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山东某市民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2017-09-18 25页 doc 49KB 36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2397

暂无简介

举报
山东某市民广场景观设计说明山东某市民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1.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呼唤城市广场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沿街、沿巷砌得满满荡荡,给人以一种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人在街上走,仿佛井中蛙,难怪有西方友人对中国迟迟不改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建筑风格很不理解,并为之大发感慨。他认为建筑是人们赖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解放思想能起到目染耳濡的作用。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
山东某市民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山东某市民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1.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呼唤城市广场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沿街、沿巷砌得满满荡荡,给人以一种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人在街上走,仿佛井中蛙,难怪有西方友人对中国迟迟不改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建筑风格很不理解,并为之大发感慨。他认为建筑是人们赖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解放思想能起到目染耳濡的作用。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自己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建筑是绝对主体,它给外界展示的只是其高度、线条、颜色,给人以一种无名的压抑感。而广场建筑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在同一环境里,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有亭台楼阁、有主体广场、有主次道路、有绿树草坪、有喷泉水池,它们交相辉映,和谐雅观,房屋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仍然是主角,但它仅仅为其一部分。广场建筑在设计上,要求融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手法为一体,融民族特色与异域风情于一炉,尤其是在外墙装饰上,要采用多种装饰材料和技术,如马赛克或花岗岩饰面、玻璃幕墙、绿色生态墙相结合,打破现在流行的饰面材料单一、一统到底的建筑外观,做到既庄重又典雅,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相得益彰。 巴黎人以巴黎为自豪,因为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除监狱和公墓外,一切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设计,人们能够充分共享阳光下的空间。勿容置疑,广场建筑能在宏观上引导城市建设,又能在微观上调节人们的情趣。一位建筑设计专家颇为自信:广场建筑将会风行一百年。 建筑水准的高低是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硬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市也耸立起一大批令人瞩目的高层建筑。然而,这些建筑或因场地有限,或因资金不足,或因设计风格的不同,或多或少与完全意义上开放式的广场建筑在观念上有区别。相比之下,开放的建筑更显得文明与进步。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城市寸土寸金,留那么多广场岂不浪费,或云:建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建筑,有那么多资金和相应的技术吗,其实,这些都不成问题。如广场主体建筑向空中发展,地盘自然也就宽了;再如只要政府发挥好统筹协调职能,把众多的建设 1 单位、房地产公司和广大市民手中的闲散资金融合起来,把国土规划、设计、建筑力量综合利用起来,就能刮起城市广场建设的旋风。让我们的生活空间亮丽起来,多一点绿树红花,多一点蓝天白云。 2. 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 2.1 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面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 2.1.1古代城市广场 “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古代城市缺乏西方集会、论坛式的广场,而比较发达的是兼有交易、交往和交流活动的场所。《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对市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都作了,而且这种城市规划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唐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打破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和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等。元、明、清则沿袭了前朝后市的格局,街道空间常常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为老百姓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 2.1.2现代城市广场 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 2 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以正方形为主)的形象。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总之,城市广场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并有一定的规模要求、特征和要素。城市中心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一种开放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特征;围绕一定主题配置的设施、建筑或道路的空间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只具备特征而不具备要素的,如单纯的绿地或空地,或只具备要素而不具备特征的如仅供某一商住区或建筑物使用,出于商业目的而冠名为“××广场”,则不应纳入城市广场范畴。 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可见,城市广场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活动的场所。 2.2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2.2.1集会游行广场 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节日时,可点缀花卉。为了与广场及周围气氛相协调,一般以规整形式为主,在广场四周道路两侧可布置行道树组织交通,保证广场上的车辆和行人互不干扰、畅通无阻。广场还应有足够的停车面积和行人活动空间,其绿化特点是一般沿周边种植,为了组织交通,可在广场上设绿地种植草坪、花坛,装饰广场,形成交通岛的作用,但行人一般不得入内。 3 2.2.2交通广场 一般是指环行交叉口和桥头广场。设在几条交通干道的交叉口上,主要为组织交通用,也可装饰街景。在种植设计上,必须服从交通安全的条件,绝对不可阻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多用矮生植物点缀中心岛。在这类广场上可种花草、绿篱、低矮灌木或点缀一些常绿针叶林,要求树形整齐,四季常青,在冬季也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可设置喷泉、雕塑等。交通广场一般不允许入内,但也有起街心花园作用的形式。 2.2.3商业广场 当代交通拥挤,采取人车分流手段,以步行商业广场和步行商业街的形式为多,及各种集市露天广场形式。 城市广场还可以按照广场形态分为有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等,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等;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如居住街区广场、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散广场和建筑物前广,要求树形整齐,四季常青,在冬季也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可设置喷泉、雕塑等。交通广场一般不允许入内,但也有起街心花园作用的形式。 3. 城市广场的形式和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始,国内各大城市逐步兴起建造城市广场的热潮,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早在50年代各省会城市大都开拓出自己城市中心广场的雏形,限于当时的经济,政府不可能进一步地经营完善这些广场的建设。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沉寂了一段时期的城市建设, 悄然在起着变化。由于缺少整体感和良好城市设计的控制,一些广场周边新出现建筑南辕北辙水平参差不齐,严重破坏了广场的格局,政府领导和市民对此十分敏感,试图采取些控制混乱,当时,有些非常认真的城市举行过广场规划设计竞赛,结果都不错,参赛者提出很多切合实际地研究成果和建议,可惜因缺乏审批程序的认定,这些对广场的未来发展规划很有益的竞赛获奖方案。很难得到一个有效的实现。然而这些广场原来表现出的缺乏:功能单一尺度过大,空旷简单,缺少城市广场应有的特色和活力等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城市广大市民期望有更多的开放公共空间场所,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活动的需求,这种需求随时都在寻找机遇,从来没有停止过。 4 进入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城市化建设突然进入加速期。经济因素的活跃和市场经济的推动,有些先进的城市好像一下子就很有钱了,借助于国庆50周年纪念,借助于千年之禧的机会,一些大城市在大规模地修建城市广场令人瞠目。有的城市提出三年建造十个广场,其实细想一下这种目标也许不算过分。解放后,种种原因使中国城市的建设被缓慢地搁置下来。六十年代后又寂静了30年,积蓄的力量和热情一旦迸发了来,必然是急风暴雨式地前进,仔细考察研究国内近几年修建的城市广场,大多尺寸偏大,周边的建筑并未形成良好的围合,因而很难衡量广场的空间品质和艺术性。通常的评论是:广场太大,有些拢不住人气。不耐看。人没有地方呆。或者说不像广场,像公园,大拼盘„,可见得人们心中还有自己的衡量。概括起来现在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3.1尺度过大 目前在我国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误区就是盲目求大,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此风更盛,以为尺度与质量成正比,也许还有攀比的因素。单一广场规模越来越大,广场在城市中分布不均,级配不合理。如:深圳龙城广场12.6公顷、济南泉城广场 17公顷、长春文化广场 21.6公顷,有些中小城市建的广场几近天安门广场的规模。然而,广场并非越大越好。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但这是在一种特殊的政治背景和政治需求下产生的。其作为世界最大广场的特点并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相反,其人性化尺度和绿化的欠缺倒是经常被人们作为不良案例而提及。因此,广场建设必须与城市的规模、人口分布和广场的功能定位相协调。 有科学地界定广场的尺度,导致广场尺度过大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1势必会造成人力、物力及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市其它项目的建设。 ?2势必会使广场产生空旷的感觉,使广场不具备亲和力,在广场中游览的人也会觉得很累,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 而造成广场尺度过大的因素不外乎有以下三个: ?1当地行政官员盲目追求形式,追求所谓“气派”的长官意志。 ?2一些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规划设计人员没有科学地引导业主,而是一味地迎合业主的意见。 ?3地县一级城市中的地价也相对于省会城市及直辖市较低,这方面的因素也在无形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 而美国约洛克菲勒中心广场面积不到半公顷,却是现代广场的范例。所以我认为从当前的社会需要和可能出发,我们应该结合旧城市改造,城市重要公共建筑以及商业文化建筑分布,并依据具体情况可建一些小广场和小广场群,这样花钱少,利用率高,而且有利于提高城市空间品质。 3.2 空间围合感不强,建筑形式欠协调 广场的围合有四面围合、三面围合、两面围合与单面围合四种形式,其中以前二者封闭感较好,有较强的领域感。围合广场常见的要素有建筑、树木、柱廊和有高差的特定地形等,其中以建筑围合较好。目前国内的一些广场有不少都是用道路围合,或只在广场的一侧到两侧布置建筑,容易使游人在行为及心理上产生不安定的感觉,至使游人在广场内停留的时间缩短,降低了广场的内聚力及吸引力。 有的广场周边的围合建筑在立面造型及体量上也缺乏统一,破坏了广场的整体性,其原因就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没有统一规划或是新建筑没有与旧建筑相统一。 广场周围建筑布置手法有三种: ?1向心式布局 这种布局方式会使得广场的围合感及整体性都非常好。如合肥的明珠广场。 ?2轴线式布局 这种布局方式多用于矩形广场,能获得一种特殊的肃穆气氛,尤其适合于政治性、集合性广场。如成都的天府广场。 ?3特殊式平面布置 在广场平面不规则的情况下,新建筑可以采用寻求以旧建筑在布局上的共性特征为媒介,借助这种“特征”与旧建筑布局“对话”的手法,使广场建立起一种内在的秩序,以达到统一协调的效果。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3.3对地方传统文化体现不够 当前的广场建设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向地域性、文化性发展的趋势。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非常重要,它或以丰厚的历史沉积为依托,使人在闲暇中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或以特定的民俗活动充实之,加强人们的参与性。这时候广场的地域文化内涵最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千人一面、一哄而上是当前广场建设的最大弊端。一些建设者只是照搬外地建设成功的广场的表面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 6 掘明显不够,广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所谓“后现代”化的造型,使得广场的内容远看似有、近看却无,从而失去了地方特色。 在广场设计阶段应因地制宜、强化地方独有特色,如同天安门是北京的标志,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一样。顺应地方文脉,反映地方特色,以形成“来此必游”的社会效益。 3.4 大草坪的弊端 3.4.1 可接触性不强 国内一些新建的广场喜欢在其中布置大片装饰性草坪、工整的修剪图案,在重视观赏性的同时造成了单调和机械,不仅缺乏空间立体层次的变化,也不符合游人行为的舒适要求。当前,绝大多数的广场草坪四周都立有"禁止践踏"的标牌,一片融融的绿意却将游人拒于其外,可视却不可达,不免令人索然。而且会造成广场很大,视觉空间开敞,但游人只能在路面和局部硬质铺装上活动,游人容纳量小的矛盾。这不禁使当前的一些广场失去了应有的人情味。所以在广场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广场的空间层次、游人行为的多样性及广场内容的可接触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广场的领域化倾向正是反映了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有人提出"小就是美"确有道理。国外的一些地区在处理草坪的使用与维护问题时,把大草坪分成若干块,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对游人开放其中的一块或几块,从而把这对立的二者巧妙的统一了起来。这既养护了草坪的生物机能,又增强了草坪的可接触性。这些成功的处理手法可供我们借鉴。 3.4.2 对不同季节处理 重视程度不够不同的季节呈现出明显不同的景观特色,在广场设计时理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可是,大草坪这种单一的景观处理手法实难与各季节的景观特色相协调。在炎热的夏天,由于广场内缺少高大的遮阴乔木,使得游人无处躲避烈日的烘烤;在生物萧条的秋冬季,草坪都已枯黄,这时广场呈现给人的将是一片荒凉与衰败的景象。这些不利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广场的吸引力及重游率。所以广场设计应结合不同季节的特色做相应的植物配置及景观处理。在北方城市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使得冬季植被比较单一,但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处理。如哈尔滨的建筑艺术广场,在冬季就举办冰雕、雪雕等展览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5 广场内的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7 广场作为一个兼有多种功能的生活服务性场所应尽力满足游人多方面的行为需求,使游人在广场内就能得到便捷的服务。在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对重庆人民广场调查分析中曾体现了一些受访群众的意愿:他们希望广场应多设置美观耐用的固定长凳,设置必要数目的电话亭,设置一些挡雨设施等.这反映出目前广场中存在着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这样会制约广场服务功能的全方面发挥,减弱广场的舒适性及吸引力。 在广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游人的各种行为需求,在不妨碍广场整体景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美观耐用的服务设施,以体现广场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4、现代城市广场发展的几个方向 随着人们生理、心理及精神上需求的增加与丰富,今日的城市广场在继承传统城市广场空间形式及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呈现出许多顺应时代生活发展需要的新的态势,它们在阐释城市生活和塑造城市空间形象的同时,不断地给城市生活和空间增添新的色彩和活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功能的多元化 休闲、民主、多信息、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目标,原来功能单一的政治性集会广场、交通广场等已不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而以文化、休闲为主,其它功能为辅的多功能市民广场则取而代之。各种年龄层次和背景的人们能在广场内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广场因此变成了一个复杂多样的具有可塑性的环境系统。 4.2 规模的小型化 充分利用临街转角处的建筑物留出的一部分空地,或是两座建筑之间的空间,建设一些分散的、小规模的城市广场,或称中心花园广场,不但可以节约资金,疏散人流,而且它们在城市空间中还具有视觉心理上、环境行为上等多方面的调节和缓冲作用,为单调的城市空间增添了丰富的景观。 4.3 空间的立体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处理不同交通方式的需要,立体化成为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下沉式广场、台地式广场、多层立体广场、空中广场、地下广场等 8 多种空间形式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都已或多或少出现。立体广场的出现为疏散人流,丰富城市景观起了重要的作用。 4.4 环境的生态化 在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呼声中,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口号被提出来并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而加以实施。将自然元素纳人城市空间,已成为今日城市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 4.5 立意的场所化 场所既包括物质真实又包括历史。在场所内每一新的活动,在其中既含有对过去的回忆,也预示着对未来的想象。在今天的城市广场设计中,注重表现地域文化和环境文脉,力图创造一个具有清晰可识别性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场所,以求在人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站在西安钟鼓楼广场,两侧有钟楼、鼓楼,对面是新建的富有传统格调的回民街,以及北大街上的爱丽丝大厦,它们丰富的屋顶轮廓线组成了一幅美丽的“格式塔”图形,将过去、现在、未来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浓厚的古典韵味令观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4.6 设计的整体化 城市是一个大系统,而特殊地段的广场是一个小系统。如果不作全面的把握,如果没有总体性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广场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应使广场与城市原有的肌理、道路相吻合,地铁、公交、高架线路、隧道线路、设备用房、给排水电气管道等都应预先予以规划和设计,以免引起冲突和浪费。 5 城市广场价值 5.1城市广场的社会价值 广场以其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巨大的凝聚力。每到夜间,人民趋之若鹜,休闲、散步其乐陶陶。即使广场粗制滥造人们亦乐此不疲。这说明广场得到社会价值的认同。社会价值构成有物质因素也有精神因素,广场则满足了社会价值中人的精神需要。因此我们可把广场的建设上升到精神文明的高度。可以说,广场是社会价值体系中物质文明达到一定高度后的精神文明的必然反映。只要物质文明在发展,广场就要不断增加~所以说当今中国,广场不是多了而是还不够。最近不断有报章在呼吁给广场热“降温”,我想人民会不答应。 9 当前的“广场”是一种泛广场概念。住区、商业、办公、街心绿岛、绿地等均可美其名曰“广场”,这也充分反映出人民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城市开发商迎合这种社会价值心理,想通过“精神补赏”来产生物质效应是广场泛化的根源。这也善意地“误导”了政府(或许是政府故意被“误导”)。我们大可不必对此较真。给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更多的“精神空间”吧~ 5.2城市广场的经济价值 城市广场的建设是一种“消费”,在带动传统社会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生了一批象水景、亮化等新兴产业。另外城市广场建设所发动起的巨额资金对国民经济的总体循环有重要意义。站在战略高度,是对我国“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总体经济战略部署的响应。这是其经济价值的一种体现。此外城市广场的建设对城市总体经济还有潜作用。上海市总规曾对园林绿地所带来的产氧、吸收二氧化硫、滞尘、蓄水、调温进行量化,发现每年的绿化效益竞达89.49亿元。有兴趣的人可将城市广场在旅游、生态、周边商业、交通、能源消费以至城市形象感召、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潜效益算一笔帐,我想数目一定惊人,应足够城市广场的建设营运。 5.3 城市广场的价值耦合作用 我国城市更新的陈年老帐使不少城市综合价值呈现负效应,借城市广场的建设勾销老帐以使价值回升这便是价值学说中的耦合。耦合使城市综合价值呈现正效应,其结果是周边物业、产业的升值。这就不难理解城市广场在建设的同时还会带动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即所谓“借船搭车”现象。价值耦合作用是城市或建筑的完善与改造活动的基本动因。 5.4城市广场的文化价值 广场总被赋予厚望而成为城市文化的聚焦。这便有广场的城市精品说、城市窗口说、城市客厅说及城市起居室等说。广场除自身的文化含义外还成为文化的载体。广场的空间格局及“装修”则上升到城市文化品位及城市形象窗口的高度。但物极必反,在武汉某一大广场的“装修”方案评审中,有的人提出不要文化~我想大概是被文化压弯了腰,以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5.5城市广场的专业技术价值完善 城市广场也招致一些善意的批评,不少意见切中要害。这说明城市广场在专业价值方面还有待完善。上文已提及的问题我们忽略,仅将其余问题作一简述: 10 广场生态的问题,即草太多树太少或硬化多绿化少。一个良好的绿化生态是立体空间的,各部分关系存在一定优化比例;而硬化与绿化之比既是一生态问题也是一经济问题,这均需要我们深化研究。 广场的管理与维护成本问题:广场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应充分研究项目构成,设置少量效益型项目,并使效益与广场的公益平衡,达到以效益养公益的目的,解决买得起马、配不起鞍的现象。另外可对周边受广场人气辐射而产生的直接效益进行量化研究,发掘价值潜流。 广场八股的问题:这是价值盲从的结果,有些则反映设计者学艺不精或是没有专业价值立场,当然也有广场造景手段的更新问题。但广场作为一新生事物总有一交学费的过程,只望该过程不要太长。 广场建设的价格信息指导问题:广场吸纳新的造景手段能充分体现时代特点。有些造景手段采用了现代高科技成果,这使广场与“高科技”沾边。但高科技带来的大幅价格空间需要有一定的信息指导。这当然要考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特点。另外广场中的艺术品也有必要进行一定量化。 6.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珩接和交通联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6.1“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 11 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6.1.1 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 6.1.2 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而且还要有一些雕塑、小品、喷泉等充实内容,使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 6.1.3 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保证行人安全。除交通广场外,其他广场一般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6.1.4 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如飞珠溅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喷泉、高低错落的绿化,让人呼吸到自然的气息,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6.2 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12 6.3 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珩接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重拆、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和人居环境。 6.4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 特定的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都应精心创造实用而突出主题特色的城市广场个体:一是要和谐处理城市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场空间意向。应根据市级、区级和社区级合理规划,一般不宜过大,且应分散设置,以取得均匀的城市活动公共空 13 间。二是要合理配置建筑,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三是要有机组织交通,完善市政设施,综合解决城市广场内外部的交通与配置。特别注意空间距离的远近和交通时间的长短,以方便市民使用城市广场。既要讲究观赏性,但主要还是要讲究实用性。 为实现城市广场的社会功能、环境和景观意义,应对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物和广场周边地区进行合理管制,结合开发成本、环境品质和使用效果综合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等指标,保持整体空间的和谐。要明确制定鼓励投资者开发兴建城市广场项目的政策和措施。同时也要严格把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和审批过程。 7. 案例------某城市市市民广场 7.1 设计依据 7.1.1《公园设计规范》(CTJ48-9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7.1.2《城市绿化条例》 1992年6月22日国务院令第100号发布 7.1.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5年9月1日 7.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二十二号 ) 7.2 概况 7.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某城市地处山东省中部。北与惠民地区和东营市接壤,南邻临沂、泰安地区,东与潍坊市毗连,西与济南市和惠民地区相连。地理坐标北纬36?16′,37?16′,东经117?42′,118?30′之间,全市总面积347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961平方公里。 某城市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5个城区各相距20公里左右,城乡交错,布局舒展。全面实施生态市建设,城市绿化覆盖率39.5%,人均公园绿地达到6.7平方米,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某城市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东西向的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和南北向的淄东(营)淄八(陡)铁路、滨(州)莱(芜)高速公路、803省道形成三个交通“十”字型主干贯穿全市,正在建设中的济青高速公路南线横贯沂源县全境。市中心距济南国际机场和青岛港分别为70公里、210公里。 7.2.2 气候特征 某城市地处暖温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温差较大,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多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多年 14 平均风速3.1m/s。多年平均气温13.7?,最热季节在6-8月,月平均气温27?左右,最冷季节在12、1、2月份,月平均气温在-2.7?左右。 7.2.3 人文景观状况 某城市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淄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故都,因齐国最早兴起蹴鞠运动,临淄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手工业方面的专著《考工记》、第一本农业方面的专著《齐民要术》以及最早阐述服务业的专著《管子》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写成的。齐文化具有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特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之一。某城市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人物,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孙武、左思、房玄龄以及蒲松龄、赵执信、王渔洋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某城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五音戏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某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东部齐国故城文物浩繁,有“地下博物馆”之称,最具代表性的有著名的东周殉马坑、田齐王陵、“二王冢”、“四王冢”和齐国排水道口、孔子闻韶处等;中部有《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故居;南部有鲁山、原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元溶洞、樵岭前溶洞、沂源溶洞等绵延数十里的溶洞群以及“沂源猿人”遗址和齐长城遗址;西部百年商埠重镇周村,素有“金周村”、“旱码头”之誉,有保存完好的古商业街——周村大街,是电视剧《大染坊》、《旱码头》故事的发生地和拍摄地。 某城市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一处发祥地。这里的远古先民在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中,不仅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距今七千年至四千年之间,某城市地区经历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三个阶段,有了比较发达的农牧业和手工业,实现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乃至阶级社会产生的历史大转变。西周建立后,姜尚封齐,开创“泱泱大风”的齐国文化。某城市地区作为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亘数百年。春秋初,管仲相齐改革旧的社会关系,发展生产力,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遂成五霸之首;战国时,邹忌讷谏,齐威王力行改革,招揽人材,一鸣惊人,齐国再度成为东方霸主。齐国政治的强大,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临淄城盛极一时,被誉为“海内名都”,至西汉前期仍“巨于长安”;稷下学宫,人才荟萃,竞相争鸣,孕育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齐学。 7.3 设计原则 7.3.1 15 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 7.3.2 严格保护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进行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培育。 7.3.3 配置服务设施与措施,但要防止过度人工化、城市化和商业化倾向,使景观园林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 7.3.4 创园林、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创造景色优美、设施方便、环境良好的景观,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7.4 方案说明 7.4.1设计指导思想 充分考虑周边区域的功能特征,北侧为商业区,西侧为影院,东侧为住宅区,南侧有一水上公园,综合以上周边区域,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广场上设计不同的功能分区,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7.4.2区域分析(如 区域分析图) 7.4.2.1商业休闲区 位于广场北面,北邻商业区。综合该场地的性质与人群的活动,将该场地用树阵形式围合,设计围树坐椅,一个主要供商业区人群出来休息的地方。在功能满足的基础上,设计美观大方的景观。 7.4.2.2住宅休闲区 位于广场东面,东临住宅区。主要使用人群是住宅区的居民,设计居民的主要活动空间,老年活动空间,健身器材摆放空间,儿童活动空间,棋牌活动空间,休闲空间。 设计“以人为本”,用树阵的形式将空间进行分割,将大空间分隔成“宜人”的小空间,创造出一种和谐,安逸的活动空间气氛。 设计下沉广场,作为小型活动演出的场地。 7.4.2.3影院休闲区 位于广场西面,西临电影院。考虑到使用人群,主要是年轻人与中年人等一些上班 16 族,设计私密空间。为了安全起见,将空间设计在路的两侧。 设计下沉广场,作为小型聚会场地。 7.4.2.4水上公园休闲区 位于广场南面,南临水上公园。主要设计休息空间,活动空间,供人群在此活动,休息,聚会等。 7.4.2.5中央休闲区 位于广场中央,为一水上休闲区,将“水”作为景观的主要元素。 水面有20cm深,可以供人进入,水除了作为观赏的景观外,还可玩,可亲近。 设计120cm高水台,人可以将手伸进水中,形成戏水景观。 中心下沉广场,设计旱喷,形成亲水景观。 7.4.3设计要素 7.4.3.1丝绸 某城市市周村区自古就有“丝绸之乡”的美誉,清朝时,乾隆皇帝亲笔题名“天下第一村”。 将丝绸作为设计元素,应用到广场的设计中,再铺装上进行应用,打破地面单一的铺装样式,做成2m宽的路,将空间在形式上进行分割。 7.4.3.2陶瓷 某城市市博山区的陶瓷有8000年的历史。早年,博山山头镇曾有一座窑神庙,窑神大殿庄严肃穆,大殿前刻有一幅对联:“范金合土另铸五行补造化,食德饮和俎豆千载拜冕旒。”人们以虔诚的心情,企盼着“窑神”把高质量的陶瓷产品赐给终年劳作的窑工。 设计四个陶瓷窑形状的土丘,在南面做一个供人休息的空间,既解决了休闲功能,又解决了文化需求。 7.4.3.3鬼怪文化 某城市市淄川区是蒲松龄的故居,《聊斋志异》中所描绘的“鬼狐神怪”将小说推上了高峰。 设计三个高约3m的地形,中间有一路通过,当人由路通过时,由于地形高于人的身高,路只有2m的距离,与外侧的大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产生一种空间上的差异感,能使人产生联想。 17 7.4.3.4齐国文化 某城市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淄区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故都,因齐国最早兴起蹴鞠运动,临淄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 齐国文化在某城市已经有很深的底蕴,其文化的内容广泛,在设计中很难用单一的景观来变现,所以在景观中设计大面积水景。由于齐国是春秋五霸之首,设计55根喷水柱,来说明齐国的辉煌。 中央广场设计圆形的旱地喷泉,将足球的元素应用到了景观。 7.4.4 景观介绍 7.4.4.1 齐国雄风 位于广场中心位置,以水为主要景观要素,将戏水,亲水等以水为主的休闲活动运用到了极致。水面旁边设计55根喷水景观柱,除文化,景观效果外,还有净化水面的功能。 7.4.4.2 聊斋扑影 三个高约3m的三角地形,中间有一路通过,路的狭小与外侧的大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产生一种空间上的差异感,能使人产生联想。 7.4.4.3 幽语寄私 位于影院前面,由1.5m的侧柏组成私密空间的后墙,前面设立坐登,是年轻人休闲的空间。 7.4.4.4 窑神供瓷 设计四个陶瓷窑形状的土丘,在南面做一个供人休息的空间,可供人欣赏水景,既解决了休闲功能,又解决了文化需求。 7.4.4.5 朝阳闻莺 位于广场东面,东临住宅区。主要使用人群是住宅区的居民,设计居民的主要活动空间,老年活动空间,健身器材摆放空间,儿童活动空间,棋牌活动空间,休闲空间。 该景观是居民晨练,活动,休闲的主要场所。 7.4.4.6 静幽思悟 综合该场地的性质与人群的活动,将该场地用树阵形式围合,设计围树坐椅,一个主要供商业区人群出来休息的地方。在功能满足的基础上,设计美观大方的景观。该场区的寂静与商业区的嘈杂形成鲜明的对比。 18 7.5公共设施及服务设施的配备: 7.5.1 综合服务: 在游人较多或活动较频繁的地方,设立小卖部,垃圾桶、管理用房等服务设施。 7.5.2标识及导向系统: 在路口设置路标及导向图,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结合解说系统。 7.5.3公厕: 公厕按照100米服务半径布置,在租赁式花园区有特别设置。建设免冲洗公厕,粪便及盥洗排水被收集、生化处理,必要时可回收利用,作为肥土原料,体现环保、节约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公园设计规范》(CTJ48-9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 ,2,《城市绿化条例》,s,,1992年6月22日国务院令第100号发布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s,,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 日期:1995.9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二十二号 ) ,5,尼古拉斯?丹尼斯.凯尔?布朗.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2002 [6]何增明 环境与景观设计经典案例[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7] 毛里齐奥?维塔 石本建筑工程事务所[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8] 俞孔坚 寻回广场的人性与公民性:以都江堰广场为例 [J].城市环境设计 2007.02(17) 19
/
本文档为【山东某市民广场景观设计说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