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川菜里少不了的川味

2018-03-29 9页 doc 23KB 4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川菜里少不了的川味川菜里少不了的川味 川菜里少不了的“川味” ——谈谈数学课堂里的“数学味” 许 玲 洁 东岩乡校 摘要: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数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不能不说是值得欣慰的教学好现象。然而,随着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味”渐渐浓了起来,“数学味”却被逐渐淡化、冷落,致使数学课反倒丢了“数学味”,从而导致数学教育的失衡。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味”应该回归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本文试图从选择有效的学习材料,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进行必要的教学导向,制造激烈的思...
川菜里少不了的川味
川菜里少不了的川味 川菜里少不了的“川味” ——谈谈数学课堂里的“数学味” 许 玲 洁 东岩乡校 摘要: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数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不能不说是值得欣慰的教学好现象。然而,随着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味”渐渐浓了起来,“数学味”却被逐渐淡化、冷落,致使数学课反倒丢了“数学味”,从而导致数学教育的失衡。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味”应该回归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本文试图从选择有效的学习材料,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情境,进行必要的教学导向,制造激烈的思维冲突等方面来凸显 “数学味”,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希望这些方法的提出,对解决问题有实质性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数学味 背景描述: 一位老师上《吨的认识》一课,为了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进行了如下组织: 师:同学们,玲玲家上个月用水7吨,当玲玲知道我们国家还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很多地方饮水都有因难,玲玲家决定这个月节约用水1吨。请大家帮玲玲家出出主意,怎样节约用水, 生1:这个月只洗两次澡(生大笑) 生2:用洗脸的水洗脚。 师:说得好,也就是水可以重复利用。 生3:可以用洗脸的水洗脚,洗脚的水冲厕所。 生4:洗完菜的水也可以先留着,还可以做别的用。 生5:漱口的时候,要关水笼头。 „„ 现象评析: 这个案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浓浓的“生活味”。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用来渗透环保教育。这种做法某种意义上还应该得到肯定。可仔细一想,数学教学的特定任务如何完成呢,如果我们把这个环节整体搬到课上行吗,搬到社会课上呢,生活常识课行不行,不难看出都是可以的。可这与数学,与吨的认识有什么关系呢,那么,是不是说数学课上就不能做这些了呢,当然不是,我们说缺少“数学味”,是说教师没能从数学的角度来处理这些问题。真实的生活不能等同于数学的本质,数学的力量与价值在这种有点异化或泛化的生活化中,显得极其苍白与无力。 如果把教学设计修改成这样:首先引导学生对玲玲家用水情况作一,也就是估计每月用水7吨是个什么概念,是多还是少。考虑到教师在让学生体验吨时用到了一桶水,并已经让学生拎了拎这桶水,同时告诉了学生,这桶水重10千克,100桶这样的水重1吨。让学生估计到1月用水7号就是700桶,每天20多桶,应该算不少的。接下来再让学生讨论每月节约1吨水的可行性如何:每月节水1吨,就是每天节水3桶多一点,按冲两回厕所用水1桶估计,只有每天把冲6次厕所的水节约下来就可以了„„,那在这个过程中,有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估算的方法,我们说这种处理就具有了“数学味”。 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凸显“数学味”来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选择有效的学习材料,服务于“数学味”。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数学教材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教师在设计与课堂教学中也常常将生活化的材料引入课堂。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学会数学地思考。但当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材料时,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如果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思考,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 ,案例1, 如“搭配”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但在一位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就因为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影响了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 首先,教师先呈现两件上衣(黄色风衣、红色毛衣)、三件下装(咖啡色裤子、 红色裙子、蓝色牛仔裤),每次选一件上衣、一件下装,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然后,学生活动(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摆一摆)。 生1:有六种不同的穿法。 教师请他在投影仪上展示搭配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用每件上衣分别去配三件下装。 生2:我认为只有五种。 教师愣了一下,请他说想法。 生2:我认为上身穿风衣,下装穿裙子这样搭配不合理。因为风衣是冬天穿的,裙子是夏天穿的。 师(无奈地):这样穿的可能性有吗? 生2:这样穿在一起要被人笑话的。 这时又有学生举手。 生3:老师,只有四种。(教师呆住了)我认为上身穿红毛衣,下装穿咖啡色裤子,这样的颜色搭配也是不对的。我妈妈是卖服装的,我妈妈说过颜色这样搭配是卖不出去的。 …… ,案例2, 同样的一节课,另一位老师是这样选择学习材料的: 1、尝试猜想 师:现在我们挑选出了小志愿者,为他们准备了2种颜色的上衣和3种颜色的裤子 。(出示主题图:上衣红、黄颜色的2件,裤子蓝、绿、黑颜色的3条。)要使每人穿得不一样,能做到吗,请你猜一猜。(学生有的猜做不到,有的说能做到。 ) 2、思考讨论 师:要知道能不能使每人穿得不一样,关键要知道什么, 生:用不同的上衣和不同的裤子搭配,可以配成几种, 师:你一下子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真厉害~用上衣和裤子搭配,到底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请大家用简便的方法把各种穿法快速记录下来。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展示汇报。 生1:我是画图的,一件红色上衣可以搭配橙色、蓝色、绿色的裤子,一件黄色上衣也可以搭配橙色、蓝色、绿色的裤子,共有6种不同穿法。 生2:我是连线表示的,从上衣出发,因为1件上衣可以搭配3条裤子,2件就可搭配6条裤子。 生3:我们也是连线表示的,但是从裤子出发,1条裤子可与2件上衣连,3条裤子就有3个2。 生4:我的算式是2×3=6,我是这样想的:一件衣服可以有3种搭配方法,2件就有6种。师追问: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5:还可以编号记录。 ...... ,案例1,中,这位教师原本以为这里应该有 6种搭配方法,但是学生却从生活中实际的搭配出发,对问题做出了解释。正是因为教师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一直在生活经验中纠缠,影响了“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上升到数学思考的过程,使得这堂课失去了数学课该有的“数学味”。,案例2,中,这位教师选择了这样的学习材料:红、黄上衣和橙、绿、蓝裤子。她屏弃了素材的非本质属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不同颜色的搭配上,而不会考虑衣服的式样等无关因素。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序思考来解决了问题,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增强了数学思考的含量。这位教师的材料的选择就是力求挖掘“数学味”,对具体的学习材料赋予理性的数学思考。因此,我们必须合理选择生活化材料,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经验逐步上升到数学思考,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的意识,使数学课堂凸显“数学味”。 二、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凸显“数学味”。 现在,重视问题解决是各国和各地区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显著特点。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上,问题和探究已经开始占据学校数学课程的中心位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因。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认识活动的有效方法,它造成学生心理和知识内 容之间的不平衡。而学生要解决这种不平衡状态,就要通过认知活动,通过思考。好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以《商不变规律》教学为例。 教师呈现如下的问题情境:出示下面的表格,请同学们边计算边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14 140 280 560 5600 被除数 2 20 40 80 800 除数 商 接着,擦去表格中280、40,你可以填哪些数,然后,要求学生你能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继续写出几道与原来算式的商相同的除法算式吗,最后,如果只告诉你商是6,你能写出算式吗,能写几个, 这个案例中,擦去表格中280、40后的空格出现无疑是突兀的,但正是这一突兀的“空缺”,逼迫学生介入思考,并主动观察前后的被除数和除数,努力从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验证规律,实现知识的内化。整个问题情境的教学过程,充分暴露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认知策略水平及思维不断提炼的过程。这种充满挑战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思考的过程,必然为课堂注入鲜活的生命,使课堂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凸显浓浓的“数学味”。 三、进行必要的教学导向,把握住“数学味”。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探究、交流等活动做出适时的、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非数学活动倾向,教师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能迅速整合这些信息做出决策,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使学生能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数学问题,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性引导到数学活动中去,进行具有“数学味”的活动和思考,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上得到发展。 例如《乘法的初步认识》,执教者在上课一开始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情境,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园的一角”。老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踊跃发言: 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 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动呢~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 生4:我发现小兔们在开心地跳动着。 生5:我发现小鸡的头还在一动一动的,它们在啄米呢还是在啄虫子, 生6:我发现小桥上有两只小白兔,它们是要到桥这边来呢还是要过桥去, 至此,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老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不断又有新的发现。这样的情境创设到底为哪般,这样的情境创设,是在上数学课还是在上看图说话课,其实,在出示情景图后教师只要提问:图上有几种动物,它们是怎样站立的,接着引导学生2只2只地数小兔,4只4只地数小鸡,然后让学生想办法求小兔和小鸡各有多少只。 在这个问题上,省特级教师丁杭缨老师就十分注意。丁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其中就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碰到过1/2的例子, 生:我爸爸切西瓜,切出1/2给我吃。 师:你爸爸真行,要知道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是要有本领的。 生: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有1/2。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海平面把太阳平均分成2份的一刹那,你看到了太阳的1/2。 生:妈妈给我梳辫子,每只辫子是1/2。 师;假设妈妈给你梳辫子时两边分的头发是同样多,每只辫子的确是占1/2。 师:看样子同学们生活中碰到1/2的时候挺多。不过生活中的1/2和我们数学中的1/2有时有一点距离。 在这里,学生举的例都是完完全全的生活中的数学,他们对1/2的概念是有缺陷的,丁老师用科学的数学语言,娓娓地、不断地纠正补充学生头脑中1/2的形象, 使之更加完整,更加科学,牢牢把握住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因此,对于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非数学活动倾向,我们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迅速地做出决策,才能有效的监控数学教学活动,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性引导到数学活动中去,让我们的数学课在使学生感到“好玩”的同时又散发出浓浓的数学味。 四、制造激烈的思维冲突,围绕“数学味”。 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抽象,一种模型。正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一样,数学也是极具个性的。严密的逻辑使她精确,高度的抽象使她深邃,广泛的应用使她美丽。数学课往往与解决问题分不开的,于是制造思维冲突成了数学课的特色。如何 将学生思维冲突的焦点放在对数学关键性的内化上, 例如一位特级教师在设计“找规律”(类似植树问题)时,为了让学生自己发现“两个物体夹一个物体,在外面的那个物体就多一”这一规律,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下面的线段上任意画几个点,数点的个数与分成的段数,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得出了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1、点的个数比分成的段数少1。 2、点的个数比分成的段数多1。学生在激烈的思维冲突中闪现智慧,教师恰是利用了这样一个矛盾冲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达成共识,使学生在激烈的思维冲突中慢慢的感悟数学的规律。 再如:在一次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2×9×3”,如果按照运算顺序去做,学生还不会计算18×3,怎么办呢,我故意留了一段空白,学生们议论开了。 生1:老师,这题不能做,可能题目出错了。 生2:老师,因为9×3=27,交换9和3的位置积还是27,所以我想2×9×3就等于2×3×9=6×9=54。 多妙的方法呀~但我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设问:“两个数相乘有这样的规律,但今天遇到的是三个数相乘,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班上静得出奇,学生都在思考。我又轻声问道:“用2、3、9这三个数字还可以写出哪些乘法算式呢,”很快学生又编出了6道算式,于是我又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算式的结果又有什么联系。„„没想到,一个意料之外的题目被我巧妙地利用,引发了学生的深思,其 结果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我清楚地意识到:不要小看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只要给他们创造机会,提供舞台,引起学生的激烈的思维冲突,数学课堂将时时处处闪现智慧、充满灵性,我们的学生一定能慢慢的品出数学的规律。 在新课程实施后的今天,我们要静下心来,慢慢思索我们所走过的新课程探索之路,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走入新课程。关注数学味,决不意味着否定数学需要生活化,恰恰相反,这是在更高的层面上肯定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价值。 也是为了更好地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让全体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使一部分学生有更高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传承优良的数学传统,避免数学学习处于“浏览”层面。批判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数学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已经迈开了改革的步伐,在实践中思考,并且思考着实践,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我们和我们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伴着“新课程”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斯苗儿.《小学数学典型课例评价》.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郑毓信.《数学文化学》(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余正强.《数学学习与数学生活化的课堂把握》。
/
本文档为【川菜里少不了的川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