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毛遂自荐》说课稿

2017-09-06 4页 doc 26KB 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95807

暂无简介

举报
《毛遂自荐》说课稿《毛遂自荐》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题:《毛遂自荐》是《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文言文,安排2课时教学。 2.说教材内容: 本文节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列传”记载的是历史上不同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事迹,从而反映历史。本文是通过“合从于楚”这一重大事件的记叙,具体表现并高度赞扬了平原君的舍人毛遂的智慧、勇敢及主动承担重任的精神。 本文按照事件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的顺序记叙。秦围邯郸,赵国危在旦夕,毛遂自荐随行平原君求救于楚,他慑之以武,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约之以信,威服楚王,定纵结盟,后平原君引咎自责。文章...
《毛遂自荐》说课稿
《毛遂自荐》 一、说教材 1.说课:《毛遂自荐》是《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文言文,安排2课时教学。 2.说教材内容: 本文节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列传”记载的是历史上不同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事迹,从而反映历史。本文是通过“合从于楚”这一重大事件的记叙,具体表现并高度赞扬了平原君的舍人毛遂的智慧、勇敢及主动承担重任的精神。 本文按照事件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的顺序记叙。秦围邯郸,赵国危在旦夕,毛遂自荐随行平原君求救于楚,他慑之以武,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约之以信,威服楚王,定纵结盟,后平原君引咎自责。文章选材典型、精当,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刻画人物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 3.说大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基本内 容。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 4.教学目标: (1)能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把握故事发展的脉络。 (2)继续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理解并熟记课文中出现的成语。(知识和能力目标) (3)掌握毛遂的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过程和方法目标) (4)对历史人物进行简单评价,学习毛遂的精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5.教学重点: (1)掌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赏析情节的能力。 (2)掌握文中刻画主要人物“毛遂”的方法。 6.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精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 二、说教法:读译结合,人物形象,对比赏析人物形象。 三、说学法:指导学生掌握概括文意,总结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你读过《史记》中的哪些故事?(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介绍作者、作品及文章所写事件的背景: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少年时代在父亲的指导下专心学习,后来又受到良好的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南北,搜寻史料,研究社会,为写《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担任太史令,4年之后开始撰写《史记》。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辨解,触怒了汉武帝,被下狱,受宫刑。他极度愤懑,但为了著史,忍辱生活。出狱后曾任中书令,仍努力写史。公元前92年左右,司马迁完成了《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6年),秦昭王派将军白起在长平大破赵军,活埋赵国降卒40万人。前258年,秦军进围赵都邯郸,赵国分别向魏、楚等国求救,最后终于打退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3.初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展示朗读、全班齐读。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翻译文章,积累实词、成语的意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文言文的学习要理解基本内容”,“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此环节是要落实基础知识,进行积累,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复述课文情节。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6.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本。 (1)结合文本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毛遂、平原君。 毛遂:挺身而出,勇纾国难,有义勇精神。因门客之间互相倾轧,而未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善于雄辩,主动抓住机遇,对天下形势有独特、高明的见解。他聪明并有外交才华,大智大勇,有斗争艺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明之以信,大义凛然,果敢严谨,是一个对政治形势了如指掌,见义勇为,慷慨纾难,智勇双全,有礼有节的门客形象。 平原君:喜士养客,但蔽塞视听,对人才不能亲自考察,唯左右毁誉是从。可是他能引咎自责,勇于致歉,重视人才,是诸侯国里有权势、有见识的开明政治家形 象。 (2)分析毛遂为什么能勇于自荐? 首先他确有真才实学,这是他勇于自荐的基础。从他到楚国后的表现和最终 对自己充满信心。他认为自己不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就可以看到这一点。其次, 为人所知,只是因为没有遇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并不是自己平庸。再次,他对入选的十九人有深刻的了解,认为他们是一群庸碌之辈,自己不在他们之下。 7.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毛遂”的形象? 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对比、衬托等写法。 作者刻画毛遂这个人物的主要手法,是言行描写。毛遂自荐时的雄辩语言,和楚王定盟时的智勇语言,均使对手折服;毛遂“按剑而前曰”的动作,“奉铜盘而跪进”的咄咄逼人的英气,“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的豪气,无不把这传奇人物写得活灵活现。 故事从开始就把毛遂和数千门客放在对比描写的氛围之中,以众门客的庸碌反衬毛遂的脱颖,用会盟前门客十九人的迟疑与焦急,给毛遂出难题,和“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的毛遂成功后的反唇相讥对比;把毛遂的智勇和楚王的色厉内荏相对比;把平原君对人才使用的前后态度作对比。这一系列的对比,使人物个性特征,特别是毛遂的个性特征表现得栩栩如生了。 8.你如何评价毛遂自荐的表现?读罢《毛遂自荐》的故事,我们思考自身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的才华呢?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学习文言文为了“古为今用”,通过学习《毛遂自荐》一文要让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展现自己才华,表现自己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 9.拓展延伸:阅读《廉颇蔺相如传》中《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的形象。 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评价,能围绕过人的胆识和雄辩的口才来评价蔺相 如或者将蔺相如和毛遂放到一起进行评价也可以,但是要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充分阅读文本后结合文本进行人物的分析。借此环节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他们的视野,进行积累,并提升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10.作业:为毛遂或蔺相如写一段颁奖词。 此环节是读写结合的训练,要求学生在把握人物特征的前提下,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五、板书设计:
/
本文档为【《毛遂自荐》说课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