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白酒实事白酒金三角介绍

2017-09-02 50页 doc 135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白酒实事白酒金三角介绍白酒实事白酒金三角介绍 泸州论道中国白酒金三角 7月1日,中国酒城泸州迎来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利弗?威廉姆森先生。这位被称为“新制度经济学之父”的顶级经济学家,在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泸州老窖集团的储酒洞库、酒业园区,了解了泸州老窖集团的营销模式后,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强,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白酒专家胡永松等多位行业知名人士论道“中国白酒金三角”,共同探讨“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区域战略优势,以及泸州老窖集团在这一区域战略中的引擎地位,以进一步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链的发展...
白酒实事白酒金三角介绍
白酒实事白酒金三角介绍 泸州论道中国白酒金三角 7月1日,中国酒城泸州迎来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利弗?威廉姆森先生。这位被称为“新制度经济学之父”的顶级经济学家,在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泸州老窖集团的储酒洞库、酒业园区,了解了泸州老窖集团的营销模式后,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强,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白酒专家胡永松等多位行业知名人士论道“中国白酒金三角”,共同探讨“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区域战略优势,以及泸州老窖集团在这一区域战略中的引擎地位,以进一步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链的发展,提升“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大品牌。 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 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设想,在2007年沿海与中西部县市区联席会议上被首度提出。因受中国高端白酒酿造环境及气候条件的限制,中国的名优白酒产区集中在长江中上游经济带,由此以泸州、遵义、宜宾为顶点的中国白酒黄金经济圈——“中国白酒金三角”应运而生。 泸州市市长刘国强表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有利于聚合以四川为中心的中国白酒产业优势,不仅将掀起新一轮的产业整合,也将使泸州成为经济增长极,让泸州成为“中国白酒的波尔多”。“北纬28度湿度大、日照少、微生物丰富, 为酿造优质白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我们毫不犹豫把酒业发展作为推进泸州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政策、资金、人才、产能将不断向四川酒的核心产区聚集。” 刘国强说,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之后,理所当然地要为白酒业营造一个开放而竞争激烈的交易中心,白酒产业中心,浓香型酒的品牌中心。泸州市先后出台了土地、税收、财政等各方面的支持政策,在打造名酒的同时,还将打造“名园”和“名村”。“酒业发展区我们将投资22亿元,把二郎镇打造成世界级的名酒名镇;此外,我们的酒业发展园区,采取OEM的发展方式,一期集生产、包装、物流在内的整体已经打造完毕;二期还将建设展示区,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酒的发展历史。” 而谈到泸州在这一战略规划中所扮演的角色时,刘国强明确表示,“泸州要力争建成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腹地,打造‘中国酒谷’品牌。”“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发展要依托品牌的建设和发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变依托于文化,泸州老窖无疑是最富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品牌的典型代表。 建立一种和谐的契约式发展关系 在听完泸州市市长刘国强对“中国白酒金三角”的介绍后,威廉姆森对酒城泸州领衔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这一战略构想,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其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战略眼光,符合国际潮流,中国白酒产业将因此实现高效资源整合,达到区域 规模最大化利益。“这就相当于我的理论中组织的革命,例如组织结构的创新、管理的创新、科技的创新,只有让这些创新的因素结合到一起,才能让工业发展。” 泸州建立酒业发展园区,在威廉姆森看来是一种整合化的、形成产业链条的发展模式。 “它们形成一种组装生产线似的发展模式,每一部分只负责它们那部分的运作,就像工厂里的组装生产线。”威廉姆森说,泸州通过工业园区把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非常好,在各个环节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契约式的发展关系,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业发展的风险,因为这些风险被各个环节平摊了。 威廉姆森还建议,建立产业园区不是惟一的发展模式,应当注意与其他模式形成互补的关系。另外,在每个交易中,应该如何在各个交易中提高效率,这样才能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例如,能不能整体提供能源供应,将各种原材料的生产购买加以整合, 同时,威廉姆森还用交易成本、组织优化等理论论述“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打造趋势,并认为这种模式,大有可为。 威廉姆森表示,“中国工业的发展正采用最新的理念,发展速度和扩张速度是我以前没有料想到的。” 带领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泸州老窖集团以传承深厚的中国白酒历史文化为企业责任和宗旨,使泸州老窖成为了中国白酒文化的符号和骄傲。用威廉姆森的企业边界理论来解释,泸州老窖正是用这种对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赋予了企业边界新的内涵和价值,也因此让企业边界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认为:“品牌建设和扩张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核心,文化内涵则是品牌制胜的核心。在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世界接轨、建设现代企业的同时,我们不能丢掉中华文化固有的东西,因此,品牌之路应充分体现和不断继承创新自身文化内涵与特色。” 张良表示,“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构想与泸州老窖企业品牌相互推动,为保证白酒品质,泸州老窖正在建设十万亩有机粮基地,将生产的第一车间放到田间地头,并建立了白酒质量可追溯体系,为“白酒金三角”的打造树立质量标杆。 据悉,“中国酒城”泸州有白酒企业730多家,为抓住新一轮酒业发展的机会,实现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全面突破,泸州老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已经开始 牵头组建和控股运作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整合泸州酒类上下游资源,包括酿酒、包装、物流等,做强做大泸州酒业,在此过程中使自身品牌文化得到扩张拓展,让泸州成为中国的波尔多。 业内人士分析,泸州打造中国的“波尔多”,不仅将领跑中国白酒金三角,为白酒金三角未来的发展增添更多的核心竞争力、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将影响到整个白酒产业链的发展。 中国白酒行业的六大发展趋势 2011-03-08 10:37:13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69次 评论:0条 中国白酒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波澜不惊,但却云涛暗涌,它不象其它行业那样大起大落,但也有自身的大势所趋。早在1987年,国家“三部一委”就对中国白酒行业提出了优质、低度、多品种和四个转变的发展方向,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蒸馏酒向发酵酒、粮食酒向水果酒、普通酒向优质酒的转变,21世纪,被称为新时代米香型白酒代表的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横空出世,它顺应了这个发展趋势,也引领了白酒行业的新风尚。 一、白酒的国际化趋势:21世纪人们最常说的就是全球化、国际化,但中国除了国酒茅台以外很少有能出口的白酒,而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在2005年,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一无二的特性远销北美,美国人把它赞誉为“中国精神”、“天上的酒”。中国白酒酒日益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 二、原浆白酒重返历史舞台的趋势:在中国白酒历史中一直是原浆酒独 领风骚,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粮食供应紧张,为节约酿酒用粮,很多酒厂用三精一水发明了勾兑酒,现今几乎所有的消费者喝的白酒都是这种勾兑酒,但勾兑酒在品质上参差不齐,很少有能达到五粮液这样高品质的勾兑酒。直到21世纪初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出现以后,高质、健康的原浆酒才重新回到消费者身边。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是原汁、原味、原色的绿色原浆酒,不勾不兑,没有添加任何人工的东西,它口感醇美,香气浓郁。它的酿造工艺以微生物发酵技术代替了传统白酒的烧制过程,绿色纯天然,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的问世使原浆酒重新回到历史舞台,它独特的特点满足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必定会在21世纪的白酒市场上大放异彩。 三、白酒健康性趋势是人们关注的:健康、营养的产品一直是人们消费的首选。中国传统的白酒因其工艺的特点,不具有健康性和营养性的诉求,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无论原料还是工艺都是绿色天然无污染的,既健康又营养,它采用的是100%纯天然的山泉活水和绿色精致大米经过绿色的微生物发酵技术精酿而成,山泉活水中含有2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精致大米中含有18种可以增强基础生命力的氨基酸,可以恢复人体机能的蛋白质。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对人体既健康又营养,成为人们消费的首选。 四、白酒食疗趋势将被受关注: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不仅品质高、味道美,它的的食疗效果也非常显著,这是由它的健康性和营养性决定的,据专家介绍,每天喝适量的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还能够恢复人体机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还可以搭配一些中药材泡制高品质的食 疗药酒。 五、白酒的高雅、舒适性趋势是所有饮酒人追求的: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开启人们的尊贵、高雅生活。中国传统白酒的工艺有烧制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铅、猛、甲醇、杂醇油等重金属,所以喝时辛、辣、冲,喝后干喉、头痛、胃疼,对身体有极大的刺激性和伤害性,让人望而却步,但受中国“无酒不成席”的影响,许多场合又不得不喝白酒,如朋友聚会、商业会餐、宴请宾朋等,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的问世让人们再也不怕喝白酒,它入口柔,不辛、不辣、不冲,喝后不上头,不干喉,不伤胃,而且饮后别人闻不到口中一丝酒气味,这些特点主要是因为它采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酒精度来自于米芯的自然发酵,在这过程中,米芯一部分转化成酒精度,一部分转化成了低聚糖,低聚糖像保护膜一样包围在酒精度的外面,所以直接接触胃的是低聚糖,非酒精度,因此不具有酒精的挥发性和刺激性,所以喝了以后不仅不伤胃,还无一丝酒气,让你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高雅文明的风度,难得可贵的是此酒还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因为酒中所含的低聚糖是很好的双歧因子,能强化肠道中的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繁殖,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从而改善肠道微循环,恢复肠道年轻态机能,这是其他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 六、白酒的时尚化趋势使得众口不再难调: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的可调制性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现代人不喜欢传统白酒的辛、辣、冲的感觉,但在正式的场合又不得不喝,所以只能混饮,先喝白酒再喝啤酒,混饮不仅不能享受到白酒的至纯至醇,还易醉,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好。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改变 了这种混饮的喝法,原浆酒可以让你充分领略白酒的醇纯美感,以它为基酒配以常见的饮料,调制出来任何一款鸡尾酒或洋酒更是让你尽享饮酒带给你的美妙感觉。 川酒“三香”演义 赢得白酒未来 2010-11-04 11:59:22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170次 评论:3条 一直以来,浓香型白酒是四川白酒的重要标志之一。“六朵金花”,浓香型占有五席,以这些传统的浓香型名优白酒为代表及带动下,川酒全线出击,由众多优秀品牌汇集而成的“浓香”军团在打开全国市场的同时,也培育了众多“粉丝”——川酒浓香风格的忠实消费者,在他们的习惯性认识中,川酒几乎就是浓香型白酒之代名词。 近年来,随着市场消费趋势的变迁,消费者对香型的选择日趋多元化,既有因个人喜好不同而固守习惯者,也有因消费场合的特殊需要而灵活搭配者,还有很多人乐于尝试不同香型的产品,即便有些产品并不属于某个独立的香型,也积极寻求自身风格特点与消费者心理需求的结合,创新出“绵柔”、“淡雅”、“三香和谐”等概念,不失为市场传播的有效途径。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四川白酒逐渐在“浓香本色”的基础上凸显出酱香实力和清香趋向,为其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浓香本色 风采依旧 浓香型白酒目前仍占据着白酒市场消费的主流地位,无论在高端的政务、商务消费场合,还是中低档的日常饮用;无论是在餐饮终端还是名烟名酒店,浓香型白酒从未远离过大众视线,占据着酒品柜台的醒目位置。 而四川白酒的浓香型阵营可谓虎踞龙盘、高手云集,川酒的浓香优势成为其领军全国市场的重要基础,反过来说,川酒的强大号召力也进一步升温了浓香白酒市场。 作为“本色”所在,川酒在浓香型产品方面可谓底蕴深厚,实力强大,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评出的17大中国名酒中,浓香型占9个,川酒就占5个。 “泸型酒”是浓香型白酒的早期称谓。这一传统优势在近年来得到了延续和强化,2010年1至6月,四川白酒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全省规模以上白酒制造企业256户,共实现产量107.16万千升,同比增长49.1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2.40亿元,同比增长41.44%;利润64.48亿元,同比增长28.42%。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浓香军团在其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五朵“浓香金花”全部跻身全国20强,五粮液集团、泸州老窖集团分别位列全国第1、3位;而以江口醇、丰谷 为代表的32户四川地方名酒企业进入全国白酒百强,新增入围企业达12家之多,他们已成为支撑四川省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浓香型产品是其中绝大多数企业开拓市场的王牌。 应该说,川酒在浓香市场的突出优势与其气候、水土等生态条件紧密联系,不可复制。 随着白酒行业技术交流的广泛深入,川酒企业不断加大科研力度,推动了浓香型白酒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同时,一大批地方名酒企业则在传统浓香型白酒的工艺品质基础上,加大了市场拓展力度,着力加强品牌建设,成为四川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新亮点。 但也应该看到,浓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虽大但品牌众多,这就导致其内部竞争十分激烈,经过年复一年的你争我夺,最后沉淀下来的局面就是大多数品牌缺乏统治力。针对这一市场格局,如何就品牌、文化、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创新,局部市场或固定消费群体的争夺将是浓香型品牌竞争的重要看点,川酒无疑将在其中担纲主角。 “浓香金花”风采不减,而越来越多的四川地方名酒正在做强做大,走向全国市场,川酒的浓香优势在今后或将被进一步放大,并带动整个中国白酒行业 壮大成长。 酱香突破 彰显雄心 近期以来,五粮液借“永福酱酒”进军酱香市场一事成为行业广泛关注探讨的焦点,其上市时间几经推迟,至今“犹抱琵琶半遮面”,却也吊足了市场的胃口。 据最新的消息称,永福酱酒定于今年中秋前在国内多个核心市场上市。可以预见,届时,关于茅台与五粮液的“酱香对话”势必热闹非凡。 不久前,茅台与五粮液的“黄白之争”犹在眼前,其本质是双方对于保健酒市场前景的一致看好,而此次五粮液高调进军酱香市场,其动力何在, 酱香型白酒由于其工艺、口感等方方面面的特殊性,加之品牌集中度较高,逐步形成了稀缺性资源的高端形象。特别是以茅台的国酒身份为标志,酱香型白酒往往令人产生明确而深刻的联想,相应地,其拥有的品牌忠诚度和附加值也更高一些,在白酒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环境下,酱香型白酒发展前景和空间被看好。 五粮液正是看中了这块诱人蛋糕,才打出酱香牌。当然,永福酱酒并非五粮液一时兴起所为,而是源于其长达十年之久的一项战略规划,早在2000年, 公司就已进行几千千升酱酒的试生产,到2002年,通过不断积累、改进和完善,又在长江边新增年生产能力达2万千升的酱酒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一套“量身定做”的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以期永福酱酒的生产工艺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在酱香型白酒中自成流派。潜心十年,厚积薄发,从中可见五粮液的雄心壮志:与目前的浓香型白酒一起构成更完善的产品布局体系,全面领军白酒行业。 当然,谈及酱香型白酒在四川的发展,郎酒是必须要提及的,作为“六朵金花”中的唯一一个酱香型品牌,郎酒一直扮演者酱香领军者的角色,特别是近年来,结合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攻势,其“酱香典范”的形象已为消费者广泛接受并认可,市场规模和品牌影响力迅速扩大,与洋河、西凤等一起成为酒业新贵势力,聚焦酱香、聚焦品类个性的发展策略在郎酒身上收到了良好效果。 事实上,茅台的市场表现始终都很强势,酱香型白酒的市场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茅台以下“第二梯队”以及“永福酱酒”这样新兴力量的表现,如果郎酒等品牌能在这方面“借势”突破,川酒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或将再攀新高。 但是由于川酒的浓香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加之贵州在酱香型白酒方面的深厚积淀,四川白酒面临着“酱香消费引导”的问题,这也正是五粮液推出酱香型白酒的最大悬念之一,比如其品牌如何定位,若直接凌驾于茅台之上,岂不是也超越了自己的核心品牌五粮液吗,颇有“大水冲了龙王庙”之虞;比如其渠道问题,五粮液过去所建立的成熟渠道是否适用于酱香型白酒,喝惯了浓香型五粮液的人,能否迅速接受酱香新品,若操作失当,会否导致核心消费者的流失,这看 起来更像一个“左右互搏”的两难问题。 茅台1915巴拿马金奖是个传说, 2010-11-04 11:59:15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175次 评论:0条 七月阴雨,没有哪家白酒企业比茅台更挠心的了。 本来一直以国酒自称的茅台在2010年一季度,利润创造了多年来的最低点,(净利润增幅仅4%)。与此相反,一大批二线白酒品牌却意外的迅速崛起。洋河、金种子、古井贡酒在一季度实现了翻番甚至两倍的利润增长。 业绩上的困扰如果还不足以让茅台感觉头疼的话,但是6月18日,汾酒集团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秋喜突然给正着急上火的茅台浇了一桶凉水,作为茅台的潜在竞争对手,李秋喜出手的确辛辣,没有用直接在市场上与茅台展开厮杀,而是扛起起了舆论这个大炮,直接轰击茅台一直引以为傲的核心卖点——巴拿马金奖,随及和南方的天气一样,茅台开始遭遇了阴雨不断的媒体的质疑。 茅台1915是个传说 传奇历来是靠不住的。 想来茅台的一怒摔酒瓶的故事没有人不知。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茅台无人问津,代表中国出席博览会的白酒品牌茅台一怒之下,把酒瓶摔在地上,酒香四溢。茅台意外获得金奖。 凭借这一足可以煽动起民族热情的故事,茅台高抗国酒大旗,一路走来,成为今天中国第一白酒品牌。 习惯顺风顺水的茅台,却意外遭到汾酒却狙击: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黔、川两地根本没有白酒品牌获得金奖。而汾酒传达出的意思,似乎是所谓现在的白酒标杆品牌们引以为豪的世博会金奖不过是杜撰。 汾酒的抨击应该有其合理之处,参加过博览会的人都知道,参加任何博览的产品都有自己特定的展区。而且,酒类展览应该是有品酒活动的,这样的话,茅台也一定要举行品酒活动,干嘛到了要非要自己摔瓶子的份上,即便是摔了瓶子,那酒香也一定是和现场的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否则再香的酒也不可能穿过嘈杂的人群和各种酒的味道传导到评审团那里。除非评审团那天正好在茅台的展区内,所以从历史的真实来讲,多少属于文学的传奇,从策划角度讲,可圈可点,从历史真实来讲非真正的靠谱。 而另外一个简单的常识,白酒的评奖,绝对不是看酒瓶子评奖,一定是评审员要打开酒瓶盖,倒进杯子里,通过特定的品尝程序后,才能给予一定的等级划分。何来非要摔破酒瓶子的分上,除非一点,当时的万国博览会对中国酒采取歧视政策,不愿品尝中国选送的白酒,事实应该不是这样,根据1917年2月出版的《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纪实》的记载,当时中国获奖的酒类达40多项,如果存在歧视,那这么多白酒获奖又如何解释,而且其中又不乏金奖。 除非有一条,奖项是随便给的,巴拿马博览会主办国的评审员并没有把奖项当回事,来者有份,如果果真如此,茅台则更惨,顶着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含金量的奖项,还对中国的消费者描绘的有滋有味,这岂不成了拿洋人的鸡毛掸子当圣旨,这样的名酒岂不悲哀~ 汾酒对茅台们的批评依据确凿 事实上当时很多中国酒厂都参与过当时的博览,今天的兰陵酒,也包括事端的挑起者汾酒,还有山东的张裕酒,这是有公认的参会历史记载的。 只不过这些酒都没有在利用这次百年前的博览会做文章。原因也许是,一则可能忽视了这次博览会的商机,抑或是本身对1915年的万国博览会不觉得那么有价值。 翻开记载当年历史的《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纪实》,可以发现,当时中国酒类参加博览的事实是: 而当时参加的酒类多达数十种,酒类获奖的名次是:甲类大奖章,为直隶(官厅)高粱酒、河南选送的高粱酒、山西选送的高粱汾酒、广东选送的果酒,山东张裕酒厂的各种酒,总共是五种。无茅台一说。 如果说茅台获奖,也是在倒数第二名的丁类奖项里,其中有一个贵州公署选送的酒,是不是茅台不可知。 茅台酒厂是1952前后建厂,是在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一家国营企业,因此即便有贵州酒获奖是否是茅台尚存疑问,即便是成义、 荣和、恒兴选送的酒获奖也是此,茅台非彼茅台。虽然成义、荣和成立时间早于1915年,也仅仅是当地的一个小酒坊, 而整个茅台镇的酿酒历史的确切是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这在当地的族谱中有记载,这样来说,茅台的真正历史并不长,而茅台的另一家前身——恒兴烧坊始创于一九二九年,比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晚了16年,所以,此茅台一定是非彼茅台。 即便承认茅台获奖,但也是一个丁类奖而已,而当时位列丁类奖项的中国酒有40多个今天的兰陵、金波,都位列其中。如果按今天的来看,茅台所获的奖项顶多算是个优秀奖或者纪念奖,而并非人们心目中的那种唯我独尊的奖项。 所以说,汾酒挑起这样的事端,基本是有事实依据的。 汾酒炮轰茅台们的意义 有不少评论认为是,汾酒团董事长李秋喜日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向第一白酒阵营发起进攻的前奏,而也有舆论认为是,汾酒借此机会推出自己的高端形象产品——国藏汾酒,而打的第一枪。 这些分析均有其合理之处。 作为老四大名酒之一,汾酒从1989年起出售额曾经接续五年位居行业老大,但是在其后的20年内,汾酒没有果断的抓住几次涨价进军高端的契机,而沦为二线产品:2009五粮液销量是汾酒的10倍;茅台的2009年的利润43.12亿元, 而汾酒仅为净利润3.5亿元,而在整个白酒销量中,高端白酒所占比例不到1%,但是销售额占到了20%左右。处于第一阵营的白酒企业无不扎根于高端市场,其中茅台和五粮液占据了70%左右的高端市场份额。而汾酒的未来是进入高端市场,并且冲进第一阵营,而冲入的第一个办法是必须打破一线品牌的市场垄断,而打破市场垄断的办法就是,打破消费者对于一线品牌的迷信。 而茅台的消费崇拜也可谓做的炉火纯青,巴拿马获奖只是其中一个,而相关的还有国酒的称谓,喝后不伤肝的暗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中国革命的渊源等。这些都造成了中国消费者特有的消费崇拜。而这种崇拜,恰恰是一种无形的壁垒,像一堵墙阻止了二线品牌像一线品牌进军。 而若想进入一线品牌阵营必须打破这个崇拜,打破崇拜最好的办法是打破这堵墙,这堵墙的砖砖瓦瓦其实就是茅台多年辛苦经营出来的文化基础。虽未明指,但是舆论的猜测已经毫无疑问的帮助汾酒完成了这种战略实施。 当然,茅台的壁垒一旦攻破,五粮液、国窖们也就会出现忌惮。事实上在白酒行业,夸大历史渊源的风气一直风行,但是查找历史,历史上的没有断代的只有白水杜康、西凤、兰陵等为数不多的酒,而多数酒总把自己弄个历史名酒的名义。 如何看待和提升“中国标准”的影 2010-11-04 11:59:13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104次 评论:0条 近期,麦乐鸡“橡胶门”、“霸王洗发水致癌”以及“乳品国标倒退25年”等话题相继成为社会热点,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标准”的思考。中国标准水平和检测管理体系距离世界有多远,现有的标准化工作,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日用品标准体系还存在哪些差距和问题,该如何看待和提升“中国标准”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半月谈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标准不一,各方争执不下 不久前,美国爆出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有两种化学成分,分别是含有玩具泥胶和从石油中提取的成分。我国质检部门经过调查确认,麦乐鸡中所含的食品添加剂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然而,公众疑惑重重:同样是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为什么美国认为其含有的两种化学成分“有安全问题”,而中国却认为是“合法使用”,为什么英国出售的麦乐鸡不含上述两种化学成分,而在中国却含有呢, 同样,新近颁布的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引发热议,主要争议在于“生乳安全标准”中的蛋白质含量、菌落总数等细分指标均低于1986年的国标,其中生乳蛋白质含量由1986年旧版生乳国标中的2.95%降至2.8%,每毫升菌落总数从原来的50万放宽至200万,而国外尤其是欧洲的该项标准是在50万以下。 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舆论关注,很多网友表示不解:这到底是我们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不能达到高标准呢,还是乳制品企业不愿去做到高标准生产,国人 的身体健康难道要让位于企业的利润吗, 从事乳制品行业多年的云南省奶业协会原秘书长陈德端说,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降低,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奶牛饲养水平普遍较低,很多都是分散养殖,奶农收益微薄,不可能在养殖成本上过多投入,如果标准提高到欧洲水平,奶农所提供的产品将很难达标。但是底线是要有起码的安全保障。 卫生部的一些专家也认为,这一行业标准是从目前我国乳制品生产的实际出发来制定的。但是这样的说法却得不到消费者和部分从业者的认可。 昆明某乳企负责人马先生表示,尽管主管部门希望放松标准来维护广大奶农利益和行业的发展,但当标准降低后,最终不利于乳制品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更为实用的解决办法是,政府对奶农应该予以适当补贴,降低奶农的生产成本。 云南省农业厅外经办主任周开联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体系与国际食品标准的一致性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标准仍然偏低,项目仍然偏少。拿农残限量指标来说,我国的允许农残量要比欧盟和美国高出数倍,出口的农产品农药允许添加种类远远少于国人食用的农产品允许添加的种类。 一些消费者认为,在产品质量标准与生产水平的关系上,不但不应由生产水平决定质量标准,反而应由质量标准来决定或者说调整生产水平。现有的生产方式生产出的东西质量较次,达不到应有的标准,不是质量标准有问题,而是生产方式有问题,应当予以改进。 “标准事件”频发暴露标准化差距突出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马贤凯介绍说,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委统一管理,各部门归口管理的数百个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具体负责制定,参与的各行各业的专家有近3万人。 “按照标准的性质不同,现行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大约占15%,推荐性国家标准大约占85%。”马贤凯说。 采访中,相关标准化专家也指出,对大量推荐性标准的实施和执行,我国企业的自律意识、竞争意识与国外企业有很大差距,标准研究体系、标准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国内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扭转。 专家分析认为这与国内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有关。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农业标准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士胜告诉记者,标准特别是国家标准的制定首先必须符合产业基本发展实际,标准的水平既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又反过来促进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农业领域相关标准的水平就与当前我国仍主要采用的一家一户式生产模式分不开,因此相关标准也就不可能与美国等国家大农场生产模式比肩。 另一方面,这一差距也与我国现行的标准化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诚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有关。“在国标、地标、行标、企标这四级标准中,国标应该说是最低标准,是企业的"门槛",企标应该是最高标准,因此,行业企业的严格自律对标准规则的遵守和创新突破是执行标准、落实标准的关键。”张士胜说,而 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由于标准化程度比较高,标准化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自我行为”,产品质量优劣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甚至决定是否能生存下去。而我国的标准化管理更多的还停留在政府管理的层面,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参与标准化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仍不高,严重制约了标准化的提升。 标准化之路任重道远 如何稳步提升标准化水平,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各界的标准化意识。马贤凯说,企业是标准的第一执行者,但当前许多标准的宣传推行力度和社会认知程度不够,有些企业没有把标准化作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抓手,更没有把制定并执行标准贯穿全过程,实际生产中往往就急、就近、就便,将标准撇在一边,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还有待完善。 加强标准化人才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安徽省质检部门通过对较大型的271家企事业单位进行的调查显示,从事标准化工作的2161人,本科以上学历占38.1%,硕士以上只占3.5%,并且有一半单位没有专职标准化人员,有72.6%的企业未派员参加过任何标准化相关培训。破解标准化人才的匮乏难题迫在眉睫。 标准更新换代必须加快,这应该成为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据统计,安徽省到2008年底发布的878个省地方标准平均标龄为5.7年,标龄5年以下的地方标准545项,占全部地方标准的62%,说明目前还有38%的地方标准没有达到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的复审周期不超过5年的规定,标准的“老龄化”问题亟待解决。 一折是零售价,那批发.....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46次 评论:0条 2011-03-08 10:37:11 曾经向一个向我推销了好久的朋友买了一些营养品,是AL营养品,应该算是比较有名气的了。他说他们的产品是明码标价的,也相信他,虽然是价格高了点,但还是买了。 说到他们的产品,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因为是一个全世界的大企业,广告也是一直在打,最主要的是他还请了很多的名人做广告,虽然自己很不喜欢他的那种营销方式,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公司。因为他的产品也一直有保证,价格至少是中国统一的。跟别的相比,是有点高了,但是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子的一个价格,也就感觉理所当然了。 可是在我中午去一个大商场出来的时候,却是看到很多在路边摆着小摊的,而且他们全部是买AL系列产品的,所有的价格都是标价的一折。拥挤的人群,看得很多,买得也不少。 兄弟,你们这个是假的吧,怎么这么便宜啊。 是真的,这个是库存,是积压货。说着,他拿指头指了指他们自己摆出来的牌子。只见那牌子上写着,AL库存正品,全部一折。 你们一折零售,那你们批发进来是几折啊。 我们批发的时候是不打折的。你看,每个上面都有标价,多少就是多少,比 如这个吧。他拿起起了身边的一个产品向我解释了起来。 我要是全部把你们这些货全部批发过来,打几折啊。 你真的要啊,那就零点五折。看到我背着包,也看是一个做生意的人,那老板看了下左右,低声的说。你不知道啊,别人批发至少至少都是零点九折呢。 我呆了,真的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到底这些是真的还是假的,到底他们生意是怎么做的,是自己想转行,还是真的是库存,到底一折是什么定义。不想想了。做自己的事情吧。 对中国消费者和海外消费者一视同仁 2011-03-08 10:36:54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25次 评论:0条 提要:有理由说,一些企业甚至是那些号称要做一流的、国际化的企业们,在对待中国人和海外或者非内地人的问题上,采取了内外有别或者是差别对待的政策。而且不幸的是,中国内地员工成了差别待遇中遭受歧视或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一方。 茅台酒在国内都供不应求,显然不需要以低价来占领海外市场。中国的企业、海外的大企业和国际化企业,只有对中国消费者和海外消费者一视同仁,才能得到中国人的爱护,才能壮大和长期生存。 前段时间,有报道称,茅台酒在中国500毫升装的53度白酒价格飙升至1200元人民币,而在纽约华人聚居区法拉盛,同度数1000毫升装的酒价格为220至 230美元,375毫升装的则为65到70美元。即使考虑关税因素,换算成人民币也才分别为1300元和400元左右。同样的酒差价很大,而且绝少有假酒,回国带给亲友也颇有面子,因此引发此间华人竞购。 针对茅台酒价格“中外有别”、“内贵外贱”问题,茅台酒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回应说,国际市场还属于开拓发展阶段,价格低些比较正常。但该经理又说,2000年时,国内外的茅台价格基本上是一样的。 开拓市场时期,一般商品可能使用低价策略,而奢侈品显然应该使用高价策略。茅台酒在国内都供不应求,显然不需要以低价来占领海外市场。即使用低价开拓市场策略,在2000年时能做到中外基本同价,也没理由10年后反而海外售价大大低于国内。何况还有关税、酒类消费税、空运成本。所以,人们有理由怀疑该酒在销售上执行了中外有别的政策。 其实这种中外有别的问题并非个例,而是一种多见现象。既有中外企业在商品销售上,在价格和质量上搞中外区别对待的,也有在员工待遇上搞中外两个标准的。2008年,某品牌儿童食品发生质量问题,其企业销售人员坦承销往香港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要比内地低很多。一些制造业企业,销往海外市场的产品价格明显低于中国本土的,也不少见。 最近,媒体报道某著名零售销售巨头在中国上海的几十家门店的6000名员工,12年来几乎没有加过工资,一线员工现在的待遇仅仅维持在上海的最低工资水平线上,而该企业在国际上却一贯以关爱员工著称。就在2010年,某著名的国际代工企业被爆出内地干部待遇低于企业内非内地籍干部的待遇,而且工资 待遇低,成为一线员工“N连跳”现象的原因之一。 有理由说,一些企业甚至是那些号称要做一流的、国际化的企业们,在对待中国人和海外或者非内地人的问题上,采取了内外有别或者是差别对待的政策。而且不幸的是,中国内地员工成了差别待遇中遭受歧视或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一方。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或者长期保持国际化的良好声誉,需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其中尊重每一个消费者就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作为一个消费者,不管其贫富、素质高低,都应得到同等尊重,何况中国作为一个有5000年灿烂文化和伟大发明的国度,中国人一点也不比其他国家和地方的人素质低,因此理当享有其他地方消费者一样的尊重和对待。 中国的企业,只有对中国消费者和海外消费者一视同仁,才能得到中国人的爱护,才能壮大和长期生存;而海外的大企业和国际化企业,也只有给予中国的消费者和员工与海外一样的待遇,才能在中国受到欢迎。一句话,一流的企业,在关于“一流”的标准上,不能搞中外有别。 高仿茅台:380元一瓶口感逼真 2011-03-08 10:36:52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19次 评论:0条 临近年关,尽管贵州茅台集团实行“限价令”,可茅台酒的零售价却仍突破千元大关。随着茅台价格的“水涨船高”,真瓶装假酒的“高仿茅台”却悄悄流入上海市场。记者昨天获悉,静安检察院接连承办了2起假茅台案,令人震惊的 是,假酒源头来自贵州怀仁市茅台镇当地的一些酒类小作坊,出货极其隐秘,负责销售假茅台的6名犯罪嫌疑人均系业内的“专业人士”,制作出的“高仿茅台”口感也逼真,着实让人难辨真假。 高仿茅台:380元一瓶口感逼真 380元的“茅台酒”、75元的“贵宾接待酒”,上家还拍胸脯称是“厂里的外包装和瓶子”,酒的配方也一样。上海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某受了低价假酒的诱惑,批进50箱高仿茅台和100箱贵宾酒。张某把假酒拿到烟酒专卖让人看过,店老板都以为是真的。他也尝过这两种酒,味道相当不错,“茅台酒”他打算以550元出手,“贵宾酒”则打算给熟人朋友当接待用酒。 张某通过某知名酒店介绍,欲将这批“高仿茅台”卖到昆山去,还找来五粮液酒厂的地区经理作担保。可万万料想不及,五粮液地区经理也怕自己看走眼,直接叫来茅台酒厂打假办的工作人员一辨真假。结果,酒瓶封口一处小得要用放大镜才看得清楚的喷码露出了马脚,打假办工作人员立即报案。执法人员赶到后,当场缴获假冒的茅台酒538瓶。上周二,张某被黄浦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10个月,并处罚金2.5万元。 假酒源头:多来自贵州茅台镇 记者了解到,之前,曾有媒体报道,作为“茅台故乡”的茅台镇,有几百家 大小酒厂(作坊),大部分假茅台酒就出自茅台镇或茅台人。知情人士透露,仅从口感和香型的角度来讲,酿造“准茅台酒”对茅台镇的人来讲并不困难,那里水质、环境、酿酒方法具备,普通消费者喝起来很难分辨出真假。另有报道指出,有些小酒厂老板的亲戚就是茅台公司员工,他们可通过关系拿到陈年真酒,然后请酿酒师进行勾兑,如果再加上些内部流出的酒瓶、商标,更足以“以假乱真”。 在静安检察院金融和知识产权检察科承办的2起案子中,犯罪嫌疑人都可以说是酒类“专业人士”,张某在上海开设酒厂,卖假茅台给他的上家尹某则是调酒工程师,尹某则是从贵州仁怀市开酒铺的雷某处进货。至于雷某的进货渠道,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记者查阅卷宗了解到,雷某称自己在酒铺时有人塞进一张小广告,上面写明可提供“低价茅台”。雷某按卡片所述,将自己的手机号写在纸上,放至街心花园的某棵树上,没多久,真有人打来电话接洽。 另一起案件中的嫌疑人赵某是在漕宝路上开食品饮料店的,也遇到了上门递发名片的,出售高仿茅台。赵某透露,对方是个贵州人,双方都是电话联系,就算交货也是通过物流,物流单上显示高仿名酒来自贵州。承办检察官曾远赴贵州怀仁市茅台镇当地调查取证,发现当地都是私人酒厂、酿酒小作坊,就连出租车司机也爱跟乘客热情介绍各种酒,可见地下假酒产业暗流涌动。 上海市场:部分假茅台已流入 还有更黑心者,拿高仿真茅台当真酒来卖。茅某曾是一家酒类代理公司销售, 2009年离职后却仍以酒类代理公司名义向客户销售酒类。 一开始卖真酒,盈利不多,后来仗着自己的老东家有“茅台一级代理”的资本,每瓶降价40元,把假酒当真酒卖。不明真相的客户中有饭店、工贸公司、酒类公司,有的卖光了也没发现有假。 按照“业内说法”,一箱酒里会放几瓶真酒,给客人们先喝真酒,等客人们喝高了,再开假酒,谁也分不出来了。据嫌疑人赵某交代,假名酒还分好几个档次,按照掺假的比例价格有严格区分。就茅台为例,每6瓶的价格就有1800、2300、2800、3800、5000元等多个档次,一般买2300元的比较多。另外,假酒的品种也多,从茅台到五粮液,从水井坊到剑南春,还有洋河大曲、小糊涂仙等。 酒类产品再次烧热了市场 2011-03-08 10:36:49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24次 评论:0条 提要:毫无疑问,最受中国消费者认可的葡萄酒是法国酒,而法国酒中,又以波尔多酒最为突出。不少人会将“波尔多酒”挂在嘴边,可实际上,波尔多酒千差万别。在这片10万公顷的葡萄种植区域,酒庄随处可见,除了享誉世界的五大顶级酒庄——拉菲、奥比昂、拉图、木桐和玛歌外,大小酒庄多达数千家,其中不乏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古老酒庄。但令当地酒庄主遗憾的是,中国经销商大多忽略了这些特点,只用“波尔多产区”就将它们全都囊括进来。 岁末年初,作为节日消费的主角,酒类产品再次烧热了市场。茅台(600519,股吧)、五粮液(000858,股吧)等老牌高端产品价格猛涨,作为新晋贵族的进口葡萄酒也不示弱:顶着精美包装,将卖场展示架挤得满满当当,销量一路攀升。 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前不久公布了一项数据:2010年,中国首度取代英国和德国,成为波尔多葡萄酒出口额最高的市场,总额已达9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7亿元)。另有调查显示,2009年和2010年,中国进口葡萄酒量价齐升,销量年均增长超过100%,未来5年预计将占整个葡萄酒市场份额的30%。 一系列现象和数据令国人兴奋不已,似乎我们已顺理成章地进入到国际葡萄酒消费大市场中,能充分享受进口葡萄酒的美味了。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一再提到:“我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尚不成熟”。一位曾在国外学习葡萄酒酿造的专业人士,也在回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写道:“这种不成熟表现在各个环节,从引进、销售到消费。进口葡萄酒市场很大、很丰富,我们的经销商和消费者已经进了门,但也只是刚踏进门而已。” 庞大的销量背后,真是一个如此不成熟的市场体系,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深入法国酒庄,走访多位国内资深经销商、业界专家,并从消费人群中得到大量一手资料,试图为这个市场找出缺陷、找出盲点,也找到潜力和发展的方向。 法国酒庄主:中国经销商对这里不了解 接到编辑部的采访任务后,本刊驻法国记者专程来到圣爱美浓地区,这里堪称波尔多葡萄酒的起源地。阳光下,10余公顷葡萄园与碧蓝的天空交相辉映。为了保证质量,每株葡萄树都只有不到7根枝干,而树与树之间的草,则是为了帮助它们排除多余的水分。 “别看中国人都说法国酒好,但我和不少中国经销商打过交道,也问过他们为什么喜欢法国酒,法国酒好在哪里,却很少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帕斯卡尔孔哲是一名老酿酒师,退休前一直在圣爱美浓的一个酒庄工作,“酒好不好,首先要看土壤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是否适合葡萄生长。波尔多地区夏季日照充足,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海洋气候稳定而温和,葡萄在这儿过得很开心,长得健康味美。另外,酿酒是个复杂、精细的活儿,法国主要靠生产‘品质型’酒闻名世界,从不随便节省工艺步骤。如今,法国仍是世界上唯一正宗的‘年份葡萄酒’生产国。” 毫无疑问,最受中国消费者认可的葡萄酒是法国酒,而法国酒中,又以波尔多酒最为突出。不少人会将“波尔多酒”挂在嘴边,可实际上,波尔多酒千差万别。在这片10万公顷的葡萄种植区域,酒庄随处可见,除了享誉世界的五大顶级酒庄——拉菲、奥比昂、拉图、木桐和玛歌外,大小酒庄多达数千家,其中不乏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古老酒庄。但令当地酒庄主遗憾的是,中国经销商大多忽略了这些特点,只用“波尔多产区”就将它们全都囊括进来。 法国南部著名葡萄酒产区朗格多克—鲁西永地区的一个酒庄主曾告诉记 者:“在我们这儿,白葡萄酒更有特色,我也曾向来自中国的合作伙伴推荐白葡萄酒,但他们似乎没什么兴趣,一心只冲着红葡萄酒来。 事后我才了解到,原来,不少中国消费者都觉得白葡萄酒不够档次。” 据记者了解,有一种叫科涅克白兰地的传统烈酒,常被法国家庭用来调味儿,记者在做点心时,也常会加一点儿,以使糕点味道更好,当然也可以在饭前喝一小杯当开胃酒,如今,却有中国经销商大量进口这种酒,甚至准备投资开发。这种投资,连法国的酒商都颇为不解。 经销商:赚钱有“奇招” “说我们不成熟,不奇怪,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也就是近20年的事。”国内资深的葡萄酒鉴定师齐先生对记者说。中国的葡萄酒热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5年,富隆酒业成立,成为广州当地甚至整个中国最早从事进口葡萄酒生意的企业之一。1996年,我国广东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率先掀起葡萄酒热潮,ASC(圣皮尔精品酒业)、骏德等一批进口葡萄酒代理商也先后面世。到2005年,中国品牌葡萄酒进口量首次超过1000万公斤。 目前中国从事进口葡萄酒的商家有多少,记者采访多个机构,包括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都没能给出大概数字。随后,记者在网上以“进口葡萄酒代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很快便得到795万条结果,代理商们纷纷打出“原装进 口”、“品质保证”的旗号,招揽生意。 随着消费越来越火,经销商已比前几年规范许多,但问题仍然存在。首先是通过分装谋求利润。一位专门从事葡萄酒灌装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原瓶进口和散装进口,是进口葡萄酒进入国内的两种主要方式。前者多适用于知名品牌或实力雄厚的酒庄;而一些小酒庄因无力独立敲开中国市场,往往选择与人联合向中国经销商供应桶装原酒,到国内再灌装。这位经销商透露,近期,国内不少保税区都新建了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国际分装中心”,大桶进口原酒就是在这里被分装到小瓶中,并被贴上“原瓶进口”的标签。 马华从事进口葡萄酒生意已经多年。他向记者解释:“葡萄酒天生娇贵,对温度和空气接触等条件都有特别要求,哪怕有一点‘漏气’,都不能再喝了。原产地装瓶的意义在于,生产、灌装一气呵成,能最大限度减少进出口过程中的风险,灌装酒则无法保证这一点。”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后,马华见识了太多同行的“赚钱妙招”:“为减轻运输重量、降低成本,他们有时会用软质皮囊代替木桶,并在酒中添加二氧化硫,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的腐坏、变质。一些经销商一旦察觉到酒的味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化,或有其他损失,甚至会在灌装时加入水、色素、香精、橡木素等进行勾兑。” 随意定价,是这个市场不成熟、不规范的又一表现。 吴先生是一位外贸商人,一年前,他到西班牙旅游时喝到一款葡萄酒,觉得口 感不错,价格只有15欧元(约合人民币128.4元),就动起心思,要将这款酒引入中国。他带着样酒回到国内,请来一位鉴酒专家,专家尝过酒后,大赞这是一款好酒。吴先生听后,兴致勃勃打算给酒定价500元,专家却“点拨”他说:“完全能卖到2000元。”听完记者对这件事的转述,马华说,通常只有没经验的商人才会给一个不知名的品牌定下这样离谱的价格,但这确实反映出中国市场定价的随意性。 “这是一个畸形消费的市场,”说到价格,马华一脸苦笑,“最初,我给专卖店供货时,曾要求店主控制利润幅度,别卖得那么贵,但对方说,那样根本行不通,‘进口葡萄酒卖得价低了,人家就觉得肯定是假酒,反而卖不出去’。 不可思议吧,但中国市场目前就是这样!”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李德美也告诉记者,酒越贵越好,是中国消费者的认识误区,也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其实葡萄酒在法国也没有具体的定价规则,但在消费者和市场都相对成熟的法国,商家不可能也无法随意定价。” 消费者:把红酒等同于葡萄酒 “对于1984年才生产出第一瓶干白葡萄酒的中国人来说,葡萄酒是个不折不扣的舶来品。最初,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市场主要由在华外籍人士支撑,如今,国内消费者已撑起半壁江山,增长可谓迅速。”ASC集团首席运营总裁张浩这样向记者感叹。 在位于北京CBD(中央商务区)商圈的进口食品超市里,有一家专营各式进口葡萄酒的酒屋。在超市开设酒屋,是目前国内葡萄酒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 和其他柜台前的熙攘人流相比,这个酒屋稍显冷清,但仍不时有客人进来走一圈。每当这时,销售人员总会热情地迎上去:“您想选瓶什么酒,喜欢什么口味,”那些对葡萄酒不甚了解的顾客,通常无法用专用词汇描述自己对酒的感受。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来这里消费的顾客主要是外国人、海归和在CBD上班的白领。而根据对葡萄酒了解程度的不同,又可将他们分为3类:第一类人有喝葡萄酒的习惯,多自购自饮,对葡萄酒有一定鉴别力,会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性价比合适的酒;第二类是入门级爱好者,了解一些葡萄酒的基本知识,注重看酒标上产区、葡萄品种等相关信息却一知半解,迷信被宣传得较多的知名酒庄;第三类人几乎不懂葡萄酒,多盲目跟风购买,且一味将法国酒,尤其是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和好酒画上等号。 记者问一位正在看酒的先生:“请问您是准备买葡萄酒吗,”“对。我要买一瓶红酒。不是说喝红酒有益健康嘛。”葡萄酒等于红酒,红酒等于健康,记者哑然。 一位自称有多年“酒龄”的葡萄酒爱好者李先生告诉记者,因为自己睡眠不好,听说红葡萄酒可以帮助睡眠,所以他每个月都会到超市买上一两瓶红葡萄酒。 另一位消费者刘女士则喜欢在和朋友聚会时带上一瓶葡萄酒:“大家聚会喝白酒容易醉,喝啤酒容易发胖,那么多瓶子堆一起也没感觉,喝葡萄酒就显得很有气氛和情调。” 专家:消费市场心态整体不成熟 对消费者的种种看法,李德美分析说,虽然进口葡萄酒在生活中已越来越常见,但由于信息残缺、商业宣传及语言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国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识,尚存在不少主动或被动的错误。“比如,若按颜色分,葡萄酒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其中红葡萄酒约占六成。之所以不少消费者会将红酒等同于葡萄酒,可能因为国人钟情于红色,且红葡萄酒有更大炒作空间„„葡萄酒年份越老越好、过分强调葡萄酒的健康作用、葡萄酒的味道就是要有点酸有点涩等,也都是消费者中常见的误区。” 资深品酒师黄甜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葡萄酒和白酒一样,无法从表面分出品质的优劣,只能靠鉴别力,而对酒的鉴别力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刚刚打开,消费者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几千个不同的品种,加上全法文的商标更让人无所适从。 这些信息的不对等,导致了消费者的盲目,甚至一错再错。”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提出,消费者中还有一种不成熟 的表现——认为喝高端进口红葡萄酒是身份象征,这和当年喝XO干邑、喝人头马如出一辙,很多人连真假都分辨不出,直接就干杯。这种不成熟不仅在葡萄酒行业,也出现在其他很多消费领域。这是中国消费市场的心态整体不成熟造成的,因此,葡萄酒市场想要走向成熟,确实需要时间的积累。 一位品酒师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引人深思:“我认识一对日本老夫妻,很喜欢喝葡萄酒,每次买回酒,他们会一起鉴别色香味,照着酒商提供的品酒表一一填写,然后再交流一番。老先生说,‘葡萄酒是个好东西,要真正享受它,当然要先知道它的好喽’。” “当然,我们希望消费者能逐渐积累对葡萄酒的认识,了解葡萄酒文化,但不能要求他们有一双火眼金睛,担负起规范市场的责任。”采访的最后,张浩强调说,“这个责任,应由政府和葡萄酒行业共同承担。” 延伸阅读 世界葡萄酒主要生产国及产区 目前,世界葡萄酒的格局可分为老(旧)世界葡萄酒和新世界葡萄酒两大类: 老(旧)世界葡萄酒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还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欧洲国家生产的葡萄酒。它们注重个性,通常种植数量众多、各种各样的葡萄, 在葡萄园管理方面主要依赖人工,并通过严格限制葡萄产量保证酒的质量。 新世界葡萄酒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还有南非、智利、阿根廷、新西兰等。它们更崇尚技术,多倾向于工业化生产,在企业规模、资本、技术和市场上都有很大优势。中国葡萄酒也被认为是新世界葡萄酒。 法国:法国是世界上葡萄酒生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共有十大葡萄酒产区,其中波尔多年均产酒约5亿瓶,是公认的世界最大葡萄酒产地;勃艮第是唯一可与波尔多抗衡的地区,既生产著名的红葡萄酒,也生产饮誉世界的白葡萄酒;香槟产区位于巴黎东北郊约100英里处,只有这里生产的气泡葡萄酒才能称“香槟酒”,其他地区产的此类葡萄酒只能叫“气泡葡萄酒”。 意大利:意大利是欧洲最早得到葡萄酒种植技术的国家之一,酿酒历史已逾3000年。目前,其葡萄酒产量已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1/4,输出量、消费量堪称世界第一。 西班牙:西班牙葡萄酒被很多中国人忽略。事实上,其葡萄酒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且质量优秀。西班牙是目前全球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酒的价格也相对实惠。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主要有四大葡萄酒产区,分别是南澳、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包括塔斯尼亚岛)和西澳,各产区葡萄酒各有特色。 阿根廷:阿根廷是南美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商,也是世界第四大生产商及葡萄酒消费市场。酿酒传统受西班牙和意大利影响深远。 美国加州:加州的葡萄酒产量占美国的90%。加州葡萄酒有着浓郁的水果味道,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也被认为是“世界性口味”。 零售商与供应商“驳火”为何频发, 2011-03-08 10:36:30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22次 评论:0条 提要: 家乐福与供应商关系紧张,已不是第一次。上个月,家乐福与方便面巨头康师傅才刚刚曝出的“断供”风波,表面上看,家乐福不同意康师傅方便面提价,而导致康师傅“断供”。然而,该事件实际上是,康师傅不堪家乐福收取过高的渠道费而展开的反击,对此,康师傅方面也证实,断供与调价无关,“家乐福提出了比2010年还要高的返点率,甚至还提出了一些‘很有趣’的要求,但是今年的情况与去年已经大不相同,成本压力上升,利润空间下降,家乐福提出的这些要求康师傅都没法做到。” 岁末年关,新一年将至。在这个零售商与供应商洽谈新一年合作的关键期,不断传出零售商与供应商“驳火”的消息。国内零售巨头家乐福,与康师傅因渠道费未谈妥的“断供”风波尚未止,日前又传出“重压”中粮集团旗下的福临门食用油企业。昨天,广东一位供应商告诉记者,原本是在国内流通渠道中,保持有 较好形象的沃尔玛,在合并好又多之后,加入过分压榨供应商的行列,“不仅要求供应商给最低供货价,还要求拿到最高返利点,现在很多供应商和生产企业都叫苦连天。” 业内人士担心,近年来渠道越来越集中,零售商凭着渠道优势逼迫供应商签订不公平交易条款增多,国内生产企业和供应商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而一旦供应商和厂家合理利润无法保证,最终受伤害的将是消费者和中国消费市场。有学者认为,通胀导致的成本压力增大是导致这轮供应商与零售商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零售渠道垄断。 家乐福与康师傅、中粮“驳火” 日前,家乐福的常年供应商——— 中粮集团旗下的食用油品牌福临门,向媒体曝出“不堪重压”的消息。 据媒体报道,据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负责粮油销售的副经理孙晨亮介绍,福临门在与家乐福进行2011年年度合同的谈判中处境会越来越难。历时一个多月时间,从合作的返点、进场费用,到具体海报宣传、货物上架摆放等细节,该公司最终和家乐福北京区负责人谈妥了最终合作协议。然而,合同虽然签了,但让孙晨亮和他的同事们更头疼的是如何让这18家门店能够真正执行它们与家乐福城市采购中心签的合同。 家乐福与供应商关系紧张,已不是第一次。上个月,家乐福与方便面巨头康师傅才刚刚曝出的“断供”风波,表面上看,家乐福不同意康师傅方便面提价,而导致康师傅“断供”。然而,该事件实际上是,康师傅不堪家乐 福收取过高的渠道费而展开的反击,对此,康师傅方面也证实,断供与调价无关,“家乐福提出了比2010年还要高的返点率,甚至还提出了一些‘很有趣’的要求,但是今年的情况与去年已经大不相同,成本压力上升,利润空间下降,家乐福提出的这些要求康师傅都没法做到。” 专家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零售商对渠道的垄断加剧,一旦出现成本压力,零售商就凭借自己的渠道垄断特权将损失转嫁给了供应商。郎咸平就曾怒斥以家乐福为代表的外国零售连锁,利用自己雄厚的资本,改写中国零售游戏规则,对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造成了很大的损伤。 家乐福入场“门槛”年年提涨 家乐福与供应商或生产企业关系不和,已存在多年。最近,家乐福与供应商集中曝出多宗矛盾升级案,实际上与当前生产成本增加,供应商或生产商利润再被摊薄有关。“家乐福渠道综合费用最高,在业内是公开的秘密。”昨天,广东一位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李明(化名)告诉记者,家乐福的竞争力是打价格战,对消费市场宣称该超市商品价格最低,然而这些“最低”的商品均是向上游供应商压榨而来的。李明表示,相比其它超市,家乐福的渠道收费标准高4%—5%。家乐福每年的渠道费用还不断上升,每年上升1%。 2009年,青岛一家企业的老总赵明华曾因家乐福收取高额渠道费,而上告家乐福,据赵明华方面称,其为了能在家乐福超市为自己的商品谋得一席之地,被迫给家乐福支付促销费、新店开业费、折扣费、堆头费、海报费、卡夹费、特殊位置占用费等高额费用。据赵明华的代理律师向媒体公布的一 组证据材料显示,家乐福向供货商收取的费用竟有30余个名目。 沃尔玛变“恶”开始收取高额渠道费 随着外资零售巨头在国内进行的并购案增多,零售渠道越来越集中趋势,供应商与生产企业的生存环境反而越来越艰难。据了解,在零售业中,家乐福的盈利模式一向备受指责,视为“恶”代表;沃尔玛的盈利模式则相对较好,在供应商和厂家眼中视为“形象好”的代表。不过这种情况也许一去不返了。有供应商表示,“好”代表沃尔玛的盈利模式正在发性悄然变化。 记者昨日获悉,在华南地区,沃尔玛合并好又多之后,采购系统也进行合并。“以往沃尔玛只要求供应商提供最低供货价,其它费用很少,而好又多没有要求最低供货价,但要求年终较高的返利点。”昨天,一位华南地区供应商告诉记者,沃尔玛收购好又多后,目前采购中心已合并,采购条件就变为,“既要供应商给最低供货价,又要求供应商返利点提高到原先给好又多的标准。” “现在沃尔玛也学会向供应商‘压榨’高额费用了,合并好又多后,沃尔玛要求所有供应商产品重新再交入场费,1个条码1间店收几千元,一个供应商平均要收几十万,”该人士还指出,“这很不合理,我们的产品原来就在好又多,也在沃尔玛销售,现在又要重新交。”据透露,随着家乐福、沃尔玛入场门槛提高,不公平交易条款增多,目前华南有多家供应商正处于观望中,对于2011年的合作多有犹豫。 有业内人士担心,近年来,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外资零售大鳄,凭 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在国内频频发起并购,同时加快扩张步伐,零售渠道越来越集中,而渠道优势越强,他们对国内供应商、生产商的“压榨”就越多。 高端品牌白酒正趋向“中国式奢侈品” 2010-11-04 11:51:27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560次 评论:0条 提要: 近日,在北京钓鱼台举行的“国窖1573?中国品味”新品发布会上,泸州老窖方面表示,为了提高高档白酒的品牌价值,按照公司的规划,明年国窖1573品牌的老包装要减量20%,而这部分产量将用于培育“中国品味”。 年以来,高端白酒“涨声一片”,价格屡创新高。国内“浓香鼻祖”泸州老窖日前高调宣布,企业将着力推广一款定价为1800元的超高端白酒“国窖1573?中国品味”,并专门成立北京泸州老窖品味国窖商贸有限公司,负责这一新品的市场推广。泸州老窖公司方面称,该公司还在酝酿推出定价更高的“国窖1573?世界品味”,强势杀入千元白酒市场。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消费升级,高档白酒品牌之间的千元大战或在所难免。 高端品牌白酒正趋向“中国式奢侈品” 两千元一瓶的白酒,有人形象地比喻为“液体黄金”。的确,在很多普通消费者看来,这样的价格难以想象。作为奢侈品,高昂的价格是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瓶的洋酒,在中国市场的消费量连年增长,国际著名奢侈品大鳄更是将中国作为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同时,业者也乐观地指出,部分中 国传统高端品牌白酒正在积极变身为奢侈品,并且是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国式奢侈品”。 中国酿酒大师张良认为,奢侈品的显著特征是:高贵的品质、稀缺的产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制作上的工匠主义精神,而以国窖1573为代表的中国高端白酒无不具备以上特征。 近年来,泸州老窖高档白酒比例的加大,正在改善该公司的产品结构并增强其盈利能力。国内权威机构分析指出,泸州老窖的品牌发展战略已经日渐清晰,同时,泸州老窖产能储备较大,为产量增长做好了准备;产品结构也为未来发展做好了质量和数量上的准备。 泸州老窖近日披露的2010年三季报显示,7月—9月,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14亿元,同比增长30.46%,实现净利润5.38亿元,同比增长33.32%;当季每股收益为0.38元。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5.81亿元,同比增长25.9%,平均每股收益为1.13元。 “千元市场空间”蛋糕诱人竞争将趋激烈 高档白酒品牌纷纷定位于利润丰厚的千元市场,欲迈进奢侈品行列的目标非常明确。那么,千元市场的空间前景究竟如何,可以概括地说,这块大蛋糕无比诱人,但市场竞争也将更趋激烈。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指出,截至目前,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三者在高端市场的表现均可圈可点,就500元转于cnwinenews.com以上市场来看,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三者几乎占据了市场的七成。周思然认为,在千元市场之争中,三者均具有实力和魄力,优势迥异,但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充满变数;就市场和企业发展而言,高档白酒市场仍将长期处于群雄割据的局面。 “千元白酒”奢侈品的打造不能急功近利,需要脚踏实地。对此,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认为,奢侈品的打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对于国窖1573及其升级产品的市场战略,泸州老窖按照奢侈品的塑造方法进行,包括产品品质、产品定位、价格表现、品牌塑造、文化传播、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等,还积极借鉴奢侈品洋酒推广的经验,包括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特别是对中华民族自主品牌的关心、热爱、消费的引导。 限产保价或成为“双刃剑”, 近日,在北京钓鱼台举行的“国窖1573?中国品味”新品发布会上,泸州老窖方面表示,为了提高高档白酒的品牌价值,按照公司的规划,明年国窖1573品牌的老包装要减量20%,而这部分产量将用于培育“中国品味”。 泸州老窖有高管表示,产量的控制,是出于对产品品质的保证,毕竟产品的品质才是其成长的根基。靠品质塑造品牌,通过缩减市场投放量,提高竞争力, 进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分析者认为,由于受到1573国宝窖池群每年产能的限制,同时,随着中国白酒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高端消费人群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国窖1573将成为一个越来越稀缺的奢侈品。国窖1573是中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造,这种文化遗产的价值应该得到保护,应该有相应的价格表现。泸州老窖通过中国品味? 国窖1573的推出,逐步往高品味,高价值方向发展,提升品牌高度,使品牌影响力逐步在全球有一个发展提升的过程。 针对泸州老窖的这一限产保价举措,周思然认为,这一限产保价的策略非常高明,在白酒行业中,控量保价政策已经较为普遍,而泸州老窖此举既考虑到资源的稀缺性,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还为自身提供了较为宽裕的涨价空间。当然,此策略的提出,也可能产生“双刃剑”结果,主要可能会导致经销商提前囤货,造成市场上供需失衡,对此,需要妥善处理,加强市场监控,提升“打假”水平,进而将不利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茅台、五粮液成奢侈品聪明反被聪明误 2011-03-08 10:36:24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31次 评论:0条 提要:拿茅台、五粮液与国际奢侈品对比有失公允,毕竟不是一个档次和级别的。那么,我们就事论事,他们是否有成为中国奢侈品的潜质呢,我看可能性为零。我们知道,茅台靠的是红色血液,才会成为白酒行业里的龙头,五粮液也就是机 缘巧合而成就的一个品牌,具有暴发户性质。这些流着草根血统的白酒想成为奢侈品,谈何容易, 随着茅台、五粮液的大幅提价,一些媒体机构便开始鼓吹茅台、五粮液将成为中国的奢侈品。媒体机构为商家说话,这本身就牵扯到一定的利益关系,很难说得上客观公正。所以,他们嘴里的“奢侈品”也就没有了多少含金量。 奢侈品不是靠涨价涨上去的,涨上去的,最终都将成为腐败品。每经评论员叶檀说,“不管茅台酒价格如何上涨,永远供不应求,因为有一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群体将茅台酒等同于身份的标志,从中享受消费之外的至高乐趣。”“看透中国的资本市场定价,看破中国的白酒妖股,只要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与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公费花销就够了。”茅台市价从300多元上涨到目前的1200多远一瓶,其中53度飞天茅台7个月内涨幅超70%,一瓶50年茅台更是拍出100万元价格。可以看出,茅台是铁了心要通过涨价来实现其奢侈品的梦想。 更为荒诞的是茅台、五粮液拿出来的提价理由让人啼笑皆非。茅台表示,提价是“为更好地统筹兼顾好国家、消费者、企业、经销商和投资者等各相关方的利益,同时考虑到该公司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原辅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等因素”。五粮液的理由是“为更好地调整市场供需矛盾,满足广大消费者身份需求和价值体现,结合对经济形势、市场规律、产能、税负、原材料因素进行的综合调研论证,决定对市场供货价格和终端零售价格做调整”。涨价是为了国家利益,为了消费者的身份需求,我们不得不怀疑茅台、五粮液那些专职搞 文字的人,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这样的涨价理由,是不是太过傲慢了,太过低估民众的智商了, 茅台、五粮液不愧是玩弄厚黑学的高手,明明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非要戴上仁义道德的面具来忽悠消费者。这样没有市场操守和道德的企业,试问如何能够成为奢侈品,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中国根本就没有奢侈品,中国的土壤孕育出来的都是腐败品。国外的奢侈品来到中国也就变了味,不是成为了山寨品的代名词,就是成为暴发户的代名词,又或者是腐败品的代名词。说到底,茅台、五粮液之所以如此蛮横,从不考虑舆论的力量和老百姓的口碑,完全是因为他们有着一群“麻木不仁”的消费群体,视金钱如“粪土”的“大款”。 什么是奢侈品,沃尔冈•拉茨勒在畅销书《奢侈带来富足》这样定义奢侈:“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在国际上奢侈品被定义“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与定义对照,茅台、五粮液哪点符合呢,论品质、品牌、服务、档次,他们比得上轩尼诗、芝华士、人头马、罗曼尼-康帝吗,估计连伏特加都比不上。论血统,他们比得上路易威登、爱马仕、娇兰吗,国外的奢侈品动则都是几百年的历史积淀,而我们的茅台、五粮液呢,区区几十年,就妄谈奢侈品,真是夜郎自大,不自量力。 当然,拿茅台、五粮液与国际奢侈品对比有失公允,毕竟不是一个档次和级别的。那么,我们就事论事,他们是否有成为中国奢侈品的潜质呢,我看可能性 为零。我们知道,茅台靠的是红色血液,才会成为白酒行业里的龙头,五粮液也就是机缘巧合而成就的一个品牌,具有暴发户性质。这些流着草根血统的白酒想成为奢侈品,谈何容易,首先他们自身都没有把自己定位为奢侈品,茅台、五粮液的产品线上下通吃,子品牌花样繁多,边做白酒,边想着其它产业,试问,这样朝三暮四的企业如何有做奢侈品的耐心和毅力呢, 在普通百姓的眼里,茅台、五粮液更是没有什么好的口碑,不过是腐败的代名词而已。“喝的不买,买的不喝”,反应了民间对待茅台、五粮液的基本价值判断。试问,一个与腐败朝夕相处的牌子,怎么可能成为奢侈品呢,可怜那些拿着茅台、五粮液推杯换盏的群体,还以为自己享受的是尊贵。实际上,所有和茅台、五粮液有染的人与事,都被贴上了腐败的标签。茅台、五粮液的价格和销量就是腐败的风向标,茅台、五粮液价格疯狂,也从间接反映了腐败的恶化。 曾经季克良说过,要产让老百姓喝得起的茅台酒。事实证明,这是一句彻彻底底的谎言,网上有一篇拍季老爷子马屁的文章——《拈花煮酒 云淡风清》,其人与茅台酒在老百姓的恶劣口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茅台领导人的负面报道,莫过于原茅台总经理乔洪的贪污受贿。乔洪对于茅台品牌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他揭开了茅台集团内幕的冰山一角,对于季老爷子,坊间也是流言蜚语,各种议论都有。一个不走市场化运作的品牌,能够成为中国白酒的带头大哥,自然有其非同一般的手腕,至于其运作的内幕,也只有局中人才了解。 相比茅台,五粮液也不是那么的干净。2009年,五粮液“遭证监会立案调 查”,这一危机虽然被五粮液公关涉险过关,但后续影响依然存在,对于五粮液坊间传言,也是越演越烈。没有几个人相信茅台、五粮液的纯洁,就像没有人相信做了多年的妓女还是处女一样。试问,这样的企业如何能够成为奢侈品牌,奢侈品的认定标准,价格仅仅是其中一项指标,其做工品质、文化历史底蕴、品牌形象以及商业道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要调查一下哪些人在喝茅台、五粮液,就会明白,他们到底属于几流的货色了。 如今,茅台、五粮液顶着千夫所指的骂名强制涨价,渴望通过涨价这一饮鸩止渴的途径走向奢侈品之路,可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到最后,不过是误了卿卿性命,自讨苦吃。可以预见的是,茅台、五粮液这样的企业,只会离奢侈品的道路越来越远,离腐败品的道路越来越近,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厦门酒市:哪个酒品最“给力”, 2011-03-08 10:36:27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21次 评论:0条 提要:传统知名高档白酒品牌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目前仍然占据着厦门的主要白酒市场,在厦门的白酒销售排行榜上一直处于“前三甲”,尤其是茅台、五粮液,自2010年以来更以“飙涨”、“高烧”而著称。2010年8月以来,“越限越涨”的茅台在厦门几乎是一月一涨。“2010年以来,茅台酒简直过一两个月就涨一次,每次都能涨5%以上。从中秋节后到现在,价格更是一路高涨。而且每次进货都相当紧张,有钱也不一定能拿到货。”厦门森信强烟酒店销售职员如 此说。 2010年,是我国经济送走金融危机、迎来全面复苏、再上一层楼的一年,也是我国酒类企业开拓创新、再创佳绩的一年。 厦门酒市继续上扬,厂商再创佳绩 如果说2009年我国酒业走出了一条前低后高、逐渐反转的“V”型上升曲线,那么2010年我国酒业则是走出一条继续上升的直线图,这种走势在福建省厦门市尤其明显。 2010年对于厦门酒市来说,可说是“祥和、火红”的一年。厦门酒业各条战线继续呈健康有序的增长,尤其受货币流动过剩、国家鼓励内需政策以及游资炒作的影响,2010年7月、8月以来,厦门酒市走出一波明显的消费热浪,白酒、啤酒、洋酒、葡萄酒等酒类产品销售同比2009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中高档白酒增长更为明显,出现量、价整体向上攀升的强劲势头。这从笔者走访厦门一些骨干酒企如青岛啤酒、亚洲酿酒、巷南酒厂等和主要酒商如建发、古龙、商福、保乐力加、放心酒展售中心、惠啤等所透露的业绩信息就能看出来。 可以说,虎年厦门酒市,可用白酒“高烧”,啤酒“激情”,葡萄酒“平和”,黄酒“低调”,进口酒“出彩”来概括。 火红的厦门酒市:哪个酒品最“给力” 2010年厦门酒类市场红红火火,尤其是下半年各个酒商更是齐齐踩满“油门”,各显神通全力冲刺,布局市场制高点,走出“翘尾”行情,可谓“百酒流香,争奇斗艳”。 白酒“高烧”:品牌占主导,高中低档齐升 传统知名高档白酒品牌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目前仍然占据着厦门的主要白酒市场,在厦门的白酒销售排行榜上一直处于“前三甲”,尤其是茅台、五粮液,自2010年以来更以“飙涨”、“高烧”而著称。2010年8月以来,“越限越涨”的茅台在厦门几乎是一月一涨。“2010年以来,茅台酒简直过一两个月就涨一次,每次都能涨5%以上。从中秋节后到现在,价格更是一路高涨。而且每次进货都相当紧张,有钱也不一定能拿到货。”厦门森信强烟酒店销售职员如此说。 有趣的是,虽然五粮液的价格远没有茅台涨得凶,但仍有经销商大量囤货,甚至有厦门经销商一次囤积了3000万元的五粮液,等待提价的到来。而厦门五粮液一家专卖店则表示,“最近销量翻了一两番。” 二线高档白酒洋河、泸州老窖、郎酒、舍得、水井坊等也不甘寂寞,表现非常抢眼,占据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而五粮春、双沟、丰谷和地产厦门高粱王等中高档白酒则随风起扬,表现突出。厦门沃尔玛白酒专柜一位销售员表示,“与往年不同的是,2010年二线中高档白酒价格出现30元/瓶—50元/瓶的上涨,涨幅不小。而茅台、五粮液等高端酒的涨价幅度更是达到了百元以上。” 作为普通消费者的主要消费酒品,2010年厦门中档白酒市场也是热闹非 凡,群雄并争。金六福、百年皖酒、四特酒、汾酒、浏阳河、口子窖、稻花香、茅台迎宾酒(王子酒)、古井贡、双轮池及地产的丹凤佳酿等已成为厦门消费者的主要消费产品。而在低档白酒市场上,市场占有率一直较高的有绵竹大曲、尖庄、红星二锅头等外省白酒,地产酒则有厦门米酒、厦门高粱、丹凤高粱、东北窖、百世威高粱系列以及福建省内的黄华山米烧等。据悉,2010年末以来,厦门中低档白酒批发价也都涨了10%—15%。 因地缘关系,2010年以来,以金门高粱酒、八八坑道高粱酒、玉山高粱酒为代表的台湾白酒均以厦门为根据地、桥头堡,以专卖店经营模式大力开拓大陆市场,目前市场成果逐渐凸显出来。 年终岁首,厦门白酒市场一边是“涨”声四起,一边是火热促销揽客,“买一送一”、买大礼盒送小礼盒等促销活动成了商家变相降价揽客的手段。在厦门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等大卖场,四星金六福推出“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而买郎酒礼盒就会赠送一款白酒小礼盒等等,非常吸引消费者。 总之,如今厦门白酒市场依旧是知名品牌主导,高中低档量价齐升,市场红火繁荣。 洋酒“出彩”:增长较快,脱颖而出 如今,越来越多的海外酒商看好厦门市场,进口酒在厦门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2010年厦门进口葡萄酒、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等进口总量仍在不断增长,其进口总量和总货值每年至少增长20%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厦门口岸进口洋酒约在800千升—900千升,其中 进口葡萄酒占了70%以上,而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在厦门市场的销量之比在1:3左右。目前,厦门拥有40多家进口酒全国总代理,近百家进口酒福建省总代理,成为进口酒在中国的主要集散地之一,也使厦门成为全国洋酒最大消费地之一。 时下,厦门比较畅销的进口葡萄酒是以卡斯特、拉菲、拉图、玛歌、武当等名庄为首的洋葡萄酒品牌。而像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等高度洋酒也依然在厦门市场热销,其中威士忌酒销售增长最为迅速。以2009年刚进入厦门市场的苏格兰温莎威士忌酒为例,2010年的销售额已在2009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芝华士、马爹利、人头马、轩尼诗、拿破仑、皇家礼炮等洋酒依然倾倒厦门酒吧、夜总会、会所、酒店等中高端场所,占据较大优势。 时下,各类中高档洋酒借着国内白酒大幅提价之际,放下身段,抢占部分中高端白酒市场。一些进口葡萄酒还借年关节日接踵而至之际,进行大力度的促销活动。比如洣瑞葡萄酒、巴蒂斯葡萄酒等新品牌都打出了买礼盒装送水晶杯、豪华开瓶器等精美礼品活动;卡斯特老教皇典藏干红则推出“买三送一”活动。 业界专家分析认为,随着WTO的全面放开,促使中国关税进一步降低,更使越来越多的洋酒将目标瞄准厦门市场,吸引了大量洋酒纷踊而来。如今洋酒大举进军厦门市场达到一个历史高潮,也给各大国产葡萄酒运营商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葡萄酒“平和”:名角主导,雄据半壁江山 总体而言,2010年厦门国产葡萄酒稳中见长,但相较洋酒的火红及其冲击之下,略显“平和”,波澜不惊。 目前,消费者的保健意识逐渐提高,国产葡萄酒越来越成为厦门婚宴、商务、夜场等场所的主要消费酒种。2010年,厦门国产葡萄酒销售量约在1万千升,消费额近2个亿,年增长约在5%—8%。如今,以张裕、长城为首的领先品牌占据着厦门55%的市场份额;香格里拉?藏秘、威龙、王朝、云南红、丰收、传奇、龙徽等十多个一二线品牌则拥有36%的市场份额;其它份额为不同小品牌所占有,主要是贴牌、傍名牌的小葡萄酒品牌或山葡萄酒,份额不到10%。 目前厦门市场开始进入成熟稳定的发展时期,产品逐渐向中高端化过渡,并且已经在中高端产品方面形成了强者恒强弱者愈弱、完善稳定的市场格局。而今随着厦门建发、古龙两大集团的强势介入,大力推广“酒庄”营销模式,以及推出进口酒业的BPO平台经营模式,更是助推了国内外高端葡萄酒品牌的火红、流行。 如今在厦门,消费者的饮酒习惯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到酒店就餐,喝葡萄酒的人越来越多;走亲访友,随身带几瓶葡萄酒作为礼品,也渐成时尚潮流。厦门消费者品牌意识很强,消费者在选择葡萄酒产品时普遍关注的是酒的品牌;其次为口感;再者是价格,主要选择价位在30元/瓶—60from:中国酒 业新 闻网元/瓶的消费者占到56%。而对进口葡萄酒,厦门消费者虽接受很快,却比较理智,他们不一味地追求高价格,而是根据自己的饮用习惯和价值取向来做进一步的理性选购。 啤酒“激情”:平稳增长,上演“四国演义” 经过前几年资本并购、市场洗牌的喧嚣后,2010年来厦门啤酒市场日趋稳定,品牌越来越少。目前雪津啤酒、青岛啤酒、惠泉啤酒和雪花啤酒四家占据着厦门啤市80%的市场份额,其他品牌占据着20%的市场份额,厦门啤酒市场呈现典型的“四国演义”格局。这一两年,厦门青岛啤酒利用其“地头蛇”的优势,发起强攻,上升势头最快。 厦门啤市除了雪津、青啤、惠泉、雪花四强外,还有哈啤、珠江等国产啤酒以及百威、喜力、蓝带、嘉士伯、科罗娜等洋啤。而百威、喜力、蓝带、嘉士伯、科罗娜等洋啤大部分进入厦门的夜总会、酒吧、酒楼、KTV等中高端夜场,虽然洋啤在厦门市场份额所占不大,大概10%,但却占到45%以上的夜场高端市场,年销售量在1.5万千升左右。从价格上来看,进口啤酒会比国产啤酒贵一些,一般330毫升的听装啤酒售价多在6元/听以上,高端啤酒产品达到20元/听。 台湾啤酒在两岸经贸日益繁荣的大背景下,2010年也加大了对大陆市场的开发力度。台湾烟酒公司目前重金向厦门投放了以易拉罐为主的高档型“台湾啤酒”,升温了新一轮啤酒消费战。台湾啤酒将进入大陆市场的第一级目标,定为“抢占百分之一的市场”,而这已经是整个台湾啤酒在台湾销量的2倍之多。 在厦门的超市、大卖场,高档瓶装啤酒价位一般在6元/瓶以上,中高档听啤价位在3.5元/听—5元/听;在酒吧、夜总会等夜场,一般啤酒售价均在20元/瓶以上;而在自助式KTV内,由于消费者的消费层次趋向大众化,青岛啤酒、雪津啤酒等国内品牌占据着主导地位,主要以易拉罐355ml装和瓶装330ml、500ml为主,售价多在6元/瓶—10元/瓶。 2010年厦门全市啤酒年销量大概在12万千升—13万千升之间,比去年略 增3%—5%。 黄酒“低调”:“蓄势待发”,市场潜力大 黄酒在厦门也有一定的市场,以浙派、沪派为代表的黄酒2010年也有所突破,销量渐大,主要品牌有古越龙山、会稽山、石库门、和酒、女儿红等,地产凤元春品牌黄酒也被市场所接受,销量也日渐上升。但黄酒在整个厦门酒市所占的比例仍很小,因此黄酒在厦门要更上一层楼,必须在口味、促销、广告上加大力度,才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 六大先发优势,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 2010-11-04 11:51:44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135次 评论:0条 提要: 以泸州、宜宾为主的白酒金三角核心地区,现在两市拥有获得国家白酒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超过800家,是其他酿酒大省的2-4倍;至2009年底,宜宾地区白酒销售收入超过400亿,泸州白酒销售收入超过250亿,为2010年四川白酒达到1,000亿产业目标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我们预估到2015年四川白酒产业可以达到3,000亿元产值规模,即:泸州地区1,000亿、宜宾地区1,000亿、成邛地区1,000亿;泸州率先创建了以“白酒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供应链为链接手段”的中国酒谷——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将会对中国白酒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创新多种发展模式。 提起法国会想到波尔多红酒,提起德国会想到慕尼黑啤酒,提起俄罗斯会想到伏特加„„酒已成为国家的文化符号。中国白酒是中国的原创,是农耕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传承的活载体,它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酒文化几千年来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在中国现存酒种中,白酒最有机会打造成为世界级奢侈品。 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酒的产生与农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发达的农业生产为酒的酿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谷物粮食酿制的酒是酒类的主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逐渐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淮流域两条白酒名酒带。以四川产区为代表和核心的长江上游地区,其独特的生态与环境特征是白酒酿造产业不可复制的天赋,是一片“被酒神亲吻过的土地”。在这种气候、地理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有的微生物群与土地、空气的完美融合造就了中国 顶级白酒产区的地位。长江流域的泸州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论证:“在地球同纬度(北纬28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酒的生态区”。在这块中国白酒地标性区域孕育了“泸州老窖”、“五粮液”、“贵州茅台”、“水井坊”、“剑南春”、“沱牌”、“郎酒”等中国主流香型名酒,遂成“中国白酒金三角”。 六大先发优势,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 川酒历史源远流长,地域特色显著,酿酒技艺独特,具有不可复制的气候、水土和生态环境。近年来,川酒产业蓬勃发展表明具有以下六大方面的先发优势。 一、支柱地位突出,比较优势明显 四川拥有白酒、电子、机械、化工、中药、旅游等支柱产业,白酒是四川在全国最具比较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四川规模以上白酒2009年实现总产值712亿元,占全国比重的34%;销售收入798亿元,占全国比重的44%;产量156万千升,占全国比重的18%;利税161亿元,占全国比重33%,此几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川酿酒历史悠久,是中国酒酿制的故乡。巴蜀大地素称“天府之国”,仪 狄酿酒的起源说,“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明,见证了川酒酿酒历史始于4,000年以前,打破了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传统学术观点,形成了古蜀地区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发源地之一的新观念。就酒文化而言,四川酿酒业,在先秦时期就已基本形成,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与中原文明的酒文化并行于世。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心不断南移的过程中,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与长江流域的巴蜀文明不断发生交流和融合,极大地促进了白酒金三角地区酿酒业的发展。 北纬28度左右的地理范围是中国酿造最好蒸馏酒的区域。长江流域、赤水河流域酿造的浓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最基本的香型,以泸州为源头的四川是中国浓香白酒的诞生地。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论证:“在地球同经纬度上,只有沿长江两岸的泸州才能酿造出纯正的浓香型白酒。”一是当地所产谷物品质纯正;二是具有独特的沙溪岩土壤;三是北纬28?地带湿热、水质纯净,自然条件适合酿酒;四是曲药独特;五是自然微生物接种制成的老窖泥池及酿酒技艺一直沿用数百余年。 川酒领军中国酒文化。“川酒云烟”是大众的共识,四川的中国名酒占中国名酒的三分之一强。四川呈U形状的名酒分布区域,大约在汉代及汉代以前就基本形成了。作为酒文化发达高度的实物见证,白酒金三角地区拥有1573国宝窖池群、“水井坊”、“剑南春”天益老号等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占据我国酒类国家重点文物的三分之二,并被国家文物局纳入33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四川6个中国名酒相继在2006年、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全国白酒企业总数的一半。以“泸州老窖”、“五粮液”、“茅台”、“汾酒” 为代表的中国蒸馏酒酿制技艺打捆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2009年两次被我国推荐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川酒作为独特的地理标志产品已经成为一种代表四川经济、文化的重要符号,留存在华夏儿女世代相传的记忆中。 三、强大的产业优势为支撑 以泸州、宜宾为主的白酒金三角核心地区,现在两市拥有获得国家白酒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超过800家,是其他酿酒大省的2-4倍;至2009年底,宜宾地区白酒销售收入超过400亿,泸州白酒销售收入超过250亿,为2010年四川白酒达到1,000亿产业目标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我们预估到2015年四川白酒产业可以达到3,000亿元产值规模,即:泸州地区1,000亿、宜宾地区1,000亿、成邛地区1,000亿;泸州率先创建了以“白酒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供应链为链接手段”的中国酒谷——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将会对中国白酒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创新多种发展模式。 四、原料种植优势的竞争力 “粮”是酒之肉,川南优质糯红高粱是酿造白酒的最好原料,是确保川酒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四川各大名酒企业已陆续建设自己的原料基地,此举既有利于保障企业产品品质,又能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发展,还可帮助农户增收致富,从而实现政府、企业、农户“三赢”的格局。据专家考证,泸州是种植专用酿造浓香型白酒糯红高粱的最适宜区,泸州老窖公司早于2002年就在酒类行业中率先 提出并组织实施了高粱基地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协作下创新“公司+科研院所+有机农场+农户”等多种产业化运作模式,以“举旗引领”之方式带动辐射周边10万亩高粱基地建设和农户增收;成为中国名白酒企业中第一家和目前唯一的“国家级产业化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目前该企业高粱核心基地已通过国家“有机转换期认证”,同时正在建设“国家级泸州老窖有机高粱种植标准化示范区”,而“泸州糯红高粱”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也已通过公示期即将颁证;今年初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泸州老窖又与江阳区政府联合启动了“名酒名园名村建设项目”,按国家级标准打造“泸州老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该项目“以泸州老窖集团公司为核心,依托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集中连片建设高粱基地,配套蔬菜轮种和加工,并发展近郊长江生态旅游,形成名酒带动酒业园区建设,名酒名园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同时通过白酒庄园建设、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近郊旅游业”,在泸州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工业农业园区化、村落民居近郊旅游化、一二三产业联动化,以及“产学研、贸工农”一体化,用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探索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以此带动2012年泸州70万亩,四川200万亩高粱基地建设,促进高粱产业化发展。 中国酒业的高层必须学会“威权主义” 2010-11-04 11:51:34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42次 评论:0条 提要: 酒类企业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充分,营销也快速从粗放型走向精细化,而同质化竞争也越来越严重。当产品、渠道、促销和传播手段 严重趋同,概念几乎穷尽的时候,“高绩效执行力”成为赢得胜利最直接的竞争力。比如洋河蓝色经典依靠“政企权威驱动机制”,推动“大资本与兼并重组”运作,获得高速增长;同样四十多人的皖酒王项目组依靠超强的团队执行力也获得省内突破百万箱的销售佳绩。他们都是依靠“自上而下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持续驱动业绩高速增长的典范。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模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显然,中国模式具有威权式的调控与效率至上的典型特点,具有更强大的动员与聚合社会资源的功能。所以很多国家羡慕中国做事的高效率,比如中国应对非典与汶川地震,从举办奥运到世博,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国模式的强大动员能力。 作为中国最为传统的白酒产业,纵观各大优秀企业的发展历程,无不体现着“中国模式”的种种烙印。比如地方政府保护主义下的亲密型政商关系,在权威主义下刚性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更强大的资源整合和动员能力,其高资本投入的产能建设与巨资的广告投入都能充分体现这种威权驱动模式。 权利掌握在少数人手上,中国白酒企业必须学会“自上而下”的权威驱动模式,选择“开明专制式”的管理办法,强化威权驱动式的调控与效率至上的优势,释放组织活力,推动企业全体员工提高执行力。 打造自上而下的威权驱动模式 执行力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认为“强调执行力,不是单纯针对员工大众的,也是针对少数派领导者的,而领导者的表现对于提高企业执行力具备决定作用”。换句话说,领导执行力差,就别希望员工执行力强。 提升个人执行力简单,推动企业整体执行力难上加难,这必须依靠企业“自上而下”的有效调控才能释放组织活力。执行力一旦成为组织优势,就能立刻转化为有效的市场竞争力。三得利酒业在高层领导的强力调控下,成立自负盈亏的营销商学院,通过“填鸭式”“魔鬼化”“集中化”培训模式,打造实战营销队伍,不断为龙江家园、十里八村和五加白三大事业部输送“高效执行力”的营销人员,并通过有偿培训为广大经销商培养队伍,充分体现了组织一体化的人才战备能力。 酒类企业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充分,营销也快速从粗放型走向精细化,而同质化竞争也越来越严重。当产品、渠道、促销和传播手段严重趋同,概念几乎穷尽的时候,“高绩效执行力”成为赢得胜利最直接的竞争力。比如洋河蓝色经典依靠“政企权威驱动机制”,推动“大资本与兼并重组”运作,获得高速增长;同样四十多人的皖酒王项目组依靠超强的团队执行力也获得省内突破百万箱的销售佳绩。他们都是依靠“自上而下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持续驱动业绩高速增长的典范。 “强权即真理。”中国酒业的高层必须学会“威权主义”,依靠“铁腕式管理”,自上而下强化组织执行力,才能获得持续的、高效的增长。古井高层强权 下的昔日辉煌和迎驾今日威权下的飞速发展,其一把手的风格无不体现“中国模式”下的威权主义,迎驾集团高层董事“现场办公”能力凸显的不仅仅是领导力,更是与中国增长模式的一种暗合。 选择开明专制式的系统发展路径 与河南金星啤酒高层的“铁腕管理”相比,河南月山啤酒高层决策却是非常的开明。笔者曾先后为月山啤酒提供近五年时间的咨询服务,甚感一个提倡“开明管理”民营企业其发展竟是如此的艰难。董事会核心成员之间的不断平衡和斡旋导致高层决策力的集体缺失,致使中层管理飘摇不定,基层管理形同虚设,整个组织执行力软弱不堪,毫无竞争力,销售人员完全依靠企业“决策性的促销支持”才能换得仅存的市场业绩,甚至出现“领导被业务员挟制”的管理怪相,业务员依靠“不促不销”的市场压力将领导捆绑,最终把企业拖垮。 民主是相对的。中国模式下的执政党采取的是维新路径而不是革命路径,不但保留了强势国家行政能力的优势,而且通过经济多元性和社会竞争力激活了国家吸纳财富的能力。作为当前的酒水企业,应该跟随国家模式,采取开明专制式的发展路径,即保持自上而下的行政调控能力,又要通过大区代理制、分公司办事处管理、品牌授权经营模式等手段来激活盈利能力。比如采取徽酒普遍采取“中央集权式”品牌管理模式,强力掌控渠道终端策略,以及诸如皖酒集团分公司或事业部独立运营扩张模式,在品牌管理、市场管理和人员管理上采取开明专制主义,即保持绝对的行政主导权又能充分激发了市场和组织的活力,获得了高 速、稳定的发展。 “如何让大家心朝一处使,劲超一处用,”选择开明专制式的发展路径,最大的特色就是企业对品牌管理、资源整合渠道控制和人事任免上拥有“刚性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威权式的调控和效率至上的优势,以及更强大的动员能力。2010年古顺酿酒依靠自上而下的威权驱动模式,强化市场和团队管理,制定以董事长为首的高层定期轮流“下市场”办法,鼓励“现场办公”,倡导“问题即时解决”原则,实施360度绩效评估体系,同时组建经销商商学院,打造厂商立体型“顾问式”合作方式,依靠系统推进古顺酿酒在邢台市场的高速增长。 未来属于系统思考者,这是一个可以肯定的趋势。企业的增长需要各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每个方面都很重要,但只有依靠开明专制式的管理驱动模式,才能在有效调控下实现高绩效增长。 速度=战略,效率至上的决策和执行机制 兵法云:“势如强驽,节如发机”,再好的武功也不如一把手枪厉害。当前的中国白酒市场还处于“乱战”时期,在战时,企业各个层级必须处在强有力的领导之下,高效决策,强力执行,才能赢得战争胜利。洋河和双沟通过整合,在政府威权体制下获得战略驱动型增长,笔者完全相信战略驱动的重要性,但如果缺少强有力的系统执行力会,那么再好的决策也会沦为空谈。而提高组织的系统执行力,其关键就在于提高领导的决策力。 商场如战场。“天下武功,为快不败”高手过招贵在速度,速度=战略。当我们感叹洋河和双沟整合的速度时,而这种战略决策已经释放出巨大的市场能量。无疑,中国白酒企业迫切需要这种“效率至上”的决策和执行机制。 在此,我们呼吁实用管理主义的回归,领导者“亲自做给你看”的威权压力可以创造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笔者认为,未来酒水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对OODA循环的应用。OODA代表观察、定位、决策、行动。未来的竞争,关键在于谁能更快地走过OODA循环的四步曲,谁就会赢得先机。如果你能从观察进展到定位,从定位进展到决策,从决策进展到行动,而你的竞争对手还停留在早先的步骤之中,你就会赢。这个循环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它还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竞争武器。 皖酒作为徽酒的代表品牌,根据我们的合作观察,各事业部领导几乎每天都在“削尖脑袋”观察分析具体市场和竞争对手,明确自己的竞争位置,随时准备发动进攻。在皖酒王项目组高层管理“亲力亲为”的威权压力下,很多销售一线人员都会撰写精确、详细、可行的市场操作,并以“顾问式销售”的方式推动经销商参与决策,快速行动,抢占先机。 知道?做到,让实用主义推动执行力 知道不等于做到,除了知道,我们还要持续实践。相信大家对盘中盘模式、直分销模式、深度分销模式、公关团购策略等等营销理论已经不再陌生了,就连 很多一线销售人员都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但是,同样使用这些模式和方法的企业,为什么有的企业发展的快速,有的却发展滞缓呢,这就如同“再好的草地也有瘦马”一样,关键是谁能够高绩效执行。企业执行力等于竞争力。 企业喜欢我们这些从事咨询行业的专家,好像我们什么都懂,有我们在,企业很放心。但是如果在公司里认知者文化压倒实践者文化,那么问题就会产生。近几年,我们感觉很多酒厂做大了,浮夸风也越来越大,在领导不务实的吹嘘下,基层也开始“飘起来”。 当前的中国酒业,切忌浮躁,当以“追求实效”为原则,而不是停留的理论上的分析或吹嘘。谁能带来业绩的成长,谁能推动品牌提升,谁能开辟新市场,就应给给予足够的激励,以鼓励大家注重“实践”,“关注产出”,才能创造出“一种紧迫的竞争氛围”,这种氛围有利于提高整个组织的执行力。 对于中小酒业来说,当我们和对手拼不起品牌号召力和资本实力的时候,提高组织执行力就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实用,成本最低的选择。想到就要做到,速度决定一切。2009年,当倒闭四年的古顺酒厂恢复生产的时候,其家门口的邢台市场几乎被衡水老白干、板城烧锅酒、山庄老酒和其他外来竞争对手瓜分干净,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广告牌都没有给古顺留下。综合分析后,我们放弃启动餐饮酒店的“冒进主义”,而是选择开辟具备优势资源的公关团购渠道,并依靠太行文化节进行公关拉动,新品上市仅用180多天,销售突破两千多万。 设定目标和基准,依靠技术强化执行力 威权驱动模式不是强权作风,更不是官僚主义,而是通过行政调控能力,依靠技术化管理来强化组织的执行力。为此,领导者必须“以身示范”促进亲自管理,加速决策和执行。 设定目标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有制定目标的经理,但是如果上升到技术层面,必须学习并掌握SMART原则:第一,设定目标是的时候一定要具体;第二,目标要可衡量,要量化;第三,设定目标要高,要有挑战性,但是,一定要是可以达成的;第四,设定目标要和该岗位的工作职责相关联;第五,对设定的目标,要规定什么时间内达成。 以竞争对手为基准,制定和标准,并为组织成员设定目标是威权意识的一种体现,通过目标来考核与激励团队,更能体现自上而下的一种竞争压力。没有目标的组织,或者目标设定和任务分解混乱的公司则会滋生一种懒惰的氛围,消弱组织执行力。
/
本文档为【白酒实事白酒金三角介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