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2017-09-20 10页 doc 26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9139

暂无简介

举报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的一位新精神分析学家。他重视人格发展中各阶段的心理社会任务的解决,提出了心理社会问题理论,其要点如下: 1、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从出生到晚年的一系列阶段,而每个阶段都 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面临一种心理社会问题。 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解决面临的问题,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解决得好则有助于人格发展,解决不好则给人格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即出现危机。这样既不利于由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过渡,还会影响以后各阶段的发展。 埃里克森根据人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的一位新精神分析学家。他重视人格发展中各阶段的心理社会任务的解决,提出了心理社会问题理论,其要点如下: 1、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从出生到晚年的一系列阶段,而每个阶段都 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面临一种心理社会问题。 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解决面临的问题,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解决得好则有助于人格发展,解决不好则给人格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即出现危机。这样既不利于由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过渡,还会影响以后各阶段的发展。 埃里克森根据人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是按生理发展的)顺序排列的,但每阶段能否顺利渡过则是与社会环境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关,故此命之为“心理社会问题”理论。 2、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按照时间顺序,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1)信任对不信任(0,1岁) 第一阶段这是婴儿期。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是人对周围现实 的基本态度,是健康人格的根基。它在第一年就开始形成,而后逐渐发展。新生婴儿必须依靠别人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如果能从父母及他人那里获得满足,就会对现实、对人生产生信任感。如果,没人理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不信任感。如果这种不信任感扩展下去,就会形成缺乏安全感、猜疑、不信任、不友好等人格品质。 (2)自主对羞怯(2,3岁) 第二阶段是幼儿前期。该阶段开始行走和学习语言,孩子要求自己探索周围环境,开始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不愿别人干预,如想自己穿衣、吃饭、行走、大小便等。如果父母或成人允许并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表扬鼓励孩子,那么,孩子将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对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养成自主、自立的人格特征。相反,如果对孩子过分溺爱和限制,什么事都由成人代做,孩子将体验不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能独立、没用,产生羞怯、疑惑等。 (3)主动性对内疚(4,5岁) 第三阶段是幼儿后期。这时儿童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动作能力也得到较快发展。因而,儿童特别好奇,好问,主动探索的欲望很强,善于提出各种设想和建议。如果成人能耐心对待并细心回答他们的问题,适当评价鼓励他们的活动和建议,就可发展他们的判断能力,形成大胆地创造精神。反之,成人急躁、粗暴,不耐心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或设想,甚至过分限制、讥笑,就会形成胆怯、懊悔、内疚等人格特征。 (4)勤奋对自卑(6,11岁) 第四阶段是学龄期。进入小学,儿童追求自己学习上获得成功和得到赞许。若通过勤奋学习而获得了成功与赞许,他们就会继续勤奋努力,乐观进取,养成勤奋学习,勤奋工作的品质。如果屡遭失败,就会丧失自信和进取心,形成冷漠、自卑的人格特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l2,18岁) 第五阶段是青年初期,形成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自我同一性是在前四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对自己心理面貌的整合,即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与别人的异同,以及认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联方式。如果在前四个阶段建立起信任、自主、主动、勤奋等,所想所做的符合自己的实际身份,就能获得或建立起同一性,可以顺利地进入成年期。相反,在前四个阶段形成过多的不信任、羞怯、内疚、自卑,就会产生同一性混乱或角色混乱,陷入无所适从。如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不一致,怀疑自己,尝试扮演各种角色但都没有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的角色。由于没有建立起自我同一性,经常处于犹豫状态,缺乏自信,导致生活节奏缓慢,做事拖拉,没有活力,甚至极度孤僻。 (6)亲密对孤独( 18, 30岁) 第六阶段是青年晚期,成人初期,是形成亲密对孤独的时期。这一时期,青年人已走向社会,进入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之中。他们需要与伴侣、朋友、同事等建立爱情、友谊、团结与亲密的关系。如果发现自己不能与别人建立起友爱、亲密的关系,就会感到孤独,产生不愿与人接近的孤独感。 (7)创造性对自我专注(31,55岁) 第七阶段是成年期,是形成创造感或自我专注(停滞感)的时期,。这一阶 段正是成家立业之后,一方面自己承担着社会任务,有工作,有事业,要求为社会创造价值,发挥创造性;另一方面又有家庭,有孩子,需要照顾料理家务和孩子。如果能利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为事业而发挥创造力,就可获得创造感,进一步创造、再创造。如果只关心个人的需要与舒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陷入自我专注状态,就会产生停滞感。 (8)完善对绝望(约60岁以上) 第八阶段是晚年期,是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趋于完成和进行反省的时期。当对自己的一生作肯定的评价,觉得没有虚度时光,未竟事业由下一代接替延续,对一生不存在奢望时,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相反,当回顾一生,觉得一事无成,走过的道路充满坎坷,后悔当初的选择,重新开始又为时已晚,于是就充满悔恨、悲哀、绝望。 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以上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个阶段所面临的发展任务,以及需要解决的“危机”问题。这就是:婴儿期要培养信任,多给孩子关怀,避免产生不信任;幼儿前期要发展自主,大胆让孩子自己活动,避免产生羞怯、胆小;幼儿后期要进一步发展孩子的主动性,鼓励支持孩子的活动和建议,避免产生怀疑、内疚;学龄期要力促儿童学习成功,培养努力勤奋的品质,避免产生自卑;青年初期要帮助发展自我同一性,树立自信心,防止角色混乱;青年晚期发展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免产生孤独感;成年期或中年期在于努力发展创造性,防止自我专注的停滞产生;老年期在于发展满足感、完善感,避免绝望的产生。埃里克森认为,前一阶段任务完成得好坏,直接影响后一阶段的发展。而后一阶段如果条件好转,也可补偿前阶段的不足。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 ”、“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 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 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 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自我意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有一个萌芽、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刚出生的新生儿,并没有意识,也没有自我意识;只有一些简单、片断的感觉、动作和本能的反射,因而和一般的小动物没有多大区别。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分不清自己的身体与外界有什么区别,吮吸自己的指头和吮吸母亲的乳头或奶嘴一样。 只是在以后的生活中,由于不断与外界事物接触,身体器官、神经系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到1岁左右,产生了自我感觉,这是自我意识最原始、最初级的形态。这时,儿童逐渐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别开来,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例如,儿童发现咬自己的手和脚,与咬别的东西(玩具、饼干等)感觉不一样;自己推皮球,皮球就滚动了,等等。这就认识到自身是一个独立实体,是动作的主体,体验到了自我的存在和力量,产生了最初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形成了自我感觉。 当儿童在3岁左右,会用人称代词“我“来表示自己,用别的词表示其他事物时,说明他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次质变和飞跃,人的自我意识从此萌生。儿童掌握人称代词比掌握名词困难得多,代词具有很大的概括性,“我“一词可与每一个人相联系,运用时必须要有一个内部转奂过程。例如,母亲问孩子:“谁给你的糖,“孩子应该回答:“阿姨给我的糖。“而不能说成“阿姨给你的糖“。儿童要能完成人称代词运用中的这一内部转换,没有对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他物的一定的区别和把握,是不可能 的。当然,这时的儿童还没有关于自己内心的意识,像成人一样地沉思内省还是不可能的。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智力的发展,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也在逐渐发展着。不过,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水平也不同小学时期(童年期),儿童自我意识的特点是模糊,不大自觉、被动的心理活动主要指向外部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多少认识,如果问“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许多小学生会答不上来,说没有想过。即使回答,也往往是对自己一些外部特点的描述,如“我是一个爱画画的人“、“守纪律的人“、“爱玩猫的人“等,或者是转达教师、家长或其他成人对他的评价。他们也意识不到自己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因而内心世界很平静,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是一个“从快乐到快乐的时代“。 初中时期(少年期)的自我意识发展逐渐清晰、自觉了,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开始想到自己,开始“发现“了自己,比如,这时他会发现自己能想出某个主意,而别人想不出,从而感到自豪、得意;他们开始关心自己的发展,出现了理想或幻想,还有了许多内心的“小秘密“;他们开始对周围人们的精神世界、个性品质等感兴趣,欣赏文艺作品时,开始关注人物的内心体验、动机、想法、个性特点等,而不是像小学生那样,只注意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外部动作。但这时自我意识的水平还不高,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也不深。 人的自我意识的全新发展和最后成熟,是从青年初期(高中阶段)开始的,并在青年期内基本完成。它的显著特征是把原来主要朝向外部的认识活动,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自己的内心活动。比如,这时的青年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要自己回答: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长相如何,我的脾气、性格怎样,我有什么样的特长和才能,我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我怎样走人生之路,……等等。这是在个体智力成熟、生理成熟、社会地位和社会化迅速发展的基础上达到的。 青年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统一。自我意识的分化,就是自我意识在青年期由一个完整的自我一分为二,成为两个不同的“我“,一个是“理想的我“,即关于自己未来的总观点和总设想,“我希望成为怎样一个人“;另一个是“现实的化“,即当前的形象和实际水平,“我现在是怎样一个人“。或者说,分化成“主体的我“,,我是什么,我做什么;“客体的我“,,别人怎样看我,对我的态度如何等。这样,一个人就既是自我的观察者,又是被观察的对象。处在观察者地位的是“主体的我“,被自己观察的是“客体的我“。这就为青年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合理调节自身的行为和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自我意识的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由于青年不断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把“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加以比较,而在青年时期现实的我往往总是落后于理想的我,二者之间的矛盾和距离,会使他们感到很痛苦,并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从此进入一个内心动荡不安、情绪体验错综复杂的时期。青年人的情绪波动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矛盾所带来的。 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和不安,解除自我意识分化带来的矛盾,就促使青年去设法解决这种矛盾,求得自我意识的重新统一。这种重新统一,一般要到青年晚期才逐渐实现。当然,统一的类型不是尽如人意的。自我意识能积极统一的,即现实的自我能与正确的理想自趋于一致,则往往心情舒畅,生活如意;消极统一的,即不惜牺牲理想自我而趋同现实自我以达统一,则往往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悲观失望;而那些自我意识难以统一的,则往往内心苦闷,忧心忡忡,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失败感。这些都会对个性的形成和以后个性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
本文档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