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移民桂花的故事:白天中牟挤奶 晚上梦回淅川种地

2017-12-19 6页 doc 17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423

暂无简介

举报
´移民桂花的故事:白天中牟挤奶 晚上梦回淅川种地´移民桂花的故事:白天中牟挤奶 晚上梦回淅川种地 新华网河南频道9月24日讯 郑州晚报报道:两个桂花,一个姓柴,一个姓王;两个石井村,一个在淅川,一个在中牟。 曾经,两个桂花都以为自己要在淅川县石井村度过下半生。因为南水北调,她们一起来到了中牟县石井村,从放牛种地的农民变成了城市工人。 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习惯到习惯,从务农到务工,桂花们已扎根郑州。 离 这辈子也忘不了那一天 2010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初八,柴桂花一辈子也忘记不了这一天。 那天一大早,天还没亮,村干部就到家里催促上车。她恋恋不舍地走出家门时,忍...
´移民桂花的故事:白天中牟挤奶 晚上梦回淅川种地
´移民桂花的故事:白天中牟挤奶 晚上梦回淅川种地 新华网河南频道9月24日讯 郑州晚报报道:两个桂花,一个姓柴,一个姓王;两个石井村,一个在淅川,一个在中牟。 曾经,两个桂花都以为自己要在淅川县石井村度过下半生。因为南水北调,她们一起来到了中牟县石井村,从放牛种地的农民变成了城市工人。 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习惯到习惯,从务农到务工,桂花们已扎根郑州。 离 这辈子也忘不了那一天 2010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初八,柴桂花一辈子也忘记不了这一天。 那天一大早,天还没亮,村干部就到家里催促上车。她恋恋不舍地走出家门时,忍不住回眸看了一眼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顿时感觉一阵心酸。 随后,和淅川县金河镇石井村482口村民一样,柴桂花坐上了驶往郑州市中牟县的大巴车,离开了生活几十年的故乡。 柴桂花刚坐到座位上,听见了摩托车发动机声,一名男子骑着摩托车带着一名女子来送亲人。“姐,你要照顾好自己„„”女子话没说完,车上另一名女子已泪如泉涌。柴桂花赶紧将头扭过去,用手绢擦拭眼泪。 刚出村,车开得并不快。孩子们在车厢过道里嬉闹。移民工作人员拿出火腿肠、面包、矿泉水等发放到大家手中,这可乐坏了孩子们,他们剥开火腿肠塞到嘴里,开心地吃着、说着、笑着。 孩子们知道,这次要去大城市省会郑州了,那是一个很漂亮的地方,以后就要生活在那里了。他们对离开故乡并没有多大的感受。大人们就不同了,沉默着,很少有人说话。 不但母亲哭了,父亲也哭了 同坐这辆大巴的,还有一个叫“桂花”的女人,姓王。 “桂花,快看,你县城的二爹(二叔)送你呢。”王桂花赶忙扭头向车窗外看,但大街上人山人海,二爹在哪里,他还好吗,几分钟后,车已缓缓向前行驶了,任凭她找遍人群,仍然没有看见二爹的影子。 其实,得知将要移民郑州的消息时,60多岁的二爹到王桂花家看望过。随后,王桂花一家也去县城看望了二爹。王桂花没想到,二爹拖着年迈的身体在他们出发时又来送行了。 王桂花婆家和娘家父母是一个村的,由于父母年迈,她常在娘家居住。虽是一个村的,但父母家因为地势较高,没有移民到郑州。 以前,王桂花去广州、深圳短暂打工时,思念她的妈妈不时会偷哭。这次,女儿要移民郑州,以后就在几百公里外定居了,不但母亲哭,父亲也哭了。 离家前十几个晚上都没睡着过 和王桂花一样,柴桂花也早早地就到所有的亲戚家去告了别。同时,她没有忘记给故去的父母告别。 和河南其他地方的习俗一样,烧纸、放鞭炮是石井村祭奠逝去祖先的习俗。那几天,天天有人放鞭炮,特别是动身前一天,放鞭炮的最多。 第二天就要出发了,8月16日晚,有人掂来白酒,有人拿来花生米,几个人坐在一起喝酒。 当地有个习俗,就是大年三十“熬百岁”,那天晚上,很多人通宿达旦熬夜,和过年一样在“熬百岁”。“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离开老家前,十几个晚上都没有睡着过。”柴桂花说。 恋 “白天在中牟,晚上梦回淅川” 柴桂花是石井村地地道道的农民。花生、芝麻、南瓜、红薯„„这些农作物的种植是她的拿手戏。平日里,她和邻里街坊一起扛着锄头去地里干农活,累得腰酸背疼,手上磨出了茧子。 每当庄稼丰收,她就拿出一部分送亲人,亲人们也拿来别的庄稼相赠,其乐融融。 石井村有很多女人会织丝毯,两个桂花都会这门手艺。 2000年后,石井村织丝毯的人越来越多,丝毯织好后,有人到家里回收,这门手艺为她们增加种地之外的收入。“你织好了吗,你多少天能织好,你的丝毯卖了多少钱,”曾几何时,这些都是村里女人相见的问候语。 “经常梦见在淅川老家种地,不知道梦见多少回了。那时,秋收后我们村的女人开始织丝毯,长3尺,高5尺,织好后能卖1500块,到中牟后还做过织丝毯的梦。”柴桂花说,“我白天在中牟,晚上在淅川”。 柴桂花淅川老家有5间老房子,都已破旧不堪。移民到郑州后,这些房子要拆除,她以500元卖掉值钱的木什和家具。“桂花,你家房子给拆了~”她搬到郑州不久,接到这个电话时,心里依然不是滋味。 房子拆之前,柴桂花和孩子们都用手机拍过照片。来到中牟后,想老家时,她常打开手机看看。后来,手机被3岁多的孙子拿去玩,删去了部分照片,让她感觉非常可惜。 柜子、床、洗衣机、电视机„„从淅川来郑州,她带来了一些值钱的家具、家电,睹物思人,看着这些老物件,她总会想到老家的亲人。 “给10万现金也不回淅川了” 和很多移民一样,初来中牟时,柴桂花并不习惯。搬入新家,东西摆放整齐后,她到各个房间里看了个遍,感觉跟到了别人家一样。 和柴桂花一样,新房子、生活习惯、种地工具等,都让王桂花觉得陌生。 淅川的锄是向后拉着锄草,而中牟的则是跟个铲子似的,向前推着锄草,王桂花用不惯。两个地方的镰刀也不一样,她上次回淅川时专门买了两把镰刀。 喝茶,在中牟就是喝白开水,而淅川则是茶叶水。去饭店吃饺子,王桂花也不习惯。“俺那里饺子都有汤,这里是盘子里盛着,蘸着醋吃,汤要另外盛一碗。” 语言上也有差别,有些淅川方言,中牟人听不懂,需要慢慢解释才行。 不过一年多以后,这些问题柴桂花都适应了,而且还喜欢上了,“习惯了就好了,村里有的人说给10万元现金也不想回淅川去”。 现在,石井村的移民们和中牟当地人开始通婚。前一段时间,石井村里就和附近的西吴村结了一门亲。 石井村的孩子们和中牟当地人在一起上幼儿园,石井村的孩子们从小就会说普通话和中牟话。 “一家人都是能赚钱的” 从小和牛结缘的两个桂花,在七八岁时就在淅川老家放牛,来到中牟后再次和牛结缘。这次不是放牛、养牛,而是挤牛奶。 “在郑州市、中牟县及官渡镇政府的大力引导支持下,石井村与河南瑞亚牧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河南一流的养殖基地,主要用于奶牛养殖、生态牧草及莲藕高效无公害种植。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投资3.1亿元,建成现代化高奶牛棚五座共3300平方米,引进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纯种奶牛2000头。由于养牛场占用村里土地,每天每亩地给村民1200元钱,5年后要上涨20%。”谈起村里的发展,石井村支王建华喜悦之情溢于言。 这个养牛场紧挨村庄,现在带动了村里100余人就业,柴桂花和王桂花就是其中两个受益者,当上了挤奶工。 一个班8个工人,一天要给800头牛挤奶。上班时间是早上6点到上午9点和下午2点到5点半,下班后走路不到10分钟就能回到家,中午不耽误给家人做饭。这样轻松的工作,还有不少的工资,每月工资1800元,加上奖金可拿到2200元钱。 “呵呵,一家里都是挣钱的。”谈起家里的收入情况,柴桂花不由笑出声来。 柴桂花的老公在郑州工地做钢筋工,一个月两三千元,大儿子在温州上班,二儿子在郑州搞装修。 “这个养牛场非常好,干活心情也好,前几天,省领导还来厂里,我都看到了。”柴桂花说。 “和淅川比,这里厂子多,就近打工的多。处于郑汴产业带,到开封市区只有10多公里的距离,以后发展空间大。”柴桂花说,等着以后,就可以向外出租房子。 归 回家次数由每年五六次缩短一半 在中牟县石井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放着一张名片——“淅川至中牟,全程高速豪华客运”。 “不能让距离隔断了亲情,经常不回去,亲情就断了。”只要是老家至亲送闺女、生孩子等大事,王桂花每次都要回去。以前,她每年要回去五六次。今年当挤奶工后,她回去了两次,因为“每次回家都要请假”。 今年3月,亲家母病重住院,她回淅川待了10来天。除了在医院照顾亲家母外,还专门回老家看望了年迈的父母。 王桂花的第二次回家,是今年4月份公公去世时。 王桂花的公公喜欢喝酒,身体本来就不好,年后又摔了一跤,病情加重。在中牟县一家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病情不见好转。由于在老家的医院有熟人,老人就转院到淅川治疗。 11天后,老人去世了。 “公公死的时候,屋子里都是我们的亲人。”王桂花说,那次和亲人见面是近几年聚得最齐的一次,中牟这边的亲人也都回去了。“来中牟以前,公公就交代过后事了,他希望百年后回到自己生活几十年的土地里,到中牟后还不止一次这样交代过。” 来源:桂花苗 www.99cepx.com
/
本文档为【´移民桂花的故事:白天中牟挤奶 晚上梦回淅川种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