展现其真正专业的领域)、在线目录、复杂程度不一的论坛或讨论区以及许多渗入社会网络的活动(YouTub,Twittr,Facbook等)。四、博物馆进行沟通模式相关的争论突显出有关讯息传送的问题。博物馆沟通长期缺乏的互动性引发博物馆自问如何使观众更加主动地参与(McLuhan,Parkr,19692008)。我们的确可以去除说明牌,甚至不要叙事线以便观众得以建构自己的参观路线,但即使这样也无法使沟通变为互动。少数一些发展一定程度的互动性的机构如发现宫、探索馆或巴黎拉维特科学与工业城)倾向自比为游乐园,增加娱乐性的单元。然而博物馆真正的工作似乎是一种随时间发展的单向沟通,以使每个人可以藉助各自的文化背景发展自我学习与社会化。相关词:文化活动、展览、教育、传布、中介、媒体、公众化、传送25教育阴性名词来自拉丁文ducatio,ducr,意指引导超越某个状态)─对应词:[英文]ducation;[西班牙文]ducación;[德文]Erzihung,Musumspädagogik;[意大利文]istruzion;[葡萄牙文]ducaçāo;[日文]教育一般而言,教育意指透过适当方法的实施,确保一个人以及其才能的培养与发展。博物馆教育可以定义为促进观众发展的价值、观念、知识与实践的总合。做为培育的工作,教育有赖教学以及新知识的发展、蓬勃与学习。一、“教育”的概念应随其他的词语而定义。首先是“教导”(instruction)。“教导”意指“与心灵有关并且可延伸至我们所获知并赖以成为有能力及有学问的人的知识。”(Toraill,1985)教育同时与心智与心灵有关,并且可延伸至一种为了发展学习与增长人格不断获致知识且更新所学的关系。这是一种发展整体道德、物理、智识、科学的知识与价值的行动“知识”、“本领”、“存在”与“做人”构成教育领域的四大面向。教育一词来自拉丁文的ducr,意指引导超越童稚。此点预设了一个在传递过程中有所陪伴的层面。它与“唤起”(éil)的概念有关,因为它旨在激发好奇心,引领提问并发展思考能力。教育,尤其是非正式的教育,以发展感官与自我意识为目标。它是一种“发展”,强调的是激荡与转化,而非制约或灌输,后两者反而是它所反对的。因此心灵的培育经由传递有用知识与教育而完成,此种教育使得知识得以被转化并会被个人在内化过程中活用。二、当教育放置于博物馆的特殊环境时,与为了个人的充分发展与发挥,特别是整合其知识、发展其新的感受力以及实现其新的经验而活用来自博物馆的知识息息相关。“博物馆教学是为了发展、实施以及评量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理论与方法学框架,其主要目的在于使观众学习知识学识、能力与态度)。”(Allard,Bouchr,1998)学习(apprntissag)可定义为“一个主体认知、互动与整合一个客体以的行动”,此一行动将导致“获得知识或发展能力与态度。”(Allard,Bouchr,1998)学习的关联性与观众本身整合所学对象的方式有关。做为教育或智识发展的科学,“教学”(pédagogi)更经常用于孩童,而“教导”(didactiqu)的观念被视为传递知识的理论,或是向一个不论其年纪的个人呈现一项知识的方式。“教育”(éducation)则更为广义且以个人的自主性为主。我们可以援引其他相关的概念以修正、丰富这些看法。“活泼化”(animation)(以及“文化活动”(actionculturll)的观念,或者是如中介(médiation)的观念皆经常被引用以说明博物馆向观众“传E26递”所做的努力与工作。教学者说“我教你”而中介者说“我使你知道”(Caillt,Lhall,1995)见“中介”一词说明)。此一区分希望能反映教学行动与诉诸一个个人的感受力的做法之不同,后者有赖个人主动习得人家所提供的内容。前者意味一种限制与义务而博物馆环境预设自由的立场(Schoutn,1987)。在德国,人们比较喜欢使用“教学”德文为Pädagogik)而当在博物馆内用“教学”时,则说Musumspädagogik。这个词汇可用于博物馆内所提供的所有活动,而不论观众的年纪、所受教育以及社会来历。相关词:博物馆教育、持续教育、非正式教育、终身教育、大众教育、教育学、教育设施衍生词:学习、抚养、教学、启发、培养、教导、教学、成人教育、传送、教导、文化活动、活泼化、媒介、发展伦理阴性名词来自希腊文èthos,意指习惯、特性)─对应词:[英文]thics;[西班牙文]tica;[德文]Ethik;[意大利文]tica;[葡萄牙文]ética;[日文]倫理一般而言,伦理是一种探讨决定可以引领人们在公私领域的行为价值的哲学教诲。人们经常以为伦理等同于道德,但这两者绝非同义词,因为一个价值的选择不能以任何命令加以强迫而是出自相关主体的自由意志。对可作用于博物馆的结果而言,这样的区分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博物馆是一种制度,亦即一种有既定传统且可检视修正的现象。在博物馆内,伦理可以定义为一个讨论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决定博物馆工作赖以推展的基本价值与原则。伦理孕育了如国际博物馆协会所制定的、博物馆道德准则的原则撰写。一、伦理旨在指引博物馆行为。从世界的道德观点,现实服膺于决定每个人所处位置的秩序。此一秩序构成一种任一个体皆透过完成其功能才能致力达成的完美,也就是所谓的美德柏拉图、西塞罗等)。相对地,世界的伦理观点有赖参酌混乱、失序、任意而且缺乏稳定标竿的世界。面对普遍的无秩序,每个人都是自我最适合的裁判尼采、德勒兹),只有自我才能决定对自我何为好坏。在这两个极端对立的立场之间存在着道德的秩序与伦理的混乱。我们可以构想一条中庸之道,因为人类可以以其自由意志赞同所有的共同价值如尊重人们的原则)。这便是一个伦理的观点并且——整体而言——也是它起着决定现代民主价值的作用。此一根本的区别在今天仍然制约着两种型态的博物馆或两种博物馆营运的模式之间的疏离。有一些博物馆非常传统,如同一些美术馆,似乎仍处于既定秩序中:收藏品望之神圣并规定不同角色研究员与观众)的模范行为与执行各自工作时的朝圣心态。相反地,其他一些博物馆,可能更加关注于人们实际的生活,不服膺某种绝对的价值反而不断地将其反复检视。这些博物馆可能是那些留心于实际生活者,如人类学博物馆努力于理解经常是浮动的伦理现实,或者如具体地质疑与选择政治性地或社会性地)超越收藏崇拜的“社会博物馆”。二、如果说伦理与道德的区别27在法文与西班牙文是很清楚的话,这两个词汇在英文无疑容易引来混淆thic译为伦理但也可以译为道德)。因此,国际博物馆协会2006年的道德准则(codddéontologi)(2006)在西班牙文被翻译成道德准则(códigoddontología)在英文被翻成伦理守则(codofthics)。然而协会的准则很明显的是一种道德的版本同样情形也出现在英国博物馆协会或美国博物馆协会)。国际博物馆协会的道德准则共分为八章,提供博物馆机构得以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一)博物馆确保人类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存、记录与倡导为了开启一间博物馆所需的制度面、物质面与财务面的资源)。二)博物馆基于社会以及其发展的利益持有并保存收藏收藏的搜藏与让出等问题)。三)博物馆持有最首要的见证物以构成并深化知识见证物的研究与收藏之专业道德)。四)博物馆致力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认识、理解与管理展览的专业道德)。五)博物馆资源提供其他公众服务与利益的可能性鉴定的问题)。六)博物馆与收藏来源的社群以及它所服务的社会密切合作文化财的归还)。七)博物馆合法地运作法律框架的遵守)。八)博物馆以专业的方式运作人员恰当的行为以及利益的冲突)。三、伦理的概念对于博物馆的第三个冲击在于它使得博物馆学的定义有如博物馆的伦理。从此角度观之,博物馆学并不被视为一种正在建构的科学史汤斯基),因为如果博物馆是一个可塑造且可改革的制度,对于博物馆的诞生与演变的研究便不在人类或自然的科学之方法论之范畴内。然而做为人类社会的工具,博物馆宣称人类不断进行决定它应如何为其服务的选择。更精确地说,为了达到目的采用一定手段的选择不外就是伦理。在此意义之上,博物馆学可以被定义为博物馆的伦理,因为正是后者决定了何为博物馆而我们又应服膺何种目的。在这样的伦理架构下,国际博物馆协会方有可以发展博物馆营运的道义学规范,因为后者构成了一定的社会专业族群的共同伦理且提供其类似法律的架构。相关词:道德、价值、目的、道义学展览阴性名词来自希腊文xposition,意指陈述、解释)─对应词:[英文]xhibition;[西班牙文]xposicion;[德文]Austllung;[意大利文]sposizion,mostra;[葡萄牙文]xposiçao,xhibiçâo;[日文]展覧会展示会“展览”一词可指展示行为的结果也可以指展示内容与展示地点的整体。“我们先从借自外界而非发自我们努力的展览定义开始。此一词语——如同其简略的形式‘展览’(xpo)——同时指将事物呈现与观众的行为、展示的对象展品)与发生展示行动的地点。”(Daallon,1986)此一词语借自拉丁文xpositio,在十二世纪初的古老法文写做xposicïun。它首先有解释、陈述的衍生意义以及展露的原义如曝露弃儿,一如西班牙文的xposito的涵义);以及展示的一般意义。自彼时到十六世纪,又有商品)展示的意义,而到了十七世纪同时有遗弃、首次呈现以解释一件文学或音乐作品)与一栋建筑)的坐落位置的意义。至于当代的意义可同时应用于将不同28性质及型态的展品放置于一个空间里以向观众展示、这些展品本身以及发生此一展现的地点。从此一观点,每一涵义皆界定了多少不同的内容。一、展览若被视为容纳展示的空间或展示地点一如博物馆可同时视为功能与建筑),一般而言并非因为其建筑而是其地点。因此展览虽做为博物馆的主要特色,但也可以包括更为广大的范畴,因为它也可以由一个营利机构所举办如市场、商店或画廊)。它可以在一个封闭地点举办也可以在户外举办如公园或街道),甚至在现址(insitu)举办,亦即无须移动对象如自然、考古或历史遗址)。在此视野下,展览空间可不仅由其内容与容器所定义,也可以由其使用者所定义——观众、使用者与大众,也就是进入此一特别的空间并与其他的展览观众一同参与整体经验者。展览空间因此就像一个社会互动的特殊场所,之中的行为被视为是可以评量的。这也正是观众研究与民众调查的发展所见证的。这些构成了与场域之讯息沟通层次与做为场域中整体特殊互动或场域所能唤起的再现整体密切相关的特殊研究领域。二、做为展示行动的结果,展览是博物馆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定义,博物馆“搜藏、保存、研究、展示并传递人类物质与非物质的遗产。”在瑞华德学院的PRC模式中,在教育与出版之外,展览做为博物馆的沟通讯息功能的一般性表现。依此观点,展览成为博物馆主要特色之一,因为博物馆是感官学习的最佳场所,特别是透过将具体对象呈现在视线之下可视化)以使对象一件绘画、一件圣物)以其自身的面貌呈现,其目的在于启发观念或心智建构天主教变体、异国主义)。如果博物馆可以定义为一个博物馆化与可视化的地点,展览便是“透过对象或场景的布置以及将其视为符号,可视化解释不在现场的事件”(Schärr,2003)橱窗或隔墙等用以区隔真实世界与博物馆的想象世界的手法,不只是客观的标记物,也确保了距离如同贝尔托·布列区特(BrtholdBrcht)在谈戏剧时所说的“创造”一个“距离”)并向我们指出我们是处在另一个制造出的想象世界。三、当展览被延伸至所有展出的对象,包括所谓的“博物馆物”(musalia)——也就是真实对象、替代物模型、复制品及照片等)、附属的展示材料如橱窗、活动隔墙等展示工具与文字、影片、多媒体等说明工具)乃至指引系统。从此一角度观之,展览有如一种特别的、以“真实对象”为核心并辅以其他得以更加掌握后者意义的人工物品的沟通系统(McLuhan,Parkr,1969;Camron,1968)。在此一脉络中,展览中的每一个元素博物馆对象、替代品或说明文字)皆可定义为一个展品(x
/
本文档为【博物馆学关键概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