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医看体质

中医看体质

2018-06-04 33页 doc 61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0122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看体质中医看体质 第五章体质与人格 人是生理与心理,即形神的统一体。人有着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相同的形质和功能活 动,也有着神、魂、魄、意、志,以及怒、喜、思、悲、恐等相同的心理活动。但不同的个 体在生理、心理上又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性。生理上的特性可简称为体质;心理上的特性即个 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 性格等,在中医学中涉及最多者为气质与性格。 体质与人格,影响着人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发病过 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
中医看体质
中医看体质 第五章体质与人格 人是生理与心理,即形神的统一体。人有着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相同的形质和功能活 动,也有着神、魂、魄、意、志,以及怒、喜、思、悲、恐等相同的心理活动。但不同的个 体在生理、心理上又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性。生理上的特性可简称为体质;心理上的特性即个 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 性格等,在中医学中涉及最多者为气质与性格。 体质与人格,影响着人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发病过 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进而也影响着个体对治疗 的反应性,从而使人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带有明显的个体化的特异性。因此,诊断、 治疗、预防疾病及养生,都必须了解体质与人格的个体差异性。 第一节体质 体质医学是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体质类型、差异规律及其与健康、疾病关系的一门应用 性学科。它既是研究人类生命、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属于临 床医学中一门研究人类体质与疾病、健康关系的新的分支学科。 中医体质理论渊源于《内经》。在《内经》一中,对个体及不同群体的体质特征、差 异规律,体质的形成与变异规律,体质类型与分型方法,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体 质与疾病的诊断、辨证与治法用药规律,体质与预防、养生等方面均有所论述,初步形成了 比较系统的中医体质理论,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的基础。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从 体质与发病、辨证、治疗用药以及疾病预后关系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明清温病学家 则从温热病学角度,对体质与温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治疗、用药的关系作了新的探讨。 历代众多医家也从不同角度对体质问题进行研究,不断丰富、发展了中医体质理论。 一、体质的概念 中医体质学,其理论虽形成于《内经》时代,但《内经》中并没有体质的明确概念,常 用“形”、“质”等词以表体质之义,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的“五形之人”,《素问?厥 论》中的“是人者质壮”等。其后,唐《千金要方》称之为“禀质”,《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称之为“赋禀”,明?张介宾在以“禀赋”、“气质”称谓的同时,在《景岳全书?杂证谟?饮 食门》中说:“矧体质贵贱尤有不同,凡藜藿壮夫,及新暴之病,自宜消伐。”明确提出了“体 质”一词。赵献可则称之为“气禀”,明清时代亦有医家称之为“气体”、“形质”等。大约 明末清初,人们渐趋接受“体质”一词,普遍用它来表征个体的生理特性。 关于体质的概念,体质人类学、解剖学、医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所下定义不尽相同;即 使在中医学领域,各家认识亦不完全一致。《辞海》的定义为:“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 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以此为基础,可以认为:体质是人群 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所形成 的结构、机能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性。它在生理上表现为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 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在病理上表现为个体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以及 产生病变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质特点,这一特点或隐 或显地体现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中。因此,体质实际上就是人群在生理共性基础上,不同个体 所具有的生理特殊性。 - 206 - 二、体质要素 体质要素的问题最早由匡调元氏在1977 年提出,它是指构成人体的生命物质在结构、 机能与代谢上反映出来的必要的可测定的“单元”,包括反映组织结构特性的“分析单 元”,如体表的皮肤与毛发,体内的内分泌腺,神经系统的形态学特征及DNA 双螺旋结构 基因顺序等;反映生理机能特性的“分析单元”,如心率、肌力、肺活量、膜电位等;以及 反映物质代谢特性的“分析单元”,如基础代谢率(BMR)、体温、尿色、血糖水平、氮平 衡水平等。 从中医学角度而言,构成体质的要素主要涉及体表形态、脏腑、精气血津液以及由此产 生的生理功能等。 1(体表形态 体表形态是指个体外观形状上的特征,它以躯体形态为基础,并与内部脏器结构有一定 的关系。体表形态差异最为直观,故备受古今中外体质研究者所重视。观察体表形态,主要 视其身体之肥瘦长短,皮肉之厚薄坚松,肤色之黑白苍嫩的差异以及舌象、脉象等。其中, 尤以肥瘦最为重要,如《灵枢?逆顺肥瘦》及《灵枢?卫气失常》即以体型将人分为肥人与 瘦人,肥胖体质又以其形态特征等划分为膏型、脂型和肉型。元?朱丹溪则进一步将体型特 征与发病相联系,指出:“肥人湿多,瘦人火多”(《格致余论》)。 2(脏腑 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均离不开脏腑,因此,脏腑的形态和功能特点,是构成个体体质的 要素。在个体先天遗传性与后天环境条件相互作用下,不同个体常表现出某一藏象系统的相 对优势化或劣势化的倾向。《灵枢?本藏》说:“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 颇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凡此不同,造成了个体体质的差异。此 篇还介绍了如何根据外部征象推知其内在脏腑之大小坚脆之异,及其生理病理意义,如“黄 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脾小则脏安,难伤于邪也”,“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等,提 示了脏腑的形态和功能特点,影响着体质。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在“藏象别论”中, 明确阐述了五脏功能强弱与体质的关系,指出:“若其同中之不同者,则脏气各有强弱,禀 赋各有阴阳。脏有强弱则神志有辨也,颜色有辨也,声音有辨也,性情有辨也,筋骨有辨也, 饮食有辨也,劳逸有辨也,精血有辨也,勇怯有辨也,刚柔有辨也,„„此固人人之有不同 也。” 3(精气血津液 精气血津液,都是维持生命活动、决定生理特点的重要物质。所以,血气之多少,精亏 之与否,津液之盈耗,阴阳之偏颇等,都影响着体质,成为构成体质的基本要素。《灵枢?通 天》谓:“凡五人者,其态不同,筋骨气血各不等。”《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言:“二十五人 之形,血气之所生。”如“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 泽者,气血俱不足”等。马莳注曰:“知其气血多少,则可以辨二十五形而调之。”津液之亏 耗者,则易表现为“瘦削燥红质”;体内水液滞留或代谢迟缓者,又多表现为“形胖腻滞质”。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每个个体之间实际上存在着阴阳量的一定差异,使不同个体之间在生命 活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某些倾向性和在属性上偏阴偏阳的差异性,形成古代医家常说的“阴 体”、“阳体”等。故章虚谷在《医门棒喝?人身阴阳体用论》中指出:“治病之要,首当察 人体质之阴阳强弱,而后方能调之使安。”章氏并根据人体阴阳强弱之异,将体质划分为阳 旺阴虚之质、阴阳俱盛之质、阴盛阳虚之质、阴阳俱弱之质四种类型。精之盈亏,则多与年 龄有关,老年体质的共性即为精之不足。 体质要素按其表现方式及其对体质形成意义之深刻程度,可分为体表直观性体质要素与 深层根源性体质要素。一般而言,从测试者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检测到的体质要素,如体型、 - 207 - 食欲、面色、舌象、脉象等,是由体表直接表现出的特性,为体表直观性体质要素。凡决定 体表直观性体质要素本质的,都属于深层根源性体质要素。从中医学角度而言,先天之精是 最深层根源性体质要素,阴阳的平衡调节居其次,再次则为脏腑与气血津液,均为深层根源 性体质要素。一般情况下,一种根源性体质要素往往控制着一种或多种体表直观性体质要素; 同时,一种体表直观性体质要素亦可以受几种深层根源性体质要素的控制。 体质要素一般具有遗传性、相对稳定性、可预测性、可变性、转化性、相关性等特性。 三、体质分类 古今医家对体质的分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内经》曾提出过阴阳 含量划分法、五行归属划分法、形态与机能特征分类法等,张介宾等采用藏象阴阳分类法, 叶天士等以阴阳属性分类,章虚谷则以阴阳虚实分类。现代医家由于采取的分类方法、观察 角度不同,对体质划分的类型、命名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有七分法、六分法、九分法、十二 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等,每一分类下又常有不同划分方法。比较集中的是六分法、七分法 与九分法,其划分的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及阴阳的盛衰变化。一般 可将人群中的体质分成正常和病态两大类,后者又可再细分为七个小类。 1(病态体质 (1)形壮亢奋质:形体较常人壮实,机能亢奋,主要表现有活泼好动,敏捷有力,身 热不畏寒,喜冷饮食,面部易生痤疮,皮肤多油性,易脱发,性欲亢进,自制力较差。明?赵 献可所说的“太阳之人,虽冬月身不须棉,口常饮水,色欲无度,大便数日一行,芩连栀柏 大黄芒硝,恬不知怪”(《医贯》),即属此类体质。多见于青壮年,一般情况下只是偏离常态, 不应归入病态。但因代谢旺盛,消耗过多,有耗阴伤正之势,日久易演变为身热虚亢质。 (2)身萎疲乏质:这类体质适与形壮亢奋质特性相反,其人形体偏虚弱,机能较低下, 代谢率偏低,终日精神欠振奋,易疲乏无力,稍劳作即感到倦乏,不欲多言,不喜多动;面 色萎黄无华或[HT5,6”]白[KG-*3]光〖HT5〗白,毛发少光泽,平素既怕冷又怕热,易感 冒生病,病后多不发高热,却多半迁延难愈。清?章虚谷所说的“凡阴阳俱弱之质,常多病, 却不甚重,亦不能受大补大泻大寒大热之药。但宜和平之味,缓缓调之”(《医门棒喝》),即 属此类体质。此类体质易转化成形寒迟呆等类体质。 (3)身热虚亢质:形体偏清瘦,机能虚性亢奋,或一阵亢奋后难以持久,旋即转入低 落状态,新陈代谢中分解尤见旺盛;手足心发烫,手汗多,时有阵阵升火,烘热而面色呈潮 红,心烦,易急躁,多焦虑,情绪不宁,易失眠,冬天舒适而不耐暑热,平素多口干,欲饮 凉水,时有便秘,尿色偏深。可由形壮亢奋质演进而来,亦可因热性病日久,变易体质所致。 平素较易感受阳热病邪,患病后亦容易化热化燥。本类体质与瘦削燥红质比较接近,最终常 可发展成瘦削燥红质,而使体质更趋恶化。 (4)形寒迟呆质:体型可胖可瘦,以肥胖而白者为多,机能低下,代谢明显偏弱,产 热不足,四肢躯体不温,怕冷畏寒,手脚皮肤温度常年较正常人为低,喜欢夏日而不耐冬寒, 行动和反应迟缓,甚至呆顿,心跳偏慢,面色或苍白或偏灰,舌唇可偏紫暗色,冷天尤其灰 紫,大便多稀溏,不能受冷或饮食寒性之物,否则极易腹痛泄泻。明?赵献可所说的“太阴 之人,虽暑月不离复衣,食饮稍凉,便觉腹痛泄泻,参术姜桂,时不绝口,一有欲事,呻吟 不已”(《医贯》),便属此类体质中的典型。此类体质之人易感受寒湿等阴邪,生病后也极易 寒化湿化,适与身热虚亢质的特点相反,而与身萎疲乏质、形胖湿腻质和晦暗瘀滞质等较为 接近,常可相互转化。 (5)形胖湿腻质:体型多见肥白胖嫩,机能常紊乱,代谢有障碍;肢体多困重,懒于 动作,但能胜任一般劳作,反应亦呆顿,成年人可见大腹便便,脘腹痞满,口中甜粘,舌苔 厚腻,不欲饮水,潮湿雨季尤其难受,易患水肿、泄泻、心痹、中风等病症。中青年妇女还 - 208 - 常见月经不调、不孕、白带增多等。患病后易寒化湿化,易损伤阳气,与形寒迟呆质常可相 互转化。 (6)瘦削燥红质:体型十分瘦削,肤色偏苍老,呈暗褐色,皮肤干而粗糙,几无弹性; 各生理机能有的偏低弱,有的虚性亢奋,分解代谢偏旺;口干口渴,却不欲饮水;唇舌暗红, 少苔或无苔;体力差,虽欲动作却难以持久;大便艰难,数日一行,状如羊屎。这类体质者 体内津液极度亏耗,且以液亏阴伤为主。与身热虚亢质比较接近,但体质情况比后者更差。 (7)晦暗瘀滞质:体型可正常,可偏瘦,但肥胖者少见;肤色晦暗、灰滞,或见眼眶 黧黑,口舌唇色暗紫,手指末端粗大青紫;皮肤粗糙,甚有鳞状脱屑,或有丝丝红缕斑痕; 机能明显紊乱,气血运行迟缓,或瘀滞;新陈代谢有障碍,常有疼痛之症,诸症入冬尤为明 显。此类体质者患病后多迁延日久,很难痊愈,且易罹患肿瘤癥瘕之类病症。 2(正常体质 正常体质是个相对概念,介乎形壮亢奋和身萎疲乏,以及形胖湿腻和瘦削燥红之间,且 未见各种明显的病理征象者,即为正常体质。然而,体质存在着演变发展之势,正常与病态 之间常常只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并无截然的界限,介乎正常与某种病态体质之间的情况十分 普遍。况且任何分型都是带有模式性的,临床所见往往不是单一的类型,而有交错与夹杂。 四、影响体质的因素 体质特征,是建立在个体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等形质的强弱盛衰基础之上的,取决于这些 深层根源性体质要素。因此,凡影响个体深层根源性体质要素的因素,均可影响体质。 1(先天因素 体质的构成首先是来自于父母之精。《灵枢?天年》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 楯”。因此,父母生殖之精气的盈亏盛衰,决定着子代禀赋的厚薄强弱,影响着其体质。汉?王 充在《论衡?气寿》中指出:“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体弱,体弱则命短, 命短则多病寿短。”明?万全《幼科发挥》认为:“子于父母,一体而分。”父母形质精血的 强弱盛衰,造成了子代禀赋的不同,成年后可表现出体质的差异。诚如《灵枢?寿夭刚柔》 所指出:“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可见,在体质的形成过程中,先天 因素起着关键性作用,是它确定了体质的“基调”。但这只对体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体 质的强弱,还受到后天因素的综合作用。 另外,母体在受孕后至分娩期间对饮食起居、心理、劳逸等方面的调养以及患病情况, 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子代的体质。 2(年龄因素 中医学对人体结构与机能随着年龄而变化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灵枢?天年》曾以十 岁为阶段,较详细地描述过从十岁直到百岁随着年龄递增的脏腑气血等形质改变过程,说明 了人体气血及内脏盛衰与年龄之关系,在生长、发育、壮盛以至衰老、死亡的过程中,五脏 精气由盛至衰,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决定着人们的体质。 随着年龄的变化,男女体质的形成和演变,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1)从出生到青春期,是体质渐趋成熟、定型的阶段,体质基本定型于青春期之末。 (2)青春期到35 岁左右,女性的体质常会发生较明显的变化,且多半是转向病理性体 质,出现一些病态。相对而言,男性这一时期的变化不很显著。 (3)35 岁至更年期以前的男女,均处于壮年阶段,体质变化大多数较为平缓。 (4)50 岁上下的妇女和55,60 岁的男子进入了更年期,因精血骤减,体质也发生显 著变化。 (5)更年期以后的老年阶段,男女体质日渐虚性化,常以虚为主,兼夹痰瘀。 概而言之,小儿的体质特点为:机体不足之阴阳处于一种蓬勃生长的状态,且以阳生为 - 209 - 主要趋势,称为“纯阳之体”;小儿机体阴阳均未充足成熟,称为“稚阴稚阳”。石寿棠《医 原》说:“小儿,春令也,木德也,花之苞,果之萼,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稚阳未充, 则肌肤疏薄,易于感触;稚阴未长,则脏腑柔嫩,易于传变,易于伤阴。”另外,小儿脏腑 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明?万全《幼科发挥》并总结出“(小儿)五脏之 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为火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的特点。成年人一般气血 充盛,脏腑功能强健,体质类型已基本定型,一般而言比较稳定。老年人的体质改变常表现 出阴阳失调、气血渐衰、脏腑功能衰退、形体亏损、宿疾交加等特点。诚如《灵枢?天年》 所说:“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 气血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 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3(性别因素 就体质学而论,人类最基本的体质类型可分为男性体质与女性体质两大类。男女在体型、 脏器结构与生理功能上均有所不同,体质也存在着性别差异。《灵枢?五音五味》说:“妇之 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指出了男女的形质差异。除躯体形态和生理方面显而易见的不 同之外,男女差异主要有:“男子以肾为先天”(清?费伯雄《孟河先生医案》),“男子以精 为本”(清?程文囿《医述》);“女子以肝为先天”(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女子以 血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清?唐容川《血证论?男女异同论》指出:“男子主气, 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主”,“男子以气为主”。另外,女性体质随年龄变化较为显著,并 有月经期、妊娠期和产褥期的体质改变。当月经来潮后,体内产生了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故 中医学有经期感冒宜用小柴胡汤及热入血室等专论;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 各系统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对此,中医学素有“孕妇宜凉,产后宜温”之说,但张介宾 则认为:“夫孕之胎气必随母之藏气,大都阴虚者多热气,阳虚者多寒气,寒之则寒、热之 则热者是为平气。”至于产后,因其气血骤去,故体质状态与产前迥然不同,《金匮要略》总 结为:“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 燥,故大便难。”另一方面,产后又多瘀血内阻,诚如唐容川《血证论》所言:“既产之后, 身痛腰痛,恶血不尽,阻滞其气,故作痛也。” 4(地理因素 不同地区或地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包括地壳的物理性状,地球的化学成分、物产及 气候条件等特征。这些特征影响着不同地域人群的饮食结构、居住条件、生活方式、社会民 俗等,从而制约着不同地域生存的不同群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代谢方式和心理行为特 征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人类具有能动的适应性。由于自然环境条件不同,人类各自形成了 与其生存环境条件相协调的自我调节机制和适应方式,从而产生并形成了不同自然环境条件 下的体质特征。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指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体随地不同。 西北之人气深而厚,„„东南之人,气浮而薄。”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也曾讨论过不 同地域的人所表现出的体质差异,指出东方“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西方“其 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在内”。一般而言,北方人形体多壮实,多阳虚(脏 寒),腠理偏致密;东南之人多体型瘦弱,多阴虚湿热,腠理偏疏松;滨海临湖之人,多湿 多痰。 从现代医学地理学的角度看,地球在自身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壳元素分布 的不均匀性。由于人类及生物体内的元素丰度曲线与地壳元素丰度曲线是一致的,因此,地 壳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便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影响了全球各地区人类和生物生态的明显地 区性差异,而且,由于某些元素的过剩或缺乏,在一些地区还导致了许多地方性疾病和某些 疾病的高发现象。如水质硬度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相关,一般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在软水 地区比硬水地区高。 - 210 - 5(其他因素 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对体质有明显的影响。由于饮食物各有不同成分或性味特点,因此, 长期的饮食习惯和固定的膳食品种质量,久而久之可因体内某些成分的增减等变化而影响体 质。如饮食不足,影响气血的化生,可使体质虚弱。饮食偏嗜,使体内某种物质缺乏或过多, 可影响脏腑功能活动和精、气、血、津液的代谢,甚则成为导致某些疾病的原因。如嗜食肥 甘厚味可助湿生痰,形成形胖湿腻质;嗜食辛辣则易化火伤阴,形成阴虚火旺质;过食生冷 寒凉则会损伤脾胃阳气,有可能形成迟冷质。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营 养水平,则可使气血旺盛,体质强壮。 适度的劳作或形体锻炼,可使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活动旺盛而体质健壮。过 于安逸,则可使气血流行不畅,筋肉松弛,脾胃功能减退,而使体质下降,或形成痰瘀体质。 如《灵枢?根结》说:“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过度的劳作,则容易 损伤筋骨,消耗气血,使脏腑精气不足,功能减弱,形成虚性体质。 此外,疾病常与体质状态互为因果。大病久病之后,常使体质虚弱;某些慢性疾病(如 肾炎、肺结核等)迁延日久,患者的体质易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感染某些邪气,罹患某些 疾病(如麻疹)之后,又可使患者终身不再罹患此病。 五、体质与发病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疾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正气的结果,其发生、发展变化取决于邪正双 方的力量对比。正气是指机体对多种致病因子侵袭的抵抗力和维护、调节机体本身内在生理 动态平衡的能力以及对外界环境改变的适应力。体质就其构成要素而言,可以说是机体正气 盛衰偏颇和影响发病及疾病转化的潜在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体质与发病的关系可以反映 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 正气之盛衰偏颇决定着体质特征,而体质特征反映着正气之盛衰偏颇。一般而言,正气 旺盛者,体质强健,抗病力强;正气虚弱者,体质羸弱,抵抗力差。因此,人体能否感受外 邪而发病,主要取决于个体的体质状况。《灵枢?五变》曾以斧斤伐木为喻,作了精辟形象 的论述,指出:“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斧斤焉。夫 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 异耶?夫木之蚤花先生叶者,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久曝大旱,则脆木薄皮者,枝条 汁少而叶萎;久阴淫雨,则皮薄多汁者,皮溃而漉;卒风暴起,则刚脆之木,枝折杌伤;秋 霜疾风,则刚脆之木,根摇而叶落。凡此五者,各有所伤,况于人乎!”《灵枢?论勇》亦认 为:“有人于此,并行而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 病”,其原因即在于体质之强弱,即“黑色而皮厚肉坚,固不伤于四时之风”,薄皮弱肉者, 则不胜四时之虚风。 不仅外感病的发病如此,内伤杂病的发病亦与体质密切相关。吴谦《医宗金鉴》说:“凡 此九气(怒、喜、悲、恐、寒、炅、惊、劳、思)以生之病,壮者得之,气行而愈;弱者得 之,发为病也。”说明对某些情感刺激,机体发病与否不仅与刺激种类及其程度有关,更重 要的是与机体体质有关。正如《灵枢?本脏》所说:“人之有不可病者,至尽天寿,虽有深 忧大恐,怵惕之志,犹不能减也,甚寒大热,不能伤也;其有不离屏蔽室内,又无怵惕之恐, 然不免于病。”关键即在于个体体质之差异。 2(体质因素决定着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与疾病的倾向性 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常导致个体对某些致病因子有易感性,或对某些疾病有易罹性、倾 向性。清?吴德汉《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编》说:“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 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明 - 211 - 确指出了体质因素往往能决定个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灵枢?五变》曾指出:“肉不 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粗理而 肉不坚者,善病痹”。一般而言,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稚阴稚阳之体,常易感受外邪 或因饮食所伤而发病;年高之人,五脏精气多虚,体质转弱,易患痰饮、咳喘、眩晕、心悸、 消渴等病;肥人或痰湿内盛者,易患眩晕、中风;瘦人或阴虚体质者,易罹肺痨、咳嗽诸疾; 阳弱阴盛体质者易患肝郁气滞之证。《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气病于心则喜,并于肺则 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脏气发生偏聚盈虚的体质改变,可使体内形 成某种情感好发的潜在环境,使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增强,使七情的产生有一定的选择和 倾向性。这些均说明体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 此外,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的产生,以及过敏体质的形成也与个体的体质有重要关 联。 3(体质因素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 病邪侵入人体,导致疾病发生后,由于个体体质上固有的差异,机体对致病因子侵入的 反应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疾病证候类型。首先,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但因个体体质差 异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曾以酒醉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体质与发 病类型的关系,指出:“邪之着人,如饮酒然。凡人醉酒,脉必洪而数,气高身热,面目皆 赤,乃其常也。及言其变,各有不同。有醉后妄言妄动,醒后全然不知者;有虽沉醉而神思 终不乱者;有醉后应面赤而反刮白者,应痿弱而反刚强者,应壮热而反恶寒而战栗者;有易 醉易醒者;有难醉难醒者;有发呼欠及喷嚏者;有头眩眼花及头痛者。因其气血虚实之不同, 脏腑禀赋之各异,更兼过饮少饮之别,考其情状,各自不同,至于醉酒则一也。”《素问?风 论》指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厉风,或为偏枯,或为风 也,其病各异。”而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乃是“因人而异”所致,如“其人肥,则风气 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其次,病因不同,而体质因素相同时,也可表现为相同或相似的证候类型。如阳热体质 者,感受暑、热邪气而出现热证,乃势所必然;若系感受风寒邪气,亦可郁而化热,表现为 热性证候。中西医结合的大量临床实践在这一方面亦积累了不少资料,如肝炎、肝硬化、溃 疡病、慢性肾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红斑狼疮等都可以表现出肝肾阴虚之证,慢性结肠炎、 肝硬化、慢性肾炎、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时又都可以显现脾肾阳虚之证。虽然病因不同,但 由于体质相同,所以出现了相同的证。所以说,同病异证与异病同证,是以体质之差异为主 要依据的。 体质的特殊性之所以能决定患者发病后临床类型的倾向性,是由于不同的体质类型有不 同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可称之为质势。正常体质的人遭受病因作用时,即在体内 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而且不同的病因具有不同的病变,这种病理演变趋势称之为病势。具 有病理体质的人,一旦感受致病因子刺激而形成病理变化,则病势将和质势结合而形成临床 上此人所特定的证,即病势依附于质势,从体质而转化,可称之为质化。如正常质感受寒邪 则为寒病(病势),感受湿邪则为湿病(病势)。如果患者原属形寒迟呆质,以阳虚外寒为其 特征,则易感寒邪而为病,这是病因与体质同气相求的现象,此时寒邪(病势)加上形寒迟 呆质(质势)直中于里,则表现为质化;如果感受的是湿邪,则湿与寒合,从寒化而形成寒 湿,此亦是质化。对此,古代医家早有认识,并有不少精辟论述,如章虚谷《医门棒喝》说: “六气之邪,有阴阳的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医宗金鉴》亦指 出:“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 端不齐也。”石寿棠《医原》更具体地论述道:“六气伤人,因人而化,阴虚体质,最易化燥, 燥固为燥,即湿亦化为燥;阳虚体质,最易化湿,湿固为湿,即燥亦必夹湿。”质化的一般 规律是:素体阴虚阳亢者,机体机能相对亢奋,外邪侵入多从热化;素体阳虚阴盛者,机体 - 212 - 机能活动相对减弱,受邪后多从寒化;素体阴阳俱虚者,机体机能状况差,御邪力弱,易受 邪而从虚化或转为正虚邪恋之慢性病理过程;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燥化热化;若气虚 寒湿偏盛者,受邪后多从湿化寒化。 4(体质因素影响着疾病的传变和转归 疾病发生后是否传变以及传变的方向如何,除与感邪轻重、治疗是否得当有关外,还与 患者的体质状况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体质影响疾病的传变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一是体质 反映着正气的盛衰,因此,体质强壮者,一般传变较少,病程较短;反之,邪气易于深入, 病势较缓,传变多而病程缠绵。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脏, 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府。”二是通过影响病邪的“从化” 而影响疾病的传变。 体质也是影响疾病预后、转归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体质强壮者,抗邪力强,病程短, 预后好;体质弱者,抗病力差,病邪易乘虚内陷,疾病多难治愈,预后不良。诚如《素问?评 热病论》论劳风病的预后说:“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灵枢?论痛》云:“同 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均强调了体质因素在疾病预后、转归中的重要作 用。 正由于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着发病后临床类型的倾向性以及疾病的转归与预后,故中医临 床诊治疾病亦特别重视体质因素,将判别体质状况视为辨证的前提,或治病求本之本。如章 虚谷《医门棒喝》云:“治病之要,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而后方能调之使安。”近代江 南名医朱莘农说:“医道之难也,难于辨证;辨证之难也,难于验体。体质验明矣,阴阳可 别,虚实可分,症情之或深或浅,在脏在腑,亦可明悉,然后可以施治,是医家不易之准绳” (匡调元.人体体质学——理论、应用和发展[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1)。华岫 云就湿病的辨证也指出:“治法总宜辨体质阴阳,斯可以知寒热虚实之治。若其人色苍赤而 瘦,肌肉坚结者,其体属阳,此外感湿邪,必易于化热;若内生湿热,多因膏粱酒醴,必患 湿热湿火之症。若其人色白而肥,肌肉柔软者,其体属阴,若外感湿邪,不易化热;若内生 之湿,多因茶汤生冷太过,必患寒湿之症”(《临证指南医案》)。因此,因人制宜就成了中医 基本治则之一。有关体质与治疗的关系,详见养生与治疗一章。 [附]体质现代研究进展 体质问题是中医学研究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涉及体质的概念、构成、特征、类型及分布,体质与病 证的关系,以及某些体质类型的实验研究等。 1(中医体质的概念和内涵 对体质的概念和内涵所展开的探讨,主要有两种倾向:(1)身体素质:匡调元认为“人类体质是人群 和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代谢、机能与结 构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它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其所产生的病变类型的 倾向性”。何裕民认为:“体质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生长发育基础上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 这类特性在生理状态下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 罹性以及病理过程中病理发展的倾向性”。郑元让提出:体质是常态下的机体的自我调控能力和对外界环境 的适应能力。其中,卫外力和自和力是体质强弱的实质;阴阳、寒热、燥湿、虚实是体质之属性;阴阳偏 差是体质差别的根源。(2)心身统一:母国成认为:“在机体发育进程中,身体状况的强弱,及其与疾病斗 争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稳定的个体特征,可以称为体质。”人的体质结构,具有三大要素:?体态(人的外表 形态)。?质能(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特点和作用强度)。?气质(个体人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 来的精神面貌,性格,情绪的总和)。王琦认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 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并认为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 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 - 213 - 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 2(体质构成研究 对体质的结构要素,各家看法并不一致。有学者认为体质结构主要由以下特质组成:?自和力(调适 力):指机体自我调控、自行调整,从而适应环境变化,或从暂时的机能失常状态中自行摆脱出来,趋向常 态(稳态)的倾向和能力;?卫外力;?稳定性:指个体总体上心身机能的稳定程度;?反应性:包括反 应的快慢、强弱、趋向和结局等;?过敏性:是反应性的一种极端表现;?交感-迷走协调性;?代谢率; ?兴奋-抑制性;?流-滞度:指通畅条达和郁滞壅遏的程度;?燥-湿度:主要指体内液态成分的多少以及 分布状态;?其他:如成熟-衰老度等。这些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错,互为因果。个体的体质特征及 其态势的表现,常是这些特质综合作用的结果。有人则认为体质的结构为体态(人的外表形态)、质能(人 体组织器官的功能特点及作功强度)与气质(个体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性格、情 绪的总合)。其中质能一项为内脏机能、形态诸方面之统括,对于体质的改变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体态、气 质二者则为内部质能在体外的反映,具有察外而知内的特殊功用,三者共为一体,缺一不可。 3(体质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 对体质的分类各家差异较大,有七、六、八、九、四、五、十二分法等30 余种。在国内较有影响的有 匡调元氏的六分法,即以阴阳、气血、痰湿的生理、病理特征为依据,将体质分为正常质、晦涩质(气血 易阻者)、腻滞质(痰湿易盛者)、燥红质(阴易亏者)、迟冷质(阳易衰者)、倦[HT5”,6”]白[KG-08mm] 光〖HT5”〗质(气血易虚者)六大类。何裕民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瘀滞质、阴阳两虚 质六类。何氏等曾在大样本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研究体质类别,结果得到三大主型和若 干亚型,即强壮质、虚弱质(一种类似于气虚质,另一种则在气虚质的基础上兼有精血不足)、 失调质(包 括偏寒、偏热、偏湿、偏燥、瘀迟等多种亚型)。对体质类别间的关系之研究显示:强壮质与虚弱质呈明显 负相关,偏寒、偏湿、瘀迟与虚弱质均呈正相关,与强壮质呈负相关;偏热与虚弱质呈高度正相关,与强 壮质呈弱的负相关;偏热质与偏燥质、精血不足质呈极高度正相关;偏湿质除与强壮质呈负相关外,与其 他各种类型均呈正相关;瘀迟质与偏湿质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最高,达0.7949,几近正相关;瘀迟质与虚弱 质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也达0. 7 左右,提示虚多挟瘀;偏寒偏热均可兼见瘀迟,但明显以偏寒质为多,提示 “寒则凝滞”。另外,王琦则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七类,等等。 总体而言,中医体质分类存在各自为阵、体质类型命名与证雷同,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不相统一问 题。 体质类型的分布,又涉及健康人、不同年龄、性别、体型、地域等多个方面。有学者对健康人群体质 类型调查后发现:其中正常型占8.1%,偏阴虚型占31.9%,偏阳虚型占43.1%,偏湿盛型占11.1%,偏气 虚型占5.6%,各体质类型在基础生理指标方面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体型与体质类型的调查发现,匀称 型中正常体质所占比例最高,达38.9%,肥胖型中属正常质的较瘦削型为多;阳虚体质以肥胖者比例最高, 占22.5%,阴虚体质则以瘦削者比例最大,达36.1%。阴阳两虚质亦以瘦削者比例最高,阴虚质和阴阳两 虚质在肥胖及匀称型之间无明显差异;痰湿质以肥胖型最多,占14.7%,而在瘦削型与匀称型之间无明显 差异;从兼挟类型来看,挟痰湿者以肥胖体型最多,占35.9%,兼瘀滞者以瘦削型最多,占15.7%,均明 显高于其他体型。有人调查了732 例小儿,结果:正常型500 人,占68%;脾胃虚弱型207 人,占28%; 肝肾不足型16 人,占2%;血虚型1 人,占0.1%;未发现肾气不足型。有人对1061 例小儿体质调查,分 为均衡质(阴阳相对均衡)与不均衡质(阴阳相对不均衡)两大类。在不均衡质中又分为肺脾质?、?型, 脾肾质?、?型(?型为阳多阴少,?型为阴多阳少型),并研究分析了不同体质类型的差异。对1075 例 老年人体质类型调查发现,正常体质者32 例,占2.98%,异常体质1043 例,占97.02%,在异常体质中, 以阳虚质及瘀滞质为最多,分别占46.14%和45.30%。在体型与体质关系上,老年人壮实及匀称型体型的 正常体质较多,分别占6.80%和3.26%,而虚弱体型中没有正常体质存在。在1043 例老年人的异常体质中, 阳虚型体质及痰湿型体质均以肥胖体型最多,其中阳虚体质,肥胖体型占81.64%,瘦削体型为28.13%, 壮实体型为31.63%,匀称体型为53.56%,虚弱体型为58.67%;在痰湿体质中,肥胖体型占77.55%,虚弱 体型为9.33%,壮实体型为11.32%,瘦削体型为14.29%;在阴虚型体质中,以壮实、瘦削体型最多,分别 - 214 - 占57.14%、52.81%,匀称体型占31.02%;瘀滞型体质中,以肥胖型最高,为63.27%,匀称体型为47.80%, 虚弱体型为45.33%。老年人异常体质,常以一种体质为主,兼挟其他体质,其中以阳虚质兼挟痰湿质及瘀 滞质最多。另有学者调查了2268 例体质与年龄的关系后总结发现:随着年龄的递增,正常体质者的比例逐 渐下降,异常体质明显增多,异常体质比例增加的幅度与年龄递增呈显著正相关性,其中以阴虚体质者的 比例逐段递增最为显著,老年组中1/3 左右都属于阴虚质,较之青少年组高4 倍多;从体质类型来看,随 着年龄的增加,痰湿体质逐渐增多,所占比例从青少年时的1.51%递增到老年组的9.54%,瘀滞质亦随年 龄递增,20 岁以下组无一例瘀滞质,到了老年组上升到4.58%,二者增加幅度与年龄的变化均有显著正相 关性;调查还发现,随着年龄的递增,体质兼挟者的比例呈直线上升,20 岁以下者仅3.54%可见有兼挟体 质者,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兼挟体质者到老年组(60 岁以上)已上升到37.40%,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人 群体质的构成情况日趋复杂,并且虚弱体质或兼挟虚弱型体质者亦明显增多,其比例从青少年时的1/3 上 升到老年时的3/4 左右。另有研究表明,由青年?中年?老年,痰湿体质人数在各年龄段所占百分比呈明 显递增趋势,分别为13.6%、35.7%和62.0%。对性别体质的研究表明:男性正常质明显多于女性。在男女 体质病理类型分布中,阴虚质和阴阳两虚质女性均极其显著地多于男性,而瘀滞质则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另有研究揭示女子多虚弱、偏颇、失调体质,与男子相比,尤以精血不足等虚弱体质为多见;男性强壮质 量性的分值和比例都明显高于女性;男性瘀滞质者更多地属于强壮质,而女性则主要是偏于虚弱。对不同 地域的体质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不同地理区域的人群,体质构成具有显著差异,尤其是病理体质中的阴虚 质、阳虚质、阴阳两虚质、瘀滞质、痰湿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痰湿体质的发生率与地理区域具有非 常显著的相关性。从地理区域分布来看,痰湿体质以青海、西藏地区发生率最高,占80%,可能与该区地 处高原,基础代谢低,在饮食结构上又多偏动物脂肪及奶类食品有关;新疆地区的发生率居 第二位,占 59.4%,亦高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东南沿海地区的发生率高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与沿海地区高温多雨, 气候湿热,受海洋影响明显有关。另外,有学者在调查了2500 例新疆伊宁地区的人群体质后发现,伊宁地 区的人群体质特点以气阴偏亏者居多,而单纯阳偏亏者较少,并认为这与“西方生燥”,“燥胜则干”的地 理气候因素有关,也与饮食结构(素食热性食物、牛羊肉、奶类)有关。另有调查显示,东南之地“身热 虚亢质”较西北高出2.25 倍,形寒迟冷质则西北较东南高出5 倍,形胖湿腻质则越趋濒海或靠东南之地则 越多。 4(体质与发病关系研究 一般而言,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证型,决定着证的转归和疾病的预后。病证常是病势加上质 势的综合表现,大多是后天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一时性的、变化较迅速的反应;体质则是机体在遗传因 素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性。有人对121 例肝病与体质类型进行研究,发现体质与证候的发生、性 质、病位及病势均有密切关系,如对肝阳上亢证和肝阳化风证的体质调查表明,属阴弱质的占这两个证候 总数的78%;再如湿腻质,其湿腻之性易化生痰浊为患,若为肝阳上亢证则易因其质性而挟痰浊,肝郁脾 虚证亦可因其质性而表现出较明显的脾湿壅盛之证,并且湿腻质之为病证,很少燥化。有人探讨乙肝发病 的机理,认为基因多态性是个体体质差异的基础,但多个基因产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才是体质特征的根本 反映。由于基因最初产物离最终产物之间尚有一段距离,很难以单个基因活动中找出与体质特征有关的联 系,而体质又是证形成的基础,证相当于西医疾病过程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及其临床表型。因此体质研究 将有助于阐明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可将体质看作一种功能特定的内在组合。根据这一组合反映出的神经- 内分泌-免疫反应、代谢等类型确定相应的基因表达谱和分子表达谱,从个体的整个遗传学背景上,从与体 质相关各系统、各层次、各环节上深入探讨HBV 感染发病机制。 对肥胖人痰湿型体质与常见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肥胖人痰湿型体质患高脂血症的机会远大于非痰 湿型体质(机会比为5.348);在所调查的全部高脂血症病人中, 73.68%的患者是由痰湿型体质所引起的。 对265 例肥胖冠心病患者进行体质调查,结果:痰湿体质151 人,占58.5%;有瘀血表现的202 人,占76.2%, 其中有明显瘀血表现的占16.6%;痰湿体质兼挟气虚、肾虚的比例明显大于非痰湿组,说明肥胖之人多痰 湿体质,痰湿体质又多兼挟瘀血、气虚、阳虚,所以,肥胖人痰湿型体质冠心病患者的证候表现多见痰湿、 瘀血、气虚、阳虚,说明体质是证候产生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对370 例糖尿病肥胖人的体质调查中,发现 - 215 - 痰湿体质的发生率为64.94%,在所有痰湿体质中,肥胖人痰湿体质的发生率为98.93%,说明肥胖人多痰 湿,痰湿体质是糖尿病肥胖人的主要体质类型;同时,有30.41%的肥胖人痰湿体质所患糖尿病只有痰湿体 质表现的特有证候,61.29%的人兼有阳虚证候,4.61%的人兼有血瘀证,3.69%的人兼气虚。对320 例肥胖 人的脑中风调查显示:属痰湿体质者190 人,占59.38%,而且痰湿体质随着发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 71.27%的脑中风肥胖人痰湿体质在发病时不兼有其他证候,而以痰湿体质所表现的痰湿证为主,仅有 18.78%的人兼阳虚,9.94%的人兼血瘀。钱成晟等从生理和生化角度,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表型与 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阳亢质、痰湿质和平和质分别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37.4%、47.6%、 15.0%;从体态上,痰湿质属于肥胖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痰湿质组最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 最低,心电图的异常率痰湿质明显高于阳亢质组。说明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阳亢质和痰湿质是两大基本 类型,痰湿质者多数属于肥胖型,预后可能要比其他体质的患者差。总之,从肥胖人常见的高脂血症、冠 心病、脑中风、糖尿病等发病人群来看,尽管各病症的起病动因不同,分属四种不同的疾病,但其发生、 发展的病理基础,具有很高的相似、相同性,即大都具有痰湿型体质的病理特征,说明肥胖人上述疾病的 发生、发展转归,与痰湿型体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张敏等通过对1763 例社区人员中医体质筛查的研究,把社区人群的体质分为正常体质和病理体质两大 类,病理体质人群中85.8%患有各类高血压的比例较高,痰湿型、阴虚型患脑卒中的比例较高,瘀血型、 痰湿型患冠心病的比例较高。并提出通过体质干预来控制和管理社区中的慢性病的工作模式。有人将122 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分为阳亢质、痰湿质两组,比较两组血压负荷和血压变异的特征。 结果两组夜间收缩压血压变异(nSBPSD) 、夜间舒张压血压变异(nDBPSD)、夜间平均动脉压血压变异 (nMAPSD)、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nDBPrr)以及24h 平均收缩压(24h 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 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平均动脉压(n MAP)、夜间舒张压均大于正常界限次数的百分率(nDBPLO),两 组差异均有显著性。说明痰湿质高血压病患者较阳亢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减小明显,血压负荷增 大,可能容易发生靶器官损害。 有人调查了小儿贫血、厌食、复感的体质类型分布,其中贫血者气虚型占85.94%;厌食以气阴两虚型 为多(47.86%),阴虚型次之(34.28%);气虚、气阴两虚的复感儿各占45.73%及37.77%。有报道说肥胖 小儿易患湿疹、腹泻、喘息,燥热体质易患乳蛾、口疮口糜,阳盛质新生儿易患红臀、痱子,阴盛质易患 水肿,胃热、肾虚型体质小儿对龋病的易感性增强。 5(有关体质的实验研究 有学者研究了中医阴阳不同体质体温与睡眠节律对轮班适应调节的差异,结果显示:夜班后代表体温 相位转移的体温最低值时刻点的转移速度,阳不足者日均后移32.78min,大于阴不足者的17.36min;夜班 后阳不足组体温节律与睡眠节律分离,阴不足组体温与睡眠节律同步。提示阴不足组体温节律稳定性较好, 阳不足组则易于调整,夜班后体温与睡眠节律失同步。王文宝等探索了中国北方汉族健康人中医质类型与 人类HLA 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阳多阴少型者的Aso 基因频率升高(RR=7.619,P<0.01),阴多 阳少型的B13 基因频率升高(RR=3.573,P<0.01);阴阳和平型未见相关。说明HLA 一Aso 基因与中国北 方汉族人的阳多阴少型密切相关,HLA 一B13基因则与阴多阳少型密切相关。 近年来,对肥胖人痰湿体质的实验研究较为深入。血脂检测的结果表明肥胖人痰湿型体质胆固醇、甘 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水平显著高于非痰湿型体质,而高密度脂蛋白及亚组分检测则提示痰湿型体 质显著低于非痰湿型体质,表明痰湿型体质的形成与脂代谢的失常具有密切关系,脂代谢紊乱是中医“痰 湿”产生的重要特质基础之一;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检测表明,痰湿型体质糖代谢障碍的程度较非痰湿 型体质更大;红细胞膜Na+-K+-ATP 酶活性检测表明,痰湿型体质能量代谢速度减慢,体内能量利用障碍, 糖、脂肪等供能物质较易蓄积;血浆过氧化脂质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表明,肥胖人痰湿质较非痰 湿质,在人体清除自由基损伤能力相同的情况下,自由基的数量显著高于非痰湿型体质,提示其较易产生 糖尿病和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测表明,肥胖人痰湿质全血粘度的低切率值和甲皱异形管 袢数目、血液流态和异常程度高于非痰湿质;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表明,肥胖痰湿质与正常人在人 类白细胞抗原HLA-A11、HLA-B40 一个位点上有显著差异,提示肥胖人痰湿型体质具有遗传特征。对肥胖 - 216 - 冠心病病人不同体质类型心阻抗微分图检测比较发现,痰湿体质组与非痰湿体质组在左心室最大收缩速度、 左心室射血期、左心室功能指数三项指标上比较有显著差异,而PEP/LVEF、CI 虽然有差异,但经处理无 显著意义。总之,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及亚组分水平的降低,血糖、胰岛素水平增高,Na+-K+-ATP 酶活性下降,血浆过氧化脂质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血液高粘滞状态等,构成了肥胖人痰湿型 体质的体质病理基础。 对易感儿体质与体液免疫变化关系的研究发现,易感儿某些免疫球蛋白低下与中医体质类型有一定联 系,肺脾质和脾肾质血清IgA 极显著低于均衡质,肺脾质分泌型IgA 极显著低于均衡质和脾肾质,脾肾质IgG 极显著低于均衡质和肺脾质,肺脾质IgM 极显著低于脾肾质,肺脾质和脾肾质C3 极显著低于均衡质。 有学者为探讨“寒体”、“热体”大鼠肝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机制,通过测定3 月龄SD 雄性青年大鼠掌 温,将大鼠分为“热体”、“寒体”和对照组三组,采用氧电极法、荧光法、放免法等测定心率、肝线粒体 呼吸功能、氧化酶活性、游离钙及MDA 浓度和肝Na+-K+-ATP酶活性,结果表明“热体”的能量生成和能 量消耗均较寒体旺盛,心率也明显高于“寒体”。从能量生成方面看,“寒体”肝线粒体琥珀酸呼吸链R3 较“热体”慢,NADH 呼吸链R3 慢而R4 较快,因而使“寒体”呼吸控制率RCR 值(R3/R4)明显低于“热 体”,提示“寒体”组线粒体偶联较“热体”组差,其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亦较差,“寒体”线粒体 内膜质子漏较大,磷氧比(P/O)、氧化磷酸化效率(OPR)的结果亦支持上述观点。其中“寒体”R3 较慢 可能与琥珀酸氧化酶活性降低有关。进一步推测,“寒体”鼠较大的质子漏可能与线粒体钙代谢异常有关。 研究结果显示,“寒体”鼠肝细胞Mg2+-ATP 酶活性明显下降,这可能由于Mg2+-ATP 酶主要是指依赖于Mg2+ 的Ca2+ -ATP酶,它的活性下降,提示钙泵活性降低,而钙泵包括质膜、内质网膜、线粒体膜上的钙泵,因 此,“寒体”鼠较低的Mg2+ -ATP酶活性,可能会使胞内钙浓度升高。而胞内钙升高又会影响线粒体钙代谢, 联系本实验结果“寒体”线粒体内游离钙低于“热体”,因此推测“寒体”线粒体内膜两侧钙离子跨膜递度 较“热体”为大,其线粒体内膜持续Ca2+跨膜循环较“寒体”为快,从而使“寒体”的质子漏增大,进而 影响线粒体能量生成。另一方面,线粒体内的游离钙可调节丙酮酸脱氢酶, NAD+ -异柠檬酸脱氢酶等多种 脱氢酶活性,增大还原当量供应,并促进ATP 合成,因此“寒体”较低的线粒体游离钙与其较差的能量生 成效率有关。但“热体”鼠线粒体内MDA 较高,提示其有更大的氧化压力。由于氧化损伤可不断积累, 因此从长远角度看,这可能会对“热体”中老年期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肝细胞能量消耗看,“寒体”鼠Na+ -K+ - ATP酶活性较低,提示其ATP 利用生热作用亦较差,因而其线粒体内膜ADP/ATP 循环速度必定较“热体” 鼠差,不利于氧化磷酸化和保护线粒体巯基免受自由基攻击。 另外,有学者对10 种北京市常用的雌性实验大鼠进行外观、大便、舌象观察,并测定动物的体温以及 肾上腺、胸腺、脾脏重量和与中医体质学有关的生物化学指标,以探讨常用实验动物的中医体质学差别, 结果显示不同品系、同品系不同微生物等级的实验大鼠间在中医体质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6(体质与证的关系研究 由于体质影响着人体发病后的证候类型及其转归,因而也有不少学者对体质与证的相关性及其差别进 行了研究。颜德馨认为,体质与证之间存在着“体质与证的固有相属性,体质与证的潜在相关性,体质与 证的从化相应性”。匡调元将体质区分为正常体质与病理体质,病理体质是将病未病的病前状态,或者说是 隐匿状态。他认为体质与证的区别有四:一是形成原因不同。形成体质差异时以内因为主,禀赋即遗传特 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禀赋概念中还有男女性别和年龄差异,这是由生命本质决定的;形成病理体质的 原因大多数是隐匿的,作用微而缓,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形成病证以外因为主,证主要是在明显的、特定 的、相对而言比较急剧的致病因子作用于体质以后形成的。二是变化速度不同。体质转变时间长,病证转 变速度快。三是分型繁简不同,证型繁而质型简。四是调治难易不同。相对而言,证的治疗比较容易,质 的调整往往较为困难。匡氏并对将亚健康状态的人从属于证候、证候与体质的关系是量的关系、证候模型 与体质模型无本质区别等提法作了辨析。何裕民认为,证的基础实质是特定的身体素质,接受了某种病因 刺激,或受到某种病理过程的影响,从而表现出某种较有特异性的病理反应和类型。但体质与证毕竟属于 不同的范畴,体质属于生理范畴,证属于病理范畴;体质是相对稳定且长期存在的,证则是可变的、阶段 性的;体质和遗传关系密切,而证与遗传的关系则不如体质密切。在一般情况下,体质对证的类型和转变 - 217 - 有内在的规定性,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急性疾病时,证的表现也不一定取决于体质,二者并不完全存 在一致性和同发性。王前奔等从体质影响证的形成和体质制约着证的转变与转归两个方面,论证了体质和 证的关系并提示了这种关系在预防学、诊断学和治疗学上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他们还分别从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临床前预防)、三级预防(临床预防)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医体质学说对疾病预 防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利用中医体质理论进行疾病群体预防的途径和方法。陈家旭认为,体质的差异性导 致病证的多变性:病因相同,体质不同,证亦不同;疾病相同,体质不同,证亦不同;疾病不同,体质相 同,证亦相同。即体质是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基础。因而在证候诊断方面,提出“据质求因,据质定性, 据质明位,据质审势”。王琦认为体质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机体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和病变过程的倾向性, 证的背后或多或少体现着个体的体质特点。但在一定情况下,某些证候与体质状态并不一致,因为证是病 变过程中阶段性反应,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可表现有不同的症状特点,当某些疾病超越体质制约的程度, 则又可反过来影响体质的改变。另有人通过对中医体质与传统的中医证之间的差别的简要分析,认为二者 在历史起源、研究方法及命名方式方面存在相同之处,在构成要素、形成原因、变化速度、调治难易及分 型繁简方面有相异之处;同时体质类型对于证型具有决定性影响,认为正确认识中医体质与证将有助于正 确处理人体与疾病的关系。 另外,有人对现代生活方式与人类体质演化的研究认为,生存环境的恶化、饮食结构的改变、吸烟饮 酒人数的剧增、尚补习俗的泛化、精神紧张躁动等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使现代人的人群体质 发生了变异,具有形盛体实、郁火内生、湿热蕴积等特征,这是众多“文明病”高发病率、低龄化的根源 之一。
/
本文档为【中医看体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