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从古气象学谈运气学与医学气象学重点

从古气象学谈运气学与医学气象学重点

2019-05-12 7页 doc 21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706

暂无简介

举报
从古气象学谈运气学与医学气象学重点从古气象学谈运气学与医学气象学 1从古气象学浅谈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 , 是探讨气象运动规律及其与人体生理、病变关系的科学。古代研究气象运动 , 涉及面较广 , 诸如历法、天文、气候、物候等。人们若不能把握寒暑阴晴的变化规律 , 衣食住行都会发生问题。远在三千年以前 , 殷墟甲骨文的许多卜辞中都记有阴晴雨雪的变化。到周朝前半期 , 人们已经搜集了许多气象学的经验 , 并编为诗歌 , 使妇孺可以传诵。如《诗经 ? 小雅 ? 頍弁》:“ 如彼雨雪 , 先集维霰”, 意思是冬天要下大雪之前 , 必先飞雪珠。又《国风 ? 鄘风 ?...
从古气象学谈运气学与医学气象学重点
从古气象学谈运气学与医学气象学 1从古气象学浅谈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 , 是探讨气象运动规律及其与人体生理、病变关系的科学。古代研究气象运动 , 涉及面较广 , 诸如历法、天文、气候、物候等。人们若不能把握寒暑阴晴的变化规律 , 衣食住行都会发生问题。远在三千年以前 , 殷墟甲骨文的许多卜辞中都记有阴晴雨雪的变化。到周朝前半期 , 人们已经搜集了许多气象学的经验 , 并编为诗歌 , 使妇孺可以传诵。如《诗经 ? 小雅 ? 頍弁》:“ 如彼雨雪 , 先集维霰”, 意思是冬天要下大雪之前 , 必先飞雪珠。又《国风 ? 鄘风 ? 蝃蝀》:“ 朝隮于西 , 崇朝其雨”, 意思是早晨太阳东升时 , 在西方看见虹 , 不久就要下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 铁器普遍应用 , 生产技术和交通工具大有改进 , 天文学和气象学知识也大大 提高 , 给运气学说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我国古代在气象和天象观测方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及详细的和总结。例如 , 春秋以前 , 没有二十四节气 , 人们的活动要看星宿的出没作决定 , 所以人们普 遍观测天象。明 ? 顾炎武《日知录》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多 , 七月流火 , 农夫之辞也;… 三星在户?, 妇人之语也。… 月离于华?, 戌卒之作也;“ 龙尾伏辰”, 儿童之谣也” 。“ 七月流火”,“ 三星在户”“ 月离于毕”,“ 龙尾伏辰” ① , 均为当时 流传在民间的气象谚语 , 分别见于《诗经》、《春秋左传》等典籍中 , 可见春秋战国以前 , 中国人民的天象知识已相当普遍。并且 , 对大旱、大水、大寒、以及霜、雪、冰、雹等特殊气候的记载 , 极为重视。例如南宋 , 从高宗绍兴五年 (1131年到理宗景定五年 (1264年 , 凡一百三十三年间 , 有四十二次杭州晚春下雪的记载。气象学家根据这些记载和近年杭州降雪日期相比 , 推断在南宋时代的春天降雪期 , 要比现在延迟两个星期。说明在十二、三世纪时 , 杭州的春天要比现在冷 1℃左右。所以我国着名科学家竺可桢说:“ 在我们的史书上和各地方志上 , 古代气候记录的 丰富 , 是世界各国所不能比拟的” 。此外 , 古人对气象的研究 , 不仅单凭直观观测 , 还制造仪器以辅助观测之不足。如后汉 (或魏晋人所着的《三辅黄图》记:“ 长安 宫 南有灵台 , 高十五仞 , 上有天仪 , 张衡所制。又有相风铜乌 , 过风乃动。其制法虽不详 , 但据《观象玩占》说:“ 凡候风必于高平远畅之地 , 立五丈竿 , 于竿首作盘 ; 上作三足乌 , 两足连上外立 , 一足系下内转 , 风来则转 , 回首向之 , 乌口衔花 , 花施则占之。可知张衡的候风铜乌 , 和西方屋顶上的候风鸡相类。西方的候风鸡 , 十二世纪时始见于记载 , 要比张衡候风铜乌迟一千年左右。雨量器也是中国最早应用的。宋 ? 秦九韶着的《数书九章》中有一算题 , 就是计算雨量的容积。到明永乐末年 (1424年令全国各州县报告雨量多少 , 当时各县统颁发了雨量器 , 一直发到朝鲜。清康熙、乾隆年间 , 继承了明朝这一优良 , 制造统一雨量器 , 颁发至当时全国各地。西方到十七世纪才用雨量器。此外张衡创“ 浑天学说” 的同时 , 还制 造“ 浑天仪”, 立黄赤二道 , 相交成二十四度 ; 分全球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立南北二极 , 布置二十八宿及日月五星 , 以漏水转之。某星始出 , 某星方中 , 某星 今没 , 和实际极为相符 , 其精巧之程度为中外前所未有。这些仪器的制成与应用 , 使人们对天象和气象的认识大大地提高了一步。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 , 我国古代在气象学、天文学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 具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1.1季节气候的划分 各地区的气象变化都有相对固定的周期节律 , 称之为季节 , 季节反映了气象变化的规律。四季 , 指春夏秋冬四时 , 主要反映气温的年周期变化 , 在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周期中 , 地球以赤道为轴心的南北极来回摆动 , 是我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有明显四季气象特征的天文背景。运气学在四季气候变化规律的气象背景下 , 独具特色地构建了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的医学 气象学理论。五季 , 是按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五个时段 , 其以寒热气候特征为主 , 又考虑燥湿等气象要素 , 更能反映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运气学以此为依据 , 把一年运气划分为五季 , 形成了主时五运说 , 每运各 73.05日 , 每年约从大寒日起为初 运木 , 主风 ; 二运火 , 主热 ; 三运土 , 主湿 ; 四运金 , 主燥 ; 终运水 , 主寒。六节 , 又称为六季或六气 , 也是按照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六个阶段。按五行相生次序分 为六步 , 称为“ 六节”, 每节各 有相应的气候特征与之相配 , 分别为风、热、暑、湿、燥、寒 , 故又称为“ 六气” 。其实质是把影响气候的气象要素归纳为六种 , 并以该六种气象作为常见气候类型 , 客观地反映了气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2二十四节气的确定 二十四节气是用来表示季节的交替和气候变化的时段 , 是将一年内太阳在赤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 , 分列在十二个月里。每月两个节气 , 月首的叫“ 节气”, 月中的叫作“ 中气”, 每个节气十五日多。每个节气的名称据该时间段内所特有的气象和物象而确定 , 反映季节寒暑变化、气温高低、霜露雨雪及其物候规律。运气学说的六步主气 , 就是以此为据 , 把一年分为六步 , 每步主四个节气 , 说明一年中各季节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物候、病候特点。七十二候之“ 候” 是气候的意思 , 是计算气候变化最小的区划单位 , 每候有一个相应的物候现象 , 叫做候应。我国气象的短期变化约五日 , 即五日为一个气候小周期 , 全年七十二候。“ 候” 是气象变化最直观的客观依据 , 也是运气学说的时令季节标志。 1.3阴阳两历调整的成功阳历和阴历调合的困难 , 在于月亮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 . 两个周期不能配合。月亮绕地球二周所需时间为 29天 12小时 44分 3秒 ; 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时间为 365天 5小时 48分 46秒 , 两个周期不能除尽。而古代农历把阴阳两历调和得相当成功。阴历月大三十天 , 月小二十九天 , 一年十二个月仅354天 , 比阳历少十一天有余。每隔三年插入一个闰月 , 却多了几天。若十九个阴历年 , 加七个闰月 , 和十九个阳历年几乎相等。这是很巧妙的。我国在春秋中叶 , 已知道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尚书尧典》说:“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所谓“ 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就是阳历年;“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 乃阴阳历并用。西洋在巴比伦时代及希腊罗马时代 , 也并用阴阳两历。但我国的历法比希腊、罗马进步得多。《孟子 ? 离娄》:“ 天之高也 , 星辰之远也 , 苟求其故 , 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古人称冬至、夏至为日至 , 可见在孟子时代 , 我国测定阳历年的长短 , 已极有把握 , 而西方至西汉末年历法还非常纷乱。二十四节气和阴阳合历的确定 , 不仅有利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 , 也给运气学说的建立 创造了极其有利的科学条件。 2运气学中的气象医学思想 气象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 运气学基于“ 天人相应” 的整体观思想 , 运用了大量的古气象学 , 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实践 , 加以发挥 , 将其 融会于医学理论之中 , 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古气象学 , 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医学气象学。因此 , 运气学实际上是运用古代气象学理论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 其防治规律而建立的理论 , 并通过“ 气候—物候—病候” 的关系予以表述。 2.1人与气象变化相应的生理观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 ,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和风热燥湿寒的气候变化。人的五脏与四时气候变化相通应,“ 心者…… 通于夏气 ; 肺者…… 通于秋气 ; 肾者…… 通于冬气 ; 肝者…… 通于春气 ; 脾胃者 , 通于土气”(《素问 ? 六节脏象论》。因此 , 五脏之气必然受到自然环境 , 尤其是四时气候的影响 , 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与四季气候的活动规律相适应。这种五脏外应五时的观点 , 不但认为气象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 , 而且还认为经络之气的运行分布 , 气血津液的分布部位、分布状态、运行及代谢状况 , 以及人体的正常脉象等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变化。运气学以四季气象变化为背景 , 以中医学特有的四时五脏理论为依据 , 构建中医运气理论。认为春日多风 , 气渐温 ; 夏日炎热 , 长夏多 雨湿 ; 秋日干燥 , 气渐凉 ; 冬日严寒 , 这是气候之常 , 为主气、主运的应时气候 , 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的必要条件。人只有顺应自然变化规律 , 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 节 , 才能保持健康。但是 , 气候常有变异 , 有时甚至反常 , 这种干扰因素 , 就是客气、客运所主的气候。气运之至 , 有太过 , 有不及 , 从而产生胜、复、郁、发等各种异常气候变化 , 直接影响着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2.2运气学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另外 , 中医学很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 所以对气象运动规律的探索也非常重视。《素问 ? 宝命全形论》说:“ 天复地载 , 万物悉备 , 莫贵于人 , 人以天地之气生 , 四时之法成” 。说明人体要良 好地生存 , 必须掌握并适应四时对气候变化的法则。这就迫使中医学不得不在这方面加以研究 , 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和理论积累 , 逐步形成了探讨气象变化规律 的运气学说。关于其运用记载很多 , 兹录宋 ? 沈括《梦溪笔谈》卷七一则:“ 医家 有五运六气之术 , 大则候天地之变 , 寒暑风雨 , 水旱螟蝗 , 率皆有法 ; 小则人之众 疾 , 亦随气运盛衰。今人不知所用 , 而胶于定法 , 故其术皆不验。假令厥阴用事 , 其气多风 , 民病湿泄。岂溥天之下皆多风 , 溥天之民皆病泄邪 ? 至于一邑之间 , 而旸雨有不同者 , 此气运安在 ? 欲无不谬 , 不可得也。大凡物理 , 有常有变 , 运气所主者 , 常也 ; 异乎所主者 , 皆变也。常则如本气 , 变则无所不至 , 而各有所占 , 故其候有从、逆、淫、郁、胜、复、太过、不及之变 , 其发皆不同。若劂阴用事 , 多风而草木荣茂 , 是谓之从 , 天气明挈 , 燥而无风 , 此谓之逆 ; 大虚埃昏 , 流水不冰 ; 此之谓淫 ; 大风折木 , 云物浊扰 , 此之谓郁 ; 山泽焦枯 , 草木凋落 , 此之谓胜 , 大暑燔燎 , 螟蝗为灾 , 此之谓复 ; 山崩地震 , 埃昏时作 , 此之谓太过 ; 阴森无时 , 重云昼昏 , 此 之谓不足。随其所变 , 疾厉应之 , 皆视当时当处之候。虽数里之间 , 但气候不同 , 而所应全异 , 岂可胶于一定。熙宁中 , 京师久旱 , 祈祷备至 , 连日重阴 , 人谓必雨 ; 一日骤晴 , 炎日赫然。予时因事入对 , 上问雨期 , 予对日 :雨候已见 , 期在明日。众 以谓频日晦溽 , 尚且不雨 , 如此燥 , 岂复有望 ? 次日果大雨。是对湿土用事 , 连日阴者 , 从气已效 , 但为厥阴所胜 , 未能成雨。后日骤晴者 , 燥金入候 , 厥阴当折 , 则太阴得伸 , 明日运气皆顺 , 以是知其必雨。这种对待运气学说的观点是比较正确的。中医运气学在四时气候变化规律的气象背景下 , 全面地构建了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的系统医学理论 ,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气象学。其它古籍中也有这方面的论述和记载 , 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本文档为【从古气象学谈运气学与医学气象学重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