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麻疹、风疹、水痘防治基本知识

2017-09-19 11页 doc 33KB 1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麻疹、风疹、水痘防治基本知识 麻疹、风疹、水痘防治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特点是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多以小儿为主,近年来大年龄组儿童发病有增多趋势。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颊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又称柯氏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     麻疹在历史上曾经是严重威胁儿童生命与健康的重要传染病,被认为是“人人必得”。我国自广泛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随着儿童计划免疫长期持久地开展,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实现彻底消除麻疹的目标。   二、引起麻疹的病原微生物是什么? ...
麻疹、风疹、水痘防治基本知识
麻疹、风疹、水痘防治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特点是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多以小儿为主,近年来大年龄组儿童发病有增多趋势。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颊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又称柯氏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     麻疹在历史上曾经是严重威胁儿童生命与健康的重要传染病,被认为是“人人必得”。我国自广泛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随着儿童计划免疫长期持久地开展,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实现彻底消除麻疹的目标。   二、引起麻疹的病原微生物是什么?     引起麻疹的病原微生物是麻疹病毒,它的特性是耐低温,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在流通空气或日光下半小时灭活,含有病毒的飞沫在室内空气中保持传染性一般不超过 2小时,但在低温及干燥条件下有较好的耐受力。   三、麻疹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麻疹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血中,通过病人打喷嚏、咳嗽等途径将病毒排出体外,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易感者吸入后即可形成呼吸道感染,也可伴随眼结膜感染。除主要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外,麻疹病毒也可经接触被污染的生活用品,作为机械携带工具,在短时间短距离起到传播作用,引起感染。   四、麻疹病人是不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     麻疹病毒只感染人,因此麻疹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病人自潜伏期末至出疹后 5日(即出疹前后10天)内均有传染性,以前驱期末传染性最强,恢复期患者不携带病毒。   五、哪些人群容易得麻疹?     人类对麻疹普遍易感,凡未得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接触麻疹病人后,均易被感染而发病。麻疹以小儿多见,尤其是 5岁以下儿童。但我国自普遍接种麻疹疫苗后,发病年龄明显后移。麻疹发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极少有第二次感染麻疹的。   六、麻疹的潜伏期一般是多久?     麻疹潜伏期 7一21天,多为 9一14天,曾用被动免疫制剂预防,或过去曾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发病者,潜伏期可延长至3一4周。   七、麻疹发病后临床分哪几个阶段?     麻疹病程常表现为3个阶段,分为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三个阶段。   八、前驱期主要临床特征是什么?     亦称出疹前期,约 3--5 日。主要表现为发热(38- -39℃ 以上),伴有怕光,流泪、流鼻涕和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与患感冒相似,经过3--4天,鼻炎、咳嗽加重、眼结膜充血。同时在口腔颊粘膜上有白色斑点,大小不等,为麻疹粘膜斑(又称柯氏斑),这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接着呈现皮疹,这个时期称为前驱期。   九、出疹期的临床表现如何?     发热3--4日出现皮疹,一般先从耳后、发际部开始,渐渐波及前额、面、颈及躯干、四肢,最后是手掌、足底,自上而下出现稠密的丘疹样的皮疹。发疹一般持续3--4天,有的疹子稠密而融成一片,如果疹子顺利地出齐之后,即开始消退,体温也随着下降,恢复正常。疹退后留有棕色色素沉着。   十、恢复期临床症状有什么表现?     皮疹发展至高潮后,全身不适及呼吸道症状逐渐减退,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消退的顺序与出疹相同,一般在退热后2一3日皮疹全退,有糠麸样脱屑,面部及躯干较多,手足较少,5一8日消失。退疹后附有色素沉着,1一2 周后完全消失。咳嗽消失较退热为晚。   十一、麻疹的诊断是什么?     典型麻疹诊断较容易,主要依据流行病史和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在麻疹流行期间,特别在 3周内接触过麻疹病人的易感者,出现咳嗽流涕、流泪等上呼吸道炎症时,应考虑麻疹的可能;如在口腔查出麻疹粘膜斑,即可确定诊断。出疹后根据皮疹特点,糠麸脱屑、色素沉着斑等也可确诊。对非典型麻疹病例诊断,如分离到麻疹病毒或1个月内未接种麻疹疫苗病例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或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M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阴性而恢复期阳转者可确诊。   十二、出疹期如果高烧不退,疹子出不来或忽隐忽现成出疹过程中患儿声音嘶哑,喝水发呛,可能预示会出现什么现象?     出疹期如果患儿高烧不退,疹子又出不来,或显现一下疹子忽又隐退,咳嗽加重,呼吸发憋,有可能并发了肺炎。如果在出疹过程中患儿声音嘶哑,喝水即发呛,这可能并发喉炎。这些并发症应及时发现,引起重视,加以防治。   十三、麻疹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吗?   麻疹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麻疹病人的12%一15%,占麻疹死亡病例的90%以上。多数发生在出疹期,年龄以 5岁以下,特别是2 岁以下小儿多见。在麻疹出疹期,可由于麻疹病毒侵犯呼吸道,引起病毒性肺炎,表现轻微气促,肺部出现粗湿罗音,皮疹出齐或进入恢复期,由于抗体产生,以上症状消失。当继发细菌与病毒混合感染时,中毒症状加重。如无并发症发生,单纯麻疹预后良好。   十四、麻疹病人为什么会合并眼病?     经调查认为麻疹的发病和维生素A 缺乏有重要关系。给儿童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可减少麻疹的发病率,在患麻疹的儿童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低于0.35微克分子,就有很高的使角膜发生溃疡的危险性,发生角膜干燥症, 甚至造成失明。治疗时要给补充足量维生素A。   十五、麻疹诊断需与哪些常见疾病鉴别?     1.风疹:风疹病毒所致,前驱期短,发热及上呼吸道炎症轻,发热后1一2日出疹,1一2日内即消失,不脱屑。出疹期有耳后颌淋巴结肿大。并发症少,预后好。     2.幼儿急疹:多系病毒所致。仅见于婴幼儿,以一岁以内多见,原因不明的发热,2一3日热退,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很快恢复正常。     3. 药物疹:有服药史,皮疹发痒,无呼吸道症状及粘膜疹。     4. 猩红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发热后第 2天出疹,皮肤有不甚明显的潮红色,有杨梅舌。   十六、哪些病人、哪些不良因素易发生麻疹并发症?       年幼体弱和营养不良的小儿在卫生环境不良,或护理不当时,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又以呼吸道并发症为多见。   十七、麻疹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关键在于细心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一般单纯麻疹病人采取对症支持疗法即可。病情较重者可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伴并发症者治疗相应的并发症。   十八、麻疹患儿应该怎样护理?       良好的护理是保证麻疹患儿康复的重要条件。所以当小儿出了麻疹,首先要做好护理工作,使患儿能安静卧床休息。室内空气要流通,要温暖湿润,注意勿使患儿着凉。在发热出疹期间多喝水,给以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饮食,在恢复期除少吃油腻的食品外;不需忌口。在发疹期间,注意皮肤、黏膜的清洁,经常洗脸,用温开水将毛巾浸湿擦净鼻子和眼睛,以保清洁。   十九、接到麻疹疫情报告后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对患者要坚持早发现,早就诊,早隔离,早治疗。如有合并症及时送医院治疗。病人隔离至发疹后5天,如有合并症时应延长10天。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宣传,做到“三晒一开”,即晒被褥。晒衣物、人常晒太阳、开窗换气,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流通,避免人群集会,尽量不到公共场所。       3.保护易感人群:对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应医学观察21天,并在接触后及早进行应急麻疹疫苗接种。对体弱年幼的易感儿童,可采用被动免疫的措施,注射丙种球蛋白,一般认为接触病人5日内应用足量注射,可完全保护避免发病,5 日后或用量不足,也可达到减轻症状的效果。   二十、什么是麻疹疫苗应急接种?       在发生麻疹流行的地区或单位,对有可能暴露的对象进行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称为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应急接种范围原则上根据计划免疫资料、流行病学以及血清学监测数据及发病情况来确定。   二十一、为什么说当易感儿在接触麻疹2日内接种麻疹活疫苗,仍可预防麻疹的发生?       由于麻疹的潜伏期长,接种麻疹活疫苗后,其能产生抗体的时间可与自然麻疹的潜伏期相接近,因此当易患儿在接触麻疹 2日内应急接种麻疹活疫苗,仍可预防麻疹的发生,若接触 2日后接种,可能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故在麻疹流行期,及时组织易感儿接种,可控制该地区麻疹的流行。   二十二、麻疹的免疫程序是什么?       1986年我国颁布的儿童基础免疫程序规定麻疹初免年龄为 8月龄,7周岁复种一次,目前我省已将麻疹复种年龄调整为18一24月龄(即1岁半到2岁)。       初免年龄确定在 8月龄,是根据绝大多数胎传抗体消失的时间而定的,胎传抗体消失的时间通常在 8一12月龄,此时接种疫苗可避免因胎传抗体会中和接种到人体内的麻疹减毒活病毒,从而降低免疫成功率。   二十三、麻疹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有哪些?   1. 因麻疹疫苗是减毒活疫苗,接种过程中注意疫苗存放的条件要求,勿使疫苗受阳光直射;开启安瓶和接种消毒时勿使疫苗与酒精接触,注射必须待消毒剂完全干后进行,决不允许注射后用酒精棉签按住针头拨针,以免杀死活疫苗,影响免疫效果。       2.疫苗要冷藏、冷运,贮存温度 -20℃ ,运输温度0— 8℃ 。安瓶启开后30分钟内注射完毕,超过时间,剩余疫苗应废弃。       3. 注射剂量准确,技术,达到一人一针一管,防止交叉感染。       4. 疫苗变色、混浊,有摇不散之沉淀或安瓶有裂纹等均应废弃不用。       5. 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接种本疫苗应间隔一个月。     春季如何做好风疹预防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V)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遍布世界各地,温带地区多发,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常每隔6—9年发生一次周期性大流行。易感年龄为儿童、青少年和育龄妇女。最大的危害是孕妇妊娠早期患风疹,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型可高达50—60%,90%都会流产、死产或患婴儿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一、传染源 临床病人、先天性风疹综合症患儿及亚临床感染的儿童。   二、传播途径 1、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日常密切接触也可传染。   2、母婴垂直传播。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   2、症状:分为二期   (1)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咳嗽、流涕、咽痛及结膜充血,偶有呕吐和腹泻,约持续1~2日。   (2)极期(出疹期):一般发热1~2天后即出现皮疹,初见于面部、颈部,1日内即播散于躯干和四肢,但手掌、足底无疹。出疹时常伴有低热与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脾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耳后、枕后和颈部为甚,皮疹出现第3日即迅速消退。   四、治疗 无特效药,一般对病人进行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五、并发症 部分病人可发生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或脑炎等。   六、预防措施 采取以隔离病人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1、对病人的措施:   (1)发现病人应立即隔离,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确诊有风疹病毒感染的早期孕妇,建议及时终止妊娠。   (2)对病人居住的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2、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1)一般性措施: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晒衣被;避免与病人接触。   (2)特异性措施: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免疫接种,但在潜伏期的病人接种疫苗无效。可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当地卫生院接种风疹疫苗。    水痘防治基本知识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病原学]   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呈球形,直径150~200nm。中心为双股DNA,其外为20面体核衣壳,衣壳表面有一层脂蛋白包膜,内含补体结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   本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可在人胚纤维母细胞、甲状腺细胞中繁殖,产生局灶性细胞病变,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人为唯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剂灭活。但能在疱疹液中 -65℃ 下存活8年。     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在单核吞噬系统中繁殖,再次大量进入血循环,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侵袭皮肤及内脏,引起发病。     [流行病学]   水痘传染性强。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待染。   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2~10岁的儿童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     (一)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四)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发病原理和病理解剖]   病毒由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长繁殖后入血及淋巴液,在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再次增殖,侵入血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和全身病变,主要损害部位在皮肤,皮疹分秕出现与间歇性病毒血症有关。随后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病毒血症消失,症状缓解。当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严重的全身播散性水痘。有的病例病变可累及内脏。部分病毒沿感觉神经末梢传入。长期潜伏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等处,形成慢性潜伏性感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恶性肿瘤,受剌激)病毒被激活,导致神经节炎,并沿神经下行至相应的皮肤节段,造成簇状疱疹及神经痛,称为带状疱疹。   水痘病变主要在表皮棘细胞。细胞变性、水肿形成囊状细胞,后者液化及组织渗入形成水疱,其周围及基底部有充血、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多核巨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水疱内含大量病毒。开始时透明,后因上皮细胞脱落及白细胞侵入而变浊,继发感染后可变为脓疱。皮肤损害表浅,脱痂后不留瘢痕。粘膜疱疹易形成溃疡,亦易愈合。水痘个别病例病变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肠、肝、肾上腺、胰等处,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细胞侵润及局灶性坏死。带状疱疹受累的神经节可出现炎细胞浸润、出血、灶性坏死及纤维性变。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14~15日左右。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旁疹→症疹→脱症的演变过程,脱症后不留疲痕。水疤期痛痒明显,若因摧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临床异型表现有:大疱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儿水痘、成人水痘等。   需与天花相鉴别:天花全身反应重,始即39-40度的高热,热度下降后发疹,皮损中央有明显的脐凹,颜面增多,愈后遗留凹陷性疤痕。有是应注意与脓疱疮及丘疹性荨麻疹区别。 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 发烧期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多饮温开水,注意休息。还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皮肤瘙痒时,可涂些痒药水。指甲长要剪短,避免抓破疱疹引起感染。   [预防]   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新鲜,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当周围有人得了水痘时,切不可封闭门窗,给病毒增加传播机会;不与水痘病人共用毛巾、手帕及饮食用具等。    本病的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症疹为止。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带状疱疹免疫血浆,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     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也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0.4-0.6ml/kg)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显降低水痘的发病率,减轻症状。最近几年研制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于正常易感儿童预防有效。
/
本文档为【麻疹、风疹、水痘防治基本知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