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博物馆学基础温习[宝典]

2018-11-05 50页 doc 98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博物馆学基础温习[宝典]博物馆学基础温习[宝典] 博物馆学基础复习 第一讲 博物馆和博物馆学 第一节 什么是博物馆 一、博物馆的时空演变 1、Museum——希腊语Mouseisn,是指古希腊时供奉缪斯女神的神圣场所; 后来亚里士多德将自己的收藏品放在缪斯神庙,将其与标本联系起来; 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托勒密•索比建立托勒密王朝后,传播希腊文化,建立亚历山大学园,是西方公认最早的博物馆。 可见,博物馆在西方是收藏品、神圣研究之地,具有研究、教育等功能。 2、在中国,古代只有“博物”一词,“馆”是指管理文物、讲授学问的场所。 近代日本...
博物馆学基础温习[宝典]
博物馆学基础温习[宝典] 博物馆学基础复习 第一讲 博物馆和博物馆学 第一节 什么是博物馆 一、博物馆的时空演变 1、Museum——希腊语Mouseisn,是指古希腊时供奉缪斯女神的神圣场所; 后来亚里士多德将自己的收藏品放在缪斯神庙,将其与标本联系起来; 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托勒密•索比建立托勒密王朝后,传播希腊文化,建立亚历山大学园,是西方公认最早的博物馆。 可见,博物馆在西方是收藏品、神圣研究之地,具有研究、教育等功能。 2、在中国,古代只有“博物”一词,“馆”是指管理文物、讲授学问的场所。 近代日本人将博物馆定义为“保存管理文物或研究学问之地”,称之为“积骨馆” “积宝馆”,传入中国。 20世纪30年代,蔡元培将其定为教育机构。 80年代,定义为教育、收藏、科研机构。 二、博物馆的定义 1946年:博联定义,博物馆是指像公众开放的工艺、美术、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但是没有常设陈列室的图书馆除外。 1951年: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具有文化价值资料的标本以供群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众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 1962年: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而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 1974年:不追求盈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常设机构。把收藏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之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不同国家的定义: ?美国:博物馆是非营利的常设性机构,其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组织临时展览,该机构应享有免交联邦和州所得税的待遇,向社会开放,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机构进行管理,为社会利益而保存、保护、研究、阐释、收集、陈列具有教育和欣赏作用的物品及具有教育和文化价值的标本,包括艺术品、科学标本、历史遗物和工业技术制成品,符合前述定义的还包括具备上述特点的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天象厅、历史文化学会、历史建筑遗址等。 ?中国: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三、博物馆的性质、特征、职能、构成要素及作用 性质: 性质体现工作宗旨,博物馆的宗旨是:1、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社群。 2、非营利机构,不得向机构拥有者、成员风向利润,利润不得上交、私分,应当重新投入社会服务。 3、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三性两务”:博物馆的基本性质是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博物馆的基本任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职能: 中国:收藏,研究,宣教(群工) 国际博联:收藏,保护,研究,传播,展览 构成要素: 展品:文物标本及与之相关的信息 设施:建筑,设备,经费,技术 专业人员:掌握知识、技术、语言的人员 陈列 观众:赞助者、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捐赠者 作用: ? 基本作用:对社会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整合社会和种族的记忆。 ? 政治作用:代表现政府对历史的态度,反映政府形象。 ? 科研作用:为科研提供实物资料。 ? 经济作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化消费。 ? 休闲娱乐。 ? 文化遗产。 ? 社交。 第二节 博物馆学 一、博物馆学的定义: 国际博协的定义: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二、博物馆学的特点: 1、边缘学科 2、实践性较强 3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 三、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 (1)西方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验描述阶段——就事论事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性、系统性。 1565年,荷兰昆贝齐提出“藏品应先分类再展览”。 1727年,德国尼克利乌斯论述藏品保护与气候的关系 1880年美国鲁金斯提出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20世纪50年代至70、80年代:博物馆学体系逐渐形成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两部著作 日本棚桥源太郎《博物馆学纲要》(博物馆的历史、种类、职能、保管、陈列、宣传教育等许多理论和实际业务工作) 1955年苏联出版《苏联博物馆学基础》 ?20世纪70、80年代至今:重点研究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 新博物馆学:扩大博物馆功能;强调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博物馆应和社区结合起来,社区居民是博物馆的主人;博物馆应把历史与未来结合起来;弘扬民族文化,反对文化一体化。 (2)中国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 ?20世纪30年代至建国 张謇 南通博物院 蔡元培 把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 1936年6月,费畊雨、费鸿年合著《博物馆学概论》 1936年7月,陈瑞志著《博物馆学通论》 20世纪40年代,曾昭燏著《博物馆》及荆三林著《博物馆学大纲》 ?20世纪50-80年代 1957年傅振伦著《博物馆学概论》出版 1961年文化部组织编写、出版《博物馆工作概论》 ?3改革开放以来 1、 博物馆成为独立学科 2、 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协会”(1982.3),1983年加入国际博联 成立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 3、 开始了有计划的博物馆学研究活动,形成了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奖励、学 报、会议、出版规范和制度 4、 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讲 西方博物馆发展史 一、西方博物馆的起源——萌芽期 (1)最早的博物馆 ?古希腊特菲尔•奥林帕斯神殿——公元前5世纪——保存战利品和雕塑等古物 ?亚历山大里亚学园 前284年,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里亚港湾创建的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博物馆由大厅、研究室组成,陈列有关天文学、医学和文化艺术的藏品以及作家和诗人的手稿(公元1世纪时达50万卷)。直至公元4世纪,该馆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科学和艺术中心。 ?古罗马万神庙?潘提翁神庙——西方最早的人物纪念馆。 (2)特点 ?藏品数量十分有局限性,主要是战利品、古物; ?对藏品也进行收集、陈列,但未从博物馆学角度进行整理研究; ?作用主要是展示胜利者的成就; ?博物馆的功能未从其他机构的功能中分离出来。 二、中世纪时期 (1)特点 ?藏品中既包括古物,又包括藏品;?既进行收藏,又进行研究,还兼具教化功能;?多是修道院或教堂的附属品。 (2)地点:教堂、修道院、王室 (3)例举:意大利的圣•马可教堂、德国的哈雷修道院 三、近代博物馆的出现 (1)条件: ?航海发现带来的文物收集狂热,奠定了物质基础 ?文艺复兴对古希腊的研究热潮 ?法国大革命中认识到藏品的意义,博物馆是教育机构 乌菲齐博物馆,创建于1584年,代表人物老柯西莫,主要收藏文艺复兴时期珍品 (2)诞生——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1682年,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将其收藏的货币、徽章、武器、服饰、美术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和各种动植物矿物标本全部捐献给牛津大学,建立了向公众和学者公共开放的博物馆。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因为它的建立标志着博物馆开始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场所。 (3)社会化 ?不列颠博物馆 不列颠博物馆是在私人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奠基人是英国医生汉司•斯隆,其晚年收藏的文物达79575件,以及藏有4万件手稿的图书馆。1759年1月15日,改馆在一座17世纪的法国城堡式建筑开幕并对外开放。最初分为印刷出版部、手稿部(包括钱币、绘画)、自然和人工制品部。 ?卢浮宫 条件: 1、17、18世纪社会大变革,自然科学取得长足进步,科学思想逐渐成熟,天文、物理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收藏观念发生变化 2、工业革命,积累大量财富 3、法国百科全书派,舆论上呼吁卢浮宫开放 4、法国大革命,提供法律保证,提出“完善的博物馆是必要的教育手段” 1793年7月27日,法国政府决定:巴黎卢浮宫改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组成专门委员会管理。卢浮宫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12世纪末,这里是一座城堡;1527年和1546年两次改建,按文艺复兴时期的形制修建成王宫,并开始收藏艺术珍品。路易十四时艺术藏品总量达20000件。卢浮宫现有藏品四十万多件,其中爱神维纳斯雕像、达•芬奇《蒙娜丽莎》和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像被誉为世界艺术三宝。卢浮宫的开放标志着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大博物馆在他的推动下得以开放,一些王宫殿堂也都开放了。可以说,法国大革命开创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起点,博物馆工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博物馆事业成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1731年,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成立 1784年,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成立 1759年,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成立 1755年,威尼斯艺术学院美术馆成立 1760年,哥本哈根国立美术馆成立 1764年,俄国爱尔米塔什艺术馆成立 1771年,西班牙国立博物馆成立 四、近代博物馆的发展(19世纪-20世纪中叶) 1、背景 ?19世纪在文化史上被称为 “科学世纪”,进化论、细胞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均在该世纪建立,重大科学发现超过以往任何世纪,因而向公众传播这些最新成果成为社会问。 ?生产力提高,工业革命完成。 ?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财富过度集中。 2、科学(技术)博物馆的诞生。 英国万国博览会 1851年,英国为了展示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水晶宫展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自主持筹办博览会。博览会特别强调“展示工业革命的成果,显示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未来情景”。欧洲各国先进的织染、窑业等工业产品和优美的工艺品都集中到那里展出。这次博览会奠定了英国两个博物馆藏品的基础:一是1852年成立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一是1853年成立的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 3、大型博物馆的建立 (1)美国史密松学院 史密松学院建立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一个很大的博物馆复合体。1838年由美国国会完成接收英国化学家史密松的捐赠手续,将十万美金运到美国,1840年美国政府组成一个评议委员会来管理这笔捐款,并以此建立史密松学院。至今包括13个博物馆(弗利尔美术博物馆、美国历史博物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国家肖像画廊、航天博物馆、赫什霍恩博物馆、艺术与工业大楼、兰维克美术博物馆、非洲艺术馆、国家动物园、安娜考斯提亚邻里博物馆、国家美术馆)、17个研究中心。 (2)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标志美国大型艺术博物馆的出现 4、博物馆在殖民地的作用 毁灭了大量文物,但也把博物馆的理念带入殖民地。 5、博物馆科学水平提高,运作方式也更为科学 (1)《汤姆逊分类法》(1836年) 哥本哈根博物馆的汤姆逊按照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个历史时期划分藏品,不少国家竞相采用。 (2)生态复原陈列法 (3)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倡导 1873年英国皇家协会提出,使所有的公共博物馆具有教育科学功能 1880年英国博物馆学者鲁金斯《博物馆之功能》中强调博物馆应成为一般人的教育场所的观点。 1906年,美国人把博物馆和大学结合起来 6、各国的和国际的博物馆专业组织相继建立 (1)英国博物馆协会成立于1889年,是世界最早的博物馆专业组织。 (2)1903年,欧洲各国在德国的满海姆召开第一次博物馆会议。 (3)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并明确规定协会的任务是出版年刊、会刊,以帮助了解世界博物馆的情况,不断探讨工作中的问题。 (4)1926年,国际联盟在巴黎成立了国际博物馆事务局。 (5)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设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内。 7、苏联的博物馆建设 史志类(地志类)博物馆——陈列内容包括自然风貌、历史人文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三部分 8、美国博物馆 大学博物馆:自然类,人类学类,艺术类 市立博物馆:在自然学会的基础上成立 五、当代博物馆的发展(二战后) 84%在欧洲,8.7%在亚洲 1.背景: ?1两极向多极发展 ?2经济上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3科技飞速进步,知识爆炸,博物馆的质量和办馆理念均有较大发展。 2.发达国家的新发展 ?20世纪60年代,受民权运动的影响,博物馆走向普通民众。作为主流文化的白种文化受到冲击,少数民族、黑人文化受到关注,在平民社区成立博物馆,博物馆为底层人民服务,让底层人民了解博物馆。邻里博物馆建立。 ?20世纪70年代,科技的发展,科学中心成立,在欧洲兴起探索宫,中国出现科技馆。 另外,环境问题的提出促使生态博物馆建立 ?3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衰退,私人捐助和国家支持减少,致使博物馆出现经济问题,经营出现问题。理念由非盈利转向营销。 社区博物馆出现(由社区居民自己组织建立),特点:文物标本反映社区发展过程,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成为了社区居民的活动中心。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博物馆、虚拟博物馆蓬勃发展。 3、发展中国家的博物馆 亚非拉独立,开始强调本国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增强民族意识,建立自己的博物馆,弘扬民族文化。 总结: ? 从形式上讲,发达国家在形式上形成由大型著名博物馆、各层次各类别专业博物馆以及众多小型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共同构成的一个博物馆体系 ? 从理念上讲,开始关注普通民众,关注生态环境,参与社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 ? 从管理上讲,运用信息技术,强化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是博物馆发展的一个方向。 第三讲 中国博物馆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对文物的收藏 1、与宗法制度有关的收藏 ?1皇家收藏 天府掌祖庙之收藏,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货贿之藏 ?2家族收藏 家庙,祖先之物 ?3庙堂收藏 孔庙,岳飞庙,杜甫草堂等 2、与金石学有关的收藏 金石学:通过对文献、文物的考证探索前代的典章制度。 高峰:宋代 宋代几乎所有有名的文人都好收藏,如欧阳修、赵明诚。 李公麟、吕大临《考古图》,收录当时尚存的宫廷、私人收藏的玉铜器224件,商周铜器148件,秦汉铜器63件,玉器13件,每个物品都临摹图形、款式,记录尺寸、容量、重量、出土地点、收藏处。是最早的文物图录。 明代:商业利用,文物造价。 清代:民间收藏兴盛,以之为时尚。清代文字狱,使乾嘉朴学兴盛,金石研究、文物鉴赏 《西清古件》40卷,梁寺正撰,成书于乾隆年间,收录了清宫所藏青铜器1529件,临摹款式、形制,附16卷钱录,收录历代钱币。 作用:?1对古代文物、器物有一定的认识,了解源流,认识古物的历史价值,为鉴赏真伪留下经验。 ?2其研究方法对近代文物学的形成影响较大。 3、中西方早期文物收藏的异同点 同:保留和保存文物、遗迹,进行社会文化教育(但教育内容不同) 异:西方利用藏品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学研究 中国主要用于研究先贤的思想品质,宣传人文精神 西方用以阐述宗教教义,中国用以提高自身修养和进行玩赏 二、近代博物馆在中国的兴起 1.对博物馆的介绍 ?徐继畬:1848年辑著《瀛环志略》,介绍西方各国地理、历史及风土人情,其中就介绍了一些国家的军事博物馆、历史文物馆。 ?斌椿:1866年清政府第一次正式派出官员访问欧洲,斌椿在游记中记述了西方的“万种园”“禽古馆”等。 ?3王韬的《漫游随录》,第一次使用“博物馆”三个字。 ?4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陈兰彬的《使美纪略》(记述了美国华盛顿市西的华盛顿纪念馆) 19世纪40至70、80年代中国人对博物馆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特点:仅作为一般风物人情了解,未进行专门的考察研究,但这些介绍开拓了人们的视野,认识到博物馆的社会意义,从而为建设中国自己的博物馆创造了条件。 2.维新人士对博物馆的大力提倡 康有为:1898年在《大同书》中主张在全国三级行政组织中都建立博物馆。 梁启超在《论学会》中的16件事中第12件即“大陈各种仪器,开博物苑,以助实验”。 1898年,光绪皇帝批准了有关筹建博物馆的主张,鼓励民办博物馆。 3、西方人在中国建立博物馆 徐家汇博物馆:传教士在中国家里的第一个博物馆,1868年法国耶稣会士韩德建立,主要收藏动植物标本,午后参观,入门需名片。 上海博物馆:英国亚洲文会北中国分会,1857年创立,1874年开放,收藏动物化石。 三、张謇与南通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1905年张謇在南通师范学校以西创立。包括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藏品达2900多号、计20000余件。自然标本的搜罗遍及五大洲许多国家,如日本的三叶虫。它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张謇的博物馆理论 1、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国家重要的学术部门和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 2、国家收藏与个人收藏同等重要要古今中外广事收罗,, 3、博物馆陈列要分门别类,应当“参研学理,确有规则” 4、博物馆应当由内行的专业人员来管理,严格管理 5、收藏要与陈列分开,方便群众参观于自身管理; 6、博物馆馆址应选择交通便利、便于开拓之地,周围环境需要美化/ 四、中华民国的博物馆 1.故宫博物院 1924年10月,冯玉祥率部回师北京举行政变,成立临时政府。11月初临时政府决定驱逐溥仪出宫,11月20日成立“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1925年9月29日善后委员会通过“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推选蔡元培、熊希龄、张学良、黄郛、于右任等21人为董事;李煜瀛、易培基、陈垣、张继、马衡等九人为理事,李煜瀛为理事长。10月10日在乾清门广场举行成立大会。该院负责“掌理故宫及所属各处之建筑物、古物、图书、档案之保管、开放及传播事宜”。设有秘书处、总务处、古物馆、图书馆。1928-1931年除各宫殿原有陈设保持原状部分开放参观外,又新布置37个专门陈列室,如宋元明画陈列室、明画陈列室等,出版影印字画、图书文献200余种,定期刊物7、8中。故宫博物院的成立不仅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个政治事件,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此后短短几年间,各地纷纷建立博物馆。 2.国立历史博物馆 中华民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博物馆。1912年蔡元培主持在北京国子监旧址筹建,任命胡在缙为主任。开始仅以太学礼器百余件为基本陈列品。1917年迁往故宫午门。午门城楼及两翼亭楼作为陈列室,门下东西朝房作为办公室,两廊朝房和端门城楼作为储藏室。1932年藏品已达215177余件,分为26类。 3.中央博物院 20世纪20年代,颜惠庆、顾维钧、章士钊、林长民要求北洋军阀政府在北京建立中华博物馆,研究自然科学、工艺品、美术、历史及各种藏品。 1933年4月,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南京成立,筹备处主任为傅斯年,后由李济接任。其宗旨为“汇集数千年先民遗留之文物及灌输现代科学知识之资料,为系统之陈列,永久之保存,借以为提倡科学研究,辅助民众教育”。其任务为“系统的调查、采集、保管、陈列,并说明一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现代工艺之材料与标本”。按规划,该院分为自然、人文、工艺三馆,择定南京中山门内土地159亩为院址,并由英国退还庚款项下拨补建设费150万元。1936年4月15日成立理事会,推蔡元培为理事长;6月,按建筑师徐敬直的开建。1937年8月,因日本军队的进攻被迫停工,第一期工程仅完成75%。筹备处前往四川。 4.中国博物馆协会 1935年4月在北京成立,马衡任会长。协会会员分为机关会员、个人会员、永久会员和名誉会员,协会下设专门委员会,负责审查博物馆学的书籍、专门,举办学术讲演会等,还编印有关博物馆丛书,刊行双月刊《中国博物馆协会会报》 5.故宫国宝南迁(1937~1949年,2920箱,23万多件,徐森玉总管) 五、解放区的博物馆 特点:?宣传鼓动的色彩浓;?形式灵活;?贴近民众现实生活 作用:宣传党的政策,鼓舞斗志。 六、外国人在华建立的博物馆 1.徐家汇博物院-震旦博物院 1868年法国天主教会耶稣会士韩伯禄创建。1883年确定耶稣会总院的南建筑为院舍,主要收藏动植物自然标本,每天下午准人参观,不收费,不过入门后须投名片。1930年在震旦大学内另建新院舍,更名为震旦博物院。除原有的动植物标本外,又增设古物部,包括铜器、玉器,计3500件;另有研究室、实验室、图书馆等。1933年冬正式对外开放。 2.上海博物院 1874年由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创立。成立目的是调查中国与其邻近国家的情况,收集各类标本。 3.华北博物院:1904年由法国传教士创办,地址在天津法租界。 4.济南广智院:1904年,英国传教士创立。 5.北疆博物院:1914年,法国耶稣会士在天津筹建。 6.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美国在成都设立的博物馆。 7.日本在华建立的博物馆——侵略中国的见证,攫取中国大量资料 (1)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附属纪念博物馆:陈列品分历史、高山族、南洋、地质矿物、动物、植物、杂部等。抗战胜利后成立台湾省立博物馆。 (2)满蒙博物馆:1916年日本关东总督府在旅顺建立。 (3)满蒙物资参考馆:1924年在日本满洲铁路调查所陈列室的基础上成立的。 (4)伪“满洲国”“国立博物馆”(1935年6月建立,1939年改称:“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 (5)伪“满洲国”“国立中央博物馆”:1939年1月在长春成立。 七、新中国的博物馆 1.1949-1953年(改造与整顿) (1)业务上批判旧中国的博物馆办馆方法、思想、体系,代表封建、买办,粉饰太平,抹杀阶级性。建立新中国的办馆方法、思想、体系,举办一些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展览,如故宫博物院的“帝农生活对比”等陈列。 (2)财政上,以改造原有的为主,仅在个别有条件地区筹建新的博物馆。 (3)对博物馆从业人员进行整顿和充实,淘汰旧式的管理人员,补充一些经历过革命洗礼的人员。 (4)接管各地博物馆。 (5)发布《古迹、珍贵文物、图书及稀有生物保护办法》《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 2.1953-1966年 1956年4月21日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提出博物馆的基本性质是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博物馆的基本任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三性两务)?推广建设地志性(史志性)博物馆。 北京三大馆的建设: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历博模式” ?建筑上仿照中国历史博物馆“无回路强迫式”的结构。 ?内容上以历史唯物主义重新解释历史,以郭沫若史学体系组织安排陈列,整体内容形式经中央政治局审批,形成通史陈列模式。 ?组织形式上实行“三部一室”制(保管部、陈列部、群众工作部;办公室)。 4.“文革”中的停顿 5.改革开放以来的博物馆事业 1979年,颁布《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许多博物馆业务从头开始。 1981年,革命纪念馆工作调整会议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983年,城市博物馆建设座谈会 1984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 1985、1986年相继颁布《革命纪念馆试行条例》和《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以及《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1990—2000年,一个中心“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博物馆经费大为提高。 十四届六中全会,将博物馆定位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1991年,发布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1997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每年出一个博物馆“十大精品展” 2000年后 ?1全国一级藏品建档备案(至05年46630件藏品有档案) ?2博物馆环境达标工程(四川绵阳为试点,向全国推广) ?3全国大小博物馆陈列水平明显提高(包括艺术设计,主题提炼) ?4法规建设和博物馆管理水平提高 《文物保护法》两次修订 《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03年出台 《博物馆事业建设十一五规划》 《博物馆评估标准》 免费参观博物馆,低收入人群进入博物馆 ?5启动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博物馆分级标准 ?6国内外博物馆学术交流活动更加频繁 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物质(硬件)建设好,精神(软件)建设弱 ?1博物馆经营理念有问题,未以人为本,与国外差距较大 ?2创新不够,陈列种类单一,整体设计思想有待提高 ?3与国外交流有广度,没深度,思想交流少 ?4博物馆体制不好,大锅饭,人事管理制度需要改革。 6.台湾地区博物馆 1949—1976 复兴时期 ?1对日本占有时期博物馆的接受与改造(如台湾总督府) ?2处理大陆迁移的文物,建立故宫博物院 ?3建立历史博物馆、国军历史博物馆 1977年以后 振兴时期 蒋经国提出“十八建设”,兴建博物馆 80年代后,私立博物馆兴起 2000年后,私立、企业博物馆因经费短缺纷纷改行,国立博物馆发展不错 第四讲 博物馆类型 一、博物馆类型研究 ——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博物馆群体,且这些特征对博物馆有重要影响。 三个阶段: 1、近代博物馆形成到19世纪中叶:博物馆类型分化,新馆独立出来,以说明某类博物馆区别于其它博物馆。 2、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出现了新的机构,如水族馆。由于博物馆类型增多,需要从从本质上确定属于博物馆的那种类型。 3、20世纪50年代以后:大多数博物馆分道扬镳。 二、根据单项标准划分的博物馆类型 1.按照藏品种类:农业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丝绸博物馆„„ 2.按照隶属关系或资助关系(上层主管、出资单位) (1)国立博物馆:?由中央政府资金资助;?数量少;?体现国家形象;?工作范围遍布全国,藏品必须代表一国历史、自然发展;?代表国家对外交流;?着眼于全国历史发展、国家民族的发展、现政府建立过程及其对历史的态度,政治性强;?馆长由社会显达人士担任(学者、官员)。 (2)大学博物馆:学术色彩突出,隶属高校,主要为教学、科研服务;有比较系统的藏品,工作人员为本校教员;功能主要是辅助教学、研究,但近年来有所变化,力图向公众开放,并把大学博物馆演变成社区文化中心。 (3)私立博物馆:个人或社会团体出资,或是对公益事业热心,或追求经济利益。 3.按规模:大型博物馆、中型博物馆、小型博物馆 小型博物馆:?人员在5人以下、资金不定;?经济压力大,经营活动受影响;?工作人员一专多能;?与社区关系密切,政治色彩少,主要关注观众的需求,侧重于为社会居民服务,对地方政府要求少。 4.按地理位置:露天博物馆、路(高速公路)边博物馆、城市博物馆、乡村博物馆、遗址博物馆、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 5.按观众特点:儿童博物馆、警察博物馆、残障博物馆„„ 6.按职能:研究型博物馆、收藏博物馆、宣传教育型博物馆„„ 7.国家文物局的分类:综合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专门性(或专题性)博物馆 8.国际通常划分: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综合博物馆、其他类型。 三、几种重要的博物馆类型 1.历史博物馆 (1)目的:从历史角度收藏、研究、展示和组织教育,通过历史文物阐述历史发展过程,使观众了解历史。 (2)藏品:强调历史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3)研究:?注重揭示藏品内涵,用历史遗物研究历史发展;?鉴定藏品真伪 (4)陈列:根据不同史观、史学体系准确表现和解释历史现象,重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逻辑性和历史事件的系统性,陈列氛围符合历史基调。多使用仿制品、复制品、沙盘、模型、油画等。 (5)观众:参观前有预想,作为历史的旁观者,少与历史关联,目的是学习知识、了解史实,感情低卷入 (6)教育:展示历史观或史学研究成果,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宣传爱国主义,激发革命斗志,取得文化认同。 2.艺术博物馆 (1)目的:展示艺术中的人类创造力、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自我完善能力。 (2)藏品:艺术品 (3)研究:?艺术创作的材料、技法;?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及不同阶段的创作风格及形成原因;?艺术史;?艺术批评。 (4)陈列:?展现艺术品的艺术表现力、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力;?强调人与展品之间的交流,强调艺术表现力对参与者鉴赏力的提高,强调对观赏者内心的激发和审美能力的调动;?强调艺术品的环境背景的衬托;?多用散点式、分布式陈列。 (5)观众:?情感高卷入;?参观中调动知识、感官的投入;?参观后拥有成就感;?多次性、重复性。 (6)教育: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对艺术史的了解 (7)分类:静态、动态(行为艺术)。 3.科技类博物馆 (1)目的:传播科技观念、方法、知识,了解人与自然、科学的知识 (2)藏品:科学史料、科技成品、自然标本 (3)研究:科学史、分类学 (4)陈列:科技史及自然知识陈列(根据科学原理制成品),情景再现 (5)观众:参与性强、好奇、探索精神强,对观众要求不高,经常在意外中获得知识 (6)分类:科学、技术、自然。 第五讲 藏品 第一节 什么是藏品 1.定义: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性质,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 2.藏品的特点:?实物性(真实的物品);?典型性(反映群体的共性特点,具有重要的科 学历史价值);?珍稀性(量少质高);?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时空唯一性、信息唯一性、情感唯一性) 3.藏品的外延和范畴:?实物(三维实体);?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体(录像等);?与上述三类相关的附属信息(档案:状况、外观、遗弃、所有权、保存、研究成果) 档案和记录是近现代藏品的生命线 4.藏品价值:?固有价值(历史、科学、艺术等);?现实的有用性(科研等);?现实的附加价值(经济等)。 5.藏品信息:?1自然信息;?2功能信息;?3与其它物体相关联的信息;?4记录信息 6.藏品、收藏、文物之区别: •文物: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等重要价值的古代遗物,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 •藏品多就单个属性而言,收藏则具集体属性。 •藏品中有仿制品、复制品。 •关系:藏品与文物相交叉,而又不全同。 第二节 藏品征集 ——定义:博物馆根据其性质、特点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地不断补充文物或标本的基本业务工作 (1)目的:?1实现博物馆的社会责任;?2进行科研、教育;?3为博物馆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原则 ?明确的目的性:第一,要从博物馆的性质出发,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应收藏不同的藏品,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征集对象和范围。第二,从保护国家科学文化财富出发,不在征集范围内的文物标本,在可能的条件下先征集入馆,然后再妥善处理。第三,从陈列和研究的需要出发。 ?2科学的计划性:首先到调查藏品现状,然后从陈列需要出发,还要对征集来源进行调查 ?3加强的预见性:为未来而收藏 (3)藏品征集的途径 ?考古发掘:适应对象为人文科学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 优点:保存了地层、时代、出土地点等信息,有助于科学地探索和恢复历史面貌,可以为博物馆陈列、研究和社会利用提供依据。 缺点:只有考古单位才有发掘资格,资格垄断,受制于人。 ?田野采集:适应对象为自然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自然部。征集对象为自然标本。注意事项为应充分调查分布区域,保护珍稀标本,采集标本应一式五份(标本损坏时可以得到替补,也可以满足陈列、研究、交换、观赏等多方面需要)。 ?民族学调查:征集对象为近现代各少数民族文物。意义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少数民族几乎保存了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各个社会形态,成为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民族文物还可对与某些已经消失的事物起到“复活”的作用。注意事项为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宗教信仰。 ?社会调查征集:主要是私人收藏、近现代文物,为未来而收藏,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5收购——博物馆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换取私人收藏或文物商店的文物、标本。 渠道:直接的收购、文物商店、废品店、有色金属冶炼厂 原则:a.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和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标本都不准买卖或作价收购(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文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组织收藏的文物); b.收购对象只限于个人和文物商店收藏的符合博物馆入藏标准的传世文物(历史文物、现代文物、革命文物、民族文物等); c.个人收藏的文物、标本的所有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所以收购必须坚持持有者自愿出售和公平的原则。 ?接受捐赠、遗赠、捐款 原则:1无偿无名;2无任何附加条件(管理、使用、处理上);3确定捐赠标准(珍品、不耗费博物馆资源);4手续齐全;5与捐赠者保持良好关系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交换和调拨 交换——博物馆之间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双方的藏品以有易无。一般是以本馆藏品中的复制品或与本馆性质不相适合者,去换取本馆所需要的藏品。 调拨——上级主管部门按各馆的性质和需要,有计划地拨给有关文物(标本),或是馆际之间一方支援另一方,拨给对方所需藏品。 注意:交换和调拨需要完备合法手续,一级文物的交换或调拨需要呈报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他则需要呈报上一级主管文化行政机关批准。 ?接受移交——博物馆接受公安、海关、法院、工商管理等部门依法没收的在一定条件下移交的文物标本。 ?借展——短期使用展品。 注意:双方应签订借展协议(接站的期限,展出地点、用途,文物安全责任,发生意外损失后如何处理) (4)藏品征集过程中要注意藏品档案的完善 藏品的原始记录:?名称(学名、别名、俗名、地方名称以及民族音译名称);?流传经过(从什么地方得到的、从谁手中得到的、在此之前谁保有等经过情况);?地点(出土地点、采集地点、发现地点、制作地点、生产地点、使用地点);?时代(制作时间、使用时间、废弃时间、埋藏时间、发现时间、采集时间);?所属关系(历史人物);?用途;?质地(外形特征、样式、纹饰、工艺特点、制作技术、尺寸、重量);?保存情况;?征集者和征集时间;?评价、参考文献、照片、录音、录像、拓片等。 注意:必须真实准确,忠于客观实际,不能臆断,文字规范清晰。 第三节 藏品鉴定 (1)主要任务:辨明真伪,考证内涵,评定价值,定名定级。 (2)原理:对文物或标本的质地、纹饰、工艺、风格等一系列特征分析以确定其时空位置 (3)定名:自然标本——双名法;历史文物——时代、款识、作者;特征、纹饰、颜色;类别、器形、用途。 (4)定级: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一般文物、参考品 一级藏品的使用规定:对一级藏品编印简目,建立档案,上报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在馆内使用须经馆领导批准;借出馆外使用或调拨、交换都要呈报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出国展览须由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上报国务院审批、或国务院委托审批;应重点保管,有条件的应建立专用库房,设置必要的恒温、恒湿和精密的报警、防护设备。 鉴定记录:包括历次鉴定意见及重要的分歧意见(关于真伪、定名、断代、价值、产地、级别等) 第四节 藏品管理 ——对藏品及其信息的搜集、整理、保护和传播。 (1)内容 ?实物管理:全过程管理及严密的监督、监管。 ?信息管理:科研管理及相关业务管理。 ?事务性工作:人员、业务的工作组织与协调、资源 (2)工作要求: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差用方便 (3)主要工作环节 1、藏品登记 藏品登记是妥善保管及全部科学管理的关键,检查藏品数量和质量的根据,国家文化财产保管的法律依据。 种类:藏品总登记簿、藏品分类登记簿、参考品总登记簿、借出品登记簿、复制品登记簿。 藏品总登记簿 原则——?1每一件藏品都入账;?2专人负责管理;?3改正用红墨水笔划双线,由经办人在订正处盖章;?4字迹工整、清晰;?5账、物、卡三者统一;?6属机密文件,不能当做藏品随意翻阅;?7不得与其他登记簿混同。 内容——藏品登记号(一件一号,从1开始顺序积累至无穷,不能重号、空号);时代、名称(建国前:具体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年代不明者写历史朝代或时期。建国后:公元纪年);藏品数量(一般一物一号,按一件计。成套藏品,组成部分可以独立存在的,按个体编号计件;组成部分不可以单独存在的,按整体编号并计一件。确难计数者,应注明重量);藏品现状(文物玩残情况);藏品来源(发掘、采集、收购、拨交、捐赠。自然标本应写明时代和产地;出土文物应写明出土时间、地点和发掘单位;近现代历史文物应写明使用者和保存者及其关系);入馆凭证号(原始号码,总登记号也应写在凭证上);藏品登记卡 藏品分类登记簿 按藏品的种类分类登记的登记簿,各类登记账的数量总和应与藏品总登记簿的总数完全相符。分类登记账的栏目内容与藏品总登记帐基本一致。增加分类号,并回注在总登记簿中该藏品备注项内,以相互印证。 藏品借出登记簿和借入文物(标本)登记簿 登记凭证:入馆凭证、出馆凭证、入库凭证、出库凭证。?藏品流动状况的重要依据。 2、藏品分类(质地、用途、时代、工艺、族别、国别) 3、入库排架 4、藏品编目 藏品目录的功用:按一定方法分为若干类,按一定次序排号,再说明其特点,鉴别其内涵价值,并考证其源流,使人们可以按类目查找所需文物。 方法:自然标本藏品的编目基本上是以自然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依据的。 文物的编目 先填写编目卡片——编写项目可分为基本项目(登记号、原来号、数量、来源、入馆日期、 照片版号、拓片号、档案号、编目日期及编者,有关资料如参考文献、著录、研究论文等)和鉴定项目 将编目卡片按一定次序组成一个逻辑体系,编成目录——一级藏品目录、藏品时代目录、藏品地区目录、藏品器名目录、专门性目录 书本式藏品目录 前言——简要地说明编印这本目录的目的和用途、结构的特点,收录藏品的范围和时限,所录藏品如何编排,以及对所录藏品的源流和发展的概括性介绍,以便检索。 目次 正文——目录的主体部分,首先按分类或时代、地区、作者或发掘单位的次第,对所录藏品进行编排。对每件藏品的著录要求完备和准确,体例一致。其项目包括外形特征和内涵价值的揭示,对其中有铭文、题跋的考证,藏品的流传经过,以及有关真伪、时代、质地、作者、制作地点、工艺特色等等的鉴定。 辅助资料——附在正文之后的各种参考资料。 5、统计建档 统计——藏品年度综合统计(原有数、增减数、累计数) 建档——包括每件藏品有关的历史资料、鉴定记录、修复记录、使用记录、有关的研究著录,以及照片、拓片、器物绘图、检验报告,等等。 6、藏品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六讲 藏品保护 第一节 概念 1、文物的存在过程 制作?使用?修补?改造?遗弃?损毁?发现?再改造?再使用 2、文物保护、保存和保养 文物保护——对藏品的方方面面进行呵护,使用政治、法律、教育等手段的以及所有权保护 文物保存——对藏品的科技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支持及提供的手段延缓自然对藏品的损坏。 文物保养——用物理手段呵护文物,如空气质量的改变。 3、文物原状、始状、现状 原状:历史地形成的变化后的状态,博物馆因工作需要将文物附着其特定时空、特定阶段时的状况及状态,包括材质、纹饰、音响、色彩、结构、造型、重量、尺寸、制作工艺、使用痕迹、历史痕迹等。 始状:最初时所具有的状态。 现状:此时此刻的状态。 4、藏品保护的历史 有意识的藏品保护始于20世纪30年代(物理、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 1948年,国际博协成立文物保护专业工作者协会 1963年,国际博协成立博物馆藏品保存专业委员会 我国:80年代前学习波兰,80年代后学习意大利人对金属的保护。 5、工作伦理:与时间赛跑 ?延缓其质变,是对自然状态的干涉; ?与制作目的相反; ?工作人员的文化背景和观念、知识体系及价值标准会对藏品保护产生很大影响。 第二节 藏品保护内容 ?分析藏品的成分结构; ?探索藏品的质变机理; ?查明藏品在地下的埋葬环境; ?研究藏品在博物馆的保存环境; ?藏品的保养方法; 保养工作:防潮湿,防干燥,防污染,防灰尘,防光辐射,防虫蛀,防霉菌,防腐蚀,防糟朽,防变色,防老化 ?藏品的修复技术; ?藏品的年代测定技术; ?藏品的复制技术; ?自然标本的制作技术 第三节 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保护健康的原状,消除隐患(保护文物不是使文物返老还童,而是对文物经常保健、消除隐患、维护病体、延年益寿); ?预防性保护为主; ?适当的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文物上使用新材料新技术要慎之又慎); ?继承弘扬传统的文物修复保养工艺。 第四节 藏品保存环境 (1)气候(温度、湿度) 相对湿度——在一定温度下,空气的绝对湿度与该温度下空气中水汽的最大饱和量的百分比。气温愈高,相对湿度愈小;气温愈低,相对湿度愈大。 ※博物馆建筑物内环境气候的标准数值:温度15~16?,相对湿度45~65%。木漆器类藏品库房的相对湿度为55~65%,金属类藏品库房相对湿度为45~50%。 温度的剧烈变化会使由不同材料构成器物解体脱落。 ※措施:?安装空调系统,调节温度湿度;?密封室内环境,避免外部环境的干扰;?控制文物柜、陈列柜的小环境,尽量密封并充惰性气体等;?陈列柜内放置调节湿度的材料,如石灰;?放置测温仪、测湿仪以随时监控。 (2)空气污染 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氯氢化物、臭氧和尘埃、微生物、虫卵等。 危害表现: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使金属锈蚀,纺织品、纸张酥碎,绘画、彩塑变色,皮革、毛皮断裂脱毛等。银器受硫化氢污染会失去光泽变得灰暗。微生物孢子会在适宜环境中滋生繁殖,虫卵也会在适宜环境下孵化,害虫会蛀蚀有机纤维质地藏品。 木柜的优缺点——优点:取材方便,绝缘性能好,热胀冷缩不明显,或可驱虫避蛀、吸收水分。缺点——易受虫鼠霉菌危害,易受环境湿度波动影响导致干缩湿胀变形开裂,易燃不安全。 博物馆空气环境应至少符合国家二级空气标准: 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限值0.15毫克每立方米,氮氧化物日平均浓度限值0.10毫克每立方米, 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限值4.00毫克每立方米,灰尘日平均浓度限值0.15毫克每立方米,总漂浮颗粒物日平均浓度限值0.30毫克每立方米,臭氧每小时平均浓度限值0.16毫克每立方米 措施:?改变博物馆周边地区能源结构,使用清洁燃料;?博物馆选址于无工矿企业的区域;?在博物馆周围修建绿地等屏障;?密封文物柜;?过滤空气;?进入文物库房需要换拖鞋。 (3)光线辐射 有机质地藏品如皮革、油画、骨角制品、象牙制品、竹木制品、漆器等,易在光辐射的作用下发生褪色、泛黄、酥脆、断裂等问题。 光辐射的破坏力主要来自于紫外线,可破坏有机物的化学键。 措施:?库房建筑应避光;?门窗和柜面玻璃的选择;?紫外线吸收剂的应用,如羟基二苯甲酮类;?人工光源应选择无紫外线的灯光,如白炽灯;?低照度照明;?封闭贮藏。 (4)生物危害 害虫蛀蚀:毛衣鱼、烟草甲、档案窃蠹、东方蜚蠊等,喜温畏寒、喜湿畏干、喜暗畏光。 微生物劣化:青霉、曲霉、木霉等霉菌滋生繁殖使有机质地藏品的纤维素破坏,阴暗、潮湿、通风不良、气温偏高是霉菌滋生的适宜环境。 防治:?预防为主;?物理防治法,如高温杀虫法、远红外辐射杀虫法、微波杀虫法、低温杀虫法、绝氧杀虫法、充氮法等;?化学防治法,放置樟脑、对位二氯苯等;?药物防蠹技术如芸香、秦椒等植物或铅丹、雄黄等矿物;?严格控制有机质地藏品保存环境的温湿度指标;?对藏品消毒灭菌处理。 五、文物搬迁过程中的保护 一手捧一手扶,使用垫板 六、藏品保护技术 (1)青铜器的保护 青铜(铜占70~95%、锡占5~30%?降低熔点,还有适量的铅?增加硬度)、白铜(铜镍合金)、黄铜(铜锌合金) 修复工艺:整形、补配、錾刻、固接、修饰 除锈去污方法:工具法(机械去除)、清洗法(蒸馏水中)、超声波法、喷砂法、药物除锈法(除后需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缓蚀防护技术:碱浴法、氧化银法、苯骈三氮唑(BTA)法、电化还原法 (2)铁器的保护 方法:加固(当铁器全部矿化,已无铁心)、带锈保护法、阴极保护法 (3)陶瓷器(实用器、明器、陶俑、陶范、唐三彩、紫砂器)的保护 损害: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类渗入陶器内部,其表面也会沾染污垢或覆盖凝结物,盐类反复结晶和溶解使器物强度降低以致破碎酥粉。 修复:高分子材料 (4)玻璃器的保护 损害表现:表面呈磨砂状,失去光泽和透明度,以鳞片状剥离,粉末状脱落。 注意:保持干燥的环境。 (5)木制器的保护 木材吸水性很好,最高可至400% 脱水定形的方法:自然干燥法、真空干燥法、用酒精置换水、渗透加固法。 (6)纺织物的保护 易受霉菌侵蚀、害虫蠹蛀、光线照射而损坏。 受损表现:粘连叠压、酥脆断裂、脱色变色、霉烂虫蛀。 方法:清洗(湿洗、干洗)、加固(托裱、夹衬、树脂涂布) (7)纸张的保护 受损表现:残损、脆裂、酥粉、糜烂、粘结、虫蛀、污渍等 揭取(蒸汽法)、脱酸 第七讲 博物馆的陈列 第一节 陈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一、陈列 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按照一定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而成的,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 二、要素 展品(文物标本、复制展品)、主题(表达什么)、设计(怎么表达)、观众(向谁表达)、环境(气氛) 三、不同历史阶段博物馆陈列的特点: ?16世纪以前,博物馆尤其是私人博物馆不太讲究博物馆展品的组合、布置及陈设,只有展品的堆积。 ?18、19世纪时,博物馆开始使用分类法,但依旧是文物和标本的堆积,展示藏品的系统性、知识性、学术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期,博物馆陈列注重教育性,以讲故事的形式搞展览,注重效果、展品组合及趣味性。此时的博物馆陈列仍然以博物馆为中心,试图通过陈列传播知识。 ?20世纪70年代以后,博物馆陈列举办了主题展示、参与性展示等,这是由于观众要求作为信息载体的陈列一目了然、主题明确。 四、分类 (1)我国:社会历史陈列、自然历史陈列、艺术类陈列、科学技术类陈列 (2)英国帕特里克•波依兰:审美性陈列、主题性陈列、模拟性陈列、原状性陈列、体系性陈列、开放库房式陈列 (3)维德拉:永久型陈列、临时型陈列、轻便型陈列、流动型陈列 (4)按观众对象区分:儿童陈列、盲人陈列等。 第二节 展览的作业流程 (1)编写脚本——展览的内容设计:主旨、结构、实施过程 ?展览主题设计书 (内)是否有充足的展品来表达这一主题及对主题的提炼是否准确;(外)展览的社会影响 和社会效益 ?展览结构设计书 陈列大纲(展览主题结构):表明从哪些方面展开对主题的陈述及该框架中每一部分的地位、意义、层次及相互关系。不仅影响展览意图的实现,还影响展品的选择。 陈列方案(从藏品到展品):真实性(藏品必须反映科学性,可以使用复制品,但必须说明);适应性;典型性(要有关键产品) 文字说明(“展览中的步兵”“必不可少的不幸”) 类型:?1概述性的单元和组的说明(明确该单元在陈列中的主题、地位和作用,给出展出的主要内容,并提示重要展品);?2关于展品本身的文字说明。 注意事项:?1准确和切题?2精炼和简洁?3通俗易懂、大众化?4保持文字风格统一(撰写人不宜过多且应有统筹安排)。 辅助材料:更好地认识展品,加深对陈列主题的理解而单独制作的。 类型:1.帮助确定展品或展品群的时空坐标(历史年表、各种地形图、年代鉴定、谱系、进化树) 2.帮助阐释展品结构(器物图、沙盘、景观) 3.帮助了解数量、质量关系(统计表、化学元素组成表) 4.介绍生态、时代背景 5.包装效果 原则:1.处于辅助位置,不应喧宾夺主; 2.必须讲究科学性、真实性 3.制作须精细,一丝不苟。 (2)从文本到图纸:展览形式设计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内容设计人员与形式设计人员的协调 2.形式设计中的基本前提:a.是否有适用性(当前设计能否运用各种技巧和技术,把陈列内容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进入确定空间的陈列体系是否清晰准确,参观路线是否流畅、陈列布局是否便于日常管理);b.是否符合经济性原则(考虑每一分是否能产生相应的效果,防止安排或设计不当造成时间和劳动力的浪费);c.展览必须符合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防止过分艺术,不能唯美,也不能庸俗,典雅而大众) 3.熟悉形式设计所涉及的各方面材料:展览主题,展品数量、大小、意义、重量,展览空间(可利用、不可利用、窗户、管道),展览所需材料(价格、表现力度、制作的难易程度) ?总体设计和分段分组设计 1.总体设计的任务:总体陈列布局的基本形式、选择适当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手法、确定采光照明方案、确定展览路线 2.分段分组设计:在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下,进行逐个单元的具体设计,经过小组合到大组合最后形成总组合。 a.平面设计图:每个单元的位置,每个主题中的展品、文字说明、辅助材料的位置,观众参观路线的设计及观众休息的位置。(分割空间) 要求:参观路线明确、顺畅、连续、不重复、不交叉、不缺路。 b.壁面设计图:橱柜内外两个方面。 其结构以展品座架和主题造型为主,加上一些平面材料 解决壁面、展柜、展品三者之间的组合关系 设计手段:材料、色彩、光线 第三节 空间、照明与色彩 一、空间设计 ?展览空间的两种类型:小空间,大空间(自由切割) ?展览空间的构成 1.展示空间:展览设备、陈列实物、辅助展品、展览空间的分割与组合 (陈列密度:展品与展示空间的比例关系(1:3)。陈列密度过高会造成观众疲惫,过低则会造成观众的乏味。影响陈列密度的因素有展厅跨度及径高、参观者的视距、展品陈列的高度、大小、规模。) 2.参观空间:人流股,宽60cm,符合人体习惯 3.辅助空间 参观路线:不重复、不交叉、不缺路,符合人们行走习惯。 ?展示空间的设计 任务:确定空间中安排实物展品、辅助展品、橱柜、展板及有关道具 原则:符合人类工程学原理(墙面和柜面陈列区——以身高为167厘米为准:从地面80厘米起,最高至320厘米,不超过350厘米,80~250厘米为最宜);符合观众视觉习惯(从左至右);遵循设计的形式原则(比例、和谐、对比、节奏、韵律);积极调动各种视觉元素(水平线——引导视线;垂直线——分割空间;曲线——随和、自由;圆——动感;三角——稳定性;倒三角——不稳定性) 二、照明 ?采光方式 自然采光:经济,但不均匀,紫外线较多 顶部光:光线均匀,没有阴影,时间长顶部会漏水 高侧位光:比较稳定,容易有阴影,光线不均匀,早上亮,下午暗 低侧位光:阴影小,但不安全 人工采光:强度、色彩及方向都可控,但费用较贵 荧光灯:省钱,但紫外线多,属于冷色光 白炽灯:色彩柔和,指示性强,紫外线较少,但费用较高 混合采光 ?照明:整体照明 局部照明(可以营造特殊效果,但灯具很贵) ?视觉与照明:合适,眩光(看不清) 三、色彩 环境色,展品色,道具色,光照色 第四节 陈列语言 陈列语言:依靠三维物品排置的序列、情态及其他必要辅助材料配合而成的视觉形象为媒介的传播手段或交流方式。包括展品组合、空间背景等。 陈列语言的核心:复原(全复原、半复原、象征性复原) 第八讲 博物馆的教育、观众与服务 第一节 博物馆教育 一、特点 ?全民的终生教育、终身学习; ?以休闲为取向的学习,并非强迫性; ?观众自导性的学习; ?强调关怀全球、关怀环境、关怀多元文化等; 二、教育活动的实施 (1)导览 ?对象:团体观众、一般观众、特殊观众 ?讲解员:应变能力、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口才、身高、着装 ?人员来源:义工、特约人员 ?4方法:a.时间一般为20~50分钟,每件文物约3~5分钟;b.选择性说明,可划分为学生(主要讲解与书本有关的内容)、一般民众(从怀旧事物入手以引起其兴趣)、残障人士(需要特殊处理)、专家学者(引导其至特定位置)、观光客等;c.可采用叙述法(展品的制作过程、时代背景、主题思想等)、问答法、实验法等解释方法。 (2)多媒体视听 (3)发现室(多出现于自然博物馆,费用高) (4)、学术会议、研讨会 ——对象狭窄,主要为专家学者。 (5)音乐会、艺术欣赏会、读书会 (6)演讲,讲座 (7)开设教育课程 (8)馆务实习(比如参与陈列、藏品管理等过程) (9)开放专门的图书室 (10)博物馆商店服务 (11)博物馆资料外借服务 (12)旅游参观 (13)巡回展览 (14)馆际业务交流 (15)社区辅导 第二节 观众服务 1、咨询服务(咨询台服务和全体博物馆工作人员咨询服务) 2、寄存服务(免费) 3、残障服务 4、礼品供应(是博物馆盈利的重要手段) 5、餐饮服务 6、研究资料与摄影服务 7、网页服务 第三讲 博物馆的观众 一、博物馆观众的分类 ?按地域分类:a.基本观众(当地观众):除了希望了解本地的有关情况之外,更希望了解外部世界,因而对于临时展和巡回展更感兴趣。b.旅游观众(本国外地观众):对博物馆所在地的地方陈列更感兴趣。c.外国观众。 ?按年龄分类:a.儿童观众:对于博物馆的色彩、光线、活动更感兴趣,有较强的介入意识,对于抽象的事物不感兴趣。b.青年观众:对于陈列的知识性要求更高。c.老年观众:容易产生疲劳,需要设置休息处。 ?按教育程度分类:a.普通观众:更多地受兴趣支配,易被陈列内容把握,注意力主要集中 于博物馆的特色展品,强调娱乐性和趣味性,一般不阅读文字说明。b.学生观众:强调陈列的系统性、主题清晰,并会仔细阅读文字说明甚至进行记录。c.专家观众:主要关注其平时研究中看不到的展品。 ?按兴趣点分类:a.审美型观众:渴望体验美,主要关注量少质优、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展品,并要求配以淡雅的背景。b.浪漫主义的观众:渴望暂时离开现实世界,要求一系列因纯粹人文特征而激发兴趣的展品。c.学习型观众:关注于纲要性的陈列、导引。 ?还可分为:实际观众(正在参观)、潜在观众(可能参观)和目标观众(为哪些人服务);团体观众和零星观众;正常观众和残障观众;等等。 二、博物馆观众调查的意义 1、了解观众的心理行为: 博物馆疲劳:观众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因精力消耗、注意力涣散、认识活动机能衰退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 出口斜坡规律:观众产生博物馆疲劳感之后,对陈列展览的注意力也就不断地下降,向出口走去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 资料定向 2、了解博物馆观众行为类型:行走中定向与位移的运动特征,视觉与视运动(凝视、浏览、飞读) 3、了解观众在博物馆中的时空分布:不同时段观众在博物馆的分布,不同展室观众的分布。 4、了解观众对博物馆的评价:满意度研究 5、了解博物馆之外的人们 三、观众调查方法 ?标准问卷调查法 a.基本项:自然特征(年龄、性别),社会文化特征(职业、住址、民族、文化水平),目的、动机及有关经历 b.反映项:对所参观展览的反映(对总体,对各陈列要素、体系、技术) c.测定项:给出展览相关内容,由观众解答,以了解观众真正的获益情况。 ?实验法 a.单一实验组:有一定的误差 b.对照组:总体水平相差不大 c.双对照组 ?追踪观察 设备:秒表、记事本 耗时状况:在陈列区滞留时间、观察展品的时间 注意力分布情况:展品、环境、团体、他人 行为方式:停留、缓步移动、快走、凝视、思索、浏览、飞读 态度、兴趣及其变化:何时开始疲劳,陈列的布置适当与否, (一般规律:方位选择(约1-2分钟)?高度集中(约三十分钟)?产生疲劳,陈列注意点下降,环境注意点上升(约5-30分钟)?停留、缓步移动?飞览) ?直接访问 a.公开身份:被访问者容易受到引导 b.隐匿身份:以听为主 c.开座谈会:可以根据观众的口气、语言了解其态度 ?自我观察 注意事项: 1、样本抽取与样本容量(最低300) 2、注意季节、节假日、一天早中晚等因素的影响 3、样本容量大小与调查目的相关 4、调查者应客观公正,最好能进行交叉调查 5、不同的调查方法有利有弊,应当相互补充 6、长期持续工作,应当不断地进行观众调查 第九讲 博物馆的管理目标 一、管理目标的含义:实现博物馆的职能,平衡收藏、保护与陈列、教育。 二、博物馆管理目标的内容; (1)使命:一个博物馆之所以建立的根本目的,事关博物馆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博物馆发展的基石。 (2)职责:一个博物馆所收藏或研究的物质文化的范围及所承担的义务(时间范围、业务训练、地域范围、专业领域、与同类博物馆的关系) (3)长期目标:博物馆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的战略规划,一般需要数年才能完成,包括藏品保护计划,扩展计划。 (4)短期目标:短期内计划,一般是一年或更短,有明确的时间表,有具体的执行者。 三、如何实现目标 ?激励(物质激励,用博物馆宗旨激励); ?交流(与上级、同行及时交流,与观众进行交流,与企业家、基金会的交流);?制定规划:资金、人员; ?控制(制定好目标后,对每个人的执行过程进行控制,最后对结果进行评估);?评估(效力:一段时间内完成目标的情况,博物馆功能实现程度以及与预期目标 的距离。效率:单位时间、人、资金付出后所得的效果) 第十讲 博物馆的组织结构 一、管理模式 1、直接管理型: (一个国家省、县、学校下属博物馆,属于母体组织结构的一部分。) 特点:职员属于上级单位,馆长由政府、大学、公司任命或招聘,经费主要由所属单位给予分配或预算,有时也允许其用其他手段募集资金、藏品,建筑、藏品属于母体组织,收支两条线。一般没有会员组织,但有博物馆之友,主要利用这些人获得一定收入与财政上的支持,也没有志愿者服务队,其工作主要由单位雇员承担。如果有董事会,相当于咨询委员会,为顾问性质,一般其职责是代表博物馆向上级机构提建议。 2、臂距式管理(arm’s length) 特点:独立于社团与党派利益,通常通过独立于政府、大学、公司之外的渠道获得资金,有一个很正规的董事会,董事会有较大的权力,他们代表政府、某个利益集团、公众利益,不 仅提出建议,而且参与决策管理,职业可以是上级机构成员,也可自行招聘。藏品及建筑或属于政府与相应机构,或属于自身。由于高度自治,他们更容易吸纳资金和获得馈赠藏品的机会,志愿者也更愿意支持这类博物馆,也能从政府获得经费,但没有保障,但它从其他渠道获得经费可以自由支配,自收自支,不必交付给上级主管单位。 3、非盈利机构或慈善机构下辖的博物馆 特点:董事会不仅提出建议,而且直接管理博物馆,其成员固定一般从上级机构中组织选拔或直接任命,无论其规模大小、形势如何,董事会承担博物馆筹集资金的义务,同时也负担博物馆的法律责任。为了巩固慈善机构和非盈利机构对博物馆的支持,这类博物馆可以向参与者、赠与者提供免税证明,也可以设立零售服务。这类博物馆有自己的建筑、场地与藏品。他们有一定数量的员工,志愿者在这类博物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私人管理 特点:以营利为目的,不属于博物馆协会。他们拥有自己的藏品与建筑,或租赁建筑,馆长由所有者自行任命,由所有者任命咨询委员会。志愿者或义工很少到这类博物馆工作。 直接管理 臂距式管理 非营利机构 私人管理 董事会 咨询 咨询或管理 管理 咨询 资金 每年分配 不仅接受赞助,还有经营所得 争取、捐赠 私人出资,盈利所得 接受捐赠 少 较多 较多 没有 雇员 属于上级机构 或属于上级机构,或自己雇佣 属于非营利机构 属于所有者的公司 志愿者 招募困难,但有一定的可能 可能 重要 稀少 二、董事会 西方博物馆的董事会作用类似于信托管理人。他们向社会和子孙后代担负起公共财产不受损害的职责,故谨慎、诚信、勤奋、深谋远虑是他们必备的素质。 (一)、角色及职责 1、保证博物馆宗旨、职责、目标的连续性; 2、在博物馆所属组织中捍卫博物馆的利益; 3、在坚持博物馆的宗旨、职责的前提下,保证博物馆藏品能安全保存及职工、参观者的平安; 4、保证博物馆尽可能多地提供服务; 5、保证博物馆研究工作正常运转以获取关于藏品准确客观的知识; 6、考察博物馆各项政策是否符合博物馆的宗旨并组织员工进行完善; 7、制定博物馆战略发展规划; 8、审查、批准、监督财政预算和财务报告,保证资金在近期及长远的稳定运转; 9、同馆长一起招募新成员,并对其表现进行评估,必要时可以解聘; 10、保证博物馆有合理的员工,能完成博物馆的各项职能。 特点:全局性,董事会引导馆长制定各项决策,最大的职责是获取资金。 限制:?1董事会成员的数量、任命和选举的规定 ?2确定对公众承担的责任和个人正当行为 ?3董事会的频次、位置、法定人数以及会议记录要有规定 ?4董事会的花销 ?5解聘董事会成员的程序 (二)、董事会中心委员会 (董事会有大有小,小型董事会效率更高) 执行委员会:主要职能是促使董事会形成决议,成员包括董事会主席、其他委员会成员等,馆长为其当然成员。 任命委员会:对董事会成员作用进行评估,提出改组意见,推荐新成员。 财经委员会:监督博物馆资金的运转情况 发展委员会:承担博物馆筹集资金的职责 规划委员会:对博物馆进行长远规划,向董事会提出意见 捐赠委员会:接受捐赠 人事委员会:为博物馆招募、培养合格的成员 (三)、工作程序 1、熟读博物馆手册,了解博物馆工作,熟悉自己所在委员会的职责与职权范围 2、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际博协和各个国家博物馆协会的规定。当个人喜好与职责发生冲突时,应当以大局为重 3、不应该直接接触普通职员,除非馆长和普通职员发生冲突时 三、职员 1、组织机构: 中国模式:“三部一室”制,保管部(保存、收藏),陈列部(展览),宣讲部(讲解),办公室(管理)。按博物馆职能确立的组织机构,有利于单独业务水 平提高,但不利于相互配合。 西方模式: “一条龙”, 按藏品类型划分博物馆的部门。每个部门的人员负责藏品的征集、陈列、讲解。工作人员每样都通,但都不精。组织专门的展览较为高效,但组织综合大型展览较为困难。 克服:任务驱动型管理。课题负责制。 2、工作岗位的设置 席位置,每个职员都必须有固定的资金提供工资。 3、工作条件: ?1有固定工资、加班费、奖金等,另外还要有学习培训机会、带薪假期等等。 ?2承包:把部分工作承包给外部企业机构而无需内部员工去做。 ?3培训:指导员工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员工的发展计划,为员工提供发展机遇。 ?4评价和鉴定:对员工工作的效力和效率进行评估,与工资挂钩。 ?5工会的作用:正式组织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4、志愿者队伍 三类:?1董事会 ?2管理者 ?3一般员工(作为讲解员、招待员、零售服务、研究助理、保管工) 义工没有报酬,但义工要求有回报。 ?1追求个人发展和社会的认可,博物馆应当把对义工进行的培训纳入计划之内。另外,义工协会应当就此同博物馆达成协议,将每个义工的培训记录在案。 ?2博物馆的高级主管应当对义工多关注,定期见面。发布证书。 志愿者的招募:与正式员工一样 公开发布招募信息?筛选(申请调查记录,是否有犯罪记录)?面试通知?考试?签协议?培训?上岗 录用之后博物馆应当与志愿者签订协议,志愿者应通过协议参加培训、考试和获取证书。 第十一讲 博物馆管理方法 第一节 馆长的职责 一 内部管理 制定计划是博物馆馆长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 1、制定战略规划 战略:计划、模式、理念、定位、计谋。针对一个变化的、不确定的环境。 特点: 与企业的相同之处:根据组织的环境制定所要完成的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宗旨,以及面临变化的环境如何达到目标。 不同:?博物馆是非营利机构,更重视宗旨、使命、价值观,强调如何实现其宗旨,宗旨在战略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博物馆需要更大的参与度,要将不同的声音反映到战略中,并被吸收和采纳,博物馆面临更多的群体(捐赠者、志愿者、董事、参观观众)。 意义: ?通过战略管理明确博物馆宗旨,使所有成员均能深刻理解并达成共识,形成组织纲领; ?通过战略管理界定组织任务,确定组织业务范围,了解本博物馆最擅长的方面,以发挥优势; ?通过战略管理树立博物馆发展的愿景,使所有成员共同拥有并分享,唤起其奉献精神,,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 ?通过战略管理明确组织优先发展目标,分清轻重缓急; ?通过战略管理分析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战略管理密切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把握各种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机会,使领导对环境变化保持敏感,把握周围环境变化而带来的机会,同时预防来自环境的潜在威胁。 2、长期计划 假设现阶段对未来情况的了解已足以确定该计划可以付诸实施 (与战略管理的主要差异在于二者所强调、假设的环境不同。一般来说,长期管理假设现阶段对未来的情况的了解已足以确定该计划付诸实施的可行性;而战略管理假设组织必须对不断变化且难以预测的环境有所回应。) 组织发展计划:博物馆管理结构及其外部环境(政府、教育机构、基金、私人机构、旅游者、其他博物馆) 市场分析计划:了解博物馆的目标市场,参观者的社会结构、地理分布, 藏品计划:了解博物馆藏品的现状以及准备增加藏品的计划,制定陈列所需目录、藏品保护措施。 公共项目计划:对展示藏品的阐释、观众教育、图书出版及为公共服务的项目的安排。 市场规划:吸引目标观众的措施(广告、各种服务) 员工计划:调动员工积极性,员工培训 空间管理计划:藏品展示空间分割,办公、藏品保存、展示空间的分配 收支计划 3、制定政策: 战略管理及长期计划主要为将要完成的任务,而政策的制定则主要为如何实现博物馆现在的任务,主要包括藏品管理、租借、征收以及账目管理等。 政策的制定是董事会和馆长共同的责任,一般由馆长把政策提出,董事会考虑是否符合博物馆宗旨,若是可以就通过。 政策与博物馆的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博物馆要和各个部门协商。向董事会报告时尽可能不要用专业术语。 政策一旦制定,就成为员工必须执行的义务。 4、程序(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博物馆已经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博物馆的许多功能、规章措施及制度均在此体现。与政策有相似之处,即均为实现博物馆功能制定,但规章为确定的方法,而政策则针对于将来。 对比: 管理方法 与„„有关 时间 制定者 由„„批准 计划 宗旨 将来 馆长和董事会 董事会 政策 功能 现在和将来 馆长和各部门管理人员 董事会 程序 功能 当下 员工 馆长 二、对外关系 1、与政府及其代理机构的关系:政策支持 2、博物馆协会的关系:展品交换、业务信息 3、与教育机构的关系:签订,保证参观人群和志愿者 4、与专家组成的基金会 5、旅游公司:文化旅游、增加博物馆收入和可持续性 三、开会议 1、开必要的会议 2,、会议过程: ?1准备、确定议题 ?2提前沟通,会中引导 ?3会议记录整理完整(备忘录) 四、交流 1、正式渠道:磋商(开讨论会,征集一些关键人物的意见) 通知 委派授权(委托第三者去了解情况) 2、非正式的交流:水牛型?野雁型 交响乐型?爵士乐型 大象型?海豚型 第二节 藏品管理 一、藏品管理人 1、西方博物馆的藏品管理人是某个专门领域的权威专家,既负责藏品研究也负责征集管理。 2、职责的变化:在过去主要局限于某类藏品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要与博物馆需要结合起来。 3、合格的藏品管理人:以鉴赏特有的目光为博物馆增加藏品,他对博物馆藏品的选择反映其对市场的敏感、把握博物馆的预期目标及从他对博物馆的了解。成功征集一件藏品需要激情、耐心、奉献、战略及对这些方面博大而精深的了解。 4、藏品管理人研究项目管理注意的问题: ?1局限于藏品的深层研究,过度地关注一些非常深奥而与博物馆展览关系不大 的题目 ?2研究赶时髦,没有定性,没有长远目标,草率地从一个项目换到另一个项目 ?3应当兼顾二者,建立在承担博物馆任务之上,并且为研究者提供人员、必要的 时间、图书、差旅费,尽可能吸收更多的员工参与进来 ?4藏品管理人的研究兴趣可能与博物馆展览关系不大,但有利于提高他在学术界 的地位。 5、藏品管理人与董事会征集委员会的关系 藏品管理人:具体执行征集工作 征集委员会:在宏观上寻找愿意捐赠的人,以及筹集、下拨资金 二、藏品管理政策 ?博物馆必须阐明自己为公众利益而拥有、收藏,藏品将得到永久、真诚的保护;?明确本博物馆藏品收藏的时空范围和质地; ?确定博物馆在藏品品质上的追求; ?藏品附属资料的管理,必须有精密而完整的附属资料; ?获取藏品的方法:遗赠,寄存等等; ?关于藏品所有权的政策:明确接受捐赠和购买的程序,禁止捐赠者对藏品使用设置限定条件,对捐赠者是否减税要做说明; ?博物馆应遵从的道德原则和国际法及本国法律; ?博物馆收藏的目的:研究、展览; ?关于参考品的政策; ?展品借用政策 ?11估价政策:博物馆价格应略高于市场价,而且应当免税。 三、藏品发展战略 藏品发展战略制定要考虑的因素: ?1要考虑藏品总体数量与各种类别的分布(分异度) ?2藏品增长过程分析 ?3博物馆用于陈列和储存的藏品所占比率 ?4当前的储存密度(每平方米的藏品数)以及当前的陈列密度 藏品征集计划应当在25年左右 四、藏品信息管理 可以降低藏品的不确定性,信息是藏品的灵魂,与藏品管理同等重要 信息应当包括藏品流动的全过程: ?1征集记录 ?2藏品分类记录 ?3藏品管理记录 ?4图像资料记录 ?5展示记录 ?6处理方法记录 ?7保存状况记录 ?8交换记录„„ 信息中心应当独立于外。 注意: 1、博物馆信息记录强调信息产权 2、博物馆有责任对其藏品信息进行准确完整的记录,并通过正规出版提供给观众 3、博物馆信息政策应当包括制定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并将之纳入博物馆的总体规划当中,使其与信息化成为一个整体。 第三节 藏品的项目管理 公共项目管理:包括一切可以增加公众接近藏品的活动和途径,这些活动可以丰富观众的经验,增强其欣赏水平和对藏品的理解,吸引参观者并增加回头率。 评价标准:1、观众的满意度 2、创新性 包括: (一)陈列(最有效的与公众接触的方式) 1、陈列政策制定:?博物馆的陈列目标; ?陈列所表达的哲学思想(陈列方式:启发思考、系统、交互、主题、环境烘托); ?陈列的数量、大小、频次、范围。 范围 Rotate(巡回) Small(小型) Theme(主题) Loan(借展) Local Regional National International 2、陈列过程组织: 建立陈列委员会:定期审查陈列政策和理念,由藏品管理人、高级管理者组成,制定陈列项目及预算,常设而松散的机构; 陈列项目组:临时机构,成员根据能力安排。包括藏品管理人、文字资料人员、修复人员。 公共项目:陈列、教育、设计、出版、市场营销 管理机构:财务、发展、安全 顾问委员会:把外部资源纳入博物馆陈列,不要参与过多具体业务,作为一个提建议的角色 3、陈列过程: ?概念阶段:陈列主题设计阶段 包括:陈列目标、学术意义、参观者兴趣、文字描述效果、空间大小、所需藏品的来源、花费预算、资金保障、时间需求。 ?陈列计划:编写大纲 陈列目标,以往参观者的经验、陈列中每一元素的描述(每一陈列品要表达的内容、完成这些表达内容的手段)给出陈列总体的思想框架 ?3框架设计:平面设计图、壁面设计图(三维图) ?细化设计:颜色、材料、空间效果。由馆长签字同意后付诸实践 ?安装:将陈列的每一个元素做好项目组注重质量而不是省钱,在预算之内尽可能找好的公司去做 ?开馆前的检查:博物馆工作人员与合同单位一起参观博物馆并审查,文物上架、音响等效果 ?评估、总结:项目组、评审专家、观众调查 (二)阐释与信息(博物馆与观众对藏品和研究活动的交流方式) 阐释:1.指示:观众所处位置,如何让观众了解各展区的内容 方式:标志牌(设计不能太明显但又要明确) 电脑查询 地图 训练所有员工的服务意识,耐心说明 2.标签:“陈列室里的步兵” 设计要求:?1大小和形制 ?2所提供的信息类型:日期、出处、数量、发现者、艺术家、用途 ?3语气:权威式、苏格拉底式、客观式 ?4风格:日常用语、技术用语 制作程序:?1字数限制 ?2尺寸、颜色 ?3放置方式 ?4书写方式 (一般由藏品管理人设计,再有教育部门根据观众需 求提出建议,然后由出版部门制作,最后由馆长批 准。保持书写风格统一) 3.信息提供: 方式:?1信息部(大门入口处) ?2信息员(由门卫兼任) ?3信息中心(电脑查询) ?4图书室(在某个时段向公众开放) ?5多媒体终端 ?6语音指导系统(语音导航,指路、展品说明) (三)教育 1、为学校提供辅助教育 方法:?1设立咨询委员会 ,有教育官员和教师组成 ?2设立教师资源中心 ?3为教师提供第二职业 ?4设立青年咨询会(青少年教育基地) ?5互联网 2、公共教育活动 形式:课堂、讲座、电影、儿童学习班,灵活多样 对象:社区居民 (四)延伸服务和馆外服务 延伸服务:博物馆在馆外对传统观众群提供服务 馆外服务:对新观众设计一些活动,吸引他们去博物馆,开辟新市场 必须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预先设计好 (五)出版 陈列指南、藏品目录、广告、标语、学术杂志、明信片 对于大型博物馆而言,是一项很重要的业务 (六)营销 目标:发展博物馆的观众,扩大观众范围并与老观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1)区分博物馆的现在市场和潜在市场 (2)不断提高藏品的质量和服务项目,满足观众,尽可能让他们成为回头客 (3)增加促销支出 1、现在市场与潜在市场 ?了解博物馆现有观众状况(市场份额、观众频率和动机); ?参观者的年龄结构,居民年龄结构和旅游者年龄结构作比较,以判断目前的市场结构; ?上述分析后,确定优先发展目标,增加市场份额; ?制定市场计划,预算; ?评估,确定需要改进的部分,确立新目标。 2、观众研究 作用:?1提高观众在博物馆公共项目中的表现 ?2集中了解观众的需求、期望,实现参观者的公众利益 ?3了解当前或潜在的基金或捐赠者,他们的服务范围能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博物馆发展 3、目标市场 选择一个目标市场意味着博物馆将其资金集中在哪个人群上 五个元素:?1市场大小及增长潜力 ?2市场对实现博物馆宗旨和任务的重要性 ?3市场收益情况 ?4博物馆对当地社会经济的贡献 ?5耗费 4、市场战略 吸引回头客,扩大观众源 ?1制定新的门票价格以吸引当地的家庭来参观 ?2制定广告战役,与旅馆合作,吸引大量游客 ?3延长开馆时间,照顾特殊人群 ?4调研,学习其他博物馆的经验 (七)参观者服务 入场券购买、零售服务、租赁、小食品、一般顾客服务 由办公室进行管理,人员由志愿者、合同公司、职员组成 1、门票 2、Visitor-responsive 3、零售:连锁店、网上销售、批发 4、出租(包场) 5、食品服务:餐饮业或咖啡厅,挽留观众 6、对观众服务是全体博物馆志愿的共同责任 鼓励主动为观众服务 第四节 博物馆建筑管理 一、建筑规划 1、建筑师的角色 摆正建筑师的角色,在大量咨询充分结合博物馆情况后进行设计 2、影响博物馆建筑规划的要素 ?观众分析,对参观者的需求了解; ?市场分析(潜在市场、数量与质量、不同观众群); ?藏品分析(藏品现状、将来增长的趋势、藏品保护); ?公共项目评估; ?博物馆与所处的社会背景(政府、教育机构、旅游公司)的关系; ?博物馆必要的设备管理。 ?员工数量(多少人可以使博物馆正常运行、办公室数量) 空间大小(陈列与库存的比例、展厅) 设备 3、博物馆位置选择 因素: ?1可行性(得到土地的可能性) ?2交通是否便利 ?3潜在观众如何 ?4获取资金方式 ?5安全 ?6建筑形式 ?7周围可利用的外部条件 ?8对当地的贡献 ?10周围环境已有的建筑形式。 每个因素可按优先度划分为十个等级。 每个因素在博物馆的重要性可分为十等。 组建一支队伍:?博物馆项目组(藏品管理人、安全部、保管部等);?建筑工程组(建筑设计师、工程师、专家等);?概念模型(建筑项目、空气质量要求、电力供应、声学功能、安全状况、防火、特殊要求如防震、投资人、建筑规划、执行建筑权威、尽可能提高效益) 建筑模型——评估 ?空间分割:非藏品的公共空间(20%,如接待室、戏院、商店等)、公共藏品空间(40%)、非公共藏品空间(20%,如修复室)、非公共非藏品空间(20%,支持系统运转但藏品不允 许进入,并不要求豪华的装饰) ?空间设计 经费来源 二、建筑安全 第五节 财务管理 (1)预算:由各部门制定(最为普遍)、项目形式(根据项目和服务的重要性)、博物馆的工作目标 (2)收入:门票、零售、餐馆(方便参观者、延长参观者在博物馆的滞留时间;包括正餐、快餐及咖啡厅等)、会员会费、租赁、电影、表演、教育项目、出版、约定(如冠名展览) (3)开支:工资(占50%~60%,甚至可达70%~80%,少者为15%~20%)、一般支出(如租金、税款、环境保护、维修、水电费,占15%~20%)、藏品保护管理(5%~10%)、公共项目(10%~15%)、管理费(5%)、市场营销(5%~25%)
/
本文档为【博物馆学基础温习[宝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