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穴位敷贴技术规范

2017-09-19 3页 doc 21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254

暂无简介

举报
穴位敷贴技术规范穴 位 敷 贴  穴位敷贴: 用法: 病名 药物 取穴 定位 小儿消化不良 吴茱萸,五倍子,公丁香,灵磁石各等份,冰片、麝香少许,油膏调成黄豆大小。 伤食型:中脘、天枢为主穴,配足三里; 脾虚型:中脘、足三里为主穴,配关元、肾腧、脾腧。吐奶加内关,发热加大椎,久泻不愈加大肠腧。 小儿咳嗽 桔梗、吴茱萸、白芥子等份研末,每穴取3g米醋调糊状。 贴于膻中穴、双侧肺腧,固定,每天10小时,5天1疗程。 冬病夏治  小儿哮喘 穴位外敷药物常用白芥子、延胡、甘遂、细辛、肉桂等。使用时将上药研细末用...
穴位敷贴技术规范
穴 位 敷 贴  穴位敷贴: 用法: 病名 药物 取穴 定位 小儿消化不良 吴茱萸,五倍子,公丁香,灵磁石各等份,冰片、麝香少许,油膏调成黄豆大小。 伤食型:中脘、天枢为主穴,配足三里; 脾虚型:中脘、足三里为主穴,配关元、肾腧、脾腧。吐奶加内关,发热加大椎,久泻不愈加大肠腧。 小儿咳嗽 桔梗、吴茱萸、白芥子等份研末,每穴取3g米醋调糊状。 贴于膻中穴、双侧肺腧,固定,每天10小时,5天1疗程。 冬病夏治  小儿哮喘 穴位外敷药物常用白芥子、延胡、甘遂、细辛、肉桂等。使用时将上药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做成直径约为1cm的药饼,用胶布固定在穴位上, 穴位可选择肺俞、风门、厥阴俞、脾俞、心俞、膈俞、膏盲、肾俞等,每次选用左右对称6个穴位,交替外敷。 夏季三伏的第一天开始敷贴,每隔3天1次,每次3~4小时,可根据贴药后的感觉而缩短或延长贴药时间,敷后局部有蚁走感或皮肤出现发红、灼热、疼痛可提前取下,反之如贴后皮肤微痒舒适者可酌情延长贴药时间。敷贴10次为1疗程,一般连续敷贴3个夏季。 冬病夏治  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治疗的是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慢支)、阻塞性肺气肿、反复感冒等呼吸道的慢性疾病。 敷贴时多选用大椎(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此穴有宣散外邪、祛风止痛的作用)、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咳嗽气喘)、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具有养心安神、调理气血的作用)、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膈俞为血之会,有理气降逆、活血通络之功)、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处,此穴能通利气道,宣肺降气,止咳平喘),再配以脾俞、肾俞、神阙等。药物敷贴在肺俞、心俞、脾俞、肾俞等穴位上,可产生协同作用。 过敏性鼻炎 延胡索、细辛、甘遂、麻黄 大椎、风门、肺俞、肾俞、膏肓、志室为主穴。兼有慢性咽炎者,加百劳、天突;兼有哮喘者,加天突、定喘。 白芥子另研磨 皮疹 桃仁、红花、栀子、荆芥、地肤子、蒺藜、防风各等份,冰片适量 各种皮疹瘙痒 敷脐 汗证 五倍子、赤石脂、没食子、枯矾、煅牡蛎、五味子 自汗盗汗 注意事项:(三伏实为“夏之阳盛之时”,故选择三伏为治疗的最佳时机。夏至后第3个庚日为初伏;夏至后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2010年初伏为7月19日): 1.孕妇、3岁以下的儿童、严重心肺功能不足、过敏性体质、短时间敷贴即会大起泡者、感冒发烧者,禁忌敷贴。 2.每次敷贴时间为4-6小时,可视情况延长或缩短敷贴时间。 3.因药材属温热性质,于敷贴期间皮肤会有轻微瘙痒及烧灼感,此为正常反应。但若上述症状加剧且无法忍受时,请立即拆下。敷药处皮肤若出现瘙痒或红色丘疱疹,注意不要将其抓破。如贴敷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患者难以忍受,可提前揭去药物。 4. 敷贴期间鼓励患者适当多饮水,忌剧烈运动,防止小儿将药物抓掉。 5. 敷贴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宜饮食清淡,注意保暖。 6. 贴敷治疗过程中,局部出现水泡非常普遍,而且从某各种意义上,水泡的出现常预示治疗效果将良好。对小水泡可表面涂以络合碘溶液,任其自然吸收。水泡较大者,可先用消毒针各个挑破,排尽泡液,再涂以络合碘收敛防感染。如须防止局部起泡或发泡过大,可先在局部穴位处涂擦石蜡油或植物油少许,也可适当缩短贴敷时间。
/
本文档为【穴位敷贴技术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