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最新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

2017-10-11 7页 doc 19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最新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最新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 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 赤子:刚出生的婴儿。“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 襁褓:本指包裹婴儿用的被子和带子,后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世。”《论语》 周晬:小孩出生一周岁。“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袁枚《祭妹文》) 孩提:2,3岁的儿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孟子》 龆、齿龀:又称龆龀,指儿童换牙,借指7,8岁,也称童龄、重龀、毁齿、龀年、髫龀。“男人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龆齿。”(《韩诗外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诸侯,...
最新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
最新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 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 赤子:刚出生的婴儿。“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 襁褓:本指包裹婴儿用的被子和带子,后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世。”《论语》 周晬:小孩出生一周岁。“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袁枚《祭妹文》) 孩提:2,3岁的儿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孟子》 龆、齿龀:又称龆龀,指儿童换牙,借指7,8岁,也称童龄、重龀、毁齿、龀年、髫龀。“男人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龆齿。”(《韩诗外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诸侯,女为邑君。”《后汉》“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列子》 垂髫、总角、黄口:借指幼年儿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这院子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红楼梦》“古之伐国,不杀黄口。”《淮南子》 幼学:指十岁。“人生十年曰幼学。”《礼》 豆蔻年华:女子13岁。“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舞勺之年:13,15岁。“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礼》 束发:男子15岁。“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大戴礼》 冠、加冠、弱冠:男子20岁。二十体犹未壮,故曰“弱”;男子二十行冠礼,故曰“冠”。“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王勃《滕王阁序》 而立之年:30岁。“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论语》 不惑之年:40岁。“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论语》 花甲、花甲子、平头甲子、杖乡之年、耳顺之年、耆:指60岁。“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唐事纪事》“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白居易《五八除夜诗》)“六十杖于乡。”《礼》“六十曰耆。”《礼记》“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荀子》 下寿:60岁以下。“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庄子》 古稀(希)、致事之年:70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草堂诗笺》)“大夫七十而致事。”《礼》 耋:70,80岁。“以伯摆动耋老,加劳。”《左传》 耄:80,90岁。“八十九十日耄。”《礼》“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曹操《对酒歌》) 鲐背:90岁。“善养食者,鲐背鹤发成童儿。”《柳先生集》 上寿:90岁以上。“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庄子》 期颐:100岁。“百岁为生人年数之极,故曰„期?;此时起居生活待人养护,故曰„颐?。……百年日期颐。”《礼》 中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称谓 年龄称谓趣谈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 “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 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 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 “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也谈古代年岁的别称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 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 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 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 ,故云。”
/
本文档为【最新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