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指南]肛门直肠痛

2017-10-31 8页 doc 22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指南]肛门直肠痛薛幼萍总叙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成书于宋代,一般认为是宋代学者王应麟所撰。王应麟号深宁居士,南宋淳祐进士,曾任礼部尚书。清代至民国前期后人又略有增补,主要是续添了宋以后直至清末的一段历史叙述,因时代变迁,存在几种不同的版本。《三字经》的成书过程 《三字经》以“人...
[指南]肛门直肠痛
薛幼萍总叙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成书于宋代,一般认为是宋代学者王应麟所撰。王应麟号深宁居士,南宋淳祐进士,曾任礼部尚书。清代至民国前期后人又略有增补,主要是续添了宋以后直至清末的一段历史叙述,因时代变迁,存在几种不同的版本。《三字经》的成书过程 《三字经》以“人之初,性本善”起篇,依次叙述三纲五常十义,五谷六畜,七情八音,四书六经诸子,历史朝代更迭,最后以奋发勤学、显亲扬名的著名事例作结。 将涵盖了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知识、传统伦理思想及识字教育浑然融为一体,句式灵活,编排巧妙,语言通俗,行文流畅。《三字经》的内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以“孟母三迁”、“五子登科”的故事说明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的重要性。习:熏染,受影响,受社会环境影响。性善性恶的争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起源。对于孩子而言,没有一个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晋朝无锡宜兴周处除三害《列女传》“孟母三迁”故事,由墓地旁到宰猪处再到学校旁。母亲是孩子最早的,也是终生的导师。择校热持久炽热。五代后晋《窦燕山五子登科》故事。现代教育应如何把握“宽”和“严”的度。惰:疏忽,过错。 【故事】 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者儿子大哭。谁知道,那个强盗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伤心地说:“我好恨娘在我犯错时,从来不教训我,现在我后悔也来不及了。”这强盗的母亲,要对强盗的下场负一半的责任啊!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道义,不能成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故事】和氏璧的由来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认为这是一块宝物,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的腿打断了。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武王也不相信,又打断了他的另一条腿。卞和失望地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过了几年文王即位后卞和再次抱着玉石,爬着进宫献给文王,文王看他可怜,便命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磨一番,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讨论题】: 1.在衡量成功标准单一的当今社会,如何能解开外的石皮,去发掘孩子的玉质?并允许孩子兴趣的自我发展?(丁俊晖) 2.当发现孩子很有天分,是块美玉时,又该如何切磋打磨,使之呈现出夺目的光辉?(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神童;宋朝方仲永)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强调儿童要懂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例子。执:守,指应该做的事。东汉湖北安陆《黄香扇枕》、《黄香温席》故事。 孝者,上老下子也,孩子孝顺老者长辈。 教者,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教育就是要从孝开始。 培养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对长辈的尊重,也就培养了孩子对传统的尊重,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传统,也就离消亡不远了。 【讨论题】: 1.现代社会应该讲究何种形式的孝道? 2.孩子面对父母的不理解不赞同时当如何选择?男人面对婆媳矛盾时该如何处理?女人面对婆婆和娘亲不睦时当如何处理?现代社会是父母变成“孝子”。 融四岁,能让梨。弟(悌)于长,宜先知。 孔融让梨 弟弟尊敬兄长,应该早知道 【讨论题】 现代社会,资源有限,竞争激烈,利之所在,争先恐后,谦让精神还适用吗?(有时不争就是最大的争)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欲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至丝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将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学习看到和听到的各种知识要了解基本的算术要认识文字,研读文章。从一开始,一到十是最基本的数字接着还有十到百百到千千到万,一直变化下去,没有止尽的时候。义:道义,彼此恰当合适的相处方式或关系。 【讨论题】: 1.需区分董仲舒提出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与“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的侧重和差异。 2.这种上下级、父与子、夫与妻关系的相处模式对当今社会还有无借鉴意义? 应:相应、适应。 东方大海,西方流沙,北方千里冰雪,南方千里炎火。 “中国”一词的由来。五行水火木金土相生相克,按照相克的顺序。天干地支纪年法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时辰、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海南高考题)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共十天干,十二地支,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 干支纪年法: (年份-3)/10(不管商数)余数为天干(年份-3)/12(不管商数)余数为地支 以公元2013年为例,该是__癸巳年____。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地球围绕太阳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面积辽阔各类型气候都有 曰江河 曰淮济 此四渎 水之纪 曰岱华 嵩衡衡 此五岳 山之名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有长江、黄河、淮水、济水这是四条直接流入大海的河川是中国河流的代表有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和南岳衡山这是五座高山的名字读书人、农民工人、商人这四种人,都是国家所不可缺少的栋梁 【讨论题】 1.中国传统社会的阶层划分为何是“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为何“重农抑商”? 2.为何古人将仁义放在最前面?(马加爵,复旦大学投毒案)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仁、义、礼、智、信五种恒常不变的法则,则是要做人做事的标准,不可以紊乱、轻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近自然,认识自然,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意义。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shanxiuxiu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臭味是五种基本的味道,也是我们的鼻子所能嗅得出的气味。 从高祖父生曾祖父,从曾祖父生祖父,再从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自己,我自己生儿子,儿子生孙子,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 从自己的儿子、孙子,一直传到曾孙和玄孙,就是古人所说的九族。这是人们尊卑长幼的秩序,绝对不可混杂越礼。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子自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形成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群居,重家庭亲情)。 重血缘重子嗣重祭祀。 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既安全又压抑,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权力和自由。 重群体轻个体,重组织轻个人。己曾高子孙曾玄祖父株连九族、三党(己九族、母九族、妻九族)讨论题:你认为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能否从这种传统中找到原因?曾高祖曾高父祖曾高己父祖曾高子己父祖曾高孙子己父祖曾高曾孙子己父祖曾高 父子恩,夫妇顺。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至丝麻,五服终。 父与子间要慈爱与孝顺;夫妻间须和睦相处夫唱妇随;身为兄姊的人必须友爱弟妹;而身为弟妹的人则要恭敬兄姊。 年长和年幼的人在一起相处,必须注重长幼尊卑的次序不可越礼;朋友之间以诚相待,相互照顾;国君尊重他的臣民,爱护他的百姓,如能做到这一点,臣民们自然会对他效忠。 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千万不能违背的。 丧礼也应该遵从五服的礼节。当父母去世时必须穿斩衰的丧服;祖父母去世时应该穿齐哀的丧服;自己的兄弟去世时须穿大功的丧服;伯、叔父去世时须穿小功的丧服;表兄弟去世时,须穿丝麻的丧服。 [资料] 古代的葬礼和现代的差不多。 按照习俗,要先替死去的亲人沐浴,然后穿上干净的衣服,还要在他的眼睛、耳朵、嘴巴和鼻孔放一小块玉,玉可以防腐,这也就是希望亲人的尸体不要腐烂。官位愈高或愈富有的人,他们所穿的衣裳就愈华丽,而且陪葬品也愈珍贵,至于一般普通人家,就只能用一小束干草盖住了。 死者的亲人,依据和死者的亲疏关系,穿的孝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丝麻五个等级,就叫做“五服” 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在传统礼节里,丧服和丧礼的规定是很繁复的,而且顺从的是亲疏远近的血缘关系。 讨论题: 为何中国盛行“厚葬”之风?活着时子女或者不孝顺,为何父母葬礼一定要隆重才是孝顺?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象形文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周代大篆、秦代小篆、汉代的隶书、草书,这些文字一定要认清楚,以免混淆。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训蒙:启蒙教育。训诂:用当前的话语来解释古代词的意义。句读:标点断句,一句为句,半句为读。 【故事】 研究字形及句读可以说是研究学问的基础。因为早期的古文没有标点符号,便有人故意利用句读,把写作者的原意更改成为自己的用意,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甚至留下许多笑谈。有的借此混口饭吃,也有的借此救了性命。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万万不可少酒也不可 从前,在唐朝有个员外,有一天,他请了一位新的管家,由于天性吝啬,就和新管家约定,限制他每日的伙食如下: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万万不可少,酒也不可。” 但是员外立下这个条约时,条纹中并没有标点符号。一年之后,管家在辞职时,向员外要求补偿他的伙食费。员外理直气壮的把当年立的条约拿出来,而这个管家立即拿笔将他改为: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万万不可,少酒也不可。” 于是员外无话可说,只好赔钱了,这故事充分说明了句读的重要。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有一个穷秀才,有天晚上到一个非常富有的朋友家里去,想去打秋风,去混吃混喝。可富人看见秀才就烦,也不愿意理他。到了晚上,秀才的晚饭还没有着落,饿着肚子打算再赖一会儿。主人赖得理他扭头就走了。走了以后在桌子上留了一个字条,“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没有标点,他的本意是: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 他理所当然的想,这秀才应该自觉走了,省得尴尬。结果逛回来一看,秀才还在那儿等晚饭没走!两人争论起来,原来秀才是这么点的: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 秀才说我怎么走,我怎么好意思走,你那么客气。 阔少爷娶妻:“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研究学问,一定有起头的地方,把小学读完了,便可以开始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了。 为学者:做学问的人。 小学:指研究字形、字音、字义以及做人的基本和礼仪学问。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资料】 我们今天的小学就是从古代的小学这个概念来的,但古今不同。古代的贵族子弟六岁开始上学,这就叫上小学,学各种生活规范、各种基础姿势、洒扫(干家务搞清洁),应对进退(迎来送往的各种礼仪规范),如称呼: 称对方用敬称,多用“令”,如令尊、令堂、令郎(令嗣)、令爱(令媛);或者令正(贤阁,尊夫人);高足。 称自己用谦辞:如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家兄(姐)、舍弟(妹)、内人(内子、糟糠、拙荆)、外子、犬子(犬儿、小子)、小女、敝友 识字写字:字如其人,心正则字正,心不正则自不正。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讨论题: 1.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基础性教育中,家教修养姿势重要不? 2.如何在日常教育中穿插个人教养的训练? 《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空子的弟子和再传的弟子,把孔子或是孔子弟子曾说过的善言善语,记载编辑而成。 而《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整本书的主旨,是在谈道德仁义的道理。 群弟子:很多弟子 论:动词,编撰、排列。 《论语》:把孔子,孔子和弟子,弟子辗转听说的孔子的话编撰起来。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易:改变,变易。【难点】“中不偏”:处事做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以一种比较持中的态度来处事做事,不等同于和稀泥。近义词:不偏不倚、和而不同、过犹不及、以和为贵“庸不易”:庸是不变的。庸者用也,以“允执其中”为用。庸者常也,代表永恒不变化,“中”这种不走极端的德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永恒的。 讨论题: 你认为“中庸”思想还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吗?为何那么多人会误读? 把《孝经》和《四书》研习的十分熟透之后,便可以开始去研究六经了。 便是《诗经》、《尚书》、《易经》、《周礼》、《礼记》、《春秋》等六部经典,记载着各种常识,我们应该仔细的研读、理解。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难点】 奇特相反的《孝经》现象: 统治者大力宣扬“孝道”,以孝治国。因为家国同构,忠孝想通,由孝子而忠臣。统治阶层甚至以孝道来排除诛杀异己。“伦理政治化”。 反封建的士人知识分子“非孝”,不反孝道不能推翻忠君思想。 讨论题: 如何既施行孝道又不愚忠愚孝?《易》是用“卦”来详细说明宇宙间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尚书》)第一部历史文献总集。 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公,著作《周礼》,将当时辅证的六官——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以及治理国家的体制都详细记载、保留于《周礼》这书内。 汉朝的戴德和戴圣两位学者,都曾为《礼记》作过笺注,以阐述的先圣和先贤的言论主张,使得后代的典章缺席和礼乐规范有所遵循而完备。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资料】 六官(六部) 天官冢宰—吏部(组织部、人事部) 地官司徒-户部(财政部、公安部的户籍管理) 春官宗伯-礼部(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 夏官司马-兵部(国防、军区) 秋官司寇-刑部(司法部、公安部的一部分) 冬官司空-工部(农业部) 一直到今天,政府的序列,组织管理体系的架构、管理机构的设置恐怕还没有怎么跳出《周礼》的总框架. 《周礼》第一部组织管理和典章总集。 【难点】 《周礼》被排除在“五经”之外,因为“其祥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孟子》)即统治者认为其对己有害。 如“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法不应该把老百姓排除在外,不应该把老百姓放下不顾,刑法不应该优待或者照顾贵族官员。 在过去被解释成:“礼法是不用在老百姓身上的,刑法是不能施加到贵族官员身上的”《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 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编订《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春秋笔法,如“诛”、“伐”。 《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所以后来的人们常把“春秋”作为史书的代名词。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传:解释,阐释。三传: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子:诸子,如孔孟荀。 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荀子:儒家及法家代表人物,提出“性恶论”。 杨:杨雄,西汉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 文中子(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隋朝的教育家、思想家。魏征等唐诸多名士之师。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故事】 老子出生说: 老子的妈妈姓理,话说老子的妈妈有一天感应到一颗流星,大流星一下钻到自己肚子里去了,于是怀孕了。这怀孕了多久呢,最长的说法是81年,当然比较客气的说法是12个月,怀孕81年基本上就是神话了。所以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头发白胡子的男孩,故称其为老子。 《道德经》成书说 话说老子准备隐居了,走到函谷关,函谷关有个官吏叫尹喜子,有天早晨尹喜在楼上望气,突然看到紫气东来,就断定今天有圣人路过我处,他就下决心向这个圣人请教学问。果然须发皆白的老子倒骑着一头青牛悠悠而来,尹喜子拦下他说要证件,要过关费,老子什么都没有,就被尹喜子逼得写了五千字的《道德经》。 老子化胡说 于是老子就过关了。老子过关去印度了,去印度碰见释迦牟尼了,于是就劝导释迦牟尼,把他劝成佛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老子化胡说。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费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七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至李闯神器焚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维朝于斯夕于斯世系:一脉传承的顺序。女娲与伏羲 【故事】 夏桀,名癸,夏朝第十七代君王,在位53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桀文武双全,他徒手就可以把铁钩给掰直了。但他生性残暴,压榨百姓无所不用其极。 根据中国古籍《竹书纪年》的记载,‘筑寝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他藏了很多美女在后宫,沉溺女色,造酒池筑糟堤取乐,即在一个大池塘里注满酒,用酒糟筑了一个堤坝,叫“酒池糟堤”,这个酒池大到可以在里面划船。夏桀经常带着很多美女坐在船上饮酒取乐,到了晚年更荒唐,他带着一大群狗男女,裸体天天在酒池里面玩,整月整年不上朝,很多大臣劝谏他,结果他重用奸臣,排斥忠良,把进谏的大臣给杀了。 夏桀宠爱一个妃子名叫妹喜,她也有个怪毛病,喜欢听把丝绸布帛撕开的声音,刺刺刺,夏桀为了讨好她,就叫人拿了好多整匹的丝绸和布帛天天撕给她听。 他宠幸爱妃开了中国历代昏君‘女色亡国’的先河,而妹喜也成了断送夏王朝的红颜祸水,成为夏桀的替罪羊之一。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酒池肉林”这个典故就是讲商纣王。他还极度残忍,如他发明“炮烙之刑”,拿一个铜管铜柱子,中间空的或者不空,底下架上柴火烧,谁要向他进谏或反抗他,就把那人绑在上面,把他活活烤死。 还有个很残忍的事“比干剖心”,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贤臣,比干看不下去了,就向他进谏。商纣王就嘲讽比干自以为是圣人,还讽刺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把他的心活活地剖出来。所以商纣王身边很多大臣都逃跑。 宠幸妲己,唯妲己之言是从。又一女色亡国,红颜祸水。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女色亡国) 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点燃了报警的烽火台,各国诸侯以为敌人入侵马上带兵赶来勤王,到了后才发现受了骗。后来犬戎真的来进攻了,周幽王又点起烽火台但各国诸侯都不再来了,结果周幽王被杀,都城变成一片废墟。犬戎撤走后各诸侯国立原太子为周平王。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史称东周。 群雄并起,百家争鸣,尤其是纵横家。 【讨论题】: “女色亡国”、“红颜祸水”论断是否合理?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公子小白(齐桓公)、公子纠与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 晚年重用佞臣“蒸其首子而献之公”的易牙,“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的开方,“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的竖刁,最后被他们禁闭在寝殿活活饿死,死后五个儿子夺位,其尸体撂了67天,尸虫都从窗户里爬出来了。 晋文公大器晚成,在外流亡19年,齐国赐美女马车,乐不思归;曹共公欲沐观其骈胁;楚成王欲索恩,重耳诺退避三舍。 介子推割股啖君不言禄,“寒食节”,介子推留下诗句“清明复清明”,故又名“清明节”,祭祀、祭祖、踏春、赏春、玩秋千,放风筝。 吕不韦投资“异人”,“奇货可居”,送宠妾赵姬,由商而官。 《吕氏春秋》“字字千金” 秦始皇,始创“皇帝”称呼,直至1911年。“皇”的意思是大,“帝”是上古的人们想像当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确立了人间帝位乃“君权神授”。 自称为“朕”,只有皇帝才能用。 规定避讳,就是你写文章不能提到皇帝的名字。 规定只有皇帝使用玉雕刻的大印,称为“玉玺”。 强化皇权,“焚书坑儒” 楚汉之争,楚河汉界 韩信受胯下之辱;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功成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张良数遇黄石公。 鸿门宴 分一杯羹 垓下被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乌江 【讨论题】 如何看待成王败寇?不以成败论英雄?虽败犹容? 你认为成功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难点】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不仅是指儒家学术,是指儒学和法术,法术原来是指法家那套传统的严刑峻法和黄老之术的一种结合,即外儒内法。 外戚专权与宦官宫廷政变。汉朝最起码有十个皇帝即位时年龄很小,17岁当皇帝算大的,还有1岁当皇帝,几岁当皇帝的,不会走就当皇帝,起码有十个。故太后重用外戚,小皇帝为了反抗外戚,则重用宦官。 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明代朱元璋朝,都金陵(南京)。 每个朝代均不超过百年,宋(刘裕建,60年),齐(萧道成,24年),梁(萧衍,56年),陈(陈霸先,33年),故南京被称为“短命王朝”。 秦始皇埋黄金、挖秦淮河。一土宇:天下一统。 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争位,发动玄武门之变,击杀建成和李元吉。 步入贞观之治,广纳谏言。 中间经历武则天朝。 唐玄宗时代称开元盛世,晚年宠幸杨贵妃,重用杨氏一家,最终引发“安史之乱”。又一“红颜祸水”。 宋朝属于火德,所以皇帝穿红衣服,宋朝以后的皇帝都是穿红衣服的,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那一刻还不是皇帝,后来登基后才称皇帝,宋朝是火德皇帝穿红衣服所以叫炎宋。火是炎热。 宋朝的统一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限的统一,因为它只不过是内地主要地区的统一,当时北宋的北方还有辽,西夏以及后来的金,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蕃,这是在南方的偏西一点的地方,另外还有南诏这样的少数民族一些政权,这些政权一起组成了当时的一个完整的中国版图。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显德7年(960年)正月初一后周的君臣正在朝贺新年,突然接到辽和北汉联合入侵的战报,大臣们慌作一团,束手无策,只能请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迎敌。赵匡胤接到命令后马上动身,速度非常快,当天下午就到达了离开封几十里路的陈桥驿。晚上赵匡胤的手下武将密谋拥护他做皇帝,他假装不知道,还特意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一觉醒来听见门外一片嘈杂,紧接着就有人敲门高声叫嚷,请点检(赵匡胤)即位做皇帝,赵匡胤爬起来还没来得及说话,就有几个人把早就准备好的一件黄袍给他披上,大家就马上跪倒在地上磕头,大呼万岁万岁。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重文轻武。 赵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抗宋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镇压下去。故他对手握重兵的老部下越来越不信任始终担心被部下篡位。961年,赵匡胤请以前的老部下喝酒,暗示他们交出兵权,最终达到了兵不血刃的效果。 宋朝科技经济非常发达,一幅“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当时的都城汴梁(开封)熙熙攘攘繁花似锦的景象。最早出现的纸币交子正式得到了使用,四大发明活字印刷、火药和指南针都是在北宋年间完善和发明的。 宋徽宗时期,就是公元12世纪北宋王朝文化经济社会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它的军事力量日渐衰弱,而东北的女真族日益强大。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朝,他们多次南下侵扰北宋,宋朝朝廷里面一直是主和派占据上风,所以屡屡失利,宋朝逼迫割地赔款。靖康元年(1126)在金军还未攻破东京,都城未陷的情况下,宋钦宗竟然亲自到金营求降,而开封的30万军民坚决要求抵抗。于是金兵更加肆无忌惮大肆搜刮,1126年开封就遭到了一场浩劫,金军废掉了宋徽宗宋钦宗,掳掠汉女宗室等15000多人,全部押到金朝,其中大部分人成为妓女。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惨痛的灾难,当然大量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图籍,包括浑天仪这种观察天象的仪器也被搬到金国。宋朝在历史上留下了奇耻大辱——“靖康之难”。 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新又统一了中国。 元代的疆域很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东北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在907年建部落,916年正式建国到1125年灭亡,统一了塞北的辽阔地区。 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在1115年建立金朝,1234年灭亡,1125年灭掉辽,1125和1126年之间灭掉北宋。 蒙古族首领忽必烈(元世祖)1271年建立元朝,1368年灭亡,共98年。1234年蒙古和南宋联合灭掉金朝。1279年蒙古灭南宋,定都于大都(今北京),今天在北京还有元大都遗迹。 抗金名将岳飞 南宋岳飞“精忠报国”,竭力抗辽抗金,屡战屡胜,绍兴七年升为太尉(全国军事力量的总指挥),然南宋高宗赵构不愿意挥兵北上收复失地(北宋钦宗还未死)。 绍兴九年高宗与秦桧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岳父内心非常愤懑,上书‘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上交兵权退隐。第二年金兀术又撕毁合约率军南侵,岳飞奉命率军反击,连连大捷,乘胜进占朱仙镇(离北宋首都开封只有45里再往前进一进就可以恢复原来北宋的首都)。金兀术被迫退守到开封城里,金军士气沮丧这时出了这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功高震主,宋高宗和秦桧连发12道紧急诏令把岳飞召回来,岳飞回到临安之后马上被解除兵权,担任了枢密副使。绍兴11年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提出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秦桧诬岳飞谋反把岳飞下狱,绍兴12年1142年12月29日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在临安风波亭,时年未至40岁。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在他的戎马生涯当中亲自参与指挥打了近130仗,多数取得胜利。但他在政治上始终没能勘破高宗赵构的阴暗心理,那是一个为了自己的皇位可以置国家大义于不顾的小人,他的身上携带着人类特有的自私和阴暗。 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忠臣良将就是被以莫须有之类罪名定罪,臣子不懂帝王心术,即使心怀天下一心为公,也是惨淡收场,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大悲剧。 【思考】:如何既保全自己又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 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自己当上了皇帝号洪武,定都金陵。 到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燕京(北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 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寇贼迭起,天下大乱,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小时候由于家贫体弱入住皇觉寺,后替一地主刘德放牛,结识了徐达、汤和、周德兴这些以后为之立下汗马功劳的小伙伴,小时候最喜扮演皇帝,后因生活所迫,不得已回到寺庙,弄得鸡飞狗跳。17岁至20岁流亡在外乞讨为生,25岁投身红巾军,在打仗过程中谋士朱升给他提出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40岁时最终得以称霸天下。 建国后,屠杀宰相胡惟庸,牵连十族三万多人,后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中央集权走向高峰。后又因开国功臣蓝玉手下的骄兵悍将不听指挥而大肆屠杀功臣几万人。朱元璋的滥杀连太子朱标都觉得害怕。 大肆惩治贪官污吏,贪污60两银子的格杀勿论,还“剥皮实草”,然贪官从未被杀光过。 朱元璋从小孤苦伶仃四处逃难尝尽了世间炎凉,性格中有一种一种不甘为人下,不甘受压迫的倔强,报复心强,坚毅果敢而又多疑猜忌,生性残忍,潜意识中极其自卑,内心极度不自信,外化为杀戮功臣,强化皇权,严刑苛律,掌控锦衣卫严密监视大臣们的一举一动。 禁忌颇多,早年出身贫寒还做过和尚所以他特别忌讳光、秃、僧、生这样的字眼。又因他早年参加过红巾军起义,故贼、寇、则这些字都不能提,提了便是杀身之祸,即后来的“文字狱”。 太子朱标早死,朱元璋传位于太孙朱允为建文帝,生性较柔弱,欲削藩,反被其叔朱棣篡权成功,是为明成祖。 朱棣之后的皇帝很滑稽,如明英宗朱祁镇是个非常优秀的天文学家,明神宗喜欢做生意,明熹宗朱由检酷爱做木匠,还有皇帝在深宫里养豹子斗鸡之类的,甚至有的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故宦官专权作乱,肆意妄为,寇贼迭出。最后一任皇帝崇祯无法力挽狂澜,自缢于煤山。 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顺治皇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 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讨论题】 明清时期大兴“文字狱”,大肆屠杀异己,君主专制走向顶峰,反映出统治者何种心态?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后读《汉书》。 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读历史的人应该去考察最真实的历史(皇帝编纂的编年大事记),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象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我们读书学习,要大声朗读出来且持之以恒,还要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 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孔子与项橐的故事 孔子拜只有7岁的项橐为师,后来我们就把项橐尊称为圣公。 以身体为城墙,孔子只好绕道而走。 赶在路上看见路边有一个农夫正在锄地,就下车刁难农夫“看你忙忙碌碌,不知手中之物日抬几度?” 孔子问“人生于世皆托日月星辰之光,地生五谷方养众多生灵,且问小儿:天上有多少星晨?地上有多少五谷?” 项橐答:“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 项橐问“人之体比地小,目之眉比天低,二眉生于目上,天天可见,人人皆知。夫子可知二眉有多少根?”孔子无言以对。西汉时的温舒和公孙弘。 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梁灏,公元963-1004年,字太素,东平州城人。总共在这个世界上才活了41年,他出生在官臣之家,其曾祖、祖父、父亲都是当官的,但梁灏少年丧父由他的叔父抚养成人,从小好学。梁灏初次考进士没中就留居在京城而到了雍熙二年(985)年再度赴考,经过了廷试和宋太宗的御试考取了第一名,时年23岁。“魁多士”是指在很多读书人中间独占魁首独占鳌头。 他考中状元时985年正值长子梁固出生,后在1008年又考取状元。在父亲考中状元当年生的儿子后来又考中状元,这样的父子两状元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而梁固为人爽直,才调俊雅,善与人交,慷慨好施,尚义气,有吏才。故有对联作嘉誉:“是父是子同作状头千载少,为卿为相流传历代一门多。”唐玄宗与宰相下棋,令其赋诗,内含“方圆动静”。宰相示范曰:“方如棋盘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李泌作诗曰:“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若聘才静若得意。”正字:一种校对,找出错字的职务。 【讨论题】 现代小孩娱乐设施及活动太多,获得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外界诱惑太多,如果他不喜欢读书,也感受不到读书的乐趣,也不爱听这些古人刻苦读书的例子,我们该如何引导?【典故来源】西汉大儒韦贤,当过丞相并且封为扶阳侯,告老还乡时汉宣帝赏给他一百斤黄金。其四子,长子做过县令,次子当过太守,三子为父亲守坟,幼子韦玄成又以才学超群受到皇帝的重用再次担任丞相,而其老家邹县留下了一个谚语“遗子黄金满赢,不如教子一经”。勤有功:只要你勤奋总归会有所成就,会有所收获。(一)以诵读背诵为主,形式可以有:1.老师诵读,注意读音,孩子跟读,可用音乐伴奏。2.接龙读。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3.师生互动,老师考孩子,老师说上句,孩子接下句;或孩子考老师,孩子说上句,老师接下句。4.故事与语句互换,即老师问故事孩子答语句,或老师问语句孩子讲故事。5.让孩子做小老师,回家与父母互动。(二)穿插故事与日常生活场景讲解内容。建议学员返岗后开展教育的方式
/
本文档为【[指南]肛门直肠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