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姓名称谓 1、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

2017-10-07 43页 doc 69KB 90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姓名称谓 1、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姓名称谓 1、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姓名称谓 1、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 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 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 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2、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 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姓名称谓 1、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姓名称谓 1、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姓名称谓 1、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 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 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 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2、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 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 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 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 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吴趼人号我佛山 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3、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 (1)、 自称姓名或名。如“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4、绰号:又叫外号或诨名,绰号一般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而另起的“名 字”。绰号有褒有贬,如李白外号“诗仙”,项羽绰号“西楚霸王”等。 5、称小名:称呼对方小时候的名号,以示亲密或侮辱。如称呼曹操为“阿瞒”。 6、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 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 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7、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 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 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 一种“恶谥”。 8、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 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 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 袁项城(河南项城人)。 9、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 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10、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 故称。《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 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 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 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 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11、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 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再如诸葛亮曾封 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 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 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 称司马温公。 12、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 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 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 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 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 集》。 年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 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初度(小儿初生之时);襁褓(本义指婴儿的被子,后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周晬(zuì, 婴儿周岁);孩提(2-3岁的儿童);龆龀(tiáochân,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期);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幼学(小孩10岁);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 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 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及笄是女子十五岁(笄:jī,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表示成 年了);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 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半百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下寿、耳顺之年是六十岁;古稀、中寿是七十岁;耄(mào)耋(diã)、上寿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花 甲重开指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指一百四十岁。 古代人名称谓避讳 在中国古代,封建等级森严,十分讲究尊卑有序、长幼有别,于是人们在称帝王 和尊长者之名时,在称呼和书写上都应有所避讳。所谓避讳,就是不直接称呼帝王或尊长者 的名字。当朝的帝王和尊为至圣的孔子之名,全国人避讳之,谓之国讳或公讳;祖先和父亲 之名全家避之,谓之家讳或私讳。常见的避讳有二:一是改用同音、同义字来替代;二 是用缺笔画来避讳。 例如:下面是中国古代一些帝王和名人的避讳: 孔子名丘,“丘”字就采用了缺笔书写,把中间的一竖去掉了。 秦庄襄王名子楚,秦朝就把“楚”改为“荆”。如“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使将击荆。” (《史记?秦始皇本纪》)今湖北省地理上又称“荆楚大地”,源于此。 秦始皇名政,与“正”同音,为避之,后人称“正月”为“征月”,写成“端月”。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把“邦”改为“国”,如“何必去父母之邦”。因此现在常把“邦” “国”视为同义词,如“治国安邦”“邦国之交”。 汉文帝名恒,“恒”常改为“常”,在《史记》中,恒山常常写成“常山”,姮娥写成了 “嫦娥”。 汉吕后名雉,因此雉鸟改称为“野鸡”。王嫱字昭君,为避晋文帝司马昭之讳,改称为 “明君”或“明妃”。 隋炀帝名广,“广”常改为“博”,因此隋曹宪为《广雅》作音释时,把书名改为《博 雅》。 唐太宗名世民,“世”改为“代”或“系”,“民”改为“人”。如柳宗元在“凌遲不救 者三代”(《封建论》)句中把“三世”改为“三代”,在“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 之理乱未可知也”(《封建论》)句中把“生民”改为“生人”。他在《捕蛇者说》中把“民 风”改为“人风”。此外,观世音菩萨也略称“观音菩萨”,三省六部中的“民部”改为“户 部”。 唐高宗名治,“治”改为“理”、“持”、“化”。柳宗元《封建论》中的“继世而治”写 成了“继世而理”;《后汉书?王符传》中“治国之日舒以长”写成了“化国之日舒以长”。 唐代宗名豫,薯蓣曾经改名为“薯药”。宋英宗名曙,薯药又改名为“山药”。 女真族唐时隶属于契丹,因避契丹主宗真之讳,曾经改名为“女直”。 清代入关后的第一朝皇帝清世祖名福临,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曾下诏布恩,特许百姓 可不避讳“福”字,并假惺惺地说:“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清圣祖康熙名玄 烨,“玄”改为“元”,“烨”改为“煜”。因此清代著作或碑刻中许多应该用“玄”字的地方, 都统统写成了“元”字。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避讳尊长者之名的,以示对尊长的尊敬。譬如,司马迁父亲名 谈,所撰《史记》避讳“谈”字,《史记?季布传》中有一人叫赵谈的,改名为“赵同”。后 世人沿用此法,将与父亲同名的字改为“同”字。范晔父亲名泰,所撰《后汉书》避讳“泰” 字,凡书中人名或地名含有“泰”字一律写成“太”字。杜甫母亲名海棠,因此杜甫诗集中 无海棠诗。白居易父亲名鍠,与“宏”近音,因不应博学宏辞科,改应书判拔萃科。李贺父 亲名晋肃,“晋”与“进”同音,因此不得应进士科。苏轼祖父名序,为人写序文,凡“序” 字改用“叙”字;苏洵文章中改“序”为“引”。 皇帝的称谓 1、称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 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 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 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 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称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 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 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3、称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 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 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而这些庙号、谥号在历史 书籍及书报上是常见的。 4、称谥号: 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 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不叫 他周姬发,而叫他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国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 他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 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被消灭了。 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赢政于公元2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 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 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如汉武帝,他本名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 武”,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简称汉武帝。 怎么区分“庙号”和“谥号”:一般说: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凡称某某帝的便是谥号。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 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 等等(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称谥号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 圣大明孝皇帝”,这中间关键的是“明”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明朝中叶 后,帝王的称号多数以年号来称呼。如明朝末年皇帝朱由检,人们都叫他“崇祯”,“崇祯” 就是他的年号。到了清朝,皇帝也都以年号相称,如康熙、乾隆、光绪等。 经史子集分类 1、“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 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类 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主要有有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 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 子》。 2、“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 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 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 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 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 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3、“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 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 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 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 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4、“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 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 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 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 类人物的著作。 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史书分类 1、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 2、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3、编年体史书: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 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 事件的联系。 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 榷》。 4、纪传体史书: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 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 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 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 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 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 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 例如:二十四史 5、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里除了《史记》都是,以传记形式编写的一个朝代、时期 的史书 6、国别体:《 国语》、《战国策》,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7、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 史体。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闲先后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明陈邦 瞻的《宋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 事本末》等 台湾的古代名称 先秦时,为“瀛洲”。 秦灭汉兴,为“东瀛”。 三国时,为“夷洲”。 隋唐至宋朝时,为“流求”。 元朝时,为“琉球”。 明朝初叶,为“东番”;商船横渡海峡时,习 惯上以台湾北部高山为辨别方向的标记,因山势如罩鸡之笼,故又称“鸡笼”。 渔民们常在台湾西部港口修船补网,称港口为“魍湾”,后来泛指台湾。 明朝中叶,又有了“大湾”、 “大员”、“台员”之称。 福建沿海人民又称之为“埋冤”。因为在开发台湾过程中,不少大陆人民或遇风浪葬 身鱼腹,或水土不服客死他乡,“其状其惨,故以‘埋冤’名之”+见清施鸿保《闽杂记》,。以上四个名称与闽南土语“台湾”的读音相同,故称之。 明朝万历年间,因台湾“地形如 弯弓,浮海如平台”,遂称之为“台湾”。 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盘踞 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次年改台湾为“东都”。后来,其子郑经又改“东都”为“东宁”。 古代地理 1、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 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2、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 中原地区。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3、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 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4、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5、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 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6、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7、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8、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9、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 10、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11、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确定东西和左右。所 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 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12、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13、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14、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15、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16、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 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17、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18、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19、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20、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21、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今两广一带) 22、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23、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 指南方地区。 24、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25、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26、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27、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28、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29、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 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 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30、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 31、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32、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再如杭 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 风俗礼仪 1、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 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 “春季”为 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 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 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 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2、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 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 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3、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 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 股啖之。重耳做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 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4、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 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 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5、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 “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 原有关。屈原 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 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6、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 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 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 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 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 一大趣事。 7、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 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 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 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8、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 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 插茱萸等习俗。 9、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 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10、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 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 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 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 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11、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12、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 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 13、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 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 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 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14、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 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 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 15、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16、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 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17、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 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 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18、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 相沿施行。 19、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 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 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 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20、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 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 子为“朝”。 21、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 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22、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 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 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 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23、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24、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25、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 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 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 26、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 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 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 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27、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 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 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28、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 29、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 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 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30、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 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 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 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31、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 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 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1 2 3 4 5 6 7 8 32、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 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 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 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 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33、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 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34、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 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35、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 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 “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 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 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 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36、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37、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 意。 38、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 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 崇拜得五体投地。 39、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 40、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 迎。 41、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42、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 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 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饮食器用 43、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 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 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 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44、五牲:五种动物,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种指牛、羊、猪、犬、鸡;一种指麋、 鹿、磨、狼、兔;还有一种指磨、鹿、熊、狼、野猪。第一种说法流传较广。 45、五味: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种味道。烹调上讲究“五味调和”。 46、六畜: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47、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陶宗仪《南村 辍耕录》卷九云:“所谓八珍,则醍醐、麝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 玄玉浆也。”后世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48、古代食器: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簋(gui),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an) 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 有“簠簋对举”的说法。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 羹了。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 盆盂,均为盛物之器。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 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 刀割着吃。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 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 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 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贵族的食 器则以青铜居多。古代统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银或象牙制成。 49、古代炊具: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huo)、甑(zeng)、甗(yan)、鬲(li)等。鼎, 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 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 较大。古代常将整个动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朝, 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镬是无足的鼎,与现 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 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 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 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 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 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50、古代酒器: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 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 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彝、卣(you)、纍(lei)、缶(fou),都是形状不一的盛酒器。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角,口呈两尖角 形的饮酒器。觥(gon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 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 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卮,也是一种盛酒器。 51、羹:即肉汁。有两种:一种是纯肉汁,供食饮;另一种是肉羹,制成五味调和的 浓肉汤,后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 贫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为羹,这就是所谓的菜羹。 52、脍炙:脍,切细的鱼、肉;炙,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 串;干肉则用火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 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53、古代家具: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 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 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 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 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长 案、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各个朝代的家具,都讲 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刻精美,表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气派,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 一个组成部分。其独特风格与样式,对世界不少国家产生过深远影响。 音乐文娱 1、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 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 2、宫调: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 一声为音阶的起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 而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 3、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 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 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 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 “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4、俗乐: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称为“燕乐”。“雅 乐”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典礼乐舞,寻根究底,几乎都来自民间音乐,只不过改变了它的内容 和情调而已。有著名琴曲《广陵散》《酒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阳春 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 芭蕉》等,以及大量的寺院音乐、各地各种乐曲,其中不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 5、雅乐: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时所用的乐舞。周代雅乐是 指“六舞”(云门、咸池、大磬、大夏、大镬、大武,前四种属文舞,后两种属武舞)。以后历代统治者都把这奉为乐舞的最高典范,认为它的音乐“中正和平”,歌词“典雅纯正”, 故称之为“雅乐”。各个朝代均循礼作乐,歌功颂德,此类乐舞统称为“雅乐”。 6、春江花月夜: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陈后主(陈叔宝)所创,原词已佚。隋炀帝、温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唐代张若虚所作的《春江花月夜》最为出名。 7、霓裳羽衣舞:即《霓裳羽衣曲》,简称《霓裳》。唐代宫廷乐舞。其由来传说不一: 有的说,唐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归而作之;有的说,此曲是《婆罗门曲》之别名; 有的说,唐玄宗凭幻想写成前半曲,又将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改编成后半曲合而 制之。白居易有首诗,对此曲的演唱作了详尽的描述。 8、十面埋伏:琵琶大曲。明代后期已在民间流传。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 在垓下最后决战之情景,运用了琵琶特有的表现技巧,表现古代战争中干军万马冲锋陷阵之 势,十分生动。此曲是传统琵琶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9、五射:古代的五种射技。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 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 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 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10、文房四宝: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文房,即书房。北宋苏易简 著有《文房四谱》一书,叙述了四种文具的品类及故实等。这些文具,制作历史悠久,名手 辈出,且品类丰富,风格独特。著名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歙墨、广东端州的 端砚、浙江吴兴的湖笔。 11、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 造型艺术。汉字经历了篆、隶、楷等发展阶段,技法日精,在文字书写的点画篇章之间,表 达出作者的性格、情感、意趣、素养、气质等精神因素,遂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用笔、结 构、章法为书法之大要。从商周甲骨文、两周金文、秦篆、汉隶,以及魏晋到唐宋楷、行、 草,书体繁复,流派众多,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等伟大的书法家,留下了《兰亭序》 《自叙帖》等珍贵书法遗产。 12、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今人一般认为后两种与造字无关。象形即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 月、山、羊、马”等,象形字全是独体字。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 “上、下、本、末、中、甘、刃”等,指事字也全是独体字。会意是由两个或多个字合起来 表达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明、旦、采、休”等。 科举制度 1、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 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 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2、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 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3、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 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 别居。” 4、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 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 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5、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6、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 名叫解(jie)元。 7、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 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 第一名叫会元。 8、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 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 “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 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9、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 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10、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 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 11、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12、解元: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13、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 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 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14、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 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15、贡士: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16、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17、生员:即秀才,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 称秀才为茂才. 18、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 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 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 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 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 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 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 《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 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19、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 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20、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21、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22、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23、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24、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 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 数为主。 25、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26、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 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 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27、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 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 28、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 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29、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 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 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 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30、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 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31、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 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32、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 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 33、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 训导之职。 34、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 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35、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 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36、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 37、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 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38、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 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天文历法 1、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 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 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 2、四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 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 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3、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 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 月亮为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4、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 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 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 5、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 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 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 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6、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 阳”。 7、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 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8、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 9、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 10、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1、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 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12、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 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 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 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天色纪时: 夜半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地支纪时: 子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化纪时: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 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13、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 五夜。 夜间时辰 、 五更五鼓、 五夜 、 现代时间 黄昏、 一更一鼓 、 甲夜 、 19-21点 人定、 二更二鼓、 乙夜 、 21-23点 夜半 、 三更三鼓、 丙夜 、 23-1点 鸡鸣 、 四更四鼓、 丁夜、 1-3点 平旦 、五更五鼓 、戊夜 、3-5点
/
本文档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姓名称谓 1、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